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得了精神抑郁症的症状,整天没有精神,自责自...

所谓抑郁  为了减少歧义,先将‘抑郁’与一般情况的‘情绪低落’做一个人为的定义区分。这里用的‘抑郁’,就是指抑郁症里的抑郁(这样就不用在什么“抑郁和抑郁症是不同的”之类的问题上较劲啦)。抑郁是一种持续低落的状态,有别于一般人偶尔性的‘情绪低落’。这就像你去到一个新的星球,发现正在下雨,就对自己说:哈,这儿跟地球一样,也会下雨的!可是你过了一年,两年,几十年,一辈子,你发现这雨从来没停过,只是有大雨,中雨,小雨,但是从来没有不雨!你才明白,这跟地球完全不一样,这根本就是另外一个星球!  如果用另一个词代替‘抑郁’,那么它就是‘无望’。抑郁者不一定消沉,不一定灰暗,不一定无力,不一定厌世,但他的心理底色,一定是无望。《马丁?伊登》是一部半自传体小说,主人公生命的转折点从与女友在一起时的热情奔放,到被女友放弃后的沉静凝固,这一心灵转换过程的表述真切逼人,阅读之时似乎能听见一扇沉重厚实的心灵之门隆隆关上,留下一片长久深远的寂静回响。在这之后,书中主人公(马丁?伊登)的生活表层似乎继续保持着平稳甚至向上的状态,事业更是(文学作品发表)顺利发展,只是他的心中再也没有燃起过热情与希望,事实上,小说传达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他甚至没有悲伤!他只是半夜从豪华游轮的舷窗悄悄滑入大海,用水手的强健手臂,将自己划向大海的最深处,那个他永远想触及、永远不能触及的地方,一个属于母亲与子宫的温暖而荒凉的地方。  马丁?伊登从来没有直接感受过无望,他的无望只是在一旁静静等待,然后直接带他离开。海明威也是如此,他将自己想象为一个能够坚持、坦然,永不抱怨地与永无表情的大海搏斗的老人,他的生活没有前景,只有背景:永无变化的大海,和一个孤单盼望的小孩。他的无望没有在他的笔端出现过,它只是在一旁静静等待,然后直接带他离开。  在《百年孤独》中,那场长得让人失去记忆的雨,是抑郁的最真切写照。孤独家族的命运,两个最后家族成员的自我交媾,赤裸裸地揭开了抑郁者的自暴自弃与阴暗结局:在全然的自我世界中的终极自恋,以自我性爱方式完成自我毁灭。  抑郁者的无望是什么呢?他(她)无望的对象是什么?这是一个抑郁者无法回答的问题。因为抑郁者所作的一切,就是让自己不意识到自己的失望。似乎所有的痛苦他都甘愿承担,不管是卑微地寄生,还是凄厉地寻死,似乎对他而言都比直面真相容易。承认自己有无望的对象,似乎就承认了自己还抱有希望:而这种的抱有的希望却毫无希望,这滋味是他生命中曾有的最深品尝。那是一个痛苦的黑洞,他宁愿永远不知道它,宁愿将自己永远放逐在他乡。  最深的救赎在最近的地方。在无望的最紧邻处,就是那渴望修复的缺失。往无望里看一眼,哪怕这一眼足以让人脸色发白双腿颤抖,但是却能看到那从未真正熄灭的希望,微弱而执着的火光----那才是人为什么在,抑郁症为什么挣扎地活着,为什么坚忍地存在。  那火光,那希望,是爱的呼唤,是成为自己的渴望。承认对爱与自由的渴望,是命运对抑郁者的挑战。而事实上,那挑战不只是对抑郁者而已,那是最全人类的挑战。每一个人,如果他真切、深切地观看自己,他将在内心最深处看见抑郁,看见人类最深沉的命运,最深沉的战斗。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抑郁症的种种表现  下面是网友们对抑郁症状的描述(主要来自百度、豆瓣、天涯):  12岁,女  我从上初一的时候就得了抑郁症,而且很严重,一到秋冬就特别厌世。好多次整瓶的药片在我手里都准备吞下去,但想到就这么解脱,太对不起家里人就放弃了!那时候小也不知道吃些调解神经的药。很痛苦,就象是限入了一个无底的深渊而无法自拔  16岁,男  常人很轻巧的事对我来说就是特大的难事。好比常人在天堂,我们在地狱一样。我开心的时候相当于是常人难过的时候。我很少想自杀,但一旦想到,就会万分痛苦。怕死。一边是没有希望了想死,一边是怕死。。。路,确实没有了。心就在油里煎一样。用过药,没用的,副作用比正作用大多了。甚至是根本就没有正作用。失望!对于未来没有一点希望,更不用说是憧憬了。  17岁,男  差不多半年了,每天无精打采,不想和别人交流,什么都不想做,就躺床上,发呆,然后流泪,哭得唏哩哗啦,然后累了就睡着了,很难受很难受,但是我没想死, 我不想死,我相信生活还是会有美好的一面,只是我们没有发现,没有遇到。只是犯病的时候很痛苦。很纠结。很绝望。真的除开绝望就是绝望。只想回避现实。想声嘶力竭的吼出来,头痛得不行,那种压抑的感觉怎么也摆脱不了。  19岁,女  有4年多了,我一直生活得不快乐,因为没有真正喜欢的朋友,整天的学习重压,家庭的冷漠,母亲的突然去世,曾经的被亲人视作掌上明珠的我短时间里成为爹不疼妈不爱的孩子……父亲的不谅解,他的暴躁与后募家人的冷淡让我终于尝到了传说中的抑郁,真的只是父母的原因吗?我在那几年时间里不停的回忆,不停的怨恨,我恨我的父母,我开始变得冷漠,变得残忍  20岁,女  我抑郁了,真的又抑郁了。而且情况比上次更严重,明天要开始上课了,我好害怕好害怕一个人去上课,好害怕旁边没有人陪我坐!我只需要只需要一个朋友陪我啊!有人对我好,但她们也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事!怎么可能什么都顾及到我!因为我不稳定的情绪,很多朋友都离开自己了!  20岁,男  由于高中学习压力过大,人际关系紧张而导致抑郁症。有一次数学成绩惨目忍睹使得我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就试图在校园跳楼,校长从我背后把我解救。后来我还是很痛苦,生不如死,我把自己的郁闷全部放到学习上。后来考上上海的二本院校,自己还比较满意。但是不久又落入抑郁症的魔爪,在大学里觉得哪个同学都看不顺眼,就又痛苦地想死。  20岁,男  我好象必须死去,没有救的死去.我想过重生,学会分析判断,但是,脑子不好使,可恨我自己,别人都在求生,我却在求死.我这种人还有救吗?我真是一个没有救的孩子.只有死去了.我现在没有基本的道德观念,可以说脱离了这个社会.现在我想怎样生活已经不知道了.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而且抑郁加焦虑加记忆力基本丧失.而且对于什么都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我不能活在这个世界上了,我必须走开.  22岁,女  高中我浪费两年,后来高三吃了抑郁药完全醒悟了,已经来不及了,……我想的东西很多,从小思想很多,我很痛惜父母,他们年老了,时间慢慢推移~~~~我觉得男人绝对不能相信,或许我寂寞害怕耐不住吧,但还是有一个算是男朋友吧~~可是完全没帮助,自己的心态还是得靠自己啊!好烦,我想死,可是不敢死!!真懦弱啊~又爱漂亮,可是现在的自己好丑,折磨。。几乎两个星期的睡睡睡。。。唱K逛街不是没试过。  23岁,男  心理的抑郁虽然痛苦,但起码还能继续生活下去,但身体上的症状却严重阻碍了我得生活,我吃了几年的药,现在大学毕业了,刚开始工作,身体的症状使我在紧张的工作中难以坚持下去,乏力,学习能力跟不上,身体和心理上形成了恶性循环,现在正在请假中。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在想要不要停药,或许会有精神去工作,但是心里又清楚停药的后果会很严重,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23岁,女  吃不下喝不下,对生活失去兴趣,经常眩晕头顶疼,走路速度缓慢,每天上下班必须由父亲接送(以至于后来自行车都不会骑了)从早晨到晚上没有一点表情,上班时反应迟钝,丢三落四,导致了工作效率异常低下,经常看到眼前的工作却手足无措,不知从何下手,越不知道怎样做越是焦虑不安,心里会觉得别人看到会觉得我没用(后来明白了其实谁也没看我)以至于感到越来越自卑内疚,而下班到家必须马上就躺下,一分也不能再坚持站立,情况好一点的时候可以和妈妈一起看看电视,不好的时候就直接睡觉。不怕大家笑话,那段时间几乎每天都不洗澡,只有到了周末才勉强洗一次,因为每一次的行动对我来讲都是莫大的困难,并且在洗澡的时候我不能像从前一样明白洗漱的程序,当时责备自己这样简单的洗澡我都不能完成  24岁,女  我是因为毁容之后得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整天想死,生活一片狼藉,严重影响工作,几乎没有了社交没有了朋友,现在也没有了自己,因为毁容后完全没有了自信的人生,我不知道我这样的人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义。如果单是心理原因我想我可以走出来,可是我的情况真不是单纯的心理原因啊,事实是毁容我无法面对的现实。就这样生不如死的煎熬着。。。。。。  25岁,女  晚上不易入睡,睡眠极浅,多梦,早醒。第二天乏力,没精神,集中不了注意力;没胃口,吃东西不消化;不良情绪舒发不出去,在心中郁结,导致肠胃极其难受;导致慢性肠胃炎,面黄肌瘦,气色极差,痘痘频发;无法开展工作,整天大脑一片混沌,无法正常思考;常常想死,一个人抱成一团躺在床上,脑中只有一个想法盘旋“我真的想死啊。。。。。。。”  待续……
