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都说金龙鱼调和油2.5l不安全,那么哪种油才安全健康?

当前位置:
&&&&&&&&&&&&食用油、金龙鱼食用油、食用油哪种好
食用油、金龙鱼食用油、食用油哪种好
[更新日期:]
产品型号:
品牌:【食用油价格】
价格:面议
产品数量:不限
产品关键字:
经营性质:私营企业
所在区域:&
地址:陕西西安市碑林区兴庆北路88号北院二楼西户
虽然食用油玉米油回色产生的物质没有安全性问题,但是油脂回色都会伴随着严重的油脂氧化。油脂氧化会带来酸败、色泽变深等作用。尤其是在油开启之后,食用油,如果密封和保存条件不利,接触氧、光照、金属离子等促进氧化的因子,氧化反应就会加速。而油脂一旦氧化酸败,其安全性指标超过国家标准要求,福临门食用油,其使用安全性就不能保证,有可能对身体带来伤害。米面油团购之玉米油:降低胆固醇  玉米油也称为粟米油、玉米胚芽油。它是从玉米种子的胚中提取的油脂。其脂肪酸组成与葵花籽油十分类似,不饱和酸占85%,主要是油酸及亚油酸,有机食用油,其比例约为1∶2.5。因其降低胆固醇的功效优于大豆油、葵花油等高亚油酸的油脂,所以玉米油被认为是高营养价值的油脂。玉米油澄清透明,可以作为色拉油使用,用于制作凉拌菜和色拉等食品。同时,玉米油的热稳定性很强,可以用于炒菜和煎炸。米面油是我们日常食用最多的食物,选购米面油,其实也有应该注意的地方。市粮食局提醒消费者,比如大米通过颜色可以看品质,面粉也并非越白越好。一些中老年消费者喜欢买散装的大米,散装大米如何甄别好坏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市粮食局的工作人员解释说,良质大米呈青白色和精白色,具有光泽,成半透明状;次质大米呈白色或微淡黄色,透明度差或不透明;劣质大米,霉变的米粒色泽差,表面呈绿色、黄色、灰褐色、黑色等。另外,好的大米大小均匀,坚实饱满,粒面光滑、完整。取一把大米放在手心里,好大米具有正常的香味,无其他异味。 食用油、【金龙鱼食用油】、食用油哪种好由西安融德商贸发展有限公司提供。西安融德商贸发展有限公司()是陕西 西安 ,花生油的翘楚,多年来,公司贯彻执行科学管理、创新发展、诚实守信的方针,很大限度的满足客户需求。在融德商贸领导携全体员工热情欢迎各界人士垂询洽谈,共创融德商贸更加美好的未来。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搜了网上看到的,谢谢!
商家产品系列:
除了食用油、金龙鱼食用油、食用油哪种好,您也可能对以下产品感兴趣
手机:&&联系我时,请告知来自搜了网!
地址:陕西西安市碑林区兴庆北路88号北院二楼西户
邮编:710000
食用油、金龙鱼食用油、食用油哪种好相关栏目
陕西企业名录
&&&&&&&&&&&&
&&&&&&&&&&&&&&
还没找到您需要的?立即发布您的求购意向,让主动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搜了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按排行字母分类:|||||||||||||||||||||||||
||联系我们查看: 7611|回复: 22
健康小知识
食用油全行业掺假
都是国标惹的祸
状态&&&[当前离线]
民以食为天, 每天摆上人们餐桌的食用油, 却都是假油. 就象前段时间奶粉几乎全行业掺加三聚菁胺一样,如出一辙。反正国家不管,不加白不加?
食用调和油曝乱勾兑以次充好,国标遭抵制屡难产
中国粮油信息网 
9:36:41   来源:本网论坛  
  多年悄无声息的《食用植物调和油标准》再次被提起,记者获悉,由于国内调和油勾兑混乱,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的情况愈演愈烈,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和国家粮食局将在下半年重新启动制定《食用植物调和油标准》。
  4年前,上述部门曾经计划推出该标准,但是受到了来自企业的巨大阻挠。目前市场环境更加恶劣,“比如花生油含量不足10%,却命名为花生油调和油,以期获得高额利润。这一现象钻了法律空当。”近期刚刚与上述部门讨论该现象的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
  此外,在调和油中充斥低质低价的棕榈油甚至是动物油现象也愈演愈烈。这皆因为中国没有调和油国家标准。
  舌尖上的潜规则
  目前,国内尚没有一条法规对调和油市场进行规范,而目前,国内调和油市场已经占小包装油消费总量的40%。
  调和油概念源自多年前,国内第一大食用油品牌金龙鱼向市场推出1 1 1概念的调和油。
  目前,国内尚没有一条法规对调和油市场进行规范,因而,很多的厂家发觉了调和油的秘密,目前,国内调和油市场已经占小包装油消费总量的40%。
  “对于很多品牌而言,调和油的利润要远远高于普通的大豆油。”一位央企人士向记者透露,“所以调和油的份额在逐渐扩大。”
  该人士表示,“在目前,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100元的大豆油品,除去生产、包装和销售成本,只能赚3元钱,即3%的盈利。”
  而相比较调和油而言,“100元的以大豆为基础油的调和油,盈利可以达到6元,即盈利6%,是纯大豆油盈利的一倍。”
  由于调和油的概念已经被普遍接受,因此调和油的定价和销售量都已经非常稳定。
  而调和油与纯大豆油之间的差距在哪里呢?上述人士透露,“两种油品的差距是极其细微和隐蔽的。”
  比如花生调和油,“可以断言,市场上的花生调和油中,花生油的比例都不超过10%。但是冠以花生调和油的名字,价格却可以提高。”
  记者观察到金龙鱼5L花生调和油的价格是69元,同等规格纯大豆油的价格是63元,纯花生油的价格5L包装的是111元。
  按照此价格,只有在花生油含量在10%或者以内,才能够符合花生调和油的价格,并且实现盈利。
  记者采访相关金龙鱼人士,对方没有直接回答这一问题,但是表示,“我们每一款调和油的配方都是在相关机构进行备案的。”
  同时,该人士表示,“与中小品牌相比,金龙鱼的做法已经属于非常规范的做法。”
  与此同时,作为花生油销量最大的山东鲁花品牌,记者同样看到有花生调和油进行销售。但是,鲁花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花生的调和油我们早就不生产了,现在主要生产坚果调和油。”至于花生调和油不生产的原因和坚果调和油中的大豆油比例,该人士表示,不方便透露。
  在鲁花坚果调和油的商标上显示,主要成分是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核桃油、山茶籽油、葡萄籽油,5L包装的售价是89元。
  根据新国标要求生产食用油企业产品标签上应“按原料配比从大到小注明使用原料的油脂名称”。但是调和油几乎没有企业注明比例。
  国家标准遭遇利益争夺
  “参加讨论的企业,都以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在抵制这一标准的出台,直至现在也悬而未决。”
  其实,无论是金龙鱼还是鲁花,怎样勾兑其调和油产品,都并没有违反国家的标准,相关机构也没有办法对其进行制约。
  因为以更好的油品对产品进行冠名,优质油品的比例哪怕再低,也不足为过——国家尚没有相关标准出台。
  其实早在2007年,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就着手制定相关的标准。还邀请了益海嘉里等比较大的企业参与讨论。讨论的主要焦点,便是调和油比例在何种情况下,能够得以冠名。
  “当时,有人提出了比如花生油达到30%,才能叫花生油,也有人提出需要达到33%的比例,才能冠名花生调和油,甚至有人提出,调和油中,比例最高的油品,才能被叫做某某调和油。”参与讨论的人士向记者透露。
  记者看到2008年曾经讨论的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讨论稿中,对这一点进行了让步,即只要标签中标出各种油品的比例即可,但是,现在几乎所有调和油中,都没有针对消费者的比例标示。
  “如果消费者知道,他们买到的花生调和油中,花生油的比例不足10%,他们还会购买吗?”上述人士向记者表示。
  “所以,参加讨论的企业,都以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在抵制这一标准的出台,直至现在也悬而未决。”
  记者获悉,在今年下半年央企中储粮将推出小包装调和油,与此同时,相关机构极有可能借助央企的力量,推动该标准的出台和执行。但是,这一消息并未获得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的答复。
  大豆协会副会长刘登高向记者表示,“业内有关于调和油的讨论和潜规则的问题已经存在了几年,这里隐藏了很多问题。”
  刘登高认为,这一现象必须要解决的是,“这几年,大豆的价格越来越高,比大豆更为廉价,更不健康的食用油,正在进入小包装油的市场。”
  刘登高所指的有油品便是棕榈油,其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而饱和脂肪酸含量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非常密切。中国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三高人群最多的国家。
  以前,棕榈油通常用来制作方便面和糕点等食品工业,“现在棕榈油通过调和油标准的漏洞,被添加到调和油中,登上了餐桌,已经非常危险了。”刘登高表示。
调和油凝固了日 08:57 A.M.昨晚回到宿舍,正要拿热水泡去烧开水的时候发现那半瓶的食用调和油凝固了,不再是清澈透明的液体,而变成乳膏状的白色固体&&?今天的最低温度也只是5度呀,有这么冷吗?连油都凝固了,该不会明天会结冰?胡思乱想后,打电话问SUSAN,燕子和华明,均说是我的油不好!所以一大早过来,百度一下是怎么个回事?(呵呵,一般碰到什么不懂的,我都喜欢百度搜搜一下,立刻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原来:食用油之所以在常温下凝固,是掺入了廉价的棕榈油所致。当气温下降到18℃时,棕榈油开始出现絮状,再降温就会凝固。市场上对各种桶装食用油、调和油进行的抽样检测结果显示,几乎所有冠以大豆油或花生油之名的食用油都含有不同比例的棕榈油,有的含量竟高达80%。棕榈油进口价每公斤大约3.6元左右,菜籽油每公斤则大约为6元多。极大的差价,使得国内一些油脂加工企业和油厂加入棕榈油降低成本,“调制”出价廉物美的食用油或调和油。
专家称:如果食用油中棕榈油含量较低,适当食用无碍健康;如果食用油中棕榈油含量较高,吃多了可能有损健康。
这么说,那半瓶油我是不敢再吃了。。。。。。反正都快放假了。以后购买的时候最好选牌子较好的。
我家的金龙鱼大豆油居然结冻了!!原来我一直买多力葵花籽调和油和多力橄榄油的,,奶奶之前买的两桶金龙鱼大豆油,昨天发现,居然结冻了!!
