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需要与女人生理需要要有何联系?两者那个对人的满足更…

当前位置: >>
教师资格证 心理学简答和名词解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心理学在历史上有哪些流派 简述心理学中观察法的短途条件及主要特点 简述心理学中测验法的研究范围 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哪些变量 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具有长远历史但又年轻的科学 简述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主观观点及特征 简述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及特征 简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及特征 简述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及特征 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及特征 简述认知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及特征 心理学主要分支 简述心理学各种方法及其主要特点 简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及特征 简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观点及特征 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及特征 简述认知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及特征 心理学主要分支 简述心理学各种方法及其主要特点 简述注意的特点 简述睡眠不同阶段脑电波的特点 简述产生假性失眠的原因 简述催眠原理 意识活动的主要内容 意识具有状态 注意具有特点 注意具有功能 注意和意识有何联系和区别 注意的种类有哪些 人的整个睡眠可以分为哪几个八面威风?各阶段脑电波特点 按照失眠的原因划分,失眠的种类有哪些 催眠状态下的主要心理特征 按照作用的性质不同,心理促动药物分类 梦有哪些特征,对梦的研究有哪些 简述感觉的分类 简述韦伯定律 简述费希纳定律 简述暗适应和明适应的基本过程 基本的听觉现在有哪些 声音听觉是怎样形成的 简述知觉的分类 简述知觉的特性 简述时间知觉的形式 简述形成时间知觉的线索 与对物的知觉相比,社会知觉的独特性有哪些 社会认知过程中,如何对搜集到的信息加以选择 简述感觉产生的基本过程 什么是韦伯定律 什么是三原色说 简述拮抗理论 什么是位置学说 什么是频率匹配学说 社会知觉主要有哪些内容及特征 社会认知有哪些过程 简述社会认知过程中信息整合的特点 论述社会刻板效应 简述感觉产生的基本过程 什么是费希纳定律 什么是三原色说 什么是位置学说 什么是频率匹配学说 简述记忆的三存储模型 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有哪些条件 简述图式对记忆的影响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简述有意遗忘的作用 记忆包括哪些基本过程 长时记忆是如何储存与建构的 为什么会遗忘?影响遗忘的因素? 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有什么规律 如何对记忆进行分类 简述学习的过程与分类 试述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长时记忆是如何储存与建构的 适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有哪些条件 为什么会遗忘?影响遗忘的因素? 简述概念形成的假设检验模型 简述问题解决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简述利用手段--目的分析法解决问题的要点 简述创造性人格的特征 思维的主要特征 思维有哪些种类 在思维的过程中,思维操作主要有哪几种 什么是概念形成的假设检验模型 推理有哪些形式 问题解决应具备哪些特征 创造性思维主要有哪些特征 试论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推理有哪些形式 问题解决应具备哪些特征 简述能力的涵义 简述智力发展的特征 简述心理学家达斯的 PASS 模型 智力和能力的关系 能力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 如何理解智力的个别差异 简述皮尔曼有关智力研究中的 g 因素理论 何谓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二者在发展上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斯腾伯格智力理论中的元成分和操作成分及知识获得成分 智力测验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智力测验与性向测验和成就测验的区别 心理测验的基本性质 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 试述影响智力发展的各种因素和作用 智力的能力的关系 能力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 如何理解智力的个别差异 智力发展有何特征 请简述斯皮尔曼有关智力研究中的 g 因素理论 何谓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二者在发展上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斯腾伯格智力理论中的元成分和操作成分及知识获得成分 简述动机中需要与诱因的联系 简述动机的种类 简述关于交往动机获得方式的二种不同观点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简述情绪的基本形式 情绪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何影响 动机分哪几种?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在我们的生活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动机对于提高活动效率有何意义 交往动机产生的原因 成就动机的特征 情绪与情感有何区别和联系 情绪的基本成分与种类 情感的种类 情绪的主要表达方式 有代表性的动机理论有哪些 简述人格的结构 什么是人格结构的自我调控系统 简述现代五因素的特质理论 简述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什么是人格,人格具有哪些特征 简述人格差异的表现 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各对人格起什么作用 人格测量的方法 比较并分析特质说与类型说二种人格描述模式 简述人际交往的自我肯定需要 简述人际沟通的基本功能 简述有效的倾听技术 简述关于领导产生的二种说法 为什么会出现社会助长或社会干扰 简述出现社会惰化的原因 简述减少社会惰化的有效途径 简述造成群体极化的原因 怎样防止群体思维带来的不良影响 什么是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 什么是人际沟通?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简述非言语沟通的类型和功能 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什么是群体?群体有哪些基本特征 什么是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它们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分析去个体化现象的发生过程和原因 分析比较舒茨的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和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 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有哪些 压力有哪些不同含义 压力会带来什么样的身心反应 心理健康的概念是什么?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什么是挫折?挫折后的反应有哪些?如何应对挫折 面对压力该如何应对 引发压力的原因有哪些?压力会带来什么样的身心反应 举例说明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它有哪些表现方式 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如何克服焦虑 简述毕生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简述新生儿的条件反射及特点 简述獐动作的发展遵循的原则 成年初期在心理发展上有哪些主要特点 毕生发展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心理发展年龄阶段划分的依据是什么?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如何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各有什么影响 獐的社会性发展包括哪些内容 青少年时期个体个性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内容 成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内容? 如何认识皮亚杰关于獐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173 简述学习心理学知识对于人们认识内外世界的意义 174 简述常见的二种学习策略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简述气质与性格的区别 简述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简述压力的影响因素 简述青少年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点 试比较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的异同 什么是临床心理学,它与咨询心理学的区别 依据学习方式的不同,可将学习分哪几种类型 简述想象及其特征 简述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 简述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简述中年危机的主要原因及表现 如何理解智力的各种差异 简述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简述社会认知过程 简述美国心理学家梅耶提出的学习过程模式 简述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 简述动机的功能 简述人际交往的三种基本需要 试述问题解决的概念、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试述青少年培养良好性格的意义,并对如何培养提出建议 试述心理挫折的对应策略 人的整个睡眠过程可分哪五个阶段 简述知觉的特点 简述创造性思维及其影响因素 简述情绪情感的功能 人格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简述大学毕业生面临的主要任务 试述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举例说明如何对群体内部人际关系进行有效的测量 简述使用问卷法进行心理调查的优缺点 长时记忆中信息的提取需要线索,线索的有效性主要依赖哪些条件 听别人讲故事,头脑中就出现相应的情节,这是什么心理活动简述其含义及特征 简述动机的功能 什么是人格测验法?