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背朝上时,胳膊肘内侧朝上 手心手背电视剧朝上时...

今天一早起来手背和胳膊内侧起了好多小红点
健康咨询描述:
今天一早起来手背和胳膊内侧起了好多小红点,胳膊还感觉有点木,请问是怎么回事患者女,23岁,此前身体状况良好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想请问是怎么回事,需要吃些什么药(感谢医生为我快速解答——该。)
附件:点击查看大图
时间: 14:04:27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16395称赞:179
为你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治疗,请你点击左侧闪动按钮来咨询我,让我们进行详谈,把你的详细情况跟我叙述一下,然后根据你的情况从而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最后祝你早日康复!
副主任医师
帮助网友:10628称赞:67
你好!过敏性皮肤病是由过敏源引起的皮肤病,具体的过敏源可以分为接触过敏源、吸入过敏源、食入过敏源和注射入过敏源四类。每类过敏原都可以引起相应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皮炎、湿疹、荨麻疹、药疹、紫癜等。采用“联合递进免疫疗法”,通过“查过敏源-免疫修复-对症治疗-预防复发,”专病专治,具有安全、高效、迅速,无痛苦等优点,一般病人3-7天即可见效。如果你有时间的话也可以点击左侧【点击咨询】闪动按钮咨询我,祝您早日康复。
帮助网友:3270称赞:129
你好,从你谈到的这情况来看这可能是过敏的原因,可吃些氯雷他定片或西替利嗪片,不可吃辛辣刺激和海鲜了。
可我昨天没吃什么东西,不明白怎么会过敏
百度智能推荐
挂号科室皮肤科
常见症状、鼻涕、喷嚏、样皮疹
检查项目过敏原、
并发疾病、、荨麻疹
常用药物、、
其他信息治疗费用、是否传染、好发人群
浏览:18·
浏览:17·
参考价:15
参考价:26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适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有关的症状,如喷嚏,流涕...
参考价格:暂无报价
本品用于治疗季节性过敏鼻炎(减轻鼻部或非鼻部症状...
参考价格:暂无报价
亲:您现在哪里不舒服?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Hi,这是的腾讯微博,人海茫茫相遇不易,立即登录,别错过!
正在加载...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转载]孙禄堂八卦拳,孙叔容、孙宝亨整理
原著:孙禄堂&&&
整理:孙叔容、孙宝亨
&先祖禄堂公受教于董海川老先生的弟子程廷华先生,受教后,朝夕研练,穷根寻源,根据《易经》之理,标举八卦生化之道。1916年编著《八卦拳学》一书行世。1921年虽曾再版,但因出版日久,原书已不多见。近年虽重印行,但原书图像都是定式,且文字又是文言及繁体字,初学者或青年不易明了,今将此书简要整理,增加了线路,这样初学者更便于按图索骥了。
