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强制性脊柱炎炎临床治愈是什么意思

强脊炎_百度百科
强脊炎属于风湿病范畴,是中的一种。研究表明,该病原因尚不很明确,以为主要病变的慢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引起和纤维化,造成弯腰、行走活动受限,并可有不同程度的眼、肺、肌肉、骨骼的病变,也有自身免疫功能的紊乱,所以又属自身免疫性疾病。
强脊炎简介
强脊炎实际是一种很古老的疾病,早在几千年前从古埃及人的骨骼就发现有强直性脊柱炎的证据。距今2000年以前,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描述了一种疾病,患病者有骶骨、、颈椎部的疼痛。
强脊炎症状
AS常见于16~30岁青年人,男性多见,40岁以后首次发病者少见,约占3.3%。本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全身症状较轻。早期常有和晨起僵硬,活动后减轻,并可伴有低热、乏力、、消瘦等症状。开始时疼痛为间歇性,数月数年后发展为持续性,以后炎性疼痛消失,脊柱由下而上部分或全部强直,出现畸形。女性病人周围关节受侵犯较常见,进展较缓慢,较轻。
强脊炎强直的症状独特
1、背部或腰骶疼痛
2、早晨起床是腰脊发僵,活动不利,称之晨僵
3、上升性疼痛,即自骶部向上蔓延疼痛
4、游走性胸痛
6、非对称性外周(肢体)
7、脊柱活动受限,甚至部分僵直
8、全身疲乏、短气、乏力
9、视力减退或有虹膜炎
强脊炎强直的临床特征
(一)全身症状
绝大多数的强制性脊柱炎发病于青年期,起病往往隐匿;40岁以上发病者少见。女性病变发展缓慢,往往诊断延迟。强制性脊柱炎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可有厌食、、乏力,体重下降和等全身性症状。
(二)局部表现
1.下腰痛和脊柱僵硬 是最为常见的表现。下发生缓慢,钝痛状,讲不清痛在什么地方,有时牵涉至臀部。也可以疼痛很严重,集中在附近,放射至髂嵴、股骨大转子与股后部,一开始疼痛或为双侧,或为单侧,但几个月后都变为双侧性,并出现僵硬。晨僵是极常见的症状,可以持续时间长达数小时之久。长期不活动使僵硬更为明显,病人往往诉说由于僵硬与疼痛,起床十分困难,只能向侧方翻身,滚下床沿才能起立。[1]
2.周围大关节炎症35%的强制性脊柱炎可有周围关节炎,以最为常见。通常为双侧性,起病慢,很快出现屈曲挛缩和强直,为保持直立位,往往膝部有代偿性屈曲。肩关节为第二个好发部位。偶有膝关节病变。其它关节少有发病。
3.关节外骨骼压痛点 主要发生在胸肋交界处、、髂嵴、股骨大转子、胫骨结节、坐骨结节和足跟,有时这些症状也可以早期出现。
4.骨骼外病变 主要为眼部病变,可有急性葡萄膜炎,发生率可高达25%。心血管疾患有,,,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包炎等。肺部病变主要为肺上叶进行性纤维化。神经系统病变常为继发性,有自发性寰枕和马尾神经受压表现。后者表现为大小便障碍与会阴部鞍区状麻木。
5.减弱 随着病变向胸段脊柱发展,肋脊关节受累,此时出现,并有放射性肋间神经痛。只有少数病人自己发觉吸气时胸廓不能充分扩张。因肋脊,在检查时可发现吸气时胸廓不能活动而只能靠呼吸。在正常情况下,最大限度吸气与呼气,于第四肋间处的活动度可达5cm以上。不足5cm者应视为减弱。早期很少有肺功能削弱的。至后期时,由于重度与丧失胸廓扩张能力,使肺通气功能减弱。
强脊炎关节病变表现
AS病人多有关节病变,且绝大多数首先侵犯骶髂关节,以后上行发展至颈椎。少数病人先由颈椎或几个脊柱段同时受侵犯,也可侵犯周围关节,早期病变处关节有炎性疼痛,伴有关节周围,有僵硬感,晨起明显;也可表现为夜间疼,经活动或服止痛剂缓解。随着病情发展,关节疼痛减轻,而各脊柱段及关节活动受限和畸形,晚期整个脊柱和下肢变成强硬的弓形,向前屈曲。
⑴:约90%AS病人最先表现为骶髂关节炎。以后上行发展至颈椎,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腰骶部僵硬感,间歇怀或两侧交替出现腰痛和两侧臀部疼痛,可放射至大腿,无阳性体征,伸直抬腿试验阴性。但直接按压或伸展骶髂关节可引起疼痛,所以不象坐骨神经痛。有些病人无症状,仅X线检查发现有异常改变。约3%AS颈椎最早受累,以后下行发展至腰骶部,7%AS为几具脊柱段同时受累。
⑵腰椎病变:腰椎脊柱受累时,多数表现为下背前和腰部活动受限。腰部前屈、扣挻、侧弯和转动均可受限。体检可发现腰椎脊突压痛,腰椎旁;后期可有腰肌萎缩。
⑶胸椎病变:胸椎受累时,表现为背痛、前胸和侧胸痛,最兵器一驼背畸形。如、体关节、[19、20]及肋软骨间关节受累时,则呈束带状胸痛,胸廓扩张受限,吸气咳嗽或打喷嚏时胸痛加重。严重者胸廓保持在呼所状态,较正常人降低50%以上,因此只能靠腹式呼吸辅助。由于胸腹腔容量缩小,造成心肺功能和消化功能障碍。
⑷颈椎病变:少数病人首先表现为,先有颈椎部疼痛,沿向头部放射。颈部肌肉开始时痉挛,以后萎缩,病变进展可发展至颈胸椎后凸畸形。头部活动明显受限,常固定于前屈位,不能上仰、侧弯或转动。严重者仅能看到自己足尖前方的小块地面,不能抬头平视。
⑸周围关节病变:约半数AS病人有短暂的急性周围关节炎,约25%有永久性周围关节损害。一般多发生于大关节,下肢多于上肢。有人统计,周围关节受累率,髋和肩为40%,膝15、5,踝10%,足和腕各5%,极少累及手。解放军总医院报道80例AS,髋关节受累率为征候(100%);活动受限(64%)、屈曲挛缩(38%)、(25%)、发生(37%),是AS病人的主要致残原因;髋部症状出现在发病后5年内者占94%,提示AS发病头5年如未累及髋关节,则以后受累的可能性不大。
