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什么?包括美国衣食住行行,很多很多方面要回到哦!

我喜欢的古典诗词(9)
我的图书馆
我喜欢的古典诗词(9)
第246首[唐补93]&& 负薪吟——许宣平
     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   路人莫问归何处,穿入白云行翠微。
    [写作背景]     许宣平,男,生年不知,卒年也不知,新安歙(shè)县(今安徽歙县)人。     一介布衣,没参加过高考,更没有仕途经历。   李隆基他爹李旦第2次做皇帝的时候,也就是景云年间(710-711),许宣平开始正式隐居。   种种迹象表明,许宣平隐居的时候很年轻,但他从未动摇,忠贞不渝。     隐居的生活是美好的,看日出日落,步峰回路转,解襟揽风,雨中沐浴,枕山谷,鼾松涛,万籁之中,有我一籁。这是生活中的仙。     自建草房,饮酒自适,没币的时候,砍柴卖薪,换个酒钱。   细微之处见精神,许宣平的柴担特点明显,常常挂着一只花葫芦和一根弯曲的竹杖。     用途何在?   卖柴的钱换成酒,放入花葫芦,回山的时候,边走边喝。喝高的时候,东倒西歪的时候,就用竹杖支撑,而且边喝边唱,唱的,这是这首诗。   由青年到老年,年复一年,时光如梭,快乐不辍。     好奇,惊诧,不理解,无数人投来无数的目光,许宣平心知肚明,接受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洗礼,持续恣意。     长亭外,古道边,许宣平柴担在肩,一口酒,一步颠,夕阳下,歌声碧连天。       [本诗简析]     先说题目。   这首诗的题目,一定是后人擅加,文不对题。许宣平是卖薪后,回山时才吟这首诗,“负”字有问题,欠准确,暂不管它。     ——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     沽酒:买酒。   将一天的过程,描述得如此简单。   人的内心应该是复杂的,讨厌这种复杂的时候,化繁为简,返璞归真,隐者该属此列。   这就是隐者的生活态度:简单。   受到感染,读这2句,顿觉世界很轻。     ——路人莫问归何处,穿入白云行翠微。     翠微:泛指青翠的山。   隐者,大多是善良的,尤其许宣平这种非僧非道,纯天然者。   隐居是为了生活洒脱和随意,洒脱和随意可能表现出举止怪异,引起人们的疑惑不理解,这时候,诗人的态度很重要。   因为,通过他的态度,我们会加深对诗人的了解。   有的人,愤世嫉俗,置之不理,不屑一顾,继续我行我素,凸现自己的卓尔不群。   而许宣平是主动解释,拉近与人们的距离,在这种自问自答中,虽然带有调侃和神秘,但是,仍掩不住他内心的真诚和善意。   一个有着草根情结的善良隐者。   有几丝感动。     整首诗,前2句,貌似读出了一位隐者的生活态度,就是简单。后2句,则读出了他的草根善良。   芸芸众生,千姿百态,为这一态,鼓掌。     隐居期间,许宣平多次解囊相助,救人于危难之中,不求回报。   许宣平的诗不只一首,人们喜欢,熟记于心,积极热情的就将他的诗写在驿站旅馆的墙壁上顶,供人欣赏。   李白“赐金放还”后,有过长时间的漫游,到了安徽时,看到了旅馆墙壁上许宣平的诗,不禁惊呼:“此仙诗也!    ”   写到这,我笑了。   然后,就是去许宣平所在的新安,翻山越岭,多次拜访,机缘难合。最后,李白在许宣平家的墙壁上留墨:   我吟传舍诗,来访真人居。烟岭迷高迹,云林隔太虚。窥庭但萧索,倚柱空踌躇。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余。     传舍:旅馆。   太虚:道家用语,空寂玄奥之境,形容许宣平住处。   辽天鹤:典故,指辽东的丁令威(人名)得仙化鹤归故里之事,这里指猜测许宣平已经成仙。   千岁余:李白猜测许宣平的年龄。     由于李白的造访,许宣平声誉日降,就在这年冬天,他的小草屋突然火起,化为灰烬,许宣平不知去向。   估计是许宣平的自燃。   100年后,许明奴(人名)家的一位老妇仆人,进山打柴,见一位胡须飘然的老者,坐在石头上吃桃。桃的个头很大。老者突然对妇人说:“你是许明奴家的人吧?”,老妇人很是一惊。那老者又继续:“我是他的祖先许宣平,你回去告诉他,就说我在这里,有什么困难找我。”   然后,给了老妇人一个大桃,吃了。   老妇人回家后,告诉了许明奴,全家人惊讶不已。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自吃了这桃后,老妇人不爱吃饭,而且越来越年轻,身手矫健。   僖宗的中和年间(881-885),频发兵乱,许明奴一家搬进山里,那位老妇人同往。   后来,有人进山看见她,身披藤叶,行走如飞,追她时,她就升到树尘上,然后,身影全无。       据说,“三世七”太极拳的创始人就是许宣平,该拳的最大特点就是招式不分先后,只要记住每一招,打起来随意衔接,贯通一气。       庄子的《逍遥游》,不同的人,解读不同。   以下是俺的。   讲了3种快乐:     1.小鸟的快乐:   在树枝上,小鸟能由这枝飞到那枝,是快乐的,有时飞不到,掉了下来,也无怨无悔,因为它尽力了。这是老百姓的快乐。   这种快乐,庄子以为是小快乐。     2.大鹏的快乐:   大鹏展翅,溅起的水花3千里,能飞到9万里高空。比小鸟的高级,但要借助外力,有环境的制约,就是必须有风,才能如愿。这是大人物的快乐。   这种快乐,庄子以为,这是大一点的快乐。     以上2种快乐,虽然有差别,但庄子认为都不是真正的快乐。     3.“至人”的快乐。   这是庄子所推崇的快乐。所谓“至人”,必须是忘我,无功,无名。打碎一切拘绊,天人合一。   许宣平的快乐,接近这种快乐。     当然,以上3种快乐也可以理解成3种幸福或3种自由。    
第247首[唐补94]&& 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写作背景]    刘方平(?-?),男,河南洛阳人。     长得仪表堂堂,潇洒俊朗,而且,特别白。   文人未必都有才,但一个文人如果特别白,给人的印象往往是特别才。     象大多读书人一样,在玄宗天宝年间参加了高考,落榜。   表现的并不倔强,灵光一现,从军入幕,成了军人。   人只有在正式参加工作后,才能对生命有更深的认识和反思,日复一日,重复着一件事。不断地审视自己,这样的生活有意义吗?我是否真的喜欢?   喜欢的,比例一定甚微,但多数人都忍着,不想忍的,那是豪气。     30多岁时,刘方平辞职,开始隐居。   隐居需要成本,刘方平靠什么养家糊口?   绘画,尤其山水,技法也是相当地高。   再也没有领导警觉的目光。隐居后,完全自由,时间无穷多。在床上,可以每天早晨,舒舒服服让太阳晒屁股。拎一马扎,坐在花骨朵儿前,一看就一天,谁敢管?   才发现,生活原来是如此地美好。       某个初春的夜晚,深更半夜,发生了一件事,刘方平还不困,睡不着。   谁都有睡不着的时候,因工作,因生活,因乱八七糟鸡毛蒜皮。如果明天还要上班,有时就会有一股无名火,越火越不困,折磨。   那就翻来覆去地饼吧,饼得床响褥皱,狼狈不堪。   没办法时,就数阿拉伯,或者看书。     偶的方法是看书,不敢数数,因为当中万一数忘了,偶还得认真地从头再数。   虽然诗人不急于明早上班,但躺在床上而睡不着,终归不是一件爽事。   那就出来走走,这一出来,偶感觉就有点与从不同。反正,我没出来过。   至少,他不局限在自己的情绪内,能跳出来,反正也睡不着,干脆就不睡。接下来的问题是,出来后心情怎样?是沮丧无奈还是平常心?     都不是,刘方平比平常心高级,他写了一首诗。     这首诗咋样儿?读。    [本诗简析]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更: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5更。   北斗:北斗星。 阑干:横斜的样子。 南斗:南斗星,在北斗星的南面。   斜(xiá):与“阑干”类似,也是倾斜的意思。     像偶这种俗人,如果因为有心事而睡不着,出来走走时,肯定还是继续闷头想事。即使想转移思路,最多也就是抬头看天,“啊,月光如水!”,不会再有下文。   所以,偶成不了诗人。   刘方平发现了什么?   如果半夜睡不着,我看书,看到他的这2句,一定是更睡不着。   这个“半”字,让人眼前一亮。   整个庭院,因为墙的缘故,一半清亮,一半影阴,将空间分界,定格。   院里肯定还有其它景象。但此时,在诗人眼里,别无他物,经过这种筛选,用文字表达出来时,这种一明一暗,就是美。   很静很净的一种美。   还有,诗人家的院墙未尽很高,怎么会“半”?正与“更深”时月亮西沉暗合,妙。     还发现了什么?   一般情况下,北斗星容易发现,但南斗星未必,很多时候就是看不到。   而此时,诗人所看到的,却是北斗与南斗俱在,交相呼应,难得啊。   世界的确很大,天空的确很阔,但,南斗北斗却尽收我眼底,也许诗人胸涌的还有一种世人皆睡,唯我独醒的由视觉满足带来的自豪感。     “阑干”与“斜”同样与前句的“更深”暗合。   这2句,读出了诗人夜深人静时,自己玩兴奋。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偏:不寻常。偏知:偶然知道,出乎意料地知道。      也许溜达累了,诗人回到了房间。   没想到,更是睡不着。   初春的时候,人的心里总有一种企盼,盼着花红柳绿,盼着暖风拂面,诗人们更是如此。   诗人听到了虫的鸣叫声。   住在楼房一层或平房,谁会为虫声欣喜?司空见惯,没啥。   但诗人听到的虫声不同,它是初春的第一声,也就是说,是经过惊蛰后的虫的首唱。   根据?   就是后面的那个“新”字。   这个第一声,正好激发了诗人的企盼,久久希望的,竟然突然得到,没有思想准备的拥有,非常亲近。   “透”字,就是亲近的表现。   在外面溜达时,走入大自然中时,没有感觉到“春气暖”,走进了封闭了房间,却感到了,完全是心理作用,是诗人的多情所致,折射的,是他对大自然的爱。   一个弱小的虫声,竟激发了诗人爱生活的心。     生活是美好的,而我们却往往视而不见,麻木不仁,感谢诗人们的敏锐和传承。   这首诗,有王维诗的画感,但比王维的轻灵。     对传统的“诗言志”不赞同。   难道非得把广大的诗人们都培养成甘愿为国家义务献身的敢死队成员不成?   诗是艺术,不能太入世。
