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的症状偏方,肺癌死前的症状,不能...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1.4.1一、求医网肺癌文章全部来源:
1、供稿医生: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张连军)、执业医师(陈德货)
2、参考文献:
《肺癌偏方_药典方剂中华药典》、《中国肺癌杂志》、《肺癌的分子研究进展》、《肺癌化疗患者的护理》、《肺癌患者12项血液生化检查结果分析》、《尘肺肺癌》、《非气管内插管胸腔镜治疗肺癌》、《小细胞肺癌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化疗作用》等。
注:求医网肺癌文章参考众多知名书籍文献,然后由医生指导对内容进行修改,对专业术语加以解释,让患者更容易读懂。
二、肺癌专/兼职医生:
三、可电话咨询的肺癌医生:当前位置: ->& > 非小细胞肺癌脑部转移还能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脑部转移还能治疗
发表日期: 11:04:51 | 来源: 编辑:
  非小细胞肺癌脑部转移还能治疗?【上海长海医院射波刀中心位于上海杨浦区168号】我们都知道肺癌对患者们的身心健康都是严重的威胁,因此,需要合理的进行治疗才能有效的控制病情。对于肺癌疾病的治疗患者们要多了解很多的疾病的知识,对肺癌是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的,要是患者们都在早期发现病情那么治疗的难度要小很多,肺癌在晚期的时候容易出现脑转移的,肺癌脑转移对患者的身体带来了很多的痛苦,要缓解患者的痛苦就是要进行合理的治疗。那么非小细胞肺癌脑部转移怎么治疗呢?我们请上海长海医院射波刀中心的专家来跟我们讲解一下:  肺癌的晚期症状有哪些?  1、出血:癌组织侵犯血管或癌组织小血管破裂而产生的,是标志性的肺癌晚期死前症状。如肺癌病人可咯血,痰中带血;胃、结肠、食管癌则可便血。  2、疼痛:出现疼痛肺癌晚期死前症状往往提示癌症已进入中、晚期。开始多为隐痛或钝痛,夜间明显。以后逐渐加重,变得难以忍受,昼夜不停。一般止痛药不起作用。疼痛一般是癌细胞侵犯神经造成的。这种癌性疼痛主要是来自颈部、支配上肢的感觉和运动的神经纤维,肿瘤一旦侵至区内往往会引起侧上肢的疼痛、乏力。这就是一种常以肩痛为主的肺癌晚期症状。这种疼痛往往需要镇痛剂才能得以缓解。  3、溃疡:由于某些体表癌的癌组织生长快,营养供应不足,出现组织坏死所形成的。  4、肿块:癌细胞恶性增殖所形成的,是常见的肺癌晚期死前症状,可用手在体表或深部触摸到。甲状腺、腮腺或乳腺的癌可在皮下较浅部位触摸到。肿瘤转移到淋巴结,可导致淋巴结肿大,某些表浅淋巴结,如颈部淋巴结和腋窝淋巴容易触摸到。至于在身体较深部位的胃癌、胰腺癌等,则要用力按压才可触到。  “第四代”射波刀:无伤口、无出血、无痛、无麻醉消灭癌细胞  上海长海医院率先引进第四代射波刀,目前已经开展治疗数以千计患者,并取得很大突破,目前是国内治疗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射波刀治疗中心,上海长海医院成立射波刀医疗中心,组建射波刀治疗专家团队,为广大肿瘤患者开展射波刀治疗服务。温馨提示:选择射波刀治疗,一定选择权威的射波刀医院,保证治疗效果。只需1~5次的照射,即可杀死肿瘤组织,是唯一无伤口、无痛苦、无流血、无麻醉的全身放射手术形式,患者治疗后便可回家,无需住院。而且射波刀能最大限度保护肿瘤附近的正常组织,将放射线精准地投射到肿瘤上,保证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细胞及重要器官不受辐射损伤。真正实现无伤口、无出血、无痛、无麻醉的肿瘤治疗方式。  射波刀治疗适应那些肿瘤患者?  射波刀可以治疗良、恶性各种肿瘤,主要有 转移癌、 脑膜瘤、 脑胶质瘤、 肺癌、 肝癌、 垂体瘤、 听神经瘤 等多种头体部肿瘤。  手术切除风险高、难度大的肿瘤患者;  年龄较大、体质较弱的肿瘤患者;  有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的肿瘤患者;  术后复发或者术后残留的肿瘤患者;  发生转移的肿瘤患者。  温馨提示:上海长海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部队三甲医院,2011年率先引进了第四代射波刀,并成立了上海射波刀医疗中心,是患者的首选治疗医院。为避免患者长途劳顿,方便患者就诊,上海长海医院射波刀中心为外地患者专门开设了专家远程会诊服务。您可以点击在线咨询申请专家免费远程会诊服务,或拨打全国免费咨询热线和专家热线021-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广州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电话:010-
Copyrights ? 2014 , All rights reserved.
业务合作热线:段志琴 QQ
Tel: 顾敏 QQ:当前位置: >>
非小细胞肺癌转移预测指标的研究·呼吸系统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转移预测指标的研究·呼吸系统肿瘤·
20:59:49&&作者:&&来源:&&浏览次数:213&&文字大小:【】【】【】
非小细胞肺癌转移预测指标的研究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肿瘤科
目的:研究NSCLC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预测指标,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通过免疫组化、ELISA、酶谱电泳等方法对NSCLC肿瘤病理标本、血清、尿液和骨髓等进行检查,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概率模型。结果:免疫组化指标IMVD、VEGF、b-FGF、CD44v6、MMP-2与NSCLC淋巴结转移危险有关(P<0.05),TIMP-2、E-cad与降低NSCLC淋巴结转移危险有关(P<0.05)。血清MMP-2、MMP-9,尿液MMP-2、MMP-9及骨髓微小转移灶与NSCLC远处转移有关(P<0.05)。其中免疫组化指标CD44v6、IMVD、E-cad及尿液MMP-2、骨髓微小转移灶对NSCLC转移有显著回归效果而分别被选入概率模型1和2,其判断总符合率分别为72.6%和69.1%。结论:对NSCLC患者的组织标本进行CD44v6、IMVD、E-cad检查以及对患者进行尿液MMP-2及骨髓微小转移灶检查,可预测绝大多数NSCLC的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状况,为NSCLC转移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信息,有助于NSCLC的个体化治疗和改善预后。
TE与CE方案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的对比研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内科
目的:观察紫杉醇(Taxol)和足叶乙甙(Vp-16)联合与卡铂(CBP)和足叶乙甙联合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4例SCLC分为两组,A组20例,用TE方案,第一天紫杉醇175mg/m2静脉滴注3小时,第1-5天每天静脉滴注Vp-16 100mg。B组24例,用CE方案,第一天静脉滴注卡铂300mg/m2,第1-5天每天静脉滴注Vp-16 100mg。两组的治疗周期均为28天,完成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TE方案有效率60%(12/20),CE组有效率25%(6/24),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毒副作用基本相似,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用G-CSF白细胞很快上升,胃肠道反应较轻,几乎都有脱发,TE组有肌肉关节痛,2-3天即自行缓解。结论:TE方案是治疗复发性SCLC有效化疗方案,毒副作用可以耐受,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艾易舒注射液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目的:观察艾易舒注射液(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及其与化疗结合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08例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艾易舒组(治疗组)、化疗组(对照组)和艾易舒加化疗组。各组均治疗一个疗程,比较各组临床症状、瘤体大小、生存质量、体重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在咳嗽、气短、乏力等方面,艾易舒组比化疗组具有较高的缓解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而在血痰、发热、胸痛等方面,艾易舒组和化疗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艾易舒组的有效率(CR+PR)较化疗组和艾易舒加化疗组均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艾易舒组的稳定率高于化疗组,低于艾易舒加化疗组,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艾易舒加化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化疗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艾易舒加化疗组的稳定率高于化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艾易舒组和艾易舒加化疗组的患者在治疗后,其生存质量提高与稳定者均比化疗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艾易舒组和艾易舒加化疗组的患者在治疗后,其体重增加的有效率均比化疗组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艾易舒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化疗组有较严重的毒副反应,艾易舒加化疗组的白细胞下降率低于化疗组(P<0.05)。结论:艾易舒注射液能够缓解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增加体重,稳定瘤体,延缓肺癌的发展。如果与化疗合用,能够提高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并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
化放疗治疗青年人和中老年肺癌预后的比较研究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
目的:探讨化放疗治疗<40岁青年人肺癌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是否与中老年肺癌不同。方法:将70例化放疗治疗<40岁青年人肺癌(研究组)和82例随机选择化放疗治疗的≥40岁中老年同期肺癌(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结果:研究组中位生存期、2-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10月、11.1%和3.1%,对照组分别为12月、23.1%和5.4%(P=0.0898)。单因素分析显示,症状持续时间、误诊持续时间、临床分期、化放疗联合模式、放疗剂量、DDP剂量、体重减轻和卡氏评分与研究组预后有关;、症状持续时间、临床分期、放疗剂量、体重减轻和卡氏评分与对照组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体重减轻和卡氏评分是两组独立预后指标,而DDP剂量仅是研究组独立预后指标。结论:化放疗治疗的青年人肺癌预后与中老年人肺癌相似;青年人肺癌的预后指标与中老年肺癌有所不同;DDP剂量仅是青年人肺癌预后指标,提示DDP治疗青年人肺癌时有剂量-反应关系。
