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幼儿园老师好不好也不好做,做了十几年当幼儿园老师好不好,腰椎病也...

当前位置: &
& [精] 何谓导师
胥荣东医生信息页
[精] 何谓导师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
&我也好久没有写博文了,因为最近正在筹写一本针灸书。今天谈两句关于导师的话题,所谓导师我理解无非是向导和老师的意思,做一个普通老师并不太难,好的老师是要传道、授业、解惑的,授业、解惑一般的老师还是容易做到的,传道就比较难了。& &&& 我受选杰老师的影响比较大,喜欢禅宗教学,没有耐心教笨学生,所以能长期和我学习的都是聪明人,这好比古代北方的气候,十分恶劣,体质差些的早就被淘汰了,可见诲人不倦是多么难的事,相比较而言,学而不厌就容易多了。 &&& 我最喜欢当的是导师,也就是当向导,告诉你一个方向你自己去找吧,不过这样的学生在今天的社会里可谓凤毛麟角,都快成了大熊猫级的珍罕动物了。所谓的“程门立雪”都快成为神话了,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今天,能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亦一快事耳!
&&& 所幸的是我最近这几年还是遇到几位有“程门立雪”精神的学生,其中一个叫做李若现,是个梁山好汉,家驻山东省梁山市拳铺乡,本来是和我学拳的,我同时也教了他些针灸手法。后来在我的指导下(不用我教,自有高人点化),已从一个不信中医的外科大夫成长为一个会开中药的医生.我当初让他学中医时他感觉简直是天方夜谭,因为他从未学过中医。我说没学过也好,要是在中医药大学里学过或许还麻烦了,用选杰先生的话讲叫做教拳容易改拳难。
&&& 下面转载他在“第二届扶阳论坛暨火神派与中医各家学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的论文(2008年10月下旬在北京举办),可以看出他的求道精神,在连李可老先生在不在家,家在何处都不知道,能否找到也不知道的情况下就坐火车去山西灵石了,这一点至少我是做不到的。试看现在社会上的一些人,轻狂的不得了,不知天高地厚,其实是在耽误自己,“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 连一个西医外科大夫都能能把中医到这种程度,作为中医药大学毕业的学生难道连一点惭愧的心情都没有吗?这话是对我的学生讲的,普通看官千万别往心里去,就当我没说。最近心不在焉,胡乱讲几句,请大家谅解,千万不要影响大家周末的好心情。
&&&&&&&&&&&&&&&&&&&&&&&&&&&&&&& 我对中医的学习和认识&&&
&&&&&&&&&&&&&&&&&&&&&& 山东省梁山市拳铺泰康门诊部&& 李若现&&& 272613&&
&&& &&思考中医&&之书畅销之后,引来了一场新的中医学习思潮!火神派用药在中医界悄然兴起!在众多贤士的推崇下成为现今中医界的显学!再次掀起了一股恢复中医原有价值学习古中医的潮流,擅治急危重症疑难病的山西老中医李可老先生及火神派第三代传人卢崇汉先生备受瞩目!我真正的学习中医,也就是到山西灵石拜访了李可老先生后,又参加了首届扶阳论坛,始加强了我对中医的深层认识。方坚定了信心,一个学习西医十几年,动刀的普外科医生,由排斥中医开始爱上中医并坚定执著的将终生学习中医!火神派用药及扶阳理论是学习中医的便捷之门攻克疑难病的金钥匙。&&&&&&
&&&& 一 认识中医&&&&&&&&
&&& 我对中医有认识,应该是在学习了朱汉章老师的"小针刀疗法"后开始的.出生在医学家庭,自小对医学怀有深厚的情感,上大学后接受的是现代医学教育,对中医玄之又玄的理论不能理解!到医院后看到的是中医科的冷清和中医生的抱怨!临床后我由普外转攻肛肠疾病,1993年始,通过手术和中西药物结合治愈肛肠病人万余例,也曾为自己的成功沾沾自喜!那时看到中医同道也能治好病人,但不能说出其道理,不能让我信服,认为只是碰巧或是一种暗示,中医是"巫术和迷信"多年来一直占据我的头脑.后来发生一例肛瘘术后创面久不愈合,我使尽一切外科办法还是不见创面缩小,病人后来偷偷的到一家祖传民间中医那里,花几元钱买了一包中药面,每天大便后清水洗一洗撒上药面,竟然不几天溃疡面完全愈合了,我开始疑问了:中医难道真的比西医管用吗?