    第248首[唐补95]& 温汤客舍——刘长卿
     冬狩温泉岁欲阑,宫城佳气晚宜看。   汤熏仗里千旗暖,雪照山边万井寒。   君门献赋谁相达,客舍无钱辄自安。   且喜礼闱秦镜在,还将妍丑付春官。  
  [写作背景]     刘长卿(718?-790?),字文房,祖籍河间(今河北河间市)。     书香门第,至于他的祖辈有多大的学问,已不可考。但从他的姓名中,可见一斑。   长卿是汉代文学大家司马相如的字,而“文房”,让人想起一个成语:文房四宝。     自幼,刘长卿被寄予厚望。   早年可能生活在嵩阳(今河南嵩山南面),家境已经衰落,而且很落。   以至743年,26岁的刘长卿不得不走出家门,向亲戚们求助。     但是,读书未辍,科举是他心中的梦。   干谒过,没人理。没办法,745年冬天,28岁的刘长卿只身长安,准备参加年后的考试。     路过位于西安东北方位的骊山时,寄宿在一家山上的温泉旅馆,正巧赶上玄宗李隆基来骊山华清宫过冬,威武的场面,尽收眼底。     贫困的刘长卿,对比之下,有了感慨,写诗。    [本诗简析]     解释题目《温汤客舍》   温汤:温泉。     ——冬狩温泉岁欲阑,宫城佳气晚宜看。     冬狩:指古代帝王冬季的围猎。 阑:尽。   宫城:华清宫,内有温泉,在骊山北麓。 佳气:好景色。   刘长卿有才但不狂放,估计是缘于穷。属于蔫人。   长期的贫困,能不对政府有想法吗?能不对玄宗有意见吗?   用“冬狩”比喻玄宗的这次骊山之行,落笔狠,是对李降基略带幽默的讽刺。蔫人自有蔫人的发泄方式。   古代帝王们冬天狩猎,勇猛威武,跃马扬鞭。你可好,搂着杨玉环在华清宫洗温泉澡。     傍晚,华灯初上,华清宫金碧辉煌。生气没用,好景不能错过,该看还得看,免费。      这2句,没有羡慕,没有怨恨,心态比较平缓,只是略带讽刺。     ——汤熏仗里千旗暖,雪照山边万井寒。     汤熏:形容温泉热气的弥漫。 仗:兵器的总称。 仗里:指守卫士兵。    千旗:应指卫兵手持的御旗和张灯结彩挂的旗。   万井:百姓的水井。     这2句,好。对的工整,而且继续讽刺。   你那里,温泉股股,蒸腾弥漫,而山下百姓们的水井,在雪的映照下,却寒气逼人。   一般人,此时不会用“万井寒”来比衬,刘长卿为什么会?   穷人未必总是嫉妒,但自怜和怜悯同类会随时触发。   冷热两重天,应该联想到了自己的穷。   最好别以为诗人小气,扪心自问,这种情绪,正常。   刘长卿是一个很真实的人,有啥说啥。     ——君门献赋谁相达,客舍无钱辄自安。     君门:代指诗人想干谒的高官。 相达:相送。 辄(zhé):就,只有。   看着“千旗暖”和“万井寒”,有点伤心,收回。还是想想自己吧。   以目前的状况,不会有人引荐。没钱的我,还是老老实实地在旅馆呆着吧。   似乎看到了刘长卿的一丝自嘲和苦笑。   穷,但没偏激骂社会,仍能自安。好像还有点幽默。     ——且喜礼闱秦镜在,还将妍丑付春官。     闱(wéi):科举考场。 礼闱:唐时科举考试由尚书省的礼部主办,这里指考场。   秦镜:一个典故。据说秦始皇有一镜,能照出人的五脏六腑,能照出人的病灶所在,能照出人的善恶。于是,秦始皇常用它照宫人,发现非善类者,立马杀之。这里借喻公平。   妍丑:美和丑。 春官:礼部的别称。   唐代科举,干谒、作弊的多了去了,刘长卿会不知道?   但他仍然相信,科举考试是公正的,就看自己的水平了。   读出了平和的心态和无奈的期盼。   底层人大多是善良的,对政府总是寄托着美好,即使这美好远在猴年马月。     读诗人的作品,会非常明显地感觉到他的性格:   虽然穷得叮当响,但不恨社会,不偏激,不狂放,比较随和大度,还有点幽默。但善良正直,明辨是非。   这是考试之前的一首诗,没读出豪言壮语,没读出他的伟大志向。参加科举,是不是只想改变自己尴尬的生存状态?   刘长卿的诗很耐读,不管别人是如何地指责他境界狭隘,反正我喜欢。     随和幽默善良正直的刘长卿,进士及第了没?
第249首[唐补96]&& 松江独宿——刘长卿
     洞庭初下叶,孤客不胜愁。   明月天涯夜,青山江上秋。   一官成白首,万里寄沧洲。   久被浮名系,能无愧海鸥。
    [写作背景]     落第,落第,落第。   746年的科举失败,然后747年也失败,748年再失败,三连败。     打击太大,没信心了,回到崇阳。     唐朝科举考试的程序:   持身份证、履历证报名,参加地方选拔考试,这叫乡试,通过后,成为举人。然后到长安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就是科举考试,也叫省试。   国子监,唐朝的最高教育机构,下属7所学校,生员都是官员子弟。国子监的学生,如果想参加科举,不必经过乡试,可直接报名。     一晃,几年过去了。   天宝13载(754),玄宗下诏,规定没有及第的举人不再占用乡试名额,直接进入国子监就读,然后直接参加科举。   于是,还没死心的刘长卿成了国子监学生。准备参加756年的考试。   在国子监期间,刘长卿获得了一项特别的荣誉,就是“棚头”。   有人群的地方就分派,国子监也不例外,刘长卿成了他所在那一派的领头大哥。     刘长卿有当大哥的气质吗?   有,估计是以下原因:   1.年龄大,当时已经37岁,有当大哥的自然条件,原国子监的学生们,入学时大多按步就班,都很年轻。   2.刘长卿性格随和不自私,而且寡言,不讨厌。这样的人,往往人缘强。   3.真要遇到事,冷静不冲动,而且能为别人出谋划策。   当大哥的日子,想来刘长卿有些许得意。而且科举前,“棚头”的人气最旺。     755年11月,“安史之乱”爆发。   当时并没有涉及长安,科举考试依旧进行,这次,刘长卿可能被录取,但没有放榜。   放榜往往在3月或4月,当时战事吃紧,可能顾不上。   但刘长卿有了进士的待遇,赴长洲县(今江苏苏州市)任县尉。     赴任的刘长卿心里忐忑不安,到了松江(今吴淞江)时,在驿站住宿,写下这首诗。    [本诗简析]      ——洞庭初下叶,孤客不胜愁。     洞庭:指洞庭山,位于江苏太湖东南部。   诗人是敏感的,自从战国的宋玉写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之后,就开始见不得叶落,心情好的时候是闲愁,自己真有事,那就是大愁,几乎无例外。   所以,看见洞庭山上的叶落,刘长卿开始了愁,而且是超愁,以至于“不胜”。   “不胜”的原因,当然主要缘于战乱,个人以为还有另一个原因。   此时的长安已被攻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战乱刚刚开始,不可能短时间内就结束,越想越愁。就像这树叶是“初下”一样,以后的日子还会不停地“下”。   让人心里没谱。     仔细体会,“初下叶”与“不胜愁”,对的好妙!   然后,我们关心他的愁,他到底愁啥?也就是说,是为国家愁,还是愁自己?     ——明月天涯夜,青山江上秋。     天涯:天边,这2个字还解释,有点啰嗦。   这2句,啥意思?   律诗的首联点题,尾联是结果,当中的2联往往渲染和过渡。   皎洁的月亮被无边无际的黑夜笼罩着,翠绿的青山则正“初下叶”,被寒冷的秋江水包围着。   这2个意象,令人联想到美好的正在被逐渐侵浊,萎缩,而且看不到希望。   这2句,渲染强化了“不胜愁”。     仍然读不出是为谁而愁。   那么,明月和青山代表什么?     ——一官成白首,万里寄沧洲。     沧洲:指隐居处。   好不容易圆了科举梦,盼望着就此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心“明”了,生命之树也“青”了,没想到,事与愿违,生逢乱世。   如果不是战乱,“白首”也会无怨无悔,甚至还可能有点心慰。此时,这2字则在愁中加了怨。   也就是说,这县尉,不值得。     进一步的思绪,就是诗人想到了隐居,不想干了。   至此,我们知道了诗人的愁,是为自己。      ——久被浮名系,能无愧海鸥。     再进一步,就是后悔,不该追科举这浮名,以至现在无法脱身。海鸥的自由飞翔,会更强烈引发这种感慨。   越来越想隐居。   诗到此,嘎然而止。     读完整首诗,我们知道了刘长卿的愁,也可能愁些国家,但主要的是愁自己,更关心自己的命运,甚至想隐居。   如果我们此时就是刘长卿,也会有诗人的这种想法吗?   战争一旦波及全国,地方官员是有保卫职责的,就有可能命在旦夕。   如果在和平年代,相信刘长卿会忠于职守,兢兢业业。    他就是一个普通人,会写诗,想好好地活。没有伟大的生,也不想光荣的死。        不怕死的,至少有以下几种:   1.太聪明,知道自己死不了。   2.冲动大于理智。   3.理智大于冲动(信仰)。   4.蒙,碰运气。(理智和冲动互有胜负)   部队中的政委和指导员,战斗前的动员手段,喝酒唱歌喊口号,就是为了冲动。     国难当头,刘长卿真的会临阵脱逃而隐居吗?
