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康乃馨老年病医院年轻化了

健康老年与生命早期有关
&&&&据最近一份调查数据显示,不久后,世界上老人的数量将超过儿童。在未来5年中,人类历史上65岁及以上成年人的数量首次超过5岁以下儿童;到2050年,这些老人的数量将多于14岁的儿童,世界人口正快速老年化。而广西到2011年末,80周岁及以上的老人已经突破100万人,65周岁及以上老人达到456万,占总人口的8.77%。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当人到了六七十岁,该患上糖尿病的已经患上了,该有高血压的也成了高血压患者。到老年才来讲身体健康,是不是已经太晚了?”面对记者的提问,当天义诊现场的一些医生认为这话有一定道理,因为“一个健康的老年,其实是与生命早期有关的”。医生们告诉记者,一个人还在母体时,如果宫内营养不良,可能会增加在成年阶段患循环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可能会增加成年人阶段患慢性支气管炎的风险;肥胖或超重青少年,可能会在成年阶段发展成糖尿病、癌症、呼吸道和肌肉骨骼疾病等慢性病。因此,要构建一个健康的老年社会,每个人都应当“从小做起”。
&&&&老年病有“年轻化”趋势
&&&&“从小做起”不仅是说从年龄小的时候就该重视健康,还要从小事上加以重视,如每天摄入的油盐量要控制。
&&&&“我们现在的饮食结构完全是颠倒的。”在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义诊台前,一名老年病科的医生拿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卡片,指着上面的内容对记者说,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这个膳食宝塔,塔底是五谷杂粮,第二层是蔬菜水果,第三层是肉类、蛋类,第四层是奶及奶制品,塔顶则为油、盐,随着塔层增高,摄入量减少。
&&&&“我们现在的饮食结构是肉类最多,成了塔底,油、盐摄入也偏高。”这名医生说,饮食结构的不平衡,加上生活方式的改变,如现代人吃饱就坐,缺少运动,使很多疾病“应运而生”:骨质疏松提前来了,肥胖、糖尿病等等也提前而来。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过去认为是老年病的疾病,如今在年轻人中也时常可以看见,都有了年轻化的趋势。
&&&&老人心理健康常被忽视
&&&&在当天的义诊现场,记者发现,各家医院来的都是老年病科、预防保健科、内分泌科等科室的医务人员,没有心理科室的。“极少有老年人进行心理咨询的。”医生们说。
&&&&“我们没有什么心理毛病,不需要看心理医生。”现场一些来量血压、咨询其他疾病的老人这样对记者说。他们说,如果遇到烦心事,会跟家人、老伴唠叨。
&&&&老年人真的不需要心理咨询了吗?心理医生告诉记者,中国的老人只是还没有看心理医生的习惯。其实,一些老人,特别是子女不在身边独自生活的老人们常常感到孤独寂寞,这种孤独感不是靠与同龄人聊天打牌就能消除的。对子女的思念而产生的孤独感会对空巢老人的健康带来影响。研究表明,孤独的人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可能性比正常的高3倍,死于心脏病和中风的概率为正常人的2倍;孤独的人容易染上不良嗜好,如不运动、好烟酒等,或者睡眠不好,衰老快,免疫也低下。长期孤独的人,还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因此,医生们建议,子女们应常回家看看老人,多与老人拉家常,耐心倾听老人的倾诉。不要听见老人唠叨就急忙打断,令他们话说到一半就被噎在心里。多与老人交谈,能减少老人的孤独感,有益他们的身心健康。
责任编辑:您现在的位置是:医院首页 & 科研教学 & 专家访谈
警惕老年病“年轻化”
本篇发布于: 共点击:720次
&&&&&&&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神经内科专家魏秀娥主任说,老年性疾病习惯上是指恶性肿瘤、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骨质增生等常见于老年人的一些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抽烟、酗酒、饮食偏油腻,同时由于一些青年缺乏体育锻炼,原本只有老年人才会得的一些疾病,如今竟发生在一些30到40岁的年轻人身上,发病年龄比以前提前了10多岁,心脑血管病已成为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第一杀手”。因此,冬季里要提高疾病自我防范意识的不仅仅是老年人,中青年人也不能放松。因为这部分人群的家庭与工作压力都较大,如果平时不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非常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类疾病。
