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治疗脑萎缩的特效药汗癍特效药

治疗手足癣汗泡症有什么特效药?
患者性别:男患者年龄:20详细病情及咨询目的:手掌脚掌褪皮 .特别能出汗.伴有红淤的颜色.水泡过以后发白,皮很厚.本次发病及持续时间:10多年以往诊断治疗经过及效果:利用过中医治疗,有点效果.但没有治愈.辅助检查:验血正常
在寻医问药你还可以
大家都在搜:我的脚那真是不可想象的爱出汗 我没时间天天泡 想知道有没有特效药治疗?
我的脚那真是不可想象的爱出汗 我没时间天天泡 想知道有没有特效药治疗?
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只是轻重不同而已。常在夏季加重,冬季减轻,也有人终年不愈。

脚气是足癣的俗名。有的人把“脚气”和“脚气病”混为一谈,这是不对的。医学上的“脚气病”是因维生素B缺乏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而“脚气”则是由真菌(又称毒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洗脚盆及擦脚毛巾应分别使用以免传染他人。足癣如不及时治疗,有时可其它部位,如引起手癣和甲癣等,有时因为痒被抓破,继发细菌感染,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中医称脚气为“脚弱”。《商机在脚下》卷二十二《竺爽抑菌洗脚液》:“然此病发,初得先从脚起,因即胫肿,时人号为脚气。深师云:脚弱者,即其义也”。


病名。即《肘后备急方》卷三。古风缓风、壅疾,又称脚弱。因外感湿邪风毒,或饮食厚味所伤,积湿生热,流注腿脚而致病。其证先见腿脚麻木,酸痛,软弱无力,或挛急,或肿胀,或萎枯,或发热,进而入腹攻心,小腹不仁,呕吐不食,心悸,胸闷,气喘,神志恍惚,语言错乱等。治宜宣壅逐湿为主,或兼祛风清热,调血行气等法。《医学正传·脚气》:“故为治者,宜通用苍术、白术之类以治其湿,知母、黄柏、条芩之类以去其热,当归、芍药、生地黄之类以调其血,木瓜、槟榔之类以行其气,羌活、独活以利关节而散风湿,兼用木通、防己、川牛膝之类引药下行及消肿去湿。”常用方剂如鸡鸣散、济生槟榔汤、防己饮等。《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等方书中,有大豆、乌豆、赤豆治脚气的记载,可用作辅助疗法。脚气有干脚气、湿脚气之分。湿脚气中又有寒湿脚气、湿痰脚气、湿热脚气、湿毒脚气等。此外,还有风毒脚气、瘴毒脚气、脚气冲心、脚气入腹、脚气迫肺等多种类型。又有按六经分类者。


干脚气

病名。脚气病之一。指脚气之足膝不肿者。见《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因素体阴虚内热,湿热、风毒之邪从热化,伤及营血,筋脉失养,证见足胫无力,麻木酸痛,挛急,脚不肿而日见枯瘦,饮食减少,小便热赤,舌红,脉弦数等。治宜宣壅化温,和营清热,用加味苍柏散或生干地黄丸等方。


【医学分类】

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脚气。 
1.糜烂型: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2.水疱型:好发于足缘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发于足跟。主要表现为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搔痒,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年不愈。 


【诊断】

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脚气。
  1.糜烂型: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2.水疱型:好发于足缘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发于足跟。主要表现为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瘙痒,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年不愈。


【治疗措施】

  1.家庭用药
  (1)糜烂型:用:&香港脚药水&每天三次涂抹患处,  (2)水疱型:每日用热水泡脚后外搽克霉唑癣药水或复方水杨酸酊剂一次。皮干后再搽脚气灵或癣敌膏。
  (3)角化型:可外用复方苯甲酸膏或与复方水杨酸酒精交替外用,早晚各一次。最好涂药后用塑料薄膜包扎,使药物浸入厚皮,便于厚皮剥脱。
  (4)近年来临床上应用《竺爽抑菌洗脚液》治疗各型脚气,疗效显著,每晚泡脚一次,3次奏效。具体用法可见说明。

