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高龄孕妇或二胎的胎儿都个子比头胎人流危害大呀

当前位置: >
给二胎高龄产妇的6点建议
&&& 建议一:孕前保健为“二胎”护航
&&& 计划二胎家庭准备怀孕前应先到医院进行一次全面的孕前检查,保证夫妻双方身体健康、无疾病。专家表示,夫妻任何一方如果患有肝炎、结核病、肾炎,特别是女性患有心脏病、甲亢、糖尿病、肿瘤都不宜受孕;如患有性病,盆腔炎等要待治疗痊愈后方可怀孕;孕妇年龄愈大,先天畸形儿的发病率愈高,这是因为随着女性年龄增长,卵巢逐渐衰老退变,产生的卵子老化,发生染色体畸形的机会就会增多,所以孕前检查不容忽视。
&&& 建议二:二胎备孕辅助生殖技术并非首选
&&& 很多高龄妈妈会担忧年龄对生育能力的影响。于是很多二胎计划者会询问辅助生殖技术,欲尝试试管婴儿。专家强调,辅助生殖技术不能滥用,它并非“神来之手”。从备孕的角度而言,生过一胎的家庭不必过度担心生育能力的不足,不要盲目尝试“试管婴儿”技术。若尝试自然受孕一年无果,且达到不孕症诊断标准,在医生的综合评估下,必要时才考虑辅助生殖技术。40岁以上的女性在备孕的同时,可考虑到专科医院进行生育能力的评估。
&&& 建议三:头胎分娩方式决定二胎受孕时间
&&& 第二胎分娩的时间,要根据第一次分娩的情况合理安排。第一胎顺产的话,那哺乳期结束后就可再怀孕,但综合考虑适应度等问题,建议1年后再受孕;第一胎剖腹产的话,需要二年后再考虑受孕,否则孕期有子宫破裂的风险。完成孕前检查合格后,开始备孕。谨记在生病(感冒、发烧、头晕等)时,切勿滥用药,服药前一定要确认自己是否怀孕,确定怀孕需咨询医生后用药。
&&& 建议四:补充叶酸均衡饮食加强孕前孕中营养
&&& 夫妻双方孕前注意营养可提高生殖细胞质量。孕前3个月可适当补充叶酸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避免胎儿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如果孕前没有及时补充叶酸,怀孕后要继续补充,直至孕12周。
&&& 孕期要保证饮食结构的合理性,摄入过量的脂肪和蛋白质易致胎儿发育过度,加之分娩次数增加,宫腔内体积变化,早孕反应轻,腹壁松弛,均可导致巨大儿,从而发生难产、产后出血等情况。
&&& 建议五:定期产检及筛查不容小觑
&&& 高龄产妇特别注意要去正规医院定期产检,做好相应的产前检查和筛查。
&&& 孕12周前最好做一次B超,核实预产期,了解胎儿生长发育,有条件的怀可进行早期唐氏筛查。如上一胎为剖宫产则需B超分辨孕囊与上次剖宫产子宫切口的关系,以判断是否有胎盘植入的风险,提前做出评估,并在生产时做好应对植入胎盘的准备。
&&& 孕16至20周时要进行中期唐氏筛查以判断胎儿可能出现的症状。对于年龄大于35岁的高龄产妇建议在孕20周以后做羊水穿刺,根据胎儿染色体了解胎儿时候有异常。
&&& 高龄产妇易患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和妊娠期糖尿病等,孕期要密切关注糖、血压等指标,同时由于孕妇体内的血容量比非孕期明显增加,心脏负担加重,而原来就患有心脏病的孕妇很可能由于无法耐受而只得提前终止妊娠。高龄产妇自然分娩的难度会增加,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 建议六:综合评估决定二胎分娩方式