第250首[唐补97]&& 罪所留系,每夜闻长洲军笛声 ——刘长卿        白日浮云闭不开,黄沙谁问冶长猜。   只怜横笛关山月,知处愁人夜夜来。
    [写作背景]     诗人还是有道德底线,没有隐居,准时报道上班。   长洲县尉任上,有条不紊地干着。     756年11月,永王李璘在江南有了明显的动作,不服肃宗李亨,而且越界,引兵东下。结果打了起来。   长洲算是后方,押粮运草,后勤补给这等差事自然落在各县尉身上,刘长卿有条不紊地干着。   李璘失败后,开始论功行赏,别人吃肉,刘长卿喝汤,升为海监(今浙江海监)县今,此时大概757年。   当了县今,还是有条不紊地干着。     出事了。   被人告了,具体来龙去脉已不可查,奇怪的是,刘长卿被押回长洲,在长洲蹲了大狱。     猜测:   估计在长洲县尉任上,就被人怀疑盯上了,也许是在押粮运草期间。这种情况,往往就是回原地服刑审判。     是冤枉还是确有其事?读诗。    [本诗简析]     解释题目《罪所留系,每夜闻长洲军笛声》   罪所:监狱。 留系:拘留。     ——白日浮云闭不开,黄沙谁问冶长猜。     “白日浮云”,是实写还是虚写,估计是虚写。因为后面及第2句,没有按这个思路继续。诗人看来是想说明什么。   浮云遮住了太阳,就是表白自己冤枉。   刚进监狱,或进监狱时间不长,失去自由后会严重不适应。这时,可能对门特别敏感,成为眼中盯。   “不开”,让我们感到了诗人的这种敏感,心有些急。     黄沙:监狱。   冶长猜:一个典故,见下文。     公冶长,春秋时的齐国人,此人最与众不同之处,就是懂鸟语。   一次,由卫国去鲁国,路上见一老妇在哭,好心的公冶长向前寻问缘由,老妇说儿子出去,现在还没回来,担心。   公冶长不假思索地说;“刚才听到一群鸟叫,它们结伴去前面的村子,去吃死人肉,难道是你儿子?”   老妇去找,果然发现了她儿子的尸体。   这下,麻烦大了。   老妇认定儿子就是公冶长所杀,告官,公冶长入狱。   懂鸟语,谁信?欲盖弥彰,明显撒谎。     百般申辩,无济于事,监狱长烦了:“只要你能证明你真的懂鸟语,就叛你无罪。”   公冶长只好耐心等待着。     一天,公冶长面露喜色,找到监狱长:“我能证明了。”   “说吧。”监狱长半信半疑。   “一群麻雀说,开着白莲花的路边,有一车黍粟翻了,撒了满地,它们正结伴去吃。”   监狱长睁大眼睛,起身便走,他要亲自去验证。   结果,公冶长无罪释放。     孔子在论语中,专门有对公冶长的评价: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   (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虽然他曾蹲过大狱,但那不是他的错。缧绁(léi,xiè):捆绑犯人的绳子,代指监狱。)   说到做到,后来孔子还真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公冶长。      回到诗中,诗人以公冶长自比,阐明自己的清白无辜,回击那些指控猜测。   我们应该相信他。      还有,从“不开”,我们感觉到了诗人的急,就是渴望自由,好像也佐证了诗人的冤。     ——只怜横笛关山月,知处愁人夜夜来。     怜:爱。 关山月:曲名,倾诉离情。   处:居所,这里指诗人所在的牢房。     在监狱,肯定为自己的命运担忧,思前想后,寝食难安。   总有身体扛不住的时候,再说,自己急也没用,关键是外面人的运作,慢慢的就会有些麻木。这是一位曾经犯事的朋友告诉我的。   这时候,有些放松的时候,就会注意环境,会感到空间的窒息,小小的牢房,阴暗潮湿,菜里没有一滴油。   无奈加无助,孤独,特别希望和外界接触,哪怕是刮风下雨,小鸟临窗。     如果,有比这些更润的呢?      每天夜里,从军营里传来的横笛声,如诉如泣,想像着也许有人和自己遭受同样的命运,有了知己,有了分担,听笛的过程就是相互倾诉的过程,不孤独了。   “只怜”,难道这笛声成了他唯一的精神寄托?成了依赖?   “夜夜来”,是不是每天晚上,啥也不想,就专等这笛声?   再然后,就进一步把这笛声拟人化,亲密亲近,让它有知有觉,看到了最后一句的首字是“知”。     传来的笛声,或许忽远忽近,忽强忽弱,仿佛看到了监狱中的刘长卿,调整姿态,全神贯注。     只身飘零,无亲无故,困顿之际,无人倾诉。整首诗,通过一个小细节的描写,揭示了诗人万般无奈中的心灵渴求。   生活中的我们,何尝不是如此!
第251首[唐补98]&& 送严士元——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写作背景]     时间不长,刘长卿出狱。     出狱的原因具体无考,大概是下列二者之一:   1.赶上大赦。   2.朋友相救。   期间,肃宗共有3次大赦,分别是757年12月,758年2月,758年4月。但是,历朝大赦并非针对所有人,特殊犯人不在此列。     狱中的刘长卿,曾给好多朋友写信,陈述冤屈,请求出手。   出狱后,任命为潘州南巴县尉(今广东茂名电白县),这绝对不是一个好差事,太远了,相当于流放。   刘长卿心有不甘,郁郁寡欢。     巧遇朋友严士元路过长洲,刘长卿写诗相送。    [本诗简析]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棹(zhào):划船的一种工具,类似船桨。 倚棹:靠着船桨。   阖闾(hé,lǘ):春秋时吴国的第24位国君。阖闾城:阖闾在位时的国都是苏州,这里指苏州。   水国:泛指江南水乡,当然包括苏州。     乘着春风,扬帆起航,驶出阖闾城,朋友走了。   “春风倚棹阖闾城”,让我们再一次体悟到了诗语言的跳跃性,“春风”、“倚棹”和“阖闾城”,表面上并没有逻辑上的连贯,靠想像理解。   “倚棹”,应该是严士元的姿态,船开后,可能诗人目送朋友许久,印象深刻,才会将他的这个动作入诗。   “倚棹”这个词,在诗中,往往表示泛舟者的不拘。   朋友走了,剩下自己了,也不拘吗?     如果不读第2句,第1句中的“春风”,还以为舒服俊朗呢。   风撩水面,这时候,诗人感到的是阵阵寒意。南国气候无常,刚才还阴现在又睛。   第2句应该是实写,还有其它意思没?   热恋中的男女,秘密约会,大冬天,一点不冷。如果失恋,独步街头,则寒风透骨。气候,与心情有关。   气候无常,进而想到人生亦无常。人走背字,总是喜欢瞎联系。   一首七律就56个字,字字如金。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下雨了,由第2句的“阴复睛”,可知这雨不会太大,所以是“细雨”。   下雨的时候,瞟一眼衣服是否淋湿,很正常。然后,该干嘛干嘛。   可是,刘长卿不,抓住就不放,硬是把这种状态写了出来。   难道,你是看了又看,视线不舍,反复检查,确认是真的不湿之后,才落笔的吗?   一个大老爷们,竟有这等闲心,要知道,你现在可是非常地不得志哦。      无论如何,花落地时,我们是听不到声音的,人所共知。   这么写,用意何在,想证明你的闲心和细腻吗?异或是想表白你忒爱大自然?   你不会又亲自蹲了下去,耳贴地面,经过了一番仔细倾听验证吧。惹果真如此,让身旁走过的路人何堪?     唐代诗人中,刘长卿也是大名鼎鼎,受人推崇,自有原因。   这2句是名句,反复品味,感到了它们的好,好在哪?   好在3方面:   1.精准地表现了诗人的空虚,仕途无望之后的那种空虚,无所事事。   2.更可贵的,即使空虚,没有自暴自弃,心中还有爱,对大自然的怜爱。或者说,这是诗人的气度。   3.含蓄地写出了自己的苦,景色中融入了自我。目前的自己,就像这细雨,无人关注,无人在意。尤其是“闲花落”中的“闲”和“落”。     一种美,一种大自然与人生际遇相交合的美,苦辣酸咸。   代表个人感谢刘长卿。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湖南:太湖之南,朋友严士元的去处。   极度的空虚和无望之后,忍不住再看一眼朋友。    日落西斜,渐行渐远,对着远去的孤帆,送去一路上的美好思念和祝愿。   初读这首诗,会感觉在顺序上别扭。也就是说,这2句,如果放到前面,开明宗义,会更便于理解。   为什么?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相识:指与诗人自己认识的那些朋友。   青袍:指县尉之服,唐代官员的服装颜色有严格规定。这里指贬南巴的县尉职务。   朋友走后,诗人有话要说,虽然这2句,属自言自语。   读出了什么?   自尊。   谁愿甘居人后,失意之时,特别怕别人问,或掩饰或骂街或乱找理由,统统皆是自尊。   最难掌握的就是心平气和,呼吸平稳地说出自己目前的处境,是另一种自尊。   这种自尊,我们能窥出气度。        整首诗,写得柔美委婉内敛,诗人的品性和心迹,清晰可见。   一首好诗。