带着一些疑问我开始关注中医了,不断的使用一些小验方有时竟然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学习朱汉章老师发明的"小针刀疗法"是1996年秋天,由于我有外科基础,"小针刀疗法"运用起来颇能得心应手,一些难治的软组织损伤性颈肩腰腿痛竟应手而愈,始终坚持认为"小针刀疗法"应属于微创手术的范畴,但"小针刀疗法"理论多是建立在中医基础理论之上的(现已列入中医教材),我的内心已经震动了。频频又接触了针灸,拜访了多位针灸界大师,体验到了针灸的神奇疗效,运用针灸治病亦有时达到出奇的效果,肩周炎急性腰扭伤往往一针下去效果立见!始转变了我对中医的看法,通过文圣功及站桩功修炼,对阴阳五行的感受,丹道的体验与证悟开始热爱中医了!我认为真正的中医应该是针药并用,辨证养疗具得其妙,我不会辨证处药,所以还不能算是中医。&&&
&&& 2005年10月北京广安门中医研究院参加肿瘤科主任提高班,结束后随同道们一起到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肿瘤科参观,征得李佩文教授同意,计划2006年初来肿瘤科进修三个月。参观结束后,我到胥荣东老师家中住下,让胥老师指导大成拳站桩功,练拳之隙,胥老师问我:山西李可老先生你听说了吗?我说没有!接着胥老师拿出一本书&&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并说这才是真正的中医,只有这样的中医才能治肿瘤,要学就要向李老这样的中医学习,学院出来的中医已是不中不西,严重滞碍了中医的发展!中医之误关键是剂量,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只有按李可老先生的书上剂量才能治大病治重症及肿瘤疑难病。运用李老的方子须要亲自尝药后,才敢给病人使用,我已经喝附子加量到80克,还要加服剂量,绝对没有问题,你回家后就喝"四逆汤"附子从30克开始,慢慢往上加.接着胥老师又拿出一本祝味菊的&&伤寒质难&&并指着祝味菊先生的照片对我说:你看看,祝先生这精神气质哪象一个医生呢!简直就象一个练武的高人,学医就要向祝先生李老这样的中医学习!你好好的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用经方治病效果好,用不了几年你就能熟练运用了!你有大量的病人,又是在基层,病人比较淳朴相信你,你就大胆使用中药,只要效果好病人很快就多了,既利己又利人!在我们中日友好医院就不行了,这种大剂量用药,药房抓药你都抓不出来,你好好的学吧!中医会有前途的!&&& 多年来,胥先生一直在武学方面言传身教,从针道开始将我引入中医行列,胥先生的言行使我的人生不断圆满!&&&&&&&&&&&&&
&&&& 二 感受中医&& & &&&& 回家后开始读李老的&&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为李老的用药剂量叹服!更为李老的胆识惊叹!也产生了怀疑,这是真的吗?为啥别人就不敢这样大剂量?向李老这样抢救病人于危难呢??我一定要到山西灵石去拜访李老,可又不知道老先生的地址,怎样才能找到老先生?我向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打电话找郭博信先生,打了多次才有人告诉郭博信先生早已离开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不知到那里去了,也没有他的联系方式,我在网上搜遍也没有找到李老的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急于见到李老证实书上内容,当面请教学习方法,向李老学习治病救人之道,无奈我只好碰碰运气,先到山西灵石走一遭。老先生名气大,也许很容易找到,求知的欲望驱使我想马上见到老先生。2006年5月初我坐上了去太原的火车,一天一夜后换车到灵石拜访老先生。先到灵石县中医院一打听,结果没有人知道李老的住址,后来打听多位出租车司机,一位年老的出租车司机把我送到李老的诊所,门关着,门旁小铁牌上写着"灵石县李可中医诊所 ",终于找到了,等了一个多小时还是没有开门,一打听,已经二天没有开门了,我感到失望了,难道李老出门会诊或讲学了,又经多方打听,打听到了李老住址。