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西药大全有什么基础书?

《医药学基础》978-7-122-.00-图书资料-|浙江网上化工书店
书名:《医药学基础》
书号:978-7-122-12990-1
关键词:教材|本科教材|制药
著译者:邱丽颖 主编 范红斌 副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2
装帧:简装
原价:¥38.00
优惠价:¥36.10
该书浏览次数:1009
查看/发表评论 && (现有评论0条)
推荐给朋友 &&
&&&&书籍详细介绍
内容简介: &&&&本书共三篇十七章,第一篇解剖形态学基础,主要介绍了人体的大体解剖结构和形态学特征,重点突出了与药物评价关系紧密的内脏学解剖和形态学内容。第二篇生理学基础,除全面介绍人体基本生理功能外,重点突出了与药物评价有关的功能发生的机制及功能的调节。第三篇病理学基础与疾病概论,主要围绕常见的病理表现与发病的基本环节进行介绍,旨在为理解药物作用靶点和新药设计奠定基础。全书内容翔实、丰富,突出了科学性、新颖性、实用性。&&&&本教材主要供高等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医药贸易专业、医药营销专业等医药学相关专业本科生、专科生及成人教育学生使用,也可作为医药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教材和医药爱好者自学参考书。读者对象:&&&&本教材主要供高等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医药贸易专业、医药营销专业等医药学相关专业本科生、专科生及成人教育学生使用,也可作为医药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教材和医药爱好者自学参考书。前言:&&&&药物评价是药学及相关专业要掌握的核心内容之一,医药学基础知识是掌握药物评价的重要学科基础,各高校都非常重视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目前不同高校针对这部分知识所用教材有较多层次,如在《解剖生理学》课程后再开设《病理生理学》,或把所用基础医学知识作为一门课程等,尚无统一教材和统一内容。&&&&我们在多年基础医学教学基础上,根据“国家‘十二五’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和我们在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的经验,策划并完成了本书编写。本书由《药理学》主讲教师编写,将药物评价所需要的前期基础知识进行了系统梳理,编写强调基础知识为专业服务的宗旨,内容包括解剖形态学基础、生理学基础、病理学基础与疾病概论三部分。&&&&本书共三篇十七章,第一篇解剖形态学基础,主要介绍了人体的大体解剖结构和形态学特征,重点突出了与药物评价关系紧密的内脏学解剖和形态学内容。第二篇生理学基础,除全面介绍人体基本生理功能外,重点突出了与药物评价有关的功能发生的机制及功能的调节。第三篇病理学基础与疾病概论,主要围绕常见的病理表现与发病的基本环节进行介绍,旨在为理解药物作用靶点和新药设计奠定基础。&&&&为了更好使用本书,我们还编写了与之配套的《医药学基础实验教程》同步出版。&&&&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化学工业出版社有关编辑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在此书出版之际,深感给学生一本好的学习用书的重要,也感到编写一本优秀指导用书的难度。希望各位同仁对本书中不尽如人意之处提出更合理的建议和意见,恳请各位读者不吝赐教与指正。邱丽颖范红斌2011年9月于江南大学
第一篇解剖形态学基础第一章运动系统2第一节骨与关节2一、骨的形态、构造,骨的化学组成2二、上肢骨及主要的骨性标志2三、下肢骨及主要的骨性标志3四、躯干骨及主要的骨性标志4五、颅骨4六、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关节的类型和运动4七、上肢关节4八、下肢关节5九、脊柱5第二节肌肉6一、肌肉的形态和构造6二、上肢肌6三、下肢肌7四、胸背肌7五、腹部肌肉8六、头颈肌9第二章内脏系统大体解剖10第一节神经系统10一、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分部,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10二、脊髓11三、脑11四、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13五、脑室、脑的血液供应和脑脊液循环、血?脑屏障15第二节脉管系统16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6二、血液循环及血管的吻合17三、心脏17四、体循环的动脉19五、体循环的静脉21六、肝门静脉23七、淋巴系统23第三节呼吸系统24一、呼吸道24二、肺25三、胸膜及胸膜腔26四、纵隔26第四节消化系统26一、消化管26二、消化腺28第五节泌尿系统29一、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9二、肾30三、输尿管30四、膀胱、膀胱三角30五、尿道31第六节感官系统31一、视器31二、听觉器官32第七节内分泌与生殖系统33一、内分泌器官和内分泌组织的基本概念33二、主要的内分泌器官和功能33三、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37第三章组织形态学基础43第一节基本组织43一、上皮组织43二、结缔组织47三、神经组织51四、肌肉组织54第二节血液和血细胞的发生57一、红细胞57二、血小板的形态59三、白细胞的形态和分类计数60四、造血干细胞62第二篇生理学基础第四章生理学绪论66第一节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66一、生理学66二、生理学研究的水平66第二节生命的基本特征67一、新陈代谢67二、兴奋性67三、适应性67四、生殖68第三节人体与环境68一、人体与外环境68二、内环境与稳态68第四节生理功能的调