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前列腺肥大黄皮腺肿瘤

四种天然化合物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沙棘总黄酮降血压作用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四种天然化合物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沙棘总黄酮降血压作用的研究
【摘要】:1.四种天然化合物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的机理研究
肿瘤血管生成(Tumor angiogenesis)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发挥关键作用,是目前崭新的、有潜力的抗肿瘤治疗靶点。如何筛选出有效的、安全的、分子基础明确的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是药物开发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肿瘤治疗领域中的重大难题。目前国际临床上使用的血管生成抑制剂多为抗体或可溶性肽,其合成和纯化费用昂贵,应用范围狭窄。因此,寻找新型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特别是从具有抗癌活性的传统药用植物中寻找,已成为癌症研究的新思路和新热点。
开发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首要标准即要明确待测药物的信号分子靶点。由于肿瘤血管生成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所参与的信号途径错综复杂,且交叉重叠,因而,阐明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作用机制是现代药物开发和创新的关键点和难点。本研究第一篇内容根据该领域目前研究所确定的内皮细胞信号通路,筛选出4种抗肿瘤血管生成植物单体化合物,包括藤黄双黄酮(Morelloflavone)、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Acetyl-11-keto-β-boswellic acid,AKBA)、雷公藤红素(Celastrol)和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1′-acetoxychavicol acetates,ACA)。通过体外细胞、离体组织和体内动物模型三个研究层次,论文首次证实了上述天然化合物抗肿瘤血管生成活性及其分子基础。在体外细胞水平上,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试验、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凋亡蛋白检测技术,研究了植物单体化合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和人前列腺癌细胞(PC-3)增殖和生长的抑制作用;利用愈合迁移试验、跨膜迁移试验和小管状结构形成试验,研究了单体化合物对内皮细胞迁移和分化功能的影响:在离体组织水平,利用大鼠主动脉血管环试验,研究了单体化合物对毛细血管出芽的抑制作用;在体内动物水平,利用基质凝胶植入试验、荷前列腺肿瘤裸鼠模型,研究了单体化合物对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在药物分子靶点研究部分,利用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ting)、Pull-down试验和蛋白激酶测定试验,探究了单体化合物对HUVECs和PC-3细胞信号途径的调控作用。下面依次阐述藤黄双黄酮、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雷公藤红素和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这4种天然化合物的抗肿瘤血管生成特性。
藤黄双黄酮提取于传统药物植物藤黄科(Guttiferae)瓜哇凤果(Garciniadulcis),该化合物是否具有抗肿瘤活性未见报道。本研究发现,藤黄双黄酮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UVECs中胞外信号调节激酶(Raf/MEK/ERK)通路的活化,并能调控小G蛋白(Rho GTPases)活力(降低RhoA-GTPase和Rac1-GTPase活力,对Cdc42-GTPase无影响),从而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离体大鼠主动脉环试验和基质凝胶植入试验结果显示,藤黄双黄酮可有效抑制毛细血管出芽和功能性、渗透性血管形成。用剂量为8mg/kg·d的藤黄双黄酮治疗荷人前列腺肿瘤(PC-3)裸鼠15d,在不影响荷瘤裸鼠正常体重的情况下,其可显著降低实体肿瘤大小和重量。以上结果揭示藤黄双黄酮具有抗肿瘤生长这一崭新生物学功能。
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AKBA)提取于印度传统草药Boswellia serrata。蛋白免疫印迹和体外激酶研究结果显示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可显著抑制内皮生长因子2型受体(VEGFR2,KDR/Flk-1)激酶活力,IC_(50)为1.68μmol/L。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通过特异性阻断VEGF/VEGF receptor信号通路介导的血管生成效应,浓度依赖性的抑制内皮细胞中调节存活、迁移和周期的各类蛋白分子,如Src、FAK、AKT、ERK、mTOR和S6K激酶等。在离体大鼠主动脉环试验和基质凝胶植入试验中,AKBA可有效抑制毛细血管分支密度和功能性血管形成。使用剂量为10mg/kg·d的AKBA每天皮下治疗荷PC-3裸鼠模型30d,该化合物可显著降低实体肿瘤体积和重量。血管特异性免疫组化结果证明,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抑制肿瘤生长的效应与降低肿瘤血管生成紧密相关。以上结果证实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是一种有效的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
