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自制力力和毅力是什么关系啊

自制力培养【zz】
自制力养成五大支柱
自制力的五大支柱分别是:接受现实(Acceptance),意志力(Willpower),克服困难(Hard
Work),勤奋(Industry),和毅力(Persistence)。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可以把每个词的英文首字母提出来,变成“A
WHIP”——鞭子的意思,很好理解,因为许多人都会把自制力和用鞭子鞭策自己联系在一起。
在接下来的五篇文章中,我会分别介绍每个支柱,解释它们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发展他们。不过我们先得有个整体的概念。
什么是自制力?
自制力就是能够排除情绪影响使自己采取某种行动的能力。
试想,如果随性而行,只做自己最想做的事,那你最后能做成什么?好比你对自己的身体说:“你太重啦,减20磅吧。”如果没有自制力的话,怎么可能实现?但是只要有足够的自制力,减20磅就指日可待。一个人自制的最高境界是在做出决定的时候,就能保证跟着这个决定做到底。
自制力是个人发展众多可利用工具之一。虽说不是万能的,但它所解决的问题却都相当重要。虽然其他方法也能解决这些问题,但是治标不治本,自制力能从根本上把这些问题各个击破。它能让你想戒什么就戒什么,想减几斤就减几斤。你不会在为自己的拖拖拉拉,混乱无序,糊涂无知这些坏毛病而烦恼。对于它所能解决的问题来说,任何其他方法都无法匹敌。另外,当自制力与其他工具(像热情,制定目标,还有计划)结合使用的时候,它又变成了那个群体中强大的一分子。
培养自制力
有一个类比最能用来诠释我的自制力养成哲学:自制力就像肌肉——练得越多,你就越强壮;练得越少,你就越瘦弱。
大家知道每个人的肌肉力量不尽相同,其实我们所拥有的自制力水平也是不同的。每个人都至少会有一点——能摒住呼吸几秒钟么?那就是自制力了。但不是每个人都把自己的这种控制力发展到同一个水平。
我们需要用自制力去培养自制力,就像要用肌肉去锻炼肌肉一样。
培养自制力的方法与渐进性举重训练类似。这里所说的渐进性举重训练是指每次举起接近你极限的重量使肌肉得到锻炼。要注意的是,在训练时,你所推举的重量一定要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要实在举不动了就休息会儿。
同样的,培养自制力的基本方法就是解决那些你能成功解决而又接近你能力极限的挑战。要是做一件事总是失败,或者轻而易举就能做到都无法培养出自制力。就好像用过重或者过轻的重量来训练都不会让你变得强壮。你必须从接近你的能力极限的重量/挑战开始。
渐进性训练是指一旦成功完成某一难度的挑战,就增加挑战的难度。如果总是训练同一个重量,你就不可能变得更强壮。同样道理,如果你不尝试挑战生活中的难题,你就不可能养成自制力。
大部分人的肌肉与其在经过训练后所能达到的强壮程度相比是相当瘦弱的。同样,大部分人的自制力水平也是相当脆弱的。
在尝试培养自制力的过程中,如果把自己逼得太紧,那就错了。要想一夜之间改变你的整个人生,一气之下定上几十个新目标,第二天要求自己坚持做下去,那就已经注定失败。就像一个第一次去健身房的人就想举起300磅的重量,简直是天方夜谭。
只能举10磅,那就举10磅。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记得几年前开始锻炼的时候,第一次肩部杠铃训练我只举起了7磅,多加一点都无能为力。我的肩膀真是弱得不行,从来没练过嘛。不过训练没几个月,我就能举起60磅了哦。
同样的,如果你现在基本没有什么自制力,你照样可以用你仅有的那么一点去培养出来。自制力越强,生活就越容易。那些原本对你来说不可能的挑战最终也都变成了小儿科。只要你越变越强,那同样的重量对你来说就会越来越轻。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别拿自己跟别人比,没什么好处。你只会看到自己期望看到的事。也就是说,如果你觉得自己很瘦弱,那其他人好像都比你强壮;如果你觉得自己强壮,那其他人就好像都比你瘦弱。这么做有什么意义?只要认识到现在的自己是什么样,然后朝着更好的目标前进就足够了!