节68一、神经调节69二、体液调节69三、自身调节69第五节生理功能的调节控制70一、非自动控制系统70二、反馈控制系统70三、前馈控制系统71第五章细胞的基本功能72第一节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72一、膜的化学组成72二、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73第二节细胞的跨膜信号传递功能76一、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76二、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77三、离子通道介导的信号转导78第三节细胞的生物电现象78一、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78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79三、兴奋的引起和兴奋的传导机制81第四节骨骼肌的收缩功能83一、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83二、骨骼肌的收缩机制和兴奋?收缩耦联84三、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影响因素85第六章血液系统87第一节血液的组成与特性87一、血液的组成87二、血液的理化特性87第二节血细胞及其功能88一、红细胞生理88二、白细胞生理90三、血小板生理92第三节生理止血、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94一、生理止血94二、血液凝固94三、纤维蛋白溶解97第七章循环系统99第一节心脏的泵血功能99一、心动周期的概念99二、心脏泵血过程99三、心脏泵功能的评定100四、心脏泵功能的调节102五、心音与心音图103第二节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征103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04二、心肌的电生理特性106三、体表心电图109第三节血管生理110一、各类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110二、血流动力学基础111三、动脉血压的形成与影响因素112四、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114五、微循环115六、组织液的生成117第四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119一、神经调节119二、体液调节123三、自身调节126第五节器官循环127一、冠脉循环127二、肺循环128三、脑循环129第八章呼吸系统132第一节肺通气132一、肺通气的动力132二、肺通气的阻力134三、基本肺容积和肺容量137四、肺通气功能的评价138第二节呼吸气体的交换139一、气体交换原理139二、气体在肺的交换140三、气体在组织的交换141第三节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141一、氧的运输141二、二氧化碳的运输144第四节呼吸运动的调节146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146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148第九章消化和吸收151第一节概述151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151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与调节152三、胃肠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154第二节口腔内消化154一、唾液分泌154二、咀嚼155三、吞咽155第三节胃内消化155一、胃的分泌155二、胃的运动158第四节小肠内消化159一、胰液的分泌159二、胆汁的分泌与排出161三、小肠液的分泌161四、小肠的运动162第五节大肠内消化163一、大肠液的分泌163二、大肠的运动和排便163第六节吸收164一、吸收的部位164二、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165第十章能量代谢和体温167第一节能量代谢167一、能量的来源与去路167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168三、基础代谢169第二节体温及其调节170一、体温170二、机体的产热与散热171三、体温调节172第十一章肾脏的排泄功能174第一节概述174一、肾的功能解剖174二、肾血液循环的特征176三、肾脏功能概述177第二节尿生成过程177一、肾小球的滤过功能177二、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179三、肾小管与集合管的排泄与分泌182四、尿液的浓缩和稀释183第三节尿生成的调节185一、肾内自身调节185二、神经和体液调节186三、尿的排放189四、血浆清除率189第十二章感觉器官190第一节概述190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190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190第二节视觉器官190一、眼的折光系统的调节191二、眼的感光换能系统192三、视网膜的信息处理194四、与视觉有关的生理现象194第三节听觉器官195一、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195二、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195第四节前庭器官196一、前庭器官的感受装置和适宜刺激196二、前庭反应和眼震颤197第十三章神经系统198第一节神经元的一般功能198一、神经元的一般功能198二、神经胶质细胞的一般功能199第二节神经元的信息传递199一、神经递质和