雷公藤(Try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作为传统中药,具有多种抗癌活性,然而靶向机理并不透彻。本研究发现,雷公藤活性成分雷公藤红素(又称南蛇藤素,Celastrol)在剂量为2mg/kg·d下治疗荷PC-3裸鼠16d,可显著降低实体肿瘤体积和重量,且对荷瘤鼠正常体重无明显影响。离体大鼠主动脉环试验和基质凝胶植入试验结果显示,雷公藤红素可有效抑制毛细血管分支数目和功能性血管形成。进一步的分子机理研究发现,雷公藤红素可一致性地、剂量依赖性地降低HUVECs和PC-3中AKT/mTOR/S6K信号通路的活化。以上结果提示,AKT/mTOR/S6K信号通路是雷公藤红素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的新靶点。
提取于姜科(Zingiberaceae)山姜属植物红豆蔻(Alpinia galanga Willd.)的根茎中的小分子天然化合物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ACA)可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的降低HUVECs中Src家族激酶/黏着斑激酶(FAK)激酶磷酸化,且可显著降低Cdc42-GTPase和Rac1-GTPase活力,从而有效调控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离体大鼠主动脉环试验和基质凝胶植入模型结果证实,ACA可抑制毛细血管分支数目和功能性血管形成。使用剂量为6mg/kg·d的ACA连续皮下给药治疗荷PC-3裸鼠20d,可显著降低实体肿瘤体积和重量,且对荷瘤裸鼠正常体重无明显影响。血管特异性免疫组化结果提示,ACA抑制肿瘤生长的效应与降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上述结果证明,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通过靶向Src/FAK复合体和小G蛋白信号途径,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
2.沙棘籽渣总黄酮的降血压研究
沙棘黄酮是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的有效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学功能。然而,沙棘黄酮对心血管系统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探讨颇有局限。沙棘籽渣是初级利用后的工业弃物,为实现资源深度开发和深度利用,明确总黄酮类化合物对血压的保护作用,本文利用两种高血压动物模型:胰岛素抵抗合并高血压大鼠模型(IRH)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SHR),研究了沙棘籽渣总黄酮(TFH-SR)的降压效用和机理。
本文采用高蔗糖饲料压迫未成年Sprague Dawley(SD)大鼠,通过生化指标检测和电镜观察,比较了大鼠尾部静脉收缩压(SBP)、空腹血清胰岛素(FPI)、血脂代谢(TG、FFA、TC和HDL-C)、肾脏功能以及内皮结构功能变化,成功建立了IRH大鼠模型。应用梯度剂量的沙棘总黄酮(50mg/kg·d、100 mg/kg·d和150mg/kg·d)治疗模型鼠8周后,高蔗糖餐引发的轻度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血脂代谢紊乱以及血管紧张Ⅱ(AngiotensinⅡ)含量增加,均可以被沙棘总黄酮纠正或改善,其有效剂量为150mg/kg·d。该结果提示,沙棘黄酮可能通过调控胰岛素和血管紧张素这两大循环代谢系统,对胰岛素抵抗引发的心血管疾病有良好的预防或治疗功能。
为了进一步证实沙棘总黄酮的降压作用,本研究采用剂量为100mg/kg·d的沙棘总黄酮灌喂自发性高血压模型鼠。通过检测大鼠SBP、循环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以及利用免疫组化对大鼠心肌和主动脉血管中血管紧张Ⅱ1型受体(AT_1R)蛋白半定量分析,发现沙棘总黄酮能有效降低SHR血压、血管紧张素Ⅱ和AT_1R蛋白表达水平,提示沙棘总黄酮能够抑制组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力,有效控制血压以及保护靶器官。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9【分类号】:R285.5【目录】:
中文摘要7-11英文摘要11-16第一篇 四种天然化合物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的机理研究16-120 第一章 文献综述16-36
第一节 肿瘤血管生成的信号分子调控机制及药物开发靶点16-32
参考文献26-32
第二节 本篇研究目的和意义32-36
参考文献34-36 第二章 藤黄双黄酮靶向小G蛋白和Raf/MEK/ERK信号途径抑制肿瘤血管生成36-57
参考文献54-57 第三章 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降低VEGFR2介导的血管生成效应从而抑制肿瘤生长57-79
参考文献75-79 第四章 雷公藤红素靶向AKT/mTOR/S6K信号途径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79-100
参考文献96-100 第五章 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靶向Src/FAK和小G蛋白信号途径抑制肿瘤血管生成100-120
参考文献117-120第二篇 沙棘籽渣总黄酮的降血压作用研究120-155 第一章 文献综述120-127
第一节 沙棘中黄酮类化合物成分及其对心血管系统药理研究概述120-123
第二节 本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3
参考文献123-127 第二章 沙棘籽渣黄酮降低胰岛素抵抗合并高血压大鼠血压127-147
第一节 胰岛素抵抗合并高血压大鼠模型的制备127-136
参考文献134-136
第二节 沙棘籽渣黄酮对胰岛素抵抗合并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136-147
参考文献143-147 第三章 沙棘籽渣黄酮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147-155
参考文献154-155附录155-167 Ⅰ 肿瘤血管生成的试验研究方法和原理155-166 Ⅱ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166-167致谢167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叶菁;陈培丰;;[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张前;赵言群;解华;牛欣;;[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年04期