第252首[唐补99]&& 余干旅舍——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写作背景]     无奈之下,不得已远赴南巴。     为什么不辞职归隐?   归隐属瞬间牢骚。以刘长卿的经济基础,如果归隐,就得像陶渊明,每天扛着锄把,日出晚归,躬耕于野。读书人,有几个长于稼穑?   老婆孩子,柴米油盐,辞职需要胆量。     行至余干(江西上饶市余干县)时,已是秋季,旅舍小憩。   傍晚时分,伫立窗前,暮色苍苍,思绪缠缠,想家了,写诗。     这一年大概759。    [本诗简析]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迥:远。 青枫:一种树木,多生于南方,树冠呈伞状。   “摇落”2字,不是啥好词,开篇就读出了诗人的情绪。   情绪不好的时候,仰暮色苍天。而且将这暮色苍天形容成摇落,逐摇逐落,空间越来越小,这种笼罩氛围,会有一种喘气费劲的感觉。   也许出于本能,诗人不自觉地看了一下远方(迥)      视线收回,枫叶已经很稀。傍晚时分,光线暗淡,能看见叶上的霜吗?   心里有霜。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城临水边,此时城门关闭,鸟儿回巢。   远赴南巴,诗人的情绪很差,很孤独,但这时的孤独可能是潜在的,自感还不太明显。   关城门这个动作,一定刺激了诗人,叫醒了这种潜意识里的孤独,自己与外隔绝了。进而,在看到鸟回巢时,竟用了一个“背”字。   这个“背”字,读着可能让人瞬间骨软心空,就是浑身没劲那种感觉。     还有,这2句的首字,一个“孤”,一个“独”。   说城说鸟,就是不说自己。     城门闭时,明显意识到了自己的孤独,希望鸟儿留下来吗?或飞向自己吗?   好含蓄的2句。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渔:捕鱼。   诗人小住旅舍,就能与“邻家”相熟,心有挂念,不简单。   科举前刘长卿曾是“棚头”。当大哥的必备素质之一,就是眼观六路,心有他人。如果自己失意,只顾埋头自救,冷若冰霜,干嘛认你是大哥?   这2句,不了解诗人的,会以为写的生硬冷涩,太突然。   依稀间,感到了诗人的别样魅力。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乡心:思乡之心。   捣寒衣:将做寒衣的半成品布料放在石砧上,棒槌反复捶击,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   人在外,尤其在困顿之时,是想家的。即使与家人关系不睦,况且没有任何证据说明诗人淡薄亲情。   也许,由“邻家渔未归”,加重了这种情绪。     越来越想,想得特别那个的时候,又传来了捣衣声。   如果只是朦胧地想,还能承受,就怕细腻到具体动作,联想出一幅画面,为自己而劳作的具体画面。     自己的老妈或妻子,在干什么?     诗到此,嘎然而止。     然后呢?   蒙头便睡还是酒肆酩酊,异或是继续伫立而眼眶湿润?   这是诗人的名作,没有激愤。黯然伤神之际,将孤独及男人特有的那种脆弱,演绎的纤纤细细。       在外打拼,我们又是如何地想家?   打个电话吧,电话那头,会传来无穷之力量。
第253首[唐补100]&& 新年作——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写作背景]     千山万水,终于到了南巴。   南巴,地处广东南部沿海,边远小城。在唐代,荒芜人烟,相当于流放。   设施简陋,环境恶劣,举目无亲,心情潦倒。     春节过年了,写诗。这一年大概761。    [本诗简析]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天畔:天边,这里指南巴。     以前,老爸老妈要求我们一律初2那天老家集合,所以,过年那天,我们3口就在小家过。   有过这么一次:   过年那天,正巧我媳妇值班,而我又炒不出几个菜,就自以为是地大摇大摆地满怀信心地带着我儿子去饭店,事先已向我媳妇保证,一定让儿子快乐。   点了好多菜,一开始就先和我儿子碰了一杯,关键在开局。   我儿子乐了,好多都没吃过。慢慢地,我却扛不住了,这酒越喝越不对劲,没我媳妇在旁边,就不是一家人,没气氛。最后,面无表情地长喊一声:打包。   还是我们3口在家好好享受吧。      所以,我理解刘长卿。   估计他也就是囫囵吞枣地整几道破菜,自斟自饮。与家人远隔万里,不流泪才怪。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央视的新闻联播我几乎不看,节目安排太重复。   第1系列出场:祖国各地喜获丰收,形势一片大好。   第2系列出场:我们的领导人为了百姓,日里万机,不停地开会,接见外国佬。   第3系列出场:外国很糟糕,人弹洪水动乱绯闻,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呸,不害臊。鄙视部分编导,你就不能来点实的?咋就不能说点我们的痛苦和外国人的幸福。     但是,过年前的几天,我肯定看,因为农民工兄弟买不到火车票,黄牛党猖獗。   尤其看到一些衣服破旧的中年男人,胡子拉碴,神态焦急。他们的老爸老妈妻子儿女,依门张望,天天在等。拼苦一年了,就想回家。   立马,对铁道部愤恨升级。     诗人现在的年龄多大?44岁。   虽然唐人不如现在的我们抗折腾,但也不应该自认为太老,最多也就是接近于老,是心老。   事业低迷,远在他乡,他可以买到票,但他回得去吗?短短几天假期,却远隔万里。   他的老爸老妈妻子儿女,该是怎样的等?   比农民工还惨。     “春归在客先”这样的句子,历来好评。   好在它的含蓄,先找出一个参照物,然后自己躲在后面,结果人不如物。   令你读起来,温柔敦厚。     这首诗,我更喜欢的是以下4句。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岭:山。 旦暮:早晚。   没有明显延续前4句的情绪,写起了风景。   如果时常能看到猿在附近转来转去,而且全天候陪伴,这是工作环境吗?   再加上还有潮湿的海风伺候,刘长卿是中原人,能习惯吗?如果诗人的身体有恙,会有明显反应。   诗人现在44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如果不懂养生,有毛病的多。   这2句,能读出什么?   至少感觉诗人不是太小气,不拘泥于自己的情绪而没完没了。   或许,还能引出什么。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长沙傅:指西汉贾谊。汉文帝时因受到权贵及老臣们的嫉妒,而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辅佐大臣)。   这2句,有点怪。   刘长卿对政治不感兴趣,诗中很少涉及,怎么会和贾谊有了联系?   是以才能自比贾谊吗?感觉不像,诗人不狂。   是因为同样也受到排挤而自比吗?感觉也不像,出狱后,诗人很少直接提及此事,这也是他随和大度的表现。   到底是什么原因?   此时的南巴,可以说是目前唐朝的最南端,而贾谊的贬地长沙,在西汉文帝时,环境同样恶劣,同样也是当时汉朝疆域的最南端,     环境恶劣,最南端,这2处与自己的相似,才引出这2句,这是表面原因。   那么,引出贾谊的真正目的何在?   贾谊在长沙被贬了3年,我会是几年呢?   明白了,诗的最后,说到底,还是想回家,担心自己在南巴也屈居3年。     后4句,别有味道。      刘长卿诗的特点,个人以为比较含蓄,含蓄中直透真情,少有做作痕迹。而这种含蓄,只要多读几遍,就能理解其意,与后来的李商隐风格不同。   整首诗,诗人想表达的就是2个字:回家。      古人作品,真是给了我们太多的慰藉,唐诗尤甚。
第254首[唐补101]&&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写作背景]     刘长卿在南巴,正是肃宗的上元年间,当时官员的任期为一年。一年之后,重新考核再分配。   期满,诗人即刻北上,再觅他途。   一路拜访,一路无获,由南巴至扬州,两手空空。   地方没戏,就去长安。在长安的好几年,依然没戏。   长安没戏,再去地方,南下湖北湖南,转了一圈后,最后再到扬州,有戏了。     当时的淮南节度使是韦元甫,此君还兼任扬州长史。与刘长卿旧友,诗人总算有了落脚之地,这一年,大概771。   离开南巴至今,已整整10年,期间的苦,省略。     刘长卿的官职为转运判官(负责运输),这期间,心情疏朗,作品也别开生面,请欣赏。    [本诗简析]     解释题目《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芙蓉山:命名芙蓉山的很多,具体指哪座山,无考。   主人:指房东。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白屋:房顶用白茅,墙体用不加涂饰的原木。      天快黑了,山路还长,暂时走不出,只在就地在山里借宿了。   从题目看,住的不是专业旅馆,好像普通百姓人家。   “天寒”可以理解成外部描写,“白屋”则属内部,最后一个“贫”字,突出了房东的生活状态。   按以往经验,这2句,感觉不妙,好像诗人又到诉苦,诉孤独,抒自我之块垒了。   继续。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住宿条件如此艰苦,那就多掏些币,要求把火生得旺些,做些尽量可口的饭菜。   酒足饭饱之后,诗人干什么?   有点小瞅诗人的猜测,他可能睡觉,也累了一天了。      如果在夏天,衣服单薄,人的轮廓清楚,容易辨认,即使半夜回家,狗也不会怎么叫,主人都认不清,除非傻狗。   即使叫一二声,也不会引起睡人刘长卿的注意。   但在冬天,则不同。尤其是在风雪天,山里很冷,一定是裹得严实,狗不易辨清,所以就极可能大声地连续叫。   连续叫的结果,就是诗人醒了,被吵醒的诗人,会有什么表现?   是恼怒,还是扭头再睡?     从“柴门”2字,再一次验证刚才的推测,这家不是旅馆,旅馆能没个围墙啥的?半夜来劫匪咋办?   那么这个“夜归人”是谁?   这个“归”字,有可能是其他暂住的旅客吗?可能性也不大,还是那句话,这不是一家专门旅馆。   那就是这家的主人,是房东。其中的一个佐证就是题目《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如果细推,题目中的“主人”2字有些多余,必有它意。   也就是说,这首诗的主人公不是诗人自己,而是这家的主人,而这主人一直没出现,只是在最后2句,出来压轴。     那么,诗人想表达主人的什么?   自己仕途比较得意,也不想建盖世功勋,不太关心政治,还有让他耿耿于怀的事吗?   所以,这首诗,大部分会以为是一首优美的写景诗。风雪夜,很静,闻犬吠,静中有动,柴门,恬静的农家小院,归人,注入了生活气息。短短的10个字,意境超然。      不完全同意。   读诗,当然注重文字表面的美,带给我们愉悦。但,诗中的思想,可能更深刻,特别满足心颤时的那种感觉。   第2句的最后一个字“贫”,一定给了诗人较深的印象,否则不会在“白屋”的后面再提,“白屋”就够穷的了。   这个穷人半夜才回来,他干什么去了?   去劫道杀人?是偷去抢?   如果这样,就不会“白屋贫”。   去邻居家串门了?   家里突然来了陌生外来客,这房东也太放心了吧?况且大雪天,有这么大瘾吗?      还是以最可能的心思去猜吧?   去较远的地方,为谋生而奔波。     诗人刘长卿知道天寒要下雪,路会很难走,所以要借宿,即使不是正规旅馆。   他怎么就不知道?他傻吗?   因为他贫,他没币。     是否读出了诗人的另一面,自己得意时,不忘百姓。   不想说明他伟大,他也不是那种人,诗人们都是多情的,但并非都善良,刘长卿的心,不硬。     为穷人写得一首诗。   这是一首名作,争议较大,议论纷纷。   以上只是个见,井底看天,虽然面积不大,但终归是自己的天。       一次得意时,刘长卿说过一句狂话,自诩:“五言长城”。   偶偷偷鼓掌。     一次,在农村做宣传,中午时在一大哥家化斋,吃的是韭菜馅的包子,而且还给我们放了一盆清汤。盘腿炕坐,嗑起家常,收成怎样,儿女多大,老爸老妈是否健在。   无形中,有了一层亲近感。若平时,偶还真没这份闲心。   (注:偶没白吃,付币了。)     留意其他诗人得意时的作品吧,这首,有点不同。