  2.中药及偏方
  (1)枯矾、黄柏、五倍子、乌贼骨,任选一种研末备用,洗净脚后撒于患处。适用于糜烂型。
  (2)苦参、白藓皮`马齿苋、车前草各30克,苍术、黄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对水疱型或有感染时应用有良好效果。
  (3)白凤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选—种,放入半斤醋内,浸泡一天后,于每晚临睡前泡脚20分钟。连续治疗7天,对角化型有良效。

(4)用竺爽抑菌洗脚液一袋,加40-50度温水,浸泡20分钟,连续治疗10天.
  3.脚气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应避免搔抓,如不及时治疗,有时可其它部位,如引起手癣和甲癣等,有时因为痒被抓破,继发细菌感染,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洗脚盆及擦脚毛巾应分别使用以免传染他人。

  4.用药治疗的同时,对病人穿的鞋袜要进行消毒处理。可用日光曝晒或开水烫洗,最好用布块蘸10%福尔马林液塞入鞋中,装入塑料袋封存48小时,以达灭菌目的。


【病因学】

  本病是由皮肤癣菌(真菌或称霉菌)所引起的。足部多汗潮湿或鞋袜不通气等都可诱发本病。皮肤癣菌常通过污染的澡堂、游泳池边的地板、浴巾、公用拖鞋、洗脚盆而传染。


【预防】
  1.要保持脚的清洁干燥,汗脚要治疗。勤换鞋袜,趾缝紧密的人可用草纸夹在中间,以吸水通气。鞋子要通气良好。
  2.不要用别人的拖鞋、浴巾、擦布等,不要在澡堂、游泳池旁的污水中行走。
  3.公用澡堂、游泳池要做到污水经常处理,用漂白粉或氯亚明消毒,要形成制度,以防相互传染脚气。