大家都不要去买金龙鱼了,百度一搜错,金龙鱼大豆油是加棕榈油的,棕榈油有什么不好,发给大家看看~
金龙鱼大豆油。5L一瓶。近50元一瓶。
当气温降到零下7度的时候,油居然结冻了!!!
忽悠人啊,大豆油不可能冻上的,这油估计是困难时期我们吃的棉籽油
到网上一查,说金龙鱼掺了棕榈油,说棕榈油没有发现对人体有危害,所以掺了棕榈油是正常的。即使棕榈油对人没有害处,那么为什么金龙鱼不把它明明白白写到成分表里?是不是有猫腻?干嘛忽悠人说是大豆油?
黄油 36°C
  椰子油 24°C
  玉米油 -11°C
  棉花子油 13°C
  猪油 33°C
  橄榄油 0°C
  花生油 -2°C
  红花油 -17°C
  大豆油 -20°C
  葵花籽油 -17°C
13:33 | 只看该作者 金龙鱼调和油都是棕榈油?
晕!买了一箱油。最近拿出来最后一瓶。里面全冻上了。一滴都倒不出的。个人判断全是棕榈油。更可恶的是打厂里的投诉电话居然置之不理。真是金龙鱼消费者的悲哀!中国油脂行业的悲哀!
这种情况,我最近也听说过 尽量找经销商换,实在不行就扔了算了!如果你去质检、投诉,花费的是比较大的,况且时间也会比较漫长,耗不起!大不了以后不吃调和,吃豆油
看看油的标识呀.
人家都写明了是调和油...........
真正的金龙鱼调和油是不含一滴棕榈油的,因为配方中没有棕榈油!
调和油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在合法掺假!调和油大概也是中国特色!!!
我也在大超市里买过,在秋天就结冻过,我再也不买金龙鱼了油了,鄙视它!!!
配方中没标注不等于没有!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罢了!真的也好假的也好,只能说明当今企业都在“逐利”!
lZ的问题关键是没有给出配料油,如果配料表中有棕榈油,那就不属于造假!明示在先,已给消费者知情权!凝不凝固那是厂家产品配方问题,国家没有强制规定(老版本只有色拉油级有冷冻试验要求)!(也说明了国家在这方面的管理失控啊)
对于“金龙鱼牌”小包装油是否含有棕榈油,俺不清楚。但对于益海嘉里的其他品牌如花旗、海皇、香满园等过去好像在不同的规格或品种包装油中添有棕榈油。可以在网上发布的产品广告及相关报道和有关期刊文献都可以得到认证。
如果象楼主描述的那样,在杭州全部凝固,初步判断应该是假货!因为品牌企业即使添加也是有“量”的限制的!他们绝对不会因小失大!
对于调和油来说,棕榈油和棉油都是不错的掺假用油。棉油和花生油在温度比较低时都会出现结晶现象,而棕榈油则更是大家所熟知的掺假用油。只要没有过期或者酸败,这些掺假用油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伤害。品牌也不是那么可信的,企业尤其是外企追逐的目标是最大的收益。
现在国家根本不管这事
真的也加棕榈油了
之前就有人在天涯上发帖,说的就是金龙鱼的油结冻的事
天一热每家油长都添加棕榈油
请问现在有几个加了棕榈油,说自己加了的????
益海嘉里是全国进口棕榈油最多的厂商之一,请问进口的油去了哪里????
难道自己吃了???
我家买了瓶金龙鱼调和油,现在冬天居然结块了,像猪油,不知道还能吃吗?好几天了天气不怎么冷也没见解冻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 10:46 | 提问者:sr870701
省质检院食品室曹主任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说,食用油中的棕榈油、花生油,天冷时都容易出现发白凝固现象,一般不影响食用,消费者可以用热水对凝固的食用油加热,待油“溶解”,就可以倒出来了。
&&“棕榈油天冷时容易出现凝固,但究竟质量有没有问题,要做进一步检测才知道。”郑州市卫生监督所副所长李新庆说,棕榈油也属于食用油,可以食用,但棕榈油因为凝固点较高,气温稍低就会出现凝结、沉淀现象。
&&对于同样的温度,同在一个超市,有的食用油“冻”住了,有的食用油依然清亮清亮的。李新庆说,有的油因为纯度较高,就不会轻易凝固。有的食用油因为纯度较低,含有杂质,但这种杂质也是规定允许添加的,所以气温稍微一低就容易出现上“冻”现象。
所以你的油应该可以使用,只是用的时候不是很方便!
状态&&&[当前离线]
食用调和油国标缺位价格混乱 便宜棕榈油大量掺兑&&日 03:32&&第一财经日报
  食用调和油“挂羊头卖狗肉”,价格混乱的根源在于现行食用油国家标准只要求企业标注产品中含有成分,并不要求标注各种成分所占具体比例。而这也带来一大问题,就是棕榈油可能成为国内第一大油种。
  国标出台一波三折
  湖北奥星粮油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梁红星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食用调和油的概念是“金龙鱼”品牌走红后逐渐被消费者认可的,他说:“食用调和油最早是‘金龙鱼’做的,当时第一代调和油是标注各成分所占比例的,即97%的大豆油、2%的菜籽油、0.5%的芝麻油、0.5%的花生油。”
  2004年新的国家食用油标准开始施行后,当时食用调和油的随意勾兑现象、标识混乱、名称繁杂的问题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食用调和油的国家标准制定工作也提上了国家粮食局等有关部门的议程。2007年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上,形成了“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送审稿》”,2008年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开始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日,但至今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仍未出台。
  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对于食用调和油的命名规则,北海粮油工业(天津)有限公司提出产品名称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能命名,例如花生大豆调和油,名称中所涉及的原料油由前到后比例递减,而且由两种油调制而成的调和油,其中的主原料比例应不少于50%。
  中盛粮油集团则提出调和油中比例最大的原料油脂超过三分之一时,可以加在调和油前成为冠名调和油,建议营养型调和油(如橄榄调和油、葵花调和油等),营养油脂超过三分之一时,加在调和油前成为冠名调和油;风味型调和油(花生芝麻调和油),以调香为主的油品另当别论。
  食用调和油究竟是以占比三分之一还是50%的油料来命名,迄今未有定论。
  黑龙江龙江福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宋胜斌表示,可以用占比最大的油料名字来命名,各成分所占的具体比例应该公开。
  梁红星说他也参加了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的制定,目前国家标准难以敲定还有一个难题需要解决,他说:“如果是单独的菜籽油、大豆油,掺其他的油,哪怕只有5%,也能检测出来,但是做成调和油后,就只能检测出特定油种有还是没有,具体比例测不出来,因为脂肪酸结构组成各种油差别不大,所以很难检测。”
  对于检测难的问题,国家粮食局的公开资料披露:“通过比对样品的验证试验,目前对两种原料油制备的调和油产品能够科学认定,但对于三种以上原料油制备的调和油产品无法认定(是因为需要逐步建立三种原料的比例数据库)。”
  棕榈油成新宠
  国家标准“难产”,带来的问题之一是棕榈油进口量的迅速增加。由于棕榈油比大豆油、菜籽油等国内主要油种都便宜,大量掺兑棕榈油做成调和油,成为国内食用油企业打价格战的利器之一。
  梁红星说:“2009年国内消费油脂2300万吨,棕榈油进口800万~900万吨,中国菜籽的产量是1200万~1400万吨,菜籽油的产量是200万~300万吨;国产大豆每年产量1700万吨,其中800万吨榨油,大豆油每年只有150万~160万吨左右,进口棕榈油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国产菜籽油和大豆油。但市场上却很少见棕榈油产品,因为基本都掺兑做了调和油。现在江苏沿江的食用油工厂、国内的主要食用油企业都上了棕榈油分提设施,基本上现在国内的餐馆用油都是棕榈油,占到70%~80%。”
  梁红星表示,常食棕榈油具有一定的危害,因为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猪油高了6%,猪油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是45%,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容易产生脂肪沉积和肥胖,很多“富贵病”就是这样产生的。
  一位食用油企业负责人即表示准备上食用调和油项目,因为棕榈油成本确实有优势。
  业内人士呼吁:“我们希望食用调和油国标早点出台,标注成分比例是应该的,我们现在没法标,因为大家都不标,我们标了,反而处于劣势,我们其实希望标注。”
一级豆油”低温中成豆腐花 内掺便宜棕榈油
  日  浙江在线丽水频道
  国庆节前后,武汉急剧降温。住在汉口皮子正街的张先生无意中发现:买回家的“一级大豆油”成了豆腐花,找厂家投诉才知道,原来大豆油并不纯正,其中掺了较便宜的棕榈油。因天气变冷,凝固点低的棕榈油结冻,最终让厂家的“猫腻”现了原形。
一级大豆油原来并不纯
  近日,张先生反映称,10月3日,他拿出了“锦昌隆”牌一级大豆油炒菜发现,这瓶大豆油异常浑浊,像结了冻凝固起来了。一摇,还出现了晶体状。原本清澈的黄色,如今变成了像豆腐花样的乳白色。
