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息肉病变《多发性胆囊息肉》

胆囊多发息肉样病变如何治疗?
问题: ● 患者性别:女
● 患者年龄:36
● 详细病情及咨询目的:胆囊形态及大小正常,于壁上见多个等回声隆起性结节附着,最大约7X6mm,其后不伴声影,不随体位变化而活动。CDFI无血流信号显示。肝胆脾双肾形态大小正常,未见异常回声。CDFI未见异常血流信号。超声提示:胆囊多发息肉样病变。请问如何治疗,有何后果,何原因? 谢谢!
● 本次发病及持续时间:初次发现
● 目前一般情况:无异常反应答复1: 你好!可以先定期复查为主,如果有症状可以中医辩证治疗!(不行应该及时手术治疗)平时注意: ★禁酒及含酒精类饮料   酒精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分解、解毒,所以,酒精可直接损伤肝功能,引起肝胆功能失调,使胆汁的分泌、排出过程紊乱,从而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及/或使原来的息肉增长、变大。   ★饮食要规律、早餐要吃好   规律饮食、吃好早餐对胆囊息肉患者极其重要。人体内肝脏主管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存储入胆囊内,而胆汁的功能主要是消化油性食物。如果不吃早餐,则晚上分泌的胆汁利用不上,存留于胆囊内,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间过长,即可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增多,所以早餐最好吃些含植物油的食品。   ★低胆固醇饮食   胆固醇摄入过多,可加重肝胆的代谢、清理负担,并引起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结晶、积聚和沉淀,从而形成息肉,所以,胆囊息肉患者应降低胆固醇摄入量,尤其是晚上,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如:鸡蛋(尤其是蛋黄)、肥肉、海鲜、无鳞鱼类、动物内脏等食品。: ★其它饮食注意事项   1、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   2、宜多食干豆类及其制品。   3、宜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   4、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或辛辣食品   5、宜用煮、蒸、烩、炒、拌、氽、炖的烹调方法,不用油煎、炸、烤、熏的烹调方法。
在寻医问药你还可以
大家都在搜: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就是在胆囊腔内壁上长出的赘生物,多由情志失调(压抑、、易怒)、饮食所伤(过量饮食肥甘厚腻、过量饮酒)、劳逸过度(劳累、劳神过度、安逸过度)、感觉外邪(暑湿、风寒)等所致。胆囊小的形如粟米仅1mm~2mm,大的状似桑椹可达2厘米,根据息肉数量可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其中,多发性息肉多数是由胆囊壁上皮细胞的基底膜内有胆固醇沉积的胆固醇沉着症,它是胆囊的良性病变,很少发生癌性改变。大多数胆囊多发息肉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并无症状,大约有5%以上的患者都是在例行体检中发现。在检查上,3~4mm以下的息肉在CT和核磁共振中难以发现或常常漏诊。多发性胆囊息肉的危害可表现为,患者平时诉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急性发作时,主要表现为右上腹或,伴有、,甚至发热等。还可能出现很多严重的并发症:胆囊壁坏死、穿孔、继发胆总管结石、急性胰腺炎等。
本文延伸阅读
胆囊息肉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或胆囊肿瘤,是泛指胆囊内壁隆起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亲切非结石性病变总称,大多数胆囊息肉的症状其他与慢性胆囊炎相...
胆囊息肉这是人体胆囊部位比较容易产生的一种病症。对于此症必须采取正确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同时要用相应的非手术措施进行辅助疗养。因此,想要确保...
胆囊息肉治疗费用需要多少?这是每位患者及其家属最为关心的问题。但是费用的高低不是绝对的,不同患者所需费用也不尽相同,费用受其众多因素而致,包...
胆囊息肉又可以叫做胆囊肿瘤。这种病是泛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亲切非结石性病变。对于胆囊息肉的治疗一般都是以手术为主,非手术治疗都是...
大部分胆囊息肉患者其实对本病并不了解,有些患者在...
北京协和医院
东院: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西院: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
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56号请问外科专家,多发性胆囊息肉有多大癌变率?应该采取什么治疗措施最合适?我是在体检时发现胆囊息肉的。谢谢。
全部答案(共2个回答)
现就你提出的问题,综合答复如下:
第一:首先将网上关于“胆囊息肉”的相关资料,转贴给你,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1、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教授 张柏和
《家庭医药》2003年5月号
谢雨是上海市某公司的会计,今年29岁。前几天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医生告诉她,在她的胆囊上发现长了胆囊息肉。检查结果让谢雨感到很担心和无所适从:胆囊息肉是否需要手术?会不会癌变?
