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抽血验性别培养时为什么要先注入需氧的瓶子

一、目的:
使临床医务人员正确掌握血培养标本采集、运送的方法,以保证标本检测的准确性,提高阳性率,指导临床正确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二、采血时机
1.尽可能在抗菌药物使用前和采取降温措施之前;
2.对已经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人,最好在下次用药前采集;
3.寒战和发热初起时采血可提高培养阳性率;
4.怀疑血流感染时应尽早采血,不要强调体温超过39℃才抽血,而错过时机。
三、采集方法
1.手卫生:六部洗手法洗手或手消毒。
2.准备血培养瓶:根据检验申请单,选择合适的血培养瓶,一般是需养和厌养瓶各一瓶为一套。两个来源的采血时间必须接近(建议&5分钟),导管和外周,各自做好标记。
3.皮肤消毒:按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用蘸有适量消毒液的安尔碘棉签,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外螺旋式消毒穿刺部位皮肤三遍,同时旋转棉签,消毒范围为8&250px,每遍擦拭后充分待干。
4.持真空采血针按常规方法刺入静脉,消毒血培养瓶瓶口,并充分待干,另一头刺入相应血培养瓶内,利用瓶内真空抽取血标本,如用注射器无菌穿刺取血后,需换针头注入血培养瓶(注最好先注入厌氧瓶再注入需养瓶,建议采血量在8-10ml.真空采血针另一头须在接血培养瓶之前再拔掉针帽,以保证针头不被污染。
5.建议每套血培养同时接种至需氧瓶和厌氧瓶,有利于微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检出。当厌氧菌感染不能除外的病人,如腹部手术合并感染的病人,必须同时做厌氧菌血培养。如果不能满足推荐的采血量时,应首先满足需氧瓶;婴幼儿血培养一般只抽一瓶需氧瓶进行培养,无需常规做厌氧瓶。
6.血液注入血培养瓶后轻摇瓶子以防血液凝固。
四、标本运送
1.已采集的标本应视为潜在性生物危险品,均应置于防漏、防渗、相对密封的容器中收集、存储与转运。
2.血培养采样结束后应由专人立即送至微生物实验室核收,一般不得超过2小时;如因某种原因不能及时送检,应将已采集好的血液培养瓶放在室温,切勿放入冰箱内冷藏或冷冻。
3.在采血2-5天内,无需重复做血培养,细菌性心内膜炎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除外。
(责任编辑:labweb)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自网络,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改正或删除。
其他媒体转载须事先与原作者和本网站联系。
CopyRight (C)
中华检验医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mail:血培养是先采需氧瓶还是厌氧瓶
如果真要针对这两个条件来选的话,先抽好氧的再抽厌氧的,因为这两个过程只有血液输送管道中的空气会对结构造成影响,但这个影响非常小,比操作过程中的影响还要小得多,因此先抽哪个对检测结果影响都不会很大,主要是培养的条件和待测样本的储存条件影响会大一点.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微生物标本采集要求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微生物标本采集要求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2.82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血流感染的发生发展可以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其正确诊断不仅可以减少抗菌药物的误用和滥用,同时可以大大地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减少医疗花费。本文向读者详细介绍血培养标本采集时间、套数、血量要求
内容载入中...
血流感染的发生发展可以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其正确诊断不仅可以减少抗菌药物的误用和滥用,同时可以大大地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减少医疗花费。本文向读者详细介绍血培养标本采集时间、套数、血量要求、样本运输、皮肤消毒注意事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以及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规范、快速鉴定血培养中的念珠菌、MRSA、葡萄球菌等新方法。提醒广大医务工作者严格执行血流感染的诊断规范,快速报告实验结果,强调实验室及时与临床沟通,提高血流感染诊断水平的重要意义。
【据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微生物学分会2007年指南】题:血培养原理及操作流程
1 采血时间
研究表明,细菌大量入血的时间为患者寒颤发热前1小时,在此期间,应同时(或间隔30-60 min)采集2-3套血培养,只有在怀疑患者有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其它血管内感染(如导管相关性感染)时,才有必要间隔较长时间多次采集血培养。
2 血培养数量
在每次败血症期间,推荐采集2-3套血培养。对于成人,不应仅做1套血培养,不仅因为采血量不足,而且1套血培养的结果较难解释。由于在开始抗菌治疗后,患者血液中的致病菌不会立即清除,2-5天内无须重复进行血培养。但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应多次进行血培养以评估和指导治疗;由金葡球菌引起的败血症(非感染性心内膜炎),应在48-96 小时重复培养以判断其是否为复杂性金葡菌败血症。
3 血培养采血量
采血量对于败血症的检测非常重要。对于成人,采血量在2-30 ml时致病菌的检测与血量成正比,虽然采血量增长至40 ml(甚至更高)时血培养阳性率仍在提高,但已经不再与采血量成正比。对于婴幼儿,采血量不应超过患儿总血量的1%。
4 血标本在需氧瓶和厌氧瓶间的分配
在常规血培养中,推荐成对使用需氧瓶和厌氧瓶。如果采血量低于推荐血量,应将血标本先注入需氧瓶,再将剩余血液注入厌氧瓶,因为大部分败血症是由需氧或兼性细菌及酵母菌引起的。如果仅做需氧培养,每套培养应使用2个需氧瓶并保证有足够的血量。
5 皮肤消毒以避免污染
