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出生听力筛查仪的目的是什么。

您的位置:
  什么是听力筛查
& & & 是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和声阻抗等电生理学检测,在新生儿出生后自然睡眠或安静的状态下进行的客观、快速和无创的检查。国内外报道表明,正常新生儿和高危因素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率的差异较大,正常新生儿约为1%o~3‰,高危因素新生儿约为2%~4%。
  未通过复筛的婴幼儿,都应在3月龄接受听力学和医学评估,确保在6月龄内确定是否存在先天性或永久性听力损失,以便实施干预。即复筛未通过的患儿应由听力检测机构进行耳鼻咽喉科检查及声导抗、耳声发射、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测、行为测听及其它相关检查,必要时并进行医学和影像学评估,做出诊断。对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儿童,应根据可能发生的迟发性听力损失状况,制定个体化的听力再评估的时间和次数。对于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但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婴幼儿,至少3岁内每6个月进行1次听力随访,若可疑有听力损失,应及时进行听力学评估。  1.测试时间:出生后3个月-6个月。  2.测试环境要求:环境噪声低于30dB(A)的隔声屏蔽室  3.客观听力检测项目包括:诊断性OAE,1kHz声导抗测试,短声及短纯音ABR,AERP,ASSR和骨导ABR等。  4.主观听力检测项目包括:小儿行为测听(BOA、VRA、PA、PTA),言语检测及听觉-言语发育评估表。
  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和干预,这是一完整的听力康复系统工程。干预措施为最后环节,是显示先天性耳聋康复成果的关键。采用何种方法以及何时进行干预,对患儿的听力、言语及语言康复很重要。干预包括医学干预、听力补偿或重建、以及听功能训练和语言康复训练。  1.医学干预  医学干预是指医师提出医学诊断,即听力损失的原因、程度及部位,并采用治疗手段来恢复听力的方法。  外耳道耵聍:在新生儿和婴幼儿时期,耵聍过多且难以自然排出,可阻塞外耳道。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耳声发射检查往往可造成耳声发射能量消失,而且也可影响声导抗检查,必须要清除外耳道耵聍。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婴幼儿期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往往是由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免疫变态反应引起。其可以造成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根据临床症状及耳科显微镜检查以及听力学检查,包括耳声发射、声导抗检查等可以明确。可采用病因治疗,应用类固醇激素类及抗过敏药物,在鼻腔内可滴麻黄素,药物治疗无效可采用经鼓膜穿刺抽液,切开引流以及经鼓膜安装通气管。以改善及恢复患儿的听力。  先天性外耳及中耳发育畸形:根据畸形分类不同,采用不同的外科手术治疗,一方面外耳整形和耳廓再造,另一方面改善听力。双侧耳廓及外耳道畸形,应尽早选配助听器,促进言语—语言发育。  2.听力补偿或重建  听力补偿或重建主要包括助听器选配和人工耳蜗植入。  助听器选配: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儿选配助听器,听力障碍的程度一般在中度至重度,甚至有专家主张轻度听力障碍也需选配助听器,进行听力矫正,单侧听力损失者也可以选配助听器。双侧听力损失应选配双侧助听器。双耳选配优点是,有利于分辨声源,提高声源定向能力,整合效应好,听声音的响度增加等。  人工耳蜗植入:人工耳蜗植入装置是一种模拟人耳蜗功能的转换器。它将声音信号通过言语处理器转变成电信号,传入内耳的电极,直接兴奋听神经,从而产生听觉。人工耳蜗装置主要分2大部分:植入部分(包括接收装置和多道电极)和外接部分(包括耳机、发射器、言语处理器等)。对双侧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患儿,使用助听器3—6个月无明显效果,在lO个月左右进行人工耳蜗术前评估,建议尽早实施人工耳蜗植人手术。  3.听功能训练和言语—语言康复训练  患儿经助听器选配和人工电子耳蜗植入听力矫正之后,需进行听功能训练和言语—语言康复训练。需要有医生、听力学家、言语—语言治疗师、特殊教育者和心理学家参加。与患儿建立长期关系来支持儿童的听力和语言的发育相当重要,使聋儿患者能听到声音,并能理解讲话。  听功能训练内容包括如下:听觉察觉;听觉注意;听觉定位;听觉识别;听觉记忆;听觉选择;听觉反馈。  言语—语言康复训练:言语训练程序为音素、音节、单词、以及短句训练。对于语言康复应遵循以下几点:  1.有条件最好在康复中心进行系统训练;  2.激发聋儿的语言兴趣;  3.循序渐进,从音素到短句,重复攻关;  4.抓住言语行为环节,安排对话内容。言语—语言康复训练评估为言语识别率和语言表达率。