第255首[唐补102]&& 别李氏女子——刘长卿
     念尔嫁犹近,稚年那别亲。   临歧方教诲,所贵和六姻。   俯首戴荆钗,欲拜凄且嚬。   本来儒家子,莫耻梁鸿贫。   汉川若可涉,水清石磷磷。   天涯远乡妇,月下孤舟人。
    [写作背景]     刘长卿家里几口人,无考,有几个儿女,更无考。     工作稳定之后,肯定将家人接了过来。分居,是最要命的事,最亲近的人不能朝夕相处,长此以往,活着还有啥劲?   老婆孩子热炕头,志向平平的刘长卿,没事的时候,喝着小酒,自语:“偶的生活比蜜甜。”      出事了。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刘长卿的女儿要出阁嫁人了。这件事,令他左右不能。   为啥?   舍不得。     嫁女儿,对于父母而言,有着诸多的难言之隐。看着女儿梳妆打扮,即将远行,刘长卿五味杂陈。    [本诗简析]     解释题目《别李氏女子》   李氏女子:指刘长卿女儿,所嫁的男方姓李。     ——念尔嫁犹近,稚年那别亲。     犹:太。 那:代表远,那个时候的意思。   女儿马上就要嫁人走了,刘长卿的心情怎样,是不舍吗?   这2句,如果细读,会感觉跳跃较大,女儿即将嫁人,却突然想到了她的童年。   好像有话要说。     “念”和“犹”这2个字,我读出了刘长卿心里的紧张,表面坦然内心怦怦的那种。   他是不是特别怕女儿迈出家门的那一步?      ——临歧方教诲,所贵和六姻。     临歧:临别。 和:和谐,关系融洽。   六姻:六亲,父子、兄弟、夫妇。一般泛指亲属。   真是一位好父亲。   “方”字,有味道,至少包含2个方面的含义。   1.对女儿的愧疚。诗人一直外漂,与家人聚少离多,没尽父责。   2.哪天结婚一定是提前好多天就订妥的,诗人应该有时间“教诲”,但迟迟不做,好像故意拖延。这实际上是一种怕,怕这一天的到来,不愿提及此事的背后,就是舍不得。     嫁和娶,在父母的心里,那是绝对不一样滴。        ——俯首戴荆钗,欲拜凄且嚬。     荆:灌木名。 荆钗:用荆树枝做的发钗。 嚬(pín):同“颦”,皱眉。   女儿的一举一动,全在诗人的眼里。如此关注,就是舍不得。   刘长卿还是穷啊,竟用了荆钗,是否加重了他的愧疚感?      “欲”这个字,让人感动。   走之前,要拜父母。但女儿也舍不得走,这个“拜”,“欲”了又止。   如果是个马大哈父亲,就好了,什么也没看见。可惜刘长卿不是,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女儿“凄且嚬”。      这2句,太细腻,诗人目不转睛。   此时刘长卿的眼神,会是啥样?     ——本来儒家子,莫耻梁鸿贫。     梁鸿,见本帖第2页,第15首。   咱们是书香门第,要守妇道,不要嫌婆家穷。   言外之意,就是让女儿吃苦在前,无怨无悔呗。   难道,刘长卿想让女儿像孟光对待梁鸿那样对待夫婿吗?   (刘长卿的这位女婿名叫李穆,下一首与他有关。)     说这话时,估计诗人是咬着牙。你不是对女儿愧疚吗?怎么能说出这么狠的话,看不出一点心疼的意思。   没有伟大的志向,却有着不俗的人格。     ——汉川若可涉,水清石磷磷。     汉川:汉水流经湖北的一段区域,当时诗人的家及办公地点皆在湖北。   若:好像。 磷磷:水中石头凸显的样子。   这2句,又让人感动了。这是明显地在催促女儿,让她快走。   是他的真心话?   看着女儿“欲拜凄且嚬”的样子,当父亲的,只有打破僵局。     还有,“若可涉”可能指还没涨潮,所以才“石磷磷”。   如果是这样,那么刘长卿就一直在默默地计算着涨潮的时间,不到万不得已,决不下逐客令。   舍不得呀!     ——天涯远乡妇,月下孤舟人。     妇:已婚女子。   还没结婚,还没举办婚礼,就把女儿想像成了“妇”。有时候,人总是先把最不愿意的结果说出来,说出来,就舒服些。   而且,还没走出家门,诗人就想到了路途中女儿的孤独。   舟上就女儿一个人吗?   肯定不是,但在诗人眼里,只有女儿。     整首诗,递次推进,越推越细,一位丰满含蓄柔情的父亲。   读到最后,也许霍然自问:我能做这样的父亲吗?   唐代诗人中,专门为儿女写诗的极少,其中感人的,少之又少。     如此父爱,也算人生之幸。   这个心无大志的刘长卿。     父爱如丝,诗人作品中的极品。
&第256首[唐补103]&& 酬李穆见寄——刘长卿
      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    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写作背景]     湖北转运判官任上,刘长卿遭遇他人生的第2次冲击。   再一次成了被告,罪名是贪污,贪污20万贯。     告他的是湖北观察使吴仲孺,有证据吗?   没有,当时中央要求各地方必须上缴相当数目的钱量,以供朝廷开支,而吴仲孺交不上,只能找茬刘长卿。   刘长卿百般申辩,还是被贬,贬为睦州司马。     像刘长卿这样的人,比较容易成为倒霉蛋,为啥?   心无大志。在办公室,一句漂亮话也不说,表现得不爱国,不爱民,从不拍案而起,你最有作案动机。   还有,就是不钻营,没有靠山,整你白整。   睦州就是现在的浙江杭州淳安县,司马是一个州的第4把手,主管军事。但到中唐时,往往成为安置被贬人员的闲差。     这一年,大概773年,诗人55岁。   睦州风景优美,从贬地及职务来看,还不是太惨,凭这,也可以相信他的冤枉。好在55岁的他,变得豁达开朗,放情山水,安闲自得。     女婿李穆来看望这位被贬的岳父泰山,路上先寄给了刘长卿一首诗,刘长卿回敬。    [本诗简析]     解释题目《酬李穆见寄》   见寄:看到别人寄给自己的函件,这里指李穆的诗。     ——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     相访:来访。 天涯:指诗人所在的睦州。 赊:远。   “孤舟”,感觉到了老丈人疼姑爷,想像着李穆途中的不易。   “相访”,诗人没把自己看的高高在上,很客气。   “天涯”,其实李穆当时在浙江的桐庐县,而桐庐距睦州并不远,把自己这地方称“天涯”,有些感激成分。     由于山水相阻,李穆不可能走直线,绕来绕去,反而显得远了。   这2句,给我们的印象,就是诗人通情达理,很体贴。     ——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青苔:翠绿色,苔藓类植物,一般生长在水中或潮湿处。   如果这2句是实写,那么,在睦州,刘长卿暂时还没带家属,单漂。   也只有单身男人,才会将家整理得如此“龌龊”,不管不顾。   那就赶紧收拾吧,一看,面积太大,还是算了吧,谁跟谁呀,用得着这么客气!     读出了刘长卿的幽默。      这爷俩,都是性情中人,尤其那李穆,看望老丈人,还写啥诗呀,害得你泰山不得不“酬”一次。       这首诗,有点小问题。   就是第2、第4两句不押韵,人们喜欢这首诗,可能就是喜欢最后2句,欣赏诗人的情趣幽默,邋里邋遢的单身才子形象。     ===================================      李穆的诗《寄妻父刘长卿》     处处云山无尽时,桐庐南望转参差。舟人莫道新安近,欲上潺湲行自迟。     桐庐:今浙江桐庐县。 参差:形容山水阻隔,绕来绕去,距终点刘长卿的居所淳安时远时近。   新安:即淳安。 潺湲(yuán):水流缓慢的样子,形容心急。   这首诗,写得一般般。       在睦州期间,游山玩水,与朱放、女道士李冶等人交往唱和。   说一个李冶与刘长卿文采溢然的黄笑话:   刘长卿身体不太壮,有病,就是中医说的“疝气”。疝气分好多种,他这种是阴囊肿大,严重时行走不便。   女道士李冶常请朋友们到她的道观小聚,谈天说地,品茶诗和。有一次,高朋满座,包括刘长卿。   李冶笑咪咪地看着刘长卿:“山气日夕佳?”,“山气”的谐音就是“疝气”,意思就是,你最近的疝气好点了没?   众人哈哈大笑,这病,也是女人问的吗?   明显就是李冶要恶搞刘长卿。   在座的每一位都为他捏一把汗,眼光齐涮涮直盯。   “山气日夕佳”,是陶渊明《饮酒》诗中的一句,如何往下接,很有难度。   刘长卿不慌不忙,泯了一口茶,微微一笑:“众鸟欣有托”。   经久不息的掌声。     咋回事?   阴囊肿大这种疝气病,严重时,必须用布托住,而“众鸟欣有托”,不但形象,最厉害的是,它也出自陶渊明的诗(《读山海经》)   自己有短,尤其是那方面的短,当众被风流不拘的女诗人李冶当噱头开玩笑,如果答不上来,真是太丢人。      掌声,是因为答得精妙。     黄得竟这般有滋有味,也是享受,赞2位诗人的才气!