  这瓶大豆油是他于9月12日买的。张先生说,虽同为5升装的大豆油,但其50元一瓶的单价比起“金龙鱼”等大品牌油,要少4元到6元钱。商标显示该大豆油于8月8日出厂。于是,他找到了位于东西湖区慈惠农场的“锦昌隆”厂家。
  面对张先生的疑问,厂家给出了解释:他买的大豆油里面掺了棕榈油。而凝固点在16℃的棕榈油,遇到低温天气就会结冻。国庆节前后数天,武汉持续雨天,气温维持在17℃到21℃之间。
  10月13日上午,“锦昌隆”粮油公司老板朱力华坦承了张先生购买的大豆油里掺了棕榈油,他解释称:该厂灌装大豆油、调和油,均走同一条输油管道。前期灌装了棕榈油,后期再灌装一级大豆油时,管道里的残留棕榈油流进了少量桶装大豆油里,导致大豆油因棕榈油而结冻。该厂出厂的大豆油和棕榈油的调和油,一般都会在商标上清楚标明配料成分,绝不会弄虚作假。但记者了解到,棕榈油相比大豆油的价格,每吨要便宜近1000元。
业内人士曝掺假“潜规则”
  昨日,记者走访武昌南湖张黄新村粮油市场发现,该市场出售的大豆油价格不尽相同。
  5升的知名品牌油价格在59元左右,而同等重量的本地产小品牌油价格都在48元至54元之间。记者在一家粮油店看到,该店掺有棕榈油的调和油完全结成晶体,不过已经下柜。
  一品牌粮油销售经理孙先生向本报曝光业内“潜规则”: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粮油品牌多达100种,每年夏季,天气炎热,大豆油里掺棕榈油不易被发现,一些商家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违规操作往大豆油里掺棕榈油,尽管对人体无害,但这扰乱了武汉粮油市场,损害了消费者权益,望有关部门加强监管。
  如何辨别豆油是否掺有棕榈油?孙先生建议,消费者可将买回的豆油等放进冰箱,若在6度以上凝固,即可识别假冒豆油。(记者张勇军
[天天报料] 金龙鱼豆油掺了棕榈油为什么不明说
网友曝光金龙鱼大豆油结冰,怀疑掺杂棕榈油
凤凰网财经2月10日讯: 近日,网友有曝光称,其购买的金龙鱼大豆油在零下7度的时候居然出现结冻现象。是5L一瓶。近50元一瓶的金龙鱼。
& & 网友怀疑可能掺杂了棕榈油。但是在金龙鱼的成分表没有标出含有棕榈油。
& & 虽然没有证据证明棕榈油对人体有害,但它和大豆油的营养价值是不同的。
& & 油脂的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熔点低的植物油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而动物油是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人体不可以合成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呢?因此人体所需的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必须从植物中摄取。不饱和高级脂肪酸有抗氧化的作用,能还原身体里导致人体老化的氧自由基,所以对于人来说,摄入植物油对人体有好处。植物油也是有区别的,熔点越低的,也就是越不容易结冻的油,其不饱和程度越高,对人体越是有好处。因此大豆油对人体最有好处。
& & 象棉籽油这种非常容易结冻的植物油,对人体的好处基本上和猪油差不多了。一般只能起三个作用:一、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也就是说,吃了容易变胖,然后等你没有能量的时候,拿出来备用。二、转化成能量。三、溶解一些溶于油脂的营养物质。
& & 据此。凤凰网财经频道即时连线了深圳嘉里粮油有限公司的公关事务部,其表示就以上网友曝光事件,将尽快做出回复。
大豆油取自大豆种子,大豆油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油脂。
  大豆毛油的颜色因大豆种皮及大豆的品种不同而异。一般为淡黄、略绿、深褐色等。精炼过的大豆油为淡黄色。
  大豆油的理化常数:
  相对密度(d20℃4℃) 0.5
  折光指数(n20℃D) 1.5
  粘度(E020℃) 8.5左右
  凝固点(℃) -18~-15
  碘值(g碘/100g油) 120-137
  皂化值(mgKOH/g油) 188-195
  总脂肪酸含量(%) 94.96
  脂肪酸平均分子量 290左右
豆油凝固点
文章提到的大豆油凝固点是-18~-15度,本人认为它指的不是大豆一级油(也就是我们说的色拉油),应该是低温机榨的大豆油.按照现在标准归类也只能是四级大豆油.一点看法,大家讨论.因为精炼程度越高,大豆油的凝固点越低.
现在掺杂棕榈油的情况太多了,很多企业都掺,要找个办法检验才对,不然消费者的利益难以维护啊!快请油脂的大侠们解决啊。。。。。。。。。
状态&&&[当前离线]
百度知道 & 商业/理财
金龙鱼调和油有问题
13:52 提问者: adoio
金龙鱼调和油倒进锅中表面有一层油色带
08:51 金龙鱼调和油里是不加棕榈油的,你有什么问题可以打电话到厂家了解一下,厂家会给你会答复的
17:29 热心网友
那 是&&加棕榈油&&加多了&&造成的........
金龙鱼调和油变固体白色是不是质量有问题啊?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 18:21
才刚买了一支5升的金龙鱼第二代食用调和油,没几天就整支变成固体。还是白色的,看起来很难看,还很浑浊,是不是金龙鱼质量有问题啊?吃了会不会怎样的啊。。浪费了我的钱,万一又吃坏了人怎麼办 啊?
那要看你是什么时候买的了!要是冷天买的话就会变成固态是 白色(我的意思是你买回来放在有风吹的地方而且没有盖好就会变成白色)也可能是油的质量问题!
内含花生油 上冬了 放在暖和的地方就能化开 与质量无关 放心吃
冬天油就会这样的啦,我家的也会,放心用
金龙鱼食用调和油结冻变固体(白色)是质量问题吗
13:02 提问者:匿名
最近我家的金龙鱼使用调和油(1比1比1)开始结冻
不是质量问题,很正常。
植物油、动物油中都含有饱和脂肪酸,比如硬脂酸、软脂酸。只是动物油中含量高、植物油中含量低而已。
饱和脂肪酸在气温低于15度之后,就会逐渐从油脂成分中凝固出来,变成白色的膏状固体。所以,常温下,动物油都是白色的。而冬季气温低的时候,植物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同样也会凝固,结冻。
而植物油中,以花生油、棕榈油最容易结冻,因为它们的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其他植物油。
金龙鱼的调和油中含有花生油成分,比其他调和油容易结冻很正常。
油冻结了就变成白色了& &不管是动物油还是植物油
金龙鱼二代调和油凝固了是质量有问题吗?(买来了1个多月时间)
[ 标签:金龙鱼,调和油,质量 ] 最近突然发现用的食用油出现了凝固现象,昨天突然感觉少了这么多,一看瓶子下面结了很多白白的.原来是油被凝固了...... 请问这样的油是质量问题吗 leopard 回答:1 人气:1 解决时间: 07:57
如果气温比较低的话,食用油会出现冷凝的物理现象,就像蜂蜜固体的那个样子,这是正常现象。如果食用油像水一样,那样就不能使用了。
提问人的追问& & 16:24 就是最近的天气,也不是很冷的呀!
回答人的补充& & 13:26 油的凝固点和人的体感是有差异的。
浏览1087次 1个回答 我要收藏提问:去年冬天的时候,我充话费送了一桶金龙鱼大豆油,有白色的凝固,是不是有问题啊?
你看过期没有。要是没有过期就没有事的。
回答时间: 9:07:16   
维权网北京讯 前段时间食用油“黄曲霉素”风波未平,近期金龙鱼玉米油被曝光不合格,鲁花坚果调和油标注成分违规,食用油的安全问题让消费者非常的疑惑,百姓们不仅要提防地沟油,食用油也要看仔细,食用油的安全问题应该得到重视。
  》》》金龙鱼玉米油再登质检黑榜 色泽和烟点项目不合格
  金龙鱼玉米油再登质检黑榜 色泽和烟点项目不合格
  春节临近,食用油“黄曲霉素”风波未平,“色泽烟点”风波又起。近日,金龙鱼玉米油被检测出色泽和烟点项目不合格。金龙鱼玉米油被抽检出色泽和烟点项目不合格的信息,近日再一次触动了公众有关食品安全的敏感神经。短时间内,“黄曲霉素”“过氧化值”“色泽烟点”……一些食用油相继检测出这些项目不合格,令关注食品安全的消费者深感不安。目前,虽然“问题油”已经下架,但萦绕在消费者心中的疑问仍未能解开。
  》》》鲁花坚果调和油成份标注违规 涉嫌欺诈消费者
  坚果调和油,顾名思义,就应该是用各类坚果油调和成的食用油,鲁花坚果调和油的瓶贴上一段说明文字这样写着:“鲁花坚果调和油选用5S压榨花生油、压榨葵花仁油、压榨核桃油、压榨山茶籽油、压榨葡萄籽油精心调和而成,全面保留了坚果的营养……”但是实际上,鲁花坚果调和油主要成份却是菜籽油(或转基因大豆油),真正的坚果油含量不多而且没有标注出来明示消费者。
  2011年年底,记者接到消费者举报,反映在杭州的物美、华润万家、欧尚等大超市内销售的鲁花坚果调和油疑似以菜籽油(或大豆油)冒充坚果油,产品存在成份标注不清,并利用产品标签标注和宣传故意误导消费者的问题,是一种消费欺诈。接到举报后,记者前往这些超市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消费者反映的问题基本属实,鲁花坚果调和油主要成分是菜籽油(或大豆油),在标签上宣传最突出的核桃油和葡萄籽油实际上含量很少。
  》》》金龙鱼问题油归罪超市 这是个态度问题
  国家农副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安徽)粮油检验部负责人说,对于食品加工企业来说,在产品出厂检验时,这两个项目应该是必检的。“根据过往食用油检验的经验,不管是在生产环节,还是在流通环节,出现色泽和烟点项目不合格的非常少见!”