抑郁症的种种表现  25岁,女  昨天躺下,眼泪稀里哗啦的往下落,这应该是第一次不由自主的哭,然后12点,1点,2点...每一个小时会清醒一次,迷迷糊糊睡着的时候全是那种很不清晰很压抑的梦境,醒来心都快要跳出来一样。早上不用闹钟,自然的提前醒来,眼睛肿的变了形,心里那种又要度过漫长一天的绝望感无边的蔓延。  27岁,女  没得过抑郁症的,恐怕永远也无法体会我的痛苦。在那种深陷沼泽的绝望里,不挣扎就只有慢慢等死,可是越挣扎就陷得越深,死得越快。抑郁症患者有常人没有的情绪和担心,焦虑和烦恼,整个心就像被五花大绑以后锁进了密码箱,又被扔进了海底的迷宫里,想自我挣脱简直是痴人说梦。  男,28  我有很严重的肾病,都12年啦,从16岁开始到现在整整12年了,一辈子最美好的一段时间全毁在肾病上了。病的久了心理也开始越来越不正常,自卑,不敢见人,总觉得别人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周围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都怕别人会扯到我的身上,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这段时间肾病又复发了,感觉这次可能真的要走向绝路了,真的很想一死了之,经常想起死去的爸爸,人死了真的会到另一个世界吗?也许到了那边我也不会那么孤独的吧。。。  30岁 男  我老婆婆在怀我老公的时候,曾经受过外来刺激,得了产后抑郁症,怀孕期间的心情可想而知。我老公就是在这样的混乱状态下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他的性格非常怪,敏感又自尊,内向却极善良。当工作、生活中的诸多不如意频繁出现时,他的生物钟彻底被打乱了,紧跟着情绪开始失控。因为他以前无论心情多么不好,只是折磨我而已,可当他再次调换工作时,这回就彻底变了一个人,以自我折磨为主,常常自责不已,觉得愧对妻子、父母。而且,平时能睡10个小时的人,现在却常常失眠、早醒,并常常有轻生的念头。  32岁,女  我的病有十多年了,到现在父母都不知道说了他们也不懂,我生活在一个很糟糕的环静里,十年了每次都是一个人去医院,十年了没有人知道我活的多沉重多辛苦,活下来是个奇迹,但没意义  41岁,男  我曾经也是一位严重抑郁症患者,病情长达三年,曾住过三次医院,经过种种磨难,最后还是依靠自己内心的逐渐强大而慢慢地爬出了抑郁的沼泽。。。现在的我活得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好。所以说,人只要没死,就有希望!  45岁,男,第四次发作(18岁第一次,22岁第二次,36岁第三次):  身体迅速崩溃,忧郁症症状在短时间内发展到顶峰:走路困难、说话无力,身体衰弱得连剥鸡蛋都觉得费劲,严重嗜睡,每天睡眠时间至少在16小时以上,全身疼痛异常,同时思考能力、阅读能力、记忆能力严重衰退,因忧郁症而派生出的强迫和焦虑症状也都发展到了顶峰,更要命的是,感觉整个世界都变成了灰色。   50岁,男  我这犯病、也不是一回两回了,自我罹患抑郁后,我就常常沉默不语,心中烦闷的不知要干啥,眼前所能见到的一切,我都会产生悲痛的联想,感觉世间的一切都索然无味,暗淡无光、触手冰凉。活着一点趣味也没有,似乎唯有死亡才是件轻松愉快令人振奋的解脱。恰如阴曹地府正敲锣打鼓彩旗招展的在迎接我。哎、、、、、当一个人老感觉世间道路布满荆棘,周边众生除了冷漠歧视,再就是呲牙咧嘴要咬我时。那这世间,还有什么可以令自己热爱和留恋的呢。   这倒不是我没能力与世间的人们进行战斗,也不是没有能力赚到我所需要的钱财,而是感觉这一切都特没意思,特没意义。平时我所喜好的任何东西,现在都无心触动。尽管正常心态下,也知道自己有所谓亲情、爱情、和友情,知道自己应热爱这所谓‘生活’珍惜这所谓生命。但每当我抑郁袭来,我就感觉这‘生活’特无趣,‘生命’特多余,无需热爱和珍惜了。假如、此时谁用‘热爱和珍惜’来劝我,我就会从心底感到特别可笑。
  LZ请继续。我们确实需要对抑郁症的科普。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抑郁症不是简单的情绪低落。让大家对抑郁症患者有更多的关爱,而不是嘲笑。
  抑郁的情况应该随着学习生活压力变得越来越普遍了吧,需要很长久的时间才能慢慢缓解,稍有不适又会反复
  抑郁也好,无望也罢,很多感受是自己找的...  为自己褒一锅营养丰富的心灵鸡汤是疗伤的最好方法
抑郁从何而来  一个不曾了解抑郁症的人,看到上述抑郁症的种种表现,想必会感觉出乎意料。人们心中不禁会问:抑郁何至于到这种程度呢?它到底是一种自我的不负责任呢还是真的受控于某种不可抗的力量呢?  “抑郁症”已成为一个流行词,甚至还有一句名言:“这年头,不得个抑郁症,都不好意思出去见人。”在这种幽默态度下,抑郁甚至成了颇堪自我欣赏与玩味的独特个性了。越来越多的“名人”自曝曾经或正患有抑郁症,而该类明星的“受众”非但不认为其心理阴暗意志消极,反而视其为勇气与斗志的化身。这种视抑郁为巨石,视个人为危卵的观点,孕育于当代医学观点的大背景下。  当代医学(西医)对抑郁症自然也有多种争执不下的观点,但一种已确立的主流是:抑郁起因于大脑某部的功能不足,导致某种决定情绪状态的物质的缺乏(如所谓5-HT1A受体亚型接受不到适当的信息素)。  这种观点已被临床证实。经由药物改善某种大脑信息素的流通量时,人的情绪状态确实会随之改变。不过这一医学上的进展,引发了更多疑问:  1 抑郁症一定需要药物才能转变或康复吗?  2 这种由药物导致的情绪转变,是一种健康的转变吗?  3 大脑的功能失衡,是缘何而起?  1 抑郁症一定需要药物才能转变或康复吗?  当然不是。有很多重度的抑郁者,具备极端“抑郁症”的各种症状,完全通过自我调节得以康复。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有想过自己是否是“抑郁症”,或者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症”,他们只是知道自己遇到了情绪上的问题,而直接面对并加以解决。在这样的类型中,抑郁根本就没有被认为是一种病,更没有在『‘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绝症’,只能由药物控制,自己根本无能为力』之类的问题上纠缠。  中医也有很多通过疏通肝郁治愈抑郁者的案例。而抑郁症自动康复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所以可以肯定,抑郁症治疗绝不只有精神类药物这一个途径。  2 这种由药物导致的情绪转变,是一种健康的转变吗?  很多情况下,这是一个积极的转变;特别是在急性抑郁的情绪失控边缘,及时服药能使人恢复理性,避免发生重大的自我伤害。另一些情况下,药物是使人维持社会功能的首选方案,离开药物有可能导致工作能力的丧失、生活条理的紊乱。  但是这种对情绪的‘急救’‘维持’功效,并不通向心理健康。这就像抗生素能帮人体免疫系统打赢一场对抗病毒的战役,但并不能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能力;相反,它总是降低免疫系统的能力,因为它增加了免疫系统对外援的依赖性,降低了自我运作能力,而且抗生素的抗‘生’并不具备绝对的辨别力,它不仅杀病毒这种‘生’,也杀免疫系统这种‘生’,只是程度较弱而已,就是我们说的“副作用比较小”。  精神类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由于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其中大部分副作用都会在停药一段时间后消失;但是长期服药导致的人脑的自我运作能力下降,却是很长时间才能缓慢恢复的。所以除了一些极端失控的例子,以及某种先天性的情形(如先天自闭症),尽量不要长期服药。  3 大脑的功能失衡,是缘何而起?  抑郁者有对应的大脑功能失衡,这固然已被验证;但这种生理功能的不平衡,有些什么样的来源与衍生步骤呢?这个问题超出了现代医学所能回答的范畴,人们根据自身体验、思考、知识、观察提出了各种观点,如遗传论,基因论,生理病变论,心理影响论等等。  遗传论与基因论的不同,在于基因论者完全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这个问题,认为抑郁的情绪模式来源于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基因缺陷。(不知道他们是否进一步认为,抑郁者将会被进化规律淘汰?)而遗传论者虽然同样认为抑郁是缘于先天因素,但这个先天因素里还涵盖了很多来自父母、家族的性格、气质,总之就是,不知怎么地,这些东西就通过血脉重现了,上一代人的命运在下一代身上重现,而它的无奈与不可抗拒与前辈一模一样。  生理病变论认为是因为生理上发生了病变(不管它是来自于遗传还是后天的衰败、受伤、感染),从而导致了心理的转化。就是说大脑功能的失衡是一系列生理过程的后果,虽然这个过程很可能不可尽考,但想必如此。  心理影响论认为抑郁者的大脑功能变化,其源头是心理的变化。长期的某种心理状态或趋势,慢慢影响到生理,最终造成了大脑的某种可观察到的特征。这些特征本身由心理模式而来,反映了某种心理模式,也固化了该心理模式。这就像人喝酒喝多了就会有酒精肝,有了酒精肝就更离不开酒了。所以心理与生理的互动,形成一个不断滑向更深抑郁的循环。  我的认识是,抑郁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心理因素。绝大部分抑郁者,是可以通过纯粹的心理因素来改善与转化的。
  顶你个肺!  只要顶起来,就有希望!  顶贴还是一种美德。  原来帮助一个人这么简单,就是把你的帖子顶起来!  顶真相,顶善良,等待正义的春风,等待思想理论的交锋!下面的网友继续讨论!