随着B超技术检查的普及,像谢女士一样被提示患有胆囊息肉病的人越来越多。这种提示给予人们的概念是模糊的,不分真假,的确让人担心。
胆囊壁良性肿瘤的命名比较混乱。以往的医学书籍中,将胆囊的良性肿瘤笼统地称为乳头状瘤,或息肉。近年来习惯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到目前为止,有关胆囊良性肿瘤的命名和分类尚有争议,并未统一。我们还是以自己的实践经验习惯,将胆囊的隆起样病变分为良性肿瘤性病变和非肿瘤性病变(或称为假瘤)两种,前者以腺瘤为主,后者以胆固醇息肉为最多见。
胆囊良性肿瘤(腺瘤)是来自胆囊上皮的良性肿瘤,约占胆囊良性病变的23%,约占同期胆囊切除的1%,女性比较多见。部分病例会同时伴有胆囊结石。胆囊腺瘤大多数为单发,少数多发,可发生在胆囊的任何部位,平均直径5.5士3.1毫米,大多数腺瘤小于10毫米,此类腺瘤有较高的癌变率,随着腺瘤的增大恶变率增高,也有人将其称为胆囊癌的癌前病变。
胆囊的假瘤又称为非肿瘤性病变,主要包括息肉、增生性病变和组织异位病等,其中胆囊息肉最多见。胆囊息肉分为胆固醇息肉和炎性息肉两种,其中胆固醇息肉占67%。胆固醇息肉是胆固醇代谢紊乱的局部表现,此类息肉并非真性息肉,而是胆固醇结晶粘附在胆囊壁上形成类似息肉样的表现,可发生在胆囊任何部位(少数病例可能有胆囊结石)。其外观呈黄色分叶状或呈桑椹样,柔软而易脱落。息肉大小不等,一般为3~5毫米,绝大多数直径小于10毫米。炎性息肉可单发,也可多发,直径约3~5毫米,常伴有胆囊的慢性炎症。
临床对真性息肉(腺瘤)或假性息肉(胆固醇性)的诊断并不困难,有经验的医师根据B超、CT等影像学资料可以做出准确的判断。一般认为,息肉的直径大于10毫米时(特别是单发的息肉),患者可接受手术治疗,因为切除病变胆囊是目前唯一有效预防胆囊癌发生的措施。
对于那些小于10毫米、又无明显临床症状的多发病变,可暂不手术,但要定期做B超观察随访。如果认定是胆固醇性的息肉,可服用有利于胆固醇代谢,有利于胆囊排空的药物,如肝得健、普拉固、益肝灵、熊去氧胆酸(优思弗)等,可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同时,患者还要忌油腻饮食。
2、胆囊长了息肉怎么办?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教授 吕明德
近年来随着超声检查的普及,胆囊息肉被发现的机会增多了,门诊医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咨询:得了胆囊息肉怎么办,要不要吃药打针,或是做手术等。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来看看——
一、怎么会产生胆囊息肉
胆囊位于右上腹部,像一个梨形的囊袋悬挂在肝脏的下方,它的主要功能是收集、储藏由肝脏分泌的胆汁,在人体需要的时候排泄到肠道去帮助消化吸收食物。胆囊息肉就是在胆囊腔内壁上长出的赘生物,小的形如粟米仅1毫米~2毫米,大的状似桑椹可达2厘米,根据息肉数量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胆囊息肉的病理组织学上也就是在性质上并不都一样,它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胆固醇性息肉,最多见,95%以上的息肉属于这种类型。它是胆囊壁上的巨噬细胞吞食胆汁中的胆固醇结晶后聚积而形成的,经常多个同时存在。第二种称为炎症性息肉,是胆囊炎反复发作的过程中形成的局部组织增生,临床特点是大部分合并胆囊结石和慢性胆囊炎。第三种是腺瘤性息肉,少见,仅占全部息肉的0.5%,一般为单发性。三种息肉里只有它才是真正的肿瘤性病变,虽然属良性肿瘤,但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便有演变成为癌肿的可能。
