求教,如何让自己的思想不该去想不该想的事或人?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怎样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思想深刻? - 知乎2116被浏览149203分享邀请回答7326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5725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如何控制自己不去想一些不好的事情?
我的图书馆
如何控制自己不去想一些不好的事情?
【甜阁下的回答(88票)】:
谢谢题主的邀请!
你说的这种情况,和心理学上提到的闯入式思维比较相似。
什么是闯入性思维?指的是一类重复出现的、难以被人接受和控制的思想、表象或冲动。
闯入性思维和什么相关?心理学家曾提出,“功能失调性信念”影响了人们对闯入性思维的评价,让人维持了这种思维方式。
信念产生于人们的某种生活经历,影响我们每个人对主观和客观的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功能失调性信念使得个体对闯入性思维产生不适当的评价, “功能失调性信念”包括哪些方面?
1、对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后果严重性和责任感的夸大;
2、完美主义和对不确定性的不可忍受;
3、强烈的控制欲;
4、思想–行动融合
在这里不拉开篇幅解释功能失调性信念,看字面的意义,你也大概能看出点什么,象这种闯入性思维,是来自于人的心理内部,有一个特点是部分的自主能力丧失,亦即,你越是想要控制,发现越控制不了,同时存在着自我控制和自我反控制的角力。
在认知上,你要了解到闯入性思维,是广泛地存在在人群中的,你有,别人也有,它让人感到不舒服,但这是人的思维的一部分,没有人能完全把它象排便一样地排出体外。这个时候,就会提出一个现实的问题:你愿意不愿意认同和接纳这种闯入性思维?当你不认为它对你造成什么干扰的时候,才是它对你影响最小的时候!
很多思想上“问题”,正是因为人们认为它是一个“问题”,它才成为了问题,并在强烈的想要控制它的欲望中,把它顽固地保留到了意识里,你甩也甩不掉了。
也许你仍然想要追问到底要怎么控制?接纳是一个长期的心理工作,应对闯入性思维的策略也是有的。其中最为有效的,就是讲述它,把它说出来,用你能想到的方式,比如对熟人说,对好友说,对网络说,自己写出来,不停地去讲述它,释放焦虑。
或者,什么都不做,思维闯进来的时候,你什么也不做,任它进来,在精神上不去跟它拗,让它来,让它走。这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
最高明的做法,是去改译你对它的害怕和焦虑,你不把它当成是令人讨厌的东西,而是要去喜欢它,通过喜欢,你发现自己成天都在花时间去寻找它的出现,甚至有意地去制造它,你会发现,在寻找的过程中,它悄悄地隐身了。
在此强调一句,不要给自己打任何病理标签!
愿你有所感悟。
【许培新的回答(55票)】:
北京正好下着雨,很喜欢在这种时候写点东西。
纷杂的思绪-大脑的真相去年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对于人的思维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那是一个夏天的晚上,我刚参加完一个朋友的聚会,准备坐地铁回家。车站里的人不多,我很快就注意到一个站在我旁边的二十多岁的女人,长得还算漂亮,但看的出来衣服头发和指甲都有一段时间没有打理过了,引起我注意的不是这些,而是她看起来有点不正常。她有有点神经质,又有点愤怒,头侧向一边,大声的自言自语着:“你就是个骗子,我这么相信你,我这么帮你,你一直在利用我,我要弄死那个小狐狸。“一会儿又会像在和另一个人说话一样转向另一侧,继续大声地说话,从她说的话里大概猜得出是情感上受到了一些挫折之后,成了一个疯子。
晚上的地铁来的很慢,我大概听她说了五六分钟絮絮叨叨,再加上空气有些闷热,我开始有点烦躁起来,这是头脑中突然冒出一个奇怪的念头来:“在地铁走过来的时候,我要把她推下去。”这个念头一冒出来,我很排斥它,开始责怪自己,我怎么能这么想呢,我要忘掉这个很邪恶的想法,但是这并不奏效。但是好像突然想明白了什么,我意识到我和她之间其实很像,头脑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念头,有一些还很离奇,很邪恶,我跟她的区别只是没有用嘴大声的把我头脑中的想法说出来,只是我没有完全被大脑的思维控制。