请列举三种有代表性的人格测验 婴儿对抚养者的依恋行为如何产生 结合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谈如何发挥教育在智力发展中的作用 试述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 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需要考虑哪些变量 简述注意的功能 简述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 简要分析人格结构中的自我调控系统 简述群体的基本特征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培养人的创造性 试用工作动机理论说明如何激发人的工作动机 列举心理防御机制 5 种常见方式,并分析挫折的应对策略 心理发展年龄阶段划分的依据是什么?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如何 智力发展有何特征 什么是人际沟通?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思维的主要特征 注意具有哪些特点 什么是斯腾伯格智力理论中的元成分和操作成分及知识获得成分 知觉有哪些特征 成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和 什么是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它们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简述人格的结构 简述斯皮尔曼有关智力研究中的 g 因素理论 情绪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试述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对梦的研究有哪些,梦有哪些特征 如何理解智力的各别差异 简述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 简述人格差异的表现 什么是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什么是挫折?挫折后的反应有哪些?如何应对挫折 焦虑障碍包括哪儿种类型 分析比较舒茨的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和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 试述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能力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 动机分哪几种?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在我们的生活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各对人格起什么作用 什么是群体?群体有哪些主要功能 毕生发展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引发压力的原因有哪些?压力会带来什么样的身心反应 如何认识皮亚杰关于獐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论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简述非言语沟通的类型和功能 什么是人格,人格具有哪些特征 动机对于提高活动效率有何意义 面对压力该如何应对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各有什么影响 意识活动的主要内容 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试述影响智力发展的各种因素 人格测量的方法 青少年时期个体个性发展的主要特点 成就动机的特征 群体极化和群体思维会对群体决策造成什么影响 獐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 交往动机产生的原因 创造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 代表性的动机理论有哪些 长时记忆是如何储存与建构的 什么是概念形成的假设检验模型 简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及特征 问题解决应具备哪些特征 注意具有哪些功能 试述社会刻板效应 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如何克服焦虑 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有什么规律 创造性思维主要有哪些特征 什么是频率匹配学说 意识具有状态 简述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及特征 简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观点及特征 影响獐人格发展的可能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173 简述学习心理学知识对于人们认识内外世界的意义 答:1 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解释自身心理活动了解自身心理特征。2 运用到人际交往中,通过他人行为推断内心活动 174 简述常见的二种学习策略 答:1 复习策略,1)复习时间和次数 2)复习的方法,2 组织策略,常用的组织策略有群集、摘录、划线等等 175 简述气质与性格的区别 答:1 气质由先天决定,性格由后天形成 2 气质反映了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性格则反映对现实的态度与相应的行为方式 3 气质体现人格生理 差异,可塑性小,性格体现人格心理差异,可塑性大 4 年龄越小,气质作用越大,年龄越大,性格作用越明显 5 性格在人格系统中具有核心作用,气质的 作用小于性格 176 简述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答:1 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 2 去个体化 3 群体极化和群体思维现象 4 从众与服从 177 简述压力的影响因素 答 1 经验 2 准备状态 3 认知 4 性格 5 环境 178 简述青少年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点 答 1 强烈、狂暴与温和、细腻共存 2 情绪的可变性成固执性共存 3 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 179 试比较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的异同 答相同点:都是用于表示个体智力水平高低的指标 2 不同点:比率智商最早由比内提出,指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值,该计算方法只适用于獐,当 人发展到一定年龄后,使用心理年龄做计算则不符合实际情况;离差智商最早是由韦克斯勒提出的,它裨上是将个体的成绩和同年龄组被试的平均成绩比 较得出的相对分数,其计算公式为:离差智商=100+15z。 180 什么是临床心理学,它与咨询心理学的区别 答临床心理学涉及对心理障碍者的评估、诊断与治疗,同时涉及轻度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处理。主要工作方式包括面谈、实施心理测验和提供集体或个 人心理治疗。咨询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相近似,主要区别在于它面对 的心理障碍者症状较吧,不仅是做出诊断相对的更具有指导方面的意义,如一些家 庭咨询、婚姻咨询和职业指导 181 依据学习方式的不同,可将学习分哪几种类型 答:1 接受学习,所学习的内容是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式通过传授者直接呈现 2 发现学习,在缺乏经验传授的条件下,个体自己去独立发现、创造 经验的过程 3 意义学习,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进行新的学习理解新的信息 4 机械学习,在缺乏某种先前经验的情况下,靠死记硬背进行学习。 182 简述想象及其特征 答 1 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 想象的特征有新颖性和形象性 183 简述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 答:1 动机对于提高活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各咱活动都存在动机的最佳水平 2 动机过强或不足,都会使工作或学习效率降低,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 利于发挥最佳工作效率 3 动机的最佳水平随活动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简单容易的活动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当活动难度加大时,动机强度 要降低。 184 简述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答 1 生物遗传因素 2 社会文化因素 3 家庭环境因素 4 早期童年经验 5 自然物理因素 185 简述中年危机的主要原因及表现 答:中年危机由来自于自身生理变化方面,家庭生活变化方面和事业变化方面的压力构成;具体表现 1 人到中年无奈容颜衰老,功能衰退 2 孩子长大 成人,离开家庭空巢父母感到孤独失落 3 事业的巅峰期后,对未来没有期待。 186 如何理解智力的各种差异 答 1 智力差异。智力差异有个体差异和团体差异。个体差异包括水平差异和智力结构差异及发展的形态差异。团体差异包括性别差异和职业、种族之 间的差异。2 如何正确看待差异:一般而言,同一群体内部的个体差异,性别间的差异和遗传关系较大;不同职业、种族间的差异则更多产生于环境。当 然,一二种智力测验不能完全合理地评价人类复杂的智力问题,也有文化不公平等评价标准的设计问题。 187 简述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答 1 认识内外世界 2 调整和控制行为 3 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中 188 简述社会认知过程 答:1 信息的搜集与选择 2 信息的整合过程 189 简述美国心理学家梅耶提出的学习过程模式 答:学习应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首先产生注意,A 通过注意来选择与当前的学习任务有关的信息忽视其他无关刺激,同时激活长时记忆中的相关原 有知识 B 新输入的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后,学习者找出新信息中所包含的各种内在联系,C 并与激活的原有的信息相联系 D 最后,被题解的新知识进入长 时记忆储存起来 E 在特定的条件下,学习者激活、撮有关信息,通过外在的反应作用于环境。 