肩关节受累时,关节活动受限疼痛更为明显,梳头、抬手等活动均受限。侵犯膝关节时则关节呈代偿性弯曲,使行走、坐立等日常生活更为困难。极少侵犯肘、腕和足部关节,侵犯于部分节者更为罕见。
此外,亦可受累,骨盆上缘、坐骨结节、股骨大粗隆及足跟 部可有症状,早期表现为局部软组织肿、痛,晚期有骨性粗大。一般周围关节炎可发生在之前或以后,局部症状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不易区别,但遗留畸形者较少。
强脊炎病因
强脊炎是不是遗传病还没有定论,但是90%强脊炎患者是有遗传因素的。所以强脊炎是一种与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疾病。研究表明强脊炎与HLA-B27 的关系及为密切,强脊炎的发病与HLA-B27有直接关系,即强脊炎与相关性最强,HLA-B27者中80%并不发生强脊炎,而强脊炎患者中有10%为HLA-B27阴性。故HLA-B27不一定发生强脊炎,HLA-B27阴性也不一定不发生强脊炎,更不能认为HLA-B27阳性就是强脊炎。
可以肯定地说强脊炎家族人群只有个别人会成为强脊炎患者,大部分人终身不发病。强脊炎地家族遗传性早已受到医学界的重视,1964年Kell-gren在对强脊炎家族的普查时发现,该病患者家属中的平均患病率为4%,而全国人口平均患病率仅为0.1%,两者之间发病率竟相差40倍,说明家族遗传性确与强脊炎的发病有关。Brewerton 等1973年在强脊炎病人的组织分型中获得明显基因因素的证据,他们在75例典型病人中,发现72例HLA-B27,占96%,在其60名一级亲属中31名(占51%)中HLA-B27为阳性,而在75名对照组中,HLA-B27仅3例阳性,占4%,说明HLA-B27阳性者与强脊炎发病关系密切。由于HLA系统与一样,是由遗传决定的,因此遗传是强脊炎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HLA-B27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大约占20%,其余80%不患此病,说明除遗传因素外尚存在其他致病因素。
临床研究发现强脊炎的发病与人体自身的免疫失调有密切关系,强脊炎病人在免疫学检查中发现,免疫球蛋白、Cf反应蛋白、C 、C 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这说明强脊炎与自身免疫功能有关,同时强脊炎还与全身炎症有关,强脊炎与全身各个脏腑关系密切,强脊炎与内科有关系。强脊炎最后累及全身骨骼关节,强脊炎与骨科有关系。所以强脊炎,为多学科疾病,是一种具有遗传性的免疫性的骨内科疾病,在治疗上要从自身免疫调节入手,结合消炎止痛,吸收死骨,早期控制病情,降低强脊炎的致残率。
强脊炎病理
AS病理的特征性改变是附着端病(enthesopathy),病变原发部位是韧带和关节囊的附着部,即端的炎症,导致韧带(syndesmophyte)形成、椎体方形变、椎骨终板破坏、和其他改变。因为端至少在生长期是代谢活跃部位,是幼年发生AS的一个理要区域,至于为何好发于端,仍不明了。
病变最初从逐渐发展到骨突关节炎及肋椎关节炎,脊柱的其它关节由上而下相继受累。AS周围关节的滑膜改变为以肉芽肿为特征的滑膜火。滑膜小血管周围有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滑膜增厚,经数月或数年后,受累滑膜有形成。关节周围软组织有明显的钙化和骨化,韧带附着处均可形成韧带骨赘,不断向纵向延伸,成为两个直接直邻椎体的骨桥,椎旁韧带同椎前韧带钙化,使脊椎呈“竹节状”。
随着病变的进展,关节和关节附近有较显著的骨化倾向。早期韧带、纤维环、、骨膜和骨小梁为血管性和纤维性组织侵犯,被取代,导致整个关节破坏和附近;经过修复后,最终发生关节纤维性强和骨性强直,椎骨骨质疏松,肌萎缩和胸椎后凸畸形。椎骨软骨终板和椎间盘边缘的炎症,最终引起局部骨化。
心脏病变特征是侵犯,使主动脉前膜增厚,因纤维化而缩短,但不融合,主动瓣环扩大,有时纤维化可达主动脉基底部下方。偶见心包和,组织学可见心外膜血管有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和动脉内膜炎;主动脉壁中层弹力组织破坏,代之纤维组织,纤维化组织如侵犯房室束,则引起。
肺部病变特征是肺组织事斑片状炎症伴圆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浸润,进而发展至肺泡间纤维化伴玻璃样变。
强脊炎多功能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在医学上是一种慢性的迁延性疾病,特点为腰、颈、胸段脊柱关节和韧带以及骶髂关节的炎症和骨化,髋关节常常受累,其它 周围关节也可出现炎症。本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全身症状较轻。早期常有下背痛和晨起僵硬,活动后减轻,并可伴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开始时疼痛为间歇性,数月数年后发展为持续性,以后炎性疼痛消失,脊柱由下而上部分或全部强直,出现驼背畸形。女性病人周围关节受侵犯较常见,进展较缓慢,脊柱畸形较轻。由于强直性脊柱炎是较为常见的疾病,病程缠绵,且易造成残疾,故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16-25岁青年,尤其是青年男性,如出现下述症状,则应特别警惕有无强直性脊柱炎可能。