【注意事项】

  1.要坚持用药,足癣是一种慢性感染,真菌寄生角质层中生长繁殖。需长期用药才能杀死它。 
  2.不另乱用药。脚气用药最关键的是应分类型进行连贯正规的治疗。有人用肤轻松等皮质类固醉药膏来治疗足癣,结果越治越扩展。有人将阿司匹林片压碎撒在糜烂的足趾问,结果形成一个溃疡,长期疼痛不愈。有很多人在皮肤形成红痒斑块时外用皮炎平软膏是一个误区,皮炎平软膏中有大量的激素成分,而这正好是真菌的营养剂,所以在肯定是癣的情况下搽皮炎平,只会越搽越厉害。
  3.用药要根据病变的具体情况。破溃处不能用酊剂,皮肤变厚,裂口该用软膏。破烂出水时应该到医院,由医生按照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治疗。
  4.足癣发生继发感染时,局部出现急性炎症。就不能按一般足癣治疗,应该先处理继发感染。如有红肿,局部可外用硼酸水或咬喃西林液冷温敷可消炎消肿,必要时还要全身投用抗生素,并按照医生嘱咐适当休息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药物领域专家[转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特效中药方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特效中药方
&&&&&&&&&&&&&&&&
---- 在2005年就在网上治疗了1500人
  笔者帖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特效方》自2004年7月在几个论坛发表后,在网友中起到了强烈的反响,每天通过QQ和电子邮件求医问药的患者络绎不绝。根据各地患者反馈的信息来看,不少患者服药后很快得到了康复,有的还把此方介绍给周围的病人,也治愈了不少的患者。经不完全统计,在2005年就在网上治疗了1500多例病人,有效率在百分之八十五以上。
  笔者84年毕业于中医学院,2000年晋升为副主任中医师。95年开始从事CT诊断。96年因妻子得腰突症,疼痛难忍,不能起床。用《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上所载秘方加味治疗,很快得到康复。由此开始专门从事腰突症的研究和治疗。由于我在CT室工作,每天有机会接触不少此类患者。经过近十年数千例患者的观察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体系和方药。
  目前治疗腰突症一病多采用综合疗法,如牵引、推拿、手法复位、针灸、微创手术,约5%的病人需要手术治疗。能不能单纯用中药治愈此病,是我一直以来研究的重点,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相信我已经做到。
  与其他方子比较,我的经验方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不用毒药和贵重药,每包药只要七元左右(包括药引),全国各地有买,而且安全可靠,没有副作用。二:标本兼治,经一到二个疗程(20天一疗程)可达到根治目的。三:见效快,三到五包见效,一疗程痛止,再服一疗程巩固疗效,如果连服10包痛不止就停服(只有百分之五的病人)。四:本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慢性期,都有效果,而且对病程短,疼痛厉害的病人效果更佳,一般三到五包即可止痛。五:只要单服中药即可,不必牵引或其它治疗,而且服药期间可正常工作和生活。
   现将方子介绍如下:    
  原方:载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中卷913页。
  功能与主治:补肾活血、理气止痛。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处方组成:核桃仁210克、黑芝麻210克、杜仲60克、川续断30克、木瓜30克、菟丝子60克、当归60克。除核桃仁、黑芝麻外,余药均晒干,研磨过筛备用。将黑芝麻于碾槽内碾碎,再放入核桃仁一起碾,当用手摸无颗粒时,与经过筛的药面一起倒入盆中,以炼蜜250克分数次加入盆内搅拌,反复揉搓成团块,再取团块7克制成丸子。丸子可放入冰箱内贮存。每曰服2次,每次服一丸,黄酒20毫克送下。连服100丸为一疗程。
  临床疗效:治疗腰突症15例。年龄14-51岁,病程1-14年。结果痊愈14例,显效1例。随访5-10年,均未见复发。
  方剂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513医师郭大平。
2:笔者经验方:是在上方基础上加味,经我临床十年反复论证而成.主要功效是:补肾益肝健脾,活血化痰利水,舒筋通络止痛.
   汤剂方:川断狗脊木瓜羊藿叶熟地骨碎补各12克,杜仲当归菟丝子云苓泽泻元胡鸡血藤各15克,香附白芥子半夏各10克,田七粉5克,核桃肉黑芝麻各30克.加减法:单纯腰痛加桑寄生15克;伴下肢痛加怀牛膝15克;痛甚加蜈蚣2条;舌苔黄腻加萆薢15克黄柏8克
.加水煎服,一天一包,分两次服用(在煎好的汤药中加少量的白酒效果更好)。
   散剂方:川断 狗脊
木瓜乌药威灵仙羊藿叶骨碎补桑寄生怀牛膝各15克杜仲当归 云苓 鹿含草 泽泻伸筋草元胡各20克,
鸡血藤黄芪各30克,香附半夏胆星土鳖虫僵蚕地龙全虫乳香没药各10克,田七粉辽细辛各5克,;共研细粉,每次5克,每曰二次.黄酒送服.可单独服,也可与上方汤剂一起服.(汤剂起效快,散剂起效稍慢)。以上药粉也可再加核桃肉黑芝麻各150克,用炼蜜做成蜜丸,每丸10克,一曰二次。
   以上出处;
