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中医如何治疗糖尿病病

糖尿病_百度百科
[táng niào bìng]
提供内容并参与编辑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国家卫生计生委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
1.遗传因素
1型或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2.环境因素
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1.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发生酮症或酮症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
2.疲乏无力,肥胖
多见于。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
酮症或酮症时尿酮体阳性。
4.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
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不可逆,HbA1c水平稳定,可反映取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
5.糖化血清蛋白
是血糖与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映取血前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6.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
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岛素正常或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
糖尿病患者常见,在血糖控制不良时尤为明显。表现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8.免疫指标
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是体液免疫异常的三项重要指标,其中以GAD抗体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对的诊断价值大。在1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中也有一定的阳性率,有预测1型糖尿病的意义。
9.尿白蛋白排泄量,放免或酶联方法
可灵敏地检出尿白蛋白排出量,早期糖尿病尿白蛋白轻度升高。
糖尿病的诊断一般不难,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诊断糖尿病后要进行分型:
1.1型糖尿病
发病年龄轻,大多&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为首发症状,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低下,ICA、IAA或GAD抗体可呈阳性。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
2.2型糖尿病
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等疾病。起病隐袭,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血清胰岛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1.肝脏疾病
患者常有糖代谢异常,典型者空腹血糖正常或偏低,餐后血糖迅速上升。病程长者空腹血糖也可升高。
2.慢性肾功能不全
可出现轻度糖代谢异常。
3.应激状态
许多应激状态如心、脑血管意外,急性感染、创伤,外科手术都可能导致血糖一过性升高,应激因素消除后1~2周可恢复。
4.多种内分泌疾病
如,、、,胰升糖素瘤可引起继发性糖尿病,除血糖升高外,尚有其他特征性表现,不难鉴别。
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主要包括5个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测血糖,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
(一)一般治疗
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懂得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如何控制糖尿病,控制好糖尿病对健康的益处。根据每个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2.自我监测血糖
随着小型快捷血糖测定仪的逐步普及,病人可以根据血糖水平随时调整降血糖药物的剂量。1型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时每天至少监测4次血糖(餐前),血糖不稳定时要监测8次(三餐前、后、晚睡前和凌晨3:00)。强化治疗时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2毫摩尔/升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10mmol/L,HbA1c小于7%。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频度可适当减少。
(二)药物治疗
1.口服药物治疗
(1)磺脲类药物 2型DM患者经饮食控制,运动,降低体重等治疗后,疗效尚不满意者均可用磺脲类药物。因降糖机制主要是刺激胰岛素分泌,所以对有一定胰岛功能者疗效较好。对一些发病年龄较轻,体形不胖的糖尿病患者在早期也有一定疗效。但对肥胖者使用磺脲类药物时,要特别注意饮食控制,使体重逐渐下降,与双胍类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降糖药联用较好。下列情况属禁忌证:一是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二是合并严重感染,创伤及大手术期间,临时改用胰岛素治疗;三是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期间,临时改用胰岛素治疗;四是糖尿病孕妇,妊娠高血糖对胎儿有致畸形作用,早产、死产发生率高,故应严格控制血糖,应把空腹血糖控制在105毫克/分升(5.8毫摩尔/升)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20毫克/分升(6.7毫摩尔/升)以下,但控制血糖不宜用口服降糖药;五是对磺脲类药物过敏或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2)双胍类降糖药 降血糖的主要机制是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减少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降低体重。