&&& 二胎妈妈会纠结于分娩方式。若第一胎为自然分娩,那第二胎应尽量选择自然分娩,创伤小,恢复快。若第二胎为剖宫产,那第二胎可选择剖宫产,也可在排除第一次剖宫产禁忌症后选择自然分娩。对于二胎分娩方式的选择需产科医生综合评估后决定。
上一篇:下一篇:
妈妈们都在看...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
拔萝卜 拔萝卜.嗨吆嗨吆,拔萝卜,嗨吆嗨吆,拔不动,老太婆,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
热门专题推荐
人气:142351
人气:16548
人气:22659
人气:26584
人气:12354
人气:32147
人气:43521
人气:36854
人气:37843
人气:36520
沪ICP备号© 版权所有我是二胎~头胎刨的~为什么现在怀孕五个月了还感觉不到胎动~有没有这种情况的孕妈咪~头胎的时候四个多_百度知道
问:我是二胎~头胎刨的~为什么现在怀孕五个月了还感觉不到胎动~有没有这种情况的孕妈咪~头胎的时候四个多
我二胎~胎刨~现怀孕五月觉胎~没种情况孕妈咪~胎候四月都觉呀~~
权威医生回答
来自河北威县第二医院
胎动是子宫内生命存在的象征.数胎动是孕妇自我监护胎儿情况的一种简易的手段.孕妇18-20周开始自感有胎动,夜间尤为明显,孕29周-38周为胎动最频繁时期,接近足月略为减少,一般每小时3-5次.如胎动异常应警惕胎儿宫内窘迫.缺氧早期胎儿躁动不安,表现为胎动明显增加,当缺氧严重时,胎动减少减弱甚至消失,
您好!第一胎剖腹产,第二胎最好不要顺产,宫缩时宫腔内压力是很大的,顺产容易导致子...
你好,如果你的第一胎是剖腹产的话必须间隔两年的时间才是可以再次怀孕,注意时间间隔...
你好,胎动正常情况下是每小时3-5次,胎动频繁不除外有胎儿宫内乏氧的可能性,需要提高...
你好,突然感觉不到胎动的话,考虑为胎停的可能性,建议行彩超检查一下,也可以检查一...
你好,正常的。胎动随妊娠进展逐渐增强,孕32-34周达高峰,孕38周以后胎动减少。但12小...
* 百度知道专家平台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头胎剖的高龄孕妇 如何怀二胎?
发布成功!
扫描二维码,下载手机客户端躺着也能逛圈子,发帖回帖更方便
宝宝&&2岁11个月
&刚刚放开&单独&二胎的政策,小丽就和老公盘算上了。本来就已经育有一子的小丽已是人人羡慕的对象,可她觉得儿子一人太孤单,就一直惦念着要给儿子添一个弟弟或者妹妹。但由于老公那边不是独生子,她的计划就一度搁置了下来。这政策放开的消息一得知,可中了她的心思。已经快到35岁的小丽遇到了一个问题,她现在处于高龄产妇的边缘,在怀二胎前是否该有些注意事项呢? &&&&&&&&&&&&&&&&&&&&&&&&&&&&&&&&&&&&&&&&&&&&&&&&&&&&&&&&&&&&&&&&&    第一胎是剖宫产的女性   想生二胎前先去做疤痕检查
  经产妇怀孕生产,最要小心的是第一胎剖宫产的女性。
  &5-10年前,大家对剖宫产的意识不全面,认为反正只生一个,剖宫产简单轻松,就选这个好了,导致现在34-40岁的女性生第一胎很多选择剖宫产,这就给现在生二胎埋下了隐患。&贺晶主任说。
  经历过剖宫产的子宫属于疤痕性子宫,前置胎盘的可能性更大,而且大部分是凶险性前置胎盘,妈妈和孩子在怀孕和生产过程中都容易出问题。
  最可怕的情况是剖宫产瘢痕妊娠,就是胚胎长在剖宫产留下的疤痕上。根据北京协和医学院妇科的数据,头胎是剖宫产的,二胎瘢痕妊娠的比例达到了15.2%。