二、胆囊息肉会造成什么危害
约5%的人群患有胆囊息肉,绝大多数不会引起任何症状,只是在超声体格检查时才被偶然发现。一小部分人会感到程度不一的右上腹闷胀或发作胆绞痛,这可能是息肉恰好长在胆囊管附近。胆囊管是向外排泄胆汁的一条很细的管道,息肉妨碍了胆汁的出路,造成胆囊腔压力升高而引发不适和疼痛,日久还会导致慢性胆妻炎。息肉合并结石的人出现上述表现,可能主要还是与结石有关。
前面谈到有三种不同性质的胆囊息肉,胆固醇性息肉和炎症性息肉如果不引起临床症状,对身体和生活并无大碍。腺瘤性息肉是一种有恶变倾向的肿瘤,应该说这才是最大的潜在威胁。按目前的影像学技术水平,只能大致上区别息肉的性质,至于判断息肉有无癌变在早期就更加困难。不过腺瘤性息肉毕竟很少见,总数不到1%,而且是否发生恶变与息肉的大小有密切关系。通过总结、分析大量的病例,发现1厘米以下的息肉几乎无恶性变者,一且息肉长大超过1厘米,癌变的机率陡然增高至2%-13%,有的医学文献报告甚至超过20%。
三、胆囊息肉一定要切除吗
首先要明确一点,目前没有甚么药物可以使胆囊息肉消退,因此打针或吃药是不能治愈胆囊息肉的。对需要治疗的胆囊息肉,现在唯一的方法是做手术,摘除整个胆囊。问题在于:有哪些胆囊息肉需要治疗。
得了胆囊息肉如果有反复发作的右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经医生检查又能排除是其他原因引起的,这种情况可考虑手术。如果已经形成了慢性胆囊炎特别是合并有胆囊结石,当然更应该治疗。
对于绝大多数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而且不引起任何症状的胆囊息肉,是否需要治疗主要取决于息肉的大小和增长的速度。处理这类胆囊息肉的具体做法是:首次检查发现不超过5毫米的息肉,以后每年一次定期超声复查。息肉在5毫米以上但未达到1厘米的,半年后再次超声检查,大小没有变化者可改为每年复查一次,相反如息肉有所增大则须密切跟踪,缩短复查的间隔时间。如果息肉大小已达1厘米或更大,或者在随访复查中增大超过了3毫米,为了排除癌变的可能,应该施行胆囊切除术,并做病理组织学鉴定。
总的来说,无症状的胆囊息肉绝大部分不需要治疗,如果是多发性小息肉更可放心,因为这种情况基本可以诊断为胆固醇性息肉。较大的息肉需要将胆囊切除,手术主要是预防性的,多数病例切除后经病理鉴定仍属良性病变。只要手术及时,即使息肉已有恶变也多处于早期,预后是良好的。胆囊被摘除之后,由肝脏分泌的胆汁直接排入肠道执行消化功能,手术对身体一般无明显的不良影响。
第二:“多发性胆囊息肉有多大癌变率”,此话不太好定,因为疾病的发展及相关的结果等,均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如:自身素质、心理压力、情绪波动、疾病本身的性质等等。总之,应定期到医院去复查,多咨询专科大夫,由他们给予诊治。此为上策。
祝你一切顺利!!
息肉是一种多发病 ,分为单发性胆囊息肉和多发性胆囊息肉两种 ,得了此病 ,一般需要手术治疗。对于单发性胆囊息肉来说 ,如果息肉较小 ,手术切除后可能仅为胆固醇结晶。但假如确诊为多发性胆囊息肉 ,或体积较大的息肉 ,一般应考虑手术切除胆囊。否则 ,假如息肉恶变 ,成为胆囊癌 ,其预后极差 ,多数病人在发病数月内死亡。对于息肉较小 ,又不愿意手术者 ,应当严密随访 ,定期复查B超 ,如发生变化应尽...