   中国中医大学---北京医瑞泰医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中医之理、法、方、药 ?
[原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特效方,在2005年就在网上治疗了1500人.
说明:本人得这种病三年了,这三年来病魔一直折磨着我,郁闷死了,久治不愈。能行走但坐下来腿就不舒服了,那种滋味难以形容,哎......痛苦啊。一天偶然在一个论坛中发现此贴就摘抄下来,并让一位老中医给看了下是否可行,说可以的,于是就去药店抓了三付汤剂方和一付散剂方,几天下来,此药方真的很有效啊,现在大腿和小腿那种感觉,是这三年来从来没的那种轻松感,可能这药真的对症我的病了,高兴啊........今天把此方贴在空间保留着,期待康复那一天早日到来。我祈祷!!!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星级专家为您解答难题!
800-820-5114
您尚未登录,请先
遇到问题怎么办?赶快来提问!研发平台专家为您解答!
问题解决中
问题提出时间: 08:34:18
请问&汗疱疹&如何治疗,有没有特效药?
汗疱疹是皮肤湿疹的一种,对称性的发生于手或脚的侧面。是发生在掌跖的水疱性皮肤病。因为它发生的部位在手脚这种汗腺特别发达的地方,又以水泡为主要表现,所以在以前一度以为它和汗腺流汗有关,而将它命名为汗疱疹。现今已经证实它和汗腺、流汗这些因素都没有关联。其临床表现为深在性小水疱,粟粒至米粒大小,略高出皮肤表面,常无红晕。对称发生于掌跖及指侧,1-2周后便会干涸成屑,并可反复发生,伴不同程度的灼热及瘙痒,常连续发作数年。
行业分类:临床医学
回答时间: 09:07:46
汗疱疹是一种水疱型手部湿疹,偶尔在脚掌也可以产生。在青春期后及青、壮年较易发生。典型的症状是在手指的侧面、手掌或脚掌先有刺痒的感觉,接着在深层皮肤产生水疱,水疱或多或少,有时可融成一大片,痒感慢慢加剧,有时甚至会有刺痛的感觉。水疱干掉以后,就有脱皮的情形产生,痒感再渐渐缓和,整个过程大概要延续二至三个星期。但是因为这种症状会复发,因此周而复始常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汗疱疹虽然名称中有个汗字,临床上也常在手汗症的病人身上发生,但是病理学检查上这些水疱和汗腺并没有太大的关系。目前认为这是一种局部皮肤炎表现,病因至今仍不明,和慢性的情绪压力有关,最常于春夏之际复发。
另一个常见的原因则是长期接触皮炎所造成。
汗疱疹的治疗,须先排除继发之原因。香港脚的患者要同时治疗香港脚。而若怀疑接触皮炎的患者,则须作贴布测试,找出过敏原并避免再度接触。至于急性、原发型的汗疱疹可用冰醋酸湿敷来治疗。
预防汗疱疹的方法,主要就是根据它的相关特性来预防。1.情绪的控制。2,做饮食日记,找出自己的汗疱疹和金属是否相关,如果有相关要尽量避免。 3.在季节交替时,要少碰水少碰清洁剂,多擦乳霜。
治疗: 1、避免搔抓:搔抓往往是病情恶化以及发生并发症的主因,所以尽可能减少搔抓是相当重要的, 2、手脚保养尽可能手部少碰水和清洁剂,脚部要保持通风凉爽,并且多擦乳霜。如此不但能减低痒感,还能避免发生慢性湿疹或霉菌感染的并发症。 3、局部类固醇药膏:在剧痒的状况下,靠单纯的保养要减低痒感相当圈难,这时候需要局部类固醇药膏采减少痒感并且控制病情。 4、压力的控制:-压力的控制对缓和病情、减少复发,有很大的帮助。 5、低金属饮食:根据统计,此种方法对于合并金属过敏体质的病人,具有高度疗效。
二, 中医的治疗是多方面进行的。综合内外治疗,加以饮食、情绪调理:  
 (1)内治法   ①湿热内盛证 掌跖多有深在水疱,集簇成群,针尖大小,瘙痒钻心,揩破水疱,滋水黄粘,伴舌红苔腻,脉象滑数。治宜清热除湿法。药用:黄芩10g,黄连10g,苍术15g,陈皮 10g,茯苓10g,六一散10g(包煎),生苡仁30g,丹皮10g。水煎服,每日1剂。   ②脾虚湿盛证 掌跖散在水疱,针尖至粟米大小,半透明状,疱液清稀,时有瘙痒,伴舌淡水滑,脉象濡滑。治宜健脾除湿法。药用:茯苓12g,白术10g,泽泻10g,白扁豆10g,车前子10g(包煎),炒苡仁60g,炒山药30g,冬瓜皮60g。水煎服,每日1剂。   
(2)外治法 根据本病以湿邪为主的特点,可用收湿敛疱法:王不留行60g,明矾30g,石榴皮30g,水煎取汁,泡洗患处,每次5分钟,日2次。  
(3)饮食疗法 ①多吃有健脾除湿功效的蔬菜、水果,如山药、甘薯、冬瓜、西瓜、赤小豆、南瓜。②少吃辛辣厚味,肥甘酒酪。
(4)其他 减少接触肥皂、碱、洗衣粉、洗涤灵、汽油、酒精等物;保持情怀畅达,避免七情不遂;不要用手撕脱蜕皮,以防染毒成脓。
三,汗疱疹如何治疗?怎样才能去根? 用陈醋煮热浸泡手,每天2次。用维生素C注射液涂手,每天三次效果更好。
共0条评论&
回答时间: 10:00:28
汗疱疹
全身治疗:
①手足多汗患者,可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颠茄片等。
②重症患者用皮质激素治疗,如口服强的松每次10毫克,每日3次,症状好转后,逐渐减量以至停药。 
2、局部治疗:
① 第l阶段可用1:20复方硫酸铜或3%明矾溶液浸泡。
② 第2阶段即有水疱性损害时用0.5%醋酸铝溶液或5%明矾溶液湿敷或浸泡患部后。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汗疱疹有很久的历史,早在明代就称之为蚂蚁窝。由于表现为深在水疱为主,所以应属湿邪偏盛。
中医认为,风邪、湿邪、热邪、血虚、虫淫等为致病的主要原因,靓 肤 膏 治疗以疏风祛湿、清热解毒、养血润燥、活血化瘀为原则,以达到驱邪扶正止痒之功效。
汗疱疹的中医疗法是多方面进行的。综合内外治疗可用中药汗康灵,加以饮食、情绪调理。
内治法