&八卦拳又名游身八卦连环掌。其拳取象于数理,立体于八卦。静为体,动为用。体用一源。动静一气。以极简单的形式,演练为极深奥的道理,练习时以走转为主,周流无间。左旋右转,阴阳变换,腰为主宰,手变从爻,脚变从勾股三角。换式须上下一致。走步须气脉通连,运行不断,进退须不即不离。其拳圆中寓方,旋转行步须平稳自然,若静水浮物,不见水流,只见物行。练时圆圈的大小,转数的多少,都无严格规定。可大则大,可小则小。若功夫纯熟精深,就是周围数里,也能循环数周而不停,小如片席之地,也可以来往转身而有余。古人云:“道之伸缩流行,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就是此拳的意义。所以,无论大圈小圈,循环多少,量力而行,半圈可换,数十圈也可换。但初学时圈应稍大,熟练后再练小圈,要左右互换,否则会出现头眩眼昏,脚底无根的现象。
&该拳发展至今,已形成许多流派,各有千秋,在步法上都是以摆扣步沿圆圈走转为主,而在手法上却不完全一样,这是需要初学者注意的。
八卦拳的练习方法
&首先应明三害:一是努气、二是拙力、三是挺胸提腹。①用努气者,往往用劲太刚,太刚则易折,容易使人有胸满、气逆、肺炸等毛病。有一分气用一分力,不努力便不伤气。②用拙力者,血脉不能流通,经络不能舒畅。阴火上升,心为拙气所滞,停滞在何处,便在何处为病,轻者肉内发跳,重者以手触动便可感到疼痛,严重时可以结成疮毒诸病。③练拳时如果挺胸提腹,致使逆气上行,不能归于丹田,便会脚底无根,轻如浮萍,拳体也不能得到中和。如不明三害,练拳越久,伤身越重。
&其次,要遵守九要;一要塌,就是腰要往下塌劲,尾闾上提,督脉之理。二要扣,就是开胸顺气,阴气下降,任脉之理。三要提,就是谷道(肛)内提。四要顶,就是舌顶上腭;头顶住劲,手顶住劲。五要裹,就是两肘往里裹劲,如两手心朝上托物,必得往里裹劲才能托起。六要松,就是将两肩松开,如拉弓一样,但不使膀尖外露。七要垂,就是两手往外翻时,两肘极力往下垂劲。八要缩,就是两肩与两胯里根极力往回缩劲。九要起落钻翻分明。起为钻,落为翻,起钻是穿,落翻是打。
&八卦拳应用的主要方法
&四德:顺、逆、和,化。顺是手足顺其自然往前伸,逆是气力往回缩;和是气力中正无乖,化是化其后天的气力归于丹田,这是拳中之理。
&八能:搬、拦、截、扣、推、托、摕、拎、搬,是搬敌人之手、足、肩、胯。拦,是拦敌人的手、足。截.是截住敌人的手足、胳膊、腿。扣,是扣敌人的两手并胸、小腹。推,是推敌人的两手和身体;有单手推亦有双手推。托,是托敌人的两手。有平托亦有高托。摕(音第、迭、捎取之意),是敌人抓住我手,极力往回带或挂敌人的手。拎(音零,提物意),是拎敌人的身体或敌人的两手往左右拎,或往上拎、或往下拎,总之使敌人不得中正之劲。这是拳中之性。
&四情:就是起、钻、落、翻。
&以上四德、八能、四情都含在正卦之中。即乾卦狮子掌,坤卦返身掌,坎卦顺势掌.离卦卧掌,震卦平托掌,艮卦背身掌,巽卦风轮掌,兑卦抱掌。
&再按阴阳交配而变六十四卦,是为变卦。
&八能应用时,无论进、退、攻、守、动、静、虚、实皆可分别情况而灵活使用。
&八卦拳左右旋转与左右穿掌的分别
&开始转法,无论何式,自北往东走,旋转不停叫做左旋。自北往西走,旋转不停,叫做右转。凡穿掌往左右换时,无论在什么方向,换掌换身,朝左胳膊穿时叫往左穿手,朝右胳膊穿时叫往右穿手。
&手形上:以左旋为例,前(右)手抬起,手掌自然直立,手指不可并拢,手腕外扭,食指直立,手虎口要成半月形,无名指与小指有回钩之意,但不可着意于回勾的形式,手心内凹不可向外挺劲,如抱球形状。
&步法进行时,以左旋为例,前(右)脚要直落。后(左)脚前进时脚尖稍扣,脚尖稍向上仰,离地不可过高,但不可擦地,落时要平稳,不要以脚尖先落地向前搓行。
&其他扣步、摆步均按书中图样,总之扣步时两脚尖相齐,如八字形,外摆步时两脚成错综八字,前脚跟与后脚尖相齐。
&还有双换掌中的白蛇伏草、顺势掌的白蛇伏草、风轮掌中的狮子伏地,都不是蹲裆式,重心应稍偏后腿,两胯前后里根极力缩住劲(如下图)。