强直性脊柱炎一般起病比较隐匿,早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有些病人在早期可表现出轻度的全身症状,如乏力、消瘦、长期或间断低热、厌食、等。由于病情较轻,病人大多不能早期发现,致使病情延误,失去最佳治疗时机。治疗的目的的在于控制炎症,减轻或缓解症状,维持正常姿势和最佳功能位置,防止畸形。要达到上述目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疗,包括教育病人和家属、、理疗、药物和外科治疗等。
所以,从治疗的角度来讲,,通经化瘀,配合必要的牵引,固定作用,是我们治疗时常用到的方法,这些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病情,均可起到作用,但是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关键在于坚持。大多客户强直性脊柱炎的不到有效的缓解,反复迁延,不能彻底治愈,就在于得不到对症的方法和自身无法坚持治疗。
强脊炎调理保健
强脊炎的内因是肾脉督脉两虚,外因为风寒,可用食疗。
(1) 辛热食品:能抗风湿祛寒邪,如、葱、花椒、大料、、大蒜有杀菌、抗病毒等作用,可预防肠道感染和病毒感染。冬季适当服姜汤以湿胃散寒。须视病情而定。
(2) 豆类:大豆、黑豆、黄豆等,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微量元素,有促进肌肉、、关节、的代谢,帮助修复病损的作用。可以治疗以湿重为主的风湿骨痛,对身体沉重、关节不利、筋脉拘挛或麻木不仁、关节肿痛而重着不适的风湿病,效果较好。黑豆可治疗风湿疼痛,用黑豆炒至半焦加入黄酒,治疗关节酸痛有效,有胃炎者慎用。
(3) 果实食品:栗子有补肾强筋健骨的作用,对筋骨、、风湿痹痛、极为有益。强脊炎是由于肾虚引起的筋骨、肌肉关节的病损。可生食、熟食,久服必强筋、健骨、补肾。将板栗捣烂敷患处可治筋骨肿痛;新鲜栗叶捣烂外敷,也能减轻肌肉、关节、皮肤的炎症。
(4)鲜河虾500克,黄酒500克。
做法:将河虾洗净后浸于黄酒15分钟,捞起,隔水炖服,分次食用,黄酒与河虾可同食。
功效:具有湿肾壮阳,舒筋止痛的功效。
青梅有生津止渴、涩肠止痢的作用,对腹泻患者有益,凡风湿骨痛、、关节痛均可用青梅擦患处,可止痛活血。
是梅的干燥或未成熟的果实,对有卓效,乌梅酸干可剑阴,酸归肝经,肝得滋养,对关节、筋骨疼痛、拘挛有缓解作用。
桑椹、樱桃也可治风湿病。
此外,同样是纯天然食品,还有一种“补完替代医疗”来源于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即通过纯天然锯峰齿鲛软骨粉来再生人体软骨,从内部恢复脊椎纤维环软骨的再生,借以攻克强脊炎,上世纪80年代之后已成为各先进国家的全新尝试。在欧洲,锯峰齿鲛软骨粉的萃取物已经被认定为药品,美国OAM(替代医疗事务局)也把锯峰齿鲛软骨粉当作的一环进行研究和普及,而日本则采用锯峰齿鲛软骨粉作为代替医疗的一环运用于强脊炎的临床,并归纳出最佳服用量为7.5g/天的统计数据,为人类彻底解决强脊炎带来了新的曙光。
强脊炎姿态护理
强脊炎患者的姿态护理直接决定着病人的关节功能是否能得到良好的恢复。除了急性期和严重期出现剧烈疼痛外,强脊炎患者应坚持进行姿态的矫正和关节功能的锻炼。患者在行走和站立时,均应尽力保持正常的姿态,病人应做到坐姿要正,站立要直,切不可为了避免腰背疼痛或疲劳而随弯就弯,怎样舒服怎样做,这样长期下去就可加速脊柱的畸形。
为了保持脊柱及关节的活动功能,病人应经常进行颈部、胸、腰椎各个方向的前屈、后仰、左右转动等活动,为了保持胸廓的活动度,患者应经常进行深呼吸和扩胸运动,为了保持髋关节、膝关节的活动度,防止髋、膝关节的挛缩畸形,应经常进行下蹲等活动。对强脊炎进行的姿态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脊柱的僵直,筋腱挛缩,肌肉萎缩,关节功能丧失等症状的发生。
强脊炎其他相关
注意做矫形体操 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矫形体操是预防和矫正的主要措施。简单易行的是深呼吸运动和扩胸运动。两者都有扩展胸廓,预防肋椎关节强直,增加肺活量的作用,由于胸廓的扩张,还间接起到预防驼背畸形的作用。
(1):每天早晨、工作休息时间及睡前均应常规作深呼吸运动。深呼吸可以维持胸廓最大的活动度,保持良好呼吸功能。
(2)颈椎运动:头颈部可作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转动,以及头部旋转运动,以保持颈椎的正常活动度。
(3)腰椎运动:每天作腰部运动、前屈、后仰、侧弯和左右旋转躯体,使腰部脊柱保持正常的活动度。
(4)肢体运动:可作俯卧撑、斜撑,下肢前屈后伸,扩胸运动及游泳等。游泳既有利于四肢运动,又有助于增加肺功能和使脊柱保持,是最适合的全身运动。但本病患者严禁跳水,以免造成颈椎和颈脊髓损伤。
(5)髋膝关节:运动同类风湿性关节炎一样。
(6)两脚分开与肩宽,两手叉腰,抬头挺胸,目视前方,做。
(7)体位同前,吸气时两手变拳。经体侧上举与肩平,同时挺胸,肩部向收拢,头后仰,足尖踮起,呼气时还原。
(8)体位向前,吸气时两上肢伸直经体侧上举;呼气时双腿伸直,上体前屈,手触地面。
(9)距墙角一米处,两手分别撑在两侧墙上,与肩平齐,吸气时身体前倾,腰部前挺,脚跟不要抬起,呼气时还原。
(10)距墙一臂之远站立,双臂伸直,撑墙,略比肩宽,吸气时屈肘,前臂触墙,胸部前挺;呼气时还原。
