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的天书奇谈赤脚医生,求破解。

& & & & & & &RSS & &日本Z
第九届泛珠大会官网
贵州都市报
贵州工业经济
&&&&&&&&&&&&&&&&&&&&&&&&&&&&&&&&&&&&&&&&&&&&&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开处方,故意让你看不懂?
-贵州都市报
开处方,故意让你看不懂?
记者调查,有医生称“天书”病历暗藏医院“潜规则”
  -核心提示
从3月1日起,国家卫生部印发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正式实施,其中规定:“病历书写应规范使用医学术语,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这意味着患者到医院看病,不会为“天书”病历和处方困扰,但连日来,记者相继走访了贵阳几家医院,发现“天书”病历和处方并未绝迹。知情者说,“天书”病历和处方暗藏行业“潜规则”,医院借此保住利益。不过,这一说法未获证实。但一个可以肯定的事实是,要彻底告别“天书”病历和处方,还尚待时日。  
  “天书”病历   
  难倒划价员   
  3月5日一大早,家住剑河的张芳芳(化名)就带着弟弟前往省医门诊部看病,弟弟生下来耳朵就有问题,里面长了一个小骨头,随着年龄的增大,小骨头也随着变大,导致听力受到严重影响。
  在省医,张芳芳带着弟弟排了好长时间队才挂上号,没想到医生三言两语问完病情后,就在病历和处方单上疾书起来,然后叫她先去划价。
  接过医生递过的病历和处方单,张芳芳傻眼了:“写的什么字?怎么一半的字都看不懂呢?”病历上除了医院名字和日期外,其他的字张芳芳根本看不懂。于是,她拿着这份“天书“病历和处方单走向划价窗口。
  意外的是,在划价窗口,一位工作人员接过病历和处方单看了一遍又一遍,迟迟没有在上面划价,最后,她只得拿着病历和处方单求助于另一位工作人员,在近一分钟的时间里,两位工作人员经过反复推敲,最终才“破译”了病历和处方单,得出划价费用。
  患者想知道   
  开的什么药
  在贵医附院划价窗口,记者随机采访了3位患者,他们都表示“看不懂”自己的病历,其中,一名老病号主动给记者看了他的病历:“你看这个天书字体就像心电图,一条横线抖几个波浪,怕是谁都看不懂这写的是什么吧?”
  另一位马姓市民说,他看病几年了,没有一次能看清楚病历单上写的是什么,除了一些数字和计量单位,对此,他很是困惑。
  家住油榨街的唐奶奶说,医生开的处方单她80%都看不懂,为了弄清楚自己吃的药品,她常常拿着处方到医院药房去问个明白,然后把自己看不懂的药品名称,规规矩矩作了标注。
  “这侵犯了我们的知情权!”见记者问起病历的事,坐在省医抽血室旁的叶先生显得有些气愤。当天他到医院看病,当医生把处方单开完后一看,上面一些诸如“50 my ”、“po tid”之类的数字和字母组合,他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你说我们看病,至少应该让我们知道吃的是些什么药吧,处方单写这么潦草,万一医生拿错药了,我们岂不是被蒙在鼓里?”
  “天书”病历里   
  暗藏潜规则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医生告诉记者,其实,“天书”病历暗藏一个行业“潜规则”,刚从医学院毕业时,他应聘到一家医院上班,第一天药房的人就找他谈话,告诉他一些“潜规则”,比如写处方时使用药品的缩写名或简写名,还可以潦草些,这样可以避免患者直接去外面的药店买药,而作为回报,医生的“返点”自然也很高。
  不过,在贵阳一家医院上班的余女士则表示,对于这样的“潜规则”,她还没有听说过,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患者拿着处方单直接到外面的药店买药,可以节省很大一笔钱。
  “经常有患者拿处方来药店买药,但因为辨认不了处方单上的药品名称,最后我们还是劝患者回医院药房拿药。”贵阳某药房员工罗女士说,很多医生在写处方时都使用缩写或简写,有的用几个字母代表某种药品,而这种“密码”只有医院药房的药剂师才能够“破解”,外人很难看懂。
  自己的病历   
  啥时能看懂
  为什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正式实施了,还有“天书”病历和处方的踪影呢?