&1.两脚形式如长方形
&2.左胯与左脚后根相齐
&3.右膝与右脚根相齐
&4.手虎口与眼齐
&5.眼看食指稍
&6.左手虎口对右肘
&白蛇伏草与狮子伏地只是手心朝里外的不同
&上图是在未走转时姿式,如转走时,腰需向右扭、将右胯尖扭到与前(右)手食指及圆圈中间相对为准。
&一、无极图:
&身体立正,两手下垂,两足尖打开成九十度,两眼将神定住(图1)。
&二、太极图:
&起点先将腰塌住,再将右足直着往前迈去。落下时两足形式如一斜长方形,两足前后距离远近,随人高矮不同而各异,总要再往前迈步时以不费力为原则(以下步子大小都同此)。两腿曲处要圆满,不要有死弯子,两足后根都要往外扭劲,两腿如骑马式,一起扣劲,这要以意行,而不要显露出扣的形式。初练时,式子可稍高点,日久功深,高矮则可随便。没有走转时,左胯与左脚根对齐。在走转时,右胯尖扭到与前手食指和圆圈中间相对为标准。右腿形式,膝与脚后根上下成一直线,右手顺着右脚后根像一锐角形式,手直着如画一半圆形抬起,抬到手虎口和眼相齐,停住。左手也同时胳膊靠着身子,极力往上如画半圆形,手虎口对前手胳膊肘。两肩要松开又都往回抽住劲。两肘都要往里裹劲,裹到肘尖朝下垂,两手张开不可并拢,两手腕都住外拧,拧到食指直立,虎口张开如半月形,无名指和小指都有往回勾劲的意思,两手心不可往外挺劲,手心内凹,象抓着大圆球一样。手腕极力往上挺劲,手虎口极力往前推劲,两眼看前手食指梢为准。食指对着圆圈中点。头要往上顶,口似闭不闭,舌要顶住上腭,用鼻呼吸。谷道上提,项要竖着劲。不要用拙力,扣胸时不可显出来,只要两肩往回缩力,自然便是内开外合.要将心气沉住,归于丹田(图2.1加2.2为图2背影走一圈)。
&三、两仪学
&(一)青龙转身
&此图是图2走转的背影,先迈右脚(顺时针转),为左转,走转时眼看手食指梢,走时不要快,右脚向前直迈,左脚迈时脚尖向里扣,身子高矮要一律,不要左歪右斜。走转一圈后停下时仍为第2图的姿式,然后换式(图3。同图2)。
&(二)青龙缩尾
&接上式,右足先走在前面停住,左足再往前迈时,足尖极力往里扣,与右足尖相齐,和右脚成一八字形,两脚后根都向外扭劲,又有向外开的意思,腰要塌住,两手合住劲不动,两肩有往回缩之意,稳住(图4)。
&(三)青龙返首
&接上式,将右掌伸直,极力往外拧劲,拧到大拇指朝下,停住。左手贴身,在右臂下,手心仍朝外往前推住劲,同时,右足往外迈去,与左脚成一错综八字,步子大小随人的高矮而不同(图5)。
&(四)黑虎出洞
&接上式,再将左足迈到前边,与右足尖相齐,两足成一八字形。两脚后根仍往外扭劲,两胯仍往回抽劲,两手极力往回往里裹,裹到两手心朝上,裹时两肩极力往回抽劲,也有往下垂的劲,在似停未停的时候,将腰向右边极力拧去,左手心朝上,肘下垂随着腰向右扭时,徐徐往右胳膊根外穿去。这时左胳膊似停未停往前往上斜着穿去,左肩好像要穿在右胳膊根下之意。头项要竖着劲,随腰向左扭,两眼看所穿之手。(图6—l、2)。
&(五)右式青龙转身
&接上式,先将左足往前直迈,落下两脚成一斜长方形,步子大小以进步不费力为度,左手随左足迈时连穿带伸又往外拧,右手与左手一齐往外拧,两手腕极力朝外拧,拧到左手食指朝上直立,并和圆圈中心相对。手指和眉齐,右手极力靠着身子一气推到左胳膊肘,食指朝上,虎口对着左肘,两肩极力往回缩劲,两足随走随转(逆时针),左手在前,右手在后,由北往西走为右旋,走步和换式总要上下相连,内外六合一气(图7)。
&以上为单换掌,自左式青龙转身至右式青龙转身为两仪学,由此而生四象。
&四、四象学
&(一)右式青龙转身
&此式要领、姿式均与前式相同(图8同图7)。
&(二)青龙缩尾
&换掌时,左足在前停住,右足迈在前边,脚尖往里扣着落下,与左足尖相齐成八字形,两脚后根极力往外扭劲,腰塌住,两胯里根均往回抽劲,似停不停,左手在前,右手在后不动(图9)。