我再次打车到李可先生家,敲门进屋看到一位满头银发的长者,一手夹烟一手正在为一位年轻人把脉,和相片一样的清瘦,少显苍老了些,看我进屋李老抬头望了一眼,继续把脉。我静静的坐在年轻人旁边,看着这位被中医泰斗邓铁涛称为"中医之脊梁"的李可老先生,感受着大医的风范!心里想着许多问题:和李老有缘 ,和中医有缘,一路辛劳,几个月的朝思暮想,一定不枉此行!&&& 李可老先生把完脉,在一章处方的上端写着简单的问诊及舌脉证象,一边写一边思考一边吸烟,第一味药出来了"制附子100克 "我对书上的疑惑马上消失了! 李可老先生就是这样治病的!&&&& 看完了病人,老先生问我:你有啥事情?我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我的学医经历:近年来感到学医时间愈久治不好的病人越多,对西医了解愈多感到治病离人愈远,后习针灸意识到中医的博大精深,特来向李老请教,怎样才能学好中医,特别是象我这样没有中医基础的西医大夫,能学好中医吗?李老说:你是幸运的!能认识到这一点,证明你进步了,你没有受到现代中医的浸染,没有走向歧途,直接通向正道,很快就会学好中医!&&& 李老一边吸烟一边接着又对我说: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医的传承发生了断层。宝贵的医学遗产没有能够继承下来,特别是近百年来,中医处在四面围剿的困境中,为了寻找出路,最早选择了中西汇通,拿我们民族的东西、拿东方的东西向西方靠拢!然后进一步搞科学化、现代化,最后结果只能是自我毁灭。这些情况大家可以说是有目共睹。我就不必细说了。 &&& 那么中医复兴的路在什么地方?我说不是现代,而是2000年前的古代,不是西方,而是东方,中医的生命的灵魂是中华文化智慧的结晶,走易经与内经结合,而不是中西医结合。是&&伤寒杂病论&&,医圣张仲景创立的理法方药,统六经于百病,是攻克世界医学难题的金钥匙!&& 学中医就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不是现代的中医教材,用经方百分之八十的病人都能治好,要恢复张仲景时代古中医学,古中医学指的就是汉代以及汉以前的中医,那是中医的正统;中医历史上在魏晋时代出现断层,到金元四大家,违背了内经的主要观点,其办法用于治表,偶尔尚可,但见效后长期用又会对身体造成难以恢复的损害。其中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说的“阳长有余,阴长不足”的观点,最有问题。在张仲景那个时代,中医是无病不治的。后世许多中医按照错误的路子治了一辈子肺结核、糖尿病、肿瘤,没治好几例? &&& 中医当然也要创新,但现在我们连继承都没做到,谈啥创新?认为现代的东西就是先进的,这十分浅薄。古代学派,各有所长,其所长即其所偏,学习古人,当扬长避短,不可形成门户偏见.任何正确的东西若强调过头,势必走向了错误,当引以为戒。 &&& 时下世人皆视中医为“慢郎中”,这是中医的奇耻大辱。我最初治疗一个老年心衰妇女,每剂药用45克附子。当时家属已经在准备后事,媳妇慌忙间把3副药一起煮了,在3个小时里一勺一勺都给婆婆灌了下去,结果当天晚上老太太就醒过来了,第二天儿子跑来要求再抓几副。此前,我用9克、18克、30克附子的病人都没有救过来,30克的可以多活一段时间。这次误打误撞,使我意识到药物剂量是疗效的关键。从此遍查医书,看到宋朝就有人怀疑过经方的剂量问题,写过《普济本世方》《伤寒九十论》的许叔微,著有《本草衍义》的寇宗爽,都曾探讨过。伤寒论的方子为啥后人用起来没效,就是因为剂量不够。 此前因为没有掌握剂量,有6个人没能救回来。从那以后,经我手治疗的心衰、肺衰、肾衰病人,没有死过一例。 &&& 1981年,汉代度量衡器的考古发现,上海柯雪帆教授修正了古今方剂的换算标准,古之一两等于现在的15.625克,完全验证了我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剂量正与仲景原方用量相符。我平生用附子超过5吨,经治病人过万,未见一例中毒反应。附子乃纯阳之品,其毒性正是救命的仙丹。仲景原方中,炙甘草正可制其毒。