  正常分娩和NICU新生儿应采用不同的筛查方案。  1.正常分娩:用筛查型耳声发射(OAE)或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作为一线初筛工具。所有新生儿在出院前均应接受听力初筛;未通过初筛的应在出生42d内进行复筛。复筛时一律双耳复筛,即使初筛时只有单耳未通过,复筛时亦均应复筛双耳。复筛仪器同初筛。  2.入住NICU的新生儿及婴儿:病情稳定,出院前应施行AABR筛查,以免漏掉蜗后听力损失(如听神经病)。未通过AABR测试的婴儿,应直接转诊到听力中心复筛,并根据情况进行包含诊断性ABR在内的全面听力学评估。  3.在1月龄内再次住院治疗的婴幼儿(无论住NICU或普通病房):当伴有迟发性听力损失的可能时(如有换血指征的高胆红素血症或血培养阳性的败血症等),出院前应复筛听力。  4.在听力筛查时除力求发现已经存在的听力损失外,还要通过分析病史和家族史,了解受试者是否有迟发性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可疑者应对其听力进行定期跟踪和随访。
   目前我国使用的听力筛查仪器,主要有耳声发射(otoa—cousticemissions,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ed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ABR)。筛查的结果都以“通过”或“未通过”表示。一般而言,OAE和AABR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可以达到95%以上,而OAE略低于AABR。  1.耳声发射:耳声发射是通常声波传入内耳的逆过程,即产生于耳蜗的声能经中耳结构再穿过鼓膜,进入耳蜗的外毛细胞,然后由外毛细胞反射出能量,在外耳道记录得到。耳声发射据其有无外界声刺激分为自发性耳声发射(SOAE)和诱发性耳声发射(EOAE),后者按刺激的类型分为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频率刺激耳声发射(SFOAE)。耳声发射与内耳功能密切相关,任何损害耳蜗外毛细胞功能的因素使听力损害超过40dBHL时,都能导致耳声发射明显减弱或消失。而且,耳声发射是一项无创伤性技术,操作简便,测试两耳仅需要10分钟。由于几乎所有正常耳都能引出TEOAE和DPOAE,而SOAE只有50-60%的正常耳能记录到。因此,新生儿听力筛查常用TEOAE和DPOAE。  2.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技术(AABR):通过专用测试探头实现的快速、无创的ABR检测方法。AABR技术的出现和使用,目的在于与OAE技术联合应用于筛查工作,全面检查新生儿耳蜗、听神经传导通路、脑干的功能状态。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出现蜗后病变的比例较大。如果单纯使用OAE,可能会漏筛蜗后病变。因此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最好采用OAE和/或AABR联合进行听力筛查,以免漏筛本病。
  新生儿听力筛查对象主要有2种,一是所有出生的正常新生儿;二是对具有听力障碍高危因素新生儿。  听力障碍高危因素:  1.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48小时及以上者;  2.早产(小于26周),或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  3.高胆红素血症;  4.有感音神经性和(或)传导性听力损失相关综合征的症状或体征者;  5.有儿童期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家族史者;  6.颅面部畸形,包括小耳症,外耳道畸形,腭裂等;  7.孕母宫内感染,如巨细胞病毒、疱疹、毒浆体原虫病等。  8.母亲孕期曾使用过耳毒性药物;  9.出生时有缺氧窒息史,Apgar0-4分/1min或0-6分/5min;  10.机械通气5天以上;  11.细菌性脑膜炎。
  0-7天宝宝宝宝视力发展状况  宝宝已有了听觉,大部分的宝宝在出生24小时后对听刺激1-2次就能引起反应,对大人说话的声音也很敏感。大人在宝宝身旁轻声说话,观察宝宝是否会随声音变化有不同反应。  8-30天宝宝宝宝视力发展状况  听力发育完全成熟,他会密切注意人类的声音,也会对噪音敏感。在宝宝身旁说话,宝宝将头转向熟悉的声音和语言。