&&&&&&& 魏主任介绍说,从医院门诊接诊的情况看,老年病日趋年轻化问题已越来越突出,收治率呈上升趋势。在三、四十岁这一年龄段中与心肌梗塞、脑中风有着密切联系的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乳腺癌、大肠癌在年轻人中发病率明显提高。有些青年的器官应变能力下降,造成肌肉僵硬、萎缩,腰酸背痛现象逐渐增多。
&&&&&&& 她指出,“老年病”年轻化一方面反映出我国全民体质的下降,另一方面也表明百姓健康意识的提升。一些“老年病”预防胜于治疗,而预防就在于运动。同时要增强健康意识,坚持每年的体检,尽早发现一些潜在疾病。
&&&&&&& 是哪些因素导致了老年病“年轻化”呢?综合分析其原因主要有:1、饮食习惯的改变;2.年轻人压力大、节奏快的工作方式导致一些疾病提前。发病人数的增多与发病年龄的走低,主要与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饮食西化、吸烟等因素有关。现在西餐因为制作方便,口感好,炸鸡块、烤香肠、奶油、面包……这些“舶来”的西式食品,以高脂肪、高热量、高胆固醇以及低纤维为主,而且炸、烤的食物偏多,摄入后会影响人类内分泌系统,危害健康。魏秀娥主任提醒大家,中国传统的的饮食习惯仍应大力提倡,可多吃豆腐等豆制品,多吃白色肉类如鸡、鸭、火鸡肉,少吃红色肉类如牛肉、猪肉等。针对日益严重的“老年病”年轻化问题,魏主任建议应当从四个方面来进行预防。
&&&&&&& 首先是改变年轻人的生活习惯。魏主任说,出门乘车、抽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增加了年轻人患老年病的几率。年轻人应当吃少、动多,既能“管住嘴”,也能“管好腿”,加强体育锻炼和健身运动,合理搭配饮食。避免呼吸道感染、过劳及其他重压力下工作的发生,尽量争取充足的睡眠,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 第二是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紧张的工作环境容易使年轻人患上高血压等老年病,应当营造和谐稳定的工作氛围,保持良性的竞争,使年轻人在工作时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
&&&&&&& 第三是提升公民的科学素质和保健意识。老年病主要以预防为主,而预防的前提则是年轻人对这些疾病的科学认识以及保健意识的提高。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除了日常的宣传普及外,应当从根本上提升社会公民的科学素质,增强他们对疾病的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自身的保健意识。
&&&&&&& 第四,导致老年病“年轻化”的主要原因是生活习惯的不科学以及社会疾病预防体系的缺位等。构建完善的疾病预防保健体系,从基层做起为各种疾病构筑“安全防火墙”。我们经常组织去乡镇、社区义诊,目的就是要加强基层、社区居民的疾病预防保健知识,争取从源头上提升公民的保健和预防意识,杜绝因“无知”而导致“老年病”向年轻人集聚。只有从根本上断源截流,才能及时的制止老年病年轻化的趋势,提高全民的体质。
版权所有: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备案序号:苏ICP备号 | 维护制作:
联系地址:徐州市煤建路32号 咨询邮箱: 邮编:221006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老年病越来越年轻化
  “三十岁的人,六十岁的心”,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青壮年压力加大,这一略带玩笑意味的话,正在许多青年人身体上应验。骨科发现:30岁的人开始出现60岁的膝关节,神经内科医生发现:越来越多30岁的人出现60岁人才会有的脑血管疾病。血管、骨头都变得脆弱了,继而导致一些老年疾病前移至青壮年时期。“针对不同的疾病,青壮年群体也应适时地进老年疾病的预防。”神经内科主任周伯荣表示。
  “三高”是脑年轻化的原因之一
  今年20多岁的小李是职场上的拼命三郎,由于工作性质多吃少动,经常在办公室久坐,年纪轻轻的他在体检时发现了、高、等问题。自恃年轻的他也没有太留意这些体检指标,不想前一段时间单位事情繁多,小李一连开了三四个通宵后,终于开始出现头部疼痛、全身麻木的现象,这才急忙前往进行救治。经神经内科医生检查,原来小李患上的是往往六七十岁老年群体才高发的脑中风(又称脑卒中)。