中药中毒,多是医生辨证之误,盲目按西医思路服用中药所致,是对中医无知造成的。中药是治病用的,不是营养品,不然要医生干嘛?不是经方不灵,而是我们没有很好的继承,使中医丢失了急症阵地! &&& 我最早读民国左季云的《伤寒论类方汇参》后读民初实验系统医学派创始人彭子益的遗著,从此入医圣张仲景之门,奠定了“肾气与中气”为人生命之两本的认识,牢记:生死关头,救阳为急。伤寒论是中医学的灵魂,微言奥义,字里行间表露出来的重要奥秘,只有四个字:保护阳气。我治病几十年没有见过一例真正的阴虚病人,都是阳虚!&&&& “你好好学,读经典没错。我上次见南怀瑾,问他中医要复兴我该怎么办,南老开玩笑说‘睡大觉’,他建议我把自己的东西整理好,等待时机。我觉得现在这个时机快到了!国家应该尽早为中医立法,不受卫生部的干扰。国家要成立中医部,于卫生部分开各管各的!”你就从&&伤寒论&&开始,在南宁,刘力红带着研究生,都是每天尝附子。看看到底人体对附子的耐受有多大,究竟有什么反应,看看会不会像现在科学成分讲的附子有没有那么大的毒性。其中有很多同志在每天早上尝附子的过程中,就治了他好多病!你回去后首先自己去尝药。在治疗中,一旦经过辩证,立出方子那是不会有问题。关于细辛,伤寒论基础剂量是三两 45g ,我用这个量用了40年,没有发生过任何问题,轻剂小病还可,难症重疾小量治病如隔靴瘙痒,难当重任,非大剂不可,不要大惊小怪,附子并不是这么可怕,畏附子如蛇蝎,中医将无所作为,你不但治不了急症,治不了大病,也救不了性命。当医生太悲哀了!当医生首先要建立一个信心,我们的祖先传下来的宝贵的方法,不是骗人的,绝对无害。&&& 以后到济南找孔乐凯,到我这里来太远了,不方便!他和你一样西学中的,我给你写上他家的地址和电话,孔乐凯原是什么大学的病理生理学硕士。他觉得西医理论无法解答他对人体和疾病的许多疑问,学中医后考取了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博士,毕业留校任教,你们山东中医是很有前途的。&&& 李老又给我列出了除&&伤寒论&&之外的七本书&&左季云伤寒论类方汇参&&、郑钦安的&&医法圆通&&&&医理真传&&&&伤寒恒论&&,何足道的&&中医存亡论&&等,并在他的&&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扉页上给我签字鼓励:与李若现小友共勉!---李可于丙戊初夏山西灵石。从李老身上我看到了大医的风范,具有雷霆万钧的霹雳手段,具有歉逊随和的菩萨心肠,使我看到了中医的希望,增强了我学习中医的坚定信心!&&
& & 离开灵石我没有回家,就到济南拜访孔乐凯博士,孔先生到外地会诊要晚上十点种方到济南,并电话告诉我在宾馆等他,一起请教一位与李老相交的山西老中医,来济南讲学已结束准备回晋,孔先生接我一起请教老先生到午夜,谈了许多经验及李老的故事。一连几天我每天与孔先生一起,他给我讲了许多他学中医的经历。他告诉我:泰山医学院毕业后考取白求恩医科大学(现吉林大学医学院)的病理生理学硕士。觉得西医无法解答他对人体和疾病的许多疑问,转而自学中医,考取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博士,读博士后我简直傻眼了,和我想象中医完全大向径庭,我放弃了十多年的西医探索,转到中医领域,却发现中医临床拿不出效果来,博士有什么用!使我感到非常郁闷。只好留校任教,并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科临床工作。为了学到真正的中医,我开始拜访一些民间的中医及奇人异士,后来遇见了李老,师傅给我指明一个方向,将我引向了正途。疗效就是最好的证明!我现在一个上午的病人平均六十人左右,这最能说明问题!李老这样的临床大家难找。李老身上最宝贵的一点在于他敢于治病,遭遇急危重症敢用雷霆手段,这源于他的能力和自信。中医院校的老师们自己对临床都没有信心,怎么教学生?临床医生不以中医的思路去开方用药,能产生好的临床效果吗?以后你就按李老的这一套方法去用药,绝对错不了!特别是你现在有自己的门诊,主动权在你手里,你害怕啥?好好干吧!也不用心急,用不了三年,你就能超过他们,疗效证明一切!中西医各有优势,不要拿西医的优势和中医的弱势比,咱们中医治哪些病心里应该有底气,比如妇科病、免疫系统疾病、一些慢性病、功能性疾病及现在比较时髦的亚健康状态等等就是有优势!”