  1.初步筛查过程(初筛):即新生儿生后3-5天住院期间的听力筛查。  2.第2次筛查过程(复筛):即出生42天内的婴儿初筛没“通过”;或初筛“可疑”;甚至初筛已经“通过”,但属于听力损失高危儿如重症监护病房患儿,需要进行听力复筛。  新生儿听力筛查对象  新生儿听力筛查对象主要有2种,一是所有出生的正常新生儿;二是对具有听力障碍高危因素新生儿。
  新生儿听力筛查就是通过一种客观、简单和快速的方法,将可能有听力障碍的新生宝宝筛查出来,并进一步确诊和追踪观察。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常用方法有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两种技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都是无创性的。我国大多数医院采用耳声发射进行听力筛查,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主要用于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的听力筛查。  正常耳蜗可以产生一种很轻柔的声音,经过听骨链和鼓膜传导到外耳道,并可以被检测到。如果婴儿有蜗性听力损失,就不会产生耳声发射,用耳声发射(OAE)检测就通不过。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可以反映外耳、中耳、耳蜗及蜗神经通路的功能,自动听性脑干反应通不过,说明听觉通路上可能有问题。  一般在宝宝睡眠安或静状态下,将大小合适的探头或耳罩放置在宝宝的一侧耳朵开始进行测试,做完一侧耳朵再做另外一侧耳朵。OAE或AABR通不过,都需要复筛或转诊。
  不同因素对筛查结果的影响
& & & 研究表明,听力筛查用OAE或AABR[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新生儿期外耳道羊水、胎脂、胎性残积物滞留会使耳声发射的传人刺激声和传出反应信号衰减或消失,从而导致耳声发射引出信号的减弱或消失。因此,筛查前适当用小棉棒清理外耳道,使外耳道洁净尤为重要。此外,筛查时间的确立也是影响假阳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过早进行听力筛查会导致假阳性增高。国内外研究显示,初筛的适宜时间为新生儿出生后的48小时以后。
  2.新生儿中耳积液是影响0AE测试结果的主要干扰因素。中耳积液的患儿,无论耳蜗功能正常与否,其测试结果均可显示为异常。笔者认为如果是由于新生儿中耳积液导致筛查未通过,随着中耳积液的吸收,3个月后听力诊断性检奁时有的患儿听力可转变为正常,这种情况称为“阳转阴”可能更为合适。
  3.筛查时小儿体动较多或烦躁。会出现假阳性,应该尽量避免。另外,如发现小儿感冒、鼻塞、流涕、咳嗽或喉鸣及呼吸音重等情形,建议先行治疗,等待症状好转后再进行复查,以免出现假阳性。如果小儿喉鸣及呼吸音较重,反复治疗效果不佳,又确实需要了解听力情况时,建议直接进行诊断性听力检查。
  4.技术及操作等不规范。如耳塞未完全插入外耳道;耳塞的插头与导线之间断线;测试环境不符合标准等。
相关知识点&◆
选择宝宝生日或预产期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点击:4242
点击:13984
点击:18157
点击:4419
你的孕期“肥胖”吗?
宝宝今天吃了多少钙?
看看宝贝未来有多高?
你喜欢男孩or女孩?
扫一扫&关注贝瓦网微信新生儿听力筛查意义重大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新生儿听力筛查意义重大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出生第4天这样做听力筛查怎么行?_健康_亲子中心_新浪网
出生第4天这样做听力筛查怎么行?
  出生第4天 这样做听力筛查怎么行?孩子产生了奶头错觉
  今天小铭铭又不知道怎样衔妈妈的乳头了,将妈妈的乳头含在嘴里却不会吸吮,孩子急得直哭。
  怎么办呢?好办!我告诉小王一会儿吃配方奶时用小杯子喂。现在主要是让小铭铭习惯妈妈的乳头。可是小王不敢用小杯子喂,于是每顿喂完母乳后,都是我用小杯子喂配方奶。经过几次这样哺喂后,孩子很快习惯了妈妈的乳头。晚上,我又用奶瓶、奶嘴喂小铭铭配方奶,孩子已经能够分辨出妈妈的乳头和奶嘴的区别。而且小铭铭会采用不同的衔接方法吃奶,真是感叹小铭铭的“记忆”(这是运动记忆)好!这说明小铭铭的条件反射建立得很快。
  下午,小铭铭正在哭闹时,儿科医生来给孩子做听力筛查。
  听力筛查的进行要求孩子必须在安静状态下,或处在睡眠期间或在吃奶时,而且周围环境也要保持安静。他们采用的是耳声发射法。因为孩子一直哭闹,这位年轻的女医生为了安抚孩子竟然将自己的手指伸到孩子的嘴边,企图让孩子吸吮她的手指达到让孩子安静下来的目的。我发现后生气地将医生的手从孩子的嘴边推开。经过我们的安抚后,孩子安静下来。这位医生急于给孩子进行检测,插进孩子外耳道的部分也不进行消毒(正常操作应该是一人一消毒)。女医生的操作引起了我的不满。这时医生草草结束检查开始向我女儿交代:“这个孩子的听力没有通过,需要42天来复查。”女儿听后,脸上马上表现出惊愕、紧张的表情来。眼看着女儿的眼圈红了,眼泪在眼眶中闪现着。女儿这种紧张而焦虑的心情使我深深理解了网上的妈妈在询问我孩子听力筛查没有通过的问题时,她们惶惶不安而又无奈地度过漫长的42天等待复查的结果的心情。
