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厚脸皮花图片药用名称是什么

药用植物名称由来分析与溯源--《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年04期
药用植物名称由来分析与溯源
【摘要】:从分析植物名称入手,探讨植物的命名方法及植物名称由来,以便对其更好的认知、了解和应用。通过查阅并整理本草书籍、专著、文献和其他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归纳药用植物的名称可以反映其形态、特性、功效、产地、气味和生境,或来源于谐音、传说或为纪念某些人等。药用植物的名称由来分析有助于直观、深刻的掌握药用植物或药材特性。对中药学和药学学科"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学与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等专业课的教学与相关领域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R282.71【正文快照】:
0引言近代药用植物分类学起源于古代本草学,很多药用植物名称由本草学中的古名演变而来。李时珍《本草纲目》释名中[1],不仅对一些药名从字形和声音的角度做了分析,而且汇集历代本草著作有关释名的内容,说明命名植物的缘由[2]。人们在给植物命名时,虽然具有偶然性,但完全没有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蒲训,丁启夏;[J];甘肃科学学报;1994年01期
王凤产;;[J];中国科技术语;2011年02期
胡雨婷;;[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10期
周路红;[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杨开军;张小平;;[J];生物学教学;2006年06期
李新华;胡金良;;[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年12期
杨毅;;[J];生物学通报;2007年05期
孟祥才;陈士林;王喜军;;[J];中国中药杂志;2011年13期
秦卫华;朱兰;;[J];生命世界;2009年05期
张宁;陈重明;;[J];植物杂志;199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10期
张兴旺;郭传友;;[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13期
吴继轩;;[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喻苏琴;罗文秀;张寿文;;[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6期
王星星;王德群;;[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宋向文;王德群;;[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张长青;章松柏;孙正祥;;[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22期
安静;刘大昌;;[J];北方园艺;2009年01期
祁振声;纪惠芳;;[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敖莉娜;崔锡章;;[J];北京中医;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尹文仲;;[A];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白权;李敏;贾敏如;蒋定强;孙琪华;;[A];全国中药标准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王锦秀;汤彦承;;[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Ⅶ——第七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马晓昌;;[A];六味地黄类中成药与方剂——临床应用研究论文集[C];2012年
何世民;郭忻;;[A];'2012第五届全国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王钊;储丽红;于翠;袁素霞;明军;刘春;;[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2[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涛;[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陈敏;[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张金秋;[D];东华大学;2010年
张燕;[D];吉林大学;2011年
严哲琳;[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戴达松;[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莫芳芳;[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梁仕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周宝宽;[D];辽宁中医学院;2003年