我们在不用大脑来解决特定的问题的时候,头脑中的思绪就像一条河流,不停地在流动,会有各种各种的想法飘过,这就是大脑的真相。
「好」与「不好」-冲突的产生既然每个人的大脑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产生,那么很自然的就会慢慢的把头脑中的这些想法进行分类,有些根据人本身的自然反应,有些是根据社会,父母,朋友给你灌输的观念,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标签来对想法进行评判,于是就有了「好」与「不好」的想法。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会因此痛苦和困扰而另外一些人不会呢?问题的关键在于有些人会将头脑中闪过的念头贴上「好」与「不好」的标签,同时又有完美主义的倾向,他们容不得各种「不道德的」「悲观的」「恐怖的」的念头停留在大脑里,想要快速的排斥它,但是结果会怎么样呢。你们可能都听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叫“别去想那只粉红色的大象”,参与者被要求不要去想象房间里面有一头“粉红色的大象”,但是没有人成功过——正如你脑袋里会无可抑止地出现粉红色奇怪的大象一样。我们的大脑机制就是这样,拒绝「不好」的事情只会让它增强,最终把我们吞噬。
接纳与观察-解决之道通过上面我们已经明白了大脑是怎么运作的,下面自然就有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接纳」与「观察」。
首先应该清楚的是,头脑中产生各种的想法只是大脑纷杂的思想之河中的一个个自然存在的想法,人类总是太过高估自己的理性和思维,企图通过逻辑和科学来解释一切,来批判自己,来得到一个完美的答案,实际上人类看似完几千年来积累的文明和智慧在宇宙的宏大秩序中显得微不足道。不要企图与自然抗争,你头脑中的所有念头都很正常,他们都是自然存在的,你能做的是「接纳」与「臣服」,这一开始可能会很难,会让你痛苦,因为就像是手碰到火一样,你会忍不住缩回来,碰到「不好的」思想就想逃避已经成为了你故有的行为模式。但你可以尝试着带着这些想法去做自己的事情,它就在那里,你不去排斥,你不去强调,一开始很难,但你可能会慢慢发现它自己就像一个在调皮吵闹的小孩子一样,大人不去理他,自己反而慢慢的就安静下来了。
如果你还是觉得这些「不好的」想法太过强烈,干扰了你的生活,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观察」,放下你手中的事情,不带评判的,观察你的想法和念头,感受你的身体的反映,感觉胸闷吗,喉咙紧吗,手心会出汗吗,去体会这种感觉,让自己沉浸在这种感觉里,想法也会慢慢流散出去,因为身体是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和情绪的,我们的身体在关注之下不会一直保持紧张的状态,自然就会慢慢放松下来。
投入自己的生活,一切都会自然发生。
【jessicaxu的回答(58票)】:
个人最佳解决方案 ------站起来,跑步去。
【俞林鑫的回答(38票)】:
大禹之所以成功的治愈了水患,是因为他改变了一贯以来的堵塞的做法而采用了疏导的方式。大禹的这个成功经验在心理调适上也同样适用。那些让你恐怖或纠结的事件之所以不断会出现在你的意识里,是因为这些事件背后的情绪能量没有机会宣泄。这些情绪能量正如那些波涛汹涌的洪水一样,时刻想要冲破意识的阻拦。你试图将它们压抑下去,这相当于一种堵塞的方式,于是,被压抑的能量与实施压抑的自我之间展开了斗争。如果你的自我能量如果被大量地消耗在这场斗争中,会导致日常生活中效率的降低,你也许会沉溺在内心的斗争中无法自拔。