抑郁为什么来  这个世界为什么来?唯物主义者认为世界是由初始混沌中的粒子随机组合进化而来,存在主义者认为世界本身没有意义,人类摆脱无意义感的方式就是给世界加上一个意义。在他们眼中的世界没什么不同,都是无意图性与无目标性的。  宗教所做的努力,就是反上面两者之道而行之,认为世界有一种设计式的的意义。宗教无法证明自己,但是它对人类的生存水准却做出了至关重大的贡献。因为很少有人,能像纯粹的唯物者或纯粹的存在主义者那样存活,即使是牛顿与爱因斯坦也不行。  思索宇宙存在的含义,是人类的终极命题。这个题目也许已经超过了人类思考的极限,人类可能根本无望在这一命题上确定答案。那么世界的存在到底是有意义的呢?还是有意义的呢?还是有意义的呢?  但是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认为人生有意义的人,他们的生活踏实得多,丰盈得多。纯粹从效果而言,假设人生有意义,比假设人生无意义,对人类心灵健康要有利得多。既然既无证据证明人生有意义,也无证据证明人生无意义,为什么不选择一个更有利的假设呢?  所以我们不妨说,人生是有意义的。虽然这对我本人根本不是一个假设,我是深深知道这一点。但是你若问我为什么,我就无话可说。  在日全食的时候,你能看见月亮堪堪覆在太阳之上,就像谁依着太阳的轮廓剪出了一片剪纸,然后细心对准贴上。对此你已经习以为常了,不过如果你对此略作思考,其中的幽默会让你吃惊得发笑。月亮与太阳,这两个相距甚远的星体,据说有完全不同的来源,可是从人类的视野看去,它们一模一样大!这种无厘头真让人有点震惊。  生命最初的胚胎,只是最简单的细胞群。如果你进入观察,会发现在这种最简单原始的环境中,运行着一个任何现代工厂无法比拟的流水线,各种对接组合按DNA螺旋中极度复杂的密码流程有序进行,以形成各种器官组织。各种生物、人类,极端复杂的生理构造都在这原初的工厂里完成。  太阳与月亮一样大,最初的胚胎里有预设的顶级精细,你可以说这些只是巧合。如果你在沙滩上看见一个脚印,你可以说它是一个巧合,因为谁也无法否认,沙粒在海浪的冲刷下有无数组合的可能,谁能说它不能在某一次正好形成一个脚痕?不过,如果你说这因为有人走过留下的,会显得更自然一些。  人生的意义,也就是设计感,可以从生活的方方面面看出来。你只要想想这个世界充满了多少随机事件,而你的生活却没有被冲得七零八落,这简直是个奇迹;你的任何一种小的计划与行动,都需要数不清的各种因素的配合才可能实现,而它们却经常轻而易举地成为现实。你身旁的桌椅,地板,房屋,大地,气候,光,热,水,周围的环境,人群,时间,空间,许许多多你平时根本不会注意到的事物,其中任何一项不稳定,你都不能处于这样一种“不知不觉不闻不问”的幸福状态。这种幸福感是一种基本存在的安适感,人很少能感觉到,但是如果比较一下,就会发现人脑深深陷入的种种烦恼思虑,跟整个背景所提供的无形支撑比,是多么小的一部分。人是多么被刻意地放在一个稳稳当当的背景里,以有充分余裕来考虑那些“至关重要的人生大事”!  有人曾被置于完全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困境吗?如果你对我说纳粹集中营,新疆火灾电影院,泰坦尼克号,那我无法解释。但是在我亲身接触过的人群中,没有见过这样的事。困境中的人们有放弃的,他们自然会滞留其中徘徊不进;但那些想要改变的,都能获得足够的内在资源,协助他们重新站立前行。最初看起来最无希望的抑郁者,却不知不觉已走出抑郁,他们甚至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只是允许自己的情绪自然呈现,因而瞥见了内心的真实意愿。  (没想到这么快就说到这一点:治疗抑郁症的基本原则:让情绪得到顺其自然的表达。)  现在人们对身体疾病的观念正在发生改变,不再仅仅认为它们出于抵抗力下降或功能衰退,而是认识到疾病其实是身体对“主人”的建议。如高血压是一种建议,脑血栓是一种建议,乳腺瘤也是一种建议,它们分别建议主人改换某种生活方式。当旧生活方式的不平衡被意识到,新生活方式被建立后,改善的不只是一个身体器官或系统,而是整体身心的生命质量。从根本上讲,“抑郁”所要传达的也是同样类型的建议。抑郁所扰乱的生活,很可能就是一个需要放弃、需要重新塑造的生活,抑郁所破坏的情感,很可能就是原本不该继续、因懦弱而忍吞的情感。  抑郁为什么来?抑郁为改变生活的状态而来。抑郁为了生命的尊严而来。放弃了内心的基本需求,牺牲自我以换取他人认可的战战兢兢的人生,已经触到了人性的底线。抑郁为此而来,它不惜破坏一切,因为它知道这一切毫无意义,为了生命的目的,它毫无顾忌地扫荡那些可怜的“珍贵”秩序。  抑郁破坏,“自我”维持,这就是抑郁症的僵局。“自我”一直想要修复这已千疮百孔、处处危机的旧有秩序,它感到越来越多的恐惧,与无能为力。这个时候,它真的会死去,不是肉体死去,就是这个僵化的自我死去。  不破不立,这就是人生的悲喜剧。
抑郁之困境:劝慰与振奋无济于事  说到抑郁并不能指望药物,而是要通过心理因素来改善状态,热心的人们就急着要说了:这还不容易,我来给你劝解劝解,要有积极的心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明确生活的目标,让自己振奋起来,经常提醒自己要乐观向上,多给自己鼓劲,常给自己积极暗示,开发自己的潜力,一睁眼就对自己说我很棒,对着镜子欣赏自己夸奖自己,感受自己的力量与活力,生活怎么会有抑郁!  有些抑郁者就真的是这么做的。一个三十岁左右女孩的经历,就是这类例子中的典型之一。她有一份能投入享受,很认可其价值的职业,收入不菲,但她时常服药自杀。每次她在自杀被急救后醒来,看见父母在床前垂泪时,都心如刀绞,暗暗对自己说(也可能同时痛哭着对父母说:我对不起你们),我再也不做这样的傻事了!我再也不能让父母这样伤心了!为了他们,我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为了不让父母伤心,担忧,好好工作生活,这样崇高的目标能消除抑郁绝望吗?有些人真的从此一辈子平风静浪了,而另一些人,他们会重演悲剧直到对自己的悔改决心不存任何指望。每次深深创痛自己与父母之后,她都会深深忏悔并尽其所能弥补对父母的欠亏,但过不多久,她就得再这么来一次。如果不亲见她的态度,人们难免揣测她是蓄意这么干的!  这绝对是一种冤枉!她是真心孝顺,总想给父母更多的物质回报与生活保障,她是常常顾念父母并一心为他们好的!只是当那股自暴自弃的强烈情绪到来之时,她完全控制不了自己,她再也无法顾及这些。  这真像那些古老的传说说的:这是邪灵附体了,自己不是自己了!  其它的例子有想要认真学习、却无法集中注意力的中学生,想要履行父亲与丈夫的职责、却发现自己在失去社会能力的中年男人,想要努力工作获得成就、却拖延抵触一事无成的公司员工,想要走向社会获取独立、却陷入啃老境地的大学毕业生,想要珍惜一生难遇的好男人、却发现自己在不由自主折磨他的妙龄女生。  (自我)劝慰与振奋,差不多对所有的抑郁者都是无效的。正是这种无效,使抑郁者觉得对自己完全无能为力,他知道所有的道理,而且由于长期与心理痛苦周旋对峙,他对这些道理比其他人都思考得多,理解得深刻。可是这些道理都救不了他!他甚至慢慢看到,所有的人生道理,生活哲理,都救不了他!看到周围的人都因为遵循这些哲理而活得井井有条,而他又看得看清楚:这些人之所以能正常活着,完全是因为他们遵守了这些人世的规则道理。这就让他彻底地丧失希望了。  可是这仍是他能看见唯一的希望,只要他还没有完全决绝地决定死亡,他就会再抱一次侥幸的幻想,再次尝试同样的方向。他再次劝自己振作,再次要求自己履行生活、情感或者工作义务,再次希望用生活的常规唤回原来那个正常的自己。  所以很多抑郁者,非但不是像某些局外人以为的那样不负责任自甘堕落,反而重复着不为人知的艰苦卓绝的奋斗!任何以为自杀决定是容易做出的人,他们缺乏对人性及本能的洞察与体验。抑郁者,大多是绝望的自救者,只有理解到他们的绝望是多么的彻底,才能明白他们的自救是多么的顽强。  不是他们没有尽力,只是他们走错了方向。劝慰与振奋,被用在了维持旧有“正常”生活的假象。没有人告诉他们,虚假的生活不应该继续,他们需要有真实的生活。所以他们抱着那唯一的寄托,唯恐失落。可是理智不知道的,心灵知道;头脑不知道的,情感知道。心灵与情感试图让理智与头脑知道,可是理智瞎了,头脑聋了,它们听不见这急迫而激烈的呼叫!  那个反复自杀的女孩,那自暴自弃的强烈情绪在对她说些什么呢?在告诉她她完全活在父母的意愿里,而事实上对自己已经完全自暴自弃了啊!  承认这一事实,风暴就将平息。也许随之而来的是孤单、无助与无力,但萌芽的生命力,将慢慢凝聚。一切都还很困难,但循环已被打破,路又开始继续。