  妇产科把&剖宫产瘢痕妊娠&列为危重疾病,有引起子宫破裂和无法控制的阴道大出血的风险,危及产妇生命。
  如果第一胎是剖宫产,怀第二个的时候,女性要多做几次产检,请医生关注子宫和胎儿状况,一有出血、腹痛等情况要立即来医院。
  第一胎是剖宫产,第二胎也得剖吗?理论上不是的,只要子宫之前恢复得好、胎儿体重控制好,产妇可以自然分娩。但是,临床上第一胎剖宫产的产妇自然分娩需要严密地全程监控,为了保险起见,最终选择剖宫产的比例占绝大多数。
  省妇保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周杏仙老师说,经产妇生第二个孩子,宫缩会比第一次生产更厉害,因为子宫被第二次撑开,肌纤维又一次断裂,复旧会更辛苦一些。
  &不管第一胎是剖的还是自然生产,我们都要给子宫充分的恢复时间,不要生完一胎,急着生第二胎。&贺晶主任说。
  一般,临床上建议,剖宫产两年以后可以再怀孕,但是要看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高龄经产妇生二胎
  最要注意体重问题
  生二胎,除了剖宫产,大家还要注意高龄产妇可能导致的问题。
  临床上把年龄35岁以上的产妇归为高龄产妇。年纪偏大的妈妈,孩子容易宫内发育迟缓和早产。
  高龄产妇因为身体机能下降,相对年纪轻的产妇,容易得妊高症和糖尿病,有血压和血糖方面的问题,要更加严密监控各种身体数据。
  还有,高龄产妇胎儿的畸形率比较高,记得做产前筛查,保证胎儿的出生质量。
  周杏仙医师说了一个很实际也很重要的问题,高龄经产妇得更加关注自己的体重。
  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新陈代谢放慢,20岁的女性一天摄入3000卡热量,刚好消耗光,但是35岁的女性一天摄入2500卡,也可能有200卡没有消耗。换句话说,年龄大的女性容易胖。
  &高龄产妇要注意均衡的摄入营养素,多吃一点,容易胖,容易得糖尿病,孩子也容易是巨大儿,如果第一胎是剖宫产,生产风险更大大增加了。&周医师说,高龄产妇最好到营养门诊监控营养状况。
  除了控制饮食,运动也是控制体重的好办法。国外有专家建议,怀孕4个月以上的孕妇,每天运动1小时以上,这1小时可分多次进行。
  适合孕妇的运动方式有轻柔的瑜伽、体操和散步,散步不是叫你挺着肚子踱步,而是有一定速度的快步走,这样才有效果。
  说到孕妇运动,很多人会想到走楼梯,周医师一听就说,&不,孕妇不适合走楼梯,这不安全,往上走还好,往下走,楼梯被肚子遮住,很容易踏空。孕妇运动最好有人看着,选择空气好的地方。而不要图方便,在楼道里面爬楼梯。&
  如果孕妇体重控制得比较理想,第二次生产,即使是自然分娩也会顺利很多,产程短很多,子宫、产道就像一条松紧带,第一次生产已经撑开过一次,第二次撑开就相对容易了。
  高龄妇女准备生二胎前
  最好先锻炼好身体
  &高龄产妇生孩子有个先天的劣势,年纪大了,精力没有年轻人这么旺盛。如果在怀孕之前、怀孕时多运动,保证足够的精力,那么以后喂养孩子也会从容一些。&周医师说。
  高龄产妇和第一次剖宫产的产妇一样,生完孩子后,尽量早一点给孩子喂母乳,有助于子宫的恢复。
  多运动对孩子也好,精力充沛了,妈妈喂孩子不会很累,妈妈喂得勤,孩子吃奶多。如果妈妈很累,喂不动孩子,时间一长,身体以为不用再分泌乳汁,奶水自然少了,孩子吃不够母乳会营养不良。
  产后也要早早恢复运动,帮助恢复,不要以为高龄产妇多躺躺有好处,这反而会害了她们。&& & & &&分享 & &&头胎剖腹产二胎顺产,真的可以有_健康_新浪育儿_新浪网
&&&&&&&&&&&&正文