  9日上午,金龙鱼食用油生产商益海嘉里食品营销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经理李志刚回应记者称,抽检的色泽和烟点,属于质量等级项目,而不是食品安全项目。
  商务部特聘专家、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清杰认为,纵观问题食品事件,无不与源头和流通有关。作为流通环节的监管部门,工商、质监等部门也应履行好质量安全监控,将执法资源共享,并不断加大抽检力度,增加抽检频次,切实保障老百姓的饮食安全。
记者曾发出“以金龙鱼深海鱼油调和油为例,其深海鱼油的含量只占不到2%,也可将一整桶油称作深海鱼油?”的质疑,益海嘉里回应称,“从问题来看,您对我们的产品存在一些误解。我们产品的标准名称是‘金龙鱼添加深海鱼油调和油’,我们从来没有在任何场合称我们的产品为‘深海鱼油’,而且我们在产品标签上做了明确标识。”同时也不否认,“确实如您所说,我们深海鱼油调和油中,深海鱼油的含量约为1.4%—1.8%,这相当于每桶5L装深海鱼油调和油中含有70粒纯正深海鱼油胶囊的净含量。”然而,正是“金龙鱼添加深海鱼油调和油”这个名称,无论从其产品标签、还是定量标示的规定上,都让消费者感到名不副实。记者在平西府物美超市的货架上发现,在所谓的“金龙鱼添加深海鱼油调和油”物价标签上很清晰地打着“金龙鱼深海鱼油”的字样。
关于金龙鱼深海鱼调和油3A+凝固问题(日 )
我们经常在城市广场的超市买油(目前叫沃尔玛)。有时搞活动会附送一小瓶油,发现加热后的油(油炸)会凝固起来,很像猪油下面是大部分沉淀上面一小层稍好点。天气热时也是一样,不知道是不是油有问题,目前家里还有几壶(买的较多)。望解答
状态&&&[当前离线]
○市场调查○
  橄榄调和油价差超一倍
  作为中国人的发明,食用调和油却缺乏明确的国家标准,这就导致目前市场上流通的调和油里到底是每吨4万元的茶籽油或者橄榄油,还是每吨6000元~8000元左右的棕榈油或者大豆油,谁也说不清。一位食用油企业负责人如此表示。
  日前,在上海一超市,笔者找到了五种橄榄调和油,这五种橄榄调和油来自五家企业,均为5升装,最便宜的是中粮集团的“福临门茶籽橄榄调和油”和印度尼西亚金光集团的“大满贯纯正橄榄调和油”,每罐价格分别为55.9元和56.0元;最贵的是益海嘉里集团的“金龙鱼橄榄食用调和油”,每桶117.9元,最便宜和最贵的橄榄调和油价格相差一倍以上。
  金光集团的“大满贯纯正橄榄调和油”配料有三种,这三种成分在标签上的先后排序为:一级大豆油、一级玉米油、初榨橄榄油。橄榄油位列第三,但该产品却被命名为“纯正橄榄调和油”。
  2008年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中主要有两种命名方式,一是主原料占比应不少于50%,另一个是占比超过三分之一,也有企业认为,可以用占比最大的油料名字来命名。因此,以最后一种命名方式理解,“大满贯纯正橄榄调和油”含有3种成分,既然以橄榄油来命名,那么橄榄油的占比应该占三分之一以上,才算得上比例最大,但从初榨橄榄油的价格来推算,该产品中初榨橄榄油的占比难以超过三分之一。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大宗商品橄榄油周数据,截至3月5日,橄榄油每吨价格为3340美元,折合每吨2.3万元。“大满贯纯正橄榄调和油”用的不是一般的橄榄油,而是初榨橄榄油,价格要比一般橄榄油更高。从事橄榄油行业的一位企业人士透露,特级初榨橄榄油的价格在每吨4万元左右。
  中华油脂网信息主编郭清保表示,由于食用油的密度比水小,1吨食用油换算成公升约为1100公升,这意味着初榨橄榄油的理论成本在36.4元左右1升。
  一桶5升的“大满贯纯正橄榄调和油”,如果初榨橄榄油占到三分之一,也就意味着有1.5升,按照每升36.4元计算,理论成本应为54.6元,剩下的3.5升应该是一级大豆油和一级玉米油。而根据中华油脂网提供的数据,3月12日,国内一级大豆油的价格为每吨7700元,一级玉米油的价格为每吨8000元,以价格较低的一级大豆油计算,3.5升大豆油的理论成本为24.5元,加上1.5升初榨橄榄油的成本,每桶5升“大满贯纯正橄榄调和油”的理论成本应该是79.1元。也就是说不算包装费、物流费用以及进入超市的渠道费用等,一桶5升“大满贯纯正橄榄调和油”要卖79.1元才能保本,而实际上该产品在大润发超市的售价为56.0元,这也意味着,每卖出一桶油,金光集团至少要亏损23.1元。
  据此推断,“大满贯纯正橄榄调和油”中各成分占比最大的应该是大豆油或者玉米油。
  对此,金光集团食用油业务市场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不熟悉情况,推荐了该公司品管部一位技术人员作答;该人士表示之所以将产品命名为“大满贯纯正橄榄调和油”,是因为产品中加入了一定比例的橄榄油。但对于该加入多大比例才能命名为橄榄调和油,该人士表示这个问题属于行业机密,因为比例的不同会有营养的差别,各个公司会根据自己的研发结果添加不同比例的橄榄油,但是目前由于国家并没有出台相关标准,很多企业都在打擦边球,所以基本上没有几家是超过三分之一的。& && && && && && &(何天骄)
  ○热点评论○
  比例1.2%让“高端”很受伤
  如果将全国消费者每年吃的所有食用油装在一个大瓶子里,这瓶“超级食用调和油”中,橄榄油和茶籽油所占的比例为1.2%左右。由于产量十分有限,食用调和油用橄榄油和茶籽油作“噱头”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来高端的定位在国内一再受到冲击。
  橄榄油在西方被称为“液体黄金”、“植物油皇后”、“地中海甘露”,因为橄榄油中含有极高的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的维生素A、D、E以及胡萝卜素等脂溶性维生素及抗氧化物等多种成分,并且不含胆固醇,不仅适宜于烹调,也可用于美容和医疗,但是产量并不高,世界橄榄油理事会的数据显示,年,世界橄榄油的产量为276.7万吨。
  中国需要的橄榄油主要依靠进口,《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年)》(下称《规划》)披露,我国每年进口橄榄油约4500吨,占世界橄榄油的比例微乎其微。
  茶籽油号称“东方橄榄油”,是我国的特产。从其食物功能看,其色清味香、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长期食用茶油,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已将其作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油。《规划》显示,2008年我国茶油产量仅为26.25万吨。
  综合以上数据,每年我国橄榄油和茶籽油的总量为26.7万吨,《规划》表示,2007年全国食用油消费量达2250万吨,据此计算,橄榄油和茶籽油占全国每年食用油消费量的比例只有1.2%左右。
  一位从事橄榄油业务的人士披露,与橄榄调和油市场的混乱相比,橄榄油市场有过之而无不及,她说:“橄榄油国标去年10月份已经开始实施,然而很多消费者还是容易被误导。比如橄榄油的酸度值,欧盟和我国的标准都规定酸度值小于等于0.8才算是最好的橄榄油,即特级初榨橄榄油。很多品牌误导说酸度值越低,产品越好,其实不是这样。有些产品标注酸度值只有0.3,2升的价钱和1升的价钱相同,这种可能性很小,因为你刚灌装的时候酸度值可能是0.3,但是随着时间、光照、温度等储存条件的变化,酸度会逐渐增加,除非在里面添加了精炼橄榄油,橄榄油精炼以后,油品非常稳定,酸度控制可以做得非常好,但是与特级初榨橄榄油相比,很多营养成分特别是抗氧化群这个部分就流失掉了。”
状态&&&[当前离线]
金龙鱼调和油成分 食用调和油集体 失声 金龙鱼调和油成分-食用调和油集体&失声& &一瓶5 升的调和油如果在超市标价只有五六十元左右,它的成本也就40 多元,那就可以断定这个油有问题了便宜、营养价值高,这是很多人选择调和油的理由然而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调和油市场鱼龙混杂,没有配料比例,让人看不明白不仅如此,由于没有国家标准,调和油到底怎么调,完全由生产企业自己说了算,想怎么调就怎么调,明晃晃的&调和油&招牌下,调和油品牌陷入集体&失声&无一家品牌标明油料比例记者走访了济南的几家超市,总共发现了十几个调和油品牌,名字以&花生&、&橄榄&为开头的居多记者注意到,调和油的组成油料由三四种到八九种不等,各品牌调和油对构成油料成分标注的比较详细,却没有一个调和油品牌在标签上标注了各种油料的配方比例例如,胡姬花花生浓香调和油的配料中就标注了大豆油、玉米油、菜子油、花生油、芝麻油,喜燕花生调和油的配方为压榨一级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浸出一级大豆油,但都没有各种油料的比例一些二三线调和油品牌除了在名字上标注了是哪种调和油外,甚至都没有标注其他油料,也就更不知道各种油所占的比例是多少了调和油里各种油品的比例到底是多少?