①适应证肥胖型2型糖尿病,单用饮食治疗效果不满意者;2型糖尿病单用磺脲类药物效果不好,可加双胍类药物;1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病情不稳定,用双胍类药物可减少胰岛素剂量;2型糖尿病继发性失效改用胰岛素治疗时,可加用双胍类药物,能减少胰岛素用量。②禁忌证严重肝、肾、心、肺疾病,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缺氧性疾病;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伴有严重感染、手术、创伤等应激状况时暂停双胍类药物,改用胰岛素治疗;妊娠期。③不良反应一是胃肠道反应。最常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痛、腹泻,发生率可达20%。为避免这些不良反应,应在餐中、或餐后服药。二是头痛、头晕、金属味。三是乳酸酸中毒,多见于长期、大量应用降糖灵,伴有肝、肾功能减退,缺氧性疾病,急性感染、胃肠道疾病时,降糖片引起酸中毒的机会较少。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1型和2型糖尿病均可使用,可以与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用。①伏格列波糖餐前即刻口服。②阿卡波糖餐前即刻口服。主要不良反应有:腹痛、肠胀气、腹泻、肛门排气增多。
(4)胰岛素增敏剂 有增强胰岛素作用,改善糖代谢。可以单用,也可用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用。有肝脏病或心功能不全者者不宜应用。
(5)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剂①瑞格列奈为快速促胰岛素分泌剂,餐前即刻口服,每次主餐时服,不进餐不服。②那格列奈作用类似于瑞格列奈。
2.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制剂有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根据作用时间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胰岛素,并已制成混合制剂,如诺和灵30R,优泌林70/30。
(1)1型糖尿病 需要用胰岛素治疗。非强化治疗者每天注射2~3次,强化治疗者每日注射3~4次,或用胰岛素泵治疗。需经常调整剂量。
(2)2型糖尿病 口服降糖药失效者先采用联合治疗方式,方法为原用口服降糖药剂量不变,睡前晚10∶00注射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一般每隔3天调整1次,目的为空腹血糖降到4.9~8.0毫摩尔/升,无效者停用口服降糖药,改为每天注射2次胰岛素。
胰岛素治疗的最大不良反应为低血糖。
(三)运动治疗
增加体力活动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减少身体脂肪量,增强体力,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长短应根据病人的总体健康状况来定,找到适合病人的运动量和病人感兴趣的项目。运动形式可多样,如散步,快步走、健美操、跳舞、打太极拳、跑步、游泳等。
(四)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一部分轻型糖尿病患者单用饮食治疗就可控制病情。
1.总热量 
总热量的需要量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力活动量、病情等综合因素来确定。首先要算出每个人的标准体重,可参照下述公式: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或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女性的标准体重应再减去2kg。也可根据年龄、性别、身高查表获得。算出标准体重后再依据每个人日常体力活动情况来估算出每千克标准体重热量需要量。
根据标准体重计算出每日所需要热卡量后,还要根据病人的其他情况作相应调整。儿童、青春期、哺乳期、、消瘦以及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应酌情增加总热量。肥胖者要严格限制总热量和脂肪含量,给予低热量饮食,每天总热量不超过1500千卡,一般以每月降低0.5~1.0kg为宜,待接近标准体重时,再按前述方法计算每天总热量。另外,年龄大者较年龄小者需要热量少,成年女子比男子所需热量要少一些。
2.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每克产热4千卡,是热量的主要来源,现认为碳水化合物应占饮食总热量的55%~65%,可用下面公式计算:
根据我国人民生活习惯,可进主食(米或面)250~400g,可作如下初步估计,休息者每天主食200~250g,轻度体力劳动者250~300g,中度体力劳动者300~400g,重体力劳动者400g以上。
蛋白质每克产热量4千卡。占总热量的12%~15%。蛋白质的需要量在成人每千克体重约1g。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消瘦,有消耗性疾病者宜增加至每千克体重1.5~2.0g。糖尿病者应减少蛋白质摄入量,每千克体重0.8g,若已有肾功能不全,应摄入高质量蛋白质,摄入量应进一步减至每千克体重0.6g。
脂肪的能量较高,每克产热量9千卡。约占总热量25%,一般不超过30%,每日每千克体重0.8~1g。动物脂肪主要含饱和脂肪酸。植物油中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糖尿病患者易患,应采用植物油为主。
主任医师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向红丁 | 主任医师 教授,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国家卫计委首席科普专家。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有哪些类型
三五防糖法
纪立农|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六届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导。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并发症很可怕
如何诊断糖尿病
如何控制好血糖
胰岛素的误区
谢璇 | 主任医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糖尿病孕妇为什么要多次分餐
糖尿病患者清晨血糖易升高
糖尿病人少喝稀饭
糖尿病人出现低血糖时该怎么办
糖尿病人吃水果 注意热量和时机
糖尿病人选零食要谨慎
糖尿病人吃水果注意数量和含糖量
糖尿病人如何预防低血糖糖尿病影响了生长发育该怎样治疗
核心提示:患糖尿病的儿童如果把血糖控制好是不影响长高的。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有二百多名儿童糖尿病患者,仅有极少数由于血糖控制不理想,身材偏矮,大部分男孩身高均在1.65米以上。