MVP与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
目的:比较丝裂霉素(MMC)加长春酰胺(VDS)加顺铂(DDP)组成的MVP方案与去甲长春花碱(NVB)加顺铂(DDP)组成的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98例不能手术的ⅢB﹑Ⅳ期和术后复发转移的晚期NSCLC患者均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确诊,随机分为 A和B组,A组50例采用MVP方案化疗,其中腺癌25例,鳞癌21例,腺鳞癌4例,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35-67岁,中位年龄56岁,初治21例,复治29例,有效率为38%(19/50);B组48例采用NP方案化疗,其中腺癌26例,鳞癌20例,腺鳞癌2例,男性35例,女性13例,年龄33-69岁,中位年龄 58岁,初治23例,复治25例。结果:有效率为47.9%(23/48),两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B组静脉炎10例占20.8%,A组两例占4.0%,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以及脱发,肝肾的损害等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MVP方案和NP方案治疗均有一定的有效率,NP方案有效率略高,可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化疗方案。
外照射对体外培养的小细胞肺癌细胞系的
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海军总医院呼吸科
目的:观察分次外照射对小细胞肺癌NCI-H446细胞系药物敏感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方法:采用GWGP80型远距离60Co治疗机对进入指数生长期的NCI-H446小细胞肺癌细胞系进行分次外照射,每次2Gy,总剂量为50Gy。用Trizol分别提取未照射和已完成全部外照射剂量的NCI-H446细胞系的总RNA。采用RT-PCR法,来确定两组细胞MDR1mRNA表达的高低。通过不同浓度的化疗药丝裂霉素的干扰来观察外照射前后NCI-H446细胞系存活率的变化。结果:在相同细胞数和相同体积的条件下,未照射组和照射组细胞总RNA的浓度分别为25.9微克/毫升和16.6微克/毫升;未照射组细胞其MDR1DNA/β-actin DNA为1.078,照射组为1.338。在相同浓度的化疗药丝裂霉素的干扰下,照射组细胞的存活率均明显高于未照射组(P<0.01)。结论:对小细胞癌细胞系NCI-H446进行外照射可抑制其总RNA的生物合成,提高其MDR1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明显降低其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P53、c-erbB-2蛋白表达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疗效的关系
1中山大学附属三院胸外科
2中山大学附属三院病理科
目的:探讨p53、c-erbB-2蛋白表达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的p53、c-erbB-2蛋白表达情况,分别比较p53、c-erbB-2蛋白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的化疗有效率及生存期。结果:p53蛋白表达阴性组化疗有效率(65%)明显高于阳性组(32%)(p<0.05),阴性组中位生存期(12个月)高于阳性组(9个月)(p0.05),中位生存期也无显著性差异(10个月对11个月,P>0.05)。COX多因素分析提示p53蛋白表达是影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的独立指标。结论:p53蛋白表达可以作为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的指标。
IRESSA (ZD1839) 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大连市肿瘤医院肿瘤科
目的:观察IRESSA(ZD1839)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自2003年4月至2003年12月用IRESSA(ZDmg,每日口服,治疗失去手术机会及放化疗无效的非小细胞肺癌60例。结果:60例病人中CR4例(6.67%),PR8例 (13.3%),有效患者为12例(19.97%)。SD31例(50.2%) ,其中持续时间≥24周者27例,临床获益率为68.3%[(4+8+27)/60]。PD 13例(21.6%),死亡4例(6.67%)。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依次为:皮疹28例(46.6%),恶心15例(25%),腹泻10例(16.6%)皮肤干燥8例(13.3%),乏力4例(6.67%),其它如发热、口腔溃疡及关节痛等副反应发生率均<5%。实验室指标未发现异常。结论:IRESSA (ZD1839)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的药物,毒副反应可耐受。
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肺科
目的:本试验为一回顾性对照研究,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243例,三-四周方案,对大于70和小于70岁的初治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NSCLC以健择、诺维本、泰素、泰素帝等第三代新药与铂类联合用药病人共127例,实际可评估122例,A组(>70岁)60例,B组(70岁)60例,B组(0.05);中位缓解期分别为6.4个月和7.0个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个月和13.2个月。统计学无显著差异(P>0.05)。根据WHO毒性反应标准,无Ⅳ级骨髓毒性,发生Ⅲ级骨髓毒性:血小板减少A、B两组各为4例(6.67%、6.45%),白细胞减少各为6例(10.00%、9.68%);非血液毒性:WHOⅢ-Ⅳ级呕吐A组有3例,B组为4例((5.00%和6.45%),在统计学上两组无差异(p>0.05)。在第二代化疗中,A、B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3.33%(26/60)、45.90%(28/61),在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中位缓解期分别为4.4个月和5.0个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8个月和10.2个月。统计学无显著差异(P>0.05)。根据WHO毒性反应标准,Ⅳ级骨髓毒性白细胞减少A、B两组各为2例(3.33%,3.28%),发生Ⅲ级骨髓毒性:血小板减少A、B两组各为3例(5.00%,4.92%),白细胞减少各为10,9例(16.67%,14.75%);非血液毒性:WHOⅢ-Ⅳ级呕吐A组有9例,B组为10例(15.00%和16.39%),在统计学上两组无差异(p>0.05)。第三代新药与第二代化疗药物疗效分别为58.20%和44.63%,在统计学上两组有差异(p<0.01);中位缓解期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8个月、4.6个月和12.6个月、10个月;毒性反应骨髓毒性WHOⅢ-Ⅳ级分别为20、29例(16.39%、23.97%),在统计学上两组有差异(p<0.01);WHOⅢ-Ⅳ级呕吐分别为7、19例(5.74%、15.70%)在统计学上两组有差异(p<0.01)。结论:含顺铂第三代新药化疗在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初治中与第二代化疗药物比较,有更好的疗效与生存期;老年与非老年患者在化疗中有同样的疗效和安全性。
HMVP、MVP、HV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前瞻性随机研究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肿瘤血液科
1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目的:本研究观察了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联合丝裂霉菌(Mitomycin,MMC)、长春花碱酰胺(Vindesine,VDS)、顺铂(Cisplatin,DDP)组成的HMVP、MVP、HVP方案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近期、远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134例NSCLC患者分为HMVP组、MVP组、HVP组,观察各组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毒副反应和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HMVP、MVP、HVP三组有效率分别为39.54%、36.58%、26.19%,三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HVP组有效率比HMVP组低13.35%、比MVP组低10.39%;三组之间的中位缓解期、中位生存期、一年和二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别。主要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HMVP组、MVP组和HVP组Ⅲ~Ⅳ白细胞抑制率分别为45.56%、40.91%、36.36%、对白细胞和血小板抑制的严重程度依次为HMVP组、MVP组和HVP组,但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HMVP组、MVP组和HVP组Ⅲ~Ⅳ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34.78%、34.09%、29.55%;Ⅲ~Ⅳ便秘发生率分别为34.78%、31.83%、27.27%;虽然恶心呕吐和便秘的发生率HVP组、MVP组和HMVP组依次有上升趋势,但三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MV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疗效略低于HMVP方案,明显高于HVP方案,HMVP方案未示出明显的疗效优势,而可能增加白细胞抑制、恶心呕吐和便秘的发生率,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HVP方案有效率较低。因此,在NSCLC化疗中应优先选择MVP方案,慎重选择HMVP和HVP方案。
拓扑替康单药治疗难治性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116038 大连市肿瘤医院肿瘤五病区
目的:观察拓扑替康单药治疗难治性SCLC的疗效及其毒副反应。方法:难治性SCLC患者38例,采用拓扑替康(Topotecan,T,金喜素)1.2mg/m2.d ,静脉滴注,d1-5,21天为一个周期,共计2-3个周期。结果:拓扑替康单药的有效率为23.68%(9/38),其中,局限型病例的有效率为36.36%(4/11),广泛型为18.52%(5/27),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567,P>0.05)。毒副反应以血液毒性为主,白细胞和血小板Ⅲ+Ⅳ度下降病例为23.68%,26.32%,血红蛋白未见有明显的毒副反应。其他反应轻微。结论:拓扑替康单药治疗难治性SCLC具有较好的疗效并可以作为SCLC的二线治疗药物应用。