记者就此问题询问了超市工作人员,他们也只是表示调和油的配方是按照含量多少来排列的,但并不清楚每种油品的比例记者随机问了几位市民,他们大都表示,由于看不到配料比例,买调和油时只能靠经验和运气售价远低于&成本&2008 年我国就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时,曾提出了两种命名方式:一是主原料占比应不少于50%,另一个是占比超过1/3 参照这一标准,以某种油料命名的调和油,该油料占比至少要为全部原料的三分之一但如果这样算,很明显大多数调和油是在做&亏本& 生意了,如大润发超市,5 升的胡姬花花生浓香调和油售价为56.9 元,而根据济南市物价局的统计数据,3 月10 日中等花生油的价格为7.40 元/500 克如果按照花生油占三分之一计算,那么仅5 升花生油的价格就接近70 元,比这5 升调和油价格要高再查看标签,果不其然,配料依次为大豆油、玉米油、菜子油、花生油、芝麻油,花生油排在第四同样情况的还有一款5 升的金龙鱼橄榄调和油卖价只有129 元,很多人都会来选购,但记者查看标签上的配料,橄榄油也排在了四五位&调&出来的暴利&卖价比成本还低,显然是掺了别的油了&一品牌油脂企业的技术人员向记者透露,&目前市面上所谓的花生、橄榄调和油,可能纯花生油和纯橄榄油的含量连5%都不到,主要是廉价的大豆油和棕榈油&该技术人员还向记者表示,由于国家食用调和油标准缺失,调和油市场很混乱,配方比例被生产商以商业机密为借口不公开,实际是因为有暴利不仅品牌企业如此,不少贴牌企业、小作坊也看到了其中的高利润,纷纷插足抢市场,导致调和油市场更混乱了记者咨询了几位业内专家,现在食用油的价格是很透明的,中小企业大多用进口油,产品在超市卖多少钱一瓶,除去经销商10 个点左右的利润,超市5 个点左右的利润,就是出厂价&专家表示乱象由来已久食用油行业乱象由来已久,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食用调和油产品最早是金龙鱼做的,当时第一代调和油是标注各成分所占比例的,即 97%的大豆油、2%的菜子油、0.5% 的芝麻油、0.5%的花生油但到2004 年后,食用调和油随意勾兑、标识混乱等问题就已经很常见了,但由于很难检测,所以在食用调和油国标未出台的情况下,只能靠企业自己良心了专家表示,调和油不像纯食用油,纯食用油掺了一点别的油都可以检测出来但调和油却不是这样,由于各种油的脂肪酸结构组成差别并不大,对调和油的检测只能检测出特定油种有还是没有,具体比例很难检测而国家粮食局公开的资料表明:&通过比对样品的验证试验,目前对两种原料油制备的调和油产品能够科学认定,但对于三种以上原料油制备的调和油产品无法认定(是因为需要逐步建立三种原料的比例数据库)&食用调和油国标出台一波三折调和油市场快速增长,它的暴利成为油脂厂商最看中的不少企业和消费者呼吁尽快出台相应的国家标准,但食用调和油国标出台却是一波三折记者从省质监局了解到,我国的《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从2005 年开始制订,多次公开征求专家和企业的意见,但千呼万唤终未出来;2007 年形成了&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送审稿》&;2008 年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开始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过程中,一些粮油集团提出以占比三分之一或者50%的油料来给调和油命名,名称中所涉及的原料油由前到后比例递减等意见,但至今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也未出台对于食用调和油市场目前的乱象,业内人士表示,不公开调和油比例是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行为,鱼龙混杂的贴牌企业、小作坊以次充好、随意勾兑,扰乱了食用调和油市场,最终将伤害食用油行业的整体利益标准缺失甚至可能带来行业风险,奶粉界的三聚氰胺就是前车之鉴(记者李绍庆通讯员柳宝峰)
食用油品牌网络口碑监测报告 日
6月,随着金龙鱼的涨价、鲁花坚果油被爆质量问题以及对嘉里粮油垄断国内食用 油市场的声讨的出现,食用油行业6月的关注度较5月迅速上升了1.2倍,达到最大 峰值。 ? 健康度总体趋势呈现较为平稳,且整体水平较高,表明消费者总体上对食用 油产品较为满意。然而09年2月随着对金龙鱼调和油成分(配比问题、棕榈 油含量、转基因问题等)质疑的出现,行业健康度出现大幅下降,跌至平均 值以下。
? 食用油行业活跃度趋势波动较大,由于金龙鱼强势上调价格的影响,网络上 出现了一些反国外品牌垄断的声音,行业活跃度因此在09年5月达到峰值。 食用油行业关注度排名名次 品牌名 1 2 3 4 5 6 7 8 金龙鱼 福临门 鲁花 胡姬花 鲤鱼 元宝 多力 香满园 关注度
93 6435 名次 1 2 3 4 5 6 7 8 品牌名 优沃 滋采 厨宝 盛洲 刀唛 红蜻蜓 海狮 多力 健康度 100 100 100 100 99 99 99 98 名次 1 2 3 4 5 6 7 8 品牌名 口福 胡姬花 鲤鱼 海狮 香满园 鲁花 红蜻蜓 元宝 活跃度 92% 90% 86% 85% 82% 78% 75% 73%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口福海狮 红蜻蜓 优沃 滋采 刀唛 厨宝 盛洲 36 1 276 13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福临门金龙鱼 香满园 口福 胡姬花 鲁花 鲤鱼 元宝 95 79 72 69 67 65 61 61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金龙鱼福临门 刀唛 多力 优沃 盛洲 厨宝 滋采
在09年1月-2月,金龙鱼的健康度迅速下降,低于同期行业整体健康度。关于金 龙鱼调和油 “掺入棕榈油”、成分配比存在问题的报道进一步拉低了金龙鱼健康度的数值。
在09年4月至5月出现明显下挫,网络上相继出现了一些对于香满园食用调和油的 投诉,主要反映该食用油中含有棕榈油成分,并且未标明调和油成分的配比。
嘉里粮油旗下拥有多个食用油品牌,如金龙鱼、香满园、胡姬花、鲤鱼等, 占据了相当的食用油市场份额。
今年来曝光不 少食用油不合格产品,其中鲁花食用油的“质量门”引起各方关注。除了大负面 的曝光,还有一些小负面有时也有报道:如金龙鱼食用油掺入棕榈油、调和油成分配比不明确、规格标准不一、标签标识混乱等等问题。 ? 质量问题不仅出现在某个单一品牌上,而且更多地是整个行业的问题。
负面热点单贴 Top 5 No. 1 2 3 4 5 标题食用油涨价,盘点常吃的五大植物油 _饮食男女_21CN社区 金龙鱼掺入棕榈油,请谨慎购买_中华论坛 食用油将跟风涨价_北京 2009_京华论坛 [经济杂谈]我们可以不买“金龙鱼”食用油 吗?(转载)_经济论坛_天涯社区 深圳大赢家:上海金龙鱼部分食用油涨价近 一成 称非价格操控_疯狂灌水_大众社区 访问量 08
帖子相关内容金龙鱼涨价的讨论,认为 金龙鱼不厚道 金龙鱼掺入棕榈油的讨论 金龙鱼涨价的讨论 金龙鱼涨价的讨论 金龙鱼涨价的讨论 URL链接
sMessageList.act?currentPage= 1&bbsThreadId=2624301
ead//07/8_1.htm l
um/content/develop/1/276601 .shtml
--1.html Note:以上列举本次监测访问量Top5的关于嘉里粮油及其旗下食用油品牌的负面热贴。
然而09年2月随着对金龙鱼调和油成分质疑(配比问题、棕榈油含 量、转基因问题等)的出现,行业健康度出现大幅下降,跌至平均值以下。
一天 拉了个老农民& &我没被他气死& &闲聊时 他说你们城里人真抗劲。我说咋了。他说:咋了 我们那里的洋柿子从育苗到上市 全是靠农药加催熟剂。每天拉到东港1W多斤 你们一个个还是活蹦乱跳的。 我听了那个活蹦乱跳当时差点没吐血。。。嗨。。。。。。没办法 总不能扎脖啊
状态&&&[当前离线]
中国牛奶标准为何全世界最低(图)
来源:春城晚报 日08:27
  编辑动机
  卫生部去年敲定的“乳业新国标”,低于世界标准。这本不算一个“新”闻,但当“乳业大炮”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在中国奶协召开的“南方巴氏鲜奶发展论坛”上喊出“这是全球最差的牛奶标准,是世界乳业之耻!”的时候,人们还是被震住了……
  新国家标准中,生乳蛋白质含量从1986年的每100克不低于2.95克降到了2.8克,细菌含量(菌落总数)从2003年的不超过50万提高到200万。
  这一质量标准被媒体称为“历史新低”,“一夜倒退25年”。
  为什么,中国人制定了全世界最低的牛奶标准?
  现实因素
  中国生乳质量的确太差
  “全球最低标准”的背后,是尴尬的现实中国的生乳质量的确太差了。
  的确,1986年国标中的蛋白质含量是2.95%,但这个2.95%却并非强制标准,从没有被严格遵守过,所谓的“一夜倒退25年”并不严谨。比如辽宁奶协秘书长就说,他们发现40%的奶户原奶质量不能稳定在2.95%之上。农业部官员亦表示,“没有哪个企业敢说它没有收过2.95%以下的牛奶。”
  甚至有专家认为,三聚氰胺事件之所以爆发,正是因为过去的生乳标准强调蛋白质含量的要求太高了,部分散户奶农达不到要求,才不惜铤而走险。
  个体散养模式降低牛奶质量
  内蒙古奶业协会秘书长那达木德介绍,目前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实际情况是:小规模散养比例超过70%。因养殖水平低、奶牛生存环境较差导致菌落控制不易;同时,粗饲料结构单一、奶农不舍得花钱购买优质饲料,导致即使良种奶牛,蛋白质含量也偏低。
  据农业部调查,2007年和2008年夏季,北方一些省份生乳蛋白质含量低于2.95克/100克的比例分别达75%和90%;某乳品企业6月份西北、中南、东北等三个区收购生乳蛋白质含量低于2.95克/100克的比例分别达75.8%、33.8%和24.9%。
  观点争锋
  执行高标准 七成散养户将杀牛
  那达木德认为,无论蛋白质含量,还是生鲜乳菌落总数指标的设置,在保护消费者的安全的前提下,也要考虑我国乳业的发展现状。眼下当务之急,是扩大养殖的规模,特别是优质规模化养殖的比例,改变当前奶源的供求关系。
  提高标准,倒逼质量提升,这样的想法是不错,可是如果脱离了实际情况,就可能导致乳业重创。如果现在就要求按照乳业发达国家的标准来执行,那么占总量70%的散养户绝大部分都要倒奶、卖牛、杀牛。奶源供应将更紧张,可选的优质奶源更少。
  虽然不能为了保护民族产业而损害消费者的健康,但是在不损害消费者健康的前提下,我们是不是可以接受循序渐进地提高质量呢?
