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抑郁一般都是抑郁症心理疏导导,还需要吃药不...

《强迫症心理疏导治疗》连载之六——&第二章之“认识强迫类障碍”
什么叫心理障碍?指影响个体正常行为和活动效能的异常心理。可以看出,心理障碍会让人的行为受到干扰,学习或工作效率受到影响。例如,有些想法,不愿想,但控制不住;有些行为,不愿去做或感觉没有太大必要,但不做更难受。心理问题很多人都有,但什么样的心理问题才构成障碍?看对你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和你自己感受到的痛苦程度。例如,如果每天有几分钟的焦虑或情绪低落,很正常。如果每天有几个小时处于焦虑或抑郁之中,可能就有障碍了。
那么,强迫类心理障碍是如何产生的?心理疏导疗法是如何认识的呢?
一、神经细胞的兴奋与抑制
心理是大脑的功能,大脑是心理的器官。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活动有两个基本过程: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兴奋”就是大脑神经细胞工作,“抑制”就是休息。只有保持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对立统一,才能保障正常的心理活动。比如,早晨起来很清醒,大脑神经细胞兴奋性上升,抑制性下降,我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到了晚上,大脑神经细胞兴奋性下降,抑制性上升,当进入弥漫性抑制时,即入睡了。这是由于大脑神经细胞的功能在变化,由兴奋到抑制,由抑制转兴奋,兴奋和抑制循环交替。生物钟协调着大脑神经细胞的兴奋与抑制,就像汽车发动机的活塞运动一样,一上一下,保持着抑制与兴奋的对立统一,进而保障正常的心理活动。
二、症状的产生
只有保持大脑神经细胞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对立统一,才能保障正常的心理活动。而对于强迫类障碍者,这个对立统一关系常常被干扰而失去平衡。比如晚上很困了,神经细胞该抑制了,但由于心态不好,往床上一躺,就胡思乱想,“过去的、将来的、发生的、未发生的”不断涌上心头,有的甚至过分关注睡眠本身,导致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下不来、抑制性上不去,从而出现难以入睡等暂时的紊乱。倘若心理素质较好,调整得好,兴奋抑制暂时的失调是比较容易恢复的。但如果心理素质不好,总是不放心,持续焦虑就会导致兴奋和抑制长期处于僵持状态,升降不到位,就像白天和黑夜不能正常交替一样。如果抑制与兴奋持续不协调,长期僵持,大脑的神经细胞就会出现疲劳状态,进而出现功能的失调。失眠者往往在床上煎熬的时间长了,抑制性暂时上去了——勉强睡着了,但由于抑制上升不到位,一旦进入浅睡眠期,就很容易醒来,兴奋性很快上升,从而出现容易早醒或醒后不易入睡的情况。
大脑疲劳状态的存在可能有两种形式:1)可能是长时间兴奋占优势,抑制不下去,就会表现为自制力减弱,易激动、易发脾气、暴躁、伤感、坐立不安、情绪不稳、失眠多梦、易惊醒、对冷热敏感、出汗、手抖、恶心、呕吐及反射亢进等。2)可能是长时间抑制占优势,兴奋上不去,就会出现整天少气无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对事物不感兴趣、情绪低落、食欲减退、性功能减退、月经失调或闭经、意志消沉等。总而言之,疲劳的机制就是兴奋与抑制不协调。这种不协调时间长了,就导致了心理障碍。
