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敬你一杯青稞酒酒都有哪些讲究?

卓玛来献哈达敬青稞酒啦
第06版:世园进行时
 社长: 郝小奇  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02 邮发代号
世园进行时
卓玛来献哈达敬青稞酒啦
蝶恋花舞台上演藏族风情文艺表演
  香醇的青稞酒敬给热情的世园游客。(记者 冯炜 摄)
&&原汁原味的藏族歌舞、特色鲜明的民俗表演、古老神秘的藏传佛教……如果你对这些都充满兴趣,那么千万不要错过在世园会蝶恋花舞台上演的藏族风情文艺表演。&&最纯洁的问候&&来自雪域高原的天籁之音&&“舞台上怎么跑出了一只黑牦牛?”台下的观众惊呼。原来,为了吸引广大世园游客,更为了用藏族独特的方式给大家送上祝福,来自西藏的艺术表演团用传统的“牦牛舞祈福仪式” ——天地吉祥舞拉开了文艺表演的序幕。&&随后,来自藏区的原生态女歌手格桑卓玛为观众带来了一曲民族特色浓郁的《五彩哈达献世园》,天音组合表演藏族风情歌曲联唱《党的光辉照西藏》《青藏高原》《天路》等。当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响起时,游客们不禁和着旋律,挥起双手和舞台上的演员们一起唱起来。&&“这真是来自雪域高原的天籁之音。”观众们由衷赞叹着。当身处熙攘的城市之中,突然听到这些来自藏区嘹亮的歌声,仿佛令人置身于广袤的大自然当中,一瞬间让人觉得开阔了心胸,净化了灵魂。&&带给长安的祝福&&青稞美酒圣洁哈达献游人&&演员一边歌唱,一边端着从西藏带来的青稞美酒、拿着圣洁的哈达走下舞台和游客们互动起来。&&当这些来自西藏的表演者们为游客献上圣洁的哈达,送出香醇的青稞酒时,台下游客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们情不自禁地称赞道:“青稞酒味道甘甜,好喝!”&&当寓意吉祥如意的“隆达”随风飘下,台下观众赶紧伸手去接,想要把好运也接回来。&&60小时日夜兼程&&只为游客能一睹真正的藏面具&&“因为藏面具很薄,我们担心托运会把它压坏,所以包车用了三天两夜才来到西安。”天音乐队的主唱荣帝嘉措告诉记者,演出团二十几个队员全部来自阿里地区,有的是刚从学校毕业,有的还在上班,5月初接到世园表演任务,大家都非常激动,加紧排练,就为了给世园游客带来最原汁原味的藏族表演。&&在本次演出上,大家还可以一睹古老神秘的藏式面具。据介绍,在祈福仪式中用的面具都是甘南迭部县扎日寺法器,为了保护它们,一同而来的还有四位藏传佛教高僧,他们会在祈福仪式上为世园、为祖国祝福。&&据悉,此次藏族特色文化风情文艺表演持续8天,一直到本周日结束,具体表演时间是每天11:00、16:00、18:00。&&见习记者 樊华 记者 顾荣
版权所有 西安新闻网 2008  合作伙伴: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陕新网审字[号 陕ICP备号The following error occurred:
The requested URL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
Please check the URL or contact the webmaster.您现在的位置是: &
从汉、藏文化习俗看跨文化交流与和谐文化建设
摘 要:跨文化传播日趋密切,交流、融合和相互依存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跨文化的有效传播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因此应该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习俗,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时也要倡导文化多样性原则,建立各民族文化问和谐共处的关系。
  【摘要】跨文化传播日趋密切,交流、融合和相互依存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跨文化的有效传播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因此应该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习俗,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时也要倡导文化多样性原则,建立各民族文化间和谐共处的关系。
  【关键词】汉族 藏族 跨文化交流和谐文化建设
   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使我们同时也进入了传播全球化时代。科技的发展为“地球村”村民之间的交往提供了便利。跨文化传播日益密切,不同民族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也变得更加频繁。本文取汉族和藏族文化习俗作为切入点,倡导多元文化的“共存互补”。
  一、汉族和藏族的文化习俗
  “文化习俗”也可称为“风俗习惯”,是出现最早、流行最广的一种社会规范,是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沿袭下来的一种生活方式。它表现在饮食、服饰、节庆、礼节、婚丧等各个方面。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能凸显出来,文化习俗的对比亦是如此。文化习俗的对比,可以客观公正地提示已经隐含于交际行为和交际手段之中的文化差异现象,能增加彼此的了解。