  周末愉快!
抑郁保卫战:敌人是谁  抑郁者想竭力维持自己的生活,可是似乎有个毫不容情的敌人试图将它掠夺。这个敌人是谁?富有战争经验的抑郁者,对这个敌人做了种种描述。有人称之为“想太多”,有人称之为“消极思维模式”,还有人称之“我的特别的朋友。”  1 “想太多”  这些朋友之所以这么看待抑郁,是因为他们发现当自己停止头脑中那肆意奔腾的思维流时,痛苦就会减轻很多。继而他们发现,情绪开始低落的时候其实还不是很痛苦,但在这种低沉状态中人会不由自由做出很多联想,这些联想将一个一个痛苦点串接起来,愈演愈烈,最终走向不可自拔的抑郁的深渊。所以如果在开始联想的时候提醒自己打断,就能避免这一痛苦过程。  由这一认识衍生了一类抑郁症治疗方法。其核心要素是转移注意力。如找一个兴趣点,找朋友逛街,参加社交聚会,找事情做让自己忙起来,参加体育锻炼等等。  静心也是一种将头脑排空的方法。修行、冥想、诵念、祷告,都能起到类似的作用。  2 “消极思维模式”  这么看待抑郁的朋友,有些是缘于自己的观察,有些是受教于心理界的流行观念----因为这就是市场排名第一的认知流派的招牌观点。  这一观点认为,情绪的痛苦是因为认知的偏误,有人习惯把事往好处想,有人习惯把事往坏处想,后者就是一种认知偏误,因此导致情绪痛苦。  虽然这像大白话一样人人都懂,但不用一个“寓意隽永”的例子,好像不足以显示著名的“认知疗法”的门庭与段位。中国人倒是很早就明白了这个,因为下面这个故事老早就有了:  话说有个老太婆,整天愁眉苦脸。旁人就问她了:你有什么烦心事啊?她说,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开染坊,小女儿卖伞,天下雨,染坊就没法开工,我很担心,天放晴,伞就不好卖,我又很担心。这个旁人就说:天下雨,你该为小女儿开心啊,伞卖得好啊,天放晴,你该为大女儿开心啊,染坊好开工啊。从此老人家就天天开心了。  将抑郁看做“消极思维模式”的朋友,他们会不断整理分辨自己头脑中的思维模式,将其中的“非理性”部分替换掉。他们中的有些人这样做后感觉效果很好。  3 “我的特别的朋友”  很多这样评价“抑郁”的人,是在与抑郁长时间的僵持冲突后,发现根本没有获胜的可能,所以转换策略,由主战转为主和了,决定对“抑郁”善加接纳,争取化干戈为玉帛,同室相处,同门相称。他们觉悟的道理是:抑郁就是我的一部分,我怎么可能将它完全消灭或抛弃呢?虽然它让我很不舒服,但既然它在,我也只得承认它,接受与它共处的事实。  他们发现,对抑郁的态度发生这样的改变之后,抑郁就不那么突兀剧烈了,虽然仍是不时有阴有雨,但已不会动辄泛滥成灾,淹没失控了。就像一个顽皮任性的小孩,你由着他让着他一点,反而发现他其实没有那么过分,尽可以忍受了。  这种态度暗合了人本主义心理流派的理念。人本流派发现如果仅仅关注地倾听,不打断不提建议,对方就能感觉舒服很多,于是他们将接纳作为治疗的第一信条。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咨询师不具备专业知识,也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因为他们没有干扰与要求对方。  上述三种对抑郁的不同认识,导致了三种不同的抑郁应对策略。它们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不过由于这三种都是在“敌人”出现后才观察到的认识,所以它们只看到了“敌人”的外形,没有看到敌人的意图与源头。它们只是在“敌人”的前沿阵地与之周旋盘桓,却没有接触了“敌军”后方的君主与指挥官。所以这三种策略只是维持一种不胜不败的僵持局面而已,不能真正化解紧张,达到自然平和。  这种僵持需要占用相当的心理能量。“让自己少想”需要一种强制性的能量,“转化思维模式”需要一种监督转换的能量,“与抑郁做朋友”需要一种伴随安抚的能量。当这些心理能量固守于此时,人的可自由支配能量就大为降低,人的生命活力、创造力、愉悦度就达不到应有的水准。这就是所谓的“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并不是一种稳定的状态,对峙的心理能量经常会此消彼长,有可能进入越来越安宁的状态,也可能进入越来越脆弱的状态。而当有某种突发事件发生时,更可能彻底打破平衡,突然滑入无法控制的境地。
  @森森姜林  08:03:35  周末愉快!  -----------------------------  谢谢关怀支持!祝你也愉快。
  抑郁症不是精神方面的疾病,是神经方面的疾病。  神经病都是有睡眠障碍,睡眠不好。  睡眠不好的人一般都是身体有炎症,是炎症体质。  炎症体质=舌尖边红、红点舌等炎症进行期。  物质决定精神,身体不好才会精神不好。是身体原因引起的精神方面的问题,但不是精神原发病。  精神病的特性是发病的时候不痛苦,自己不知道自己干什么。神经病在任何时候都是痛苦的,自己过于注意自己。
  你可以看看那些抑郁症的病人,都是舌尖边红。  会有很多症状,但是最突出的症状就是睡眠很差。
  这个病是先天体质差,无药可治。调节自己的情绪什么的也是瞎掰。  只有想办法提高自己的体质,免疫力,想办法解决睡眠问题。
  怎么自愈?  抽烟+一个星期吃2粒扑尔敏+到我的博客做健心法。
抑郁者的人生目的:为获他人满意而绽放,或让他人替自己绽放  抑郁者的无望,跟人生目的的能否达成相关。有些人境遇很不顺利,很明显不能满足自己的期望,心情抑郁起来似乎顺理成章;而另一些人看起来挺顺利,没什么欠缺,可是也经常提不起精神,他们的抑郁似乎有点让人费思量。这样看起来,“成功”与否,与抑郁似乎没什么关系。这使“抑郁”更显得有某种“客观独立性”了,更像是一种宿命的横逆与玩笑了。  要找理由很容易,要面对真相很难。失败者可以将责任归于环境,“成功”者可以无愧地拿出“我已足够努力”的证据。然而真相都是一样: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人生目的。他们按照习惯在走,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事情的目的与意义,因为也从来承担过“为自己做主”的使命。  很难知道有多少人在“习惯性”地做事。他们的努力或放弃,只是针对一个习惯性的目标而言。对这个目标的是否真正蕴含理性,是否能真正带来有价值的回报,人们并不在意----这很奇怪,但事实常常如此,人们从父母或社会那里领受目标,其盲目性并不稍强于拉磨的驴。  如果能理解拉磨的驴的心情不会好,就能理解一个盲目上路的人心情也不会好。因为前面没有什么东西在等着他,这种无望,他能从内心的某处知道。人不是驴,并没有什么强力能将人系在磨上;人沦落为拉磨的驴,完全需要由自己承担责任。  艾瑞克森是我个人认为的最出色的催眠师。我惊艳于他的催眠天赋,但不认同他的治疗理念。他的治疗原则是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这与美国推崇认知行为疗法的务实风格是一致的。在一个案例中,某个已婚女子因抑郁前来求诊,艾瑞克森认为她已命中注定抑郁,就对她建议说,你回去养一个小孩,当孩子长大离开你后你会重新抑郁,但在孩子长大的这些年里,你能没有抑郁地生活。  那名患者按他的话做了。结果就是我们有机会看到一个为了抑郁而设计的生活:一个孩子,生命绽放的目的,是为了带给母亲愉悦与活力;一位母亲,养育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替自己作生命的绽放,以让自己能感受到温暖与阳光。  我并不喜欢艾瑞克森主动安排他们这么做。