(11)双手高举抓单杠悬吊,用自身重量进行牵引,也可以行引体向上,吸气时上,呼气时还原。
(12)其他锻炼方法可以参考骨质疏松的运动方法三。
除此以外,太极拳的大云手有助于增加脊柱的旋转活动;背伸肌锻炼有助于预防驼背畸形。
以上的锻炼方法,病人可以从中选择几节,一般一天锻炼1-2次,每个动作重复8-10次。
(13)在的应用:强直性脊柱炎容易造成颈椎、腰椎和髋关节的强直,所以要加强这些部位的锻炼。以下三个部位可以一个月测量一次,病人可以亲自看到自己身体功能在综合治疗后正在逐步改善,从而增加他们与疾病斗争的信心。
(1) 测量颈椎的活动度,包括前屈、后伸、侧屈、旋转。
(2)腰椎较为方便的是测量指地距,较为精确的是改良Schober实验。①指地距,指的是立位,双膝关节伸直位,双足并拢,身体尽量做屈曲(弯腰)的动作,测量指尖到地面的距离;②改良Schober实验,在双髂后上棘连线的中点与其上10cm处一点相连作一垂直线(即在皮带与的交点作一点,从此点沿脊柱向上 10cm处作一点),测量前屈时两点的延伸距离,正常人可达16-22cm,而重型强直性脊柱炎仅增加1-2cm。
(3) 虽然髋关节有多种运动方式,但对于病人来说屈曲功能最为重要。保持了髋关节的屈曲功能,对于的病人来说就是保持了生活自理能力。简单的方法是测量臀地距,指的是病人作下蹲动作,肛门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4) 劳逸适度过度劳累,促使骨关节破坏,易形成残废;过度强调休息,易使骨关节丧失活动能力,也将造成残废。根据,在疼痛能够忍受的情况下,注意关节的功能活动,这样既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又有利于保持关节功能,防止或减少残废的发生。患者一般不要全休,应坚持做一些一般性的工作。同时,避免的侵袭、避免感冒和外伤,避免长期从事弯腰的工作,适当理疗、休养。
强脊炎婚育注意事项
多种病因所致的疾病,遗传只是其中的一个病因,并不是影响本病的惟一因素。也就是说如果您是强脊炎病人,您的孩子患本病的可能性只有20%~30%。一些强脊炎病人,即使HLA—B2,抗原阳性者,其子女也并不都是阳性,即使其子女是阳性也不一定患病,因为正常约有5%HLA—B2,抗原可为阳性。
有报道,治疗强脊炎药物中的柳氮磺胺吡啶、、对有一定影响,但均是可逆的。还有报道,有致胎儿畸形的副作用,但多是用量较大后出现,而在治疗强脊炎时,全疗程的总量最多也不超过1000毫克。但从出发,在准备生育时应提前半年或更长时间停药,一般不影响生育质量。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如服用量过大、时间过久,因其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故对有时有些不良影响,但是可逆的,调整或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患病后不能每天只是思考疾病会不会发展,会不会致畸形,以后怎么办,这种情绪十分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应该正确地安排生活、学习、治疗、锻炼的时间,并以良好的情绪对待疾病。
再者,抑郁的心情也可导致全身各器官循环减慢,抵抗力下降,容易引起其他疾病。通过排解心理障碍,对自身疾病的正确评价,病人的态度由消极变为积极,病人的情绪由悲观变为乐观,配合治疗上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有一个健康的心态,配合外部治疗使病理上的躯体也走向健康。
企业信用信息强直性脊柱炎的康复治疗--《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13期
强直性脊柱炎的康复治疗
【摘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593.23【正文快照】:
·本文观点·药物治疗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基本治疗,也是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药物治疗至少应跟进到受累关节强直和疼痛完全消失。除全身性药物治疗外,还应考虑到受累关节的局部药物治疗。目前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物、糖皮质激素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林玉滕;章晓云;;[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年03期
曹虹;;[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年05期
龙巧红;;[J];华夏医学;2007年06期
马惠敏;赵金彩;刘俊英;何丽英;;[J];河北医药;2010年17期
黄璜;;[J];护理学杂志;2008年09期
高远;苏晓静;代永静;毛克亚;;[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赵金彩;刘俊英;何丽英;安永慧;王大随;;[J];临床荟萃;2009年18期
包秀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年23期
王珂;李芳;王翠香;;[J];齐鲁护理杂志;2006年15期