&&& 孔先生的书架上满满的全是中医书,他再三的叮咛我:就按李老说的做,先用&&伤寒论&&的方子,经方就是疗效高,组方严谨,配伍精当,易学易用,慢慢的形成自己的东西,以后中医的重担就在咱们这一代人的肩上,你不要看现在中医没有讲话的位子,用不了多少年,中医会翻身。就这样一直在孔先生的指导下学习中医,每有疑难或电话指导或网上探讨,遇到疑难病人亲自带病人到济南请教,孔先生开药后我回家来验证。 &&& 一年来现学现用,从一病一方开始不断验证疗效,亦渐有所得。在临床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比如附子一药,运用较难把握。如想达到最佳剂量,出现"瞑眩"即与中毒量相接近,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每个人的疾病不同,每个人的耐受性不同,药物的炮制方法不同,进药的渠道与时间不同,均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有的病人口面及全身麻木,有的猝然晕到,有的上吐下泻,这些情况均曾遇到,有的遵李老之法喝蜂蜜水立解,有的需用解毒药。我亲自尝附子曾用:附子150克细辛100克川乌30克伍它药一起喝下,没有任何反映,有时给病人服用30克既中毒。所以每次购进附子必验其质量,严把关。&&& 胥荣东先生将我引进中医之门,多年来在拳学、医学及人生的道路上时时训导,使我少走了许多弯路。李可老先生为我指明了中医之路,树立了信心。临证问难,处方用药多受益于孔乐凯先生,是他让我在学习中医的行程中一帆风顺!使我看到了中医的方向,树立了前进的理想与目标。
&&&&&&& 三 爱上中医&&
& & 二年来, 通过与孔乐凯先生的频繁接触,不断的学习中医,利用中医,不断的感悟中医,渐渐的喜欢上了中医!2007年5月我再次到山西灵石拜访李老,12月首届扶阳论坛由刘力红先生主持在南宁召开,聆听了李可老先生、卢崇汉先生、吴衡祖先生三位大家的精彩演讲和经验传授,更加强了我对中医的深层认识。特别是卢崇汉先生对扶阳思想的理论核心及运用的详细讲解,使我明白了火神派的用药理论及阳主阴从的观点!使我的中医学习之路逐渐走的顺畅,慢慢的走向中医之门!
