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髎穴的准确位置图具体的位置,取穴手法,针刺深度

您可以在豆丁搜索您要找的内容
很抱歉,该文档已经被删除了...先到其它地方遛一圈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档
&2008-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豆丁网什么是针灸推拿助眠法?(针灸推拿助眠法,手法,穴位,取穴,针刺)
01:12:34&&&来源:[]&&&评论:&&
[什么是针灸推拿助眠法?(针灸推拿助眠法,手法,穴位,取穴,针刺)]推拿古称按摩。据《灵枢·九针十二原》记载,九针中的“圆针”、“ 针”就是用作按摩的工具。可见,针灸和按摩的关系较为密切,常常结合使用。针灸推拿治疗疾病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经络、腧穴为核心,采用各种针刺、艾灸方法和推拿手法来防… [关键词:针灸推拿助眠法 手法 穴位 取穴 针刺 三阴交 患者 足三里]…
  推拿古称按摩。据《灵枢·九针十二原》记载,九针中的“圆针”、“ 针”就是用作按摩的工具。可见,针灸和按摩的关系较为密切,常常结合使用。针灸推拿治疗疾病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经络、腧穴为核心,采用各种针刺、艾灸方法和推拿手法来防治疾病的学科。在防治失眠多梦及助眠上方法较多,现主要简介如下几种:
  (1)针刺疗法
  选穴:主穴选神门、三阴交。心脾亏损加心俞、脾俞、厥阴俞;肾亏加心俞、肾俞、太溪;心胆气虚加心俞、胆俞、大陵、丘墟;肝阳上扰,加肝俞、间使、太冲;脾胃不和,加胃俞、脾俞、中脘、足三里。也可在头部选安眠穴、风池穴等防治失眠及助睡。
  操作:每次选穴2~6个,或单选安眠穴,消毒后将针刺入穴位,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手法。这样的操作一般由专业人员进行。
  (2)耳针疗法
  选穴:心、肝、肾、脾、胃、胆、脑点、皮质下、神门。
  操作:每次选穴2~5个,一般在一侧耳廓取穴,数日后更换到对侧耳廓取穴。选定耳穴后,可用耳穴探测仪、探针、火柴头、针柄等在穴区寻找反应点。常规消毒后,用镊子夹住图钉形或麦粒针具的针柄,对准穴位刺入,用胶布固定。留针时间:夏天宜2~3天,冬天可5~7 天。因耳廓针刺较痛,近年来常选用磁珠、王不留行籽、菜籽、绿豆、药粒等来压迫取穴,以胶布固定,被称作耳压疗法或耳穴压丸法。按压时手法宜由轻到重,使局部产生酸、麻、胀、痛感,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每次按压1~5分钟,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穴位3遍以上。一般每周更换耳穴一次,夏日每周更换2次。
  (3)足针疗法
  选穴:3号、8号、24号、26号、27号穴。
  操作:选用28~30号的1~2寸长毫针,常规消毒后,在所选穴位直刺或斜刺,进针深度根据进针部位及病情酌定。手法分强刺激和弱刺激,以强刺激法应用较多。所谓强刺激法即泻法,是将针刺入穴位约0.5寸深,患者有酸麻重胀等感觉时留针30分钟左右,留针期间每隔5 ~10分钟捻针一次。也可采用透刺、横刺等手法,或者点刺、横刺、透刺等手法互相结合,以加强刺激。一般,每日或隔日针治一次,5~10次为一疗程,间隔五六天后,酌情进行第二个疗程。详细内容参看针灸书籍。
  (4)七星针疗法:七星针疗法亦称梅花针疗法和皮肤针疗法。它是用丛针在体表一定部位上扣打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对于多梦失眠患者,可在5~7胸椎两侧、腰骶部两侧,以及头部、上腹部、下腹部叩打。常规消毒后,一般用弱刺激和中等刺激手法。所谓弱刺激,即是用较轻的腕力进行叩刺,使局部皮肤略有潮红,病人无疼痛感觉为度;中等刺激即是叩刺手法稍重,使局部皮肤潮红,但无渗血,患者稍觉疼痛为度。每日或隔日一次。
  (5)推针疗法:推针疗法又称浅针疗法、 针疗法、棍针疗法。是以木、竹、骨或金属为材料制成的针具,针头圆钝、长3~5寸,用此针具推压穴位而达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推针疗法适应症较广,凡可用针刺疗法治疗的疾病,均可用本法治疗。对于失眠多梦症的取穴和操作如下:
  取穴:太渊、太溪、大陵、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神门、内关、风池、心俞、脾俞、胃俞、肝俞、肾俞等穴。