受体199二、突触传递203三、神经反射205第三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206一、脊髓的感觉传导与分析功能206二、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207三、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208四、痛觉209第四节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210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210二、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211三、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212四、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213五、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214第五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215一、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215二、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216第六节脑的高级功能和脑电图217一、大脑皮层的电活动217二、觉醒和睡眠218三、学习与记忆219四、学习与记忆的过程和机制220第十四章内分泌与生殖221第一节概述221一、内分泌系统和激素的概念221二、激素的分类221三、激素的运输途径221四、激素的一般作用特征221五、激素作用的机制222第二节下丘脑与垂体223一、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223二、神经垂体224三、腺垂体225第三节甲状腺227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227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228三、甲状腺功能的调节229第四节肾上腺230一、肾上腺皮质230二、肾上腺髓质231第五节胰岛232一、胰岛素232二、胰高血糖素233第六节甲状旁腺素、维生素D3和降钙素233一、甲状旁腺激素233二、维生素D3234三、降钙素234第七节生殖234一、男性生殖234二、女性生殖235三、妊娠237第三篇病理学基础与疾病概论第十五章病理学基础242第一节健康与疾病的概念242一、健康的概念与含义242二、疾病的概念与特征242三、亚健康的概念及表现243第二节病因学概论243一、外界致病因素243二、机体内部因素244三、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245第三节疾病过程中的共同规律245一、自稳态调节功能紊乱245二、因果转化规律246三、损伤与抗损伤反应246四、疾病的转归246第十六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248第一节组织和细胞的适应性反应248一、萎缩248二、肥大248三、增生249四、化生249第二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249一、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原因和发生机制249二、损伤的形式和形态学变化250第三节损伤的修复252一、再生252二、纤维性修复253三、创伤愈合254第四节常见的病理过程255一、常见循环功能障碍255二、组织水肿256三、炎症258四、缺氧260五、肿瘤262六、发热263七、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64八、休克265第十七章各系统常见疾病概述269第一节常见血液系统疾病269一、贫血269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70三、白血病271第二节常见心血管疾病272一、高血压272二、动脉粥样硬化症274三、冠心病(心肌缺血性疾病)275四、心律失常276五、心力衰竭277第三节常见呼吸系统疾病278一、慢性支气管炎278二、支气管哮喘279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279四、肺源性心脏病280五、肺功能衰竭280第四节消化系统疾病282一、消化不良282二、胃炎282三、胃、十二指肠溃疡283第五节常见肾脏疾病284一、肾小球肾炎284二、膜性肾病285三、尿崩症285四、慢性肾功能衰竭286第六节常见神经系统疾病287一、帕金森综合征287二、脑缺血性疾病287三、老年痴呆288第七节常见内分泌系统疾病289一、甲状腺疾病289二、肾上腺皮质分泌增多症290三、糖尿病290四、骨质疏松症292参考文献294
客服电话:9 17 传真:9
公司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体育场路538号 邮编:310007
Copyright & !推荐出版社
购物车 0 件商品 共 ?0.0 元
基础药理学-(第二版)
出版日期:2011-08
开本:16开
包装:平装
定价:54.0
折扣:68折
蔚蓝价:?36.7
vip(2-3星):?36.7
svip(4-5星):?36.7
商品评论(0)
商品问答(0)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京 东 价:
¥28.60 [8.5折][定价:¥33.90]
温馨提示:
其它类似商品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高等学校制药工程专业系列教材:基础药理学
¥28.60 [8.5折]
查找同类商品