  周伯荣表示,脑卒中、梗塞这些以往传统的老年性疾病,早已出现了发病年轻化的趋势。“这要放在以前,20多岁脑中风,那是不容想象的,而现在类似的却并不少见。关键就是‘三高’出现的年龄提前,从青年阶段就开始对血管进行侵蚀,加之该群体本身的高压、过度劳累,由此带来的脑中风、急性心梗也不奇怪了。”
  壮年血管型增多
  除脑中风之外,诸如老年、帕金森综合征这些原本与年龄老化密切相关的疾病也有向壮年群体侵袭的趋势。虽然大多数的老年痴呆目前仍没明确其真正的发病机理,但血管型老年痴呆是血管过早导致脑部小血管病变继而引发的。青壮年人血管变得脆弱了,以致血管型老年痴呆的发病年龄也提前了。此外,研究显示,老年痴呆和过度劳累、过度消耗、情绪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全球的老年痴呆发病时间都呈现出向青壮年前移的趋势。”广医三院神经内科主任周伯荣表示。
  在其日常的接诊中,周伯荣就碰到过40来岁就被诊断出老年痴呆的中年患者。“刚开始,这些患者的症状就是,总是记不起前发生的生活琐事,长此以往便常常发气,变得脾气很暴躁,经常跟家人吵架。后来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原来是患了老年痴呆症。目前,对于老年痴呆症,没有特别有效的预防方法和特效药。如果发现较早,便可以借助治疗延缓发病期,减轻家庭受疾病折磨之苦。”
  ●专家支招
  食要“三低” 生活节奏要张弛有度
  周伯荣表示,心脑血管疾病也好,老年痴呆也罢,其实都可以从发病原因上来分析得出预防的方法。而且两疾病间还有一定的共通性,比如都和血管病变、心理因素存在一定的关联。
  脑中风、老年痴呆都需要人们从青年阶段开始做好心脑血管的维护,而高盐(可致)、高糖、高脂饮食则是导致血管病变的关键因素。“所以,人们对应地应从‘三低’饮食、吃动平衡角度预防自己的血管病变。”周伯荣表示,又鉴于许多患上这两类疾病的青壮年人都和自己情绪上的高度、生活节奏过快无序有关,青壮年人也应时刻保持自己良好的精神状态,工作、生活张弛有度、劳逸结合;减少无谓的熬夜,就能很好地预防脑中风、老年痴呆的提前侵袭。
  性行为提早,30岁前得肿瘤的增多
  30岁前发病的占15%以上
  子宫癌症是除之外的第二大妇科恶性肿瘤。由于该疾病往往和不洁净性生活和感染有密切的关系,以前该疾病往往是在婚后女性中高发。广医三院妇科学科带头人王沂峰博士表示,由于性行为提早、多性伴现象增加,近年来我国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而且明显趋于年轻化,“国外有报道,30岁以下年轻妇女占宫颈癌患者比例达到15%至20%,我估计国内的情况也不低于这个数字。”
  在王沂峰的日常接诊中,低龄段子宫癌患者也在不断增加。有的患者刚刚结婚就发现了这一类疾病,有的甚至还没婚育史就出现了子宫恶性肿瘤。正是由于子宫癌年轻化趋势明显,患者对于保住子宫的治疗方法需求也在逐步的扩大。“子宫毕竟是女性的一个重要器官,尤其是对于尚未婚育的女性而言,其生育功能的存在完全仰赖于子宫。在预防癌症发生的同时,医院也做出了许多尝试,并在前不久在国内第一次成功实施了保子宫的治疗方法。”
  ●专家支招
  改变传统观念提前做妇检
  王沂峰表示,从子宫癌的预防角度而言,女性应该转变观念,从“婚后才做妇检”到“有性行为后就开始做妇检”。大力开展防癌普查,21岁以上或有3年以上性经历的女性都应该接受宫颈癌筛查,尤其是高危人群,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此外,应大力提倡晚婚,积极开展,广泛推行新法接生,注意性生活卫生,重视并积极处理宫颈撕裂和。
  年纪轻轻就得飞蚊症
  用眼过度,飞蚊症频发
  在看明亮的地方、白墙壁和蓝天的时候,可以看到眼前有虫子和线头样的东西在飞舞,并感觉到和视线一起移动,眨眼时也不消失,但在暗的地方就感觉不到,这种眼前出现“浮游物”的感觉被称为“飞蚊症”。
  与年轻人缺乏运动锻炼的情况相反,现代人对于眼部的运用则完全处于过量过度的状况下。长期视觉,也往往会带来一些眼科疾病的高发和发病时间前移。“病理性飞蚊症就是其中之一。”吴艺主任表示。
  减少过度用眼,生理性飞蚊症一般无需治疗
  吴艺表示,正常情况下,眼球中的大部分是被一种叫玻璃体的状透明物质所填充。光线通过和水晶体,再通过这个玻璃体到达视网膜。可是,一旦此玻璃体因某种原因而变混浊时,你再看明亮的背景,这种混浊的影子就会映在视网膜上,并随着眼球的运动而移动,使你看到眼前有虫子或线头之类的“浮游物”飞舞,从而导致飞蚊症。这种和由此而致的飞蚊症既有生理上的原因也有病理上的原因。因此,医学上分为生理性飞蚊症和病理性飞蚊症。由于该眼科疾病大多和人们用眼过度有关,如果确诊为生理性的飞蚊症,并没有治疗的必要。往往改善视觉疲劳就能缓解症状。(南方都市报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病理性飞蚊症值得警惕
