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第一季态度的基本内容是故意和过失,又称罪过 A. …

一月份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模拟试题题库
本试题来自:(2008年一月份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模拟试题,)单项选择:一、单项选择题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是(
)。A.过失B.故意C.既可以是直接故意、间接故意,也可以是过失D.既可以是间接故意,也可以是过失正确答案:有, 或者 答案解析:有,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在结果犯中,衡量犯罪既遂的具体标准是(
)。A.法定危险状态的形成B.法定危害结果的出现C.法定犯罪行为的完成D.着手实行犯罪行为答案:有,答案解析:有,单项选择题:()行为人在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过程中,自动停止继续实施犯罪行为的,其行为构成(
)。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不构成犯罪答案:有,答案解析:有,
一月份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模拟试题最新试卷
一月份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模拟试题热门试卷详细论述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
详细论述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
最好加上具体的案例分析~~~!
  根据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犯罪构成是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的有机整体。犯罪有四个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体、犯罪主观要件。犯罪主观要件是指刑法规定构成犯罪必须具备的,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犯罪心理态度的基本内容是故意与过失,此外还有犯罪目的与动机。故意与过失合称为罪过。  一、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我国刑法与刑法理论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因素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一)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是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具体体现。  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含义是:犯罪社会危害程度的大小,是决定刑罚轻重的根据,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刑相当,罚当其罪。我国刑法第5条亦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又要与犯罪情节相适应,还要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通常表现为犯罪人的主观恶意程度。同样的罪名,由于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不同,却不能适用同样的刑罚;同样是犯罪,有的必须收监执行,有的却可以监外执行,可见,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同犯罪的客观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二)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是正确认定此罪与彼罪的关键。  从犯罪的成立条件来看,德国学者李斯特的犯罪论体系是:作为行为的犯罪,作为违法行为的犯罪,作为有责行为的犯罪与作为可罚的不法的犯罪。在李斯特看来,要成立犯罪,首先必须有行为,这种行为只要求身体动作;其次,行为必须侵害或者威胁了法益;再次,行为人对其行为必须具有谴责的心理状态。最后,行为必须符合刑罚法规所规定的构成要件。可见,认定犯罪,不仅需要客观方面因素,还要具备犯罪的主观方面因素,且犯罪的主观方面在正确认定此罪与彼罪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关于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刑法理论上存在一种观点是目的说,认为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在于犯罪目的不同,即关键在于确定行为人的犯罪目的是要致人于死还是致人于伤,从而通过罪犯的犯罪目的来确定罪名。  二、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在司法实务中的缺陷  主观的必然是内心的、隐藏在深层的、让人无法直接予以认定的物质,我国刑法理始终坚持犯罪的构成要件是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即任何一个罪名,包括四个要素: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在司法实务中,认定一种犯罪的主体、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只有犯罪的主观方面较难认定。如:一起公安机关移送过来的故意伤害案,公诉部门经审查,认为公安机关认定本案是故意伤害犯罪,定性较盲目,在卷宗中,嫌疑人犯罪动机,公安机关并没有彻底查清楚,而犯罪动机属于犯罪的主观方面因素,涉及到罪名的认定。在本案中,行为人与被害人互不相识,在舞厅门外行为人将被害人殴打致轻伤,行为人当时是持寻衅滋事的动机,还是故意伤害的动机,行为人的供述和目击证人的证言相互矛盾,公诉机关遂决定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而公安机关的办案人却认为查清嫌疑人作案心态相当棘手,具有一定的难度。  在司法实务中,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因素严重影响了办案效率,很多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的案件,因为嫌疑人的主观心理态度查不清的占相当大的一部分,从而拖延了审理时限,提高了诉讼成本,影响了从重从快打击犯罪。
等待您来回答
法律领域专家您的位置:&&&&&&&&&&&& > 正文
司法考试刑法重要考点:罪过 14:10&&来源: |
重要考点:罪过。
行为人主观责任的核心在于具备犯罪心理态度,而犯罪心理态度的基本内容是故意和过失(二者合成罪过),此外还包括犯罪目的与动机。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具体表现为罪过与犯罪客观要件之间的特定联系:
1.罪过是对特定危害行为与特定危害结果的故意或者过失:行为人认识的内容或者应当认识的内容,都是构成要件意义上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而非任何行为或者结果。即行为人认识或者应当认识的内容是客观构成要件事实(即符合客观构成要件的事实),而非规定的构成要件本身。法律 敎育 网
2.罪过必须表现在一定的危害行为中,罪过只能是行为时的心理态度,罪过的有无以及罪过的形式与内容都应以行为时为准,而不以行为前或者行为后为准。
3.我国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例外;任何过失行为必须导致法定的实害结果才能成立犯罪。既无故意,也无过失,属于无罪过事件,不成立犯罪。
4.当客观构成要件事实与行为人主观认识内容不一致时,属于事实认识错误,需要根据有关理论判断是否存在故意。如果无法认定故意,行为人对客观内容有过失的,可能成立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否则,不成立犯罪。
责任编辑:winema
权威师资阵容,经典班次科学搭配。适合基础好、时间充裕、自学能力强的学员
高清智能交互课件,下期学费减半。 适合基础薄弱、工作忙,高效备考的学员
实验班助教贴心指导,签署协议保障通关。适合有专职助教督促指导,零基础、时间紧的学员
考点集中,方便快捷,手机/平板专属课堂。购买全套课程任一班次同时购买移动班,可享7折优惠
历年真题,应试指南.看书、做题、云笔记功能一应俱全
1100元/门&
1800元/门&
3000元/门&
500元/门&&
50-100元/套&&
司法考试相关栏目推荐
··············
学员:maojiayi学员:wppwdd8学员:laimengzhu学员:gongzheng2013学员:szt520125学员:wangshen1987
咨询电话:010-
特色班精品班实验班移动班
权威师资阵容,经典班次科学搭配;高清视频课件,移动应用随学随练。紧扣大纲全面讲解,超值优惠套餐!
含全套基础学习班、法条串讲班、 冲刺串讲班、真题解析班、论述题精讲班。
权威师资阵容,经典班次科学搭配;高清视频课件,移动应用随学随练。
当年考试不过,第二年半价重学!
含全套基础学习班、法条串讲班、 冲刺串讲班、真题解析班、论述题精讲班。
权威师资阵容,经典班次科学搭配;高清视频课件,移动应用随学随练。
当期考试未过,签署协议,学费全返!
含全套基础学习班、法条串讲班、 冲刺串讲班、真题解析班、论述题精讲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每15分钟一个讲座;
化繁为简,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适合有一定专业基础,高效利用零散时间高效备考的学员!
含全套基础学习班、法条串讲班、 冲刺串讲班、真题解析班、论述题精讲班。
1、凡本网注明“来源:法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法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法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Copyright & 2003 - 2014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咨询电话:010-6500111 咨询时间:全天24小时服务(周六、周日及节假日不休息)
传真:010- 投诉电话:010- 邮箱:&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号-学院国际大厦18层()
  /   京公网安备6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犯罪心理第一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