&&& 中医学正是由于无以计数的世界第一,世界之最,使中国医药学成为名符其现的巨大宝库,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国人的健康长寿;也正因为这样 ,文艺复兴之前它一直引领世界医学之潮流,成为世界医学的中心.中医学能独秀于今,不等于说它完美无缺,有着超越时空的价值.只是说早熟的范式,促使中国医家尽可能地保存了他们探究历程中所获得的种种硕果,其中许多合理的观念仍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更多的具体而切合实用的医疗经验,则是医学的无价之宝!正是这些难以一一枚举的名医及他们的出色成就,把整个中国医药学的天空装点得格外灿烂;医圣张仲景对中医学的历史功绩,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前无古人,后缺来者!"一部&&伤寒论&&,可使医家受益无穷!扁鹊姓秦名越人,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公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三下。《史记·战国策》载有他的传记病案,并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是"脉诊"的创始人和方剂的发明者。华佗是妇孺皆知的古代名医,他"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华佗至少在外科手术,麻醉方法和五禽戏运动疗法等方面作出了无人能与之相提并论的杰出贡献。因此,直到今天,人们称喻那些医技精湛者仍不忘了说是"华佗在世"。孙思邈,一个更具传奇色彩的唐代伟人。他博学广识,对道对医两家都作出了杰出贡献,后世医家则称其为"药王"也称其"孙真人"。清代以后中医学举步维健,少有进步。近代彭子益以&&易经.河图&&中气升降圆运动之理,破解&&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温病学说的千古奥秘,批判地继承,发展了古中医学,从头绪纷繁的古医经中,理出了"生命宇宙整体观",科学实用的中医系统科学。也正因为有了他们及以他们为代表的无数精研医道,勤究方术的大医群体,我们今天才能自豪地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人与自然也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这里恰好体现了"天人合一观"。人的一切生理活动,新陈代谢均受制于或依赖于自然环境,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节气的改变等都调控着人的功能活动。&&易经.河图&&中气升降圆运动之理即中医之理,生浮降沉,则生中气。中气者,生物之生命也。五行者,阴阳二气整个生浮降沉运动中的五种物质。大气的五行是融合的,人身亦然。五行融合,中气之事。人身之中气,则分布于整个人身之间。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行,轮运轴灵.轴则旋转于内,轮则升降于外。脏腑如储电之瓶,经络如传电之线,此中医此生理病理也。&&易经.河图&&中气升降圆运动之理即中医之理,亦是儒家道家及武学之源,我在长期的武学与丹道修炼过程中,不断的体验与证悟,阴阳气血的生浮降沉运动与脏腑肢体整体协调变化,不断的积精养气全神,使周身内外协调一体整体有序与自然相应,练武修功不仅能摄生养命,而且能与天地相应,感知自然变化,体验人体气血运行,更能与古人相通,感触古人诊病疗疾之神韵!为了更好的接近古人体验古代医家治病精髓,胥荣东先生除练大成拳与坐禅外还弹奏古琴。孔乐凯先生亦修炼内丹弹奏古琴。胥先生曾将管平湖先生琴谱手稿复印件赠与孔先生,并由我从北京带回转交孔先生。&&&&&&&&
&& "精气神"为人之三宝",摄生之要就是聚精养气存神, 医家道家养生家等皆为重视.中医理论中某些"数",更有其神秘而神圣的底蕴。诸如5,9,12,7与8等带有某些特殊意蕴的"数",也在冥冥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这些观念,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本质认识中最玄秘,最深刻,又最富有特色的内容。何谓"精气神"?这是多数资深中医和养生家似乎不言自明,但又难以清晰加以陈述的问题。因这一理论观念带有鲜明的直觉领悟之色彩,似属"只能意会",难以言传之类的学问。中医理论虽然与现代科学格格不入,但这种玄妙而又形而上学,抽象而又模糊的概念,却具有广泛性,对任何事物却解释非常准确,使我愈来愈感到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使我愈来愈喜欢中医,我爱上了中医。&&
&&& 四 反思中医&&&&&&&&&