相关信息息肉是一种多发病 ,分为单发性胆囊息肉和多发性胆囊息肉两种 ,得了此病 ,一般需要手术治疗。对于单发性胆囊息肉来说 ,如果息肉较小 ,手术切除后可能仅为胆固醇结晶。但假如确诊为多发性胆囊息肉 ,或体积较大的息肉 ,一般应考虑手术切除胆囊。否则 ,假如息肉恶变 ,成为胆囊癌 ,其预后极差 ,多数病人在发病数月内死亡。对于息肉较小 ,又不愿意手术者 ,应当严密随访 ,定期复查B超 ,如发生变化应尽早手术 ,现在胆囊切除可以做腹腔镜手术 ,创伤小恢复快 ,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 胆囊息肉是胆囊黏膜向胆囊腔内生长出一种突起的局限性病变。患者一般没有什么症状 ,有的患者只是感到右胁下不适 ,通过B超检查可被发现。近几年 ,随着B超检查的普及 ,临床发现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同时 ,因为胆囊息肉样病变可包含良性、恶性病变共 20余种 ,患者常由于担心癌变而四处求医问药。那么 ,胆囊息肉到底是什么样的疾病呢 ?
胆囊息肉的易发人群
大样本调查资料统计结果表明 ,胆囊息肉的人群发病率为 5%以上 ,且男性居多。国外19 9 9年对 19 4767例日本健康人作B超普查 ,查出胆囊息肉样病变 109 26例 ,占 5. 6%,其中男性发病率为 5. 9 %,最多见于 30~ 40岁人群 ;女性发病率为 4. 5%,最多见于 40~ 50岁。多项调查研究发现 ,胆囊息肉样病变与性别、葡萄糖不耐受等有关。此外 ,男性肥胖与其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而女性则无此相关性。
胆囊息肉的类型及分类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表现形式包含很多病理类型 ,病理分类为非肿瘤与肿瘤性病变两大类 ,肿瘤性病变又分为良性和恶性。
1.非肿瘤性病变 :其中以胆固醇息肉最为多见。国外 19 9 5年报告 ,胆固醇息肉占胆囊息肉样病变的 65%,国内报告的 288例患者中胆固醇息肉占 62. 5%。其次为炎症性息肉、腺瘤样增生及腺肌瘤等。
(1)胆固醇息肉 :胆固醇沉着是胆囊息肉的重要病因 ,胆固醇沉着于胆囊黏膜固有膜的巨噬细胞内 ,逐步向黏膜表面突起 ,促使黏膜上皮增生、罗 -阿窦增多及肌层增厚而形成息肉。胆固醇息肉的病理特点为多发性小息肉 ,曾有胆固醇息肉 74例病例报告显示 :直径小于10mm者占 9 7%, 50%为多发性 ,平均 3. 09±3. 31个 (肿瘤性息肉多为单个病变 ,有临床鉴别意义 )。胆固醇息肉质脆带细 ,易与黏膜分离 ,不伴有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 ,也不含其他基质成分 ,即便伴有炎症也很轻微 ,到目前为止未见有癌变报道。
(2)炎症性息肉 :为炎症刺激所致的一种肉芽肿 ,直径约 5mm ,单发或多发的广基性结节。其组成成分有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慢性炎症细胞 ,息肉周围的胆囊壁有明显炎症 ,至今尚无癌变报道。
(3)腺瘤样增生 :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增生性病变 ,为黄色质软的疣状物 ,直径约 5mm ,单发或多发。其组成成分为丰富的结缔组织中含平滑肌束及杯状细胞 ,其表面有上皮增生并伴有肠化生。腺样增生因黏膜上皮伸入肌层形成的罗 -阿窦明显增多 ,窦口上常有狭窄 ,致窦内常有胆汁淤积、炎症或胆石嵌入 ,有癌变可能。
(4)腺肌瘤 :存在黏膜上皮局部变化、肌纤维增生与局限性腺肌增生 ,故医学上又称为腺肌增生症 ,有弥漫型、节段型与局限性三种。腺肌瘤也是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增生性病变 ,也可能癌变。
2.肿瘤性病变 :此类病变中以良性的腺瘤为主 ,恶性主要为胆囊癌。