  操作:每次选5~7穴,用推三九、补三六、或推五九、补五六手法。推三九、推五九都属推针法,即针头压到经穴上后,术者用右手指甲压针柄上,由下向上反复推刮,一般连续推刮九次,称“推九数”。一个推九数手法称为“推一九”,两个推九数手法称为“推二九”,三个推九数手法称为“推三九”……。补三六、补五六都属补针法,是在推九数手法之后,随即改用拇食二指夹住针柄顶端,在原来穴位上,使针身与患者皮肤夹角成60~90度角,然后由上向下按压,一般连续按压六次,叫做“补六数”。一个补六数手法称“补一六”,两个补六数手法称“补二六”,三个补六数手法称“补三六”……。
  (6)指针疗法
  取穴:阳池、中脘、神阙、气海、关元、神门、大陵、太渊、三阴交、复溜、照海。胃有积滞,加天枢、足三里、劳宫;痰湿阻滞,加丰隆;心肾不交,加心俞、肾俞。
  操作:在进行指针治疗之前,医者必须练指力。先练习拇指,将拇指指腹放在沙袋上,其余四指虚如握拳状,垂肩沉肘,端平呼吸,运用肩部力量,使拇指灵活旋转,或左或右,务要转圆,每分钟达160~200圈。旋转时肩部肌肉放松,否则影响疗效。然后将食指、中指、无名指排齐放在沙袋上,拇指悬空,练习方法同上。治疗时,以人体前后正中线为界,分左右两侧,左侧以顺时针方向揉转为补,反时针方向揉转为泻;右侧以反时针方向揉转为补,顺时针方向揉转为泻。医者将拇、食、中、无名指,单指或全指置于穴位上,根据病人病情、体质及失眠特点,用力有轻、重、中之别,以达活气血、通经络、助安眠等目的。
  (7)灸法
  取穴:神门、三阴交、历兑、隐白。
  操作:一般采用温和灸。其方法为: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以上穴位,距皮肤1.5~3cm ,以施灸处感到温热、舒适为度。每穴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8)推拿疗法
  取穴:头部选印堂、神庭、睛明、攒竹、太阳、角孙、风池等穴;腹部选中脘、气海、关元、天枢等穴;腰背部选心俞、肝俞、脾俞、胃俞、小肠俞、肾俞等穴;四肢选内关、大陵、神门、足三里、丰隆、三阴交等穴。
  操作:辨证取穴,头部与四肢、躯干腧穴配合使用。头部可采用一指禅推法、揉法、抹法、按法、扫散法、拿法;腹部多采用摩法、按法、揉法;背部可沿脊柱两侧滚、揉,或直擦、横擦,重点揉按背俞穴;四肢穴位多用按、揉手法。
将本文分享到下面的网站:
相关热词搜索:
[什么是针灸推拿助眠法?(针灸推拿助眠法,手法,穴位,取穴,针刺)]延伸阅读: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论文)女性八髎穴的三维可视化研究及其次髎穴的解剖测量研究..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论文)女性八髎穴的三维可视化研究及其次髎穴的解剖测量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转载]八髎穴针刺方法
(49.95 KB)
八髎的体表定位:
次髎--即S2骶后孔:在髂后上棘内下方1.3--1.5CM,正中线旁开2CM。孔径0.8CM,刺入深度2cm。可用银质针导热。
&&&再定上髎-----即S1骶后孔:在次髎上2cm、正中线旁开2.5cm左右。孔径1cm,针刺深度2.5cm。
依次定中髎---即s3骶后孔:在次髎下2cm,正中线旁开1.5cm左右。孔径0.6cm,针刺深度1.5cm。
最后定下髎---即s4骶后孔:在中髎下1.5cm,正中线旁开1cm左右。孔径0.5cm,针刺深度1cm。
八髎就是八个穴位: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对,所以叫做“八髎”。这是一个区域,也就是盆腔所在之处,邻近胞宫。这个区域的皮肉,应该是很松软,能捏起来的,如果不松软,说明经络肌肤之间有粘连,这种粘连,正是体内尤其是胞宫有毛病的外在表现,而妇科的一切疾病,都与胞宫紧密相连。在八髎区域进行提捏、推拿、按揉、拔罐或艾灸,正是从外而内调理胞宫。冲脉、任脉和督脉也都起于胞宫。督脉主一身阳气,任脉主一身之血,冲脉则为经脉之海,五脏六腑都要靠他们支配,所以,八髎乃支配盆腔内脏器官的神经血管会聚之处,是调节人一身的气血的总开关,务必畅达无阻。胞宫健康了,妇科问题没有了,困扰女性的很多杂病,比如失眠、便秘、爱生气、急躁、慵懒等,都会自然消失。
〔取穴法〕俯卧,在脊椎正中线和膀胱俞之間,第二骶后孔凹陷处取穴;取穴時,以食指按在小腸俞与脊椎正中线之中間,小指按在骶角(尾骨上方黃豆大小的园骨突起)上方,中指和无名指相等的距离分开按放,侧中指尖所按之处。
(46.36 KB)
(49.95 KB)
(48.59 KB)
(33.95 KB)
(46.94 KB)
(44.59 KB)