头胎剖腹产二胎顺产,真的可以有
  10月23日晚上8点35分,一个健康的男宝宝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下简称省妇保医院)顺利降生。虽然他是倪女士的第二个孩子,但这却是她第一次真正体会到“生孩子”的滋味儿。
  2年多前,倪女士的第一个孩子来到了这个世界。当时,由于重度子痫前期导致高血压和蛋白尿,原本想顺产的她迫不得已接受了剖腹产手术。这一次,她终于如愿以偿,顺产生下了第二个宝宝。
  今年1月17日,浙江省二胎新政策正式实施,夫妻双方或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为适应二胎新政,省妇保医院于去年年底开设了“再生育咨询门诊”。
  从浙江省二胎新政实施至今,已经过去了9个多月,这恰好是一个孕妇的怀孕周期。那些踩着新政的点儿要了第二胎的夫妇,陆续迎来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省妇保医院的一位医生透露,他们上个月的工作量,与去年同期增加了80%。
  在生二胎的妈妈中,很多人都和倪女士一样,头胎是剖腹产。在许多人的观念里,头胎剖腹产几乎是给二胎顺产下了一道禁令。但倪女士的例子似乎又让她们看到了二胎顺产的希望。头胎是剖腹产的孕妇,二胎究竟该选择剖腹产还是顺产,哪一个风险更大,想要顺产又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中国头胎剖腹产率高
  和一胎生育政策有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中国在2007年10月至2008年5月间的剖腹产率高达46%,远超世界卫生组织对剖腹产率设置的警戒线15%。
  虽然没有中国头胎剖腹产率的准确数据,但参照上述调查报告以及妇产科医生的经验,这个数据肯定不会低。
  一胎的生育政策直接或间接导致了中国的孕妇在头胎时选择剖腹产,这在妇产科医生中,已经成为一个默认的共识。“很多人会想,反正我第二胎生不了嘛,那干脆就挨一刀好了。”一位妇产科医生说,这种想法在二胎开放之前十分普遍。
  开放二胎政策后,原先抱着这种观点选择剖腹产的妈妈们,在决定生第二胎时,发现自己打错了算盘。剖腹产导致的瘢痕子宫,对再次妊娠的孕期和分娩及产后等过程都有较大影响。
  不过,对于倪女士而言,头胎剖腹产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重度子痫前期导致她血压飙升,并出现了2个加号的蛋白尿。在孕期35周时,她就接受了剖腹产手术,提前迎来了女儿。
  头胎剖腹产留下遗憾
  这一次铁了心要顺产
  怀二胎38周时,医生提醒倪女士,如果要剖腹产,现在就可以剖了。但倪女士毫不犹豫地排除了这个选项,当时医生开玩笑地说,“到时候可不要当逃兵啊。”一周后,倪女士遵守了诺言,她没有临阵逃脱,而是带着她的小宝宝凯旋归来。
  头胎没有顺产一直是倪女士的一大憾事。在她看来,剖腹产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生孩子”,而没有真正生过孩子的女人,人生总是不那么完整。所以这次生产,她下定决心要顺产。和她接触过的医生都表示,她坚持二胎顺产的信念和信心,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于不少头胎是剖腹产的孕妇们而言,她们恐怕还是将信将疑,二胎真的能顺产吗?倪女士会不会只是个特殊的个例?