举例子吧。
今早,我在广播里听到一则消息,说一项研究发现一般公司员工有37%的时间都花在无所事事上,再加上其他一些恶习就更不用提浪费多少时间了。所以大部分人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要是能够每天全神贯注工作上8个小时,一定会为你的职业生涯带来很大的变化。现在我们就假设你打算培养这种能力。
也许你试过全神贯注地一天工作上8个小时,可惜只能做到一次,第二天就彻底崩溃了吧。没关系。1轮能做到8小时就很不错了,连续2轮8小时太多的话,那就砍掉一点咯。多长的时间间隔能让你成功完成5轮呢(一周5轮)?你可以连续5天,每天集中精神工作上一小时么?要是做不到,那就缩短到30分钟,总之缩短到你能做到的时间长度。如果成功了(或者你觉得这对你来说太容易了),就可以接着加长时间了。
只要持续一周保持在一个水平上,那么下周就可以提高一个等级。然后继续这种循序渐进的训练直到达到目标为止。
虽说用这样的类比来做解释不可能尽善尽美,但我已经从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每周在杠铃上多加一点重量,你就能越来越强壮。在进行力量训练的时候,你所做的动作没有什么意义。把杠铃抬抬放放不会给你实际上的好处——真正给你带来益处的是肌肉的增长。然而在培养自制力的过程中,你所做的事照样能给你带来益处,这不更好么。当你的训练在给你创造价值的同时又使你更强大,这不是很好么?
五大支柱的第一条就是接受现实。接受现实是指正确认识现实并自觉承认你所认识到的现实。
接受现实说起来这好像很简单,可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如果你在生活的某个方面长期都遇到困难,那么问题的根源很可能就是因为你没有接受现实。
为什么接受现实会是五大支柱之一呢?在培养自制力这个问题上,人们最常犯的基础性错误就是没能正确地认识并接受自己现状。还记得上篇文章提到的自制力和力量训练的类比么?如果你想成功完成力量训练的话,第一步就是要弄清楚自己现在能举起多少重量,有多强壮。在弄清这点之前,你是不可能制订出一个有效的训练计划的。
如果你没有认清自己目前的自制力水平,你就不可能取得任何进步。比方说一个想要健身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能举起多少重量就武断地采用了一个训练计划。那他所选择的重量一定不是太重,就是太轻。如果太重,训练者根本举不动,肌肉自然就不会有什么增长;如果太轻,训练者又会举得太轻松,照样也练不出什么肌肉。
同样道理,如果你想加强你的自制力,你就必须清楚知道自己目前的情况。你的自制力现在有多强?哪些挑战对你来说很轻松?哪些又是不可能的?
以下是一个挑战的清单,能帮你认清自己目前的情况(排序无先后):
·你每天都洗澡/冲凉吗?
·你每天早晨都在同一个时间起床吗?周末也是?
·你的体重超标吗?
·你有什么想戒却没戒的不良嗜好(咖啡,香烟,糖,等等)吗?
·你的电子邮件收件箱现在是空的吗?
·你的办公室是整洁又有条理的吗?
·你的家是整洁又有条理的吗?
·周一到周五每天你一般会浪费多少时间?周末呢?
·如果你答应别人一件事,兑现的概率多大?
·如果你答应自己一件事,兑现的概率多大?
·你能绝食一天吗?
·你的电脑硬盘整理到什么程度?
·你多经常锻炼一次?
·你所遇到过的最大的身体挑战是什么?是多久以前的事?
·一般工作日你能有几小时够全神贯注地工作?
·你的任务安排表上有多少条是90天以前写的?
·你有明确的,写下来的目标吗?你写过实现目标的计划吗?
·如果失业了,你一天会花多少时间来找新工作?你会保持这种努力找工作的状态多久?
·你最近多经常看电视?能做到30天不看吗?
·你现在看起来怎么样?你的自制力水平从你的外表上反映出什么(衣着,配饰,等等)?
·挑选食物的时候,你首先是关心它健不健康还是好不好吃/能不能吃饱?
·你最近一次养成一个好习惯是什么时候?改掉一个坏习惯又是什么时候?
·你会跟别人借钱吗?你觉得这是一种投资还是一个错误?
·你早就决定要读这篇文章还是碰巧看一下?
·你能说出自己明天要做什么,下周要做什么吗?
·1-10分,你给自己的自制力打几分?
·如果你在上一题能给自己打到9分或 10分,你还能做成什么事?