周幽心;孙成法;许期年;傅军;黄煜伦;叶明;沈海林;周岱;;[J];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03年02期
周幽心;姜华;陈学彬;黄煜伦;陈龙;叶明;;[J];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05年04期
高勇,王杰军,许青,叶琴琴,郭静,耿怀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韦娜;[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2002年04期
卓心明;李博安;;[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7年03期
潘玲,刘继林,王建,黄国钧;[J];华西医学;2000年04期
廖晓阳,章茂顺,王伟文,王家良,符宗胤;[J];华西医学;2005年02期
王正荣,王玲,尹华虎,杨芳炬,高云钦,张祝君;[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红宁;[J];癌变.畸变.突变;1992年02期
辛力,王彦泓,李伟;[J];癌变.畸变.突变;2002年01期
孙华明,敖琳,杨录军,刘胜学,周紫垣,陈国华,周利军,曹佳;[J];癌变.畸变.突变;2002年01期
刘晓秋,王荣先,田庆伟;[J];癌变.畸变.突变;2003年01期
林飞;梁怿;吕廉;杨文婕;杨艳华;;[J];癌变.畸变.突变;2008年04期
陈一村;蔡聪艺;冀宾;高分飞;张艳美;黄展勤;白雪婷;石刚刚;;[J];癌变·畸变·突变;2010年03期
吴勃岩,王华江,赵玉桢,段玉芹,孙玉珍;[J];癌变.畸变.突变;1998年03期
冯平安,叶寿山,韩传环,王萍,倪光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王艳苹;陈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高贵珍;陈群;李绪亮;;[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玉琳;林秋晓;;[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徐振晔;龚亚斌;;[A];2011年中华名中医论坛暨发挥中西医优势防治肿瘤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石典花;孙付军;陈慧慧;张军;孙立立;;[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杨磊;陈维旗;黄开;陈兴;杨晖;李康;张志国;;[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杨志华;;[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赵力超;刘欣;陈永泉;;[A];第三届“益生菌、益生元与健康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唐洪梅;丘振文;李得堂;匡忠生;闫雪;;[A];广东省药学会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10年
葛平玉;蒋维晟;许灌成;;[A];2007年贵州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黄凌;朱毅;陈国彪;李靖;;[A];海南省药学会2007年论文汇编[C];2007年
储美娜;朱毅;杨嘉;;[A];海南省药学会二○一○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楚淘;[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王永恒;[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赵爱华;[D];南开大学;2010年
于华芸;[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张皓;[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付英杰;[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刘健;[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吴达;[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胡荣;[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陈朝晖;[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亚超;[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张锐;[D];郑州大学;2010年
程素霞;[D];郑州大学;2010年
葛中东;[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杨宪勇;[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梅君;[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李晓鹏;[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王萍;[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邵长江;[D];兰州大学;2010年
刘利敏;[D];兰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玉莲;[J];安徽医学;2000年06期
杜安全,王先荣,周正华,许凤鸣,夏重道;[J];安徽医药;2001年03期
周幽心,黄煜伦,许期年,叶明,孙成法,周岱;[J];癌症;2002年10期
姜萌,王长谦,王彬尧,黄定九;[J];癌症;2005年11期
张妮娜;卜平;朱海杭;沈维干;;[J];癌症;2005年12期
侯冬岩,回瑞华,李铁纯,关崇新;[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尹丽慧,高承贤,丁志山,沃兴德;[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叶菁;陈培丰;;[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潘雨利,黄晶,侯永坤;[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张前,牛欣,闫妍,赵琰,金鸣,解华;[J];中国医药学报;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琴山;刘洋;冯赞杰;陆红玲;钱民章;;[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7年07期