《高等学校制药工程专业系列教材:基础药理学》是一部高校药理学教材,是教育部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组织编写的高等学校制药工程专业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分为总论、传出神经系统药物药理、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药理、内脏系统药物药理、激素类药物药理、抗病原微生物药物药理、抗寄生虫病药物药理以及抗恶性肿瘤与影响免疫功能药物药理等,此外还包括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等知识点。《高等学校制药工程专业系列教材:基础药理学》适合高校医药专业学生学习使用。
《基础药理学》是一部高校药理学教材,是教育部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组织编写的高等学校制药工程专业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分为总论、传出神经系统药物药理、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药理、内脏系统药物药理、激素类药物药理、抗病原微生物药物药理、抗寄生虫病药物药理以及抗恶性肿瘤与影响免疫功能药物药理等,此外还包括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等知识点。《基础药理学》适合高校医药专业学生学习使用。
内容简介《基础药理学》为教育部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组织编写的高等学校制药工程专业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分为总论、传出神经系统药物药理、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药理、内脏系统药物药理、激素类药物药理、抗病原微生物药物药理、抗寄生虫病药物药理以及抗恶性肿瘤与影响免疫功能药物药理等,此外还包括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等知识点。总学时32~64学时,2~4学分。选学和自学部分以铺灰网楷体字排版,各校可根据自己的学时数和实际情况自行安排教学内容。
本教材主要供四年制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药理学”课程教学用,也可作为其他相关专业的教科书或学习参考书。
总论第一章
绪言第一节
药理学的性质和任务第二节
药理学的发展简史第二章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第二节
受体理论和信号转导第三节
药效学概述第三章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及药物的跨膜转运第二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第三节
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第四节
药物消除动力学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第一节
机体方面的因素第二节
药物方面的影响第二篇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管理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作用的解剖与生理基础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第二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与受体第三节
传出神经受体的生物效应第四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和分类第六章
胆碱受体激动药和作用于胆碱酯酶的药第一节
胆碱受体激动药第二节
作用于胆碱酯酶的药第七章
胆碱受体阻断药第一节
M胆碱受体阻断药第二节
N胆碱受体阻断药第八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第一节
药物的构效关系第二节
α受体激动药第三节
α、β受体激动药第四节
B受体激动药第九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第一节
α受体阻断药第二节
β受体阻断药第三节
α、β受体阻断药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第一节
局部麻醉的生理学基础第二节
局麻药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第三节
常用局麻药第四节
影响局麻药作用的因素第三篇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药理第十一章
全身麻醉药第一节
大脑皮质的结构和功能第二节
全麻药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第三节
吸入性麻醉药第四节
静脉麻醉药第五节
复合麻醉第十二章
镇静催眠药第一节
睡眠与觉醒第二节
镇静催眠药第三节
其他镇静催眠药第十三章
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第一节
癫痫的病因学第二节
癫痫的临床分类第三节
抗癫痫药第四节
抗惊厥药第十四章
抗精神失常药第一节
与情绪活动有关的脑机制第二节
常用抗精神病药第三节
抗抑郁药第四节
抗躁狂药第五节
抗焦虑药第十五章
抗帕金森病药与抗老年性痴呆药第一节
神经系统对运动的调节第二节
常用抗帕金森病药第三节
治疗老年痴呆药第十六章
镇痛药第一节
痛觉的解剖生理学基础第二节
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第三节
人工合成镇痛药第四节
其他镇痛药第五节
阿片受体拮抗药第六节
癌痛的镇痛治疗第十七章
中枢兴奋药第一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第二节
主要兴奋大脑皮质的药物第三节
促脑功能恢复药第四节