但是对于整个人间喜剧,这毕竟只是沧海中的一粟而已。无数人在为他人绽放,无数人在利用他人绽放,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抑郁,但不管这层外壳有多么华丽,其内仍包裹着不离不弃的抑郁,某个不经意的跌倒碰撞间,就开始了宿命中的不期而遇。抑郁,已根源于这种人生“设计”。  这种无意识的“设计”,在人生之初完成。例如一个男孩,父亲常年在外,母亲经常因为婆媳关系及生活压力而焦躁无耐心,他要让母亲满意就比较难,常因一些小事不够乖巧而受到喝斥。他同时又是孤单的母亲的欣慰与依靠,在外人面前为母亲争光会让他觉得莫名的骄傲。不知不觉中,他的生活重心已确立为赢得母亲的欣赏,因为如果不能获得和母亲的稳定关系,孩子根本不知道怎么活下去(这种痛苦很多人经历过,但很少被记住。成年人很难理解幼儿的生存恐惧是多么大一种痛苦)。他不会意识到这确立了他的人生基调。如果他没有幸运地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反省,这将是他一辈子的人生基调。在表面看来,成年后的他具备正常人的生活工作能力与个体独立性,但他所有的表象行为之下有一股从不间断的内在趋向力:为了获得“女性”的满意。由于没有被明确意识到,这里的“女性”已经泛化,它很可能最大地投注在妻子身上,不过仍然会泛化到几乎所有女性身上。对于所有女性,他都会有一种获得对方关注与赏识的愿望,这可能表现为将对方的普通回应理解为自己的魅力效应,也可能表现为对对方有一种占有欲望(因为肉体的接受是最无距离的接受)。对于妻子,他可能表面上处于优势(因为这样的男人一般显得比较优越),但事实上对方的意愿决定了他的一举一动。他独特,优秀,自鸣得意,一切都是让自己这朵花开得能让对方满意。  再如一个女孩,她的母亲冷漠暴戾,不可接近,他的父亲是一个心理不成熟的大孩子,并不知道需要给她提供庇护。在这样的环境中她不能通过某种表达与行动来改善自己的境遇,唯一学会的就是压制改造自己的情绪。(不能和父母建立连接,意味着幼儿无法缓解生存恐惧,这样她就会时时处于强烈的情绪煎熬中,这种煎熬外显为焦虑,背后是恐惧。很多人在成年后还会记得这种强烈的情绪。)她表现出超出年龄的淡定与不在意,由此她能感觉到控制感与优越感。她不知道的是她现在已经选择了对“主动”的放弃,她这朵生命之花,已很大程度上选择放弃开放。  等到五六岁的时候,小女孩的娇美妩媚引起了父亲的注意。(女孩的第一次性魅力展示在这个时期,可以理解为生物功能的某种初检展示,此后这种性感会再次沉睡,直到青春期的到来。)父亲的注视下让她激动不已,她感到自己充满光芒。这段时间并不长久,母亲的冷言冷语让她不敢贪享父亲的亲昵,而父亲的热情在一段时间之后也自然转移。不过这就够了,她知道了借由一个强大的人,她能够体会美好与力量。这以后,她将成为一个培育者,支持者,欣赏者,她会遇到一个男人让他仰望,在他的光芒里得到满足与安详。  小男孩与小女孩有可能获得一辈子的“满意”时光,如果他们获得了理想的对象。(用“获得”这个词,是因为他们不一定只是偶遇某个人,他们会无意识将对方塑造成自己需要的人。)不过即使在这种理想情形,“投缘”的双方也处于一种慢慢耗竭的状态。这是因为为了维持彼此之间的默契“合同”,生活处在十分被限定的状态,生命自然的方式没法展开(甚至从来没被意识到),因而个体本身处在一种能量不足的虚弱状态。这已经是一种准抑郁了。而一旦遭遇逆境打击,脆弱的本相立刻被呈现出来:那就是生命之初对于获得温暖关爱的无助无望,一种心灵最深层的沮丧失望。  每个人的人生脚本不同,但抑郁者之间的根本相似是,他们迷失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他们为他人绽放,或要求他人为自己绽放,但是就是不会自己为自己绽放。
  支持一下
  以前,我总是发帖,就算偶尔看贴,也不回帖。  今天,我发现这是错误的,有多少网友在期待我点击一下鼠标?  又有多少网友需要我的顶帖支持?  这不仅仅表达了我的热心,更让楼主见到了一线希望和感受到了一丝温暖。
  @无照神医1
08:21:30  你可以看看那些抑郁症的病人,都是舌尖边红。  会有很多症状,但是最突出的症状就是睡眠很差。  -----------------------------  唉。我抑郁,两年多了。不知道你对抑郁的定义是什么,但就我所知道的,我是无疑的抑郁。但从始至终我睡眠很好,能吃能睡,就是心情好不起来。  物质一定程度上决定精神,但它怎么会决定精神呢?相反,我心情慢慢好点以后,身体症状很多在减少。
  作者:资深专用马甲 回复日期: 08:43:30  回复
  @无照神医1
08:21:30  你可以看看那些抑郁症的病人,都是舌尖边红。  会有很多症状,但是最突出的症状就是睡眠很差。  -----------------------------  唉。我抑郁,两年多了。不知道你对抑郁的定义是什么,但就我所知道的,我是无疑的抑郁。但从始至终我睡眠很好,能吃能睡,就是心情好不起来。  物质一定程度上决定精神,但它怎么会决定精神呢?相反,我心情慢慢好点以后,身体症状很多在减少。  ======================  我所见到的抑郁症,医院确诊的,有自杀倾向的,都是睡眠很差,舌尖边红。  你要不是舌尖边红和睡眠差,就不是抑郁症。
  哈哈,马甲,等他自个儿抑郁了就明白了  每个人的人生脚本不同,但抑郁者之间的根本相似是,他们迷失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他们为他人绽放,或要求他人为自己绽放,但是就是不会自己为自己绽放。  然后呢,如何找回人生的方向,怎样才是为自己绽放?期待下集精彩哦~~\(^o^)/~~
  @无照神医1
19:31:13  我所见到的抑郁症,医院确诊的,有自杀倾向的,都是睡眠很差,舌尖边红。  你要不是舌尖边红和睡眠差,就不是抑郁症。  -----------------------------  我是抑郁症,没那么严重罢了。  你知道吗?关键点是,我们失去了人生的希望,处于内心矛盾中,丢失了自己,冷落了自己,而“不再为自己绽放”。我睡眠还好,因为我还没有到万念俱灰。那微弱的生命之火还在向我说,人生还可以不这样,你可以再去斗争。所以不是有自杀倾向,相反,我惧怕死亡。我告诉自己,无论怎样,都不要伤害自己。  但是,看不到希望,持续的心情低落,这是相同的。  很高兴与你交谈,感兴趣的话,看楼主的帖子吧。
  支持!  希望赶紧更新,看得不过瘾。
  我有一些看法,不知能否在这个帖子里和您讨论一下。这几天南京网友走饭自杀的事,网上比较热,在很多的评论当中,我感觉有几种态度,有同情,理解,惋惜的,也有冷嘲热讽或者表示不理解的,最最奇怪的是,有很多人表现出的是愤怒。认为走饭的死,是极大的不负责,以及指责她不顾父母的感受。  尽管有多少网友一直在普及抑郁症的知识,或者倡导要理解抑郁患者,但是他们仍然不能够理解,始终认为有情绪或者心境抑郁是个人主观调节做的不好,是个人自己的错误。  让我感到一丝无奈的,甚至凄凉的是,对走饭事件讲大道理的人们,几乎没有人替这个女孩着想,他们反复强调的是,自杀给家人带来的痛苦,自杀给父母带来的痛苦,给周围的人带来的痛苦。  不仅仅是走饭这一件事,在舆论中,对事情的评价,最喜欢说的就是在这件事上最伤心的还是父母。真的就没有人觉得,痛苦到不得不放弃生命的走饭,才是最应该同情的人吗?  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满版上看见的言论都是想想你的家人,想想你的父母,你要为了他们活着,你要担负起对他们的责任。  其实,很多很多抑郁的人,不正是在为了父母,苦苦忍耐着煎熬着吗?  都在喊着要为了别人而活,没有人对走饭说,你要为了自己的幸福活下去。  如果一个人活下去的欲望,仅仅来自为了某些人,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渴求,活的愿望最终也会被死的诱惑所打败。  人们判断一个人的价值,为什么总是在看他能为别人做什么。  走饭死了,不能给父母尽孝养老了,父母的辛苦白费了,让身边的人伤心了,所以她就被骂成垃圾么?