不同肌肉群要用不同的方法锻炼,不同方面的自制力,也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培养:如睡觉,饮食,工作习惯,交流,等等。
我的建议是找出自己自制力最差的方面,评估自己现在的自制力水平,承认并接受自己的起跑点,然后给自己设计一个改进计划。从一些自己能完成的简单练习开始,然后再逐渐向更高难度挑战。
渐进性训练在自制力养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与肌肉锻炼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一样。,如果你10点才能勉强从床上爬起来的话,有可能成功做到每天5点起床么?恐怕不可能吧?但如果是9点45分呢?希望就很大了吧。只要你能成功地每天9点45起床,接着就可以改成9点30或者9点15,能做到吧?在我能做到持续5点起床的时候,我已经连续好几天这么做了。我的正常起床时间是6点-6点半,所以下一步真是很有挑战性。不过我已经在那个范围之内了,要想5点起床也是可以做到的。
没有接受现实,那你不是无知就是误判。无知是说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少的自制力——或者你压根没想过这个问题。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你对自己能到做的和不能到做的事只有一团模糊的概念。你能做成一些容易的事,也会经历让人沮丧的失败,抱怨任务太难或是责备自己没用,而不去承认这个“重量”对你来说太重了,你需要变得更强才行。
当你对自己的自制力水平做出错误判断的时候,你又陷入了错看现实的误区,对自己的能力要么过分低估,要么过分高估。就像不知道自己斤两的训练者一样,得不到进步,因为你不可能那么碰巧就给自己设计了一个合适的训练范围。如果过分低估的话,你只会避重就轻,不碰那些举得起又能让你变强壮的重量。如果过分高估的话,你就会老去尝试自己根本举不动的重量,失败一次又一次,结果不是觉得自己没用,就是决定更努力再试一次,不管怎么说,你还是练不出肌肉。
说说自己吧,在追求自制力养成这条路上我真是受益匪浅。20岁的时候,我住在一个小小的一居室里,一般从凌晨1点睡到下午4点,吃的也基本上是一些快餐和垃圾食品。除了偶尔散个长步之外,我就没做过什么运动。取信貌似是我每天最大的事,一天里最精彩的时间就是和朋友出去鬼混。月末的时候,我根本想不出这个月发生过几件特别的事。没工作,没汽车,没收入,没目标,没计划,更没有未来。我只觉得自己有一大堆不可能解决的问题,从不知道我能控制自己的生活道路。每天只是等着某些事发生,然后给点反映。
后来我终于面对了现实:这样等一辈子是不行的,如果我想做成什么,我就得在这方面做些什么。开始的确有许多困难的挑战,可我克服了这些困难,也使自己在短时间内成长了许多。
转眼14年过去了。如今的我可以每天5点起床,每周锻炼6次,只吃有大量新鲜蔬菜的素餐。我的书房整理得紧紧有条,我的邮箱和E-mail收件箱都清理的空空的。我结了婚,有了两个孩子,和家人住在一个大房子里。
我办公桌上的笔记本里写着我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详细计划,目前为止我已经成功实现了2005个。我从没比现在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我也正做着自己爱做的事。我知道自己时刻都在改变自己。
以上这些不是说做到就做到的,而是有意识,有计划去实现的。一夜实现自然是不可能,多年的努力工作才能换来如今的成果。发展自制力仍然是件难事,不过我已经变得强大许多,20岁时无法克服的事,今天对我来说易如反掌。现在我可以迎接更大的挑战,取得更好的结果。如果在20岁的时候就尝试现在做的事,那我肯定是一败涂地。20岁的Steve是没法做到这些的,就算一天也不可能。但是对于30岁的Steve来说,这又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只要一想到48岁的Steve能成就什么我就好激动好激动……当然这只是对我的人生道路而言,而不是其他人的。
告诉你这些就是为了要让你感到震撼,不是为我震撼,而是为你自己。我希望你能为自己在接下来的5-10年,渐渐养成自制力后,所能取得的成就而震撼。要养成自制力不容易,但绝对值的。你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无论好环,接受现在的自己。让自己把该做的事都做了——再让你厌烦也得做,但要做的始终还是要做。如果你不接受现实,你就永远无法变得强大。
成功者与其他人的区别不在于身体是否强壮,不在于知识是否丰富,而在于意志是否坚定。
——文斯·隆巴蒂
意志力——如今多么让人不屑的一个词。有多少商业广告试图把他们的产品定位成意志力的代替品?开始的时候,他们会告诉你意志力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然后就企图向你出售那些“又快又简单”的产品,像是减肥药或是那些奇奇怪怪的健身器材。他们经常会大言不惭地向你保证那些在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效果——这么做对他们来说绝对是0风险,因为那些缺乏意志力的人基本不可能花时间去退掉这些没用的产品。
比起那些产品,意志力反而更能起到作用的。但是要想充分利用它,你还得知道它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那些说意志力没用的人只是错把它用在了能力范围之外。
什么是意志力?