  的确,头胎剖腹产的女性在再次分娩时,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们从此无缘顺产。
  瘢痕子宫孕妇如果选择剖腹产,那么出现损伤、感染、粘连加重、切口愈合不良等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将增加;如果选择顺产,那么子宫破裂,并由此导致大出血的风险会增加。
  显然,坚定的信念并不足以保证二胎就能成功顺产。再生育门诊的主诊医生田吉顺说,孕妇是选择剖腹产还是顺产,需要做到权衡利弊,提前评估哪个风险更小,益处更大。但他也提醒大家,不管选择哪个,孕妇只能做到规避较大的那个风险,而无法做到规避所有的风险。
  当然医生也会对孕妇进行严格的产前评估。医院会要求孕妇填写一个表格,如实讲明自己第一次剖腹产的原因,做手术的医院,切口的选择和缝合技术,术后的恢复情况等等。到了孕晚期,医生会再次评估,看孕妇是否还有上次剖腹产的原因。
  不过,顺产在产后恢复上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生完孩子的第二天,倪女士就能坐在床上谈笑自如,自己进食了。头胎剖腹产的时候,她可是在病床上躺了好几天呢,“最怕就是隔壁床的给我讲笑话,因为一笑肚皮就疼。”
  要想第二胎顺产
  孕期管理要做好
  倪女士此次怀孕一共增重10公斤,在孕期39周时,生出一个约6斤6两的男孩。不管从哪项指标看,她都堪称是一个模范孕妇。
  能把各项指标控制得如此标准,是因为倪女士在孕期进行了严格的孕期管理,而她此次的顺产,在很大程度上也要归功于此。
  怀上二胎后,倪女士就坚持按时产检。她挺幸运,找到了省妇保医院的“明星医生”贺晶主任来负责跟踪、检查她的孕期状况。贺主任说,孕期34周后,倪女士每个礼拜都会找她检查一次。
  怀孕期间,倪女士并没有忌口,海鲜什么的照吃不误。她说怀孕后不要把自己当皇后,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是要多做做。整个孕期,她都保持适当的运动量。所以不管是她自己的体重,还是孩子的体重,最后都控制得非常好。
  再生育门诊主诊医生罗洁说,头胎剖腹产的孕妇二胎如果想顺产,孕期的管理必须更加严格:
  ● 做到按时产检,相比于其他孕妇,她们产检的频率应该适当提高。
  ● 更严格地控制体重,婴儿过大对二胎顺产来说非常不利。婴儿的体重最好在3100克左右。
  ● 孕期适当地看几次营养门诊。
  ● 建立对医生的信任,与医生建立良好的沟通。
  田吉顺医生说,在欧美发达国家,瘢痕子宫孕妇顺产的成功率在60%到70%左右,由于中国医生在挑选瘢痕子宫孕妇进行顺产上更加严格,所以他相信中国的成功率将不会比欧美国家低。
  另一位主诊医生梁b提醒瘢痕子宫孕妇,最好在生产2年之后再考虑要孩子,因为这样可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让瘢痕恢复良好。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你的位置: &
& 文章内容女子头胎剖宫产 二胎撑破子宫胎儿死亡[导读]【蓝色环岛卫生网】生孩子最好选择顺产而不是剖宫产,不只是瘢痕体质,就算正常体质在剖宫产后再次怀孕,子宫伤口都有破裂的可能。怀胎八个月,青岛的李女士突然肚子疼,以为孩子要降生的她到了医院竟被发现子宫早已破裂,孩子从子宫掉“进”了肚子。导致李女士破裂的原因是她一胎后,子宫上留下了瘢痕,瘢痕在怀二胎的时候破裂了。肚子疼以为要生,原是子宫破了9月1日晚11点多,青岛李沧区32岁的孕妇李女士被家人急匆匆地送到青岛市妇儿医院,到医院时李女士因失血过多已休克。据李女士家人说,李女士怀孕已32周,在送医前肚子疼了四个多小时,阴道流血,家人都以为李女士要早产。