王锦秀;[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龙亮;[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莫家舜;[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侯雪琴;[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江正龙;[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段予;[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苏战豹;[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金明;[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童霏;[D];江南大学;2010年
孙丽娜;[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刘洪超;[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子松;黎云祥;钱宝英;刘伟;冯图;;[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管家齐;蔡玉英;陈文东;林乾良;;[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蔡少青,王璇,朱姝,楼之岑;[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龚双姣;姜业芳;刘世彪;林永慧;张代贵;;[J];高等理科教育;2006年03期
周建平;;[J];高教探索;2009年04期
王嘉毅;詹妮特.弗悌娜;;[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沈显生,尹路明,李树美,杨捷频;[J];教育与现代化;2002年03期
孟祥才,王喜军,都晓伟;[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5年01期
孟祥才;都晓伟;孙晖;王喜军;袁野;韩莹;;[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9年04期
孟祥才;于冬梅;孙晖;杨国辉;王喜军;;[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谷素云;[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春雁,王振月,宁疑;[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年12期
王文房,邱奉同;[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张彦桃;;[J];北方园艺;2007年01期
图力古尔,包海鹰;[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杨武亮,姚振生;[J];江西林业科技;1993年01期
何和明;[J];植物生态学报;1996年03期
马兴华,覃若林,邢文斌;[J];西北植物学报;1985年02期
;[J];内蒙古林业;1991年04期
吴永忠,房淑敏,张海道;[J];武汉植物学研究;1992年04期
韩丽娟;奚春荣;赵骥民;;[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英涛;王弘;刘文芝;佟巍;杨雁芳;艾铁民;;[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谢晓亮;;[A];药用植物研究与中药现代化——第四届全国药用植物学与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胡正海;;[A];西部地区第二届植物科学与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莫小路;毛荣森;;[A];广东省植物学会第十七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陈敏;王和勇;廖志华;孙敏;易茂祥;;[A];重庆市遗传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暨纪念孟德尔规律再发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沈书庆;殷红;刘芸;陈娟丽;徐婉如;赵强;;[A];第八届海峡两岸菌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刘忠义;娄治平;牛德水;佟凤勤;余清清;黄蓉;林刚;丁颍;;[A];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未来——第二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王瑛;曾少华;肖贡;黄文俊;;[A];第九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颜健;邱明华;;[A];第八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与第五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郑艳;徐珞珊;王峥涛;;[A];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结构与生殖生物学专业委员会、江苏省植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学术报告及研究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许继志;[N];伊犁日报(汉);2007年
记者王心见;[N];科技日报;2002年
张学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石长鸣;[N];黄石日报;2007年
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供稿;[N];西藏日报;2004年
石长鸣;[N];黄石日报;2007年
曹筠武;[N];南方周末;2007年
刘刻心;[N];伊犁日报(汉);2007年