&(三)青龙返首
&接上式,左手伸直往外拧劲,拧到大指朝下,手心朝外,左足抬起与左手外拧的同时,脚尖向外摆劲,落下时与右脚成八字,两脚距因人而异。两胯里根往回抽劲,内里似有开圆之意,腰随着左手往外拧,两肩里根往回缩力。右手贴身,手心朝外。在左胳膊根窝下边推住劲,肘下垂不动。式虽停而意未停(图10)。
&(四)黑虎出洞
&接上式,将两手向里裹劲,裹到手心朝上,右手从左胳膊根下边穿出,右脚同时迈到前边。与左脚成一八字、脚尖相离二、三寸远。右肩极力朝着左胳膊根下边穿去,两脚根往外扭劲,两胯里根往里抽劲,腰塌住劲,此式不可久停。有似断不断的意思(图11)。
&(五)鹞子钻天
&接上式.再将右胳膊靠着右耳,手极力往里裹着劲往上穿去,穿到极处,手心朝里,身子随右手往上伸长,左手心朝里与右手上穿一齐往下挨着右胳膊里根落下到肋处,手指朝下,手背靠着身子向下穿。两手上下一齐皆穿到极处。左足在两手分开时即速抬起,脚尖极力上抬,紧靠右脚里胫骨,这时身子往下缩劲。腰塌住,两眼看右手,两手上下穿住劲,身子稳住(图]2)。
&(六)白蛇伏草
&接上式,将右手极力向左肩尖前边扣去,落于左胳膊上面,身子随右手扣时往下缩矮,两手再向左右分开,两手腕往外撑住劲,两虎口相对,两胳膊如半月形,左足在两手分开时往前迈去,脚落下时要半斜着,腰要塌住,两眼随右手看下来,随即向前边左手看去,两肩前后极力缩住劲,两胯里根也极力缩住劲(图13)。
&(七)右式黑虎出洞
&接上式,两手极力向里裹劲,直到两手心朝上,右手靠着身子,向左胳膊根下穿去。手穿到极处,与左胳膊成一丁字形。右足在右手穿时迈到和左足尖相齐成八字形。两脚后根往外扭劲。两胯往回抽劲,腰要塌住,随着右手穿时腰要往左拧劲。如拧绳子一样,身上的劲就如表条上满之意。两肩往回缩劲(图14—l、2)。
&(八)左式青龙转身
&接上式,将右足往前直着迈去,步子大小不拘,以进下一步时不费力为度,两足好像一斜长方形。右手随着右足迈时,连穿带伸带往外拧劲,左手也一齐往外拧劲,两足随走两手腕随着极力往外拧,拧到右手食指朝上直立,与圆圈中心相对,手指高与眉齐,左手仍靠着身子,一气推到右胳膊肘处,食指朝上稳住。腰也随着右手向右边拧去,两眼看前手食指梢。两胳膊中曲处仍朝上,两肘朝下,两手腕拧时似觉有拧不过来的意思,不要拧之太容易。两手随走随拧,也许三五步拧过来,也许转一圈才拧过来。走步换式之理都与前边青龙转身相同(图15)。
&以上为双换掌,自右式青龙转身至十五图左式青龙转身为四象学,由此而生八卦。
&五、乾卦——狮子掌
&(一)青龙转身:
&此掌以左式青龙转身转走开始,动作同第2图青龙转身(图16)。
&(二)青龙缩尾:
&动作说明与第4图同(图17)。
&(三)青龙返首:
&动作说明与第5图同(图18)。
&(四)黑虎出洞:
&动作说明与第6(1)(2)图同(图19)。
&(五)狮子张嘴:
&接上式,先迈左足,左手在左足走的同时,往右胳膊下边平直穿去,与右胳膊成一丁字形,右手往里裹住劲,在面前二、三寸远,手直着往上穿去,随着两足转走,左手心朝上往外如画一平圆圈相似,划到食指直对圆圈中心为度,右手腕也一同往外拧到手心朝上,右胳膊靠在右耳处,如单手往上举物之意,两虎口上下相对,两手像托一长竿。两肩往下垂劲,又有往外开的劲,腰随着左手向左扭劲,两眼看左手食指梢(图20)。
&(六)青龙返首:
&左足在前停住,右足随即迈在左足前边,足尖往里扣,落地时两足尖相齐,两脚成八字形,两脚根往外扭劲,左脚抬起,脚尖向外摆劲,左脚后根与右脚尖成一错综八字,左手同时往外拧,拧至大手指朝下,手心朝外,右手往里裹,肘靠着身子,手心朝外,在左胳膊根下边推住劲,肘下垂不动,身子虽停而意未停(图21)。