外科治疗在肺转移瘤综合治疗中的价值
1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胸心外科
2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手段在肺转移瘤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9年~2003年收治的27例肺转移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和综合治疗效果。结果:本组27例病人中,原发肿瘤为非小细胞肺癌6例,结肠癌5例,食道癌3例,乳腺癌6例,软组织肉瘤4例,甲状腺癌1例,肾癌1例,睾丸癌术1例。依据原发肿瘤病理诊断,术前分别给予化疗、放疗,激素和生物治疗。脑和骨转移瘤手术前行病灶的伽玛刀或放射治疗。外科治疗应用胸腔镜手术19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5例,胸部正中切口3例。所有转移病灶均为同期切除。肺楔形切除或加肿瘤剜除术25例,肺叶切除加楔形切除2例,其中1次手术17例,再次出现肺转移瘤,行2次手8例,3次手术1例。27例病人均获随访, 1年和3年生存率96.3%和74.62%,中位生存期38个月。合并脑和骨转移8例病人,1年和3年生存期为75.00%和31.25%,中位生存期24个月。再次出现肺转移瘤复发病人9例,再次发生率为33.3%,其中8例施行2次手术,1例施行3次手术,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8.9%和77.8%,中位生存期为48个月。结论:外科治疗手段在肺转移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中可有效的提高长期生存率。
IRESSA治疗晚期难治性铂类耐药非小细胞肺癌24例
临床初步结果
上海市胸科医院 肺内科
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中治疗效果最差的肿瘤之一,由于相对缺乏早期诊断的手段和方法,大多数病人就诊时已为晚期,失去手术根治机会,尽管近年来肺癌的多学科治疗获得长足的进步,有部分患者在多学科综合治疗后明显延长了生存,但多数患者在短期内出现复发、转移,成为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以往对晚期复治非小细胞肺癌(NSCLC)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而多采用对症及支持治疗。且并不能延长生存期。我们观察了24例病人服用ZD1839,60天后对其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了评价:CR 0%,PR 20.8%,SD 33.3%,疾病控制率(CR+PR+SD)54.1%。66.6%的病人症状得到改善。不良事件观察:痤疮样皮疹70.8%,腹泻25%,转氨酶升高8.3%,恶心、呕吐12.5%,未观察到间质性肺炎病例。
艾迪联合NP治疗P-gp表达阳性的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
江苏省肿瘤医院内科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研究艾迪联合治疗P-gp表达阳性的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 方法:以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中P-gp的表达,表达阳性入组。本组47例晚期NSCLC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二组,艾迪组应用艾迪50ml静滴 qd×21 联合NP方案化疗,对照组仅NP方案化疗。两组均每4周重复疗程,每例化疗2周期。 结果:艾迪组总有效率为34.8%(8/23),PD率8.7%(2/23),中位生存期为8.1月,1年生存率3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6.7(4/24),PD率45.8%(11/24),中位生存期为7.8月,1年生存率35.0%。艾迪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无显著意义(P=0.0997,P>0.05),艾迪组PD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45,P<0.01)。艾迪组中位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057,P<0.01)。P-gp阴转率:艾迪组为34.8%(8/23),对照组为8.3%(2/24),艾迪组P-gp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61,P<0.05)。艾迪组中有效病例均为P-gp阴转者,有效病例中无P-gp阳性者。血液学毒性是主要毒副反应,二组毒副反应基本相同均能耐受,两组均主要为Ⅱ-Ⅲ级,Ⅳ级少见。作者提出P-gp表达阳性的多药耐药非小细胞肺癌,P-gp经逆转治疗阴转后仍可有效,而P-gp表达仍为阳性者继用化疗则极可能无效。同时,若化疗后致P-gp表达阳性,仅继作化疗也难以使P-gp阴转。按照近期综合疗效评价,艾迪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398,P<0.05)。艾迪组进展率低于对照组(P=0.0277,P0.05)。艾迪组症状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224,P0.05)。疼痛变化比较艾迪组好转率虽高于对照组,但统计学无显著意义(P=0.1612,P>0.05)。结论:艾迪联合NP治疗P-gp表达阳性的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总有效率较高,毒副反应能耐受,近期综合疗效好于对照组,进展率低于对照组。生存期情况仍需观察。作者认为,艾迪逆转P-gp表达阳性的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
吉西他宾加卡铂与紫杉醇加卡铂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对比研究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肺科
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
目的:观察吉西他宾加卡铂与紫杉醇加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经病理组织或细胞学证实的6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吉西他宾组(GEM+CBP,GC),共30例;紫杉醇组(TAX+CBP,TC),共34例。分别给予GEM+CBP及TAX+CBP治疗,28天为一个周期,所有病例均治疗2个周期以上。结果:GC组总有效率53.3%。TC组总有效率58.8%。毒副反应以白细胞降低,胃肠道反应和周围神经炎为主,TC组的发生率更高(P<0.05),但均可耐受。结论:吉西他宾加卡铂与紫杉醇加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均有较好的近期疗效,病人耐受性好,而吉西他宾组的毒副反应更轻,临床应用更安全。
健择/顺铂21天方案治疗
复治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辽宁省肿瘤医院内科
目的:将健择/顺铂21天方案在进行适当剂量调整后,作为挽救姑息化疗的二线方案治疗老年、体力状况欠佳的复发进展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评价其疗效,毒副反应以及对PS的改善情况。方法:健择1000mg/m2,第1,8天静点;顺铂20mg/m2,第1~5天静点,21天为一周期,连用2~3周期。结果: 26例中无1例获CR,8例获PR,均为持续4周以上的PR,17例SD,1例PD,有效率为30.8%,95%可信区间为14%~52%。并且21例(80.8%)患者PS改善,所有患者的肿瘤相关症状均有改善。仅有少数病人(≤7.7%)发生III度血液学毒性,II度胃肠道反应及脱发也少见,全组无IV度毒性发生。结论:该方案疗效较好,能改善体力状况和疾病相关症状,且毒性反应轻微,耐受性好,对于老年、PS不佳的晚期复发进展NSCLC患者值得推荐并且80.8%的患者Karnofsky评分提高,一般状态改善,所有患者的肿瘤相关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治疗高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特需肿瘤病房
目的:评价高龄晚期NSCLC患者用吉西他滨(GEM)/长春瑞滨(NVB)方案化疗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0例高龄(>65岁)晚期NSCLC患者采用GEM1000mg/m2静注30分钟,第1、8天,NVB 25mg/m2静注30分钟,第1、8天,每4周为1周期,2周期后初评疗效。结果:30例中,CR 1例,PR 10例,SD 12例,PD 3例,CR+PR 11例,有效率36.67%,缓解期3~6个月,中位缓解期4.5个月。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非血液学毒性轻微。结论:GEM/NVB方案在治疗高龄晚期NSCLC患者中,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可耐受。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GFR和HER2的表达及
临床病理学评价
广州市肿瘤医院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HER2所发生的不同程度的表达及其与非小细胞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对116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的EGFR和HER2表达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内在联系。结果:NSCLC组EGFR、HER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24%、43.10%,EGFR表达在鳞癌及腺鳞癌中显著高于其它病理类型,HER2的表达与病理类型无关,EGFR表达与年龄、性别、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HER2表达与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差异的相关性,与年龄、性别及细胞分化程度无关。结论:EGFR和HER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均存在过度表达, HER2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学评价有重要意义。
肺癌中VEGF、mtP53基因表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分子实验室、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
目的:探讨VEGF 、mtP53基因表达水平与肺癌病理生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LSAB法),检测120例肺癌组织,癌旁组织,4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VEGF、mtP53表达水平。结果:1、VEGF 、mtP53基因的表达水平在肺癌组织中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P0.05)。而与VEGF、mtP53表达水平与原发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状态,P-TNM分期均有密切关系(P<0.05)。3、mtP53基因表达水平与VFGE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VEGF、mtP53基因的表达水平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可以作为肺癌生物学行为恶化的一项指标。