大脑疲劳实际是大脑神经细胞功能的疲劳,即大脑神经细胞处于功能性失调状态。为说明大脑疲劳状态,拿举哑铃打个比方。如果该运动时运动(举哑铃),锻炼后,该休息就休息(放下哑铃),这样,能够劳逸结合,就不会导致手臂疲劳。相反,如果让你长时间一直举个哑铃,保持一个姿势,时间一长,你的手臂就会发酸,恐怕要休息几天才能恢复。这个“酸”不代表手臂有器质性损伤,而仅仅是功能性的疲劳。我们的大脑神经细胞也一样,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无法得到很好的休息,也会发“酸”,即大脑疲劳。如果通过自我认识,逐步调整我们的性格,对原来担心的不那么在乎了、不那么关注了,大脑神经细胞的功能就会逐渐恢复到正常的有机统一状态。
抑郁和焦虑是两个最典型的负性情绪,也是最常见的。抑郁和焦虑是由于心理素质不高,情绪波动,持续烦恼而引起的大脑疲劳状态。因此,首先要弄清心理障碍的原因是什么,找到根源,逐步解决。即本应平静的水沸腾了,就要明白“火”是怎么烧起来的,然后釜底抽薪,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鲁龙光教授认为,心理疾病形成于性格基础之上。强迫症患者的性格往往具有一个突出的特征,那就是过分的忠厚、老实、严谨、拘泥、刻板、认真、程式化、循规蹈矩、伦理道德观念过强、自我要求过高、自尊心过强、凡事都要求百分之百准确、追求至善至美、依赖性强、独立性差,这些都属于性格偏移或性格缺陷。本来,忠厚、老实、认真、严谨等都是优点,但凡事过犹不及,过分了就成了一种缺陷。性格缺陷使个体从幼年期开始心理上就有压抑感,表现为少年老成,像个小老头。这样从小精神紧张,日积月累,到一定时期就会饱和,如果遇到压力,负荷量过大时,矛盾就会激化,进而出现强迫、恐怖等症状。这就说明为什么这类症状多在青春期出现。换句话说,由于自幼有意无意地长期紧张,久而久之在大脑皮层上形成的兴奋区,医学上叫做“惰性病理性兴奋灶”,它的特点是不易消失,这一长期形成的病理兴奋灶就是强迫或恐惧症状较顽固的原因。
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存在相互的诱导关系。大脑皮层某一区域的抑制引起另一区域的兴奋叫正诱导,大脑皮层某一区域的兴奋,引起另一区域的抑制叫负诱导。当一个惰性病理性兴奋灶形成以后,由于负诱导的关系,在它的周围就出现抑制网,并将它包围起来,使兴奋进不去,这就使思想专注在这一点上而摆脱不开。为什么我们情绪稳定、心情轻松愉快的时候感觉症状减轻或消失,而在情绪低落、心身不适的时候感觉症状加重了呢?因为当心情愉快时,大脑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增强,由于负诱导的关系,惰性病理兴奋灶就会相对抑制,病态兴奋暂时被压下去。当心情不愉快或疲劳时,大脑神经细胞兴奋性减弱,抑制增强,由于正诱导的关系,病理兴奋灶就会增强,甚至扩散到大脑其他区域,这时就会由原来只怕一两样东西,变得怕很多东西,而摆脱不了。
在强迫与恐惧症状中,一般是由与某条件相联系的惰性病理性兴奋灶造成的。这种联系开始可能是由于某一外界刺激引起的,以后这一刺激虽然不存在了,但这种联系却固定了下来,形成了一种病态的条件反射。例如,某个患者一次偶然丢了钱,紧张恐惧,以后就出现怕丢钱的强迫和恐惧症状,丢钱这一外界刺激虽然早已不存在,但与此相联系的恐惧心理却固定下来,由此发展下去,继而出现了怕买东西、怕点发票、怕发报纸等症状。所以说,在大脑疲劳基础上形成的惰性病理性兴奋灶,就是强迫症、恐惧症形成的机理。
当然,我们说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兴奋灶,这只是大脑皮层的某些神经细胞的兴奋与抑制失调,是暂时的功能性的失调,而不是脑子里长了某种东西。
我们遇到过很多泛化的例子。比如,一个我疏导过的女患者,到了青春期,对异性很敏感,本来很正常,但由于她伦理观念过强,压抑这种感觉,开始不敢接触自己喜欢的异性,再发展到只要是异性都躲,后来,怕注意异性的敏感部位,到最后甚至连同性的敏感部位也怕。这些症状看起来好像五花八门,实际上都是性格的问题,自己把自己“框死”了。
三、要不要给自己扣帽子?