  @xuspig
11:47:44  支持!  希望赶紧更新,看得不过瘾。  -----------------------------  近期有些忙,得过几天再更新了。
  @期待注册成功
13:56:23  我有一些看法,不知能否在这个帖子里和您讨论一下。这几天南京网友走饭自杀的事,网上比较热,在很多的评论当中,我感觉有几种态度,有同情,理解,惋惜的,也有冷嘲热讽或者表示不理解的,最最奇怪的是,有很多人表现出的是愤怒。认为走饭的死,是极大的不负责,以及指责她不顾父母的感受。  尽管有多少网友一直在普及抑郁症的知识,或者倡导要理解抑郁患者,但是他们仍然不能够理解,始终认为有情绪或者心境抑郁是个人主观调...........  -----------------------------  确实完全将责任推在自杀者身上是不公平的。  另一方面,“很多很多抑郁的人,不正是在为了父母,苦苦忍耐着煎熬着吗?”,这也不能说负起了责任。抑郁需要自己走出,而第一步就是敢于“不为父母忍耐煎熬”。这个行为毕竟得自己负责。
  8 抑郁之无力:因为什么而虚脱?  抑郁者的一种普遍现象是无力,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感觉全身没有力气。有时候它看起来是一种兴趣缺乏,慵懒散漫,所以招致周围人(以及抑郁者本人)的贬低责备。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励志往往起不到作用或只能起到短期的效果,人似乎就像一团软泥一样立不起来。  在目前教育体制下的中学生就大量出现这种状况。另外,大学生自杀者,台企一线员工,也呈现类似的现象。另外的家庭或工作中的抑郁人士,不处于这些典型的高压场景中,感觉不到这种明显的因果效应。但其实,他们在做着同样无知的事:由某种马不停蹄的消耗而最终虚脱。  这种消耗是什么?举一可以反三,一管可以观全豹,让我们先看看前面说的那些典型现象好了。  高中阶段,特别是高三,存在大量的心理崩溃现象。(这种现行教育体制的血泪史,真是罄竹难书,你随便到一所高中去了解几个同学,就能感受到这种尸横遍野的暴力)。差不多每个班都有的个别性的休学、退学、精神失控案例只是冰山的一角,在水面之下是大量的勉力支撑的麻木状态。他们的提问一般是:请帮助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知道我应该学习,可以我怎么也学不进去,我知道我不该玩电脑,可是我拿起书本无法集中注意力。这样的学生们一般还是在家长与老师面前呈现正常的“勤奋”状态,可是事实上对他们而言,学习成绩如何已经顾及不到,仅仅是维持住“学习的在校”已经很好,他们的目的是以这样的日程维持到高考,到时候至少可以对自己和别人说我尽力了,我做了我能做的最好。  这是不是他所能做的最好呢?这是他所能做的最糟。几个月的佯装学习维持外表,是一种毫无道理可言的荒谬。如果不将精力浪费在这种“兢兢业业”的紧跟学习作息制度上,给自己一点喘息之机,那么他总能得到一点恢复调整,这样,即使他只用十分之一的时间学习,他也是真正在学习,而不是诚惶诚恐地装作学习;这样,他多少能获得一点进益,不管那是多少,却是真实不虚。这就像一个虚弱无力的人,因为害怕掉队而不停颤抖地挣扎地想跟进,却徒劳无益地耗费了每一分力气----如果他允许自己休息,就可以攒起这些力气,而多少做一些间歇式的前行。  没有人在一段实际的路程中这么愚蠢,那么这些高中生就异于常人吗?当然不,每一代都站在前一代的肩膀上,新的一代人比所有曾存在过的人类都聪明。他们荒谬的反应不是出于愚昧,而是恐惧:这是一种在路上停下一秒钟,都有可能被洪荒巨兽吞没的恐惧。  这只巨兽一路将他们追击,就像梦中的追赶者一样不依不饶。这样的梦:被追赶,却怎么也跑不动,怎么也跑不掉,正是这种心理的真实写照。是谁在追赶他们?是家长为了荣光而忍于置孩子于绝境而不顾吗?是老师为业绩而忍于置学生于绝境而不顾吗?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家长与老师也是人,在高中(高三)阶段,他们也常体察孩子的处境,也会劝慰说放下压力,说我们对你没要求。这种时候,反而显得不是家长老师放不下,反而是学生自己放不下,是他“自己好学上进”!  这就是抑郁的源头,抑郁者的最可悲之处!外在的压力总有放松解除的时候,而内在的压力却恒在常有,哪里有间隙喘气的时候!  正是因为这压力的无影无形,才使得它并不会随着高考的结束而随风而去。大学生自杀者在某种角度看来有些奇怪:不管大学压力多么大,总比高中宽松得多吧?何以在这个时候反而坚持不住了呢?但再坚韧的骆驼总会遇到它的最后一根稻草,大学生在高考后的短暂解脱之后,又莫名地回到了自己的老路上。  学生为什么要让自己活在这样的状况?因为这个世界必得这么活?可是如果这么活没有出路,那还有什么道理可言?抑郁者就是那些认为自己已经尽力按照自己只能有(应该有)的方式去活,却活不出任何出路的人。同样,为什么有人在台企做到油尽灯竭,却不知道逃离?既然这样的工作只是为了维持生存,那么当它的严酷已明显威胁到生存,还有什么理由继续?因为他认为世界就是如此,世界处处如此,所以他所能做的就是在继续在残酷而绝望的路上走下去。  肌肉一直紧绷的结果是失去弹性,持续紧张忙碌的人注定要虚脱。人要了解自己内在的逼迫者,才有可能得到休息,才可能有自主的选择,才可能发现命运的契机。命运有无限的广阔与慈善,可是人却对所有的炫目与丰富视而不见,只如僵尸一样,两眼发直,两腿僵直,两手平举,朝着一个不知何时预设下的方向,无感觉无休止地往前顿跃。
  9 抑郁之选择,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压力到底哪一个重要  三国志里关于魏国名将于禁的晚年记载如下:  『  ……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唯庞德不屈节而死。太祖闻之,哀叹者久之,曰:“我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及庞德邪!”会孙权禽羽,获其众,禁复在吴。文帝践祚,权称藩,遣禁还。帝引见禁,须发皓白,形容憔悴,泣涕顿首。……帝使豫于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之状。禁见,惭恚发病薨。  』  这就是著名的水淹七军的故事,不过此刻镜头对准的不是关羽,而是于禁。于禁是魏营老将,一生战功显赫,当时战关羽时已是重量级元老。因天时不利而战败,其更换门庭不是为了加薪跳槽,而只是为了保住一己之性命。事实上,这一苟且偷生之举毫无意义,只能使他苟延残喘几年而已----因为当时形势,魏国独大,于禁只要活着,必然将再为魏国所有。从保命投降的那一刻起,他的尊严与希望已不复再有,存在的只是简单求生的生命体。  回到魏国以后,他受到当局谅解,恢复了级别待遇,衣食无忧无灾无祸。不过当他看见描绘当年自己投降的壁画之后,平静被打破,羞愧大发作,不久就病死了。  这是一个让很多人唏嘘感叹的故事。看故事的人不禁想,这几年降后的生活,哪里有什么生的滋味?