  Q糖尿病影响了生长发育,怎样治疗才能长高
  我今年20岁,得糖尿病已经11年了。我在治疗中走过不少弯路,发育不良导致身高只有1.43米(自从安装了胰岛素泵才长高的,以前只有1.30米)。我从报纸上看到男生到了19岁就停止发育了。所以,我很自卑和忧郁。我想向专家请教:有什么办法可以增高?我们当地医生说可以注射生长激素,可是我听说有不良反应。请专家帮我解决一下我生长发育的问题。
  江苏 沈某
  答:你患糖尿病已11年,即9岁时患了糖尿病。患糖尿病的儿童如果把血糖控制好是不影响长高的。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有二百多名儿童糖尿病患者,仅有极少数由于血糖控制不理想,身材偏矮,大部分男孩身高均在1.65米以上。你的身材偏矮,估计是由于你处在生长发育期时血糖没有控制好。
  当然,影响你身高的因素除糖尿病以外,还与你的青春期发育是否过早(性早熟)、父母身高或伴有生长激素缺乏等均有关。如果你已发育且骨龄已达17岁以上,说明你的骨骺已闭合,一般不会再长高了。骨骺已闭合是不能用生长激素的,而且生长激素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因此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不能轻易用生长激素。
  那么,还有什么办法让你增高呢?等你完成学业可考虑做骨延长术,一般一年可长高8~10厘米,但是这种手术也有一定风险。
  Q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方面有什么特色
  我母亲患糖尿病多年,最近一次体检中查出她患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她很紧张,总怕失明给儿女添麻烦,我们也很担心她的身体状况。不知平时在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另外,中医中药在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方面有什么特色吗
  北京 叶某
  答: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失明的重要原因。
  中医药具有活血祛瘀、利水降压、通络开窍、泄浊明目的功效,中药还可以软化血管,恢复血管弹性,避免反复出血。有些中药不仅可以控制糖尿病所致眼底出血,而且对高血压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性以及外伤性眼底出血皆有疗效。其功效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①尽快吸收已出之血,防止其转化为机化物;②将眼底的陈旧性出血、硬性及软性渗出物、大量的血管瘤、新生血管以及玻璃体内混浊物予以溶解,并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吸收、代谢,减轻内压;③一方面给予营养物质以滋养,另一方面祛瘀生新,改善和修复受损伤的组织,促其恢复到良好的生理状态,保护了受损视网膜,真正达到防止其反复出血的功效,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得到较大程度地缓解和改善。
  Q体重增加与服用太罗有关吗
  我今年70岁,半年前开始服用“太罗”降糖。现在体重由原来的60千克增至65千克(饮食控制与服药前没有改变)。请问体重增长与服用“太罗”有关吗?我应该继续服用还是减量
  上海 邹某
  答:“太罗”通用药品名是“罗格列酮钠”,它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主要作用是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当血糖控制较好时,由于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了,胰岛素促进合成代谢的作用也增强,所以体重会增加。由于不知道您的身高,无法通过标准体重计算您是否超重。若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可继续服用原剂量,若超重则应减量。
  Q血糖波动与出水痘有关吗?
  我女儿去年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血糖一直控制得不错。但是躐出水痘,血糖变得很不稳定,请问这和出水痘有关吗?应该怎么办呢
  浙江 徐某
  答:在正常人体内存在着对血糖的调节机制,使血糖在较小的范围内波动,这种调节机制主要是由激素来完成的。它们分为两组,~组负责降血糖,一组负责升血糖。降血糖的物质主要是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也有一定程度的胰岛素样降血糖作用。升血糖的物质很多,具代表性的有: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儿茶酚胺类激素、甲状腺素、泌乳素等,我们也将这类激素称为“应激激素”。水痘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当机体处于这种状态时,我们称之为“应激状态”,相同的情况还常见于感冒、发烧、手术、外伤等。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各种升糖激素会明显地升高,1型糖尿病患者因为胰岛素分泌的绝对缺乏,降血糖能力很差,从而导致血糖的波动。临床处理的方法有:①积极处理原发病的临床症状,如发热、皮肤病变等;②加强血糖的监测,以确保不出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③加强胰岛素治疗剂量和治疗模式的调整,尽可能维持血糖值平稳,如果血糖波动非常大,可以暂时改变胰岛素注射的次数,甚至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待应激状态缓解后,视血糖情况恢复既往的治疗模式和剂量。
  Q血糖波动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吗
  我今年33岁,患糖尿病5年了。现在想要孩子,但是糖尿病控制得不理想,血糖时高时低。请问专家血糖波动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吗?我应该怎么办
  山东 于某
  答:对患有糖尿病的妇女来说,糖尿病本身所导致的代谢紊乱会在孕后进一步加剧,而妊娠本身所产生的机体变化,也会使糖尿病的控制变得比较困难。糖尿病妇女在受孕后,对于胎儿的影响与母亲在孕前至整个孕期的代谢状况密切相关,更与并发血管病变的程度相关。代谢控制差和有微血管病变的孕妇,围新生儿的情况就差,可能出现先天性畸形、自然流产和早产、死胎、新生儿低血糖等。
  因此,在准备受孕前,应该做好以下几件事:①严格控制血糖,强化治疗,使之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如果血糖波动非常大,不易平稳,可以考虑应用胰岛素泵;②糖尿病控制良好方可受孕,同时改口服降糖药为胰岛素治疗;③全面评价有无血管并发症,权衡对母亲和胎儿的影响并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④学会自我血糖监测技术和胰岛素注射技术,了解低血糖的症状和防治措施等;⑤了解受孕表现,及早明确受孕诊断,若无特殊指征,孕早期不作超声波检查。