羟基喜树碱联合化疗方案治疗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放射肿瘤中心
目的:探讨HV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应用HVP方案(HCPT 6 MG/M2 D1-5;VDS 4MG D1、8;DDP 20MG/M2 D1-5)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结果:81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为3-1在本院住院病人,男59例,女22例,年龄28~73岁(中位年龄55岁),其中鳞癌24例,腺癌57例。曾经进行过化疗28例。所有患者均完成2~6个疗程的化疗,化疗2个疗程以后评价治疗效果,其中CR 10例,PR 32例,S 14例,PD 25例,总有效率为51.9%,其中CR率12.3%。24例鳞癌中,男20例,女4例,CR 5例,PR 7例,S 3例,PD 9例,有效率为50.0%,其中CR率20.8%。57例腺癌中,男38例,女19例,CR 5例,PR 25例,S 12例,PD 15例,有效率为52.6%,其中CR率8.8%。主要毒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口腔粘膜及脱发等,其中骨髓抑制为:WBC下降:Ⅰ°18例,Ⅱ°21例,Ⅲ°7例,Ⅳ°3例,WBC下降率为45.1%,其中Ⅲ°~Ⅳ°发生率为9.0%;RBC减少:Ⅰ°10例,Ⅱ°5例,Ⅲ°9例;PLT下降:Ⅰ°4例,Ⅱ°2例,Ⅲ°2例,Ⅳ°1例。胃肠道副作用:呕吐:Ⅰ°19例,Ⅱ°11例,Ⅲ°6例;腹泻:Ⅰ°4例,Ⅱ°17例,Ⅲ°3例。口腔粘膜:Ⅰ°8例,Ⅱ°5例。脱发:Ⅰ°13例,Ⅱ°18例。少见的副作用为瘙痒:1例。所有病人均无心电图、肝肾功能的改变。无1例患者因为严重副作用导致死亡。结论:HVP方案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副作用较轻,可以作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
电视胸腔镜在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心外科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在肺癌根治及姑息性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3.8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肺癌43例。ⅠA期5例,ⅠB期14例,ⅡA期1例,ⅡB期14例,ⅢA期7例,T4-ⅢB期6例,TV期6例。ⅢA期术前临床评估为NO,术后病理查见N2转移。ⅢB期病例中3例为恶性胸水,3例为术中发现胸腔种植转移。TV期病例中2例为晚期肺癌伴恶性心包积液,心脏压塞;1例为孤立脑转移瘤切除术后;3例为对侧或同侧肺孤立性转移。主要手术方式:肺叶切除36例,肺楔形切除5例,心包开窗2例。其中2例同期行对侧孤立性肺转移瘤楔形切除;恶性胸水行胸膜种植结节切除、烧灼,胸膜粘连术。行纵隔淋巴结清扫36例。结果:无围术期死亡,无支气管胸膜瘘发生,肺部感染5例,切口液化2例。3例恶性胸水皆得到控制。2例心包开窗引流患者分别术后4个月、8个月死亡。其余患者目前仍存活。除2例心包开窗引流患者,外科术后住院5-15天,平均7.4天。结论:胸腔镜手术适合早期肺癌的根治性手术治疗,对偶然性N2肺癌手术中纵隔淋巴结清扫是可行的。对肺癌需同期双侧手术者胸腔镜具有显著优势。对恶性胸水,心包压塞的姑息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370例老年肺癌非手术治疗临床资料分析
鲁 冰 金柄文
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
目的:探讨年龄因素对化疗、预后的影响,探索老年肺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内科2.8间初次收治的年龄≥60岁的肺癌病例的治疗及随访情况,370例肺癌病例均经细胞学或组织学确诊,结合CT及同位素等检查明确分期,无手术指征而接受内科治疗,并随访到死亡。男性291例,女性79例;年龄60-65岁87例,66-70岁125例,71-75岁108例,>75岁50例。中位年龄70岁。腺癌129例,鳞癌114例,腺鳞混合癌14例,鳞小细胞混合癌1例,非小细胞肺癌3例,小细胞肺癌28例,未定型81例。化疗331例,采用含铂方案化疗309例,非铂方案化疗24例,未化疗37例。统计学处理采用χ2 检验,Fisher’s Exact Test, u检验。结果:370例老年肺癌患者中,<70岁占49.2%(182/370),其中Ⅲa期14.3%(26/182),Ⅲb期34.6%(63/182),Ⅳ期51.1%(93/182);小细胞肺癌(SCLC)9.9%(18/182),非小细胞肺癌(NSCLC)69.8%(127/182);ECOG评分≤2分占89.6% (163/182)。≥70岁占50.8%(188/370),其中Ⅲa期22.9%(43/188),Ⅲb期29.3%(55/188),Ⅳ期47.9%(90/188);SCLC 5.3%(10/188),NSCLC 69.1%(130/188);ECOG评分≤2分占88.3% (166/188)。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具有可比性。83.5%接受了含铂方案化疗(309/370),全组RR 30.1%(93/309);51.8%<70岁(160/309),其RR30.0%(48/160);48.2%≥70岁(149/309),其RR30.2%(45/14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6.5%接受非铂方案化疗(24/370),全组RR16.7%(4/24);45.8%<70岁(11/24),其RR27.3%(3/11);54.2%≥70岁(13/24),其RR7.7%(1/1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70岁与≥70岁两组在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胃肠道反应上以含铂方案组发生率较高,与非铂方案组比较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生存期:含铂组<70岁 MST 8月,1年生存率31.3%(50/160),2年生存率4.4%(7/160),3年生存率0.6%(1/160);≥70岁 MST 7月,1年生存率 28.9%(43/149),2年生存率6.7%(10/149),3年生存率1.3%(2/149)。非铂组<70岁 MST 4月,1年生存率18.2%(2/11),2年生存率9.1%(1/11)。≥70岁 MST 5月,1年生存率23.1 %(3/13), 2年生存率7.7%(1/1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年龄因素并不影响化疗疗效、生存率及增加骨髓抑制的发生。ECOG评分良好的晚期肺癌,化疗方案的选择不必顾虑年龄因素,临床研究中不应排除70岁以上人群。
紫杉醇与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辽宁省肿瘤医院内二科
目的:观察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紫杉醇135mg/m2静脉滴注d1,顺铂75mg/m2分三天静脉点滴d2 — 4,每21天为一周期,连用2周期。结果:可评价疗效者66例,全组无CR者,总有效率(CR+PR)42.4%(28/66),其中初治者有效率53.8%(7/13),复治者有效率39.6%(21/53)。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脱发和关节肌肉疼痛,其他毒副反应均较轻微可耐受。结论:紫杉醇+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获得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是一个较好的联合化疗方案。
In vivo IκBα 基因转染人肺癌细胞H460抑制肿瘤形成和血管生成
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
前言:NFκB 是可诱导的转录因子,参与多种肿瘤发生。研究显示抑制NFκB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随所用细胞类型和刺激物的不同而各异;此外,一些相关因子,如p53和VEGF的表达也很重要。上述的大多数研究完成于培养细胞,也尚无文章涉及p53和NFκB在动物肿瘤形成上的相互关系。在本实验中,我们首次采用人肺癌细胞H460,它表达野生型p53,并具有内在激活的NFκB活性,观察了抑制NFκB对H460细胞生长的影响,癌形成和肿瘤杀伤实验也在裸鼠中完成,并初步探讨了NFκB与p53和VEGF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复制缺陷的δE1和δE3腺病毒载体,使其携带IκBα基因(AdIκBα)。In vitro 对转染腺病毒的H460细胞进行生长测定和调亡检测,同时培养细胞上清液搜集后用来检测调亡相关的caspase3和TNFα水平。In vivo 1.运用6w大的无胸腺Balb/c nu/nu鼠,建立H460肿瘤模型,所用癌细胞预先转染3、10、30moi的AdIκBα/AdLacZ;2.对已建立的未转染的H460肿瘤小鼠,于瘤内注射AdIκBα/AdLacZ/PBS。观察小鼠肿瘤的生长并留取肿瘤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65、p53和VEGF表达。结果:1. p6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转染AdIκBα的H460细胞的NFκB活性显著降低;2.改进MTT法(TetraColor One)显示AdIκBα转染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H460细胞生长;3.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生长抑制是调亡相关的,表现为转染AdIκBα的H460细胞的调亡比例增加,且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caspase3活性的提高,但与TNFα无关;4.癌形成实验证实AdIκBα转染可明显抑制H460细胞的成瘤性,77.8%的种植30moi AdIκBα转染的H460细胞的小鼠在六周内无肿瘤形成,而30moi AdLacZ转染组仅12.5%(P<0.01);5.对已建立的H460肿瘤,瘤内注射AdIκBα不能诱导肿瘤消退,但较注射AdLacZ组明显延缓肿瘤生长(P<0.05),抑制作用在瘤内注射后10天出现;6.免疫组化染色提示各试验组的p53表达无差异,而VEGF表达在AdIκBα转染组明显减少。结论:AdIκBα转染阻滞人肺癌细胞H460的NFκB活性,从而抑制细胞生长和成瘤性;对已建立的H460肿瘤,有延缓生长作用。这种转染产生的效应源于多种因素的参与,不仅通过诱导调亡而控制细胞生长,且可下调血管形成相关基因,例如VEGF表达而抑制肿瘤发生和发展及可能的转移。
nm23-H1基因转染前后人肺癌细胞中PKC转位的研究
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分子实验室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心外科