  重量不重质 中国乳业将彻底瓦解
  当记者在超市采访时,正在选购“洋奶粉”的市民李女士说:“自从&三聚氰胺&事件以后就对国产奶粉产生顾虑,宝宝出生后,全家决定用进口产品。现在又听说新国标全世界最差的事情,看来要让消费者对国产奶重塑信心是件难事。”更有不少市民坦言,无论政府部门或是医学专家出面公开表示,增加后的细菌数不影响产品质量和食用,国标降低也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正如王丁棉所说:“低标准的乳品,消费者是不买账的。”
  针对市场上出现的这一系列反应,省奶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眼下当务之急,是扩大养殖的规模,特别是优质规模化养殖的比例,改变当前奶源的供求关系。与此同时,业内专家表示,重塑中国奶业信心,并不是一家企业或一个政府就能完成的,每个环节都要出力,要从根源上(奶源)改变现在的困局。若走上重量不重质的路,现在本已被进口品牌严重渗透的中国乳业市场会更加彻底的瓦解。
  本报记者 王淑娟
状态&&&[当前离线]
看看这价格 n年前的旧抹布了
状态&&&[当前离线]
重量不重质 中国乳业将彻底瓦解
状态&&&[当前离线]
在天朝,你还能找出哪样东西是真的?
状态&&&[当前离线]
状态&&&[当前离线]
我们这个国家缺的,总是国标。
全社会缺失的,总是良心。
状态&&&[当前离线]
因为良心的缺失,&&我们这个社会已经步入了恶性循环......
状态&&&[当前离线]
油世界 & 探讨与研究 &
调和油:不能说的秘密
时间: 09:10
来源:综合媒体 作者:cnsllyzrz
点击:210次&&收藏&&打印
& && & 调和油调配比例一直是“不能说的秘密”,这凸显了国内油料供应不足的无奈和压榨利润惨淡的现实。一方面,油料产品供需之间长期存在矛盾是制约我国油料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另一方面,
用调和油产品的收益去弥补其他油品的亏损则是企业平衡整体利润的无奈之举。
  在国务院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之际,调和油国家标准的出台或将迎来好时机。
  “油掺油,鬼见愁”,随着国内植物调和油市场的快速发展,不能公开的调和油调配比例成了食用油安全的“阿克琉斯之踵”.殊不知,这个曾被油脂压榨商视如“金蛋”而积极发挥无限创新空间的
油品,目前却在人们的质疑声中,遭受公众和政策的“大考”.
  国内压榨利润惨淡
  “不能说的秘密”为什么难见天日,压榨商们为什么千方百计地创造不同的调和油品种?这主要源于国内油料供应不足的无奈和压榨利润惨淡的现实。这两个问题由来已久,市场却始终未能找到权
  据了解,在欧美发达国家基本没有调和油的炒作概念,而国内却轰轰烈烈地掀起了一股炒作之风,与“合理搭配营养、避免单一缺陷”的调和油诞生初衷相差甚远。不过,可以想象的是,在油料供
应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背景下,如果只提供****油品,比如纯大豆油、纯菜籽油、纯花生油等,势必会加剧供需失衡。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本是油料生产大国,但随着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尤其是大豆、
油菜籽)的逐年下滑,生产供应加速放缓,与此同时,食用油消费量却在过去28年中增长了4倍之多。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就曾指出,油料需求的刚性增长和油料或食用油脂总产量增长缓慢之间的供不
应求矛盾,是我国油料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核心问题。
  笔者认为,供应有缺口,企业面临阶段性的“无豆下锅”、“无籽压榨”的窘境,合理调配资源、进行品种创新符合发展之道。但是,以调和油作为重点突破口,以次充好,却凸显了压榨企业的经
  长期以来,随着油料压榨产能的快速扩张,企业之间竞争加剧,原料成本水涨船高,产出品油粕价格受制于政策的调控,表现不佳,压榨利润被层层吞噬,导致植物油加工业名列2011年十大“最衰
”行业之首。
  实际上,调和油诞生之时,国内许多压榨企业只是打着“调和”的幌子牟取“私利”,市面上一些所谓的花生、茶籽调和油,其纯花生油和纯茶籽油比例可能仅占2%~5%左右,其余则是由廉价的大豆
油和棕榈油掺兑而成,但其售价却不菲,要远高于纯大豆油或纯棕榈油。
  目前,由于压榨景气度持续低迷,用调和油产品获取的收益去弥补其他油品所产生的亏损则是企业平衡整体利润数据表的无奈之举。只不过,尽管有双重无奈,但调和的标准始终不见天日,企业玩
起“躲猫猫”游戏,就不能不受到社会的指责了。
  标准出台迫在眉睫
  地沟油问题曾一度将食用油安全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而随着散装油的退场,地沟油事态逐渐熄火,随之而来的便是偏离轨道的调和油标准问题。曾经大肆标榜的营养油品,现在却成了食用油安全
的重大威胁,遭受到消费者的信任危机。
  目前,国内食用植物调和油只有企业标准,国家标准总是在市场多方呼吁的热情中以冷淡收场,高唱好几年却迟迟未能出台。而对于调和油的配方比例,各个压榨商之间都是保密的,各家有各家的
生产标准,政策监管存在缺陷,市场竞争缺乏公平。“以次充好、随意勾兑、冠名标识”等成了调和油市场乱象的代名词。据了解,一旦调和油勾兑完成,要通过检测仪器来分辨出添加了什么油品、成
分如何,难度非常大。
  值得注意的是,为确保食用油的安全问题,国家曾出台一系列的行业标准,如《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和《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等,但均没有专门针对调和
油的相关条例。实际上,《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从2005年就已开始制定,并多次公开征求了专家和企业的意见,至今却仍未能正式出台。
  笔者认为,受制于各方利益的博弈使得《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的出台之路面临诸多坎坷,这些博弈因素包括可能会伤及大型油脂企业集团的利益或会进一步暴露油料供应紧缺的问题等。但是
,随着调和油的健康、安全问题,以及食用油行业恶意竞争的问题逐渐暴露,国家调和油标准出台已经迫在眉睫。
  眼下,随着各省全力铺开食用油专项整顿行动,在国务院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之际,调和油国家标准的出台又迎来了一个好时机。而尽快从立法角度将调和油调配比例确定,推动食用
油市场的安全体系建设,还消费者一个安全、健康的食用油消费环境已是大势所趋。
本篇文章来源于 “中国饲料粮油信息网”
花生油掺杂棕榈油 温度较高油凝结暴露出秘密
( 07:30:06)&&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见习记者程熳)日前,家住黄石陈家湾的吴女士向记者反映,她买回一桶花生油后发现有凝结现象。她很不解,这几天温度这么高,花生油怎么还会凝结?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15℃左右出现凝结的花生油,可能掺有棕榈油。眼下,往花生油里掺杂棕榈油是花生油掺杂使假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其主要原因是棕榈油无色无味,将棕榈油掺入花生油后,
基本上不会改变花生油原本的香味。再就是棕榈油成本低,但棕榈油有个致命的特点,就是凝点比较高,而正常的花生油凝点则较低。因此在气温降至18℃左右就出现凝固现象的花生油,很容易暴露出
掺杂棕榈油的秘密。
对此,该人士指出,选油应先看是否标注有物理压榨、非转基因、不添加抗氧化剂等字样,此外可采取“一看、二摇、三闻”。一看,看颜色,好油应清澈透明,若有混浊,则是添加了棕榈油或棉油。
二摇,将油桶放倒,油挂在桶壁上时间越长,证明油的浓度越高,油就越好。三闻,油买回家后,可倒一滴油在手心搓,油的自然香味就会散发,过期的油肯定会发出异味
状态&&&[当前离线]
花生油中掺杂棕榈油 青岛长生花生油涉嫌掺假
  日  丽水特快
  寒冷使长生花生油凝固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长生花生油凝固了呢?
  本报记者对花生油市场进行了调查。在市场上,瓶装的品牌花生油标明凝结的温度五花八门,有的标明是15℃,有的标明12℃ ,有的标明10℃。据业内人士介绍,纯正花生油在10摄氏度以下凝结,
棕榈油则在20摄氏度以下凝结,大豆色拉油在0摄氏度左右才凝结。在15摄氏度左右出现凝结的花生油,可能是掺了棕榈油,在8摄氏度左右出现凝结的花生油,可能是掺了大豆油。
  业内人士透露,在食用油行业,花生油掺杂棕榈油现象较为普遍,可以说是花生油掺杂使假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其主要原因是棕榈油无色无味,有着其他油品掺杂时所不具备的“优势&,就是将棕榈
油掺入花生油后,基本上不会改变花生油原本的香味。再就是棕榈油成本低。记者采访专家得知,棕榈油分为工业用和食用两种,食用棕榈油对人体无害,掺假者一般不会使用工业棕榈油。但食用棕榈油
和花生油价格相差较大,棕榈油一般售价在4500元一吨,而纯正花生油至少在7500元一吨左右。因此,不法生产者通过对大批量的花生油掺杂使假,从中牟取高额的利润。
& &&&花生油掺棕榈油后如何鉴别出来?
& && && &&&若青岛当地食用油厂家花生油掺棕榈油后,当成纯花生油销售以牟取暴利,市民们如何能鉴别出来。
注意:维基百科的内容只供参考,并不能视作医疗意见。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的医护人员。
棕榈油的油脂是由10%的多元不饱和脂肪、39%的单元不饱和脂肪、51%的饱和脂肪三种成分混合而成。由于它含有51%的饱和脂肪,所以棕油属于饱和油脂。
& &&&现在广泛认为饱和油脂中的饱和脂肪酸若摄取过量会对人体健康不利,被视为非健康物质。故棕油虽是植物油的一种,饱和脂肪酸含量不亚于动物脂肪,只能少量食用。但因其产量巨大,价格低廉
,而且制造的食品保存期十分长(约为花生油的3倍),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运用。
[编辑] 使用限制有些人相信,如果在婴儿奶粉中添加棕榈油,将会影响钙质的吸收。[1]因此有些品牌的婴儿奶粉在其广告上,特别强调不含棕榈油。
& && &&&以下是日花生油和棕榈油的报价:网民们可看出掺假后不法食用油厂暴利何其惊人?
