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伊立替康康+亚叶酸钙+5-FU (FOL...

追踪o新进展o消化道肿瘤
FOLFIRI方案对比ECX方案可延长至治疗失败时间且耐受性佳
小发表时间:
在一项发表在《美国临床肿瘤学杂志》上的法国协作组开展的Ⅲ期临床研究中,Guimbaud等人发现在进展期胃或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一线应用FOL&FIRI(5-Fu,亚叶酸钙,伊立替康)方案与比ECX(表阿霉素,顺铂,卡培他滨)方案相比,可以显著延长至治疗失败时间。FOLFIRI的耐受性要好于ECX。(J&Clin&Oncol.&0-6)这项开放性临床研究在71个中心进行,从2005年6月至2008年5月总计416名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或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被纳入研究,随机接受ECX(n=209;表阿霉素50&mg/m2&d1+顺铂60&mg/m2&d1+卡培他滨1g/m2&Bid&po.d2-d15,Q3W)或FOLFIRI方案(n=207;伊立替康180&mg/m2&d1+亚叶酸钙&400&mg/m2&d1+5-FU&400&mg/m2d1静推+5-FU2,400&mg/m246小时持续静脉输注,Q2W)。二线治疗预先设定为:ECX组二线接受FOLFIRI方案,FOLFIRI组二线接受ECX方案。主要研究终点是一线治疗的至治疗失败时间。总体患者的中位年龄是61岁,其中男性占74%,82%的患者PS为0或1分,65%是患者。结果显示,中位随访31个月后,FOLFIRI组的中位至治疗失败时间为5.1个月,ECX组为4.2个月(HR=0.77,P=0.008);FOLFIRI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5.75个月,ECX组为5.29个月(HR=0.99,P=0.96)。两组的反应率分别为38%和39%,其中完全缓解率均为4%。在FOLFIRI组接受二线治疗的患者占39%,ECX组接受二线治疗的患者占48%(P=0.06)。两组的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9.72和9.49个月(HR=1.01,P=0.95)。在FOLFIRI组69%的患者发生了3到4级的毒性反应,而ECX组3到4级毒性反应的发生率为84%(P&&0.001)。两组血液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8%和64.5%&(P&&0.001),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分别为53%和53.5%&(P&=0.81),两组因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的比率分别为3.9%&和14.5%。研究者得出结论为:与ECX方案相比,进展期胃或胃食管结合部癌的患者一线应用FOLFIRI方案可以显著延长至治疗失败时间。其他结果表明FOLFIRI方案在这类患者是一种可被接受的一线化疗方案,并且应进一步探索其与靶向药物的配伍。(编译&佟琳琳&审校&刘静&刘云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云鹏教授述评:该研究头对头比较了两药方案FOLFIRI与经典的三药方案ECX在晚期一线治疗中的疗效,非劣效分析结果提示FOLFIRI并不劣于ECX,并且在血液学毒性方面,耐受性更好。但研究以“至治疗失败时间”为首要终点,因此对OS的检验效力可能不足,FOLFIRI方案是否可以作为晚期一线治疗的选择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FOLFIRI方案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2011年第22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 目的 观察FOLFIRI方案[伊立替康(CPT-11)+5-氟尿嘧啶(5-FU)+四氢叶酸钙(LV)]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43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FOLFIRI方案治疗。CPT-11 180 mg/m2,持续静脉滴入90 min,第1天;四氢叶酸钙40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天;氟尿嘧啶0.4 g/m2,静脉推注(四氢叶酸钙之后用);氟尿嘧啶2.4 g/m2,持续静脉灌注(经化疗泵灌注) 46 h。每14 d重复。观察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4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 1例(2.3%),部分缓解(PR)18例(41.9 %),稳定(SD) 12例(27.9%),疾病进展(PD) 12例(27.9 %)。不良反应主要为延迟性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胆碱能综合征。结论 FOLFIRI 方案用于晚期结肠直肠癌一线治疗疗效肯定,耐受性好。 中国论文网 /6/view-2525503.htm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药物疗法;抗肿瘤药;治疗应用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通过有效化疗能明显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1]。伊立替康(CPT-11)是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有效药物,以其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经国外大规模临床研究证明疗效可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2006年6月至 2009年12月共43例局部复发或转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其中男29例,女14例;年龄18~70岁,中位年龄51岁。包括直肠癌11例,结肠癌32例,均经术后病理组织学证实为腺癌,并有影像学证实为晚期大肠癌患者,有可测量病灶,近1个月均未经化疗及放疗。转移部位:肝脏转移28例,淋巴结转移18例,骨转移13例,肾上腺转移1例,其中多处转移者24例。有可测量病灶,CT检查病灶≥1 cm,其他检查(如临床检查、胸片) 病灶≥2体能状况评分(卡氏评分)≥70分;癌胚抗原(CEA)异常者14例,糖类抗原19-9(CA19-9)异常者11例。43例均无肠道炎症,亦无腹泻病史、肠梗阻(包括不完全性肠梗阻病史),无影响认知能力的神经或精神异常史,无血常规、肝肾功能异常及心电图异常。预计生存期>3个月。