190 简述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 答 1 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对智力的三个方面予以说明,即智力的内部构成成分、这些成人与经验的关系、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 2 内部构成的三种 成分分别为: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 3 内部成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是指根据经验调整所运用的成分从而获益的能力 4 智力是适应环境、塑造环 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 191 简述动机的功能 答 1 激活功能 2 指向功能 3 调节与维持功能 192 简述人际交往的三种基本需要 答:1 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2 支配需要,指个体控制别人或被别 人控制的需要,是个体在权力关系上与他人建立或维持满意人际关系的需要 3 情感需要:指个体受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并维 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关系的需要 193 试述问题解决的概念、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答:问题解决是指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其特征:1 目标指向性 2 操作系列性 3 认知性操作;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 1 问题表征的方式 2 无关信息的干扰 3 功能固着性 4 心向 194 试述青少年培养良好性格的意义,并对如何培养提出建议 答:1 有利于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2 有利于帮助青少年学会正确的评价自我,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 调控的能力 3 有利于帮助青少年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195 试述心理挫折的对应策略 答 1 正确认识挫折 2 改变不合理观念 3 加强修养、勇于实践 4 优化自身人格品质 196 人的整个睡眠过程可分哪五个阶段 答:1 过渡期 2 轻睡期 3 34 阶段为沉睡期 4 第五阶段为快速眼动睡眠 197 简述知觉的特点 答知觉的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198 简述创造性思维及其影响因素 答创造性思维是相对常规思维而言的, 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 提出新的方案和程序, 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影响因素有智力因素、 人格因素、环境因素、动机因素 199 简述情绪情感的功能 答:1 动机功能 2 调控功能,适当的情绪情感对人的认识活动起促进作用,不当的情绪情感对人的认识活动起瓦解作用 3 健康功能 4 信号功能 200 人格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1 认知方式的差异 2 气质差异 3 性格差异 201 简述大学毕业生面临的主要任务 答:1 求职与升学或继续学习 2 婚恋与生育 202 试述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答:1 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影响,心理学中主要通过家庭谱系研究和双生子研究推测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2 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大量的收养儿童研究 表明被收养儿童的智商与养父母的智商也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收养前后父母社会经验地位的变化对獐的智力发展存在影响。早期干预也能提高獐的智力测 验分数 3 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学校教育对智力发展有显著的影响,影响途径多种多样,最明显的方式就是知识的传授 4 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人的 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中最终形成起来的,智力也不例外 203 举例说明如何对群体内部人际关系进行有效的测量 答:社会测量法是测量群体内部人际关系最常用的方法 2 社会测量法最基本的技术包括二个步骤,其 是社会测量问卷或访谈,其二是对问卷或访谈 结果的分析处理 3 举例有 1 社会测量或访谈题目设计 3 测量结果制成人际关系矩阵表或绘制更直观的人际关系图 204 简述使用问卷法进行心理调查的优缺点 答:优点是能同时搜集许多人的同类问题的资料,省人力省物力;缺点不能保证回收率及被调查者的认真合作 205 长时记忆中信息的提取需要线索,线索的有效性主要依赖哪些条件 答 1 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 2 情境与状态的储存性 3 情绪的作用 206 听别人讲故事,头脑中就出现相应的情节,这是什么心理活动简述其含义及特征 答是想像,想像的含义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加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3 想像的特征是新颖性和形象性 207 简述动机的功能 答:1 激活功能 2 指向功能 3 调节与维持功能 208 什么是人格测验法?请列举三种有代表性的人格测验 答:是在标准化的技术条件下,探察和鉴别受测者心理及行为的方法,主要的人格测验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2 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 3 高夫的青年 性格问卷 209 婴儿对抚养者的依恋行为如何产生 答:1 扶养者是婴儿食物的主要来源 2 通过扶养者与婴儿双方的相互强化,满足婴儿的社会性需要 210 结合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谈如何发挥教育在智力发展中的作用 答:1 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 7 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这 7 种智力为: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 身体运动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2 教育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智力的发展,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播可以使学生的能力和其他的心理品质得到发展,各种 课外、校外活动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211 试述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 答:1 相对性和互补性:人们倾向于喜欢那些与自己具有相似的态度和价值观的人,在个性品和行为方式上某些相反的,互补的特征,有时也能满足 相互的需要,都能表现为相互吸引 2 个人品质:随着人际交往的深入交往者的内在品质越来越重要 3 接近性与熟悉性,空间上距离较近的个体,相互间接 触的机会较多,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容易成为知己。 212 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需要考虑哪些变量 答 1 自变量,即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 2 因变量,即实验者所需测定和研究的行为和心理活动 3 控制变量,是实验者高潮控制的自变量以 外有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 213 简述注意的功能 答 1 选择功能,注意能够从大量的信息中选择出生要挟信息给以反应同时能够排除掉无意义的信息的干扰 2 维持功能:注意使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能 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比较紧张的状态 3 调节功能:注意帮助人从一种活动转向另一种活动 214 简述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答:1 感觉通道的性质 2 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3 个体的兴趣和情绪 215 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 答:发展的水平差异 2 发展的智力结构差异 3 发展过程的不同形态 216 简要分析人格结构中的自我调控系统 答: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主要作用对人格各成分进行调控,使之完整统一和谐。 217 简述群体的基本特征 答:1 我们通常将成员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集体体称作群体,其基本特征包括群体规范、群体的凝聚力、群体中的角色、群体的领导 218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培养人的创造性 答:1 影响因素:智力因素、人格因素、环境因素、动机因素 2 创造性培养 1)建立目标与意向 2)训练基本技巧 3)获取某领域的具体知识 4)刺激 与好奇心 5)建立动机 6)建立自信、鼓励冒险 7)强调掌握和自我竞争 8)培养有关创造力的信念 9)提供选择发展机会 10)促进自我管理技巧 11)传 授创造性思想的策略和技术 12)善于运用例子 219 试用工作动机理论说明如何激发人的工作动机 答:工作动机理论 1X 理论,人工作是为了钱,个人的工作动机来自物质利益的驱动,常被外来刺激所吸引 2)Y 理论:人是负责、有创造力的,人 们工作不是为了物质利益,而是出于一处要将工作做好的内驱力 3)V 理论:个人的工作动机水平依赖于为实现自身的价值观而付出的努力,有雄心的人 个人价值观比较高,并且会努力在工作中寻求实现和证明 4)Z 理论:个人的价值观与组织目标一致时,个体的工作动机、士气、忠诚度都会得到提高。 根据工作动机理论激发人们的工作动机可采取下列措施 1 提高工资及福利,进行物质刺激 2 创造自由的工作环境,让工作者有发挥创造力的空间,满足他 们对工作的内在需要 2 创造自由的工作环境,让工作者有发挥创造较往年空间,满足他们对工作的内在需要,3 把组织目标与个人价值的实现结合起来, 4 提高工作者的个人价值观 220 列举心理防御机制 5 种常见方式,并分析挫折的应对策略 答: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 10 种:否认、幻想、压抑、投射、反向、转移、退行、文饰、补偿、升华等。