吴智泉;[N];学习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Neo Christophine Mokgolodi(尼欧);[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陈家春;[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年
沈建国;[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郭溆;[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金宏滨;[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李榜晏;[D];长安大学;2007年
高婷婷;[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裴瑾;[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年
石晋丽;[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王莉;[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春颖;[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李秦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7年
慕东艳;[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陆伟达;[D];四川大学;2003年
闫忠红;[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年
木兰;[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张宇亮;[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胡凤莲;[D];西北大学;2008年
周鸿鹄;[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胡衡;[D];湖北中医学院;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您的位置:&&&&&&&&&&>&正文
紫菜的药用功效
16:38 来源:&     |
  本国名称: 紫菜
  拼音: Zi Cai
  其它名称:
  学名: Porphyra guangdongensis Tseng
  英文名称:
  药用部位: 全藻入药
  形态性状: 藻体膜性,紫色带浅蓝绿色,至基部呈浅绿色。单一叶片,不规则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有时呈披针形,一般高12-30厘米,可达34厘米,宽4-22厘米;边缘部分具明显的皱褶
  主产地: 藻体生长在潮间线的岩石上。分布于我国南海
  采收与加工: 采收:主要在春、夏两季采收
  加工:收后洗净,晒干备用
  化学成份: 主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胡萝卜素、钙、磷、铁等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软坚、利水消肿。
  主治:主治支气管炎、喉炎、甲状腺肿大、高血压、水肿、麻疹等症
编辑推荐: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资讯:
&&&&&&&&&&
热点专题:
网站导航:
  央行降息,就是为了让经济增长,经济如何增长?就要我们别把钱存银行吃利息,于是给你降息……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电话:010-0驱蚊植物名称及简介?_百度知道
驱蚊植物名称及简介?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1.【夜来香】   又名夜香树,产于热带美洲及西印度群岛。茄科夜香木属。多年常绿半蔓性柔软小灌木,高2米—3米,主干灰褐色,较光滑,分支多侧生,柔软下垂。叶互生,略狭长,呈心形,先端较尖,全缘,薄软,边缘披有柔毛。伞房状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   每逢夏秋之间,在叶腋就会绽开一簇簇黄绿色的吊钟形小花,花朵极下,花径宽约0.5cm,长约2cm,花期3月-10月,盛花期夏季7月—9月。花淡黄绿色,呈纵状花序。当全球花朵齐放时,甚至会形成花比叶多的壮观场面,扰如满天闪烁的小星星。当月上树梢时它即飘出阵阵清香,   这类花卉大多优雅清丽,养植方便,价格也不贵,加之夏季开花时绿白相间,望之易生凉意。夜来香一类花卉的香气初闻往往沁人心脾,但闻久了因其过于浓烈可能会有不适反应。夜间散发出浓郁的香味,醇香醉人,这种香味却令蚊子害怕,是驱蚊佳品。   2.【薰衣草】
薰衣草  是一种蓝紫色的小花。原产地为地中海,喜干燥,花形如小麦穗,通常在六月开花。薰衣草本身具有杀虫效果,人们通常把用薰衣草做成香包放在橱柜中,也有的把它放在卧室,用于驱蚊。   3.【猪笼草】
猪笼草  是典型的食虫植物,它长有奇特的叶子,并且顶端挂着一个长圆形的“捕虫瓶”,瓶口有盖,能开能关。猪笼草有几十种之多,不同种类,捕虫瓶的形状、大小和颜色也不一样。猪笼草可药用,对肝炎、胃痛、高血压和感冒等疾病有一定疗效,更是捕蚊高手.   4.【天竺葵】
天竺葵  天竺葵花团锦簇,丰满成球,南北各地都能适应。高温时节,摆放室外疏荫环境;寒冷时节,在明亮室内观赏。天竺葵具有一种特有的气味,这种气味使蚊蝇闻味而逃。   5.【七里香】
七里香  这是一种四季常绿的小灌木,外形呈伞房状,分枝多,叶小亮泽,花白繁密,开花后还能结红色浆果,为陋室增加美感。摸其叶片,会感到浓浓的甜香味,驱蚊效果很好。   6.【食虫草】
食虫草  是一种菊科草本植物,可长到1米来高,花小黄色,一株达数百只花头,各花头的外围有粘液。只要有小蚊虫落在上面便被粘住,虫子尸体被其慢慢消化作为其生长营养。若有灰尘粘落上面数天后也会被消化,盆栽摆放一盆在家中可捉蚊又可吸尘。   7.【驱蚊草】