意志力是你制定一系列行动并说“开始”的能力。是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
意志力会给你一种十分强大而又十分短暂的动力。且把它比成是一次性助推器吧,燃料很快就会烧尽。但如果引导正确的话,它就可以给你提供你所需要的克服惰性,创造动力的冲劲。
意志力是大军的先头部队。拿二次大战来打个比方,意志力就好比D日(在军事术语中,D日经常用作表示一次作战或行动发起的那天)的诺曼底登陆。尽管VE日(欧洲胜利日)是此后一年的事,但这场大战扭转了整个战局,使许多事都朝着新的方向发展。但要想在大战中每天都打出那样的火力,恐怕永远都不可能。
意志力是力量的凝聚。把你所有的精力积聚在一起,再来个重拳一击。有策略地从最弱点袭击你的问题,直到它们彻底崩溃为止,留给自己足够的空间,机动地深入敌军,把他们一并解决。
意志力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制定进攻计划
第一、二步你可以花点时间慢慢做,但是到了第三步,就必须毫不懈怠一气呵成。
别试图去解决那些每天都需要高度意志力的问题和挑战。意志力可撑不了多久。要是你想长时间使用,燃料一定很快就会用尽。意志力所能提供的能量只能维持上一小段时间。大部分情况下,燃料在几天之内就会用尽。
用意志力去创造自我维持的动力
那么,既然意志力只能在短期内提供强大的动力,那怎样才能最好地应用它呢?一旦用完了这股暂时的冲劲,你要怎样阻止自己重蹈覆辙?
最好的办法是利用意志力去建起一个据点,这样日后就能省下很多力气。还记得D日吧?一旦同盟国建起了一个据点,以后的路就好走得多。虽然现在保证最后的胜利还早了点,特别是还得在犀牛坦克扫荡他们之前在法国灌木篱墙中大战一场,但是这比起每天保持兵力进行大范围进攻来的容易得多。
所以,正确利用意志力就是要建立起那个据点——目的是为了长期改变领土所有权,更轻松得继续前进。利用意志力去减少对高度持久力量的持续需求。
我们还是把上面所说的放到一个具体的例子里吧。
假设你的目标是减掉20磅,正在尝试节食减肥。这得要有意志力吧?第一周,OK,你做到了,没问题。可是坚持不了几周,你又会退回到原先的状态,把刚减掉的体重又给吃了回来。接着你又会尝试其他不同的节食方法,可最后都是同一个结果。你没办法把那股动力保持到达到目标体重为止。
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因为意志力暂时性的。它对短跑管用,对马拉松就无能为力了。意志力需要精神集中,而集中的精神却总在流逝——它不能长时间保持。总有事能让你分心。
下面我就说说怎样利用适当的意志力程序来达到同一个目标。首先,你必须承认你的意志力只能撑上很短的一段时间——最长也不过几天时间。几天之后就消失了。所以你要利用意志力去改变你周围的领域,这样要想维持动力就比起开始的建立动力就容易多了。你需要用意志力在目标的海岸上建起一个据点。
现在你可以坐下来,开始制定计划了。花不了多少精力,你也可以花上几天时间去研究这个计划。
要是想要有机会成功的话,那就确定好你要进攻的目标。首先,得清空厨房里的所有垃圾食品,包括所有会让你吃过头的食物。把他们都换成能帮助你减肥的食物,像水果啦,蔬菜啦。其次,当饿着肚子回家,却吃不着现成的食物,你就会被快餐诱惑,所以你得预先煮好一周的食物。这样你总能在冰箱里找到吃的。一周挤出几个小时的时间去买点菜,把一周的饭都给做了。另外还得给自己准备一本像样的食谱。了解了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入你的第一个减肥心得分享会议。画个体重表,贴在浴室的墙上。弄一个高级点的,能测体脂肪的磅秤,再给自己列一个饮食样例(5顿早饭,5顿午饭,5顿晚饭),把它贴在冰箱上。等等,等等……这时候,所有这些都被写进了计划。
接着,你就要开始执行计划了——要严格而迅速。可以在一天之内就实施整个计划。在你的第一次减肥分享会议上多留点心,拿到所有的材料。扫空厨房里的所有不健康食物。买些新的食材,新食谱,还有新的磅秤。把体重表和进餐样例都贴上。挑一些食谱,煮上一礼拜的食物。耶~
一天结束的时候,你就已经用你的意志力去营造了更易于节食的环境,而不是直接就开始节食。第二天醒来的时候,你会发现周围的环境已经根据你的计划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你的冰箱里存着充足的预先作好的健康食物,你家从此再也不会有任何垃圾食物的问题了。你会成为weight
watchers的一员,每周都参加一次减肥经验分享会议。你会有规律地每周抽出一点时间去购买食材,准备食物。此外,要坚持节食仍然需要一些自制力,不过你已经做了够多的准备,节食已经比原先容易地多了。
别用意志力去直接攻击你最大的问题。要用意志力去扫除让你搁置这个问题的障碍。先把根据地建好,把脚跟扎稳(这里是指把它转变成一种习惯,就像《30天完成挑战》里写的那样)。习惯能让你自然地行动,这样在往后的过程中只需要很少的意志力就能做到,让你直击目标。
人生的大秘密在于它没有秘密。无论你有什么目标,只要你愿意努力,就能达到。
——奥普拉·温弗瑞
困难——又是一个让人头疼的词。
困难的定义
我把困难定义为那些挑战你的事。
为什么挑战很重要呢?做简单的事不就好了吗?