宋丽英;;[J];齐鲁护理杂志;2006年2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海德静;[D];吉林大学;2010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戴冽,汤美安,尹培达;[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9年01期
劳志英;[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9年06期
刘大立,张俊,张俊林,李朝;[J];中国中医骨伤科;1997年06期
申君,腾略珍,李爱芹;[J];中医正骨;1996年06期
李新忠,杨雪,曹在杰,宋丽峰;[J];中医正骨;1998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何光远;刘存斌;;[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2期
盛长健;刘健;;[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2期
张文;;[J];安徽医药;2008年02期
谢远军;[J];按摩与导引;2001年03期
彭梅梅;;[J];按摩与导引;2006年11期
张丽萍;武士英;;[J];按摩与导引;2007年09期
朱其秀;王强;;[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林家驹;陈利芳;;[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黄蕙芹;;[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毛凯平;周杰;荣刚;;[J];北京口腔医学;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唐芳;朱世琼;何锦华;艾艳;;[A];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康复护理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C];2011年
解益;董安琴;;[A];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康复辅助器具学组成立暨全国康复辅助器具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李静;陆瑾;丁勤能;段光宇;童凯;周玉艳;董勤;;[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唐志岚;刘天君;;[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姚云海;顾旭东;傅建明;李亮;;[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四次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雷虹;艾双春;;[A];二○○九年重庆市针灸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吴霜;张继荣;黄宇;龙燕;马丽;冯丽丽;李玫;陈庭凤;王莲芳;李玲;冯晓敏;;[A];2007年贵州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翁浩;刘先虎;刘旸;;[A];第二十五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八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田林;张军;刘晓燕;;[A];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神经病学会论文汇编[C];2005年
唐志岚;;[A];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第四届理事会2010年年会暨医学气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白殿春;[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付海燕;[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郎建英;[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王建明;[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刘玲;[D];湖北中医学院;2005年