主要兴奋延髓呼吸中枢的药物第十八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第一节
发热、疼痛及炎症的产生机制第二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作用机制第三节
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第四节
抗痛风药第四篇
内脏系统药物药理第十九章
抗心律失常药第一节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第二节
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和分类第三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第四节
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选用第二十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学及治疗药物分类第三节
强心苷类第四节
非强心苷类的正J性肌力药第五节
减负荷药第二十一章
抗心绞痛药第一节
冠脉循环与心绞痛的发病机制第二节
心绞痛的临床类型及抗心绞痛药物的分类第三节
常用抗心绞痛药物第二十二章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第一节
血脂代谢与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第二节
调血脂药第三节
保护动脉内皮药第四节
抗氧化剂第二十三章
抗高血压药第一节
血管生理学第二节
高血压的类型和病因第三节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第四节
常用抗高血压药第五节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选用第二十四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第一节
利尿药第二节
脱水药第二十五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理第一节
血液凝固与抗凝系统的生理学基础第二节
促凝血药第三节
抗凝血药第四节
纤维蛋白溶解药第五节
抗血小板药第六节
抗贫血药及造血细胞生长因子第七节
血容量扩充药第二十六章
消化系统药理第一节
消化系统的生理学基础第二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第三节
消化功能调节药第二十七章
呼吸系统药理第一节
肺通气的生理基础第二节
平喘药第三节
镇咳药第四节
祛痰药第二十八章
组胺受体阻断药第一节
H1受体阻断药第二节
H2受体阻断药第三节
H3受体阻断药第二十九章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和子宫平滑肌松弛药第一节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第二节
子宫平滑肌松弛药第五篇
激素类药物药理第三十章
内分泌系统生理学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第三节
垂体的内分泌第三十一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第一节
肾上腺的内分泌第二节
糖皮质激素第三节
盐皮质激素第四节
促皮质素第三十二章
性激素类药与避孕药第一节
生殖生理学第二节
性激素类药第三节
避孕药第三十三章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第一节
甲状腺激素第二节
抗甲状腺药第三十四章
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第一节
胰腺的内分泌第二节
胰岛素第三节
口服降血糖药第六篇
抗病原微生物药物药理第三十五章
医学微生物学基础第一节
细菌学第二节
病毒第三节
其他微生物第三十六章
抗菌药物概论第一节
化学治疗概念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第三节
耐药性产生机制第四节
抗菌药的应用原则第三十七章
喹诺酮类、磺胺类及其他合成抗菌药物第一节
喹诺酮类第二节
磺胺类第三节
其他合成抗菌药物第三十八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青霉素类第三节
头孢菌素类第四节
非典型β-内酰胺类第三十九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第二节
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第四十章
氨基糖苷类与多肽类抗生素第一节
氨基糖苷类第二节
多肽类抗生素第四十一章
四环素类与氯霉素类第一节
四环素类第二节
氯霉素类-第四十二章
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第一节
抗真菌药第二节
抗病毒药第四十三章
抗结核病药与抗麻风病药第一节
分枝杆菌属概论第二节
抗结核病药第三节
抗麻风病药第四十四章
抗疟药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常用抗疟药第四十五章
抗阿米巴病药及抗滴虫病药第一节
抗阿米巴病药第二节
抗滴虫病药第四十六章
抗血吸虫病药和抗丝虫病药第一节
抗血吸虫病药第二节
抗丝虫病药第四十七章
抗肠道蠕虫病药第一节
驱线虫药第二节
驱绦虫药第三节
驱肠虫药的合理使用第四十八章
抗恶性肿瘤药第一节
抗恶性肿瘤药的作用及分类第二节
常用的抗肿瘤药物第三节
联合应用抗恶性肿瘤药物的原则与抗恶性肿瘤药的毒性反应四十九章
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第一节
免疫应答反应和免疫病理反应第二节
免疫抑制药第三节
免疫增强药中文索引英文索引参考文献请选择地区全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台湾香港澳门海外
【药理作用】