  贵州某医院医务人员李先生告诉记者,目前,他所在的医院已经下发了通知,要求医生规范书写病历,此外,医院还定期抽检病历,评出优劣,并直接与医生的收入挂钩。不过,由于刚开始实施,要杜绝“天书”病历和处方,可能还需要时间,特别在大医院,病人多,医生的工作量大,要规范书写病历很费时间,这对医生来说,是个很大的压力。
  近日来,记者走访了贵阳多家医院,随机采访了18名患者,其中有13名患者所持的处方和病历字迹潦草,除去个别字外,基本无法识别,只有2名患者的病历上,字体写得较为工整,能够从病历上了解患者的病情,并知道医生的用药等情况。不过,他们对病历规范书写一事,普遍表示出担忧,“医院在这中间有利益链,不真正做到医、药分离,可能就无法杜绝‘天书’病历和处方。”
  3月17日,记者就此咨询了省卫生厅医政处。一位工作人员说,真正要落到实处,只能靠医院出台具体的解决措施,规范书写病历还有个过程,但卫生部门会加强监管。至于“天书”病历是否暗藏医药“潜规则”,这位工作人员没有正面回答记者的问题。
本报记者 何星辉 实习生 田儒森
金黔在线微博平台
24小时新闻热点
金黔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简介 |
| 网站地图
增值电信业经营许可证(ICP):黔B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营业执照:77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40824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黔)字001号 &重庆晚报数字报
第030版:地理周刊
&&&&&&&&&&
彭水石刻天书 无人破解的千古之谜
  彭水太原乡一巨石上刻着千百年来无人能破解的古怪文字
  石刻上的“天书”谁能读懂
  有块神秘的石头,位于彭水县太原乡花园村9组的一座山上,海拔1000多米,当地人称张飞岍石刻,1988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千百年来,没人能看懂那块巨石上刻的是啥东西,它们是文字,还是符号?有人说是远古少数民族的文字,有人说是张飞用手指刻上去的,还有人说其中隐含了一幅藏宝图。  种种猜测给这块巨石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神秘石刻&不是甲骨文也非道符  前不久,滕绍辉3岁的孙子又闹肚子了,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几柱自制的土香,到小溪对面的张飞岍石刻去祭拜,求神灵庇护孙儿福寿安康。别说,还真灵,刚回家,孙子就好了,跟没事似的。  千百年来,张飞岍石刻早已成为附近村民,甚至彭水县以外的人供奉的对象。逢年过节,或谁家有人生病了,谁家有人出远门,谁家有红白喜事,人们都要来烧烧香烛纸钱祈福。  这不就是一块石头么?真有如此神奇。  4日,记者在太原乡,沿着早年彭水通向丰都的盐茶古道,爬了2个小时山路,到达位于古道边的张飞岍石刻。周围,三三两两在村民在地里忙活着,好一派世外桃源景象。  这是块坚硬的棱骨石,重约八九吨,座落在山梁上。巨石一面很平整,有6道人工打磨出来的深约半厘米、宽约20厘米、长约一米的凹槽,文字(符号)就一行一行地刻在凹槽中,当地村民称为“天书”。石刻旁的地上,有很多纸烛燃烬的痕迹。  1998年版《彭水县志》这样描述:“符号为阴刻,呈枝状、爪状、蚯蚓状,无环形、方形、三角形,个别略似象形状,不类甲骨文、钟鼎文,亦不类道家符咒。”  巨石有明显断裂痕迹,有些文字(符号)在断裂部位显得残缺不全。花园村村干部滕绍平带记者在下方约30米远的溪流边找到了一块疑似巨石残部的棱骨石。这块石头约小一些,其中一面也隐约呈现出几道凹槽,但因溪边风化严重,已看不清所刻内容。  