目的:探讨nm23基因作用与PKC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相互联系。方法: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nm23-H1基因转染前后人肺癌细胞中PKC 在不同的亚细胞区域的定位情况,以研究nm23-H1基因对PKC激活转位的影响。结果:转染nm23-H1基因前后细胞中的PKC 处于不同的亚细胞区域:未转染nm23-H1的人肺癌细胞中PKC 主要位于胞核及核周,处于激活状态;转染nm23-H1基因的人肺癌细胞中PKC主要位于胞浆,处于未激活状态;抑制剂作用后所有细胞中的PKC 均主要位于胞浆中,处于未激活状态。结论:nm23基因可能通过调控PKC的激活转位从而影响PKC信号转导通路来发挥其抑制肿瘤侵袭与转移作用的。
IIb、IIIa、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相关因素的
COX模型分析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肿瘤科
目的:研究影响IIb、IIIa、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113例IIb、IIIa、IIIb期NSCLC的病历资料,生存曲线用Kaplan—Meier法绘制,预后价值判断用Logrank检验;所有变量均进入Cox proportional hazard regression模型。统计软件为SPSS10.0,取α=0.05标准筛选变量。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差异、年龄是否大于60岁、有无临床症状、有无吸烟史、腺癌或鳞癌等不同的组织类型、病灶的大小是否大于3CM、受累的淋巴结是否大于2CM等对IIb、IIIa、IIIb期NSCLC患者5年生存率无明显影响(P值均大于0.05);生活质量(KPS)、有无体重减轻、临床分期、病灶数目、受累淋巴结分期、组织分化、治疗手段等7个因子对IIb、IIIa、IIIb期NSCLC患者生存时间有影响,经Log test检验,P值均小于0.05。Cox模型分析:唯独KPS、临床分期两个因子P值小于0.01。结论:生活质量(KPS)、有无体重减轻、临床分期、病灶数目、受累淋巴结分期、组织分化、治疗手段等7个因子对IIb、IIIa、IIIb期NSCLC患者生存时间有影响,但唯独KPS、临床分期两个因子具有独立预后价值作用。
重组腺病毒介导的CDglyES融合基因对Lewis肺癌
放射增敏作用的实验研究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
目的:旨在观察含CDglyES双功能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rAdCDglyES)与放射治疗联合应用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瘤作用。方法:1 用C57BL近交纯系小鼠,在其右下肢腓肠肌接种Lewis肺癌细胞建立小鼠Lewis肺癌动物模型。2 将荷瘤的C57BL近交纯系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单纯放疗组、rAdCDglyES/5Fc治疗组、rAdCDglyES/5Fc+放疗治疗组。每组9只小鼠。3 按分组处理后,观察各组肿瘤的生长抑制、生长延迟、瘤体组织病理学改变(如坏死、凋亡及微血管数等)及生存期,并做组间比较。探讨重组腺病毒与放疗联合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协同作用,重组腺病毒的增敏作用及其机理。结果:rAdCDglyES/5Fc+放疗组与rAdCDglyES/5-Fc组比较,前者小鼠瘤重明显低于后者,且瘤体坏死少见而凋亡小体多见,后者则出现大面积的变性坏死,但凋亡小体少见。另外,前者小鼠的中位生存期是后者的近2倍,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01)。瘤体达到2000mg、8000mg所用的时间,前者都是后者的2倍多。rAdCDglyES对肿瘤血管的抑制作用表现为:肿瘤组织病理切片经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各组切片检查10个视野发现空白对照组血管数为23,rAdCDglyES治疗组为9。这一结果表明融合基因中的ES基因表达产物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结论:rAdCDglyES/5-FC系统对放射治疗都有增敏作用,rAdCDglyES有抑制肿瘤血管生长的作用。
用诱导咳痰方法协助诊断肺癌疑似病人的研究
1武汉市第七医院
2武汉兰丁肿瘤早期诊断检测中心
目的:早期发现肺癌,使尚未形成包块的肺癌高危人群或经X线和CT检查仍不能确诊的肺癌疑似病人得到及时诊断。方法:对336例临床怀疑肺癌但又不能确诊的病人,辅以诱导咳痰新技术,获得深部痰液进行脱落细胞检查。其中武汉市各大医院会诊病人254例,中心病人82例。取痰分别采用自咳痰和痰背心技术诱导咳痰方法,再经液基薄层制片,Cyto-Savant全自动细胞图象分析系统扫描比较二者结果。结果:诱导咳痰肺癌诊断阳性率比自咳痰肺癌诊断阳性率提高17%,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诱导咳痰能提高痰样本质量,可用于肺癌疑似病人检查,提高诊断阳性率。
多西紫杉醇单次和分次给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山东省肿瘤医院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单次和分次给药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单次给药组(A组):多西紫杉醇70mg/m2,第1天,静脉滴注1小时,顺铂30mg/m2,第1~3天,21天为1周期。分次给药组(B组):多西紫杉醇35mg/m2,第1、8天,静脉滴注1小时,顺铂同A组,21天为一周期。预防性用药:A组:在使用多西紫杉醇前一天开始口服地塞米松7.5mg,每日2次,连用5天。B组:在使用多西紫杉醇前一天晚上开始口服地塞米松7.5mg,每12小时1次,连用3次。至少完成2周期。结果:A组33例中CR1例,PR14例,NC16例,PD2例,有效率为45.5%。B组31例中PR13例,SD15例,PD3例,无CR患者,有效率为42.0%,两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粒细胞减少,A组Ⅲ+Ⅳ为51.5%,B组Ⅲ+Ⅳ为25.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口腔炎等毒副作用A组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乏力总的发生率A组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腹泻、肌肉酸痛、体液潴留A组高于B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分次给药与一次给药相比,疗效相当,毒副作用明显降低,降低了经济费用,耐受性好,尤其是对体质较差的病人提供了新的治疗机会。
长春瑞滨加或不加顺铂治疗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
2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胸外科
3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目的:观察研究长春瑞滨加或不加顺铂对70岁及以上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评估。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02年1月,60例70岁及以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均分为联合组(长春瑞滨加顺铂)和单药组(长春瑞滨)进行治疗。结果:单药组和联合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36.7%和50.0%;两组的疾病进展时间(TTP)分别为29周和31周;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毒副作用方面,联合组Ⅲ~Ⅳ度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和肾毒性明显高于单药组;生活质量方面,无论QOL评分或PS评分,单药组明显好于联合组。结论:对于70岁及以上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长春瑞滨单药治疗既能延长无病生存,又能改善生活质量。
原发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中医证候特征研究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目的:观察化疗对原发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观察30 例原发小细胞肺癌患者初次化疗前后临床症状、舌脉象及与本次临床研究有关的其他内容。每份病例共观察5次,化疗前1次,化疗后3、6、9、14天各一次,并将观察内容填入临床观察表格。结果: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以实证为主,实证多为痰湿、痰热及血瘀;虚证多为气虚、阴虚。化疗可减轻痰热、痰湿证候,但血瘀及气虚、阴虚证候有明显加重。结论:化疗能控制、消除中医证候,也可使中医证候发生转化。提出“中医药干预治疗”的概念与重要性。
nm23、钙粘附素和β-连环素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
肺癌转移和预后关系的研究
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分子实验室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
目的:探索E-cadherin和β-Catenin在肺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方法检测E-cadherin及β-Catenin在112例非小细胞肺癌及3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1)肺癌组织中E-cadherin和β-Catenin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癌旁肺组织和肺良性病变肺组织(p0.05)。(2)伴有淋巴结或/和远处转移肺癌中E-cadherin和β-Catenin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不伴有淋巴结或/和远处转移的肺癌(p<0.01或p<0.05)。(3) E-cadherin和β-Catenin在鳞癌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腺癌和腺鳞癌(p<0.01或p<0.05),E-cadherin在低分化肺癌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中、高分化肺癌(p<0.01或p0.05)。(4)肺癌组织中E-cadherin和β-Catenin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有密切关系。E-cadherin低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6.78%)显著低于高表达组(35.85%)(p<0.01),β-Catenin低表达组5年生存率(3.78%)亦显著低于高表达组(37.29%)(p <0.01)。(5)多因素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肺癌P-TNM分期、支气管断端癌残留、β-Catenin表达水平、E-cadherin表达水平和肺癌远处转移是预测肺癌预后最有临床意义的病理生理和分子指标。结论:(1)肺癌中存在E-cadherin和β-Catenin表达水平的明显降低,且与肺癌的进展和转移有密切关系。(2)β-Catenin表达水平降低是E-cadherin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3)检测肺癌中E-cadherin和β-Catenin表达水平有助于预测肺癌预后,指导肺癌术后多学科综合治疗。