吗啡是镇痛药的代表,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及胃肠平滑肌。
1.中枢神经系统
(1)镇痛、镇静:吗啡有强大的选择性镇痛作用,皮下注射5-10
mg即能明显减轻或消除疼痛,但意识及其他感觉不受影响。吗啡对各种疼痛都有效,而对持续性慢性钝痛的效力大于间断性锐痛。吗啡还有明显镇静作用,并能消除由疼痛所引起的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反应,因而显著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随着疼痛的缓解以及对情绪的影响,可出现欣快症(euphoria)。如外界安静,则可使患者入睡。大剂量(15-20
mg)时镇痛、镇静作用更明显。一次给药,镇痛作用可持续4-5
关于对吗啡镇痛作用部位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初期已有报道,微量吗啡注入家兔第三脑室周围能引起镇痛,以后相继证明吗啡注射于第三脑室尾端至第四脑室头端的神经结构均有镇痛作用,最有效的镇痛部位是导水管周围灰质(图16-4)。
(2)抑制呼吸:治疗量吗啡即可抑制呼吸,使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降低,剂量增大则抑制增强。急性中毒时呼吸频率可减慢至3―4次/min。吗啡可降低呼吸中枢对血液CO2张力的敏感性,同时对脑桥内呼吸调整中枢也有抑制作用。
(3)镇咳:吗啡抑制咳嗽中枢,有镇咳作用。
(4)其他:吗啡可缩瞳,针尖样瞳孔为其中毒特征。吗啡还可引起恶心、呕吐。
箭头表示第三脑室
吗啡可止泻及致便秘。其原因主要是:吗啡兴奋胃肠平滑肌,提高其张力,甚至达到痉挛的程
度。由于胃窦部及十二指肠上部张力提高,蠕动受抑制,胃排空延迟;小肠及大肠平滑肌张力提高,使推进性蠕动减弱,食糜通过延缓;回盲k及肛门括约肌张力提高,肠内容物通过受阻;此外,吗啡抑制消化液的分泌,使食物消化延缓;加上吗啡对中枢的抑制,使患者便意迟钝,因而引起便秘。治疗量吗啡引起胆总管括约肌痉挛性收缩,使胆道排空受阻,胆囊内压力明显提高,可导致上腹不适甚至胆绞痛,阿托品可部分缓解之。
3.心血管系统
吗啡扩张阻力血管及容量血管,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其降压作用是由于使中枢交感张力降低,外周小动脉扩张所致。降压作用可部分地被抗组胺药所对抗,因而该作用部分地与吗啡促组胺释放有关。吗啡抑制呼吸,使体内CO2蓄积,故致脑血管扩张而颅内压增高。
治疗量吗啡能提高膀胱括约肌张力导致尿潴留,还能促进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大剂量吗啡能收缩支气管。
本教材是受教育部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托,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出版的系列规划教材之一,主要供四年制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药理学”课程教学用,也可作为其他相关专业的教科书或学习参考书。
制药工程专业是随着医药工业的发展而出现和发展的,是一个以培养从事药品制造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化学、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工科专业。由于属于新的专业,全国尚未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更无适用的教材。该专业药学的知识领域由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及药事管理学等知识单元组成。药理学的学习目标在于掌握药物分子与机体生物靶点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内容分为总论、传出神经系统药物药理、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药理、内脏系统药物药理、激素类药物药理、抗病原微生物药物药理、抗寄生虫病药物药理以及抗恶性肿瘤与影响免疫功能药物药理等,此外还包括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等知识点。总学时32-64学时,2-4学分。由于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缺乏医学专业知识,学习药理学的基础薄弱。作为“制药工程”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教材的编写既不同于医学,又区别于药学专业。我们将涉及医学的基本知识融入其中,如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乃至临床医学的相关学科,使之与药理学内容紧密结合,使教学过程更加顺畅。每章正文后设有“本章小结”和“思考题”,尽量便于老师“教”和学生“学”。选学和自学部分以铺灰网楷体字排版,各校可根据自己的学时数和实际情况自行安排教学内容。
本书编写人员均为部属重点大学的教授或副教授,全部为博士生或硕士生导师,且具有高校本学科10年以上教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教育部“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并承蒙山东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研究所周序斌教授精心审阅,在此表示真诚的谢意。书中疏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还请药理学界同行赐教,广大师生提出批评意见,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七日畅销榜
新书热卖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药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