2)应对策略:1 正确认识挫折 2 改变不合 理观念 3 加强修养,勇于实践 4 优化自身人格品质 221 心理发展年龄阶段划分的依据是什么?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如何 答 1 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标准规定为,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的时期内的特殊矛盾或质的特点,而其主要表现在 个人档同时期的主导活动、智力水平和个性特征,以及生理发展和言语发展上。2 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有:1)一般说来,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在 一定的教育条件下,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稳定性,显示出阶段的顺序,每一个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是稳定的和共同的 2) 另一方面,相同的教育条件和社会环境在不同的儿童身上所起的作用也可能是不同的,因而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速度上,也会形成一定的差距,表现 出可变性 3)随着各种条件的不同,个体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在一定范围内也可以发生一些有限制的变化 222 智力发展有何特征 答:1 智力的一般趋势。在人的一生中,智力水平随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一般说,智力的发展可分三个阶段,即增长阶段稳定阶段和衰退阶段 2 智力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223 什么是人际沟通?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答 1 人际沟通可以发生在个人与个人之间,也可发生个人与群体或群体与群体之间,还可发生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人际沟通总是沟通者为了达到某种 目的、满足某种需要而展开的。人们在沟通时,会根据双方的特点选择沟通的内容、通道以及策略以达到影响对方的目的。2)①人际沟通最基本的功能 是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协调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的行为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从而使社会生活维持动态的平衡②人际沟通还具有需要 满足的功能,个人通过表达自己的身心状态,实现与他人的联系,明确人际关系的行动方向,从而使自我价值得以实现 224 思维的主要特征 答 1 间接性 2 概括性 3 思维和语言有密切的关系 225 注意具有哪些特点 答注意的指向性和注意的集中性 226 什么是斯腾伯格智力理论中的元成分和操作成分及知识获得成分 答:在斯腾伯格看来,智力的内部构成涉及思维的三种成分,即元成人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①无成分指行为表现和知识获得的过程,它负责行 为的计划、策略与监控②操作成分指接收刺激,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比较刺激,从长时记忆提取信息,以及做出判断反应的过程,负责执行元成分 的决策③知识获得成分是指用于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负责新信息的编码与存贮。在认知性智力活动中,元成分起着最重要的核心作用,它决定人们 解决问题使用的策略。 227 知觉有哪些特征 答 1 知觉整体性 2 知觉的选择性 3 知觉的理解性 4 知觉的恒常性 228 成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和 答:①个体的自我意识得到充分的发展,自我同一性得到了确立,人生观和价值观趋于稳定,情绪也赵于稳定,人际交往趋向成熟②随着个体经济地 位的独立,个体的诸多心理感受和生活状态也发生着重要的变化,恋爱、婚姻以及养育子女已经成为成年人的重要任务 229 什么是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它们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 99 社会助长: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社会惰化:主要指体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可的成员每 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是偏少的现象。社会心理学家拉塔奈认为,出现社会惰化的原因有三:①社会评价的作用②社会认知的作 用③社会作用力的作用 230 简述人格的结构 答:①知--情---意系统②心理状态系统③人格动力系统④心理特征系统⑤自我调控系统,以上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使 人格构成一个整体。同时五种人格系统成分的独特结合,也构成了每个人的独特人格。 231 简述斯皮尔曼有关智力研究中的 g 因素理论 答: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在 20 世纪初最早对智力问题进行了探讨。它提出,在各种心理任务上的普遍相关是由一个非常一般性的心理能力因素或 称 g 因素所决定。在一切心理作息 ,都包括这个一般因素(g 因素)和某个特殊因素(或称 s 因素)二种因素。G 因素是人的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S 因 素只与特定的智力活动有关。一个人在各种测验结果上所表现的来正相关,是是由它们含有共同的 g 因素;而它们之间又不完全相同,则是由于每个测验 包含着不同的 s 因素。斯皮尔曼认为 G 因素就是智力,它并不能直接由任何一个单一的测验题目度量,但可以由许多不同测验题目的平均成绩进近似的估 计。 232 情绪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答: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233 试述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答: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在人格形成中起作用,就人格状态而言,后天环境因素的作用更大;但就人格的不同成分来看地,遗传和环境的作用因人格 特征而异, 因人而异。 ①人生物遗传因素②社会文化因素③家庭环境因素④早期童年经验⑤自然物理因素。 综上所述, 人格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 234 对梦的研究有哪些,梦有哪些特征 答梦是人在睡眠中尤其是在快速眼动睡眠时期神经系统活动的结果, 梦也是一种心理活动是意识的一个层面活动的结果 1 关于梦的研究主要有①费洛 伊舆首先提出:人的心理可以划分为意识、无意识和前意识三个层面无意识中包含大量的观念想法欲望冲动等,这些想法因为与社会偷道德相冲突而被个 体压抑在无意识中,个体无法觉得到,但可能通过这样那样的途径泄露出来,按他的观点,梦就是一个途径,梦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②在梦的内容方面, 霍尔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他发现,大多数的梦具有一般世俗性质,可能是将家庭、朋友和同事等某些特征加以联系组成,因此有一些梦相当普遍 2 梦的 特征:①自我中心②梦境受生活环境影响,与当前的生活事件有关③睡眠中的外在或内在刺激可以影响梦的内容。总之,梦总是由某种刺激引起一些神经 细胞活动的结果,只不过它不被清醒地觉察,也不能控制而已。 235 如何理解智力的各别差异 答由于人们在先生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生长环境和所接受教育等方面都不同,人与人之间在智力上存在着很大差异,表现在①在智力发展水平上,不 同的人怕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②每个人智力的结构,即组成方式上也有所不同。③人的智力发展过程有不同形态④智力的团体差异, 236 简述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 答:动机的产生受内外二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个体内在的某处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外在环境则作为诱因,引导个体趋向于特定的目标。1 在动机中,需要与诱因是紧密相连的。需要比较内在、隐蔽,是支配人们行动的内部原因;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朝向性活 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所以,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使活动朝向外界的诱因,从而使活动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 2 当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诱因 的吸引力降低,动机的强度也随之减弱或消失 237 简述人格差异的表现 答 1 认知方式差异 2 气质差异 3 性格差异 238 什么是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 答本能、合群需要和自我肯定的需要 239 什么是挫折?挫折后的反应有哪些?如何应对挫折 答 1 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2 人们受到挫折 后的反应①攻击行为②冷漠③幻想④心理防御机制。3 面对挫折我们应该勇敢、正确的去面对①正确认识挫折②改变不合理观念③加强修养,勇于实践④ 优化自身人格品质 240 焦虑障碍包括哪儿种类型 答五种:①广泛性焦虑障碍②恐慌障碍③恐惧症④强迫症⑤创作后应激症 241 分析比较舒茨的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和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 答:1 舒茨提出的人际需要三维理论分二方面①每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②个体在表现三 种上基本人际需要时又分主动性和被动性,于是个体的人际行为货币被划分为六种:主动与他人交往、支配他人、主动表示友好、期待与他人交往、期待 他人支配、期待他人的情感表达;2 社会学家霍曼斯采用经济学的概念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他认为在社会互动过程 ,人的社会 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商品交换。