  我十分生气,明确地告诉她:“我对你有意见:
  (1)听力筛查应该选择在孩子生后72小时以后进行,因为剖宫产儿没有经过产道挤压或者产后不满3天的新生儿由于外耳道和中耳腔有羊水、胎脂和胎性残积物滞留,它们可以使传入的刺激声和传出的反应信号衰减,使耳声发射能量减弱或消失,可能会听力筛查通不过。
  (2)即使现在做(48~72小时之间),如果没有通过的话,也需要在72小时后复查,而不是42天以后。那时内身的羊水才有可能吸收完,孩子现在出生还不到72小时,这样会出现假阴性。
  (3)你没有从一个产妇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谁都希望自己生的孩子身体健康,你却将不准确的测试结果通知产妇,对于产妇来说,她会认为孩子可能终生丧失听力,这对产妇和其家庭是一件多么残酷的事情。现在产后忧郁症的发病率很高,作为医生为什么不能帮助产妇让她们精神愉快呢?你将不准确的信息传达给产妇,她将如何熬过这42天呢?
  (4)尤其令我不能容忍的是,你竟然将你的手指放在孩子的嘴里让孩子吸吮。新生儿免疫机制发育得不成熟,机体抵抗力低下,你的手没有清洗,而且你还有可能是从其他的产休室过来的,你这样不规范的操作,很容易造成新生儿间的交叉感染。
  (5)我要求72小时后你们再给孩子做听力筛查。”
  这位医生还辩解:“你的孩子不是明天要出院吗?所以今天我们是要做听力筛查的!”
  “我女儿1月3日才出院,明天不出院。你是产休室的儿科医生,竟然不了解产妇和孩子的基本情况,你怎么查的房?查房的重点是什么?你要侧重观察孩子的什么情况?你都不了解!虽然今天是元旦,但是不能因为医护人员休息的多,工作量可能加大,就降低服务质量呀!医务人员是在和人命打交道呀!你知道吗?千万不能马虎,出事都是在万一的情况时。”我十分生气地说。
  “另外,我要质疑在你们医院出生的所有孩子,包括自然产的孩子做的听力筛查的准确性,一个科学工作者尤其是医务工作者工作态度不严谨,这是一件最可怕的事情!”这位医生在我的质疑下,答应明天再来检测,就离开了产休室。
  胎儿听觉感受器官在6个月时就已基本发育成熟,9个月以前完成听觉神经系统的髓鞘化。所以孩子一出生就具备了听的能力,也具有初级的原始的视听、视触等感觉协调能力。在1岁内通过常规体检和父母识别注意发现听力障碍儿童,只有新生儿听力筛查才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的有效方法。早期发现儿童听力障碍在预防聋哑和语言发育障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需要提请家长注意的是,即使筛查没有通过,家长也不要着急,因为以后随着孩子吃奶、哭闹等时会带动耳内软骨运动,使一部分羊水和胎性残积物排出。因此在满月或者42天再复查就会顺利通过。对于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由于听力传导系统和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住院期间没有通过也可能是暂时的,以后随着发育会顺利通过。
  正常的听力是进行语言学习的前提。听力正常的婴儿一般在4~9个月便能牙牙学语,这是语言发育的重要阶段性标志。而严重听力障碍的儿童由于缺乏语言刺激和环境的影响,不能在11个月以前进入“咿呀”发音期,在语言发育最重要和关键的2~3岁不能建立正常的语言学习,经检查有先天性的听力损伤,然而这时才开始进行语言康复治疗,已经太迟了。轻者导致语言和言语障碍、社会适应能力低下、注意力缺陷和学习困难等心理行为问题,重者导致聋哑,这将严重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并对他将来的生活产生生理、心理和经济问题。如果在新生儿或婴儿早期及时发现听力障碍,使其在语言发育的关键年龄段之前运用助听器等人工方式帮助其建立语言刺激环境,则可使语言发育不受或少受损害。
  新生儿听力筛查须在新生儿安静状态下(睡眠、奶后)和周围安静环境下,由专人用耳声发射(OAE)或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的方法对其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者产后42天复查或直接转往当地儿童听力诊断指定医疗机构。
  对于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孩子,家长回家后需要密切观察孩子对外界各种声音的反应;另外注意不要让孩子受到噪声的刺激;不要给孩子使用耳毒性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新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容易造成孩子的听力损害,一些非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氯霉素、红霉素等也可以引起药物性耳聋。