两块石头都躺在庄稼地里,周围无类似石头,而在上方山峰顶部却有很多巨石。当地村民认为,这两块石头就是从山顶滚下摔断形成的,他们也上山去找了很多次,却没能发现其他刻有“天书”的石头。  天书猜想&远古民族文字?  这刻在石头上的“天书”究竟是什么意思?没人知道,村民们只知道世代膜拜,却不知拜的是什么?  近年来,当地政府将石刻拓片送到各全国各地专家手中辨认,却无人能道出个所以然。  现存于彭水县文管所的《四川省文物档案》复件称,张飞岍石刻“据考证乃秦代以前所刻,据专家考证,既非甲金文,亦非大小篆,音义也不辨识。”  前些年,湖南工业大学一教授推测,这是古代彝族的一种文字。  但重庆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彭水县旅游局干部简文相却认为可能性不大:“彭水地区从汉代至今,除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被少数民族占领250余年外,其余时间一直属于中央政权统辖,外族文化堂而皇之镌刻在通往州县的大道上,这种可能性并不是很大。再说彭水地区是以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自今世界上还没有发现苗族有自己的文字。”  简文相提出了石刻与居住在彭水的古老民族板楯蛮有关的观点。板楯蛮曾经是居住在彭水地区的古老民族之一,和石刻一山之隔的山沟就是1000多年前板楯蛮聚居的地方,他们英勇善战,近可用板楯攻守,远可用连发机弩杀敌,现在彭水的彭姓有的就是其后裔。但历史上尚未发现板楯蛮有文字。  现彭水文管所所长王树林和彭水县原文化局副局长、黔中道文化研究先行者蔡盛炽老先生还提出,这可能是蚩尤部队的文字,因为彭水是苗族聚居的地方,而蚩尤正是苗族的祖先。在距张飞岍不远的地方,曾发现一个铜矿,出土了很多汉代的青铜器,传说蚩尤部落曾在这里练兵铸铜器。  由于千百年来无人能解读石刻的意义,只能猜测,更加增添了它的神秘感。  当地传说&张飞用手指抓出来的  让人不解的是,诸多猜测均与石刻的名称不相符。  《彭水县志》记载:“传说系张飞手指刻成,其地故名张飞岍。”  这些东西真是张飞刻上去的?  60岁的村民滕久亮告诉记者,石刻附近世代居住着18户、104名村民,没人能说清这石刻存在多久了,只知道是张飞路经此地时,大手一抹,就有了6道凹槽,手指一划,便有了这些文字。  传说张飞还在附近埋了一笔宝藏,谁破译了石刻内容,就能找到宝藏。至今,当地还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好个张飞岍,银子在路边;有人识破了,要值万万千。”  在附近,关于张飞的传说还真不少。传说张飞过路时,有块石头挡了路,他便一拳头将巨石打到悬崖上去,印下一个拳头状的印记。解放后,这块石头掉下来,人们才发现了这个“锭子(拳头)凼”。  在山下入山口处,还有个块像极了柜子的巨石,搁在悬崖上的岩洞里,当地人说那个石柜是当年张飞藏书的,里面全是兵法秘笈。  向北更远的山上,还有张飞当年留下的“马蹄印”,还说“张飞骑骡子——跃过”的谚语典故就出自于此。  但据史料考证,张飞并未到过太原乡,那这里为什么有这么多关于张飞的传说呢?  “大概是因为这里的村民历代对张飞骁勇神武高大形象的崇敬吧,张飞在这里代指了平乱驱害、保护一方的善神。”简文相认为,这些关于张飞的传说,只能算是老百姓一个美好的愿望。  这到底是谁刻的,是文字,还是符号,或者,真是藏宝图?  王树林说,因为长年暴露在外,风吹雪打,张飞岍石刻风化严重,没有以前明显了,县上已着手对其采取保护措施。王树林希望在石刻完全风化之前,有人能破解这个千古之谜。  ■首席记者&周立&摄影报道第B12版:今日网事
诊所“神处方”字符怪异似天书
网友晒单求“破译”,卫生局:处方书写需规范