  与生理性飞蚊症无治疗不同,一些病理性的飞蚊症则值得注意。该疾病往往可以提示人们出现了视网膜裂孔和、、等几种眼科疾病。由于玻璃体离以及其它原因,视网膜上可以出现裂孔,并使液化的玻璃体渗入裂孔,初期症状就是眼前浮游物数量的急剧增多,若放任下去将会导致失明。视网膜裂孔的治疗可采用激光将裂孔的周围凝固(激光凝固法),以防止,这种疗法可以在门诊治疗;如果已发生视网膜脱离,则必须住院治疗。所以发生病理性的飞蚊症后,也需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需排除视网膜破洞及剥离。
  此外,眼睛的膜中一旦有细菌或病毒进入,眼睛就会发生炎症,这时,白细胞和渗出物将会从血管进入到玻璃体内,从而产生飞蚊症的症状。炎症加重时,浮游物增多,视力下降,一般可采用抗炎症的内服药或滴眼药来治疗。
  ●专家支招
  发病后七分在于休养
  据介绍,飞蚊症是一种三分治疗七分养,一旦确诊患者应禁食辛辣、烟酒、煎炸食物、禁熬夜和用眼过度。若检查不是很严重,则应该在用眼之余,按摩眼睛周围,以放松肌肉,使气血顺畅。
  按摩的方法是:仰卧在床上,闭着双眼用拇指、食指分别放在眼眶上下,向内外各旋转50次,再换食指、中指呈剪刀状按摩双眼角,内外各旋转50次,最后用食指、中指并拢闭着双眼按摩眼球,内外旋转各50次。按摩时轻重以能忍受为好。按摩完后稍停刻,到宽敞处极目远望数分钟。每日坚持两次,晚上用毛巾热敷一次。按摩治疗期间,忌在强光下看东西,忌看字特别小的书籍和刊物。
  适度运动预防关节性骨病变
  五大因素致青壮年高发、
  今年29岁的何先生近来经常出现颈椎疼痛的现象,有时甚至会出现气促的现象。直到上医院做了一系影像检查,这才发现年纪轻轻的他就患上了骨退行性病变这一老年病。
  孙洪涛表示,受时下青年人群长期缺乏运动、日照减少、长期固定体位工作生活、饮食结构不合理、高压工作环境中引发的内分泌失调等五大因素影响,以往经常出现在老年人群中的骨退行性病变―――、等骨关节疾病,已开始向年轻群体慢慢侵蚀。以往五六十岁才会出现的骨刺等增生性骨关节病,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中出现已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先有骨质疏松后有骨刺
  孙洪涛表示,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往往是同一种骨科疾病的两种不同的表现,而该疾病统称为骨退行性病变。往往多发生于颈、和膝关节等关节处,骨质塌陷就是疏松的表现,塌陷后出现骨质翘起,则会表现为骨刺等骨质增生。骨退行性病变年轻化的最关键原因还是在于现代年轻人运动太少,长期不晒太阳以及精细化饮食。”比如颈椎、腰椎部位出现骨刺,往往和人们的长期固定体位有关,现代人呆在办公室成天不动弹的太多了,长此以往势必会对负责人体承重的椎体造成压迫,从而导致椎体的塌陷继而导致病变、疼痛。”
  据介绍,发生骨退行性病变的年轻人当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量的补充不够。“人体的钙经过代谢后总是处在一个流失的状态,而体内钙流失后,往往就需要通过摄入的方式来进行补充。如人体摄入的钙不够,就会严重影响到人体骨骼的硬度和强度。而硬度和强度不够则会迁延至后续骨疾病的发生。”
  运动过量也会导致骨刺
  之所以一再强调年轻群体要多运动、适当晒太阳,是因为这都和骨骼、关节自身的锻炼,增强骨密度有着直接的关联。在接诊的患者中,许多人往往20来岁就已经有了60岁才会有的关节病,正是因为上述原因所致。
  孙洪涛表示,从骨科专业角度来看,虽然鼓励现在的年轻人能多做运动,但也强调一个运动适度,过犹不及的运动理念。因为运动过量导致的骨、关节损伤,也往往是青年群体出现骨科疾病的一个诱因。“其实无论是骨骼还是关节,都需要休息,一旦出现了,在膝关节处同样也容易导致关节组织损伤后形成的骨刺。”
  ●专家支招
  适度运动、每天日照20分钟、补钙
  据介绍,人体骨退行性病变往往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虽然目前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但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留意,该类骨科病还是可以针对发病原因进行对应预防。发生青壮年骨退行性病变有五大诱因,青年人只要多加留意这些诱因,及时予以改善,就能很好地预防这一疾病发生。
  科学的做法应该是,避免长期固定体位工作,每工作一小时后进行5-10分钟的关节运动。每天坚持适度运动,可以通过慢跑、体操等运动来锻炼自己的骨骼强度、硬度。此外每天适时接受20分钟左右的日光照射,促进人体对钙物质的吸收,多喝奶、豆类制品补充钙质,这些都可以减少骨退行性病变的发生。
(实习编辑:邓慧红)
相关阅读:
请详细描述您的疑问,有助医生快速帮您解答!