驱蚊草  驱蚊草有柠檬香味,养在屋子里,蚊虫会逃逸。原因是驱蚊草含有一种特别的“小原料”,其采用转基因技术,将具有驱蚊基因——香茅醛基因结构植入“香草”,利用其自身独有的释放系统作为载体,将香茅醛物质源源不断释放于空气中。同时,还植入含有清新气味和净化空气作用的植物DNA(基因)结构,形成“天然蒸发器”,因而芳香四溢。特别是炎热夏天,会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经测试,其驱蚊效果良好,对人畜无害,可驱避上百种蚊虫。驱蚊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存温度在零下3摄氏度以上,室内外均可栽培。一般温度越高,香味越浓,驱蚊效果越好。   8.【逐蝇梅】   其枝叶与花朵中挥发出蚊蝇敏感的气味,具有很强的驱逐蚊蝇功效,而对人体无任何伤害。它不但驱逐蚊蝇效果好,而且花色靓艳,有红、黄、白等色,花朵初开时常为黄色或粉红色,随后逐渐变为橘黄色或橘红色,最后呈红色,所以又得“驱蚊七变花”美誉。
  9.【蚊净香草】   是被改变了遗传结构的芳香类天竺葵科植物,近年才从澳大利亚引进。该植物耐旱,半年内就可生长成熟,养护得当可成活10年?15年,且其枝叶的造型可随意改变,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蚊净香草散发出一种清新淡雅的柠檬香味,在室内有很好的驱蚊效果,对人体却没有毒副作用。温度越高,其散发的香越多,驱蚊效果越好。据测试,一盆冠幅30厘米以上的蚊净香草,可将面积为10平方米以上房间内的蚊虫赶走。另外,一种名为除虫菊的植物含有除虫菊酯,也能有效驱除蚊虫。编辑本段新型驱蚊树  新型驱蚊树,属“芸香科”的落叶乔木,是最近几年才发现推出的驱蚊树新品种。它利用叶面特有的香茅醛”物质通过高温蒸发作用散发到空气中,达到驱蚊的效果。编辑本段它有以下特点1.生态驱蚊  新型驱蚊树富含有驱蚊功效的香茅醛、香茅醇等多种芳香类天然精油,蚊虫闻此气味后,能起到麻痹作用,失去咬人的功能。温度愈高,气味愈浓,驱蚊效果愈好。2.室内驱蚊  夏日傍晚,摘下风景驱蚊树的枝叶,在房间内熏烧一次,10天半个月不见蚊虫。3.扮美环境  风景驱蚊树树高3-5米,树干挺直,枝繁叶茂,生长快,管理粗放,可在房前屋后、院子、公园、街边、路旁等栽种,即起到驱除蚊虫作用,又达到绿化、美化效果。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株高3-5米,嫩枝绿色,老枝赤褐色,有短柔毛,上有明显皮孔。叶对生,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椭圆形,顶端渐尖,全线有钝锯齿。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编辑本段栽植技术  自冬季落叶后至早春萌发前均可栽植。在需要栽植的地方挖穴,穴宽、深各为80厘米,施入腐熟堆肥或土杂肥20公斤左右,与底土混合均匀作基肥。栽苗时要栽正、栽稳,填土压实。浇透定根水。编辑本段繁殖  新型驱蚊树因为种子多不发育,不能作种,所以很少用种子繁殖。而采用根插无性繁殖方法。2月下旬,选取4年生以上健壮旺盛的母株,挖取直径0.5厘米以上的侧根,截成15厘米左右长的根段作插穗,上端截平,下端削成斜面,按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扦插。插后浇透水并搭盖塑料拱棚增温保湿。插穗生根发芽后拆除拱棚,进行苗床管理,贰攻弛煌佾号崇铜搐扩培育一年后出圃定植。   另外 艾叶、茉莉花都可以驱蚊
1.【夜来香】   又名夜香树,产于热带美洲及西印度群岛。茄科夜香木属。多年常绿半蔓性柔软小灌木,高2米—3米,主干灰褐色,较光滑,分支多侧生,柔软下垂。叶互生,略狭长,呈心形,先端较尖,全缘,薄软,边缘披有柔毛。伞房状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   每逢夏秋之间,在叶腋就会绽开一簇簇黄绿色的吊钟形小花,花朵极下,花径宽约0.5cm,长约2cm,花期3月-10月,盛花期夏季7月—9月。花淡黄绿色,呈纵状花序。当全球花朵齐放时,甚至会形成花比叶多的壮观场面,扰如满天闪烁的小星星。当月上树梢时它即飘出阵阵清香,   这类花卉大多优雅清丽,养植方便,价格也不贵,加之夏季开花时绿白相间,望之易生凉意。夜来香一类花卉的香气初闻往往沁人心脾,但闻久了因其过于浓烈可能会有不适反应。夜间散发出浓郁的香味,醇香醉人,这种香味却令蚊子害怕,是驱蚊佳品。   2.【薰衣草】
薰衣草  是一种蓝紫色的小花。原产地为地中海,喜干燥,花形如小麦穗,通常在六月开花。薰衣草本身具有杀虫效果,人们通常把用薰衣草做成香包放在橱柜中,也有的把它放在卧室,用于驱蚊。   3.【猪笼草】
猪笼草  是典型的食虫植物,它长有奇特的叶子,并且顶端挂着一个长圆形的“捕虫瓶”,瓶口有盖,能开能关。猪笼草有几十种之多,不同种类,捕虫瓶的形状、大小和颜色也不一样。猪笼草可药用,对肝炎、胃痛、高血压和感冒等疾病有一定疗效,更是捕蚊高手.   4.【天竺葵】
天竺葵  天竺葵花团锦簇,丰满成球,南北各地都能适应。高温时节,摆放室外疏荫环境;寒冷时节,在明亮室内观赏。天竺葵具有一种特有的气味,这种气味使蚊蝇闻味而逃。   5.【七里香】
七里香  这是一种四季常绿的小灌木,外形呈伞房状,分枝多,叶小亮泽,花白繁密,开花后还能结红色浆果,为陋室增加美感。摸其叶片,会感到浓浓的甜香味,驱蚊效果很好。   6.【食虫草】
食虫草  是一种菊科草本植物,可长到1米来高,花小黄色,一株达数百只花头,各花头的外围有粘液。只要有小蚊虫落在上面便被粘住,虫子尸体被其慢慢消化作为其生长营养。若有灰尘粘落上面数天后也会被消化,盆栽摆放一盆在家中可捉蚊又可吸尘。   7.【驱蚊草】
驱蚊草  驱蚊草有柠檬香味,养在屋子里,蚊虫会逃逸。原因是驱蚊草含有一种特别的“小原料”,其采用转基因技术,将具有驱蚊基因——香茅醛基因结构植入“香草”,利用其自身独有的释放系统作为载体,将香茅醛物质源源不断释放于空气中。同时,还植入含有清新气味和净化空气作用的植物DNA(基因)结构,形成“天然蒸发器”,因而芳香四溢。特别是炎热夏天,会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经测试,其驱蚊效果良好,对人畜无害,可驱避上百种蚊虫。驱蚊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存温度在零下3摄氏度以上,室内外均可栽培。一般温度越高,香味越浓,驱蚊效果越好。   8.【逐蝇梅】   其枝叶与花朵中挥发出蚊蝇敏感的气味,具有很强的驱逐蚊蝇功效,而对人体无任何伤害。它不但驱逐蚊蝇效果好,而且花色靓艳,有红、黄、白等色,花朵初开时常为黄色或粉红色,随后逐渐变为橘黄色或橘红色,最后呈红色,所以又得“驱蚊七变花”美誉。