郭斌;申洪波;翟铁红;李智;;[J];中国新药杂志;2008年07期
黄煜伦;周幽心;姜华;谢学顺;周岱;;[J];江苏医药;2007年01期
徐国婷;;[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周幽心;孙成法;许期年;傅军;黄煜伦;叶明;沈海林;周岱;;[J];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03年02期
王新波;熊斌;周瑞;刘诗权;;[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5期
李然伟;刘禄成;李哲;王颂;高瑞娟;;[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8年02期
班立丽;张慧;罗敏;杨兵兵;韩宏升;潘敏;李玛琳;;[J];中国药房;2010年15期
张传宇;孙奋勇;时宿妹;马纪;谢秋玲;;[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0年04期
刘敬弢;徐波;李敏;周瑛;崔景荣;;[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班立丽;黄健;张慧;罗敏;杨兵兵;韩宏升;李玛琳;;[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田伟;雷燕;朱凌群;陈可冀;;[A];弘扬中华养生文化 共享健康新生活——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张慧;陈静波;张洪彬;卿晨;;[A];200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赵人平;林森森;孙立;梁文璐;袁胜涛;张陆勇;;[A];200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陈佳;宋玮;张英;路岩;程云鹏;刘红阳;米芋玫;任丽丽;姜一农;;[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成敏;李毅;聂永梅;陈槐卿;;[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王曼玲;徐建民;;[A];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血液病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彭惠;洪苏玲;李平华;李静;周希;张黎;;[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斯晓燕;赵永强;;[A];第十一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摘要汇编及学习班讲义[C];2007年
吴海星;张学东;;[A];中国眼底病论坛·全国眼底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丁乡;[N];北京科技报;2002年
李敏;[N];山西科技报;2004年
记者 韦良俊;[N];阿勒泰日报;2010年
通讯员 张赟 杨强;[N];阿勒泰日报(汉);2011年
商立今;[N];中国特产报;2001年
程杰 刘学文;[N];科技日报;2009年
;[N];中国税务报;2003年
李敏;[N];山西科技报;2004年
特约记者 杨彪;[N];阿勒泰日报;2009年
记者 韦良俊;[N];阿勒泰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逄秀凤;[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许自力;[D];中南大学;2009年
罗昭华;[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杨世昕;[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邓燕杰;[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曹瑞华;[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何旭;[D];吉林大学;2006年
张三印;[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董宏伟;[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张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姜华;[D];苏州大学;2005年
尤江莲;[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张培根;[D];兰州大学;2009年
孙成法;[D];苏州大学;2003年
刘化进;[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李娜;[D];重庆大学;2008年
周金华;[D];南昌大学;2009年
吴金如;[D];郑州大学;2003年
曹艳云;[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张秀英;[D];吉林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刘蕤大夫本人发表
7岁女孩,起了黄皮疮,要怎么治疗
状态:就诊前
您的病情只根据描述无法简单判断,请来医院门诊挂号检查吧,我的出诊停诊时间详见我的个人网站首页文章区专家排班表。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刘蕤大夫的信息
中医疗法治疗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如湿疹、神经性皮炎、荨麻疹、银屑病、带状疱疹、痤疮等皮肤病
刘蕤,女,主任医师,硕士学位,擅长采用中医疗法治疗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如湿疹、神经性皮炎、荨麻疹、银...
皮肤科可通话专家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中日友好医院
皮肤病与性病科
上海华山医院
武汉市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皮肤性病科
北京协和医院
皮肤性病科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服务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列腺炎症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