“这名孕妇的血压是70/40,低得超乎想象,当时考虑了两种可能:早剥和子宫破裂。”青岛市妇儿医院产科主任许茜说,这样判断是因为家属告诉医生,李女士这是怀的二胎,第一个孩子已经四岁了。打开李女士的腹腔后,医生发现果然是子宫破裂。“子宫破裂了大约有10厘米的口子,胎儿带着胎盘从子宫脱离,掉进了腹腔里,已经没有胎心了。”许茜说,“是一个女孩,2.2kg重,真是可惜。”许茜说,胎儿离开子宫,进入腹腔几分钟就会死亡,来的时候就已经没有胎心了。经过全力抢救,孕妇的命保住了。医生说,李女士以后几乎不能再怀孕了。头胎剖宫产留下的瘢痕撑破了“干了十年妇产,只碰见四五个子宫破裂的病例。”许茜说,李女士第一个孩子是通过剖宫生产的,李女士恰巧又是瘢痕体质,她自己也知道这一点。生完孩子以后李女士子宫上的瘢痕恢复得不好,随着胎儿的长大,子宫内的压力也不断变大,结果瘢痕破裂了。32周已属于孕晚期,如果李女士能够早点注意,可以选择提前手术生下孩子,不至于发生悲剧。子宫破裂,胎儿掉进肚子里,孕妇一定会很疼吧?许茜解释,“瘢痕破裂的时候孕妇有可能感觉不到很疼,有时候觉得肚子疼,是子宫收缩引起的疼痛。孩子是在子宫里还是在腹腔里,对孕妇来说,感觉没有多大区别。”许茜说,这也是孕妇当时以为要生孩子而没有想到子宫破裂的原因。【新闻提醒】想怀二胎的,头胎尽量顺产吧许茜说,防止子宫破裂这种极端情况发生,最好的办法是尽量减少子宫手术,不管孕妇是否瘢痕体质,降低首次剖宫产的几率是最好的选择。这就意味着生孩子最好选择顺产而不是剖宫产,不只是瘢痕体质,就算正常体质在剖宫产后再次怀孕,子宫伤口都有破裂的可能。许茜说,瘢痕体质的人在人群中的比重极小,这类人伤口愈合后,表面瘢痕持续性增大,局部红痒、肿痛。“有的人认为受伤后留下的瘢痕比较大就是瘢痕体质,这样判断并不准确。”许茜说,瘢痕体质和瘢痕疙瘩是孪生的,有瘢痕体质的人一般会引发瘢痕疙瘩,但长了瘢痕疙瘩的不一定都是瘢痕体质。瘢痕体质的人即使受了很小的外伤,如蚊子叮咬,也能导致皮肤产生比外伤更大的、向外生长的、不会在短期内消退的瘢痕。瘢痕体质的人在烧伤、外伤、手术后,极易形成明显的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目前,医学上只能根据个人的表现诊断瘢痕体质,无法真正通过哪一项化验指标去检查一个人是不是瘢痕体质。许茜说,瘢痕体质的女性如果做过子宫手术又打算生二胎,准备怀孕前最好到医院检查,请医生判断再孕的风险。孕妇要掌握好时间间隔,最好在剖宫产后二至三年再怀孕,间隔时间短了,子宫上的瘢痕肌肉组织还没形成;间隔时间长了,瘢痕的肌肉化程度变差,弹性变小,也易破裂。剖宫产后再孕的女性,怀孕28周后尽量减少活动。(齐鲁晚报)【新闻回顾】我国高剖宫产率埋下生二胎隐患院士发声:剖宫产造成的问题日益凸显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郎景和7月10日指出,剖宫产造成的问题随“单独两孩”政策的实行日益凸显。“滥用剖宫产不仅损害健康,再次怀孕时还容易发生危及孕妇生命的瘢痕妊娠。”这时候,子宫已不再是孩子温暖安全的摇篮。36岁的陈女士怀上了二胎,刚刚“有喜”3个月就出现了流产先兆。她急忙到安徽省妇幼保健院检查。医生告诉她,由于头胎剖宫产埋下的子宫隐患,这个孩子肯定保不住了。“没想到计划生育政策会调整,也没想到剖宫产会给生二胎带来这么多麻烦。”此次怀孕,陈女士不但没留住第二个孩子,还失去了子宫。[]上一篇:下一篇:相关推荐相关阅读推荐医院患者来信看病报销精彩图库最新资讯12345678人体图库名医名家人物访谈科普长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头胎人流危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