第257首[唐补104]&& 戏题赠二小男——刘长卿
     异乡流落频生子,几许悲欢并在身。   欲并老容羞白发,每看儿戏忆青春。   未知门户谁堪主,且免琴书与别人。   何幸暮年方有后,举家相对却沾巾。
    [写作背景]     睦州司马任上,如小鱼得水,暗暗滋润。虽翻不出漂亮的水花,但也泡泡不断。     此时的刘长卿,诗名显著,没有利益上的冲突,同僚们相处甚安。据说,深得刺史欣赏。     小资的生活,最易麻痹,出事了。   啥事?   与媳妇团聚后,一不小心,喜得贵子。   不知道刘长卿媳妇多大,而他至少55岁,估计两人的年龄相差不大。反正,这2口子,在家里搞得挺热闹。   这件事,一定令刘长卿脸红害臊。同事们怎么看,领导怎么看。如果抱出去,不明真相的人说:“你这大孙子真可爱”,咋整?   那就养着,在家偷偷地乐吧,以后多加注意。     不得不说,刘长卿媳妇是个强人。   不得不说,2口子感情好。   最后说,肥水不流外人田,诗人正经,是个好银。     春夏秋冬,时光继续荏苒,没几年,又出事。   这2口子耳鬓厮磨,不知悔改,再犯前科,还添贵子。   太不小心了,若是现在,还得贬。   更加脸红害臊,有口难辩。   感情好,这事,谁能控制得住?     喜耶?忧耶?   看着2个小儿子慢慢长大,蹦蹦跳跳,诗人有了感慨,请欣赏。    [本诗简介]     ——异乡流落频生子,几许悲欢并在身。     职位不定,工作漂泊,常是异乡客。没准哪天又被调走,牵连孩子受罪,遭颠簸之苦,父母疼孩子。   又逢乱事,动荡不安,孩子的性命能否保住,心里没底。     但是,一家之主总是希望人丁兴旺,尤其是生儿子。大多危难之际,还是男人更容易振臂一呼。    喜忧参半的诗人,心情复杂。     悲主要的原因还是国家动荡,现在的超生游击队,乐此不疲。     ——欲并老容羞白发,每看儿戏忆青春。     并:同“傍”,依偎的意思。   不是有意为之,属意外事故,这样的老来得子,看着小儿子在自己怀里撒娇依偎,一定别样感觉。   虽然也快乐,但主要是害羞,因为这不是他们这个年龄干的事儿。      儿子每天晚自习回家的时候,我就想起自己,一样的辛苦,伴随着快乐。   不论年龄,人皆怀旧。   何况沧桑的刘长卿,看着小儿子天真快乐,便想起自己。大人的回忆,好多都是由孩子触发带动。     对于成人,儿时的快乐,一去不返,除非装傻。但装傻有意思吗?      ——未知门户谁堪主,且免琴书与别人。     与:给。   这些儿子中,将来谁会支撑家业,甚至光宗耀祖呢?   查吧,看看唐代诗人中,有多少会像刘长卿这样,明目张胆地小家子气,“狭隘”地我爱我家。   读刘长卿的诗,会省去好多心思,不必判断真假,不必怀疑水分,他一惯实话实说。      即使没有儿子,即使对儿子不报希望,我觉得,诗人也不会把琴书送人,读书人都爱书如命。是为了强调自己对未来“堪主”的重视。     ——何幸暮年方有后,举家相对却沾巾。     本诗的第2句“几许悲欢并在身”,诗人悲喜交加,那么,是悲多还是欢多?   最后这2句,给出了答案。   欢多于悲,“幸”字很重要。     那么,为什么一家人还要哭?   肯定不是厌烦这些小儿子,是因为生活困难养不活吗?肯定也不是,他还没到那个经济程度。   到底为什么?   自己老了,不一定哪天就告别人世,万一如此,这些孩子怎么办?   “托孤”,总是让人不放心的事。   这就是父爱。     整首诗,我们读出了诗人的喜,诗人的忧。心无大志,关注自我,充满人性。诗人堆里,他很另类,直言不讳,娓娓道来,其文字,有一种特别的亲和力。       “计划生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中国老龄化社会来临的时候,一对小夫妻可能照顾8位老人。   关键时刻,是国家可靠还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可靠?   感觉国家自私了。      多子多福,向刘长卿学习。
第258首[唐补105]&& 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刘长卿
     长安路绝鸟飞通,万里孤云西复东。   旧业已应成茂草,馀生只是任飘蓬。   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   此去行持一竿竹,等闲将狎钓渔翁。  
  [写作背景]     运气来了。   大约在780年,诗人升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据说是原睦州刺史高升后,举荐了刘长卿。   这是平生最高官职,所以世人称他“刘随州”。    踌躇满志,走马上任。       倒霉。    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叛乱,朝廷令淮宁节度使李希烈征讨,随之而来的就是李希烈部队驻扎随州,刘长卿的工作重点转移,协助平叛。   李希烈胜利后,随即变脸,自己再叛,扯起了大旗,成王。   这时的随州,仍在李希烈驻军的控制之下,刘长卿无奈出走,直奔扬州。   在扬州的刘长卿密切关注着随州形势。     不久,李希烈开始处于弱势,原来的随州驻军首领一看大事不好,举城投降,朝廷顺势就把随州刺史的位置给了这位降将。   消息传来,刘长卿愤懑不平。自己没参与叛乱,讲忠诚,总该比一个叛将要纯吧。   心灰意冷,告别仕途,江南隐居。     临行前,写下这首诗。       [本诗简析]     解释题目《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     唐代的地方行政体制,实际上是道、州、县3级,大概相当于现在的省、市、县。   每道,中央都派遣若干官员,如观风俗使、巡察使、按察使,采访使等等,这些“使”们的权力当然高于地方刺史。   而且每道又设置若干节度使,每个节度使掌一方军权,负责地方保卫。   题目中的“淮南使院”,可能是指淮南道某某使(如采访使)的办公地点,也可能是指淮南节度使的办公地点。但是,不管怎样,它们的治所全在扬州。     ——长安路绝鸟飞通,万里孤云西复东。     第1句,是实写还是虚写?   皆有可能。   实写的解释:   李希烈叛乱后,自己想去长安汇报,但路已被叛军戒严,只有鸟飞能过。自己并非只顾逃命,也心系国危。   虚写的解释:   随州刺史已任命他人,自己被边缘,仕途彻底绝望。除非我有鸟那样的特殊本领。或者“鸟飞通”是气极之后的骂街。“鸟”代表投机者,如举城投降的那位叛军将领。   感觉前者靠谱。     自己无兵无将,去不成长安,只能出走。   “孤云”指自己。   “西复东”指自己从随州至扬州。   “万里孤云”应该有更多一些的解读:   出走扬州,往重了说,是弃城而逃,该判死罪。本想去长安,但路绝不通。这事,自己以后能解释清楚吗?   随州距扬州肯定没有万里,途中,想像着诗人步履蹒跚,心事重重。到了扬州,会被重罚吗?     没有直接找个僻静之处躲起来,就说明他并不真想当逃兵,去扬州是证明。   “万里孤云”,刘长卿一颗沉重的心。      ——旧业已应成茂草,馀生只是任飘蓬。     旧业:在随州的家业,这里指房屋庭院。 茂:草木旺盛。   刺史已任命他人,想像原来随州的家院,门庭冷落,茂草丛生。而自己,以后就像那草中的蓬,无根无落,随风而飘。   茂草与飘蓬,对应到位,使2句有了内在的联系。     没希望了。   如此失望,就不想说点什么吗?      ——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     辞:躲避。 何辞:为什么躲避,为什么不的意思。   秦镜:见本帖第248首中的解释,这里指公平。   楚弓:一个典故。   春秋时期的楚共王,打猎的时候把弓丢了,手下们想去找。楚共王制止:“即使别人捡走了,也是我们楚人,不必了。”     让一个叛军将领任随州刺史,诗人想不通,感觉不公平。如果换做别人,刘长卿无话可说。   “却使他人得楚弓”,不得不佩服诗人用典确切,读起来,掷地有声。“他人”就是那位叛军将领,他本是国家的敌人,与我们不属一类。而湖北也正是春秋时的楚地。   真有学问哪。     ——此去行持一竿竹,等闲将狎钓渔翁。     狎: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还是走吧,离开这。   那他去哪?   隐居,与钓渔翁们相嬉为伍。     字里行间,读出了诗人的冤。   多年后的我们,读这首诗,感觉他到底冤不冤?   虽然危难之际,没有与随州同生死,但他并没有直接逃跑隐居,而是直奔扬州,在等机会,就说明他不是真正的逃兵。   不是武将,没有军权,只能仅此而已。   而且在扬州,有随时治罪的危险。     已经不错了,换了我们,未必如此。        诗人最后的归宿,有2种说法:   1.真的隐居。   2.继续在幕府为僚。   不论怎样,诗人蔫了,出镜率极低,大概在790离世,终年73岁。     刘长卿经历了4位皇帝: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   据说,诗人云游题诗从不写姓,只有“长卿”2字。别人问起,则说:“天下还有不知道刘长卿的吗?”   读诗知人,读刘长卿的诗,感觉他并不伟大,也不神秘,而是平易近人,有着与我们一样的苦乐哀愁。就像圈中的朋友,偶尔有一位高人,与我们同喝同醉,同苦同乐,不分彼此,就像哥们。   说到底,他不高高在上。   这样,我们反而有了更多的尊敬。
第259首[唐补106]&&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写作背景]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市)。     狠劲翻家谱,杜家也是望族,群星闪烁。   13世祖杜预,晋代名将,封为当阳县侯,并注《春秋左传》,文武兼备。   祖父杜审言,虽然只当过司马、县令之类的小官,但诗名远扬,亦不俗。   杜甫外祖父的母亲,是唐高祖李渊的第18子李元名的女儿。   杜甫外祖母的父亲,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嫡孙李琮,被封为义阳王。   家族显赫。那么,这些明星对杜甫的影响大不大?比如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等等。   很大。但在杜甫年轻的时候,不明显。     从头说。   杜甫也是一苦孩子,大概2岁的时候,母亲病逝。当时父亲杜闲在外地做官,无暇照顾,将他送给了二姑,这位杜甫的二姑家在洛阳,将杜甫抚养成人。   有一件事,必须说。   杜甫小时身体不好,经常有病。一次,正巧二姑的儿子也有病,二姑心里没底,找来女巫,想问个究竟。   女巫说:“这2个孩子,在厅堂柱子东侧的,不会有事”   言外之意,有1个保不住。   结果,二姑将杜甫放置在东侧,亲儿子死了。   女巫的话是否可信,我们的观点不重要,关键是杜甫信了。   吃别人的奶长大,又用别人的生命换回自己的命。这件事,对杜甫的影响很大,就是他性格中的善良。     继续。   7岁的时候写了一首诗《咏凤凰》,具体这诗的水平如何,不知道,遗失了。这是杜甫后来回忆所说。   能像骆宾王的“鹅鹅鹅”吗?   估计不会。如果写得特别好,受到赞扬,即使自己忘了,家人也会代记,因为这是孩子成长的骄傲。     9岁的时候开始练书法,据说,练的废纸有一大口袋。   二姑真是厚待,用心了。   