压抑的方式是需要的,这也是一种必要的心理防御机制,让人能把注意力投注于更有意义的事件上去。但一贯的运用压抑而不去表达那些情绪,久而久之会导致负面情绪的积聚。那些未被表达与理解的情绪,会转化为诸多心身症状,如焦虑、失眠、抑郁、慢性疾病等等,有些人会通过诸多不良行为去调节这些心身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为什么有些人会不屑于表达情绪呢?情绪表达的习惯似乎是很多男性所不屑于做的事情(表达情绪似乎代表了软弱)。有泪不轻弹是社会对男性的要求,所以压抑情感甚至可以是男性的魅力之一。当看到一个男子处变不惊或无情到底时,有些女子会发自内心的赞叹。但文化有时候却以塑造不健康的人为己任的,所以过度认同文化的要求反而塑造了情绪表达不能的人,虽然这些人看起来很厉害。有些人从小被父母教育不要哭,不要怕,甚至父母会以:“你越哭,我越要打你;你不哭了,我才不打你了”作为处理孩子脆弱情绪的方式。我们可以推测,这些人往往会学会压抑情感的习惯。
情绪的疏导是之所以起效的因素之一。当你能够谈论那些令你害怕或纠结的事件,并得到某个人的倾听与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情绪能量得到了宣泄,由情绪所决定的不断冒出来的想法自然会少很多。于是,你能够从负面情绪的牢笼中解放出来,将能量用于建设性的方面。每个人都曾会有过类似的体验,当你把某件难以启词的事件谈论出来并得到理解之后,一方面你会有一种放电的感觉(这是心理咨询过程中很多来访者的体验),另一方面那些一直纠结你的忧虑会明显减少,你可以真正放下了这件事情。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不能奢谈放下。放下是佛教里经常会有的说法,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放下,特别对于那些令人痛苦的事件。比如,对于沉溺于失恋痛苦中的人们来说,特别想要快点结束这种混乱的状态,重新恢复心情的平静。但为什么放不下呢?是你意志力不够吗?或者你不够坚强?这是很多人在放不下时常有的自我怀疑。其实能否放下,跟坚强或意志力关系不大,而更多的与那些未被表达的情绪能量有关。因此,要做到真正放下,首先得表达,没有表达的放下会很艰难,有了表达的放下会容易得多。当你把失恋之后的痛苦彻底的表达与消化之后,那个曾经让你思念或憎恨的人也慢慢的随风而逝了。
所以,如果想要真正放下这些不好的事情,不妨先去表达和理解它再说。当然,表达了并非万事大吉了,还需要有耐心去慢慢消化;同时,还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运动等方式去调适。在心理调适上,需要多管齐下,而不能有且只有压抑这种方式。
【Mark的回答(2票)】:
我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会吃东西来转移注意力。
【甄名的回答(0票)】:
【蟹黄堡的回答(3票)】:
不能停止去想,就干脆一直想下去,不停问自己“So what? 然后那又能怎么样呢?” 就像小朋友问为什么一样,一直问到自己烦
如果你很乐观,最终的答案会是“最糟也不过如此嘛”
如果你很悲观,最终的答案会是“反正什么也做不了”
然后就没有再继续想下去的必要了
比起转移注意力逃避问题,这种办法切实地解决了我很多的心理疙瘩
【开阳的回答(2票)】:
不忧不惧,精进奋发乃是去病第一良方。
个人的办法,大脑如同一个容器,把好的事情装进来,坏的事情自然就溢出去,没有时间想了。落实起来,你可以做你觉得有益的事情,比如看一本好书,学习一项新的语言,找一个你觉得很厉害的人聊天,锻炼身体等等。
【米雅的回答(2票)】:
因为我自己也曾经受过类似的困扰并且已经解决,而我一个朋友类似的困扰我怀疑到现在都没有解决。所以这个问题我很想回答一下。
在我过去还不会系统地使用心理学手段来分析自己的时候,我遇到缠绕在心头的令自己痛苦的、恐惧的、厌恶的念头时,我跟大家一样,告诉自己“别想了!”那结果也跟大家一样——每一次喝止更像是一次再激活、再强化,以此往复,万劫不复。
直到我跳出了这个模式——来,让我们把这个恐惧厌恶愤怒不甘等过去条件反射一般会逃避的念头,拿出来彻彻底底地想想明白,今天想不明白,那就明天接着想,自己想不明白,看看别人是这么想的,书里是怎么说的,心理学家怎么说,生物学家怎么说,道听途说怎么说……
就是,把过去不敢想的、不愿想的、不能想的、极力去阻止想的,现在通通拿出来仔细想,翻来覆去想,集中注意力去想,想源头,想来龙去脉,想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想着想着,可能还被打岔了,想着想着突然发现:哎呦,好几天都忘了想了,怎么这样呢?说好了要用功思考这个问题的呢!