  9.【蚊净香草】   是被改变了遗传结构的芳香类天竺葵科植物,近年才从澳大利亚引进。该植物耐旱,半年内就可生长成熟,养护得当可成活10年?15年,且其枝叶的造型可随意改变,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蚊净香草散发出一种清新淡雅的柠檬香味,在室内有很好的驱蚊效果,对人体却没有毒副作用。温度越高,其散发的香越多,驱蚊效果越好。据测试,一盆冠幅30厘米以上的蚊净香草,可将面积为10平方米以上房间内的蚊虫赶走。另外,一种名为除虫菊的植物含有除虫菊酯,也能有效驱除蚊虫。编辑本段新型驱蚊树  新型驱蚊树,属“芸香科”的落叶乔木,是最近几年才发现推出的驱蚊树新品种。它利用叶面特有的香茅醛”物质通过高温蒸发作用散发到空气中,达到驱蚊的效果。编辑本段它有以下特点1.生态驱蚊  新型驱蚊树富含有驱蚊功效的香茅醛、香茅醇等多种芳香类天然精油,蚊虫闻此气味后,能起到麻痹作用,失去咬人的功能。温度愈高,气味愈浓,驱蚊效果愈好。2.室内驱蚊  夏日傍晚,摘下风景驱蚊树的枝叶,在房间内熏烧一次,10天半个月不见蚊虫。3.扮美环境  风景驱蚊树树高3-5米,树干挺直,枝繁叶茂,生长快,管理粗放,可在房前屋后、院子、公园、街边、路旁等栽种,即起到驱除蚊虫作用,又达到绿化、美化效果。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株高3-5米,嫩枝绿色,老枝赤褐色,有短柔毛,上有明显皮孔。叶对生,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椭圆形,顶端渐尖,全线有钝锯齿。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编辑本段栽植技术  自冬季落叶后至早春萌发前均可栽植。在需要栽植的地方挖穴,穴宽、深各为80厘米,施入腐熟堆肥或土杂肥20公斤左右,与底土混合均匀作基肥。栽苗时要栽正、栽稳,填土压实。浇透定根水。编辑本段繁殖  新型驱蚊树因为种子多不发育,不能作种,所以很少用种子繁殖。而采用根插无性繁殖方法。2月下旬,选取4年生以上健壮旺盛的母株,挖取直径0.5厘米以上的侧根,截成15厘米左右长的根段作插穗,上端截平,下端削成斜面,按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扦插。插后浇透水并搭盖塑料拱棚增温保湿。插穗生根发芽后拆除拱棚,进行苗床管理,培育一年后出圃定植。   另外 艾叶、茉莉花都可以驱蚊 赞同1| 评论
12:01 haizhongri | 四级 驱蚊草,驱蚊香草又名驱蚊草香叶天竺葵,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茎梢多汁,叶互生,边缘有波形的钝锯齿,叶面光滑。驱蚊香草在南、北方家庭的庭院和室内均可栽培,北方在冬季可在保护地或室内栽培,全年适合于家庭或宾馆内栽培。也可盆栽。
1.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试验实验监测:当驱蚊草叶片达到15片时保护率可达97.8%,每棵驱蚊草的有效驱蚊范围可达15-20平方米。驱蚊性能、环保性能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市园林局科研所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植物的气味具有驱蚊效果是其本身特性,但效果未必有商家宣称的那么好。另外,驱蚊草气味特殊,喜欢的人会说香,不喜欢的人闻着则是种折磨。所以建议您在购买之前,首先要试试自己能否适应它的气味。  3.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专家、教授潜心研究、反复试验下,将驱蚊物质--香茅醛通过转基因细胞融合技术培育出的驱蚊香草,具有强烈驱蚊效果而又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是一种高科技的驱蚊香草多年木本植物.  4.市场价格:一盆巴掌大的驱蚊草一般卖15元,稍大些的一般卖25元,叶子多的,一般卖60元。 参考资料: 赞同1| 评论
13:29 80chaoliu | 二级
买灭蚊产品 在淘宝搜索
航晓电蚊拍 他们家有的性价比高,一年保修。电蚊拍行业知名品牌。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求 食用菌 药用菌 各种食用菌分类 及名称_百度知道
求 食用菌 药用菌 各种食用菌分类 及名称
提问者采纳
这个要求内容很多很大,不可能一一介绍。给你推荐一篇文章。作为参考吧。 中国栽培的食用菌种类和品种概况 [ ] []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gricultural culture collection of China,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张金霞 黄晨阳 北京100081, Email: 一、 中国栽培食用菌的历史 中国是认识和利用食用菌最早的国家之一,战国时期的《列子》就有“朽壤之上,有菌芝者”的记载;公元前239年的《吕氏春秋》记载了食用菌的美味;以后的《齐民要术》、《菌谱》、《广菌谱》、《本草纲要》等都有食用菌栽培和利用的记载。中国也是食用菌栽培最早的国家,目前栽培的食用菌中多数起源于中国(表1),由表1可以看出中国栽培食用菌历史悠久。 表1. 常见食(药)用菌栽培(工业发酵)历史记载 种类 用途 栽培起始 年代和国家 备注 柱状田头菇(Agrocybe cylindracea) 食用 公元前50年,南欧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 食用兼医用 600年,中国 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 食用 1975年,中国 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 食用 800年,中国 香菇(Lentinula edodes) 食用兼医用 1000年,中国 茯苓(Poria cocos) 医用 1232年,中国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 食用兼医用 1600年,法国 灵芝(Ganoderma spp.) 