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管理需要那些条件和心理学报考条件?

教师的心理需要及其对学校管理的启示--《普教研究》1995年04期
教师的心理需要及其对学校管理的启示
【摘要】:正 每个人的工作动机都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之上,需要是人积极性的一种心理内部动力状态。它不但影响人的情绪和推动意志的发展,而且对人的识识活动也有重要的影响,人们通过需要调节自身的行为,并制约着人认识活动的倾向。同样,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的心理需要不断得
【关键词】:
【分类号】:G443【正文快照】:
每个人的工作动机都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之上,需要是人积极性的一种心理内部动力状态。它不但影响人的情绪和推动意志的发展,而且对人的识识活动也有重要的影响,人们通过需要调节自身的行为,并制约着人认识活动的倾向。同样,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的心理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工作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鞠瑞利;赵丽敏;;[J];基础教育;2006年01期
丁桂凤;[J];中小学管理;1996年03期
陈佩;[J];中小学管理;1999年02期
赵雪;张丹;;[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袁鸣;;[J];教师;2011年17期
张锐;;[J];中学教育;2003年04期
陈胜强;;[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1期
王勇;高杰;秦金凤;;[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6期
李小龙;;[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9期
王非;;[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立娜;申继亮;钱美华;;[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陈陈;霍嘉恩;;[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罗晓燕;周福轩;;[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周梅;;[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魏玲;连榕;;[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李凤环;;[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孟丽丽;司继伟;王冬梅;;[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宋学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肖玺;邓健;;[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李冰;卢家楣;;[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保宝;[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杨波;[N];健康时报;2007年
河北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石家庄市心理医院院长
张彦平;[N];河北日报;2001年
本报实习记者
李京淑;[N];北京科技报;2006年
袁浩龙;[N];健康报;2004年
上海政法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编审,上海市法学会副秘书长
汤啸天;[N];文汇报;2008年
章剑和;[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杨义;[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项铮;[N];科技日报;2008年
陈尚营;[N];宁夏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婕;[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陶琳瑾;[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陈俊;[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杜燕红;[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钱琴珍;[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刘云艳;[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李永鑫;[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杜伟宇;[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叶利云;[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秦永超;[D];郑州大学;2010年
向光富;[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郑晓芳;[D];吉林大学;2005年
罗凯梅;[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汝秀梅;[D];黑龙江大学;2007年
魏玲;[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王燕;[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闫敬华;[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朱琳;[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能本管理 : 经理人分享百科
> 能本管理
1.什么是“人本化”管理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人作为一个生物体不是简单地由外界力量或是无意识从动所控制的,而是受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和选择性所支配的。马斯洛称这场人本主义运动为第三势力。他就是这场运动的发动者。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20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正处于激烈的社会变动和精神动荡之中,而人本主义心理学所关切的问题,如人的潜能、成长等问题正是社会所关心的。
首先,马斯洛激励理论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或间接立论于人的需要。心理学已证实了,人的意志行为开始于需要以及由需要引起来的动机。具体来说,人受到刺激产生了需要的驱动力,由此而激发了动机。因此,从研究需要着手来探索激励,是符合心理规律的有效途径。
其次,如果撇开需要的社会内容,就其心理发展的形式而言,马斯洛所概括的生理、安全、爱(社交与归属)、尊重(自尊与他尊)、自我实现的基本需要,应该说在我国公务员中也同样存在。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为组织管理指出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工作方向和内容。例如,任何组织都应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去满足职工的合理需要。
此外,人的需要按不同的情况(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而有所不同。为此,要根据不同人的不同需要,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才能取得效果。 我们推行的能级管理,破除了“官本位”的单一需求,使的广大干部、特别是“税收专家”类的干部有了满足多方面心理需求的途径。
2.什么是“能本管理”
能本管理是以能力为核心的。所谓“能本管理” ,是一种以人的能力为本的管理 ,是发展的新阶段。这里的“能力” ,其内在结构是由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构成的。知识是人的认识能力的体现 ,智力是知识转化为智慧的能力 ,技能是智慧在工作实践中的一种应用能力 ,实践创新能力是以知识、智力、技能为基础的改造世界的能力。这样 ,由知识到智力再到技能 ,最后到实践创新能力 ,实际上呈现出一种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由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的发展过程。“能本管理”源于“人本管理” ,又高于“人本管理”。
“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和理念 ,然而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没有把人的实践及创新能力这一人的本质内容突出体现出来&;二是没有具体深入揭示以人为本的立足点首先是以人的能力为本&;三是没有看到人的能力在确立和实现人的主体性及其价值中的基础地位 ,因而也就没有认识到只有以人的能力为本 ,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四是没有认识到以人的创新能力为核心内容的人力资本的价值&;五是没有认识到当前我国社会最需要的但是又最缺乏的是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实际上 ,在和时代 ,人的实践创新能力这一人的核心本质将日益凸显出来 ,以人的创新能力为核心内容的人力资本也将在经济发展中日益发挥着主导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 ,应当把“以人为本”提升到以人的能力为本的层次上。因而 ,以人的能力为本 ,是更高层次和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能本管理”也是更高阶段、更高层次和更新意义上的“人本管理” ,是“人本管理”的新发展。
“能本管理”的理念 ,是以人的能力为本 ,其总的目标和要求是&:通过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能力 ,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 ,并把能力这种最重要的资源通过优化配置 ,形成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巨大力量。
3.能本管理的内涵
所谓能力,从哲学上讲,就是指一个人具有的改造客观和主观世界的才能;从管理学上讲,就是指一个人具有促进管理目标实现的才能。能力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集合性。每一个人都具有多种多样的能力。
(2)层次性。每个人都具有不同层次的能力。
(3)客观性。即在某一时点,一个人的能力总量是一个常量。
(4)外溢性。个人能力获取成本有一部分由社会承担,个人能力收益也有一部分由社会享受。我们把以能力为本位或能力本位简称作“能本”,也就是说要把能力作为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和管理的根本立足点。
能力为本应该包括三层含义:其一,能力是评价个人价值的首要标准。其二,能力是评价个人价值的单位。人有各种属性,这些属性都必须通过换算成能力才能折算为个人价值。其三,能力是评价个人价值标准的标准。在评价个人价值的其他标准与能力这一首要标准发生矛盾时,要以能力这一首要标准作为。能本管理,简单地讲,就是以能力为本位的管理。能本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把个人具有的组织发展所需要的能力作为首要管理对象,而不是笼统地把抽象的“人”作为,使管理对象更加具体。
(2)把以能力为本位作为管理理念。即把人的能力作为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把人的能力看作是管理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3)把提高人的能力作为管理的首要目标。把提高和发挥人的能力作为管理第一追求目标,把人的能力的提高和发挥程度作为评价的首要标准。
(4)把提高和发挥能力作为主要激励手段。改变传统管理的激励方式,主要依靠为人的能力的提高和发挥创造良好环境作为激励手段。
4.能本管理的机制
从能本管理的内在机制看,主要有三个方面或三套机制:
5.能本管理的原理
学习更多“能本管理”知识,扫描下载经理人分享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理学报考条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