社会交换不仅是物质交换,而且还交换赞许、荣誉、地位、声望等非物质的交换以及心理财富的交换。 242 试述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答复习策略 组织策略;1 复习策略的方法:首先在复习的时间上,应该注意及时复习和系统复习,其次在复习的次数上,要注意过度学习,最后, 在复习的方法上,要阅读与背诵相结合,即尝试背诵法 2 组织策略方法:可以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的加工,进而促进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常用的 组织策略有群集、摘录、划线、列提纲等 243 能力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 答:人的能力种类很多,可按不同的标准分类①按倾向性可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②按功能可划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③按照在活 动中产生的结果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关系划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244 动机分哪几种?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在我们的生活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答①依据不同的标准可将动机划分为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主导动机与从属动机。2 生理性动机也称为驱力,是由个体的 生理需要所驱动而产生的动机。它以个体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对维持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重要的作用如饥、渴、缺氧等;社会性动机推动人们从事 社会活动参与社会团体并在其中获得认可、地位与成功感,社会动机是人的某些高级需要所产生的,所以,如果社会性动机长期得不到满足,可能导致适 应不良,出现某种心理障碍。 245 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各对人格起什么作用 答①生物遗传因素②社会文化因素③家庭环境因素④早期童年经验⑤自然物理因素 246 什么是群体?群体有哪些主要功能 答:群体是指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集合体。2 群体功能:给成员以心理上的归属感、使成员具有认同感、使成员获得社会性支持。 247 毕生发展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①人生的发展,除了身体在生物意义上的发育,成熟以外,是一个伴随人的一生的过程,其行为变化过程贯穿于于人胎儿期到死亡怕全部一生中, 行为变化过程反映了个人的不同行为表现增强和减退的情况②发展具有多维性和多向性, 发展的方向也因发展内容的种类不同而有所不同③发展由获得和 丧失组成,是一个有序变化的过程,并非仅仅意味着增长④心理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和可塑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形式⑤心理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 响,个体发展是年龄阶段、历史阶段和非规范事件等多种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248 引发压力的原因有哪些?压力会带来什么样的身心反应 答:身体性压力源、心理性压力源、社会性压力源和文化性压力源;2 在压力下通常表现在生理、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反应,主要有①压力下的生理反 应②压力下的心理反应③压力下的行为反应 249 如何认识皮亚杰关于獐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答: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獐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理论,描述了从婴儿期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顺序 1 感知运动阶段,0 到 2 岁;2 前运算阶段 2-7 岁 3 具体运算阶段 7-12 岁;4 形式运算阶段,在獐 11、12 岁以后。皮亚杰的这种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得到了认知发展心理学家的普遍认可,对研究獐的 心理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250 论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答 1 问题表征的方式 2 无关信息的干扰 3 功能固着性 4 心向 251 简述非言语沟通的类型和功能 答:①表情,这是非言语沟通的重要手段。②眼行为,其主要功能有注意、劝说、调节和表达情感③身体语言或身体动作,可以分为象征、说明、调 节和情感表露四类④服饰⑤讲话风格⑥人际空间 252 什么是人格,人格具有哪些特征 答: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特征有:①独特性②稳定性③ 统合性④复杂性⑤功能性 253 动机对于提高活动效率有何意义 答:1 研究证明,各种活动都存在动机的最佳水平。动机过强或不足,都会使工作或学习效率降低,中午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发挥最佳工作效率 2 研 究还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活动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简单容易的活动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当活动难度加大时,动机强度要降低。 254 面对压力该如何应对 答:1 了解自己的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2 劳逸结合,积极休息培养业余兴趣爱好 3 加强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睡眠充足 4 建立和扩展良好社 会支持系统,拥有朋友 5 积极面对人生,自信豁达,知足常乐,笑口常开 6 改变不合理观念,通过有意地改变自己的内部评议来改变不适应状况 255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各有什么影响 答: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既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既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前提条件,同时,也不能忽视后天环 境和教育的作用个体先天的遗传素质仅仅为个体提供了心理发展的可能性,个体只有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才有够使先天的因素可以正常发展。先 天的因素与后天的因素、遗传的因素与环境的因素是在相辅相成中发生作用的 256 意识活动的主要内容 答:1 对外部事物的觉知 2 对内部刺激的觉知 3 对自身的觉知 257 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答:1 问题表征的方式 2 无关信息的干扰 3 功能固着性 4 心向 258 试述影响智力发展的各种因素 答:影响人的智力的因素很多,1 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影响 2 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3 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4 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259 人格测量的方法 答:①测验法②投身法 260 青少年时期个体个性发展的主要特点 答:1 自我意识的发展 22 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点 3 人际关系发展的新特点 261 成就动机的特征 答: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 2 具有坚定信念 3 正确的归因方式 262 群体极化和群体思维会对群体决策造成什么影响 答:1 对群体决策的影响:通过群体讨论,群体中原来被大多数人同意的意见得到了加强,原来同意这一意见的人就会更相信自己的意见的正确性。 而原来被群体反对 的意见,经过讨论后,也会得到加强,所以,群体讨论的结果使群体的意见出现了“极端化” ,使群体的态度或意见倾向朝二极方向运 动,使原来的不同意见之间的距离加大 2 对群体决策的影响:一旦群体思维产生了,凝聚力高的群体的成员就会过高估计群体的权力和道德权威,使对立 意见定型化,使错误意见合理化并产生一个虚假的意见来压制不同的意见,导致群体做出错误决策 263 獐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 答 1 由上到下 2 由内到外 3 由简单、无意识的动作到复杂的、意识控制的动作 264 交往动机产生的原因 答:1 合作 2 情谊 3 归属 265 创造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1 智力因素 2 人格因素 3 环境因素 4 动机因素 266 代表性的动机理论有哪些 答:代表性的理论有:本能理论、匮乏与成长理论、认知与期待理论。 267 长时记忆是如何储存与建构的 答:1 首先是归类其次,当各种信息在概念上有一定层次的逻辑关系时,在记忆中就会按照它们的共同特性构成一个多层次的概念体系,这种有层次 的组织结构可以有力的提高记忆效果 268 什么是概念形成的假设检验模型 答:模仿形成的假设检验模型认为: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一个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过程,被试者通过对所给刺激材料的分析与综合,并依据自己的知 识经验,首先提出一个与目标相一臻的假设,然后再根据主试者的反馈和对新材料的分析,检验和修正所提出的假设,最终形成概念其基本模式可以概括 为:假设-检查-再假设-再检验。。直到成功。 。 269 简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及特征 答:1 主要观点①华生宣称心理学任为一门科学,只能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它坚持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②他认为,强化很重要,只要找到不同事 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再根据条件反射原理给予适当的强化,使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起牢固的联系,那么就可以预测、控制和改变人的行为③斯金纳的理 论对华生的理念有所发展。