大部分人都会挑最简单的事做,而避免遇到困难&——这恰恰就是为什么你应该反着做的原因。生活中的那些浅显的机会总会被一大群凡是求易者追击。那些困难的多得挑战通常没什么人竞争,反而有更多的机会。
比方说,在非洲有个两英里深的地方有个金矿。开发这个金矿得花上几千万美元,可它确实有史以来含金量最高的金矿之一。矿工们排除万难,解决了这个极具挑战性的难题。最后他们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
记得我在99年开发Dweep这个电脑游戏的时候,花了整整四个月的时间就为了一个仅有5页长的DOC设计文档。那是一个逻辑猜谜游戏,要想马上写出设计难度实在是太大了。做完设计后,其他所有工作才花了2个月多点的时间——编成,美工,音乐,音效,写安装程序还有运营游戏。
我是有意花整整四个月的时候来做设计的,因为我相信只有这样才能有自己的竞争优势。我知道自己在基础技术属性上没法跟别人竞争。在我开始做这个游戏之前,我调查了当下游戏市场的竞争情况,还找到了许多我认为是“低挂水果”(low
fruit)的游戏(指那些很容易买到的游戏)。大部分市场被那些最容易制作的老游戏翻版所占据。不过我的早期游戏也在设计上花很少的时间,大部分都是些射击类的游戏。
设计一个原创独特的游戏难得太多了。但它很快就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利润。Dweep赢得了2000年的共享软件奖,改进版(Dweep
Glod)又在第二年赢得了同个奖项。因为这个游戏的成功,我还接受了《纽约时报》的采访,附带一张不错的照片刊登在《纽约时报》2001版6月13号那一期(商务专栏)。从1999年6月1日首次发布以来,Dweep已经开始了它的第七个销售年头。它比不上当今的技术,也比不上首次发布时其它游戏的技术。但是在其他最强的同行竞争者中他的设计仍然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我发现比起那些虚有其表的最新科技,多数玩家更喜欢美工比较粗糙却设计精良的游戏。这个游戏长久的成功告诉我们:克服困难,就定会得到回报。
如果我在设计的时候只是草草了事,那么Dweep就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挖的是两英里深的金子,所以其他人要想把这个游戏从它现有的市场地位拉下马困难了许多。要想把我的游戏拉下马,他们就得把我给挖出来。不过没什么人愿意去这么做的,因为创造性的游戏设计会难到让你叫苦连天。大家都说自己有个很酷的游戏想法,但说是一回事,做是一回事,要想把这些想法变成可行的,有趣的,有新意的游戏是一件极难的事。在我研究其他成功超过5年的游戏时,我看到的是他们愿意接受挑战的心情,这正是其他失败游戏中所没有的。现如今,游戏市场更是充斥着那些毫无挑战的复制品。
困难的挑战通常带来好的结果。没错,你是有可能一时走运,找到一条轻松通向成功的路。但是,你能够维持这样的成功吗?还是说这个成功纯粹是个侥幸?要是再来一次,你还能成功吗?一旦其他人知道你成功的捷径,你会因为竞争而感到压力巨大吗?