金熙哲;[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潘芳;[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金荣疆;[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刘勇;[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韩清鹏;[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守国;[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朱杰;[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王洪亮;[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陈林;[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郇靖;[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周围;[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张文峰;[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董旭;[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张永玲;[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贾海涛;[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永敢;;[J];广西医学;2006年01期
吴健梅;[J];海南医学;2003年05期
王俊祥;顾光;陈海英;魏平;;[J];河北医药;2008年04期
裴海宏;奚玉珍;王莲;;[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6年05期
李珊瑚,欧阳燕兰;[J];护理学杂志;2002年07期
徐玉兰,胡兰萍,卿爱辉;[J];护理学杂志;2004年11期
郑淑君;叶晓青;李思勤;林芳宇;成守珍;陈维清;;[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年01期
陈敏;王莉;;[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年14期
周正球;周定华;吴炅;金艳;;[J];辽宁中医杂志;2007年02期
周文俊;[J];临床中老年保健医学;2001年01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连飞;罗试计;覃应莲;张秋丽;;[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王早琼;;[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1期
覃月彩;;[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年08期
杨柳;;[J];护理学杂志;2010年09期
邢运华;;[J];临床护理杂志;2009年02期
刘俊;;[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1年04期
李书先;;[J];齐鲁护理杂志;2007年01期
李晓兰;吴红丽;刘丽莎;王晓红;王瑶;张亚美;;[J];护理研究;2008年27期
杨小芳;田广芳;马茜茜;;[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19期
陈叶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小芳;;[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李春平;;[A];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暨中西医骨伤护理研讨观摩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海德静;[D];吉林大学;2010年
饶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雅研,邱翠嫦,沈莉,高从元,乔梁,王动;[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劳志英;[J];新药与临床;1986年04期
劳志英;[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8年03期
李新忠,杨雪,苑庆龄;[J];中医正骨;1996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德全!125100;[J];中国疗养医学;1999年01期
张合林,孙贵伶,胡长佳,张营昌;[J];双足与保健;2004年02期
邓俊钦;[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倪立青,徐静娟;[J];上海免疫学杂志;1995年02期
陈庆贺,姜洪和,王长纯,王东卯,吴方强;[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7年04期
邱志济,邱江峰,邱江东;[J];辽宁中医杂志;1998年10期
周燕媛;[J];中国针灸;1999年03期
刘晓敏,孟昭伦;[J];包头医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王伟;[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9年06期