&(七)黑虎出洞:
&动作说明与第14(1)图同(图22)。
&(八)狮子张嘴:
&接上式,右足先走,右手和右足走的同时往左胳膊下边平直穿去,与左胳膊成一丁字形,左手仍往里裹着劲在面前二、三寸远,手直着往上穿,右手心朝上向外象画一平圆圈,画到食指直对圆圈中心,左手也一齐手腕往外拧劲,拧到手心朝上,左胳膊靠着左耳处。如单手往上举物之意,两虎口上下相对,两手如托一长杆,两肩下垂,右手往外画,左手往上托,腰随着向右扭劲,两眼看右手食指梢(图23)。
&(九)青龙返首:
&右足在前,左足随即迈在前边,足尖往里扣,两足尖相齐,两足成八字形,右足抬起,足尖向外摆劲,两足成错综八字,右手同时往外拧,拧到大指朝下,手心朝外,左手往里裹,肘靠着身子,手心朝外,在右胳膊肘下边推住劲(图24)。
&(十)黑虎出洞:
&动作说明同6(1),(2)(图25一l、2)。
&(十一)右式青龙转身:
&动作说明同第7(图26)。
&(十二)青龙缩尾:
&动作说明同第9(图27)。
&(十三)青龙返首:
&动作说明同第10(图28)。
&(十四)黑虎出洞:
&动作说明同第14(1)(2)(图29)。
&(十五)左式青龙转身:
&动作说明同第2(图30)
&注意:以下诸掌,逢到起式时,都以单换掌左式青龙转身开始。其实,左式右式都可起点,因初学者,不明其中之理,所以不能没有一定的规矩,等熟悉之后,无论何式都能互相联络贯通,不必拘泥于左右了。
&六、坤卦——返身掌
&(一)左式青龙转身:
&动作说明同第30(图31)。
&(二)麒麟回首:
&右脚停住,左脚向右脚前扣去,成八字形,不停即将右足往右边摆回,与左足成一错综八字,右手在右脚往右摆的同时往里裹到手心朝上,左手仍靠着身子,手心朝下,在右胳膊下边,两胯里根都往回抽劲,两眼看前手(图32)。
&(三)麒麟转身:
&接上式,左足即速迈在右足前边与右足尖相齐,远近相离二、三寸,两足成八字形,两手不动,两胯抽劲,两肩缩劲,两眼仍看前手(图33)。
&(四)大鹏展翅:
&紧接前式,右足往外摆,右胳膊仍挺劲,左手不动,随着身子一气向右转,左足也速往右足处不可落地、靠住右足里踝骨,两腿极力并住,腰也塌住劲,右手与左脚迈的同时,平着往外横着摆出(图34)。
&(五)麒麟吐书:
&接上式,左足落下,两足尖相齐成一八字形,相离仍为二、三寸远,右手在左足落时同时屈回,手心朝下,胳膊如半月形,随即将左手翻成手心朝上,向右肘后边穿去(图35)。
&(六)左式青龙转身:
&接上式,右肘往里裹劲,裹至手心朝上,两手一齐均向外拧,拧到左手食指朝上。和圆圈中心相对,右手在左胳膊肘处,有前推之意(图36一1)走转一圈(图3—2)。
&(七)右式麒麟回首:
&接上式,左脚停住,右脚扣在左脚前边不停,右足往左边摆回,左手在左足摆时往里裹至手心朝上,右手仍靠着身子在左胳膊下边,两胯也都抽住劲(图37)。
&(八)麒麟转身:
&右脚即速迈至与左足尖相齐,成一八字形,胳膊和手均不动,两胯抽劲,两肩缩劲(图38)。
&(九)大鹏展翅:
&接上式,左足往外摆,左胳膊仍挺住劲,随着身子一气转,右足即速至左足处不落地,紧靠着左足里踝骨,足尖微翘,两腿并住、腰塌住,左手与右足迈的同时,平着往外横打出去(图39)。
&(十)麒麟吐书:
&接上式,右足落下,足尖微扣与左足尖相齐,左手与右足落地时,同时屈回,手心朝下,胳膊如半月形,随即将右手朝着左肘后边穿去(图40)。
&(十一)青龙转身:
&随即左肘往里裹劲,裹到手心朝上,两手一齐外拧,到右食指朝上,和圆圈中心相对,左手在右胳膊肘处,有前推之意。走转即为左式青龙转身(图41)。
&七、坎卦——顺势掌
&(一)左式青龙转身:
&接上式,右脚先行直迈,走转一圈(图一42)。
&(二)白蛇吐信:
&接上式,当左足向前迈时,足尖往外摆,与右足成为错综八字,右手往外拧,右臂一齐往上抬,抬到右手心朝外,停在头顶上,左手推住劲(图43)。
&(三)白蛇缠身:
&接上式,右足极力扣着迈去,与左足尖相齐,两足尖相离二、三寸远,成八字形。右手在右足迈时屈回,肘向外,胳膊如半月形,手从头上朝左肩落下,手心朝下停住。左胯里根极力往回抽劲,腰如拧绳一般,与左胯抽劲时一齐拧,左手仍靠着身子在右胳膊里根下边,这时右胳膊在上,左胳膊在下,挨住微停(图44)。
&(四)白蛇伏草:
&接上式,将两手前后分开,与前边双换掌白蛇伏草式两手撑开之劲相同,左足在两手分开的同时迈到前边,足落下时足尖微往里扣着之意,腰塌住,小腹似放在左边大腿根上,两肩抽劲,两胯里根缩劲,两眼看左手(图45)。
&(五)黑虎出洞:
&接上式,两手一齐往里裹,裹到手心朝上,右手靠着身子往左胳膊根窝下边穿去,右足于右手穿时迈至前边,和右足尖相齐,两足成八字形。两肩两胯抽住劲(图46)。
&(六)青龙转身:
&接上式,右脚先走,仍是左式青龙转身(图47)。
&八、离卦——卧掌
&(一)青龙转身:
&上式左式青龙转身,走转一圈,仍为左式转身,面向前同第2(图48)。
&(二)青龙缩尾:
&动作说明同第4(图49)。
&(三)青龙返首:
&动作说明同第5(图50)。
&(四)大蟒翻身:
&接上式,左足再往前迈。落下时与右足尖相齐,成一八字形,左手在左足迈的同时,顺着右肘下边,手心朝上穿去,穿到极处,右手腕往外拧着劲,与左手穿的同时自头上过去,胳膊虽然屈着,内中含劲似直着之意,胳膊再伸,手心朝里裹劲,手腕如抖劲之意,裹到手心朝上,左手腕与右手也同时极力往外拧劲,拧到手心朝上,右腿在右手腕抖劲的同时,极力往上抬,脚面挺着劲,脚心挨着左膝内侧,此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身体如弯弓之形,眼看前手。在左手穿时,身子有往下缩劲之意,身子往右拧时,两手两臂裹劲与腿抬起时,上下要一致,不要散乱(图51)。
&(五)青龙返首:
&接上式,将右足往后外摆,落下与左足成错综八字,右手同时往外拧劲,拧到手心朝外,大拇指朝下,左手同时往里抽回在右胳膊根下,手心朝外推住劲(图52)。
&(六)黑虎出洞:
&动作说明同第6(1)、(2)(图53—l、2)。
&(七)右式青龙转身:
&动作说明同第7(图54)。
&(八)青龙缩尾:
&动作说明同第9(图55)。
&(九)青龙返首:
&动作说明同第10(图56)。
&(十)大蟒翻身:
&接前式,右足前迈,落下与左足尖相齐,右手与右足迈时也顺着左肘下边手心朝上穿去,穿到极处,左手腕往外拧劲,与右手穿的同时自头上过去,胳膊虽然屈着,内中含劲如直着之意,胳膊再伸直,手心朝里裹劲,手腕如抖劲之意,裹到手心朝上,右手腕与左手也极力往外拧劲,拧到手心朝上,左腿在左手腕抖劲的同时极力往上抬,脚面挺住劲,脚心挨着右膝内侧,此时左手在前,右手在后,身体如弯弓,眼看前手,在右手穿时,身子有往下缩劲之意,身子往左拧时,两手两臂裹劲与腿抬起时,上下要一致,不可散乱(图57)。
&(十一)青龙返首:
&接上式,将左脚往外摆,落下与右脚成错综八字,左手也同时往外拧劲,拧到手心朝外,右手在左手拧的同时也一齐往里抽回,靠着身子,手心朝外,在左胳膊根下边推住劲(图58)。
&(十二)黑虎出洞:
&动作说明同第14(1)、(2)(图59一l、2)
&(十三)左式青龙转身:
&动作说明同第2(图60)。
&九、震卦——平托掌
&(一)青龙转身
&动作说明同60图(图61)。
&(二)青龙缩尾
&动作说明同4图(图62)。
&(三)青龙返首
&动作说明同5图(图63)。
&(四)黑龙出洞
&动作说明同6(1)图(图64)。
&(五)青龙飞升