& && &&&江苏仪征地区油厂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棕榈油价格::24度棕榈油7850元/吨,精24度棕榈油7900元/吨,28度棕榈油7550元/吨,精8度棕榈油8500元/吨。AND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 && & 青岛地区:一级压榨花生油报价元/吨,二级压榨花生油在15500元/吨附近,交易一般。另有个别油厂花生油报价在18000元/吨,有价无市。
  胶州地区:青岛胶州地区油厂浓香型一级浓香型花生油报价18500元/吨。
  莱西地区:青岛莱西地区油厂压榨一级浓香型花生油报价18000元/吨。
  平度地区:油厂压榨一级浓香型花生油报价18000元/吨。
状态&&&[当前离线]
大豆油+香精+毒棉籽油=花生油(图)
09:23:00 来源: 金陵晚报(南京) 有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1月3日,执法人员查获599瓶“问题油”。
  记者卧底油厂揭黑幕
  广东东莞中堂镇蕉利沉塘泥牛工业区的永隆食品厂是间只有10多名工人的小厂。记者近日以打工者身份应聘该厂调油工,发现该厂用大豆油、棕榈油、花生油香精加粗制棉油勾兑成花生油,日产约
3.5吨,销往广东省的深圳、东莞、佛山及省外的广西、湖南、江西等地。
  3日,东莞市工商部门突击检查长安、常平、石碣等地的农超市场,查获大批该厂生产的“问题油”。这些问题油在包装上贴上了“金鹰唛”、“好日子”、“厨味香”、“金福星”、“厨坊”、“
满意”、“金龙”、“康师傅”等十多个牌子。浙江大学食品与营养系主任应铁进教授称,未精炼过的棉籽油有毒。粗制棉籽油可造成生精细胞损害,导致睾丸萎缩,致男性不育。
  没挂牌的正规油厂
  日上午,记者来到东莞市中堂镇蕉利沉塘泥牛工业区,永隆食品厂门口没有招牌,却贴着一张急招调油、配油工的红纸。在隔壁厂的工人眼里,这间厂很神秘:“平时基本上看到的是
大门紧闭。每天晚上到了12点,还能看到工厂里灯火通明,都不知道在做什么。”工人说,要不是看到招聘信息,他们压根就不知道这个工厂是做食用油的。 自称老板娘的中年妇女将“应聘”的记者领
进厂内。简单面试后,毫无经验的记者成功“应聘”。
  据介绍,该厂由刘姓两兄弟合股所开,大刘负责管理以及订单,小刘则负责生产进出货。大刘老板给记者看了工商营业执照,厂名为中堂永隆食品厂。记者通过东莞市工商系统查询,证实该厂确有
登记注册。
  该食品厂原油车间有两个容量30多吨的油罐,小刘老板说,一个装棕榈油,一个装大豆油。原油的来源老板不肯透露,工人也说不清楚:“只知道是从广州那边运来的”。
  “做花生油不可能真用花生”
  第二天上午,工人们先烧油(因油罐内的食用油凝固),约2个小时后,小刘老板领着记者开始调油。这天,有两个客户要600瓶多种品牌的花生调和油。“我这里标明了一个80,表示客户需要80%的
大豆油,另外的20%就是棕榈油”。
  小刘老板抽取原料油,启动搅拌开关,几分钟之后,走到调油室外窗户旁,拨开一堆杂物,提出一个两斤装的塑料小桶。
  “这是花生油香精”,小刘老板直言不讳,称如今做花生油不可能真用花生榨油,大多是添加花生油香精。“这东西是允许加的,对人体没害,只是要报批,还要印在标签上,我怕麻烦,就没有去
报批”。据介绍,每调一吨花生油要倒2斤花生油香精。
  倒完整桶花生油香精,小刘老板特意带记者将空桶放在塑料回收处。“这个没有报批,是违规添加的,所以每次用完的空桶都必须放在这里,没有倒完的桶则要藏在窗户底下”。
  随后,他又领着记者,提来一个装有黑乎乎液体的小桶,“这是棉籽油,加在油里,把颜色弄漂亮点”。记者注意到,往调油罐内添加的棉籽油与可供人食用的精制棉籽油颜色并不相同,类似柴油
  小刘老板说,每吨花生调和油需加约1斤棉籽油。平常,用工业塑料桶装的棉籽油都是藏在宿舍楼下的小房间里,锁着。再搅拌上十来次,调油就结束了。“花生油”将输入成品油油罐内。
  其实每瓶油并不是足秤的。比如商标上标明200M L的只有150M L、500M L的只有450M L、1.8L的只有1.6L,这基本上是油厂的潜规则,你做久了就会慢慢知道的,老板对应聘调油工的记者说。
  &&&专家说法
  粗制棉籽油有毒能致不育
  记者调查发现,食用油里添加的棉籽油能食用吗?对此,浙江大学食品与营养系主任应铁进教授称,精炼过的棉籽油,是透明的,无毒可以食;精炼前的棉籽油因为含有很多杂质,往往是浑浊的、
不透明的。没有精炼过的棉籽油是有毒的,里面含有很多的杂质,其中有一种叫棉酚的物质,能破坏人体生理结构,粗制的棉籽油可造成生精细胞损害,导致睾丸萎缩,导致男性不育。
  对于多少剂量能导致不育?应铁进称,目前还没有数据支持,但长期食用肯定会造成不育。南方都市报
  “黑油”大起底
  成分:原料为大豆油和棕榈油,掺入花生油香精以及棉油,经过数次搅拌(也称调油)便将调好的所谓“花生油”输入到成品油油罐内。
  原油来源不明
  易出现白色凝固现象,需在太阳下暴晒解冻。且在调油之前,必须用锅炉将原油烧热。
  花生油不见花生
  为让油有花生味,违规添加花生油香精调料,每调一吨的花生油就倒2斤的花生油香精。
  添加可致不孕的棉油
  为了油的颜色好看,不惜加上了可以致人无精不育的粗制棉油。每吨花生调和油需加棉油1斤左右。棉油是从种棉籽中压榨而得的油脂,棉籽油酚对肝、血管、肠道及神经系统毒性较大,还能让男性
生精细胞受损害。
  假冒十多种商标
  有五六名男女工用白色的乳胶液体往罐体上贴各式的商标。其中就涉及到“金鹰唛”、“好日子”、“厨味香”、“金福星”、“厨坊”、“满意”、“金龙”、“康师傅”等十多个牌子。
  缺斤少两严重
  每瓶油并不是足秤的。比如商标上标明200M L的只有150M L、500M L的只有450M L、1.8L的只有1.6L。
(本文来源:南京龙虎网-金陵晚报)
状态&&&[当前离线]
胜福食品公司的生产车间(非正常拍摄)
花生油营养丰富、口感好,是消费者食用较多的生活用油。而山东一家年产量千万斤的油脂厂,竟然用棉籽油和大豆油加入花生油香精进行勾兑,并且“贴上什么牌子就是什么牌子,油都是一样的油”
。随后精美的外包装和名人广告效应,创造出了价格不菲的“压榨一级花生油”。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通过15天时间、行程2000多公里的明察暗访,了解到这些伪冒花生油借助邮政物流、大型超市等销
售渠道,销往山东、河北、山西、江苏数省城乡,年销售额数千万元。
文/张伟龙 本刊记者 刘畅
胡光宇在山东经营粮油生意10余年,一直关注食用油市场的变化,他的总体感受是:食用油品牌层出不穷,市场竞争日益惨烈,油的质量也一年比一年令人担忧。
胡光宇说,我国目前食用油市场的容量和前景令人眩目,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食用油年消费量不到600万吨,现在销量达几千万吨。特别是老百姓生活品质提高了都喜欢吃花生油。但是有一个奇怪的现
象:花生原料的增长幅度是有限的,但市场对花生油的需求及花生油的销量一直在增长,油原料和油成品增长之间的差距非常大。原料不足油产量怎么会一直在增长呢?