王伟;[J];天津中医;199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厉巧;陈煜民;;[A];2004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2004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暨省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罗薇;阎小萍;金笛儿;马骁;;[A];全国中西医结合强直性脊柱炎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姚万仓;年妍;;[A];第五届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王毅;;[A];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CMIT-2004)论文汇编[C];2004年
刘圣根;段早辉;许晓华;蒋云根;林斌;;[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阎常人;;[A];第二届全国砭石疗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胡志刚;;[A];第九届全国软组织疼痛学术会议暨首届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软组织疼痛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骆方军;吕建新;;[A];浙江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何志勇;狄正林;章军辉;冯建翔;徐荣明;;[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戴冽;郑东辉;莫颖倩;杨斌;芦萌;;[A];全国中西医结合强直性脊柱炎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科 王玉明 王北;[N];大众科技报;2005年
衣晓峰;[N];健康报;2005年
石兰;[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刘秀凤;[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周慧敏;[N];家庭医生报;2005年
张玉鲂;[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魏鑫;[N];保健时报;2004年
刘道安;[N];中国医药报;2005年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周慧敏;[N];家庭医生报;2005年
詹建 刘亚民;[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彧;[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官健;[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王建明;[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赵伟;[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3年
杨春花;[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李维;[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赵绵松;[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朱剑;[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于健君;[D];复旦大学;2008年
白玉龙;[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英;[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孔维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鞠中斌;[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郭玉海;[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王小磊;[D];山东大学;2005年
鲁春华;[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年
路平;[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陶庆文;[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陈志坚;[D];广西医科大学;2003年
马桂琴;[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临床治愈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