&接前式,再迈左脚,两手与两脚走时。手心朝上平着左右分开,如画半圆形,分到两手左右如同一条线,手心仍朝上,象托着两碗水,左手食指与圆圈当中相对,两眼看左手食指梢,两肩往下垂劲,又有往外开的劲,两胯里根抽劲,头往上顶劲,腰要随着左手拧劲,走转时周身要一气,各处的劲要均匀(图65)。
&(六)青龙返首
&接上式,将右足迈在左足前边,足尖扣着,两足成一八字形,随即将左足往外摆,与右足成一错踪八字,左手朝外拧劲,拧到手心朝外,大手指朝下,右手同时将手援回,手心朝外,在左胳膊根下边推住劲(图66)。
&(七)黑虎出洞
&动作说明同14图(1)(图67)
&(八)青龙飞升
&接上式,再迈右脚,两手在两足走转时,两手心朝上平着伸直,往左右分开,分到身体两侧如一条线,手心朝上,右手食指对着圆心,眼看右手食指梢。两肩下垂,头上顶,腰塌住,随右手拧劲(图68)。
&(九)青龙返首
&接上式,将左足迈在右足前面,足尖扣着与右足成一八字,随即将右足往外摆,与左足成一错综八字,右手在右足向外摆的同时朝外拧劲,拧到手心朝外,大指朝下,小指朝上,左手也同时援回,手心朝外,在右胳膊根下边推住劲(图69)。
&(十)黑虎出洞
&动作说明同6图(1)(2)(图70①②)
&(十一)右式青龙转身
&动作说明同7图(图71)。
&(十二)青龙缩尾
&动作说明同9图(图72)。
&(十三)青龙返首
&动作说明同10图(图73)。
&(十四)黑虎出洞
&动作说明同14图(1)(2)(图74①②)
&十、艮卦——背身掌
&(一)青龙转身
&动作说明同前式(图76),
&(二)青龙缩尾
&动作说明同4图(图77),
&(三)青龙返首
&动作说明同5图(图78),
&(四)黑熊返背
&接上式,左手往里裹成手心朝上,朝着右胳膊里曲上边穿去,左足也同时迈到与右脚尖相齐,左手穿至极处,再极力往外拧劲,拧到手心朝上,右手在左手拧时也一同往里裹劲,裹到手心朝里,再和左手一齐往外拧劲,右手心靠着嘴,手心朝上极力往外穿去,中指和食指好象从嘴中出去的意思(图79),
&(五)黑熊探掌
&接上式,右腿等右手到嘴时和手穿出一同抬起,足心靠左膝稍上处,上体向前探,右肘与右膝相近,右肘垂住,右胳膊不要伸直,两肩抽住劲,两胯极力缩住劲,左手往外拧,拧至手心朝上,左胳膊时也朝上,胳膊似直非直,头硬住劲、胸内开着,气沉丹田(图80)。
&(六)青龙返首
&接上式,即将右手腕往外拧,拧到手心朝外,右足与右手往外拧时也同时往外摆落,将左手援回,援到手心朝外,推住劲(图81)
&(七)黑虎出洞
&动作说明同6图(1)(2)(图82①②)
&(八)右式青龙转身
&动作说明同7图(图83)。
&(九)青龙缩尾
&动作说明同9图(图84)。
&(十)青龙返首
&动作说明同10图(图85)。
&(十一)黑熊返背
&接上式,右手往里裹成手心朝上,朝着左胳膊里曲上边穿去,右足也同时迈到与左足尖相齐,右手穿到极处,再极力往外拧劲,拧到手心朝上,左手在右手拧时也一同往里裹劲,裹到手心朝里,再和右手一齐往外拧劲,左手心靠着嘴,手心朝上,极力往外穿去,中指和食指好象从嘴中出去的意思(图86)。
&(十二)黑熊探掌
&紧接上式,左腿等左手到嘴时和手穿出一同抬起,足心靠右膝稍上处,脚面绷往劲。左肘与左膝相近,左肘垂住,左胳膊不要伸直,两肩抽住劲,两胯极力缩住劲,右手往外拧,拧到手心朝上,右胳膊肘也朝上,胳膊似直非直,头顶住劲,胸内开着,气沉丹田(图87)。
&(十三)青龙返首
&动作说明同10图(图88)。
&(十四)黑虎出洞
&动作说明同14图(1)(2)(图89),
&(十五)青龙转身
&动作说明同2图(图90)。
&十一、巽卦——风轮掌
&(一)青龙转身
&同前式(图91)。
&(二)青龙缩尾
&动作说明同4图(图92)。
&(三)青龙返首
&动作说明同5图(图93),