当你促使自己去克服困难的时候,你就已经到达了其他人所无法达到的结果领域。想要完成难事的意愿就像一把开启神秘宝室的钥匙。
克服困难的好处在于它是通用的。不论你是在什么领域,克服困难的能力能让你取得任何方面的成功。
我就是用这个哲学来经营我的个人成长网站。我完成了许多困难的事。我尝试写一些其他人不曾尝试的话题,避开那些老生常谈。我努力往深处探索话题,寻找金子。我读了许多书,做了许多研究。我写一些文章,免费分享我的最好的想法。我就是这样坚持不懈地驱使自己做到比最好更好。去年10月我开始经营我的网站,每天基本没有回报地在工作。
于此同时,我还努力在Toastmasters俱乐部锻炼自己的口才(周年纪念日是6月2号)。我加入了两个不同的俱乐部,每个月参加6-7次的会议。加入一个月后,我就成为了一个俱乐部干部,最近我刚又被选到了第二个职位。我已经做了许多次演讲,都是免费的。从加入俱乐部开始,每次演讲比赛我都会参加。如果我把这些时间都放到我的游戏生意上的话,现在就能有更多的钱。有太多的难事要做,要想成为一个演讲大师,大概至少还得训练上1年时间。不过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我不会选择容易的路来走,那样我最终只会回到原来那个肤浅的状态。我不会站到台上滔滔不绝地说一些同样能获得掌声和支票却帮不到任何人的华词丽藻。如果得花上几年,那就花上几年吧。
目前我正在用这种方法写书。真是困难重重。但是我要这本书成为10年之后仍然值得一读的那种。写这种书要比其他那些专主心理学的书难10倍以上。但是大部分那些书一年之内就会下架,甚至没什么人会记住它们。
克服困难是会有回报的。要是有人告诉你有其他的方法,那么你就得提防接下来他对某些“又快又轻松”的产品的推销了。你克服困难的能力越强,你所能抓住的报酬就越丰厚。你挖得越深,你所能找到的珍宝就越多。
保持健康是难事。找到并维持一段成功的友谊是难事。养孩子是难事。把任何事都做得有条不紊是难事。制定目标,拟定计划,坚持计划也是难事。甚至连开心都是件难事(真正的开心来自于高度的自尊,而不是那种来自于逃避和空想的假开心)。
克服困难与接受现实相辅相成。你所要接受的现实之一是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往往屈服于你克服困难的努力,而不是其他什么。也许你没运气找到一段感情。或许像要找到的唯一方法就是接受你必须去做那些一直在回避的事。也许你想减肥,那么现在也许你就该接受要想达到目标需要节制饮食和参加锻炼(都是难事)。也许你想多赚点钱,那你就应该接受要想赚到更多钱的唯一途径就是更加努力地工作。
当你不在回避和害怕困难而是接受它的时候,你的人生就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把困难当成你的朋友,而不是敌人。它是支持你的强大工具。
勤奋就是努力工作。与克服困难相比,勤奋并不意味着必须做一些有挑战性或者困难的工作。它仅指投入大量的时间。你可以勤奋地做易事,也可以勤奋地做难事。
比方说现在你有个刚出生的孩子,要花上大量的时间来给他换尿布。这可不是什么困难的活——就是个每天重复做上好几回的事儿。
生活中,许多工作都算不上难事,但是需要你投入大量的时间。如果你无法掌控这些事,它们便会让你的生活一团混乱。就拿一些琐事来说:购物,做饭,打扫,洗衣,交税,付账单,日常维修,照顾小孩,等等。这些仅仅是家里的活——要是把工作中的再算上,这列单子得多长呀。这些事不会被你列为重要事务,可没办法,就是得做。
养成要求你培养在需要的地方投入足够时间的能力。如果我们不花时间去完成那些该做的事(还得好好做)的时候,就会造成很多的混乱,小到杂乱的书桌或者混乱的电子邮箱,大到Enron()和Worldcom公司的颓然倒地。要大混乱?小混乱?还是不要混乱?——你自己选吧。无论大小,造成混乱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拒绝去做需要完成的事。
需要做的事有时候很清晰明了,有时候毫无头绪。置之不理没有什么好处。如果你还不清楚,那么第一步就是要弄清楚你需要做什么。这就要求你搜集信息,训练自己。为了开通这个博客,我必须得知道怎么去经营一个博客。我要花大量时间去阅读其他博客,分析各种博客工具,以此来培训自己。这对我来说不难,但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
有时候我们会把一些繁琐的事情一拖再拖。我和老婆在一月份的时候就买了栋新房子。可是直到上个周末我们才整理了最后一个箱子。这个工作大部分在搬进新家的头几周就做好了,可就有那么几个箱子被挤进了角落,我们俩都懒得去理。为什么呢?我们不知道把里面的杂物安置到哪去。最好把那几个箱子晾在那,他们自己就能把自己给收拾了。最后,我们还是在上周末把箱子给整理了,顺便把其他搁置已久的房屋维修给做了。
做这些事一点也不难,也花不了多少钱。也就是个花时间问题,不需要什么技术或者脑力。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接受需要把它们做完这个事实,花上几分钟搞清楚要如何处理,然后就行动吧。
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决方法大部分需要的都是无需脑力的时间投入。比方说整理爆满的电子邮箱,这不是什么有难度的事——生活中有许多比处理过期信件要难的事。你绝对有处理这点小事的能力。清空收件箱纯粹就是一个时间问题,还有可能会花上你几小时的时间。如果这件事值得花上几小时,那就花几小时去做,边做边听听音乐也不错。如果你觉得不值,那简单,按住Ctrl-Alt,再加个Delete,搞定!