14至15岁的时候,杜甫正式走出家门(二姑家),在洛阳,与一些名士有了交流。     哪些名士?   1.崔尚,武则***进士,官职祠部郎中。   2.魏启心,唐中宗李显朝进士,做过豫州刺史。   3.崔涤,当时官职秘书监。   4.岐王李范(李隆基弟弟),经常出入李范府中,而且认识了当时的著名音乐家李龟年。     杜甫的文才得到这些人的赞许,“以我似班扬”(如班固和扬雄)。   这些都是杜甫后来回忆所言。是鼓励还是确有其才,天知道。     我关心的是,二姑的婆家到底是何等背景?   杜甫再有才,普通小官家的孩子,想迈李范家门也难。   小小年纪,如果只是单枪匹马,估计以上诸位不会理他,肯定有人引荐。       公元731年,20岁的杜甫开始正式漫游,目标吴越。   当时漫游也是读书人的时尚,动机至少2个:   1.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满足眼福。   2.广交名士,创造口碑,为自己以后打基础。   735年,回到洛阳,历时4年。     先打住。   一直有个疑问,这4年间,杜甫没有诗作。翻遍所有诗集,一无所获。   是吴越的风景不够优美,还是杜甫的触感系数太高,无法激动?异或是写了,后来遗失。总之,杜甫没解释,我们就茫然。   一位大诗人,年轻的时候,4年时间里,竟没有一首作品留世,况且是在漫游,诗作的高产时期。     我猜他没怎么写,可能的理由:   1.水平一般,写不出,即使写了,也不满意,随手弃之。别人夸他的“以我似班扬”,班固和扬雄都以辞赋见长,估计杜甫起初重赋而淡诗。   2.没把自己当诗人,也就是还没有意识将自己往诗人那方面发展,即使有感慨,也没想到写诗。   3.一般情况下,漫游会广交朋友,互相酬和。你写给别人的,不满意弃了,但别人写给你的,他可能自己就留了下来。可是,到现在,还找不到其他人这期间写给杜甫的作品。也就是说,在吴越漫游期间,他很可能就是一个人,闷着头自己玩,交往寥寥。   也有可能是真写了,而且写得很好,可惜遗失。     想说杜甫的另一个性格特征。   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往往容易特殊,更何况从小是由二姑抚养,一个亲也没有。   二姑厚待杜甫,犯错误时,可能不敢打,不敢骂,总是客气地耐心说服,少了父母管教孩子的直率。这样,孩子越大,就越疏远,这种疏远不是感情上的,而是气氛,一些实质性问题无法交流。   孩子与父母的感情厚,很多是吵嘴撒娇的功劳。   长此以往,容易孤僻,我以为杜甫就是。     也许他的孤僻,还有我没说出来的其它原因。   孤僻的特征就是不善交际,人缘不强。在杜甫的一首回忆诗中,谈到他年轻时的状态:“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脱略:脱离省略)   这2句,人们往往会认为杜甫早熟。不同意,我以为是孤僻,拒绝同伴,是因为有压力,或者说是自卑,而与长者,则顾虑全无,因为他们会主动搭讪。   正因为他的孤僻,漫游期间,比较蔫,鲜有动作。
   至此,我们总结了杜甫的2个性格特征:大概是善良和孤僻。       再说他的另一件事:   “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穷:到达)   这是杜甫后来的回忆诗《壮游》中的2句,说得就是这次漫游。到了苏州的姑苏台时,他想乘船下海,当然最后没有成行。   其中的“扶桑”,郭沫若解释成求仙,大多数人以为是去日本。   无论怎样,我都以为可能是一种长期压抑的表现,想解脱。   我猜测,这次漫游,可能是父亲或二姑的安排,为了科举扬名。而杜甫的本意,可能是散心,未必如此。        漫游结束,回到洛阳,准备参加第2年的科举考试。   736年,杜甫怀着我们无法猜测的心情,迈进了考场。   结果落第。     奇怪的是,关于这次落第,也没有诗。   面对吴越的旖旎秀丽,我不写,关系到自己命运的落第,仍然不写。反正我就是不写,急死你们这群后生。   估计现在的杜甫,还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此时父亲杜闲正任兖(yǎn)州司马,兖州大概是现在的山东兖州市。杜甫决定省亲,顺便开始他的第2次漫游:齐赵之旅。   这次漫游,杜甫变了。     为什么?   到了山东后,杜甫写了一首诗《登兖州城楼》,这首诗的第1句:“东郡趋庭日”,有强大的内含。     解释这一句:     东郡:指兖州。     趋庭:是一个典故,出自《论语·季氏》,其中“趋”字的意思是低头弯腰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孔子有一天站在庭院,儿子孔鲤趋而过庭。   孔子:“今天学《诗经》了吗?”   孔鲤:“没有。”   孔子:“不学《诗经》,就不知怎么说话。”   于是,孔鲤退而学《诗经》。     还有一次,孔鲤又趋而过庭。   孔子:“今天学《周礼》了吗?”   孔鲤:“没有。”   孔子:“不学《周礼》,无法立足社会。”   于是,孔鲤再一次退而学《周礼》。     从“东郡趋庭日”,我们有理由猜测,父亲杜闲狠狠地敲打了杜甫,令杜甫有所醒悟,对人生有了积极的态度。   然后,游泰山时,才有了这首名作,请欣赏。       [本诗简析]     解释题目《望岳》。   岳:高山,这里指泰山。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岱(dài):泰山的别称。 岱宗:五岳之中,以泰山为尊,所以也指泰山。   “夫”字,在这里可以有2种解释:   1.代词,指岱宗,即泰山。   2.语气助词,无实际意义,但一般都用在句首。   哪个更合适?   均可,难分伯仲。   如果必选其一,我选后者。   原因就是五言诗读起来为2、3音节,“夫”是3音节的开头,语气助词。     第1句,是远距离时的好奇。泰山闻名遐迩,自己没来过,这种心理正常。而将“夫”看成语气助词,读起来就更加重了这种好奇。     青:深绿色。   泰山长约400多里,横亘齐鲁二地,南半为鲁,北半为齐。   第2句,应该是距离更近一些的感受,否则“青”色,无法看清。   满山皆绿,连绵不断。     这2句,读出了诗人的心情,在老爸杜闲的敲打下,一扫郁闷,很清朗。   父子之间的交流胜于母子,尤其是儿子大些的时候。      这首不是律诗,属五古,格律要求不严格。“夫如何?”与“青未了”,这2句的自问自答,读起来,有一种特别舒服的语感。     还想说说这个“夫”。   不论是代词还是语气助词,不论是五言还是七言,一般高手不怎么敢用,尤其在短诗中,因为要考虑到对仗。   杜甫初生牛犊不怕虎,却起到了语感上的奇特效果,读他后来的诗,这种情况极少。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造化:大自然的神奇创造。 钟:聚集。   前1句是笼统的赞美,“钟”字,让我们想起了常说的“钟情”。   大自然钟情偏爱泰山,绝非人力所为。太美了,美得杜甫先来1句感叹。     向阳面为阳,背阳面为阴。   泰山很高,使阴面较暗,像是黄昏。   那么,此时诗人在哪面?   “阴阳割昏晓”这句,一定是杜甫当时的真实感受。他一定在阴面,否则,如何体会到“昏”?   而“晓”是在走进泰山之前就知道的,也就是说,到泰山的时候是清晨。     因为泰山很高,直冲云霄,所以用了“割”。   个人以为,这个字用得好像有点欠妥。   诗人可能想用它来形容泰山的尖凸硬朗,但这个字美感不足,有种刀片似得冷酷。想到“割”,我就想到割断或划破。有点把好东西破坏的感觉。   后来的韩愈孟郊贾岛一派,承袭的就是杜甫的这种硬。但比杜甫的这种硬稍微柔和。     “割”,是另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     前4句的描写,非常符合人的视觉习惯。   “齐鲁青未了”,是横向,“阴阳割昏晓”,是纵向。人都习惯于先左右再上下,因为左右看比较方便省力,就像看古书,竖排版面,我现在仍不习惯,扯远了。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这2句,都是倒装结构,正常顺序应是“生层云荡胸,入归鸟决眦”。倒装,是为了表达诗人的主观感受。   这首诗,有一个争议,就是杜甫是否登山?   我以为登了,否则,“晓”时就到了泰山脚下,图啥?     “荡胸”2字,很妙。   登山到一定高度,云层环绕,如果此时,还没有激发一个人的凌云壮志,那这人缺心眼,或是废到了极点。   年轻的杜甫,经过父亲的激励,没有理由不亢奋,写得真好。     眦(zì):眼角。 决眦:裂开眼角,形容张目的程度。   在山上看飞鸟入山的感觉,肯定与在山下不同,充满好奇,所以诗人张目的很厉害。   但是,“决”这个字,用得感觉有点过,与上面的“割”差不多,生冷。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将来一定要。   这2句是名句,名得不能再名了。出自《孟子》中的“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东山:蒙山)   像我们这样的凡夫俗子,登顶时还会有类似的豪迈,何况已经有了大抱负的杜甫。   个人以为,这首诗虽然有个别字用得欠妥,但瑕不掩瑜,尤其是这2句,千百年来,不知激励了多少人。      杜甫诗在唐朝,意境未必第一,但在用字上当属老大,将孟子的原文化得无退无迹。   有人拿“会当”对杜甫进行讽刺,说他只说不干,意志软弱。像泰山这样的,有几个能一次冲顶?爬过的都知道,这是个严重力气活儿。     整首诗,由远及近至登山,洋溢着一种兴奋和冲动。每每低潮的时候,就会想起它,咬牙,坚持。
第260首[唐补107]&& 夜宴左氏庄——杜甫