&&&&到诊所看病,医生开了处方,手写的处方中全是怪异的字符,犹如“密码”,让人完全看不懂。前天,福州谢女士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出这张“密码”处方,不少网友试图“破译”,却一个字都没看明白。医生和药店师傅说,“猜测的空间都没有。”  在这叠处方中,除了手写的患者名字、年龄、电话、日期可看懂外,医生手写的药名几乎就是“I”字形的符号,根本无法看懂,仅隐约看懂1/2、2/3等数量标识。这张处方是汇达广场附近翁德香诊所开出的。  坐诊的翁医生说,这些处方都是他或儿子开具的,抓药阿姨和他们父子俩都看得懂。他的处方书写完全是个人习惯,外人看不懂并不代表诊所里的人看不懂。来看病的陈女士说,万一抓错药,出现医疗纠纷,去投诉也说不清楚。因为这处方很难“破译”,到底是开了什么药,只能随他说。  记者将翁德香诊所的处方图片发给了仓山区卫生局医政科工作人员刘先生,他说,日起实行的《处方管理办法》已明确规定处方的书写规范,要求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使用代号。刘先生说,一般大的医疗机构现在都已使用机打处方,患者有权知道自己的用药情况及相关费用明细。 本报综合  真是一种神奇的文字  @小玉儿:我看懂了。处方是皮皮虾一斤,酱油三钱,海盐二两,山西陈醋半斤,辣椒半斤。啤酒半打。@不浪漫罪名:能被认出来的说明那医生水平不高,别大惊小怪了!@文达:医生已经是神仙了,正常人哪能看懂。  @天气不好、心情不好:医生开的病历和处方单我就没看懂过。真是一种神奇的文字。@无驹无墅:打仗时派到前线做密码员!
以上稿件、图片版权均属水母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母网”。诊所“神处方”似有字天书 网友晒单求“破译”_百度影视
订阅精彩视频,请
诊所“神处方”似有字天书 网友晒单求“破译”数字报纸HTML版本
&第07版 调查
第01版 : 首页第02版 : 民生头等舱第03版 : 焦点第04版 : 探访第05版 : 出击第06版 : 城事第07版 : 调查第08版 : 创业第09版 : 看点第10版 : 慈善青岛 第11版 : 广告第12版 : 社会第13版 : 网事第14版 : 热线第15版 : 焦点第16版 : 生命的奇迹第17版 : 生命的奇迹第23版 : 广告第24版 : 昨夜今晨第25版 : 文娱第26版 : 星闻第27版 : 搜视第28版 : 玩竞猜?享第29版 : 盯人第30版 : 赛点第31版 : 健康第32版 : 广告第33版 : 财周刊?人第34版 : 财周刊?投第35版 : 家长学堂第36版 : 粉刺青春第37版 : 金色童年第38版 : 麻辣师说第39版 : 学周刊第40版 : 粉刺青春
?去六家医院看病领四张“天书”病历?一位整形医生的美容手记?“医卡通”和“电子病历”破解“天
去六家医院看病领四张“天书”病历
卫生局新规发布一个月记者发现多数病历还看不懂对记者提出的疑问医生反问“我写的字你看懂干嘛”
&&&&昨天,青岛新闻网社区空间里网友“地线宝宝”的一篇《青岛各大医院天书病历比拼,你能看懂吗?&》的帖子成了网上热帖。记者来到岛城各大医院体验,虽然今年3月10日市卫生局就要求各医疗机构规范医生书写,可是,如今“天书病历”依旧存在。六家医院里,记者收到了四份“天书病历”,两份字迹清楚。
网友发帖晒“天书病历”
&&&&昨天上午,记者在青岛新闻网的社区论坛上看到了网友&“地线宝宝”的这篇&《青岛各大医院天书病历比拼,你能看懂吗?&》帖子。在帖子里,“地线宝宝”说“昨天偶然想起来要买一种以前在医院买的药,本想拿出病历看看是什么药,结果发现我这个想法简直是太天真了,根本看不清上面写的什么。这病历还有什么用?&”随后,他附上了在各大医院看病收到的“天书病历”。