医用 1621年,中国 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 食用 1700年,中国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食用兼医用 1894年,中国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 食用兼医用 1900年,德国 阿魏侧耳(Pleurotus ferulea) 食用 1958年,法国 白阿魏侧耳(Pleurotus nebrodensis) 食用 1987年,中国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 食用 1977年,法国 滑菇(Pholiota nameko) 食用 1958年,日本 猴头(Hericium erinaceus) 食用兼医用 1960年,中国 鲍鱼菇(Pleurotus spp.) 食用 1969年, 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 食用兼医用 1986年,中国 斑玉蕈(Hypsizigus marmoreus) 食用 1973年,日本 榆黄蘑(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 食用 1981年,中国 竹荪(Dictyophora spp.) 食用 1982年,中国 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 医用兼食用 1983年,中国 伴栽天麻,工业发酵 灰树花(Grifola frandosus) 食用兼医用 1983年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食用 1960年,德国 巴西蘑菇(Agaricus blazei) 食用兼医用 1970年,日本 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 食用兼医用 1970年前后 蛹虫草(Cordyceps millitaris) 医用兼食用 1987年,中国 固体栽培,工业发酵 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 医用 中国 工业发酵 榆耳(Gloeostereum incarnatum) 食用兼医用 1988年,中国 云芝(Trametes vesicolor) 医用 1981年,中国 工业发酵 二、 改革开放以来栽培种类的增加 中国栽培食用菌历史悠久,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主要是传统段木栽培(log-bed cultivation)方法栽培香菇和黑木耳二种。建国以后,双孢蘑菇栽培量逐年增加。70年代主要栽培种类增加到10个(平菇、草菇、滑菇、金针菇、银耳、毛木耳、猴头),80年代又增加到14个(增加了灰树花、金耳、茯苓、天麻蜜环菌),90年代增加到44个,目前规模栽培的食用菌有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巴西蘑菇(A. blazei)、大肥菇(A. bitorquis)、美味蘑菇(A. edulis)、香菇(Lentinula edodes)、糙皮侧耳(Pleuotus ostreatus)、佛州侧耳(P. florida)、肺形侧耳(P. pulmonarius)、白黄侧耳(P. cornucopiae)、榆黄蘑(P. citrinopileatus)、鲍鱼菇(P. abalanus)、盖囊菇(P. cystidiosus)、杏鮑菇(P. eryngii)、白阿魏菇(P. nebrodensis)、红平菇(P. djamor)、元蘑(Hohenbuehelia serotina)、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毛木耳(A. polytricha)、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滑菇(Pholiota nameko)、黄伞(P. adiposa)、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猴头(Hericium erinaceus)、柱状田头菇(Agrocybe cylindracea)、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灰树花(Grifola frandosus)、长根菇(Collybia radicata)、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金耳(T. aurantia)、蛹虫草(Cordyceps malitaris)、灵芝(Ganoderma lucidum)、中华灵芝(G. sinensis)、薄盖灵芝(G. tenus)、松杉灵芝(G. tsugae)、茯苓(Poria cocos)、猪苓(Grifola umbellata)、蜜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伴生(commenthalic)天麻)、斑玉蕈(Hypsizigus marmorius)、长裙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短裙竹荪(D. duplicata)、洛巴口蘑(Tricholoma lobayense)、牛舌菌(Fustulina hepatica)、褐灰口蘑(T. gambosum),其中大规模商业栽培的有31种。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厚脸皮花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