汗疱疹(3张)湿热内盛证:掌跖多有深在水疱,集簇成群,针尖大小,瘙痒钻心,揩破水疱,滋水黄粘,伴舌红苔腻,脉象滑数。治宜清热除湿法。药用:黄芩 10g,黄连10g,苍术15g,陈皮 10g,茯苓10g,六一散10g(包煎),生苡仁30g,丹皮10g。水煎服,每日1剂。
② 脾虚湿盛证:在水疱,针尖至粟米大小,半透明状,疱液清稀,时有瘙痒,伴舌淡水滑,脉象濡滑。治宜健脾除湿法。药用:茯苓12g,白术10g,泽泻10g,白扁豆10g,车前子10g(包煎),炒苡仁60g,炒山药30g,冬瓜皮60g。水煎服,每日1剂。
其他疗法
减少接触肥皂、碱、洗衣粉、洗涤灵、汽油、酒精等物;保持情怀畅达,避免七情不遂;不要用手撕脱蜕皮,以防染毒成脓。尽量避免较长时间或短期大剂量外用皮质激素类药物,目前中药类卫肤霜克服了这一弊端,治疗安全彻底。
注意事项
(1)手脚清洗:少用碱性的肥皂、香皂或沐浴液,尽量用温开水清洗患处。
(2)饮食日记:时刻提醒自己少食辛辣激素性食物,尽量避免接触过敏物、诱发物。
(3)控制情绪:情绪及精神因素对汗疱疹的影响也很大,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
(4)手脚保养:尽可能手部少碰水和清洁剂,脚部要保持通风凉爽,并且多擦乳霜。如此不但能减低痒感,还能避免发生慢性湿疹或霉菌感染的并发症。
共0条评论&
回答时间: 11:24:31
接触性皮炎或神经性皮炎,与精神压力或慢性过敏有关。西药用激素类软膏,中药一般按湿热化毒、辨征处理。
共0条评论&
回答时间: 13:30:39
接触性皮炎或神经性皮炎,与精神压力或慢性过敏有关。西药用激素类软膏,中药一般按湿热化毒、辨征处理。现在知道了原来这种东西叫汗疱疹
共0条评论&
这个问题已提出一个月以上,回答功能关闭,如需求助可重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治疗脑萎缩的特效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