&(四)黑虎出洞
&动作说明同6(1)图(图94),
&(五)狮子抱球
&接上式,先迈左脚,同时左手心朝上着往右胳膊下边平直穿去,成一丁字形,右手往里裹劲,裹到手心朝下,两手心相对,右胳膊靠在右耳处,两手像抱着个大圆球,腰随着两手向外画又向左扭,两眼看左手食指梢(图95)。
&(六)狮子滚球
&接上式,走转时,左足在前停住,右足扣在左足前面,足尖相齐,两足成八字形,两手抱球不动,左足再往外摆,左手随着左足外摆时往下落画圆,两手抱着圆球成为一气,右手随着左手动,眼看左手(图96)。
&(七)狮子翻身
&接上式,左手再自下往上起,如画圆形,右足再往前同时迈出,仍是两足尖相齐成一八字形,右手随着右脚迈时与左手一气往下落,和右脚相齐,左手在右手往下落时一气着往上抬,两手心对着,左手抬到与头顶平,眼看上手(图97)。
&(八)狮子伏地
&接前式,左足再往外迈去,左手心朝里着往下落,也如画圆形,随着左足迈时一齐画去,右手自下往上来,也如划圆形,两手形式和双换掌(四象学第六式)白蛇伏草式略同,只是白蛇伏草式两手心朝外,此式是两手心相对罢了,跟着左手(图98)。
&(九)狮子抱球(右式)
&接上式,右手自下往上,如画圆形,左手相应着一气抱着圆球,两足随走,两手随画,象穿手之意,穿到两手食指与圆圈中心相对,右脚也同时迈出,两手随着身子往右画,眼看右手(图99)。
&(十)右式狮于滚球
&右脚在前,左脚扣步与右脚尖相齐,右脚再外摆,两手如抱着一个大圆球成为一气,右手随着右脚外摆时往下落如画圆形(图100)。
&(十一)狮子翻身
&接前式,右手自下,往上起,也象画圆形,左脚再往前扣步与右脚尖相齐,左手随着左脚迈时与右手一气往下落,与左脚相齐,右手再和左手一气随着往上抬,高与头顶平(图l01)。
&(十二)狮子伏地
&接上式,随后右脚再往外迈去,右手心朝里着往下落,如画圆形,随着右脚迈时同时画去,左手自下往上来也如画圆形,两手心相对眼看右手,重心稍偏左腿(图102)。
&(十三)狮子抱球
&动作说明同95图(图103)。
&(十四)青龙返首
&动作说明同21图(图104)。
&(十五)黑虎出洞
&动怍说明同14(1)(2)图(图105)①②。
&(十六)左式青龙转身
&与前2图相同(图106)。
&十二、兑卦——抱掌
&(一)青龙转身
&动作说明同前式(图107)。
&(二)青龙缩尾
&动作说明同4图(图108)。
&(三)青龙返首
&动作说明同5图(图109)。
&(四)黑虎出洞
&动作说明同6图(1)(图110)。
&(五)白猿献果
&接前式,再迈左脚,两手极力往外开劲,两肘也有力往一处抱劲,抱到两肘相并,靠着身子,两手在前,高与胸齐,两手如托着物一般。两肩极力往回缩劲,两手一气抱着往前推劲,腰极力往左拧劲,两眼朝左手食指看去(图111)。
&(六)青龙返首
&接上式,左脚停住,右脚迈在左脚前面,两脚尖相齐,左脚再往外摆,左手往外拧劲,拧到手心朝外,胳膊如半月形,右手心朝外在左胳膊根下边推住劲(图112)。
&(七)黑虎出洞
&动作说明同114图(1)(图113)。
&(八)白猿献果
&接上式,再迈右脚,两手极力向外开劲,两肘极力往一处抱劲,抱到两肘相并,两手靠着身子,两手在前,高与胸齐,两手如托着物一股,腰极力向右拧,两眼看右手食指(图114)。
&(九)收式
&前式走转至右脚在前稳住,左脚尖稍扣着迈在右脚前边,两手心相对着,同时向前往下画一圆弧形,落于身体两侧,身体也同时向右稍转,右脚与左脚相并,成立正姿式,还原成无极图(图115、116)。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心手背电视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