&&&&这个帖子一出现就在网上引起了热议,众多网友跟帖发言,诉说自己更“惨痛”的遭遇。有的网友说这是医生故意让患者看不明白的,有的则说这是因为医生看的病号太多顾不上好好书写。那么,到底现在医院的病历都写得如何?昨天下午,本报记者兵分三路对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崂山区的六家医院进行探访,四家医院开出的病例记者看不明白。
老专家写“阿拉伯文病历”
&&&&昨天下午2时10分左右,记者来到了崂山区的一家医院。因为面部皮肤红痒,记者挂了一个皮肤科的专家号。在门口等了大约半个小时之后,轮到记者就诊了。这位老专家很和蔼地询问了记者相关情况之后,于是就给记者写出了病历,并开药。记者发现这份病历上除了能看清楚&“日”之外,其它所有内容,记者都看不明白。上面的字就像阿拉伯文一样。
&&&&随后,记者又来到四方区的一家医院,花7元钱挂了一个皮肤科的普通号。负责接诊的是个30岁左右的男医生,他认真地写完了病历。但是,病历的内容也几乎都是看不明白。
“我写的字你看懂干嘛”
&&&&昨天下午三点半左右,记者在李沧区一家医院挂了内科号。随后,记者来到诊室,里面正有四五名病号在看病。大约5分钟后,医生开始给记者诊断。他一边询问记者的病史,一边在病历上写着,有时字写得小,有时又较大。记者问大夫,“这两个字是什么?”医生看了一眼没有说话。记者又问:“大夫,这两个字我看不清,您能跟我说说吗?&”谁知,对方居然说:“我写的字你看懂干什么?&”
&&&&记者又找出两天前在市南区一家医院就诊时的病历。医生写的字迹很难辨认,在病历开头,能看出看病时的日期,第二行能看出“1年”,第三行看不懂,第四行很短,只有几个点和几撇,第五行也无法辨认,第六行能看出“胃镜”“食道炎”的字迹,第七行到第十行后面都写着“x”和数字。
看着狂草“猜”病历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市南区一家医院,挂耳鼻喉科的专家门诊看鼻炎。因为是清明节,看病的人不是很多,记者来到耳鼻喉科诊室时,除记者外并没有别的病人来看病。记者告诉医生之前有过鼻炎的病史,这一周来鼻炎有些复发的迹象。医生比较详细地问了记者有没有鼻塞、流涕等症状,并给记者做了简单检查。
&&&&随后,医生给记者写了诊断书,记者看到,诊断书共有五行字,字迹都比较草,只能凭着感觉去猜医生的医嘱。五行字中只有二行记者能看清楚,前两行是描述“无鼻塞、交替性”等病症的词语,还有一行是诊断结果“慢性鼻炎”。诊断书上还有两行是写建议记者去做何种检查,但记者根本看不明白。
规范病历能从头读到尾
&&&&虽然“天书病历”不少,但记者也遇到了几份规范的病历。市立医院本部,记者挂了一个内科的专家号。一位男专家一边讲解着一边给记者写病历。记者看到病历上的字都很清楚,也很工整。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到消化内科就诊的只有记者一个人。医生询问病情后,开始在病历上写起来。记者看到,这位医生写得很慢,记者拿过病历仔细阅读,能从头读到尾。随后记者又在医院里找到了三位病号,他们的病历上,多数字迹较为清楚。
写得慢担心看不完病号
&&&&“你看我这一堆病号,要是一个字一个字工整地写,病号就看不完了。&”一位皮肤科专家告诉记者,现在是他一年里最忙的时候,过敏患者特别多,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接诊100多名患者,病历一天就能写满一两本。“只要药房能看懂,别拿错药就行,毕竟患者不是学医的,一些医学专用词他们不一定能看明白。&”
&&&&采访中,很多医生向记者表示患者众多也是病历出现狂草的原因。记者&田璐&刘小利&实习生&王婷这是记者分别在三家医院领到的病历。徐常青&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书奇谈赤脚医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