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采用FOLFIRI方案治疗,具体用法为:国产伊立替康(江苏恒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80 mg/m2溶于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90 min,第1天;四氢叶酸钙40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天;氟尿嘧啶0.4 g/m2,静脉推注(四氢叶酸钙之后用);氟尿嘧啶2.4 g/m2,持续静脉灌注(经化疗泵灌注) 46 h。每14天重复。14 d为1周期。用药前预防应用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止吐;常规盐酸洛哌丁胺备用,并嘱避免进食奶制品、粗纤维食物及胡椒、咖啡等。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或稀便的患者,立即口服盐酸洛派丁胺4 mg,口服2 mg/2 h,并据情况予补液,直至症状缓解12 h停止。治疗后如症状未控制或加重,盐酸洛哌丁胺应用48 h后停用。同时补充电解质及液体,加强支持治疗及抗感染治疗。化疗期间每周复查血常规,每1周期复查肝肾功能、心电图、进行体力状况评分(卡氏评分),同时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必要时调整剂量或停止治疗。当出现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或腹泻,或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时, CPT-11和5-FU剂量应减少15%,治疗可以推迟1~2周。化疗4个周期以上者评价疗效,无效者更改方案或放弃化疗。   1.3 疗效及毒副反应评价 按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oumor,RECIST)评价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有效率(RR) =CR + PR/可评价疗效患者100%,监测CEA、CA19-9标记,并评价生活质量。次要疗效指标包括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progress, TTP)。每4个周期进行疗效评价。毒副反应按药物毒副反应判定标准(NCI CTC 3.0) 分0~Ⅳ级,记录不良反应以评价安全性。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全部43患者均获随访,其中完全缓解(CR)1例(2.3%),部分缓解(PR)18例(41.9%),总有效率(RR)19例(44.2%),另外12例(27.9%)达到稳定(SD),有12例(27.9%)患者进展(PD)。43例患者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5.2个月。28例CEA异常者中有20例滴度下降,23例CA19-9异常者中有18例滴度下降,卡氏评分较化疗前平均提高10分。   2.2 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在治疗中不良反应是可控的。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能够相对的耐受,除了中性粒细胞减少、腹泻、贫血外,Ⅲ~Ⅳ度的不良反应少。中性粒细胞Ⅲ~Ⅳ度减少有9例(20.9%)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仅为2例(4.6%),对中粒生细胞Ⅲ~Ⅳ度减少的患者,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支持。有1例(2.2%)Ⅳ度腹泻和4例(9.3%)Ⅲ度腹泻患者,但经积极治疗后得到控制。其他的不良反应如贫血,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支持,对于Ⅲ~Ⅳ度的贫血,采用输血,予以快速纠正。6例(14.0%)患者因粒细胞减少性发热或腹泻而住院支持治疗,化疗过程中没有出现因不良反应而死亡的病例(表1)。   3 讨论   结直肠癌发病率占所有肿瘤的10%~15%,占我国癌症死亡的第五位[2],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晚期结直肠癌以化疗为主,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推荐使用以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LV)为基础的联合化疗,CPT-11联合5-FU/LV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已成为公认一、二线标准方案。   伊立替康是半合成喜树碱的衍生物,是能特异性抑制DNA拓扑异构酶I的抗肿瘤药。可诱导单链DNA损伤,从而阻断DNA的复制,由此产生细胞毒性。这种细胞毒性是时间的依赖性,并特异性作用于S期,可增加抑制作用[3]。5-氟尿嘧啶仍是迄今为止治疗结肠直肠癌的最基本药物。伊立替康和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均为治疗晚期结肠直肠癌的有效药物,且两者无交叉耐药性。   我科采用伊立替康联合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方案(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直肠癌43例,有效率达44.2%,中位TTP为5.2个月,本次观察结果在缓解率,安全性及延长生存期等方面,与国内外有关的研究结果相似。FOLFIRI方案主要不良反应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迟发性腹泻及乙酰胆碱综合征。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迟发性腹泻均为剂量限制性毒性,而迟发性腹泻在及时应用洛哌丁胺后症状控制。20.9%的患者用药后出现乙酰胆碱综合征,较多以多汗、腹痛为表现,使用阿托品能缓解,且可于下一周期前可进行预防。说明伊立替康毒性无蓄积性,且均可得到有效控制。无1例发生过敏反应,也未见明显心肝肾毒性。由此可见,对于转移或复发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来说,一线应用FOLFIRI方案能改善生活质量,且耐受性好,是安全、有效的。   参 考 文 献   [1] 宋恕平,刘波.结直肠癌内科治疗进展.中国癌症杂志,):775-776.   [2] 徐瑞华,邱妙珍.晚期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癌症,):661-666.   [3] Rougier P, Mitry E. Review of the role of CPT-11 in the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cancer. Clin Colorectal Cancer,):87-94.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您的位置: &
伊立替康联合5-Fu/亚叶酸钙治疗FOLFOX化疗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
优质期刊推荐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