他明确指出,任何有机体都倾向于重复那些指向积极后果的行为,而不去重复指向消极后果的行为,他坚信人的一切行为都是 由外部环境所决定的 2 特征:华生只强调行为,不论心理、意识,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的环境影响下形成 2)行为主义的影响深远,不仅其客观 研究方法得到了肯定,而且在当前的行为改造、心理治疗中,行为主义的方法作占有重要地位 270 问题解决应具备哪些特征 答:目标指向性、操作系列性、认知性操作 271 注意具有哪些功能 答: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272 试述社会刻板效应 答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当人们采用较为固定的看法去识别一个具体的人,去对他进行判 断、推测和概括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偏差,这即为。 2 形成的原因有①认知者总希望根据较少的信息做出全面的推论②每一个群体都会有自己独特的 。 目标,因而同一群人们中的个体就会有许多相似之处③接触机会的限制,因而印象难以改变④社会刻板印象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刻板常常与人的利益或 价值发生关系,而且还可以快速补充社会认知过程中的缺失信息,⑤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等 273 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如何克服焦虑 答:首先,认清焦虑状况,其次,坚持克服焦虑的三个原则即不回避、下面迎战和做记录第三,学会放松自己第四运用想象减轻焦虑第五,进行更改 思考,最后,接受专业治疗 274 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有什么规律 答: 从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中可以看到, 节省量随着初学与再学的时间间隔的回升而减少即遗忘的数量逐渐增多。 具体规律是, 遗忘进行是不均衡的, 即在衰亡的最初阶段遗忘得秀快,后来逐渐缓慢,到了相当时间,记忆保持的分量较少了,几乎不再遗忘。 275 创造性思维主要有哪些特征 答:①敏感性②流畅性③灵活性④独创性⑤再定义性⑥洞察性 276 什么是频率匹配学说 答:对于 1000 赫兹以上的中度间高的声音不只是由单独一个神经细胞组合起来构成与之相匹配的频率,也就是说,神经细胞分成数组,各自以轮班 的方式发射神经冲动,不同的组分别对声波压力产生冲动,各且同步发放,产生对高频声波的识别功能,称。。 。,也称排发说 277 意识具有状态 答:1 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2 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3 白日梦状态 278 简述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及特征 答:1 主要观点:①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②他们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工作不应局限在实验室里,还要考虑人是如何调整行为以适 应环境不断提出的要求的。特征他们强调心理学应研究意识的功能,故被称为机能主义心理学 279 简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观点及特征 答:主要观点 L 弗洛伊德提出要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来寻找病人疾病的根源,通过病人的自由联想,对其谈话做出分析,找出其疾病的根源,他还认为 人除 有意识的活动还有无意识活动,精神分析主要就是试图用各咱方法发现和提示病人在下意识中存在的问题的。特征:由于弗洛伊德过分强调人的性 本能在下意识中的作用,因此在理论上曾引起争论在我国更受到过长期批判,精神分析的方法至今在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中仍然在用,而且其理论对人格、 动机等心理学的研究方面也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280 影响獐人格发展的可能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答影响因素有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与社会因素、早期童年经验、自然物理因素 1 口语报告法 2 实验心理学 3 社会心理学 4 发展心理学 5 法律与犯罪心理学 6 无意识 7 感受 8 感受性 9 最小可觉差 10 明适应 11 暗适应 12 声波 13 纯音 14 分贝 15 记忆 16 感觉记忆 17 组块 18 群集 19 遗忘曲线 20 学习 21 短时记忆 22 长时记忆 23 前摄干扰 24 倒摄干扰 25 思维 26 内涵 27 日常概念 28 科学概念 29 证实倾向 30 分析 31 综合 32 比较 33 抽象 34 概括 35 聚合思维 36 发散思维 37 常规思维 38 创造性思维 39 概念 40 问题解决 41 启发式方法 42 想像 43 一般能力 44 特殊能力 45 智商(IQ) 46 心理测验 47 心理特质 48 信度系数 49 效度 50 构想 51 潜在才能 52 遗传 53 横断比较法 54 智力 55 能力 56 智商 57 流体智力 58 晶体智力 59 信度 60 常模 61 动机 62 从属动机 63 成就动机 64 工作动机 65 本能理论 66 需要 67 诱因 68 交往动机 69 情绪情感 70 心境 71 激情 72 应激 73 道德感 74 理智感 75 美感 76 心理状态 77 认知方式 78 共性特质 79 自陈量表法 80 人格 81 气质 82 性格 83 特质 84 投射测验 85 心理状态 86 人格动力系统 87 个性特质 88 人际关系 89 包容需要 90 情感需要 91 广义的沟通 92 反馈 93 言语沟通 94 群体 95 社会干扰 96 社会惰化 97 群体极化 98 群体规范 99 社会助长 100 去个体化 101 群体思维 102 从众 103 压力 104 广场恐惧症 105 心理健康 106 焦虑障碍 107 压力源 108 心理防御机制 109 文饰 110 升华 111 个体心理发展 112 认知 113 社会性发展 114 第二性征 115 关键期 116 认知 117 道德认知 118 横断研究 119 纵向研究 120 挫折 121 沟通 123 推理 124 意识 125 心理定势 126 催眠 127 首因效应 128 匮乏动机 129 道德感 130 日节律 131 社会知觉 132 认知发展 133 生物节律 134 知觉的选择性 135 非言语沟通 136 晕轮效应 137 调查法 138 人格特质 139 认知 140 测验法 141 近因效应 142 心理学 143 注意 144 知觉1 口语报告法:也称“大声想” ,即经过一定训练后,让被试在解决某个问题的同时,大声说出头脑内进行的活动,事后由心理学家对之进行分析。 2 实验心理学: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心理学分支,它借助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科学心理学发展初期的那些传统核心课题,如感觉、知觉、学习、动机和情 绪等。 3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际间的行为和社会力量对行为的控制和影响。 4 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一般以人的整个生活历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人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不同心理特点,但广义讲,它也包括动物 心理学。 5 法律与犯罪心理学:主要研究司法程序中的犯罪动机及犯罪行为,以及犯罪证据的可靠性等,如近年来在国内兴起的测谎就在该分支的研究范围内。当 前的法律心理学与犯罪心理学还涉及对犯罪者行为的矫正与指导。 6 无意识指个体不能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按照弗洛依德的说法,无意识中包含了大量的观念、想法、欲望和冲动等,这些观念和想法因为与社会伦 理道德相冲突而被个体压抑在无意识中,个体无法觉察到。 7.感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众的感官对种种不同刺激能量的觉察,并将它们转换成神经冲动传往大脑而产 生的。 8 感受性: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9 最小可觉差:指在刺激变化时所产生的最小感觉差异。简称 ind。 10 明适应:又称光适应。由暗处到光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两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 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明适应。 11 暗适应:从亮处到暗处,人眼开始看不见周围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区分出物体,人眼这种感受性逐渐增高的过程叫暗适应。 12 声波:是物体振动使周围的介质(如空气、水或其他媒介)产生周期性的压缩、膨胀的波动。 13 纯音:是由正弦波得到的声音,如用音频信号发生器和音叉发出的声音就属纯音。 14 分贝:指正常听觉下可觉察的最小声音大小。 15 记忆:是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16 感觉记忆:又称感觉寄存器或瞬时记忆,是感觉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感觉寄存器只能将来自各个感官的信息(如光、声、味等)保持几 十到几百毫秒。 17 组块:是指人们最熟悉的认知单元,是人们通过对刺激的不断编码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组合。 18 群集:即归类,它是组织策略的一种常见形式,通过对零散、个别的项目、单元进行分类与排列,可以加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助于形成简明有 序的结构,使学习者易于理解与记忆。 19 遗忘曲线:艾宾浩斯根据节省法绘制了不同时间间隔的记忆节省图,通称之为保持曲线或遗忘曲线。 20 学习:通过主客观的相到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 现。 21 短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其信息主要以声音代码的形式储存,储存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保持的时间也是有限的。 22 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以后,在头脑中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 23 前摄干扰:指已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制作。 