〔操作方法〕毫针针刺或加灸法。患者伏臥位,取准双側次髎穴,常規消毒后,用30号毫针刺入2—3寸深,当病人小腹內有沈胀或酸麻感時,用小幅度泻法捻转毫针,留针
20一30,留针期间行针l一2次。对寒凝型痛經可加灸收效更速。
〔适应症〕痛经。气滯血瘀、寒湿凝滯、气血虛弱之痛经。
〔释义〕次髎穴,髎同窌,骨之空隙,此指骶骨后孔。因本穴位於骶骨第二孔中,居次上,故名次髎。
  骶骨后孔共4对,分別称为上、次、中、下髎,合称八髎穴。《素問‧骨空論》云:“腰痛不可转摇,急引阴卵,刺八髎与痛上,八髎在腰尻八间”,《针灸大成》也載:“八髎总治腰痛”,说明八髎四穴同为治疗腰痛的要穴。近代医家通过临床实践,对其功效主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謝文志氏說:“目前对于腰痛牽引少腹、季肋之下以及竄至腹股沟部疼痛(骶业神经炎、肌纤维炎等)取八髎穴,其疗效尤为显著”,鄭魁山氏进一步指出:“上髎与次髎、中髎、下髎合称八髎穴,是治疗妇科和二阴疾患、腰痛的常用穴”,而刘冠军氏则把其主治作用归纳为“理下焦,利腰腿”六字概括之。
  次髎穴乃八髎之一,是足太阳膀胱經腰骶部的重要腧穴。从腰以下挾脊骶骨部是足少阴、足太阳和督脉循行所过之处,因督脉貫脊属肾,足少阴肾经络膀胱,足太阳经循膂络肾,此三经与肾联系密切。肾主生殖与发育,又主二阴,膀胱主储尿和排尿,所以《金梅花詩鈔》說:“其主治功用举凡下焦前后阴、大小肠及腰腿諸症,无不包羅”,而《經穴主治症》则云:“治男女生殖疾患、腰痛、泌尿器疾患有效”。说明次髎穴具有补肾壮腰、清利湿热及理气化瘀调经等功效。
&&&是主治腰痛、妇科病及生殖、泌尿系疾患的要穴。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腰痛、腰脊痛、帶下、痛经、月經不调、遺精、阳痿、淋证、遗尿、癃閉以及下肢麻痹等病症。
  痛经一症,多因气滯血瘀或寒湿凝滯所致,次髎穴位於腰骶部,与痛經部位很近,為局部取穴方法。又因腰骶部与督脉、足少阴经和肾脏关系密切,督脉与冲、任同出胞宮,“一源而三歧”,故取刺次髎穴有调理沖任、壮腰补肾、理气活血、调经止痛之功。可使冲任之脉、通暢,氣血旺盛,通行无滞,经血吸引下流,通则不痛。故近代针灸医家已把次髎穴作为治疗痛经的经验穴了。
〔备注〕关于八髎穴取穴定位,历代医家皆本于《甲乙經》。《甲乙經》所载上髎在第一空腰髁下一寸,挾脊陷者中;次髎在第二空挾脊陷者中;中部在第三空挾脊陷中;下髎在第四空挾脊陷中。考腰髁空即今之四对骶后孔。但对其所指的具体位置有异。
(1)有说上髎在16椎下,則次髎在17、中髎在18、下髎在19椎下。
(2)有说上髎在18椎下,则次髎在19、中髎在20、下髎在21椎下。
(3)有说距离中线旁开2分、1寸、1.5寸,有說挾脊相去4寸。
  综上所述,定位差异较大,诸说不一,究其原因,不外各人先天禀赋不同,腰骶骨发育生长也有多种因素变异,故骶骨後孔之橫竖间度亦不同,一般说来是上宽下窄,故此无法用分寸計算。《醫學入門》載:“上髎作腰下第一空,挾脊兩旁陷中,余三髎少斜上阔下狹是也”是符合实际的。所以近代取穴大都以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分別取上、次、中、下髎。但是由於不易于体表上莫寻到骶後孔,一般取穴法,可以食指尖按在小肠俞与脊椎正中线中间,小指按在尾骨上方的骶角上方,中指与无名指相等距离分开按放,各手指尖所到达之处,食指为上髎,中指为次髎,无名指为中髎,小指为下髎。
  关于八髎穴的针刺深度。《針灸甲乙經》載:“上髎刺入三分,次髎、中髎、下髎皆刺入二寸。”由于这个记载,上髎与其余三银针刺深度差异较大,所以后世医家对针刺八髎穴的深度也就莫衷一是。有從三分,也有针刺二寸者。近代医家都主张针刺深度在0.5—1.5寸,或1—2寸之间,這是比较适宜的。而且针刺深度不同,针感和治疗的范围也不同。
(1)针刺深度在3—5分时,谨刺激能神经,针感多在局部,适应于治疗局部的风湿痹痛。
(2)針刺深度在l-1.5寸深,其针感向上可达腰部,向下可循足太阳、少阳经至腘、胫、腨等部,適用于治疗腰骶部或下肢疾患。
(3)針刺深度在2寸以上时,其针感可向少腹、前阴及肛門、直肠等部位扩散,适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統及直肠、肛门的疾患。
(48.59 KB)
下载次数:0
(44.88 KB)
下载次数:0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3第三章毫针刺法的临床应用.ppt.Convertor.doc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光针刺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