简易经皮肺穿刺针吸活检2556例的经验总结
江苏省肿瘤医院
目的:对21年(年)来经皮肺穿刺2556例病人的经验总结。方法:病人病灶以X线定位、坐位局麻下经皮肺穿刺针吸活检。结果:2556例行肺穿刺2622次,66例肺穿刺2次。确诊率96.1%(例),并发症率4.01%(105/2622例次),其中气胸3.66%(96/2622例次),少量咯血0.83%(22/2622例次)。结论:本法优点:1.设备简单,适合大小医院,坐位肺穿操作方便、灵活、安全、迅速,确诊率高、并发症低。2.方便门诊病人,缩短确诊时间,节省费用。3.细针穿刺能获取组织和细胞学检查标本。4.医生在穿刺全过程中不受X线辐射,适合各科医生操作,病人透视定位后除非对较小而深病灶穿刺后才透视核准。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肺癌预后的临床意义
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
背景: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是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而肿瘤生长、转移、复发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目前已知的作用最强的促血管生成因子,与预后密切相关。为探讨VEGF对肺癌预后的临床意义,本文对2001年5月-2002年5月我院住院患者的血清、尿液和胸液VEGF水平进行检测。目的:检测肺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探讨其对肺癌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对肺癌组112例患者、疾病对照组48例患者和健康对照组31例患者的血清、尿液及46例恶性胸液和31例结核性胸液中VEGF水平进行检测,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1) 肺癌组血清VEGF含量(506.22±365.06ug/ml)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237.16±168.09ug/ml)和健康对照组(131.32±99.76ug/ml)(P<0.001);(2) 血清VEGF的水平与病变侵袭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生存时间密切有关;而与患者的性别、组织学分类无关;(3) 恶性胸液中VEGF含量(937.23±400.92ug/ml)明显高于结核性胸液(257.41±361.47ug/ml)(P<0.001),可提示作为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4) 尿液VEGF水平在肺癌组也明显增高(167.40±186.89ug/ml),但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尿液VEGF检测是否可作为肺癌患者的无创性检测指标,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结论:检测VEGF水平可作为临床预测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有助于肺癌患者治疗的临床指导作用。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发展,抑制由VEGF导致的肿瘤血管生成可以成为提高肺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线索,同时针对VEGF的各种治疗方法,将有可能成为今后治疗肺癌的一个重要手段。
组织蛋白酶D、EGFR、p16基因在
非小细胞肺癌表达的临床意义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肿瘤中心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D(CD)、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癌基因p16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链霉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快速免疫组化法检测64例肺癌标本三种蛋白的表达。结果:肺癌组织CD、EGFR和P16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6%、67%和52%,P16蛋白表达缺失率达48%,CD和EGFR表达与肺癌患者临床分期(P<0.05,P<0.01)、淋巴结转移(P<0.01,P<0.05)密切相关。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和Kaplan-Meier存活曲线分析显示CD和EGFR是影响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在NSCLC中P16、CD、和EGFR异常改变的频率很高,在NSCLC的发展中可能起促进作用。CD和EGFR可作为评价NSCLC患者的预后指标。
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分析
钟文昭1 黄邵洪1 吴一龙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胸心外科,
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
目的:探讨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转移的特点及其与淋巴结最大直径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肺叶切除加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的可切除的NSCLC患者淋巴结的病理特点。结果: 2001年度共有56例NSCLC患者实施肺叶切除加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的有36例,占64.3%,纵隔(N2)和肺内(N1)淋巴结转移的均超过50%。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15.7枚,转移4.5枚,转移率达28.5%;其中N2站淋巴结9.7枚,转移2.2枚;N1站淋巴结6.1枚,转移2.1枚。N2站淋巴结按其最大直径≤1.0cm、>1.0cm且≤2.0cm、>2.0cm分为三个等级,其转移率分别为24%、46%和80%,两者间的相关分析:χ2=28.751,v=2,P<0.001, r p=0.31;N1站淋巴结亦按其最大直径≤1.0cm、>1.0cm且≤2.0cm、>2.0cm分为三个等级,其转移率分别为32.6%、44.9%、64.7%,两者间的相关分析:χ2=7.014,v=2,0.025<P<0.05, r p=0.20。结论:可手术的NSCLC淋巴结转移相当的常见,间接说明肺叶切除加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应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常规术式;淋巴结转移随其最大直径的增加相应增加,两者间呈正相关关系。
吉西他滨联合草酸铂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比较
浙江省肿瘤医院
目的:观察和比较吉西他滨联合草酸铂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 cancer, NSCLC)患者的初步疗效和患者的耐受性。方法:45例晚期NSCLC患者,分别接受吉西他滨+草酸铂(GL)方案或吉西他滨+顺铂(GC)方案治疗,GL组22例,GC组23例。两组患者特征具有可比性(P>0.05)。结果:两组均有22例可以评价疗效。GL组CR1例,PR7例,NC11例,PD3例,有效率36.4%;GC组CR0例,PR7例,NC11例,PD4例,有效率31.8%。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67,χ2检验)。GL组中位无进展时间5.9个月(95%可信区间[CI]:4.6~7.2个月),GC组中位无进展时间 6.0个月 (95%CI:4.3~7.7个)月,两组无进展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9197,Log-rank检验)。GL组1年生存率36.36%,中位生存期10.1个月(95%CI:7.6~12.6个月);GC 组1年生存率31.82%,中位生存期11.1个月(95%CI:10.0~12.2个月)。两组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27,Log-rank检验)。两组骨髓抑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C组胃肠道反应﹑肝肾毒性明显(P<0.05),而GL组神经毒性明显(P<0.01)。结论:GL方案和GC方案治疗晚期NSCLC疗效相似。两组的骨髓抑制毒性相似,GL组的神经毒性明显但主要表现为轻度,为可逆性,GC组的胃肠道反应和肝肾毒性明显。本组资料提示GL方案较GC方案能更好耐受。
体部γ-刀高分次剂量治疗I-II期
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肿瘤放疗科
目的:评价体部γ-刀高分次剂量治疗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放射反应。方法:对28例I-II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体部γ-刀治疗,治疗时用真空负压袋固定体位和CT定位扫描,三维计划的靶区在肺窗上勾画,与纵隔窗比较,PTV在GTV外扩1cm,50%剂量线覆盖95%以上的PTV范围,照射剂量为50%剂量线5Gy/次,每周5次,照射8~10次,总剂量40~50Gy。全部病例没有追加肺门和纵隔区域的普通放疗,对N1病例只对肺门肿大淋巴结进行选择性照射,剂量同原发灶或稍小。结果:原发灶的完全缓解率(CR)67.9%(19/28),部分缓解率(PR)32.1%(9/28),总有效率100%。28例全部按计划完成治疗,放射性肺炎多数较轻,I级占25%(7/28),II级占10.7%(3/28)。放射性食道反应在周围型肺癌几乎没有,中心型肺癌的7例中I级5例,II级2例。1、2年肿瘤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92.3%、82.8%和85.7%、76.5%。结论:体部γ-刀高分次剂量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好,放射反应轻,能为所有患者耐受,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局部治疗手段之一。其远期疗效和晚发性放射损伤有待进一步观察评价。
p21WAF1和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与
临床相关性研究
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
目的:研究p21WAF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和肿瘤内微血管密度测定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纤支镜活检、经皮肺活检取得的标本检测p21WAF1和VEGF的表达,并用CD31抗体标记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计算MVD。结果:p21WAF1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9%、77.8%;二者的表达和MVD均与性别、病理类型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癌组织MVD呈正相关(P0.05),p21WAF1阳性、VEGF阳性组的中位生存期(10个月)与p21WAF1阴性、VEGF阴性组的中位生存期(15个月)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21WAF1和VEGF 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反映非小细胞肺癌的恶性程度和进展情况。作为预后指标,p21WAF1作用的发挥是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水平来实现的,VEGF的表达对肿瘤血管形成、转移起重要作用。