何不当初战死全节,生得慷慨死得痛快!这后几年的苟活,不是为死还难受吗?  如果要于禁重做选择,想必也会有所不同。可是当时,在生命本能的胁迫之中,有几人能记得生命的尊严呢?  在无数人出生的前几年里,重演着类似的故事。在刚刚抵达这个世界的最初岁月里,我们完全依照生命的本能而生存。那时刻我们没有所谓的尊严,或者说本能的意志,大大大于奢侈的尊严。如果当时需要我们放弃尊严去获取生存,我们会毫不犹豫那么去做----说毫无犹豫也是事后的追述,其实当时并没有任何这种判断上的困难:一切都是为了生,放弃或死亡,并未被视为一个选项。  所以在最初的本能维持中,我们较少是一个人,而更多是一个动物。如动物般简单、顽强、目标清晰而坚定。只是在意识的慢慢成形中,我们有了关于自我的概念,这个‘自我’,就是指人,一个觉知到自己的存在,会追问自己生命的意义的‘人’。  只有在这个时候,尊严才做为一个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显出了比“基本生物体的存活”更必须、更迫切的意义。这个时候,生命第一次成为一种可放弃的选项,因为人不能忍受无尊严的活,因为在这种状态的活中,人体会的痛苦比不存在、死亡更难以忍受。  这或者是因为,我们不只是动物,我们是人。  也许不只是人,也许所有的动物,植物,以至于无机物,都不能满足于只为生存而生存,它们的存在也有着不可预知的追求。水会因赞美而凝结美丽的冰晶,花儿会随着你的心境凋谢或开放,河马会试图救护扶起受伤的羚羊,大象会在久远的骸骨之前徘徊彷徨。人无法知道它们在感受什么,追寻什么,但人能知道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渴望。  人被赋予了这样的能力……但并不意味着人会这么做。有很多人选择放弃,他们放弃了解自己,发现自己。这样,他们选择了双重的放弃----  因为不能有尊严地生活,他们放弃生活;  因为害怕不可知的探索,他们放弃探索。
  10 破而不立,无处筹措的勇气  抑郁者所在的困境,在于他已经放弃了一种生活方式,因为这一生活方式蕴含的顺从与屈辱。但是他没有建设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能蕴含活力与尊严的代替方式。这样,他就处在了一种只破不立的状态里,只有破坏没有建设。他所处的就是这样一种绝境,可以想见,当他听到现在医学将“抑郁症”宣扬为一种有生理根源的心理癌症时,他是多么欣慰。  为什么会有破坏却没建设,有放弃却没取代呢?因为这种破坏是无意识的,它是从心灵深处发出的深切呼唤,借由生活次序的冲突与混乱,试图让人的‘自我意识’听见。这就像在奴隶因为习惯性地顺从而耗竭自己之前,呼喊他意识到囚禁之外自由所在。这声音诚恳深切,但闻听的人却充满恐惧。因为他一向生活在这斗室之中,不敢想象外面世界的未知与不测。  这造成了抑郁者的种种现象。  一种抑郁者被称为“啃老族”。他们保守社会的指责与非议。与大部分人的看法相反,他们中的很多,绝非“乐享其中”“没心没肺”。他们生活在至为沉重的自我谴责中。即使当初父母对他十分溺爱,也极可能因彻底的失望与外人的眼光而转化为了厌倦与反感。世人无法理解,为什么他们年纪轻轻,拒绝尝试,甘于终南山活死人的状态?  他们说他们见到人就害怕,他们的承受能力根本不能应付工作的压力;他们说他们自卑,没有信心,根本不相信自己能作为正常人在社会上争得一席之地;他们说他们脸会红,心会跳,双腿发抖,在外边的场合根本坚持不住。听到他们说这些,最终你明白了:不是他们甘愿忍受现在的痛苦,是外面的世界对他们更痛苦,他们是两者相权取其轻,即使被外人轻视为亲人辱骂也在所不惜了。  他们也找到了自己的理由,外界的好心同情者也帮他们找到了相同的理由:他们从小被管制,被包办,从而失去了自理能力。这是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家庭与社会共同酝酿的苦果,该由家庭社会来消化接受。  只是找到了完满的理由,对于他又有什么用呢?一个啃老的抑郁者,等待他的难道只能是社会福利吗?且不说永远不会有这样的社会福利,就算有,他难道能够在这种状态中存活很久吗?  到这里你可能理解了,为什么抑郁者会选择自杀,为什么死是一个比生更惬意的事情。  啃老族,他们放弃了常规的生活,因为他们看不到这种生活有任何意义。啃老族从小所受的限制,是他未曾尝到展开自我探索世界的乐趣。他们仍处于一种襁褓状态,这种状态却不是他所愿意停留的,而是被强加的:之前任何一个试图离开襁褓的举动,都被规劝,被喝止。离开的愿望渐渐减弱,因为这是一种错,被指犯错很不好受。终于,襁褓状况完美而稳定了,不再有频繁的骚动。  这样的状态并非都不能工作----相反,很多这样的人能够更完美地工作,因为工作也很需要有这种‘品格’的人。事实上,确实有很多这样的标准人,过着稳定、正派、温暖的生活。  不过总有一些人----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不堪忍受这样的生活,不堪忍受襁褓状态。他们内在的生命的尊严,不允许他们这么做。  他们放弃----既然他们想干的什么都不允许干,那就干脆什么都不干。这是一种报复,可是却不完全是对外攻击性的,这是一种自杀性的、陪葬似的报复。  所有的抑郁者,都在用自己的生命,在做无名的报复。他们甚至没有看见报复对象,不知道报复对象。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种自毁性的报复。当她自杀被救看见父母在身边痛哭时,只感觉到歉疚与悔恨,却全然不知这就是他们所要的结果。
  老师终于更新了哦
  @laobumail
9:44:00  1
所谓抑郁  为了减少歧义,先将‘抑郁’与一般情况的‘情绪低落’做一个人为的定义区分。这里用的‘抑郁’,就是指抑郁症里的抑郁(这样就不用在什么“抑郁和抑郁症是不同的”之类的问题上较劲啦)。抑郁是一种持续低落的状态,有别于一般人偶尔性的‘情绪低落’。这就像你去到一个新的星球,发现正在下雨,就对自己说:哈,这儿跟地球一样,也会下雨的!可是你过了一年,两年,几十年,一辈子,你发现这雨从来没停过,只是...........  -----------------------------  楼主写的不错,慢慢看。
  @laobumail
08:30:34  @期待注册成功
13:56:23  我有一些看法,不知能否在这个帖子里和您讨论一下。这几天南京网友走饭自杀的事,网上比较热,在很多的评论当中,我感觉有几种态度,有同情,理解,惋惜的,也有冷嘲热讽或者表示不理解的,最最奇怪的是,有很多人表现出的是愤怒。认为走饭的死,是极大的不负责,以及指责她不顾父母的感受。  尽管有多少网友一直在普及抑郁症的知识,或者倡导要理解抑郁患者...........  -----------------------------  我很同意你说的,抑郁患者要自己努力走出,光是忍受不能说负责了。可我不明白,怎么样能“不为父母忍受煎熬”呢?因为我不死就是怕给家人伤害啊,在还没找到自己幸福的希望的时候,这是我唯一活着的理由。要是不为父母忍受是不是可以想死就死呢?