&&& 在当代西方文明中得到最高发展的技巧之一就是拆零,生物医学已深入基因水平为医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不能简单地以低层次的过程来解释高层次的活动。中医学并未研究器官以下层次的内容。中医学尽管有五脏六腑之说,但粗疏的有点类于现代人们对基因水平的研究。中医学着重研究的是生物体整体的特征及生存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即天人感应!在整体层次,中医学注重于整体地看,联系地看,尽管只能看到表象而对机理只能借助分析与猜测及直觉感悟,却很少有失真;西方生物医学只知"拆零",但整体层次的"拆零"为避免"失真",目前还很难做到。医学并不是可归纳的程序,而是技巧与技艺,或简单曰"行医经验"。当然它的主体是临床诊治经验,几乎涉及中西医学临床所有环节,所有科室,现代兴起的循证医学更能说明经验问题。中医有"熟读王叔和(&&脉经&&作者,泛指诊疗技术),不如临症多"之古训,现代医学也强调要加强临床训练。其实,临床经验光靠训练,只能形成基本的部分,更多的还需要灵感,顿悟,即所谓"医者,意也",针灸推拿及中医疏方用药有时总有难以表述的"经验"因素存在;有时,治疗某病人“经验”总是时时在提醒自己一定要用某味药,也不一定说的上一二三四的道道;西医学何尝不是这样:望触叩听充满了个人的不能理喻,吴孟超院士用手一摸肝脏就知道那里该切那里不该切;十几年来我每天反复的为病人做肛诊检查,只要将我的手指放进肛门转上两圈也基本能判定所患何病!但就这是旁人很难明了的"经验".&&&&&&&&&
&&&&许多不明原因的现代医学难以治愈的疑难怪病,运用传统中医观治疗却能奇迹般治愈。我开始对玄之又玄的中医理论深信不疑。如顽固性便秘之病,现代医学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二部分,器质性如直肠前突,耻骨直肠肌痉挛等需要手术治疗,但多数病人手术后还是需要长期服泻药治疗,彻底治愈是非常困难的。但更多的是不明原因的功能性便秘,长期在马桶上挣扎,苦不堪言。这类病人二年来我用附子理中汤或理中汤稍加化裁,有时配合针灸多能轻松治愈。并且许多女性便秘患者在治疗便秘的同时面部多年的痤疮及月经不调随之而愈。让我深深感到中医脏腑表里理论之博大精深。"西医学让人明明白白的死,中医学让人稀里糊涂的活"。明明白白真实清晰明了,但病人难逃一死!中医稀里糊涂则相反却常常让病人活的很好!一"活"一"死",虽言之有过,却反映出价值上,实用性上的双方差异.使我不禁联想起邓小平著名的"猫"论不管黑猫白猫"能逮住老鼠,就是好猫"!中医不管能不能讲明白道理,能治好病就有存在的道理.今天的仍在呼喊告别中医的人们,在声讨中医的同时,但无法回避对中医实用价值的某种肯定,有的则自身也曾得益于中医的使用价值,但他们仍抱住上述残缺的宗旨不放---"中医虽有用但与科学无关。" 诚如周恩来总理关于中西医之争评论时所说:"中医好,西医好,中西医结合更好!"中西医学各具优势,虽然中西医理论不能结合,但中西医治疗技术还是能很好的配合,相互弥补各自的不足,互相发挥中西之长,不是更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吗!为啥非要争个高低呢?中医存在几千年,既然存在就有存在的道理!&&&&&&&&
&&& 为什么争论了近百年,还会有这股浊流?为什么新中国发展中医研究中医走了近50年,为什么欧美多个国家已为针灸和中医立法,还会有"废医存药"这种声音? 除去种种外界因素之外,中医学自身更应深刻反思与反省...我们除了应在理论上予以反驳外,更应该在应用中医研究中医发展中医等诸多方面拿出过硬的事实加以回击,以从根本上消除这些怪论不断泛起的根源。然而,我们做的如此不够,除了汗颜之外,更应激奋而起、卧薪尝胆、悬梁刺骨、不断求索、不断前进...应该有十足的自信,应该时时有危机感、紧迫感、应该有理性、有激情,且应沉潜扎根做艰苦细微的工作;而不能只是泛于表层,流于空谈,不能满足于口号式的呐喊,或乞求于政策法规之类的外援.......中医界必须注重科学的基本精神,强调批判与创新,综合与创造,不管中医是潜科学也好、未科学也好、科学的早熟品也好,关键在于疗效!没有疗效的医学只有死路一条,就没有发展与未来.......擅治急危重症疑难病的山西老中医李可先生及火神派第三代传人卢崇汉先生、还有众多的中医贤士们的横空出世,将重新掀起一股巨大力量,能充分体现中医自身的价值,恢复中医信心和学习的思潮!&
给胥荣东医生留言:
给胥荣东医生的留言列表
&&&&wa10-08-01 00:00
提问:突发性耳聋与TCD
所患疾病:
突发性耳聋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我想请问一下,19岁,某晚洗完澡后用棉花签占右耳里的水,不小心碰了一下,当时感到右耳内痛,可能痛了10秒左右就没事了,但是第二天早上醒来,开始眩晕,右耳耳鸣和听力下降,医生诊断为突发性耳聋,经过治疗,眩晕与头晕症状消失,听力有所恢复,现在已经隔了一年多了,还是存在听力障碍,耳鸣症状也存在,今天去TCD检查,想请问下脑血流的正常值是多少啊?结果说是: 左侧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偏快。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经过治疗,眩晕与头晕症状消失,听力有所恢复,现在已经隔了一年多了,还是存在听力障碍,耳鸣症状也存在,想得到怎样的帮助:一下是我的检测结果报告图,麻烦您帮我看看,左侧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偏快,请问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啊?我的耳朵还能治吗?谢谢您了
