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害虫防治纹枯病怎么防治?

您的位置: &
20%井冈霉素水溶性粉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摘 要:井冈霉素水溶性粉剂是一种全新剂型的农药杀菌剂,具有有成分含量高、使用剂量低及低成本等优点.笔者于2000年6月份在广东省连州市进行了一系列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0 d用量为450 g/hm2,750 g/hm2的20%井冈霉素水溶性粉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为53.08%,75.03%.而23%噻氟酰胺(满穗)胶悬剂在用量为225 mL/hm2时防效为77.43%.结果显示用量为750 g/hm2的20%井冈霉素水溶性粉剂的防效明显高于用量为450 g/hm2的20%井冈霉素水溶性粉剂的防效,而与用量为225 mL/hm2的23%噻氟酰胺胶悬剂防效相当.因此,20%井冈霉素水溶性粉剂的合适用量为750 g/hm2.百度知道搜索_纹枯病彭水县水稻纹枯病发生规律调查研究--《南方农业》2013年04期
彭水县水稻纹枯病发生规律调查研究
【摘要】:通过对重庆市彭水县近十年来的水稻纹枯病田间调查和数据整理分析,研究表明水稻纹枯病发生规律表现为水稻前期生长量不足,发病迟,中后期病情上升快,发生较严重。建议采取清除菌源,注重水稻健身栽培,选用高效、持效的防治药剂等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S435.111.42【正文快照】:
水稻是世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约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常年种植面积在1.40亿~1.57亿hm2,约占谷物总种植面积的26%以上[1]。水稻纹枯病是重庆市彭水县水稻上最常见的病害之一,病害从水稻秧苗期一直为害到穗期,在抽穗前后达到为害盛期。近年来,我国由于偏施氮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雪芹;;[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1期
张志军;王永慧;于孝保;;[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06期
程玲娟;王金强;王孝春;;[J];中国植保导刊;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熊林海;杨悦象;熊有典;余长征;;[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2期
张志军;王永慧;于孝保;;[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06期
曾祥锌;张振兴;杨丙炎;;[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11期
陈跃明;吴通礼;;[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17期
刘士亮;滕世辉;韩军;闫童;夏珍华;杨化恩;李振玲;管业圣;;[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24期
肖兴勇;;[J];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01期
莫苗根;董涛海;金亮;;[J];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08期
邱玉秀;;[J];广西植保;2013年01期
李涛;路雪君;廖晓兰;欧晓明;;[J];江西农业学报;2010年09期
闫玉芹;任丽秋;;[J];中国农业信息;2012年1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春媚;[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张国庆;[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何霭如;郭建夫;;[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吴雪芹;;[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1期
陈文强;;[J];贵州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董志平,李青松,高立起,董立,马继芳,赵鑫,梁秋华,张治泉;[J];华北农学报;2003年S1期
石鸿文,丁文侠;[J];河南农业科学;2001年05期
孟德超;纪明山;;[J];河南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李彦泉;孙维琴;阚清荣;;[J];吉林农业;2009年08期
华菊玲,李湘民,罗任华,李小美,刘平安,张迁西;[J];江西农业学报;2004年04期
李涛;路雪君;廖晓兰;欧晓明;;[J];江西农业学报;2010年09期
曹安强;曹志勇;;[J];农技服务;2009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侯忠艳;;[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6期
杨成学;;[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郭云建;赵献成;祈德秀;姚雄;任万军;杨文钰;;[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5期
邵益栋;梁红新;吴德君;夏秋霞;徐丽丹;;[J];上海农业科技;2011年03期
张艳红;;[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8年10期
张士奇;张洪明;贾奎华;嵇孝才;王金城;嵇正宜;;[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0期
陈光辉;;[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2期
王海霞;;[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年14期
鹿丙琪;赵璐;;[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3期
周霞;;[J];农业科技通讯;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国有;张文科;原国辉;;[A];华中三省(河南、湖北、湖南)昆虫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陈振宇;关瑞峰;;[A];水稻螟虫灾变规律及治理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任建飞;任家琼;;[A];庆祝重庆市植物保护学会成立10周年暨植保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周洪英;李涛;姜丽萍;房小晶;黄承玲;陈训;;[A];中国植物园(第十二期)[C];2009年
张鹏;张富全;赵慧琪;;[A];河南省植保学会第九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八次、河南省植病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徐小兰;杨爱国;李连;;[A];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徐志平;潘云枫;王国金;侯建坤;;[A];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徐劲峰;;[A];2003’华东植物病理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刘成涛;陈廷平;;[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提高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王润初;胡锐;邢彩云;徐国强;柴升;李元杰;王宏德;;[A];河南省植保学会第八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七次、河南省植病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庞磊成;[N];潮州日报;2008年
水清;[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5年
谢雪芳;[N];湖南科技报;2006年
李勇;[N];宜春日报;2006年
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食用菌组
华秀红;[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水清;[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N];东方城乡报;2008年
江书;[N];湖北科技报;2008年
田宜龙;[N];河南日报;2008年
饶洪斌?通讯员
洪海林;[N];咸宁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钟代斌;[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0年
王忠华;[D];浙江大学;2003年
王世全;[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张海清;[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刘梅;[D];浙江大学;2003年
霍纳新;[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程志强;[D];浙江大学;2002年
陈惠兰;[D];华中农业大学;2001年
李爱贞;[D];湖南农业大学;2000年
田平芳;[D];浙江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士杰;[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王兵;[D];浙江大学;2003年
李君;[D];西北大学;2007年
翟锦着;[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陈红旗;[D];扬州大学;2005年
贾艳梅;[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宋韬;[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胡礼俊;[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江俊起;[D];安徽农业大学;2004年
赵海英;[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水稻纹枯病连续重发的原因与防治 -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水稻纹枯病连续重发的原因与防治
【摘要】 &正&水稻纹枯病是水稻常发性和重发性病害之一,其发生危害程度已远远超过水稻稻瘟病、条纹叶枯病等,成为水稻第一大病害,给水稻高产稳产带来严重威胁。现将水稻纹枯病重发原因与防治介绍如下。一、水稻纹枯病连续重发原因1.水稻直播面积的激增水稻栽培方式呈现多元化,主要有手栽秧、机插秧、直播稻等多种方式。其中直播稻由于省工、节本等特点,面积直线上升,部分地区直播稻种植面积比例高达80%以上,加重了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危害。
【关键词】 ;
【分类号】S435.111.42
【下载频次】3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
浏览历史:
下载历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稻纹枯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