  1.称呼习俗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不同的民族称呼习俗各不相同。例如,汉族素来就有辈分观念之分,为了表示对人的尊敬,对比自己高两辈的人称其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高一辈的称其为“伯伯、阿姨”等,平辈称其为“哥哥、姐姐、弟弟”,不过常常在称谓前加上姓。称呼上级、领导时习惯在此人所担任的职务前加上姓,如“马厂长”、“刘经理”等。藏族也是个非常重视称谓的民族,称谓不准确往往被视为不懂礼貌、没有教养。藏族人在称呼别人时一般在对方名字后面加一个“拉”,表示尊敬。例如,称格桑为格桑拉,扎西为扎西拉;教师称为格拉,厨师称为玛青拉等。
  2.饮食习俗
  中国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不同的民族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各不相同。汉族主食以稻米、小麦为主,辅食是蔬菜、肉食和豆制品。茶和酒是汉族的传统饮料。汉族人喜欢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很讲究烹饪,有炒、烧、煎、煮、蒸、烤和凉拌等各种烹饪方式。藏族也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和食品结构。其中酥油、茶叶、牛羊肉、糌粑被称为西藏饮食的“四宝”。此外,还有青稞酒和各式奶制品。藏族人讲究口味清淡、平和,很多菜除了放盐巴和葱蒜,一般不放辛辣的调料。
  3.婚礼习俗
  汉族人在结婚前,男方要向女方送彩礼。结婚当天男方家要有人去迎亲,女方家也会有人送亲。要举行婚礼,新娘要穿婚纱,在婚礼上新郎新娘要互换戒指。还要举行婚宴,在婚宴上新郎新娘要喝交杯酒。闹洞房是婚礼的最后程序,也是任何婚礼都不可少的内容,它是婚礼的高潮也是最有趣、最热闹的节目。西藏地区的婚姻礼仪差别较多,因人因地而异,且奢简有别。藏族年轻人结婚早的十八九岁,晚的三十岁左右。议婚时讲究双方不能是同骨系,而且属相要相宜。求婚时要先向女方家长献哈达等礼品,女方接受哈达即表示同意。择日写婚约,向女方父母献“奶钱”及礼物,视为订婚。结婚前,男方要向女方送服装、头饰等。迎亲之日,男方的迎亲队要以有地位和名望的人为首,女方则要举行送亲仪式,送亲的一般是新娘的兄弟、舅舅或至亲好友。新娘到达男家后,除举行一系列的仪式外,还要举行热烈、隆重的婚庆宴。婚后,新娘在男家住七天左右,然后与新郎一起回娘家。讲究的人家回娘家时,在路上遇到什么东西都献哈达。
  4.待客习俗
  因地域和民族的不同,汉族和藏族的待客之道也各不相同。客人到藏族人家里做客,主人一般都要对客人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主人敬青稞酒时,客人要是不喝,主人会端酒前来劝酒。主人敬献酥油茶,客人是不能拒绝的,至少要喝3碗,喝的越多越受欢迎。一般汉族人家里来了客人,沏茶、献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茶叶和茶具也很讲究。除了敬茶,还会挽留客人一起进餐。
  5.禁忌习俗
  禁忌是风俗习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禁忌就是“忌讳的话和行为”。禁忌是跨文化交流中敏感的问题,也是跨文化交流中最应注意的方面,如不尊重就会刺激甚至伤害对方的感情。在禁忌问题上,也反映了汉族和藏族在文化方面的差异。例如,藏族人忌杀生,忌食狗肉、驴肉和马肉。有些地区还不吃鱼肉。藏族人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认为触犯禁规,对人对畜不利。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细节。如,到藏族同胞家里做客,男的坐在左边,女的坐在右边,不能混杂而坐。如果看到门口生一堆火或者门口插上树枝,上面贴上一红布条,表示这户人家里有病人。
  二、和谐文化建设中的跨文化传播
  文化的交流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被另一个民族文化所取代,导致这个民族或那个民族文化的消失,或使本民族文化受到削弱,而是使本民族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内容后更加丰富更加兴旺发达。按照和谐文化建设的理念就是指:“以追求和谐价值为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于一体,最终达到平衡、和谐状态”。①藏族作为少数民族的一员,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藏族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宝贵资源。藏族的首府宫殿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建筑群,它的建筑风格闻名遐迩。藏族文化博大精深,除举世闻名的《甘珠尔》和《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还有文学、哲理、史地、天文、医药等方面的专著。汉族应该充分吸收和利用藏族同胞的优秀文化资源,尊重和发扬藏族传统文化。下面几个方面的跨文化交流体现了汉族同胞和藏族同胞之间的一种平衡、友好的跨文化交流状态。
......(未完,请点击下方“在线阅读”)
特别说明:本文献摘要信息,由维普资讯网提供,本站只提供索引,不对该文献的全文内容负责,不提供免费的全文下载服务。
金月芽期刊网 201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敬你一杯青稞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