      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    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    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写作背景]     开元29年(741),杜甫结束齐赵之旅,回到洛阳。   这次漫游,时间太长,历时6年。期间很快乐,有乐不思蜀嫌疑。     回来干什么,参加科举吗?   不是。   干了2件事。     先说第1件。   在洛阳东面的首阳山下,自建了一座简易房屋,杜甫称它为“土室”,并住了下来。   为啥?   因为首阳山埋葬着他最引为骄傲的2位祖先:杜预和杜审言。这似乎给了我们一个信号,杜甫要正儿八经地起步了。感受先辈的灵光,助长自己的锐气,卧薪尝胆。     认真仔细地说第2件事。   此时的杜甫多大?   30岁,别忘了我们的主人公现在还是光棍,孑然一身。这年龄,放到任何一个朝代,也算大龄。   回来的另一目的,就是完婚。     停!     咋这么晚?   按说杜甫被二姑培养得一直温良恭俭让,是个乖仔,家族背景也算荣光,为什么个人问题迟迟不决?   百思不得其解。   是穷吗?肯定不是。2次漫游,将近10年,期间的消费,海了。   长得丑?也应该不是,看南熏殿画本中的杜甫像,有帅哥气质。   有病?更不是,病秧子能在10年之内几乎连续奔波旅游?即使体弱,也旅得强健了。   有的人,远距离很正常,甚至优秀。可是,他就是不请靓妹吃饭,就是不献殷勤,就是不巧言令色,整天不苟言笑,整天公检法面目示人,让人退避三舍,敬而远之。   以上所说,肯定不是杜甫,但他可能沾边。   虽然唐代不是自由恋爱,但父母包办,媒妁之言时,中间人也会反复权衡,这闺女嫁给他,受罪不?   总之,杜甫晚了,毅然响应了国家号召。     那么,这次新娘是何许人也?   非常有来头。   杨氏,家在长安,父亲官职司农少卿,这官不小,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和农业部的副部长。而且,这位新娘比杜甫还小10多岁。   真的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以小人度君子的心态,又一个百思不得其解。   对这桩婚姻,一直存有疑问,以后再说。      唐代诗人妻子,个人以为,这位杨氏最棒,与杜甫同甘共苦,风雨同舟,不嫌不弃,始终如一。首先祝贺,然后,羡慕嫉妒恨。   虽然杜甫仕途坎坷,从婚姻角度,他是幸福的。诗人一生,除了妻子,从未特意为别的女人写过诗,甚至包括那些宫怨代言体,一尘不染。   凭这,杜甫也应该成为老中青妇女的偶像。   新婚的生活是甜蜜的,恩爱厮磨,诗人暗暗滋润。       第2年,发生了一件事,令杜甫百感交集。   就是他的二姑病逝。   当一个人快要离开人世的时候,往往有预感。杜甫结束第2次漫游并回到洛阳,很可能就是二姑的主意,以完成她人生的最后一个心愿,就是给杜甫完婚。   一个用心良苦的好人。   诗人为二姑守丧,并亲自撰写墓志,悲痛欲绝。       二姑死后,杜甫没有回到洛阳,继续在首阳山居住,青灯黄卷,卷读卷破,准备着将来的科举。     渐渐的,与附近的文人学士有了交往,参加一些聚会,这首诗,记载的就是其中之一。    [本诗简析]     解释题目《夜宴左氏庄》   左氏庄:山庄的主人姓左。     ——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     纤月:纤细的弯月。 净琴:形容琴声清脆悦耳。 张:弹奏。   从“衣露”看,这个宴会在室外,那么,“风”就不会太大,否则,这个宴会无法进行。   还有,这个“落”,是月亮完全沉入西山,还是指后半夜,月亮的偏斜,以为最大的可能是后者,因为一个夜宴,一般不会玩到通宵。   微风习习,纤月西斜,露水打湿了衣服,有人弹奏出清脆的琴声。     好像没读出作者的态度,是喜欢还是麻木,是兴奋还是冷落,就是2句很朴素的实写。     ——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这2句,是名句。   “暗水”这2字,有一种出其不意的好,在我们的想像之外,诗人用字功夫真是了得。   也许是诗人看见了溪流,但因为是“纤月”,月光不足,看不清,所以“暗水”。   也许是诗人根本就没看见,还是因为是“纤月”,但从叮咚的溪流声中,有了这个判断。   而“花径”,则有可能是猜测想像。花与水不同,不反光。如果不是近距离,看不见。   现在,才发现第1句中“纤月”的妙处。   “暗水流花径”,通俗说,就是一种想像中的朦胧美,美在杜甫的视线之外,美在心里。     “春星带草堂”这句,应该仔细体会,否则,读不出它的好。   关键在于对“草堂”的理解。   由“衣露”,我们知道夜宴是在室外,而古诗中的“草堂”,往往并非单指草堂居室建筑本身,它是一个范围,而夜宴处不应该离居室太远,也就是说,夜宴处在这个范围内。   月落星沉,纤月越落,星越低垂,就越显亮,整个草堂,再次重申,包括夜宴处,全笼罩在“春星”之下。   然后,另一个关键,就是这个“带”字。   在古文中,“带”的本意有2个,一是束衣的带子(名词),一是佩带(动词)。好像没有带动的意思。   “春星带草堂”这句,按字面意思读时,会感觉“带”字,有点特殊,感觉连贯不顺畅,这就是杜甫诗中,比较常见的一个特点,用字偏硬。   这种硬,也是一种含蓄,如果用得好,后劲十足。   低垂的星星们,就亮在我们的上方,整个草堂在它们的闪烁笼罩下,浑然一体。   它们想干什么呢?想吸附我们吗,想让我们融入到它们的整体,而成为它们中的一员吗?   这种感觉是美的,美在人和天上的星星有了交流,充满亲切。吸附和融入,当然是佩带意思的引申。     前2句,可以说没读出诗人的态度。这2句,有了,是一种欣喜。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     检书:查阅书籍。 引杯长:满杯地喝酒。   这2句,可以从2个角度理解:   1.古诗中的一些字,是有特定含义的。“检书”和“看剑”,表明诗人自己的仕途志向,尤其“看剑”2字。   2.如果是实写,突出了诗人的性格,大家可能都在谈笑风声,觥筹交错地不亦乐乎。而他则可能在旁边翻书看剑,表情严肃地喝闷酒。   哪个更确切?   不易判断,没辙时可以把它们合起来。     这首是五律,当中这2联,对得相当工整。有时,读杜甫诗,专看他的对仗。   读出了诗人的另一种情绪,是关于自己。     ——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这首是杜甫的即兴之作,写完这首诗的时候,恰巧听到有人用吴音咏诵诗文,一下子勾起了诗人的回忆,想起了自己的吴越之游。   这种回忆当然是快乐的,令他怀念。      这首诗,有它的特别之处,就出在这2句,共3点:   1.从“诗罢”看,这2句本不应包括在这首诗内,这2句是写完诗后,状态的描写。也就是说,诗人非常有可能将原来最后的2句删掉,换成了这2句。   为什么换成了这2句?引出下面的第2点。   2.自己正在“检书”和“看剑”,正在壮志满怀的时候,突然来了这么2句,有点丧气,气氛不协调。这种意象混乱,在杜诗中极为少见。   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吴越之游确实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这次漫游是他第1次单独外出,完全自由的放松,令他难忘。   更说明了他内心较长时间的压力,成家了,啥时候立业?   压力长久时,就想本能地逃避,“扁舟意不忘”就是他的心迹表露。   那么,这2句好不好?   3.不好,明显地失韵。问题出在“忘”字。   这种情况,在杜诗中,可能仅此一例。想想杜甫是多么严谨的一个人!   正好印证上面说的第2点,他豁出去了,为了心灵的暂时放飞。   杜甫内敛,他的孤独压抑,只能通过诗来表达传述。      想起了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最后一句“泪飞顿作倾盆雨”,也是失韵,也是无法控制对杨开慧的思念所至。     好像听到了杜甫怦怦的心跳。       正因为有以上种种“毛病”,这首诗,几乎被所有的选本拒之门外。   一首很特别的诗。
&第261首[唐补108]&& 曲江三章(其一)——杜甫
     曲江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风涛。   游子空嗟垂二毛。   白石素沙亦相荡,哀鸿独叫求其曹。
    [写作背景]     744年,李白“赐金放还”,路过洛阳。   高官们可能唯恐避之不及,你李白不是得罪了皇帝就是恼怒了大臣,但文学青年们不管不顾,那是偶像,簇而拥之,杜甫可能就是其一。   明星就在眼前,举手投足间,光芒四射。   绕梁三日,余音袅袅,杜甫没过瘾,做了一个决定,继续追随。   在得知李白的下一站是梁宋(今河南开封和商丘)后,2人有了相约。   此时李白44岁,杜甫33岁,一个大哥,一个小弟,在狂放洒脱的李白面前,杜甫一定没有拘束感。这就是性格的互补,内向喜欢外向。     在李白的超粉中,有4位留下了深刻印象: &&&& 1.岑勋,追了上千里,就是为了一睹偶像风采,李白感动,写了《将进酒》。   2.杜甫。   3.魏万,南北往返追了几千里,毅力超过岑勋,李白再次感动,将诗文交他保管,成为兄弟。   4.汪伦,为了能请到李白,竟写了一封诳信,说他那里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李白走时,还边跑边唱地送,逼着李白写下了《赠汪伦》。     李白的狂,不对百姓,这也是他的魅力之一。   这4位中,哪个最猛,当属杜甫。   如果从仕途的角度,不应该与李白太黏糊,如果从科举的角度,应该在家苦读。已经见过面,过了眼瘾,还紧追不舍。这个,欠妥。   这是孤僻人的典型表现,抓住喜欢的就不放。杜甫的心里,一定有很多苦。        2人如约商丘,又巧遇高适,形成3人组,成为诗坛佳话。   下一步,让我们冷静地看出了眉目。   不久,高适离开,南游入楚,而李杜2人继续组合。   以高适的眼光,可能以为李杜都不适合从政,虽道同但谋异,自己先撤。   从高适的诗作中,也没留下对2人太高的评价,甚至友谊。     后来李白追随李璘起兵,对手之一就是当时已任节度使的高适,尤其李白被捕后,很多朋友出手说情,但史料中,没有高适。   高适晚年,任刺史,进中央,没有举荐过杜甫,友谊归友谊,两码事。   政治很冷酷。   高适走后,李杜继续,他们的下一步行动,对杜甫而言,有些出人意料。       王屋山,中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道教十大洞天之首,位于现在的河南省济源市。据说此山隐居着一位道教高手,世称华盖君。   杜甫跟着李白跋山涉水,跨过黄河,来到此山。   想干什么?   寻仙访道。   李白是主谋,杜甫是从犯。     可惜,此时的华盖君已逝,大多弟子都烟消云散,2人扑空。   一点也不怀疑杜甫的入道心理,如果机会适宜,定将一力促成。   说杜甫一直忧国忧民,标准儒家,那是造谣,我不信。至少年轻时不是。   “良觌违夙愿,含凄向寥廓”(觌[dí]:相见。良觌:美好的相见。),这是杜甫诗中对这次寻访的回忆,可见当时的迫切与认真。   总觉得杜甫很压抑,与他自幼的生存环境有关。       失望走出王屋山,2人暂别。李白去了齐州(今济南),请高如贵天师授道箓(lù),正式成为一名道士。此时的杜甫,没有继续跟进,为什么?   李白对道教的执着根深蒂固,杜甫只是想法强烈,如果华盖君尚在,估计有戏。   孤僻内向,这样的人,往往也谨慎。   不久,杜甫也来到济南,此时的李白可能已经回到任城(今济宁),探视家小。     杜甫单游,期间,有一次重要接触,令他以后每每念起,就是与李邕的会面。   李邕文章书法俱佳,当时也是一文化各流,并任北海(今山东青州)太守。到了济南后,听说杜甫也在,主动要求相见,这动作,给了杜甫大大的面子,受宠若惊。   杜甫当时名气尚微,何以劳此大驾?     以下是猜。   在洛阳时,李邕曾见过少年杜甫,同龄中,出类拔萃,给李邕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若干年后的今天,你杜甫水平怎样了,性情的李邕按捺不住。     打住,说一件事。   杜甫的“读书破万卷”,虽然夸张,但肯定读透了很多卷。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而《昭明文选》是我国最早的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时期的太子萧统,组织文人编选。   到了唐代,由李善为之作注,使《昭明文选》更放异彩,而李善的儿子就是李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衣食住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