这有点像森田疗法,但是更加进阶,更加积极。
因为我们所有的恐惧和愤怒往往来自于“无知”!而人类本能里的确又有一条是条件反射地躲避未知/陌生的东西,因为在远古自然世界里充满着未知的生命威胁。
我过去认为,所有五花八门的恐惧都指向一个终极方向——对死亡的恐惧。
前几天看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大师认为所有的恐惧都最终指向——对孤寂感的恐惧。
想想还是大师高明,为什么对死亡如此恐惧,如果大家都认为死亡都是结伴去了另一个世界的话,没几个人会害怕死亡,不就是换个地儿玩嘛。所以,对死亡的恐惧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人知道死亡后的世界到底神马样,并且现代科学知识告诉我们差不多死亡就是一个人孤零零地销声匿迹。太惨了~~于是各种宗教都统一步调地安慰人类——我们死亡后会去另外一个世界,与我们活着时候的亲人朋友早晚都会再续“前缘”……
好了,希望没有扯远。不过,只要你认真想你的问题,你都会扯远,越扯远可能越意味着你寻找到了问题的核心,而当初让你害怕的那个念头,早就烟消云散。
【廖伟峰的回答(2票)】:
就跟牛角尖一样,要么钻透,要么不钻。
所谓钻透,无非就是理性去分析想法的可能性
所谓不钻,就是进行一定的,例如做些其他的事转移注意力
【知乎用户的回答(1票)】:
与怪念头和平相处
【方小树的回答(1票)】:
去年之前我会和题主一样,求助如何不去想的办法;
现在?我会悄悄告诉自己:嗯!欢迎你们,我的负面情绪!
最顶级的心理学也不能帮你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最智慧的菩萨也许只能救你一次两次,因为这是人性之一。
好的让人开心因而会更好,坏的扰乱人心所以更坏;规律如此,谁能跳出。不如深呼吸,接受自己的一切—正面的负面的,积极的消极的;坦然接受了之后自然而然就不会太把这些“不好的想法”当作想法了。
接受自己,不等于放纵自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松松的回答(0票)】:
找朋友、家人、心理医生开导开导
【毕绍琪的回答(0票)】:
不好的事当然会时不时的跳出来让你想啦,这就跟好的事情会回味无穷一样的。
刻意去想一件事,总是计较其中的得失,不开心的啦
当然,我觉得能做的不是教你怎么不去想,因为教得再多,说的再透,都要靠自己去做。一味的光说,喋喋不休的在你耳边说,时间稍微长点你就会烦透了。
说说我是怎么做的吧。今年6月份,我自己生日之前,给我买了到目前为止最贵的一部心仪了很久很久的手机(具体型号就不说的啦)。那天的我,好欢乐好开心的喂。时隔一个月,在一个夏日的下午,游完泳和朋友吃烧烤喝完酒之后坐公交回去的路上,下车的时候,很没品的掉啦(很确定的掉啦)。然后呢......这是个悲伤的日子吧。是的,至少我觉得是。我保持了七年没有买过一部超过我第一部手机价格的手机,突然拥有了那是有多么的幸福,突然一下子失去了那是什么感觉我觉得题主有可能感同身受。之后的三个月我一直都在想这件事,一直都想,想再买一部一模一样的,苦于生活上的压力,没买。但想买没钱买但还想要的这情绪一直伴着我。我没有也没办法刻意的去避开。因为我知道越是避开就越是想,直到现在我找到了一个很有效也很低廉的办法:做其他自己想很久没机会做的事。我给自己配了台电脑主机,开始玩游戏,折腾电脑。别说,很有效的哦。
所以,题主想要不去想一些不好的事,就需要找到别的事情代替去想不好的事,让你那停不下的思想去处理其他事情,那样就没法想了。就是这么简单的办法。
【Kiara的回答(0票)】:
停止这种思想,学习新的事物~
【伍四安的回答(0票)】:
最新研究要想保持健康的心理就不要反复思考和回忆某事,煎蛋网上的。
【程棉的回答(0票)】:
上街溜达顺便看美女
【周仕宏的回答(0票)】:
个人解决方法:打开电脑,开撸!什么烦恼!三刀砍死!(玩LOL,别想太多!)
馆藏&68506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思想不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