24 倒摄干扰:指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 25 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26 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 27 日常概念:也叫模糊概念或前科学概念,它是在日常交往和个人经验的积累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这类概念的内涵中有时包含着非本质特性,而忽略了 本质特征。 28 科学概念:也叫明确概念,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经过假设和检验形成的,对于个人则主要是在学习条件下获得的。因此,科学概念的确切内涵可以用 言语进行科学的解释。 29 证实倾向:在条件推理中,人们发现一个有超的现象,就是人们倾向于去证实某种假设或规则,而很少去证伪它们,这种现象称之为。 。 30 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 31 综合: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各个特征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32 比较:把各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点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系统点和不同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3 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种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 34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从各种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特征联合起来的过程,又可分为初级概括与高级概括。 35 聚合思维:指众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也就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 36 发散思维:指众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 37 常规思维:指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38 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39 概念:在心理学上指的是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以一个符号,就是词的形式来表现。 40 问题解决:是通过一系列的认知活动及心理操作,有目的、有意识地把初始状态变为目标状态。 41 启发式方法:指能够通过观察发现当前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相似关系,利用经验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42 想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发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43 一般能力:又称普通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是人所共有的最基本的能力,适用于广泛的活动范围,符合多种活动的要求,并保证众 比较容易和有效地掌握知识。 44 特殊能力:又称专门能力,指为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需的能力。它只在特殊活动领域内发生作用,是完成有关活动必不可少的能力。 45 智商(IQ) :是智力商数的概念,表示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主要有二种计算方法,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 46 心理测验:指在对心理进行测量时所使用的工具,包括人格测验、教育测验和团体测验等等,智力测验是心理测验的一种,它也是最早发展的测验之 一。 47 心理特质:指的是使一个人对于较广泛的一类情景稳定地做出同一反应的心理特点,它是建立在对人类大量相似行为进行观察的基础之上的一种科学 构想,它是心理学家用以描述或解释行为的工具。 48 信度系数:任何测试都有一定的误差,信度依据误差大小有程度上的差异,大小介于 0 与 1 之间通常由二个测量结果的相关系数来表示,称之为信度 系数。 49 效度: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性准确测量的程度 50 构想:指心理学理论所涉及的抽象而属假设性质的概念或特质。 51 潜在才能:指个体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即在给予一定的学习机会时可能达到的水平。 52 遗传:由生物学因素或基因决定的一种现象。如子辈与你父辈的相像。 53 横断比较法:即将一组儿童随机地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对实验组的儿童实施特定的教育方案,控制组作为对照不施加任何特殊的教育措施,以实验 组和控制组的差异作为衡量干预对智力影响的指标。 54 智力:是人的一种综合认知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推理能力等 55 能力:是指众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 56 智商:是心理年龄与实践年龄的比例。为了避免出现小数,将商数乘以 100 就是智商。 57 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 、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度量。 58 晶体智力:指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由词汇、社会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测验度量。 59 信度:即可靠性,是指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一修好 的测量工具,对同一事物反复多次测量,或由不同的人使用,其测量结果应该保持不变。 60 常模:是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由总体测量结果的统计平均值表示。 61 动机:是激发、维持、调节众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62 从属动机:指在行为动机中,有的动机则处于辅助人性的地位,所起的作用偏弱。 63 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会努力去克服困难,尽力达成目标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64 工作动机:是最有效能、最为复杂的社会发球之一,是使个体努力工作,高质量创新并不断完善自己工作的动机。 65 本能理论:是最早被提出的动机理论。该理论认为:有机体生来即具有一些特定的先天倾向,这些货币是维持生存所不可缺少的,人们的行为是受这 些本能力量所驱动的。 66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67 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68 交往动机: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 69 情绪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70 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衡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71 激情: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 72 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73 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首先标准,对人的思想、行为做出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74 理智感:是在认知活动中,众认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75 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76 心理状态:是指某一时刻或某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背景。包括意识状态、注意、情绪状态、疲劳状态等。 77 认知方式:是指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也叫认知风格。 78 共性特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 79 自陈量表法:是被试本人对自己的人格特质予以评价的一种方法。通常用自陈量表提出一系列问题,每个问题陈述一种行为,要求被试按照自己的实 际情形来回答。 80 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81 气质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82 性格:是一咱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它是后天在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 体现了一定的阶级性与道德性。 83 特质:特质是个体有别于他人的基本特性,是人有效组成元素,也是人格的测量单位。 84 投射测验:是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人格理论为依据的。一般是由若干个模棱两可的刺激所组成,被试可任加解释,使自己的动机、态度、感情以及 性格等在不知不觉中反应出来,然后由主试将其反应加以分析,就可以推出若干人格特性。 85 心理状态:指某一时刻或某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背景。包括意识状态、注意、状态、疲劳状态等 86 人格动力系统:是决定并制约人的心理活动的进行、方向、强度和稳定水平的结构。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和世界观等。 87 个性特质: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性特质又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将要特质三种。 88 人际关系:人们为了生存,就必然要与别人建立联系,与别人交流信息,形成各种各样的群体,产生不同的行为,从而也就是建立了各种人际关系。 