目前你的任务列表上有多少事情是只要多花点时间就能解决的呢?有的事不需要什么创造力或者智慧——使劲干就行。但是人们总是不愿意使劲干。这样太繁琐,太无聊。这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然而最郁闷的是,你非做不可。
要是你能找到一个避免时间消耗,更快更好的方法去解决这些事情的话,那当然更好。就尽一切所能去减少时间的消耗吧。但如果你知道只有花时间才能把事情给做好,像是我家那几个不愿自己解包的臭箱子,那你就接受现实,动手干吧。别抱怨,也别发牢骚,干就行。
发展你的个人生产力
把自己训练得勤快能使你在一定的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时间的多少是一定的,但是你的个人生产力则不同。有些人的效率要比其他人高出许多。由个现象我觉得特奇怪,有的人会花额外的钱去买一台更快的电脑或是节能省油车,却从没注意过他们自己的个人生产能力。从长远来看,强大的个人生产力会比电脑或者汽车为你创造更大的价值。给一个勤快的程序员一台10年前的电脑,他的产出要比拥有最新科技的懒程序员来得多。
尽管当今的技术和工具能帮助我们提高效率,但你的个人生产力仍然是你最大的瓶颈。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科技就没有效率,那么就算有了科技,你还是一样没有效率——科技只是帮你掩饰了一些坏习惯罢了。但是如果你原本就是勤快的,那么科技就能让你事半功倍。科技就是一个翻倍器——它能让你的效率翻倍。
如果你想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时间,我建议你从阅读这篇文章开始:
Triple Your Personal Productivity (明天为大家奉上)
这篇文章背后的基本思想是:首先测量你目前的生产力水平(文章揭示了如何通过时间日志来完成这步),测量你目前的“效率比”,然后还是逐渐提高效率。
这篇文章是我在2000年写的,从那时开始,我就持续地一次又一次地反复使用这个方法,至少是半年一次。它让我清楚地知道该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最后一次用这个方法是几个月以前。回想那几天的时间利用情况,我惊讶地发现几乎已经没有什么进步的空间了。从写那篇文章开始,我整整花了5年的时间才达到了这样的状态,但是最终我觉得自己在充分利用时间。虽然时不时的还有几天没效率的日子,那都算例外啦。我所能回忆起的大部分时间,我都能对自己说,“我今天已经作了好多事情。想要做得再好点都难了。”
在追求发展个人生产力的过程中,也许会有几天挠头咬牙的苦日子,但这都是值得的。我认为许多人都会被如何提高效率这个话题所吸引。如果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时间,你就能完成更多的任务,也就能够更快地积累成果,这是不用想也知道的事。个人生产力为你在生活中创造了足够的空间去做哪些你觉得应该做的事:健康饮食,运动锻炼,努力工作,加深友谊,丰富社会生活,为自己做点改变。否则的话,你就会顾此失彼,必须放弃某些事物。如果没有高效的个人生产力,你就很可能不得不放弃一些对你来说重要的事物,处在健康和工作,工作和家庭,家庭和朋友的种种矛盾之中。勤快让你能够去享受所有这些,所以你也就不必再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做出抉择。你可以两者都顾。
当然,勤快只是众多工具中的一个。它会让你有效率地完成工作,但是它不会告诉你首先该做什么工作。勤快只是一个低级工具。努力地工作和聪明地工作可不同。但是这个缺点并不会减弱勤快在你个人发展工具箱中的有力地位。一旦决定了要做什么,把计划摆在面前,那么没有什么能比勤快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了。从长远来看,成果来自于行动,而行动在于勤奋。
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毅力,才干不可以,无所作为的人比比皆是。天分不可以,碌碌无为的天才尽人皆知。教育不可以,受过良好教育的没落者随处可见。只要有毅力和决心就是无所不能的。“坚持”这个口号已经解决也总能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
——凯文·柯立芝
毅力是养成的第五个也是最后一个支柱。
什么是毅力?
毅力是能够排除情绪影响长久持续地做一件事的能力。就是在想要放弃的时候你也能继续坚持下去。
在追求任何一个大目标的时候,你的动力通常会像海浪般时强时弱。有时候你会觉得充满动力;而有时候你又会打不起精神。但动力是不会产生成果的——真正给你带来成果的是你的行动。毅力能让你在感觉毫无动力的时候仍然坚持行动,这样,你就能不断地积累成果。
毅力最终会带给你的是新的动力。只要你坚持行动,就能取得成果,而这取得的成果又能让你再次充满动力。比方说,如果你减掉了第一个10磅的重量,所有的衣服都变宽松了,这时你对节食和运动就会有更大的热情。
什么时候放弃
应该坚持到底,决不放弃?当然不是。有时候放弃是最好的选择。
听说过Traf-O-Data这个公司吗?大概没有吧。那微软呢?其实这两个公司都是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成立的。Traf-O-Data是他们在1972年成立的第一家公司。(可以了解Traf-O-Data的故事。)盖茨和艾伦经营了这个公司几年,但最后还是决定放弃。显然微软要比Traf-O-Data来得好。
如果他们没有放弃Traf-O-Data,那就没有今天如此丰富的。
那么,怎么才能知道何时该坚持,何时该放弃呢?