盖诺持续静脉输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内科
目的:比较国产长春瑞宾(盖诺)持续120h静脉输注与传统的盖诺静冲法联合顺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1例。盖诺40mg加入NS100ml中静冲,d1、8,顺铂总量80 mg/m2(一次或分次给予) ,B组
66例。盖诺首剂10mg加入NS40ml中静推,然后将盖诺10mg加入NS500ml中持续静脉输注24h,连续5天,共120h,盖诺总剂量60mg,顺铂用法用量同前。共治疗NSCLC 127例,男性100例,女性27例;肺腺癌97例,鳞癌19例,腺鳞癌11例。49例初治,78例复治。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2.6%、42.4%,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5周、37周,一年生存率分别为36.1%、37.8%,中位进展时间分别为 25周、23周。B组的骨髓抑制较A组明显为轻。结论:盖诺持续120h静脉输注治疗NSCLC有效率、中位生存和一年生存与静冲相似,而毒性较静脉推注为低,同时也降低了治疗费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VP-16胶囊单药口服治疗36例
高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1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
2大连市胸科肿瘤研究所
目的:观察VP-16胶囊(威克胶囊)口服治疗高龄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可评价的36例年龄≥75岁、卡氏评分≥70分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初治病例,均以VP-16胶囊每日50mg口服第1-14天,21天一周期,连用2个周期或以上,评价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36例病例中CR0例,PR14例,SD14例,PD8例,有效率OR(CR+PR)为38.9%(14/36)。生存期最长为29月,最短为3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行为状态评分即卡氏评分提高20分以上同时体重增加7% 以上者,经统计为12人占33.3%(12/36),临床受益阳性率提高。主要毒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I&-III&骨髓抑制55.6%(20/36),脱发44.4%(16/36),消化道反应较轻,无肝肾功能损害。结论:VP-16胶囊口服治疗高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副反应低,可耐受。
参麦注射液配合CA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广西灵山县人民医院
广西贵港市中医院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配合CA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参麦注射液配合CAP方案治疗,单纯应用CAP方案治疗30例作对照观察。两组化疗应用CAP方案及用药方法环磷酰胺(CTX)800mg/m2,静滴,第1天;阿霉素(ADM)40—50mg/m2,静推,第1天;顺铂80—100mg/m2,静滴,第1天;应用顺铂时要水化,化疗期间要碱化尿液,用灭吐灵或格拉司琼预防消化道反应,对症及支持疗法。21天为1周期,1周期为1疗程,评价疗效。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中国云南大理药业有限公司产,每毫升含生药相当于人参、麦冬各0.1g,10ml支)6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化疗前1天开始用,连续7天为1疗程,休息1周,再行第2疗程,评价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CR+PR)40%;对照组总有效率(PR)30%。生活质量变化比较治疗组提高稳定率83.3%,中位生存期16.8个月;对照组提高稳定率60%,中位生存期10.4个月。毒性反应比较治疗组白细胞下降者为20%;对照组白细胞下降者为46.7%(P<0.05)。但两组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改善患者的主要症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化疗的疗效和减轻毒性反应,有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延长生存期。
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1大连胸科肿瘤研究所
2大连第五人民医院肿瘤二科
目的:评价放化同步治疗局部晚期(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OR)、中位生存期(MST)、疾病进展时间(TTP)、1、2年生存率(1YS、2YS)。方法:33例期局部晚期NSCLC患者同时接受EP方案周疗、肺内原发灶和区域淋巴结放射治疗,每次放疗剂量2.0GY,每周五次,总剂量40-50GY。放化疗结束后,常规给予NP方案全身化疗四个周期。结果:同步放化疗联合全身化疗的有效率为57%(19/33),其中完全缓解(CR)4例12%,部分缓解(PR)15例45%,主要毒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下降,Ⅲ&-IV&骨髓抑制发生率为42%(14/33例),放射性肺炎发生率12%(4/33),放射性食道炎发生率3%(1/33),远处转移率为6%(2/33),疾病进展时间(TTP)13个月,中位生存期(MST)16个月,1年生存率69%(23/33),2年生存率33%(11/33)。结论:放化疗同步治疗结合全身化疗是综合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有效的手段,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八珍汤加减防治晚期肺癌化疗毒副作用临床观察
浙江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科
目的:观察中药八珍汤防治晚期肺癌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毒副作用。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八珍汤+化疗),对照组(常规化疗)。化疗结束后第7、14天分别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并观察胃肠道反应及活动情况。结果:治疗组白细胞,血色素,血小板下降,肝肾功能损害程度,胃肠道反应较对照组轻,活动情况较对照组好。结论:八珍汤对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恢复骨髓的造血机能及减轻胃肠道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有较好的效果。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疗效水平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原发性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是发病率持续增高的少数几种肿瘤之一。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几乎所有的古代和近代医学家都认为此病的治疗十分困难,且预后不佳。目前多学科综合治疗在肺癌的治疗中已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手术、放疗、化疗和中医中药在国内已成为治疗肺癌的主要支柱方法。在放、化疗过程中,配合中医治疗,不但可以减轻它们的毒副反应,还能加强抗癌作用,提高临床疗效。在手术、放、化疗后配合中医中药治疗,不但可以促进身体恢复,增强免疫功能,防止复发和转移,提高远期生存率。对于丧失手术治疗机会,又不宜或不愿意行放疗、化疗的中晚期患者,用中医中药治疗在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也能取得一定的疗效。
血清CA125检测在肺癌中的临床价值
北京医院肿瘤科
目的:研究血清CA125作为肿瘤标志物对肺癌诊断及病情、疗效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IEMA方法对78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为肺癌患者及35例肺良性疾病患者、34例健康人血清CA125进行测定,并对12例患者化疗前后血清CA125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肺癌组血清CA125含量明显高于良性肺病组及健康对照组(P=0.000)。血清CA125检测肺癌的阳性率为55.18%,非小细胞肺癌特别是腺癌,血清CA125不论含量还是阳性率(分别为63.79%和67.57%)均显著高于小细胞肺癌(P<0.01),大细胞癌阳性率为100%(5/5)。血清CA125含量和阳性率随肺癌临床期别增加而升高。血清CA125含量与化疗效果呈相关性,化疗有效者,CA125含量下降;病情进展者,CA125含量升高。结论:血清CA125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肺腺癌和大细胞癌患者的诊断、病情检视和疗效判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突变k-ras基因修饰的肺癌树突状细胞疫苗的
体外实验研究
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分子实验室、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心外科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突变的K-ras基因修饰的肺癌树突状细胞疫苗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用rmGM-CSF和rmIL-4体外培养扩增小鼠骨髓DC,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分子的表达。用`携带编码12位密码子突变的k–ras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培养的DC,观察转染的效率及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观察突变的K-ras基因修饰的DC免疫小鼠后诱导产生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的能力。结果:在体外通过rm-GM-CSF和rm-IL-4的作用,小鼠骨髓细胞呈典型的毛刺状胞浆突起,第3、5、7天的收获率分别为30.15%、72.67%、68.12%;流式细胞仪检测,DC高表达B7-1(80%),B7-2(77%),MHC Ⅱ(70%),CD11c (65%),CD40(70%)和CD54(96%),且转染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突变k–ras基因修饰的DC能显著刺激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高于对照腺病毒Ad-c感染的DC和未用基因修饰的DC(P<0.05)。体外检测CTL活性显示,突变k–ras基因修饰的DC免疫小鼠后,可产生针对Lewis肺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且杀伤活性显著高于空载体组、DC组和对照组(P<0.05),但对B16黑色素瘤细胞无明显杀伤活性。结论:突变的K-ras基因修饰的肺癌树突状细胞疫苗在体外能有效地诱导特异性的抗肿瘤作用。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失败后的挽救方案