  顶了。  
  @laobumail
08:30:34  @期待注册成功
13:56:23  我有一些看法,不知能否在这个帖子里和您讨论一下。这几天南京网友走饭自杀的事,网上比较热,在很多的评论当中,我感觉有几种态度,有同情,理解,惋惜的,也有冷嘲热讽或者表示不理解的,最最奇怪的是,有很多人表现出的是愤怒。认为走饭的死,是极大的不负责,以及指责她不顾父母的感受。  尽管有多少网友一直在普及抑郁症的知识,或者倡导要理解抑郁患者...........  -----------------------------  @嫩柳晚风轻拂
13:15:47  我很同意你说的,抑郁患者要自己努力走出,光是忍受不能说负责了。可我不明白,怎么样能“不为父母忍受煎熬”呢?因为我不死就是怕给家人伤害啊,在还没找到自己幸福的希望的时候,这是我唯一活着的理由。要是不为父母忍受是不是可以想死就死呢?  -----------------------------  这里有一个悖论,就是人为什么想死?这死里面有一种激愤在,因为自身所经受的痛苦。抑郁者的死,表达的是强烈的谴责。没有这份谴责,他就没有死的动力了。那么这份谴责是给谁的?不多不少,它与歉疚感正是一源双生。  所以活的理由,正是死的理由。如果不为父母而活,也就无法再为父母而死。  这个道理,只有在内心对父母的怨恨有那么稍微一点点的松动之后,对自我的独立存在有那么一点点的意识之后,才能略微有点听得明白啊。
  有轻度抑郁症的人很多,没有那么可怕,只是国人不愿承认自己有病, 谈之色变。
  @laobumail
08:10:54  10 破而不立,无处筹措的勇气  抑郁者所在的困境,在于他已经放弃了一种生活方式,因为这一生活方式蕴含的顺从与屈辱。但是他没有建设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能蕴含活力与尊严的代替方式。这样,他就处在了一种只破不立的状态里,只有破坏没有建设。他所处的就是这样一种绝境,可以想见,当他听到现在医学将“抑郁症”宣扬为一种有生理根源的心理癌症时,他是多么欣慰。  为什么会有破坏却没建设,有放弃却没取代呢...........  -----------------------------  作者:观音佛缘 回复日期: 14:47:00  最近看了天涯网的很多求救的帖子,看到很多人发帖求救,可是真正能够救他们的人不是很多。甚至很多棘手问题的帖子几年来都没有解决。有的人求助救她的父母,或她自己被妖魔鬼怪追缠。还有人被怪病缠身,被妖魔鬼怪附体、控体等。这些帖子不断在出现但是却无法得到解决。不是网上或是民间没有高手出力,而是近年来人类遭难成群的妖魔鬼怪大量涌入民间,潜入寺庙、人类家庭之中,人类有无数的青壮年男女被附体控体后遭到怪病、绝症和各种病毒的危害和干扰。而且这些精怪的法力极其强大。在我的身边就救过很多高人,他们为了去救那些患者差点把自己的身体甚至命都连累进去。把别人的孽债招到自己身上。无法自拔、其实很多小神道附体的高人,它们都是上天神仙们派下凡帮助菩萨拯救人类的使者。整体都是受管制的。小神仙听大神仙的,大神仙听观音菩萨和佛主的。凡是由仙界下凡来到人间办事的神仙都要受到天条管制。他们非常团结、讲信用、讲义气。他们会下凡到各个不同的家庭、寺庙找他们的有缘人和主人去附体、然后出宫办事救人治怪病。由于小神仙们的法力不高,治病救人时可能不够完美,如果遇到比他们法力高的妖怪或魔怪附体的病人就看不清楚解决不了。然后他们就会为了保护自己而离开主人,这家主人就会身亡或是被妖魔控体而受到危害,但是我也要跟那些在求救的人说一下,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神仙给你办事治病,收邪超度走你的冤亲债主,他们是不送人情不讲价格的,他们是不会给你贴钱的。他们可以听主人的话为你办事,送走你的冤亲债主,但是你要满足你的冤亲债主的所有条件,让这些冤亲债主满意而高兴的离开你的身体,了断你的因果,然后你再吃解药解除身上的阴毒,才会好转,才能把你的疾病治好。你们不能这个高人求了,再去求那个高人,这样你会一个高人都求不到。把自己给害了,自己带着自己的因果自己背着走,谁也帮不了你。  在我治病中发现人类有很多被冤亲债主缠体而冤死的,如癌症等惨死的那些亲人,他们死后虽然身体火化了,但是他们的灵魂和鬼影却还住在家里,附在家人的身体上而弄得家人不得安宁,所以请那些死去亲人的朋友,人死了就算了,不要再去找了。灵魂鬼影是不认亲人的,如果他们死后,灵魂在受苦,他们会不断的为家人制造灾难,而且他们的灵体都带阴气邪毒,家人会因此而受感染生病,这就是有些家庭不得安宁,家人不断的得大病小病的原因。死了的人就让他去吧,要好好珍惜活着的家人。  我们可以相互探讨,能够帮助的我们尽量帮助。
  @laobumail
9:44:00  1 所谓抑郁  为了减少歧义,先将‘抑郁’与一般情况的‘情绪低落’做一个人为的定义区分。这里用的‘抑郁’,就是指抑郁症里的抑郁(这样就不用在什么“抑郁和抑郁症是不同的”之类的问题上较劲啦)。抑郁是一种持续低落的状态,有别于一般人偶尔性的‘情绪低落’。这就像你去到一个新的星球,发现正在下雨,就对自己说:哈,这儿跟地球一样,也会下雨的!可是你过了一年,两年,几十年,一辈子,你发现这雨从来没停过,只...........  -----------------------------  作者:观音佛缘 回复日期: 14:47:00  最近看了天涯网的很多求救的帖子,看到很多人发帖求救,可是真正能够救他们的人不是很多。甚至很多棘手问题的帖子几年来都没有解决。有的人求助救她的父母,或她自己被妖魔鬼怪追缠。还有人被怪病缠身,被妖魔鬼怪附体、控体等。这些帖子不断在出现但是却无法得到解决。不是网上或是民间没有高手出力,而是近年来人类遭难成群的妖魔鬼怪大量涌入民间,潜入寺庙、人类家庭之中,人类有无数的青壮年男女被附体控体后遭到怪病、绝症和各种病毒的危害和干扰。而且这些精怪的法力极其强大。在我的身边就救过很多高人,他们为了去救那些患者差点把自己的身体甚至命都连累进去。把别人的孽债招到自己身上。无法自拔、其实很多小神道附体的高人,它们都是上天神仙们派下凡帮助菩萨拯救人类的使者。整体都是受管制的。小神仙听大神仙的,大神仙听观音菩萨和佛主的。凡是由仙界下凡来到人间办事的神仙都要受到天条管制。他们非常团结、讲信用、讲义气。他们会下凡到各个不同的家庭、寺庙找他们的有缘人和主人去附体、然后出宫办事救人治怪病。由于小神仙们的法力不高,治病救人时可能不够完美,如果遇到比他们法力高的妖怪或魔怪附体的病人就看不清楚解决不了。然后他们就会为了保护自己而离开主人,这家主人就会身亡或是被妖魔控体而受到危害,但是我也要跟那些在求救的人说一下,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神仙给你办事治病,收邪超度走你的冤亲债主,他们是不送人情不讲价格的,他们是不会给你贴钱的。他们可以听主人的话为你办事,送走你的冤亲债主,但是你要满足你的冤亲债主的所有条件,让这些冤亲债主满意而高兴的离开你的身体,了断你的因果,然后你再吃解药解除身上的阴毒,才会好转,才能把你的疾病治好。你们不能这个高人求了,再去求那个高人,这样你会一个高人都求不到。把自己给害了,自己带着自己的因果自己背着走,谁也帮不了你。  在我治病中发现人类有很多被冤亲债主缠体而冤死的,如癌症等惨死的那些亲人,他们死后虽然身体火化了,但是他们的灵魂和鬼影却还住在家里,附在家人的身体上而弄得家人不得安宁,所以请那些死去亲人的朋友,人死了就算了,不要再去找了。灵魂鬼影是不认亲人的,如果他们死后,灵魂在受苦,他们会不断的为家人制造灾难,而且他们的灵体都带阴气邪毒,家人会因此而受感染生病,这就是有些家庭不得安宁,家人不断的得大病小病的原因。死了的人就让他去吧,要好好珍惜活着的家人。  我们可以相互探讨,能够帮助的我们尽量帮助。
  回复第25楼,@资深专用马甲  @无照神医1
19:31:13   我所见到的抑郁症,医院确诊的,有自杀倾向的,都是睡眠很差,舌尖边红。   你要不是舌尖边红和睡眠差,就不是抑郁症。   -----------------------------   我是抑郁症,没那么严重罢了。   你知道吗?关键点是,我们失去了人生的希望,处于内心矛盾中,丢失了自己,冷落了自己,而“不再为自己绽放”。我睡眠还好,因为我还没有到万念俱灰。那微弱的生命之火还在向我说,人生还可以不这样,你可以再去斗争。所以不是有自杀倾向,相反,我惧怕死亡。我告诉自己,无论怎样,都不要伤害自己。   但是,看不到希望,持续的心情低落,这是相同的。   很高兴与你交谈,感兴趣的话,看楼主的帖子吧。  --------------------------  人生总是要有这些负面的东西陪伴,无法避免,就像有句话,人来到这个世上就是来受苦,虽然有些悲观和片面,但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所有这些悲观痛苦矛盾都如影随行,在你脆弱的时候给你一下,把你带入它们阴影中不能自拔,唯有调整心态,接纳自己所有东西,包括自己的脆弱悲观那一切消极的东西,像对待一个老友一样,在它不起而至时,给以它一席之地,渐渐的它便会自己离开,也许它还会回来,但那又怎样?再来的时候欢迎光临。只有在很多次痛苦的撕扯之后,我们会百折不挠  ,走向更成熟更快乐的人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神抑郁症的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