看专家博客:&&&&
逛论坛:&&&
找医生:&&&活动:&</li!老年病正在“年轻化”--《恋爱婚姻家庭(养生)》2012年11期
老年病正在“年轻化”
【摘要】:正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把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甚至肿瘤,都归纳为老年病,其实,这种提法容易引起误解。上述病症的发生率,确实通常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以致在老年人中发病的比例高于年轻人。但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并不是起源于老年时期,甚至有些病的发病高峰期在中年。脑血管疾病似乎是一种典型的老年病,但脑血管的许多病理改变早在中年时期即已开始,其中,脑血栓的发病年
【关键词】:
【分类号】:R161【正文快照】: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把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甚至肿瘤,都归纳为老年病,其实,这种提法容易引起误解。上述病症的发生率,确实通常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以致在老年人中发病的比例高于年轻人。但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并不是起源于老年时期,甚至有些病的发病高峰期在中年。脑血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石玉梅;;[J];当代医学;2010年03期
刘先荣;李玉芹;朱淑静;汤之梅;;[J];工企医刊;2002年01期
劳范;石俊;;[J];医药保健杂志;2006年01期
马晶山;;[J];陕西中医;2008年02期
刘训正;;[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1983年02期
王晓勤;张光茹;;[J];青海医药杂志;1992年03期
陈传楚;[J];家庭中医药;1994年01期
倪廷枢;[J];重庆医学;1983年04期
瞿静,郑善姬,王玉风;[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4年06期
高菊;[J];心理与健康;200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莉莉;;[A];中国中医药学会建会20周年学术年会专辑(下)[C];1999年
傅仁杰;;[A];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5年
张良茂;胡孝丰;;[A];全国第七届农村基层中西医结合学术暨工作交流会论文汇编集[C];2002年
何耀;;[A];冰城流行病论坛论文集[C];2005年
苌朝阳;;[A];河南省健康教育新进展学术交流会暨高级研修班、河南省五官科学术交流暨急危重病人现代护理与发展趋势高级培训班、河南省老年病人安全护理学术交流会暨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9年
赵志付;;[A];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神经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6年
毛智荣;;[A];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5年
武强荣;赵惠珍;;[A];全国第五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胡小萍;孙安静;;[A];全国第十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张健;;[A];陕西省“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襄樊市中医院
邵本刚;[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北京老年医院院长
陈峥;[N];中国老年报;2007年
曹健;[N];中国改革报;2005年
杨海波;[N];中国老年报;2004年
董纪强 刘娜;[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副主任医师 陈斌;[N];家庭医生报;2009年
余红 雷桐苏;[N];云南日报;2007年
王颖颖;[N];成都日报;2004年
古笑言;[N];眉山日报;2010年
谭晶纯 马玉龙 张瑞芳;[N];云南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波;[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郑红;[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安家泽;[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吴童;[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金彩霞;[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凌家杰;[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辛颖;[D];吉林大学;2007年
闫志风;[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罗茂红;[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张松;[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冰;[D];山东大学;2005年
刘娜;[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杨志伟;[D];中南大学;2008年
李建辉;[D];昆明医学院;2005年
叶汇;[D];浙江大学;2009年
朱小军;[D];苏州大学;2008年
刘伟华;[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陶涛;[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冯智敏;[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刘岁丰;[D];中南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康乃馨老年病医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