你的计划还是正确的吗?要不是,那就更新计划。你的目标还是正确的吗?要不是,那就更新或者放弃你的目标。死咬着一个不能再激励你的目标不放不是什么光荣的事。坚持不等于固执。
对我来说,学到了这么一课还真是不容易。之前,我总认为不论什么情况人都不该放弃,一旦确定了目标,那就必须坚持到底。船长就得跟着船和船上的一切沉入大海。如果我没能完成一个已经开始的项目,就会觉得有犯罪感。
不过最后我搞清楚了,这么做简直毫无意义。
如果你是个人,那么每年的你都会有所不同。如果你很明确地在追求个人发展,那么这种变化通常会很明显很剧烈。你不能保证今天设定的目标还会是你明年想要达到的那个。
我的第一个生意是“软件”。1994年刚毕业的时候开始的。但是经营了10多年之后,我觉得该尝试其他新的东西了。Dexterity我还是放在一旁经营着,但它再也不是我全时工作的中心。一周也就花上1到2个小时去稍做维护,一部分也是因为我把它设计的尽可能自动化,不用管就能给我带来收入。从我的期望来说,这个软件是很成功的。我是可以把它经营得更大些,但我知道我不想把下半辈子时间花在游戏制作上。拥有自己的游戏公司是我22岁时的梦想。发布了二、三十个游戏之后,我觉得自己已经达到了这个目标。22岁的Steve已经很满足了。但今天,我有了不同的梦想。
我放弃Dexterity了吗?可以这么说,但更确切的说应该是我被对我来说更种要的新事物所影响。要是我死盯着Dexterity不放,那就不会有这个网站的存在,我用来写第一本书的时间也就会花在新游戏的开发上。
为了给新目标留出更多的空间,我们必须删除或者完成旧目标。有时候新目标是如此的吸引你,鼓舞你,而再没有时间去完成旧的目标——不得不中途放弃了。这么做总让我觉得不舒服,可我知道这是必须的。最难的是知道一个项目不可能有完成的一天,狠下心来删除这个项目。我有一个装满游戏想法和没有未来的新游戏原型的文件夹。下定决心必须删除这些游戏对我来说真的很难。我花了好长时间才抓住这些想法。但为了我的成长必须这么做。
到现在我还是得解决因为个人成长目标过时的问题。我是怎么解决的呢?我耍了点手段。我发现设定长期不变目标的唯一途径就是弄清他们是否顺应我的成长过程。追求个人成长对我来说是个稳定的常量,虽然有时候变动的有些离谱。所以,我开始设定更广更动态的符合我的个人成长的目标,而不像经营游戏时那样设定固定的目标。这项新的生意让我快速地追求个人成长,并和其他人分享我所学到的。所以,成长本身就是目标,对我,对其他人都是。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共生的关系,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成长,反过来又能想出帮助别人的新想法。任何一个从去年开始浏览这个网站的朋友应该都能体会到这种作用。
个人成长的方向和追求是唯一一种能够为我创造价值的任务。假如我的任务是搞房地产投资,那么可能几年后我就会对它失去兴趣。我的目标就是持续的成长,所以我必须维持一定难度的挑战,并持续增大挑战的难度。我不能让事情变得无聊,也不能冒险陷入心满意足的状态。
坚持的价值并不来自于固执地坚持过去,而是来自于对美好未来的展望,你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实现这个梦想。我目前对未来的展望就比Dexterity远大多了。帮助人们成长,解决他们最难的问题比起娱乐人们更让我激动。这种想法在我经营Dexterity时就开始萌芽,经营Dexterity是因为我喜欢那种让人们动脑筋的逻辑游戏,我经常会放弃发布那些能给我赚钱的游戏,因为它们不能给人们提供真正的价值。
行动的坚持来自于梦想的坚持。当你绝对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那么你的梦想不会改变太多,自然也会坚持自己的行动。这种行动的一致将会带来成果的一致。
你能在生活中找出自己长期坚持的一部分吗?我认为,如果你能确定这么个领域,它也许就能给你的使命提供一条线索——能让你的激情与自制力相互作用而完成使命。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毅力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