89 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90 情感需要:指个体受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是在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并维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联系的需要。 91 广义的沟通:指人与信息的相互作用,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大自然界的信息交流。 92 反馈:沟通过程是一个交互作用的过程,沟通双方不断竞争者地接受到的信息的反应提供给对方,使对方了解自己所发送的信息引起的作用,了解对 方是否接受了信息,是否理解了信息,他们授受信息后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从而根据对方的反应调整自己的信息发送过程,以便达到预期的沟通目的。 93 言语沟通:是人们运用语言符号进行信息交流、传递思想。情感、观念和态度,达到沟通目的的过程。 94 群体:是指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集合体 95 社会干扰:是指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时而使个体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 96 社会惰化:主要指体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可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是偏少的现象。 97 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 98 群体规范:指为了保证实现,每个群体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思想、信念和行为的准则。 99 社会助长: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100 去个体化:在群体中,众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湮没在群体之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 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的极低,结果导致众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即。 。 101 群体思维: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成员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一致,以致于使其他变通行动的现实性评估受到压抑。这种群体决策时的货币性 思维方式叫。 。 102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103 压力:也叫应激,由 1936 年加拿大的心理学家汉斯。薛利提出。他认为压力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由生理系统中因对刺激 的反应所引发的非特定性变化所组成的。 104 广场恐惧症:意思是对露天空间的恐惧。广场恐惧症忠孝常常一离开某些安全的地方,通常是家,就会体验到恐惧,他们很难从事购物、乘公交车、 参加会议等活动,在这些环境下,他们会出现呼吸急促、头晕等生理症状。 105 心理健康: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狂言上讲,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 情、意、行、价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 106 焦虑障碍:指受不合乎现实或不合乎理性的害怕所困扰的状态,它所表现出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极度焦虑的体验 107 压力源:指具有威胁性或伤害性并因此带来压力感受的事件或环境。其主要包括身体性压力源、心理性压力源、社会性压力源和文化性压力源。 108 心理防御机制:指个体在潜意识中为、回避或克服现实冲突带来的挫折、焦虑、紧张等而采取的一种防御手段,借此保护自己。常见的防御机制有压 抑、抑制、否认、转移、退行、投射、补偿、合理化、反向、文饰等。 109 文饰: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指采用合理的理由来解释所遭受的挫折,以减轻心理痛苦。 110 升华: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指把不易直接表现出来的行为或欲望转化为建设性的活动。将低层次的需要和行为上升到高层次的需要和行为。 111 个体心理发展: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衰老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和变化规律的。 112 认知:指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它包括感知觉、记忆、注意、思维等心理过程 113 社会性发展: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适合于自己生活的社会情境的人格,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114 第二性征:是外在表现,也原个体身体外形变化的重要标志。和二性征包括心理变化、声音的变化、皮肤的变化,以及阴毛、腋毛等的变化。 115 关键期:个体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获得,最容易形成,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阶段,就不财出现 这样的“好时机“,这个关键的好时机就是关键年龄或关键期。 116 认知:指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它包括感知觉、记忆、注意、思维等心理过程,认知的特征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认知方式、认知策略、认知速度和 认知成绩。 117 道德认知:指人对客观存在的首先关系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认知。它的发展即换手首先思维能力或形式结构的发展,也包括道德观念 或态度的形成与发展。 118 横断研究:指在同一时间里研究不同年龄组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 119 纵向研究:也叫跟踪研究,主要指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所选取试时行追踪研究,对其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观念、记录,目的是考察某些 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质的变化规律。 120 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121 沟通:广义的沟通指的是人与信息的相互作用,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大自然界的信息交流。狭义的沟通主要指在社会生活中的人际沟通,是 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 123 推理:是指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或者从一般原理演绎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 124 意识: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125 心理定势:指坚持使用原有的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 126 催眠: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浼状态。这是在一种特殊情境下,由催眠师诱导形成的 127 首因效应:指众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 ,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128 匮乏动机:个体试图恢复自己生理和心理平衡状态的动机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便趋于消失 129 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标准,对人的认识、行为做出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130 日节律:在人和动物身上存在,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此外,也还有一些生理方面的节律变化,如血压、排尿、茶尔蒙分泌等。 131 社会知觉: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132 认知发展人地客观世界的认识的发展,包括感知觉、记忆 、注意、思维等的发展 133 生物节律指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它们的存在表明机体内部存在一个“生物钟” ,随时监视着时间的进程 134 知觉的选择性是根据当前需要,对外来刺激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特征。 135 非言语沟通指说和写(言语)之外的信息传递包括手势、身体姿态、音调、身体空间和表情等。 136 晕轮效应指众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137 调查法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138 人格特质:特质是个体有别于他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听有效组成元素,也是价格的测量单位。 139 认知是获取知识过程中进行 各种心理活动主要包括知觉、记忆、言语、思维等,即通常所谓的认识过程 139 认知指获取知识过程中进行 各种心理活动主要包括知觉、记忆、言语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140 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划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141 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142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143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144 知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人生理需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