医生回复:&&&&&&&& 00:00
请咨询李石良主任
&&&&cheq000ngwli&& 00:00
提问:请问能否治疗耳鸣
所患疾病: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您好,我今年26岁,耳鸣6年,双耳耳鸣,在301医院看过,高频听力损失,医生诊断为神经性耳鸣。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吃过西比灵,甲沽安,等药物,无效果。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是否一定要做颈椎的核磁共振,如果需要,我先做再去。(我颈椎很正常无疼痛,无任何功能性障碍。)
医生回复:&&&&&&&& 00:00
请咨询李石良主任
&&&&zxsyycl-08-05 00:00
提问:57岁 女性,近期总是头顶疼、颈椎疼,感觉是神经疼,伴有眩晕、半身肢体麻木
所患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正在治辽)、颈椎生理曲度直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我目前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近2个月一直在协和医院免疫科治疗,效果很好,各项指标都正常了,但是她近期一直感觉颈椎伴随着头疼的厉害,病人讲是感觉神经疼,右边半个手臂及腿部也有麻木,伴有走路不稳等现象。
在协和医院拍的X片,说是生理曲度变直,其他没有问题。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吃过颈复康颗粒、根痛平、管神经的药物等,也做过中医的针灸,但是均无效果,近几日疼痛难忍,不能睡觉,一般是早晨起床后疼痛难忍。
在民航医院看病时,医生说还需要照磁核共振,但是已经照了X片和CT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想请问医院,我母亲这个能确定是颈椎病吗?还需要照磁核共振吗?是应该去骨科还是神经科看病?如何治疗呢?感谢!
医生回复:&&&&&&&& 00:00
骨科、神经科都应看看,侧重点不同。
&&&&allhaoyenlei&& 00:00
提问:肩关节外展受限活动时会突然剧烈疼痛
所患疾病: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半个多月出现明显肩关节外展受限活动时会突然剧烈疼痛持续两三分钟自行缓解,曾有手臂麻木感很轻现在麻木感不明显.前天就诊DJY中医院诊断为肩周炎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肩部贴奇正消痛贴膏无效想得到怎样的帮助:给予诊断治疗建议
医生回复:&&&&&&&& 00:00
病情只有检查后才能定,我们目前停诊!针灸科只做针灸治疗。
&&&&liuiuyuxixi&& 00:00
提问:脑血栓后半身不遂,失语
所患疾病:
脑血栓后半身不遂,失语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2009年3月突发脑血栓,后半身不遂,失语。就诊县级医院。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治疗后,至今失语。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想让她开口说话。
医生回复:&&&&&&&& 00:00
找好的针灸大夫治治看!
胥荣东医生尚未开通网上咨询服务。 。也可以给医生留言(但此处不保证医生能及时给您回复)。
如果您很熟悉并信任
胥荣东 医生,或者
胥荣东 医生的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您希望尽快得到
胥荣东 医生的服务,请填写您对该医生的留言,我们会尽快联系该医生,并尽早帮
胥荣东 医生开通网上咨询服务。 您的留言申请不仅给您带来方便,也会使更多患者受益。
直接给医生留言,请详细描述您的问题。
您的联系方式:
请留下您的有效联系方式,便于医生回复后我们及时通知您。
患者 wa 给留言
提问:突发性耳聋与TCD
所患疾病:
患者 cheq000ngwli 给留言
提问:请问能否治疗耳鸣
所患疾病:
患者 zxsyycl7510 给留言
提问:57岁 女性,近期总是头顶疼、颈椎疼,感觉是神经疼,伴有眩晕、半身肢体麻木...
已开通网上诊室同专业医生
该院同科室医生
副主任医师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未经本站授权,请勿转载本站内容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法务支持:北京广霁律师事务所
公司总机:010-69125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幼儿园老师好不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