心理问题每个人都有,如偶尔的烦恼、焦虑、抑郁、恐惧等,但并不是有心理困惑,有焦虑、抑郁或恐惧情绪就叫有心理障碍了。只有这种焦虑、抑郁或恐惧出现比较频繁,严重干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才能称之为心理障碍。比如,一个人爱干净,每天多洗几遍手或平时比较注意卫生,但还没有对自己的日常生活造成太大影响,就不能叫有障碍,但如果一个人过分怕脏,每天洗手几十、上百遍,或每次洗手要数十分钟,严重影响了日常的生活,就可以说有障碍了。
大家可结合前面所讲的,想想自己的问题。自己属于什么?无论抑郁症也好,强迫症也罢,只是一个名词而已,医生作个诊断,只是他们的工作需要。你可以暂时定义一下,帮助自己理解,但并不是叫你给自己扣帽子。“我有强迫症,那我就低人一等,别人肯定会看不起我。”实际上,大家都是正常的,很多人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只是形成了一种不好的思维习惯或行为习惯,处处顾虑太多而已。知道自己是性格过头、严谨过头了,知道自己问题的根源在哪里,然后进行适当调整就可以了。
换个角度看,强迫对我们也是有好处的。比如,有不少人有点强迫性格或完美性格,做事情很仔细、很认真,就会让人很放心,领导往往会比较器重。有过心理障碍的人,对生活、对人生、对世界都会有一番更为深刻的认识。因此,强迫有时是有好处的,只不过这个好处的代价确实太大了,是以巨大的痛苦换来的。此外,按照进化心理学的某些观点,强迫可能也是人从动物时代长期进化的产物。为什么敏感,容易紧张?为了提防天敌或入侵者的袭击,准备随时逃跑。为什么怕脏?为了安全啊,不注意卫生,确实容易生病,生命就会受到威胁。但凡事都要有个度,如果这些不安全感过度了,过犹不及,就让我们痛苦了。完美性格是把双刃剑,过头了,就会表现出不利的一面。
强迫症状能不能完全改掉?当然可以,很多患者接受心理疏导治疗后,症状逐渐消失,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果大家能把性格的过头之处稍微矫正一点,做事情比较严谨,同时又不过度,不经常为此痛苦,心态能够相对平和,大家就是非常优秀的了。
我们的观点一直是让大家摘帽子,而不是扣帽子。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焦虑症是什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暂无相关推荐文档
焦虑症是什么|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心理医生和病患交流不超过10句话开千元药单|心理医生|药费单_新浪新闻
&&&&&&正文
心理医生和病患交流不超过10句话开千元药单
  近日,綦江一位家长陈利(化名)致电重庆晚报24小时新闻热线966988投诉:4月2日他带孩子到主城一家三甲医院心理门诊就诊,花了近百元挂专家咨询号后,从诊断到开药,医生与他和孩子的交流没超过10句话,药费却有近千元。陈利说对医生这种诊病方式失望,因为在他看来,心理门诊不该只有冷漠的医生与一堆冰冷的药。
  心理门诊诊疗一位患者到底需要多少时间?是不是应该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医患双方对此有些什么说法?重庆晚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重庆晚报记者 李梦真 熊志翔 彭洋
  医生与病患交流没有超过10句话
  说起刚上高中的儿子,陈利有些头痛。“孩子有些自闭,不爱与人交流。久而久之,迷恋上网络虚拟小说。”陈利说。在多次劝说无效后,陈利决定带孩子去医院看看。对于4月2日的这次看病经历,陈利表示“多寒心的”。
  在支付近百元的专家挂号费后,医生为陈利的孩子做了检查。之后在花了近五百元填写心理测试表、两项仪器检查后,医生得出结论。“在这近半小时里,医生与我和孩子的交流没超过10句话。虽然医生也问了孩子比如以前有没有被父母打之类的问题,但没有任何互动,问过就过了。”陈利说更让自己吃惊的是,医生没有给出病理名称,“她只说孩子的病很严重,我给你开点药。”
  很快,医生就为陈利的孩子开了近千元的药。当陈利再询问病因时,得到的回答仍然是“病很严重”。陈利向医生表示希望搞明白病历单上的内容以及所开药的成分,医生以“说了你也不懂”回应。
  “孩子到底是什么病?吃了药该怎么办?还来不来继续看?家长应该怎样做?”带着一大堆未解的疑问,陈利失望地离开。
  带着陈利的投诉,重庆晚报记者通过多种渠道联系这位被投诉的医生,但截至发稿时仍未联系上。
  该院心理门诊另一位医生接受了重庆晚报记者的采访。她认为,很多市民对心理疾病存在认识误区,觉得只要来一次把问题抛出来,与医生聊一聊就能把病治疗好。事实上,第一次交流通常只能预判出患者是心理疾病还是心理问题,然后再对症下药治疗。但很多时候,不少市民都是只要没看好病,就再也不来就诊了。
  诊疗一例有的半小时有的50分钟