为减少皮肤菌群对血培养的污染,应对静脉穿刺点进行消毒。研究表明碘酊、过氧化氯和葡萄糖酸洗必泰优于聚维酮碘,碘酊与葡萄糖酸洗必泰效果相近。碘酊应作用30 s,碘伏应作用1.5-2 min。葡萄糖酸洗必泰也应作用30 s,它较少引起过敏,因而在静脉穿刺后不需擦掉,但不能用于2个月以内的新生儿皮肤消毒。
6血培养采集和运输
血标本采集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从静脉采血。留置导管血通常比静脉穿刺血培养污染率高。若分析导管相关性感染,应在采集导管血的同时,静脉穿刺采集外周血进行对比。如果从静脉管道采血,不需要弃去开始段的血液,也不需要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以消除抗凝剂,因为其抗菌作用通常可以被培养基有效稀释消除。
静脉穿刺点选定后,去除血培养瓶的瓶帽,使用70%异丙醇消毒待干,然后再对静脉穿刺点消毒,先使用70%异丙醇消毒,自然干燥后,再使用相应消毒剂作用足够时间。采血人员除非佩戴无菌手套,在患者皮肤消毒后不得触碰其静脉。血液注入血培养瓶前更换针头对于污染率的减少作用甚微,且易引发针刺伤。血标本注入血培养瓶后应轻轻翻转数次,以免凝血。无论使用什么方法采集血培养,应尽量减低血培养的污染率至&3%。
血培养瓶应在2小时内送至实验室,延迟上机会延缓甚至阻碍病原菌生长。培养瓶在室温仅能存放数小时。切忌将培养瓶冷藏或冷冻,冷藏或冷冻会导致部分病原菌死亡,冷冻可能导致培养瓶破裂。
7 血培养标本拒收原则
标识错误或没有标识的培养瓶;破损或渗漏的培养瓶;凝血。
<input type="hidden" name="content" value=" " />
更多相关【】的文章
期待你精彩评论,请勿灌水!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检验资讯栏目列表
全站资讯搜索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血培养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      
  一 、血培养的适应症
  发热(& 38&C) ;体温过低(& 36&C) ;白细胞增多(>10&109/L,特别有&核左移&时);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形核白细胞<1&109/L);低血压;局部感染:肺炎、尿路感染、脑膜炎;突发精神萎靡的儿童或老年人;虚弱、精神状态错乱、体重突然下降的老年人;肾功能不全及精神状态改变;免疫功能低下、CRP和PCT升高的患者。
  二 、血培养的采集时间
  抗菌药物使用前;寒颤和发热初起时。
  三 、血培养采集的套数
  CLSI(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推荐血培养每次采集套数为2~3套。
  2套的定义:一次穿刺采血,算&一套&,采集第二套应从另一个穿刺点获得。
  采集多套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采集多套有助于污染的判断:
  如果从导管采血,应采取至少2套血培养,其中至少1套来自外周静脉,另外的1套则从导管中心无菌采获,两个来源的采血时间必须接近(&=5min),各自做好标记。
  如可疑为细菌性心内膜炎,在1~2h内多部位采集3份血标本,如果24h阴性,再采取3份以上的血标本。
  四、 血培养的采集方法
  1. 血培养的采血部位及采血量:
  凡位于体表的浅静脉均可作为采血部位,通常采用肘窝静脉、肘正中静脉、
  前臂内侧静脉,当手臂静脉不明显时,可采用手背部、手腕部和外踝部静脉。幼儿可采用颈外静脉、大隐静脉。必要时可从股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等处采血。采血量以培养基的1/10为宜,一次每瓶采血8~10ml。对于婴幼儿抽血量不应超过患者总血量的1%,一般1~3ml为宜。
  2. 皮肤的消毒方法:
  ① 75%酒精擦拭皮肤穿刺部位30s以上。②用一根碘酊或聚维酮碘(碘伏)棉签消毒皮肤,1~2%碘酊作用30s或聚维酮碘作用60s,从穿刺点向外以1.5~2cm直径画圈进行消毒。③ 75%酒精脱碘。对碘过敏的病人只能用75%酒精消毒,消毒60s,待穿刺部位酒精挥发干燥后穿刺采血。3. 血培养瓶的消毒方法:
  弃去瓶顶塑料帽,用75%乙醇消毒瓶顶橡皮塞,待干60秒。
  4. 需氧和厌氧血培养瓶的分布:
  标本采集后,先注入紫色帽血瓶(厌氧瓶)中,后注入蓝色帽血瓶(需氧瓶)中。即寒战&升温之间采血20ml,分装两个瓶内,各分配10ml,当采血量不足20ml,应先注入需氧瓶,这样首先满足需氧瓶的采血量可以更好地分离出真菌、绿脓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将已注入血标本的血培养瓶轻柔的倒置数次以防止凝固。
  五、 血培养标本的送检
  血培养瓶应在2h之内送到实验室,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可能会降低阳性率或延缓某些细菌的生长。血培养瓶不应该在接种后冷藏或冷冻,因为这样可能会杀死一些微生物,而且还可能会破碎冷冻装有液体的瓶子,如果血培养瓶在送往实验室培养或自动化仪器检测之前不得已需放置一段时间,应置于35℃~37℃孵箱中,可存放24小时。
  六、 血培养常见问题小问答
  1、血培养采血建议从外周静脉采,不建议采动脉血,为什么?
  对检出结果无明显差异,但动脉穿刺危险性较大。
  2、常规血培养不宜从静脉导管或静脉留置装置取血,为什么?
  污染菌或定植菌的可能性较大,除非怀疑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CRBSI)。
  3、如果需要从导管处取血,初段血或导管内的补液是否需要弃去?为什么?
  不能弃去,以便于判断污染菌、定植菌或病原菌。
  4、如果用注射器采血,采好后注入血培养瓶之前是否需要更换针头?为什么?
  无需更换,对提升阳性率无统计差异,增加了针刺伤的几率。
天津市肿瘤医院
                                        编辑:
天津市肿瘤医院
Copyright @ 2005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Cancer Institute and Hospital.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市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津教备0005号 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抽血验性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