(1)腺瘤 :多为单发的有蒂息肉 ,外形可呈乳头状或非乳头状 ,恶变率约 30%,癌变机会与腺瘤大小呈正相关。 19 9 8年国外学者观察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时发现 ,其中 9 4%直径 <10mm , 66%的患者年龄 10mm , 75%的患者年龄>60岁。研究认为 ,胆囊腺瘤的发病率很低 ,在 1 0年内施行的 12 153例胆囊切除中 ,仅 81例为胆囊息肉样病变 ,只占 0. 7%,而其中是腺瘤的仅为 9 . 6%;而同期人群中发现胆囊癌 225例 ,占 1. 85%,可见本病虽有癌变的可能性 ,但对人群构成的威胁并不太大。
(2)腺癌 :分为乳头型、结节型及浸润型。前两者为隆起性病变 ,直径约 20mm。因此表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胆囊癌往往为早期 ,其中乳头型癌绝大多数限于黏膜和肌肉内 ,预后良好。
胆囊息肉的诊断和治疗
1.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 :由于此类患者往往无症状或症状轻微 ,主要靠影像带诊断 ,以B超为首选。国内专家报告B超的检出率为9 2. 7%,特异性为 9 4. 8%,假阳性率为 5. 2%,准确性明显高于CT。专家认为B超能清晰地显示息肉病变的部位、大小、数目和局部胆囊的变化 ,既简便又可靠。国外研究认为内镜超声比B超更准确 ,提供的图像更清晰。CT检查胆囊息肉是否有蒂比较敏感 ,增强CT能鉴别肿瘤与非肿瘤样胆囊息肉样病变 ,能可靠地筛选出应予手术的肿瘤性病变。
2.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治疗要根据息肉大小 ,良性和恶性等不同 ,给予手术治疗。
(1)胆固醇息肉 :大多数人无症状 ,且胆囊功能良好。患者在平时应每 3~ 6个月予以B超随访 ,一旦出现明显症状或息肉迅速增大才考虑手术。如胆囊功能良好 ,可行经皮胆囊镜息肉摘除。此类息肉直径往往 <10mm(82%),并以多发性为主 (75%),外观呈桑椹状 ,蒂细如线 ,质脆易落 ,很容易摘除。如胆囊功能不良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
(2)良性非胆固醇性胆囊息肉 :包括腺瘤与腺肌瘤病、炎症性息肉及腺瘤样增生罕见的间叶组织肿瘤等。其中炎症性息肉虽无恶变报道 ,但均伴有程度不等的胆囊炎症 ,且多有临床症状 ,其余类型则均有恶变可能 ,因此一经查实应及时手术切除同时做病理切片以明确病变的性质。
胆囊息肉样病变易发生肿瘤的高危因素主要有 6个方面 :①单发 ;②直径 >10③广基或蒂粗大 ;④病变增长 ;⑤年龄 >50岁 ;⑥合并胆石。但有专家强调 ,对直径 <10mm的息肉也不能放松警惕 ,必须定期随访。对胆囊息肉样病变可采用 3种不同的胆囊切除术 :即在胆囊周围结缔组织中剥离的单纯胆囊的除术、切除全部胆囊结缔组织的全厚胆囊切除术及加做胆囊床部分肝组织切除的扩大胆囊切除术 ,根据术前判断胆囊息肉性质加以选择。就癌肿而言 ,直径 18mm ,即有晚期癌的可能 ,可直接开腹行扩大胆囊切除术 ,甚至要做广泛淋巴结清扫。
近期喝酒喝多了,总感觉右侧肋骨第三根的区域有胀痛的感觉。以为是肝脏有问题,就去医院检查。做了彩超和大...
近期喝酒喝多了,总感觉右侧肋骨第三根的区域有胀痛的感觉。以为是肝脏有问题,就去医院检查。做了彩超和大...
近期喝酒喝多了,总感觉右侧肋骨第三根的区域有胀痛的感觉。以为是肝脏有问题,就去医院检查。做了彩超和大...
近期喝酒喝多了,总感觉右侧肋骨第三根的区域有胀痛的感觉。以为是肝脏有问题,就去医院检查。做了彩超和大...
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多余肿物,现代医学通常把生长在人体粘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息是多出、盈余之意,《说文解字》记载“息,寄肉也。”《黄帝内经 ·玉篇》说...
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多余肿物,现代医学通常把生长在人体粘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息是多出、盈余之意,《说文解字》记载“息,寄肉也。”《黄帝内经 ·玉篇》说...