——口服IRESSA单药治疗
大场雄一郎2
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
2大阪羽曵野病院肿瘤科
目的:初步了解IRESSA单药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研究对象系日本大阪羽曵野病院肿瘤科2002年9月至12月的31个住院病例,所有病例均为IIIb 或 IV期的非小细胞肺癌,并且行2段以上含铂类药物的联合化疗后病情进展(PD)者。治疗方案为IRESSA单药口服250mg QD至出现PD。同时每周行一次胸部平片检查,每月一次胸部CT扫描。结果:31例入选病例中,1例达到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17例病情稳定(SD),完全缓解率为3.2%(95%可信限区间CI:0-17%),部分缓解率22.6%(95%CI:10-41%),疾病控制率(包括所有缓解病例和病情稳定的病例)80.6%(95%CI:52-92%)。症状缓解率为51.6%(95%CI:33-70%),缓解最为明显的症状为咳嗽和疼痛,出现症状缓解的中位时间为14天。最常见的毒副作用为1至2度的皮疹和腹泻,无1例因毒副作用而退出。 结论:口服IRESSA单药对于经化疗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有效且具有良好耐受性的治疗方案。
放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不能手术切除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
目的:比较长春瑞宾(NVB)/顺铂(NP方案)联合同步放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毒性。方法:60例IIIA或IIIB期NSCLC患者接受NP同步放化疗或MVP/VP方案的序贯化放疗。放疗剂量范围在40&#12316;66Gy之间。结果:序贯组有效率为33%,明显低于同步组的63%;两组中位生存期相似。同步组47%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食管炎症状,明显高于序贯组的13%;Ⅲ/Ⅳ度食管炎在同步组为20%。结论:低剂量NP方案化疗联合同步胸部放射一线治疗局部晚期NSCLC有效,患者可以耐受。
气管隆凸切除重建术治疗隆凸癌及中心型支气管肺癌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心外科、肿瘤中心
目的:探讨气管隆凸切除重建术治疗隆凸癌及中心型支气管肺癌的手术方式及围术期管理。方法:从1988年3月至多2002年10月我院共收治隆凸癌及中心型支气管肺癌61例,其中隆凸癌,中心型支气管肺癌51例;伴左心房受侵7例,右肺动脉干和上腔静脉受侵11例。行单纯气管隆凸切除重建5例;右上肺叶切除及气管隆凸切除重建28例;右中上肺叶切除及气管隆凸切除重建5例;右全肺切除及气管隆凸切除重建4例;左全肺切除及气管隆凸切除重建4例;左上肺叶切除及气管隆凸切除重建4例;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气管隆凸切除重建和上腔静脉切除人造血管重建术11例;加行部分左心房切除5例。手术采用了11种不同类型的隆凸切除重建方式。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肺部感染7例,呼吸功能不全1例,全肺不张1例。隆凸癌患者术后1、3、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0.0%、70.0%、40.0%和20.0%。中心型支气管肺癌患者术后1、3、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6.1%,70.1%,36.4%和22.5%。全组术后1、3、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5.1%、74.1%、35.3%和21.2%。结论:通过仔细术前评估,熟练的手术操作,良好的术后管理,配合术后综合治疗,可大大降低隆凸手术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并获得满意的远期效果。
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术治疗侵犯肺动脉干的Ⅲ期肺癌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心外科
目的:总结304例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肺叶切除术或合并其它心脏大血管切除重建术治疗侵犯肺动脉干的局部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983年2月至2001年12月,对304例肺癌患者施行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肺叶切除或合并其它心脏大血管切除重建术。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左上叶切除术199例;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右肺上叶切除术21例;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右肺中上叶切除术14例;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左上叶切除合并部分左心房切除8例;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右肺上叶切除合并上腔静脉切除人造血管重建术29例;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右肺中上叶切除合并上腔静脉切除人造血管重建术21例;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右肺中上叶切除、气管隆凸切除重建,合并上腔静脉切除人造血管重建术11例;右肺动脉干部分切除、肺动脉圆锥大部切除,人造血管右肺动脉干、肺动脉圆锥重建合并左全肺切除术1例。结果:本组手术死亡3例,死亡率为1%。发生手术并发症64例次,发生率为21.05%。术后1、3、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1.75%、60.14%、37.21%和24.39%。结论: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肺叶切除或/和合并其它心脏大血管切除重建术均能明显改善局部晚期肺癌的预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骨扫描在术前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期中的价值
上海市胸科医院
目的:了解对于术前无骨痛症状临床评估可手术患者行骨扫描的必要性。方法:105例非小细胞肺癌无骨痛症状可手术者,骨扫描阳性与性别、病理、期别关系,经卡方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05例可手术无骨痛症状非小细胞肺癌病人中,术前骨扫描发现阳性率 23.8%。单因素分析中性别、病理类型、期别因素与骨转移有相关性,进一步作多因素回归(Logistic 回归),仅期别(P<0.002,OR=9.136)是骨转移的影响因素。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骨显像阳性率39.1%,I 期患者肺癌骨显像阳性率5.6%。结论: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前即使无骨痛症状也需要行骨扫描,减少误手术率,而I 期无骨痛症状患者行骨扫描可能作用不大。
肺癌脑转移全脑照射合并Vm-26综合治疗的I期临床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目的:通过肺癌脑转移全脑照射合并Vm-26综合治疗,观察其毒性、耐受剂量及临床可行性。方法: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全脑照射总剂量DT40Gy,每次DT2Gy,每周5次,20次共四周。Vm-26每周一次,共四次,分三个剂量级:50mg/m2,75mg/m2及100mg/m2,每剂量组至少3例,如无明显毒副反应进入下一剂量组,直至找到最大耐受量(MTD)。结果: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第二剂量级中有2例出现III、IV度骨髓抑制,MTD为75mg/m2。结论:肺癌脑转移全脑照射合并Vm-26综合治疗具有临床可行性,最大耐受剂量75mg/m2。推荐II期临床剂量为50mg/m2。
五味活血化瘀中药对SPC-A-1 细胞凋亡的影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活血化瘀法成为古代和现代中医治疗肿瘤最常用的方法,并在临床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以往研究显示(1),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肿瘤的机理主要在于改变肿瘤高凝、高粘状态,减弱血小板凝集,可以使癌细胞不易在血液中停留、粘附、聚集、种植,从而减少转移;能影响微循环,增加血管通透性,以改善瘤组织局部的缺氧状态,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但活血化瘀中药对癌细胞的生长有何影响尚不清楚。露蜂房、赤芍、铁树叶、石见穿、泽兰叶五味活血化瘀中药是中医治疗肿瘤临床常用的药物,我们运用药物血清学的方法,采用MTT法观察这五味药物对癌细胞的抑制率和流式细胞术对癌细胞进行Annexin-V凋亡检测,研究这些药物对培养中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1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探讨五味活血化瘀中药在肿瘤生长、凋亡中的作用。结果显示,五味活血化瘀对SPC-A-1人肺腺癌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铁树叶表现出对SPC-A-1细胞培养早期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四味则显示出作用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明显的特点;对SPC-A-1细胞凋亡的实验观察发现,除铁树叶有一定促细胞早期凋亡的作用,其余四味均主要促进癌细胞晚期凋亡。实验结果表明,活血化瘀中药对肿瘤细胞有一定的抑制和促进凋亡作用,其药物作用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明显和促进癌细胞晚期凋亡的特点,与中药治疗肿瘤时所表现出的临床特点相吻合。实验结果提示:中药活血化瘀治疗肿瘤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临床起效较缓,需持续、不断用药,可逐渐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责任编辑:
本文引用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细胞肺癌的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