  Q血糖控制良好,还用胰岛素治疗吗
  我患糖尿病13年,高血压病20年,并发有视网膜病变,已进行了激光治疗,现视力尚可。目前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良好。请问专家我这种情况需要胰岛素治疗吗
  河南 李某
  答:根据您的病情,目前已并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虽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良好,但已属于应用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证。胰岛素的临床应用可使糖尿病的并发症减少,这一点已为广大医师认可。但是,有临床试验发现,对有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的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只是暂时和表面的,相反,可能会因长期的胰岛素积蓄而导致代谢紊乱,促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加重。如果您经正规医院诊断排除上述情况,就应该采用胰岛素治疗,并辅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降压药物治疗,以防止或延缓糖尿病其他重要慢性并发症(如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等)的发生和发展。
  Q感觉眼前有小飞虫与糖尿病有关吗
  我今年58岁,患糖尿病4年,合并有高血压病。近日总感到眼前有小飞虫一样的东西飞来飞去,请问这与糖尿病有关吗?该怎么治疗
首页上一页1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var article =
title: function(){
var t = document.title.split("_");
if (t.length > 0) return t[0];
return "";
articleid:function(){商品编号:
京 东 价:
[定价:¥]
支  持:
请选择套餐内容
 您选择的地区暂不支持合约机销售!
服务支持: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怎样自己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自愈良方
加载中,请稍候...
商品介绍加载中...
扫一扫,精彩好书免费看
京东商城向您保证所售商品均为正品行货,京东自营商品开具机打发票或电子发票。
凭质保证书及京东商城发票,可享受全国联保服务(奢侈品、钟表除外;奢侈品、钟表由京东联系保修,享受法定三包售后服务),与您亲临商场选购的商品享受相同的质量保证。京东商城还为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商品价格和,请您放心购买!
注: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并且保证与当时市场上同样主流新品一致。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权利声明: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印刷版次不同,印刷时间和版次以实物为准。
价格说明:
京东价:京东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
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该价格可能是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在京东平台上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性和市场行情波动,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如无特殊说明,折扣指销售商在原价、或划线价(如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厂商指导价、厂商建议零售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销售商进行咨询。
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浏览了该商品的用户还浏览了
加载中,请稍候...
七日畅销榜
新书热卖榜
iframe(src='///ns.html?id=GTM-T947SH', height='0', width='0', style='display: visibility:')家里老人今年63岁,有糖尿病史8年左右了,刚开始的时候通过饮食来调整血糖,但是后来控制的不好就选择了吃降糖药,因为比较偏胖,所以吃了2年的二甲双胍,但是也是药越吃越多,血糖却越来越高,后来又换了好几种其他的药,一直都不理想,医院建议打胰岛素,但是老人比较固执,怕打胰岛素以后就得依赖一辈子了,但是最近发现老人经常性的挠痒,手脚还有头部,应该怎么办?
步骤/方法:
1糖尿病瘙痒症是由于血糖控制导致皮肤内血糖含量增高,从而刺激皮肤发痒,这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和女性糖尿病患者中比较多见。表现为全身瘙痒或局部瘙痒,而且有夜间加重的特点,这样的患者十分痛苦,晚上睡不好觉。
2想要治疗糖尿病引起的瘙痒症,最重要的当然是要控制好血糖,现在很多病人都很固执己见,特别是病程长的慢性病患者,经常脱离医院的治疗,自己给自己开药,这样就会导致病情的反复不易控制。所以一定要在医生的建议下合理的用药。
3病人除了要控制好血糖以外,还要注意稳定情绪,因为全身瘙痒很容易让病人心情烦躁,这样就会出现重力挠痒,导致破皮溃烂,对于糖尿病患者最不好的就是出现溃烂,因为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低易感染,一旦溃烂就很难愈合。
注意事项:
患者的饮食很关键,一定要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辣椒、葱、姜、蒜等,还有鱼虾等发物也不要吃,对于爱好吸烟喝酒的人要做到戒烟戒酒。再配合适当的户外运动,控制好血糖,是完全可以治疗好的。
订阅到邮箱
温馨提示:以上经验分享由网友原创,仅供参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皮肤瘙痒热门相关
皮肤瘙痒相关药品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活血祛风,止痒消炎。本品用...
参考价格:¥15
功能主治:养血祛风,燥湿止痒。用于皮肤瘙痒,荨...
参考价格:¥17
咨询实录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妊娠糖尿病如何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