  心理门诊接诊一位患者,诊疗时间到底应该多长?有没有具体标准?上周四,重庆晚报记者前往市内多家三甲医院心理门诊打探。
  这几家三甲医院心理门诊外的休息区都坐满看病的人。重庆晚报记者注意到,在其中一家三甲
  医院心理门诊看病的一位患者,包括物理检查、询问情况到最终开药,诊疗时间在半小时左右。重庆晚报记者询问得知,一些长期治疗的患者就诊时间更短,医生在了解病情进展后就开药,10分钟内就能结束治疗。在另一家三甲医院,医生的诊疗速度约50分钟一位患者。在诊疗期间,医生从睡眠、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对患者进行了解,之后再与患者商量治疗方案。
  今年67岁、家住巴南区的刘文(化名)告诉重庆晚报记者,她的爱人王文胜(化名)患抑郁症近10年,“最严重时整宿整宿失眠,也吃不下饭。”刘文说,确诊病症后,爱人就开始漫漫求医路,隔一两个月就会来医院开药。
  “其实与医生的交流不算多。第一次看病的时间最长,近一个小时,医生问了我方方面面的情况。到后来就是问问情况后开药。在心理治疗方面,还是家人起到更多的作用。”王文胜说。
  抑郁症强迫症需要治疗15~20周
  武警重庆市总队医院心理咨询科主任、医学博士、国家二级咨询师谭永红昨日接受重庆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心理疾病的治疗过程比较繁杂,要根据治疗情况不断调整。
  首先是收集资料。医生与患者交流并仔细观察。除了患者自述,医生也会适当设计一些问题去了解患者的一些生理心理指标。一般来说这个阶段需要2~3个小时。其次是根据症状做出诊断,假设可能的病症。第三是根据病症制定治疗方案,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第四是不断根据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情况进行诊疗调整,通过各种方法正确引导患者。一般来说,常见的抑郁症、强迫症等,需要15~20周等不同的治疗周期,每次治疗时间在50分钟左右。
  谭永红坦言,门诊心理咨询师资质确实存在良莠不齐现象,有时一些医生根据经验就直接做出判断,显得不够专业。对患者而言,可以多方打听选择口碑较好的医生,也可在中国心理学会官网里查找有注册资格的心理咨询师,其中有重庆板块,这个资格认证相对比较正规。
  咨询所重在情绪疏导
  医院门诊重药物治疗
  “医院心理门诊与私人心理咨询所最大的区别,在于对患者的干预方式不同。”重庆仁格心理咨询所所长赵庆告诉重庆晚报记者,医院主要通过药物和物理干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而心理咨询所没有处方权,主要通过与患者交流的形式,从生活、工作细节入手,了解患者的心理症结所在,并针对问题做疏导治疗或生活方式建议。
  赵庆认为,很多患者所谓的心理问题其实并非心理疾病,只是缺乏宣泄释放情绪的环境和方式。因此,一般心理咨询所的主要工作在于为患者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和方式。“几乎所有私人咨询所都会营造一个比较舒适、安静的环境,咨询师也会保持足够的耐心与患者交流。”赵庆说,目前我市私人心理咨询师平均一天也就接待2~3名患者,接待一名患者平均耗时2小时左右,以便有足够的时间深入沟通、疏导患者的问题。收费则是按小时收费,每小时200~700元不等。
  赵庆的观点得到市内一家三甲医院心理专家的认同。他说,导致患者口中“冷漠接诊”的原因,除了每天巨大的接诊量导致医师无法深入与患者沟通外,心理门诊的治疗手段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医院心理门诊与私人心理咨询所不同,带有明显的医疗性质,更偏重通过药物或物理对患者的生理进行治疗,比如以药物缓解、治疗患者的抑郁症、失眠症等。”他表示,心理门诊通过仪器等设备对患者进行测评,其结果足以为医师的治疗提供准确的判断,医患之间的交流对判断病情并非那么重要,这种交流环节的简省可能导致患者觉得遭受“冷漠接诊”。
  这位专家表示,医院心理门诊与私人心理咨询所对患者来说,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需要提醒的是,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心理问题着重疏导,也就是私人咨询所一般提供的语言交流、宣泄;心理疾病必须接受治疗,这是没有处方权的私人咨询所不能提供的。”他说,患者若无法判断自身属于哪种情况,可以先通过电话等方式与私人咨询所交流症状,若判断为心理疾病再去心理门诊,这样可以避免重复问诊产生的费用。
(原标题:医生与病患交流竟没超过10句话)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抑郁症心理疏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