不用花生就能产出花生油
胡光宇曾在淄博做生意,主要经营粮油,近日他向中国质量万里行披露了棉籽油、大豆油、花生油香精勾兑,冒充花生油的内幕。
“任何一种食用油勾兑花生油香精就等于压榨一级花生油。”
胡光宇说。他以前经营的所谓纯正花生油大都是用精炼棉籽油和大豆色拉油勾兑的。
一般勾兑花生油大都是用大豆色拉油和精炼棉籽油,这样勾兑出来的花生油很香,而一般人买花生油只看颜色、闻香味,特别是添加花生油香精之后,勾兑的花生油从外观、香味上根本辨别不出真假。
胡光宇现在虽然有房有车,在别人看来生意做得很成功,但他却自认为在做人方面很失败。因为他所谓的成功是靠销售“勾兑油”得来的。
胡光宇想着自己多年来经营的“坑人的生意”,愧疚感无法用言语表达。
胡光宇表情痛苦地说,他虽然不再销售“勾兑油”了,但这种油在市场上依旧很多。按照胡光宇提供的线索,记者经过半个多月的调查,揭开了“勾兑油”的重重黑幕。
记者乔装代理商与厂家接头
“你尽管上网查吧,几乎任何一家招商网上都有花生油的信息。”胡光宇说。
3月6日,记者在当地的一家招商网上,看到了著名笑星李金斗代言的花生油产品,有鲁大、六福、沂蒙花、金秋庄园等系列。
公司网站上显示的是,淄博胜福有限公司,地址栏显示:淄博市张店经济开发区,联系人,李艳峰。
该公司网站显示,这是一家以生产销售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调和油、冷榨原生花生油为主的多种食品的综合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还声称在沂蒙山区拥有固定的万亩优质无公害花生原料基地和油脂
生产压榨基地。
按照胜福公司标注的联系方式,记者以食用油代理商的身份联系上了李艳峰。听到代理胜福公司的产品,李颇感兴趣。
双方约定当日下午在淄博市人民东路一加油站处见面。
随后,记者见到了开着一辆小型厢货卡车的李艳峰。
经介绍,李艳峰主要负责山东市场的销售,同时也分管外省的代理商。
“现在正上货,主要是超市里,在市区就用这种小型的卡车。”李经理说。记者看到,车厢里还有几箱花生油,箱子上印着“鲁大”的商标,标示的是压榨一级花生油。
记者表示,要在一个省份代理胜福的产品。李艳峰主动邀请记者到厂里参观。
花生油中到底掺杂了多少棕榈油?厂家对此讳莫如深。本报记者张弦摄
  炒菜做饭,谁家也离不开食用油。目前市场上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粟米油、调和油等品种繁多,各说各好,很多市民常常为选油而伤脑筋。国庆节即将来临,如何科学选择食用油
?日前,记者就此访问了西安市卫生局公共卫生监督所食品科科长李恒新。他从营养价值、有害物质含量等方面介绍了几种常用植物油的特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花生油中或多或少掺杂了营养价
值非常低的棕榈油,而这恰恰是一些厂家的“秘密”。
  花生油中掺杂棕榈油可以识别
  据了解,食用油的加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压榨法;一种是浸出法。浸出法一般采用轻汽油作为萃取剂。油料加工完毕后,一般会进行精加工,包括对各项理化指标的控制和其他成分的添加等。与
其他常见油料不同,花生油在低温下会表现为固态或糊状,这一性状更像棕榈油,所以很多花生油中都会添加有棕榈油。棕榈油价格低廉,营养价值非常低,一般家庭不愿使用。
  他说,很多花生油并非“纯花生油”,想要识别花生油中掺杂了多少棕榈油其实并不难,具体方法如下:3℃时,将“花生油”冷却8分钟,如果呈现丝网状,可断定含有25%的棕榈油,75%的花生
油;如呈现为丝状,表明含有15%的棕榈油,85%的花生油;如全部呈固体状,则100%是棕榈油;如呈明显块体状,表明棕榈油含量40%,花生油含量60%;如呈糊状,表明是纯花生油。
  花生油中有害物质含量难控制
  记者查看了油脂类理化指标国家标准,发现国标中几个重要指标对花生油的要求相对较低。比如允许花生油有更高的过氧化值、更高的酸价,尤其是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微克/千克)允许花生油
是菜籽油、葵花油、大豆油等的两倍,即每千克花生油中可含有不超过20微克的黄曲霉毒素B1;而每千克其它油中所含黄曲霉毒素B1不得超过10微克。
  为什么国家标准对花生油网开一面呢?李恒新说,与菜籽等相比,花生仁更容易发芽、生霉,所以黄曲霉毒素B1含量较难控制,制定食用油国家标准必须遵循安全性和可行性两个标准,即在保证安
全的前提下,必须可行。如果强行要求花生油含有更低或不含黄曲霉毒素B1是不可行的,所以降低了标准。据他介绍,黄曲霉毒素B1会损害肝脏,长期食用可致肝癌。现在市场上也有很多劣质或假冒名
牌花生油,其有毒有害物当然无法被有效控制。
  菜籽油营养价值高于花生油
  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各地对不同的食用油有不同的偏好。陕西人更爱吃菜籽油,东北人爱吃大豆油,山东人爱吃花生油等,这与传统习惯有关。如果从科学营养的角度分析,过分宣传花生油的营
养价值是错误的。这三种油中只有菜籽油营养价值最高,大豆油其次,花生油营养价值最低。食用油的营养价值表现在其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上,而饱和脂肪酸(非营养物质)含量花生油却最高。非营
养物质饱和脂肪酸具体含量如下:菜籽油2.7%-13.9%;大豆油9.4%-14%;而花生油为14.6%-23.3%。本报记者汉文
  小资料
  棕榈油
  棕榈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中榨取出来的,它被人们当成天然食品来使用已超过5000年的历史。油棕是一种四季开花结果及长年都有收成的农作物。油棕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产油植物。在马来
西亚,目前每公顷油棕生产大约5吨的油脂,每公顷油棕所生产的油脂比同面积的花生高出5倍,比大豆高出9倍。
  棕榈油也被称为“饱和油脂”,因为它含有50%的饱和脂肪。国内市场上每千克棕榈油的价格4元钱左右,东盟自由贸易区每千克棕榈油价格合成人民币不到2元钱。
  脂肪与营养价值
  脂肪实际上就是1个甘油分子和3个脂肪酸分子组成。其中脂肪酸中碳原子若由单键相连,称为饱和脂肪酸;由双键相连的,称为不饱和脂肪酸。有几种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只能依靠食
物供给,这种脂肪酸就成为必需脂肪酸。包括亚油酸、亚麻酸等,必需脂肪酸是组织细胞的组成部分,所以就体现出营养价值。植物脂肪酸多含不饱和脂肪酸,动物脂肪多含饱和脂肪酸,因此植物油比
动物油营养价值高。
  黄曲霉素
  黄曲霉素为分子真菌毒素。我国规定大米、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允许量标准为10微克/千克,其他粮食、豆类及发酵食品为5微克/千克。婴儿代乳食品不得检出。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品、饲料
中黄曲霉毒素最高允许量标准为15微克/千克。30~50微克/千克为低毒,50~100微克/千克为中毒,100~1000微克/千克为高毒,1000微克/千克以上为极毒。其毒性为氰化钾的10倍,为砒霜的68
倍。此外,黄曲霉毒素有很强的致癌性
状态&&&[当前离线]
百度知道 & 生活 & 生活常识
花生油裏面掺有大豆油,棕榈油食用没问题吧?
19:45 提问者: ミ萍萍ツ
听说现在很多纯正花生油裏面都有掺大豆油,棕榈油的
只是味道欠佳&&多种混合油脂对人体是有益的&&所以很多品牌都出调合油的&&就怕你买到的是地沟馊水混合油&&不要笑&&国内油类知名品牌出过如此事件& &而且现在很多商家(包括知名的)为了降低成本采取化学物淬取的办法使油中含其它化学物质
买时多观察一下油的颜色和透明度& &只要是天然压炸的都没问题&&
就怕黑心的没有社会责任的唯利是荼的商家
没问题,人每天最少要使用两种油,大豆由于亚麻籽油2:1混合使用最有易吸收,营养师就强烈推荐这种吃法 赞同0| 评论& && && && && & 21:05 轩辕泽123 | 二级
真正纯的花生油已经绝种了!不是地沟油就不错了!大豆油、棕榈油是食用油。对人体没伤害,只不过味道不如花生油好而已。 赞同0| 评论& && && && && & 03:52 半宿人 | 六级
美国的超市卖:
橄榄油,玉米油,豆油,蔬菜油,葡萄籽油
美国人大部分喜欢橄榄油
油世界 & 探讨与研究 & 请教:关于鲁花5S压榨花生油
请教:关于鲁花5S压榨花生油
本帖最后由 谁与争锋 于
21:56 编辑
鲁花在广告上说自己是5S压榨花生油,那么他压榨以后怎么办,难道压榨以后就不浸出了吗?浸出的油哪儿去了?请知道工艺的说说看,我只是想从技术上来探讨一下鲁花的花生油是不是纯压榨油,没有别的意思。如果是纯压榨油,压榨后的花生粕该怎么处理?
奥,你是问鲁花的油是否是压榨油,我告诉你按照GB1534的标准是压榨油,你问他有没有浸出,我可以告诉你他有,但是你问浸出油那去了,我不告诉你。
很多生产棉籽油的企业,包括棉蛋白,那么多的棉籽油产量,谁看见哪里有店里卖棉籽油的?????
这个问题问的是行业内的规则&&呵呵
潜规则就是这么模模糊糊来的
呵呵,问题很好啊,但这些肯定是工厂的秘密,行业内的都可以想到的
那家也一样,胡姬花的浸出油哪去了,他在外面大量收购浸出毛油,这部分哪去。不要问的太明白,只要在标准里面做,就行了,
其实这个问题不需要回答,回答更显得多此一举。只怪定国标的人给大家找了个赚钱的借口。
现在除了小作坊以外,没有一家油脂加工企业不用浸出工艺的,压榨仅仅是工艺中的一个工段
就和某些事一样的,明事暗办的潜规则,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就是没有人揭盖子而已
状态&&&[当前离线]
其实说句良心话.&&往花生油里勾兑棉油、棕榈油,确是吃你不死的。但是长期吃这些油,却确实是不健康的。因为这些油油性偏上火,饱和脂肪酸过高,不但会导致上火,诱发与上火相关的各种疾病,严重的可能会诱发癌症......
状态&&&[当前离线]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大品牌不是没有添加, 只是量少一些而已.纯正花生油有50%是花生,就足可安慰了.& &就象婴儿奶粉,&&人家是往奶粉里勾三聚菁胺,&&三鹿是往三聚菁胺里加奶粉,&&就这个差别而已...... 三鹿爆发后,&&大家才发现,&&原来大家都有添加......
状态&&&[当前离线]
说了这么多,&&金鱼龙添加棕榈油, 最明显的证据莫过于我们亲身从大商场买回了一罐5L装调和油,&&然后放在家里过一段时间, 在天气转凉的时候它居然出现白色的凝结了。
对此很多人都有亲身的体会。
金龙鱼调和油在低温下出现了大面积的凝结,&&这说明了什么呢?
对此人们给出的解释是,&&金龙调和油因为添加了纯正花生油,&&纯正花生油在低温下凝结是属于正常的现象.&&
如果我们接受这种说法,&&那么出现大面积的凝结的这种现象,&&是否说明金龙鱼调和油添加了相当之高份量的纯正花生油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纯正花生油的价格是相当之贵的. 如果金龙鱼调和油添加了这么高份量的纯正花生油.&&那么它就应该叫作金龙鱼花生调和油,&&甚至应该作金龙鱼花生油,&&卖出更高的价格了.
然而追求最大利润是商人的唯一宗旨.&&益海嘉里会做亏本的生意吗?&&一罐普通的调和油需要它添加如此高份量的花生油吗?&&
因此, 在低温下出现如此大面积的凝结的,不可能是花生油.&&
排除了花生油, 那么与花生油的特性如此之相似,&&又比花生油更容易在低温下凝结的到底是什么油呢?&&我们首先唯一怀疑的对象, 就只能是精炼的棕榈液油了!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龙鱼调和油2.5l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