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多余肿物,现代医学通常把生长在人体粘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息是多出、盈余之意,《说文解字》记载“息,寄肉也。”《黄帝内经 ·玉篇》说...
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多余肿物,现代医学通常把生长在人体粘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息是多出、盈余之意,《说文解字》记载“息,寄肉也。”《黄帝内经 ·玉篇》说...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胆囊多发性息肉病变是什么意思?_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胆囊多发性息肉病变是什么意思?
拇指医生提醒您: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女28岁|科室:胆肝外科
黄骅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你好,最大的多大呀?小于1厘米的可以观察,大于的建议手术。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
目前结果提示你可能存在胆囊息肉,而且是多个息肉的。需要了解息肉大小,看一下是否需要手术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扫描二维码
胆囊息肉样病变多发,大的7mm-5mm,需要手术治疗吗?容...
来自:河南省 济源
浏览 535 次
提问时间: 10:55
回答数量:
最佳回答百姓健康网
53603 位专家为您在线解答
病情分析: 胆囊息肉一般是是由于胆固醇息肉或者腺瘤息肉,你的情况是5-7毫米,如果没有什么表现不需要治疗。如果息肉增大比较快,或者是伴有症状,需要手术治疗,你可以三个月检查一次彩超看看有没有变化。
TA帮助了406人
回答列表(5)
TA帮助了1261人
病情分析:
问题分析:你好。请问有没有腹痛、腹胀的症状?是否伴有胆囊结石?有没有合并其他疾病?如果有明显腹部症状或伴有胆囊结石并胆囊炎反复发作,建议手术治疗。意见建议:因不能直接接诊病人,难以全面了解病情,建议到正规医院普外科或肝胆外科就诊。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2871人
病情分析:
像你说的这个情况胆囊息肉从你描述的这个情况来看,直径7个毫米其实还没有完全达到进行手术治疗的指证你们正常情况下胆囊息肉,直径在0.9个厘米,并且,因为你这个胆囊息肉产生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这才是达到手术治疗的标准,目前你这个情况可以观察。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2024人
病情分析:
你好,一般情况下单发的胆囊息肉不超过一公分,不需要手术治疗的,超过一公分,需要手术切除。像你说的这种情况,多发的胆囊息肉样病变,虽然大的不到一公分,有恶变的可能,治疗需要手术切除。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3094人
病情分析:
胆囊息肉是胆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超过1CM的易恶变,多发的也易恶变。建议早做手术治疗,并行病理检查,可以先做微创手术,术中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212人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您描述分析,像您这种单发的5-7mm的胆囊息肉,一般情况下是不会造成腹部不是及疼痛感的。平时在体检时发现。建议:多发胆囊息肉如果你现在没有其他不适,可以观察,每隔半年复查一次,不需要治疗,多发胆囊息肉超过1厘米和有明显的疼痛不适可考虑做腹腔镜胆囊摘除。多发胆囊息肉不会癌变的。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13655人
病情分析:
你好,宝宝这种肚脐息肉的现象主要还是发育不好的原因导致的。
意见建议:
我建议你最好是在带宝宝到医院检查一下,如果没有其他问题的话。可以等孩子大一点的时候再考虑手术治疗。
TA帮助了12985人
病情分析:
你好,你的情况属于胆囊炎,胆囊息肉,症状主要由胆囊炎引起
意见建议:
建议手术切除胆囊,胆囊息肉有癌变可能,最好切除,如果不手术可以消炎治疗,脾脏高回声考虑钙化可能,可以做ct检查明确。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TA帮助了13434人
病情分析:
你好,胆囊壁跟胆囊息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胆囊壁一般指的是内壁。
意见建议:
胆囊壁跟胆囊息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胆囊息肉是指的内壁上新生病变,直径小于1.0l厘米的息肉不需要处理,定期复查腹部超声即可。
TA帮助了12829人
病情分析:
您好,根据您描述的情况来看,考虑是气管或是肺的问题导致的,与胆囊关系不大。
意见建议:
建议您看呼吸科,进行胸片及血常规检查,然后根据检查结果针对性用药进行治疗。
TA帮助了13323人
病情分析:
你好,胆囊息肉小于一厘米,是不需要处理的,定期复查,
意见建议:
半年复查一次胆囊彩超,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油炸,油腻食品,多喝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发性胆囊息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