  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让孩子感冒,感冒也可致耳聋。这是因为人的鼻咽部和中耳之间,有一条通道叫耳咽管,咽鼓管可以调节耳内的压力与大气压保持平衡。感冒时因鼻咽黏膜发生炎症,常常影响到耳咽管,造成耳咽管的黏膜充血肿胀引起咽鼓管堵塞,导致咽鼓管的通气和引流不畅,促使中耳腔内的空气逐渐被黏膜吸收,而外界气体不能及时进入鼓室,鼓室内形成负压,引起中耳黏膜血管扩张、淤血,通透性增加,再加上咽鼓管堵塞,渗出的积液在鼓室内发生机化,引起鼓膜粘连,遇到声音不能振动,听力就下降了。
  欧美许多发达国家都以立法的形式规定,所有的新生儿必须进行听力筛查,有听力障碍的儿童需在3个月前得到确诊,6个月前接受治疗。我国北京市日前出台了《北京市0~6岁儿童听力筛查、诊断管理办法》,要求本市各级从事助产工作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对出生72小时的新生儿在出院前进行听力筛查;各级设有新生儿急救病房的医疗保健机构对收治的新生儿出院前要进行相应的听力筛查。上海也出台了相关的文件。
  然而应特别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婴幼儿时期的听力损伤在出生时都能表现出来,而且部分婴儿可能因为一些后天性和继发性的原因而导致后来的听力障碍。所以新生儿听力筛查正常并不能排除听力异常,有必要对通过筛查的儿童在入学前定期复查。
  对确诊听力障碍的儿童应转往相应的聋儿治疗、康复机构,进行耳聋分析和听力测试,选配助听器以及耳模,做听力语言训练,同时婴儿父母应及早接受培训,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婴儿,利用视觉信号和实例来教育孩子认识这个世界,以使听力障碍得到最大限度的减轻。
  不过,也有一些家长卫生保健知识欠缺,孩子听力筛查没有通过或者医生没有向家属交代清楚,家长却没有引起重视也没有及时去做复查。正如上海新华医院儿科教授沈晓明说:“目前新生儿听力障碍检出率达到1.34%,在实际操作中不少在筛查中被发现可疑听力障碍的孩子并没有在家长的带领下进行复查,这种失访率达到30%~40%,因而失去了接受早期干预的机会,事实上很多早期干预听力障碍的孩子都能和正常人一样说话。”因此新生儿听力筛查千万马虎不得!
  女儿停了止痛泵已经24小时了,可是还没有自行排尿,女儿急得直要哭,我一边安慰她,一边让她去卫生间,坐在马桶上,听着流水声,自己努力小便。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女儿终于自己排出尿来了,女儿这个时候的心情恐怕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了。
更多关键字:&&&&
电话:010-yizan:你好,我孩子2个月了,刚生下来做听力筛查没有通过,我们全家都很着急,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我们试了一些比较大的声音,孩子好像也没什么反应,孩子听力真的不好吗?盼回复
&&& 作者:
这位网友的问题,应该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因为对于新生儿来讲,因为他现在还不会说话,很难来直接反映听力的问题。当前我们国家对新生儿有强制性的听力筛查,如果当时的听力筛查没有通过,我们建议应该尽快的,也就是说在42天的时间到医院再进一步的检查确诊。通过脑干电反应,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个孩子是不是有听力的问题,以及他听力损失的严重的程度。如果明确实存在着耳聋的情况 ,应该及时的到医院里寻求医生的指导,及早来进行耳聋的干预。
你好,我孩子2个月了,刚生下来做听力筛查没有通过,我们全家都很着急,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我们试了一些比较大的声音,孩子好像也没什么反应,孩子听力真的不好吗?盼回复.
王海波:这位网友的问题,应该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因为对于新生儿来讲,因为他现在还不会说话,很难来直接反映听力的问题。当前我们国家对新生儿有强制性的听力筛查,如果当时的听力筛查没有通过,我们建议应该尽快的,也就是说在42天的时间到医院再进一步的检查确诊。通过脑干电反应,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个孩子是不是有听力的问题,以及他听力损失的严重的程度。如果明确实存在着耳聋的情况 ,应该及时的到医院里寻求医生的指导,及早来进行耳聋的干预。
yizan:你好,我孩子2个月了,刚生下来做听力筛查没有通过,我们全家都很着急,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我们...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听力筛查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