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严重冻手有什么好办法如何治疗冻手?

如何治疗冻手,有什么好药吗?
如何治疗冻手,有什么好药吗?
冻疮是一种冬季常见病,以暴露部位出现充血性水肿红斑,遇温高时皮肤瘙痒为特征,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患处皮肤糜烂、溃疡等现象。该病病程较长,冬季还会反复发作,不易根治。对于一些年轻女士而言,不仅影响了双手的美观度,还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在治疗方面,虽方法较多,但很少能根治,所以常令人感到棘手。在中医学上来说,由于冻疮患者大多体质阳虚,故气血运行不畅,凝滞脉络,久而久之肌肤便会失去养分,导致阴寒久伏于脉络,因此,冻疮会反复发生。而在夏季治疗冻疮,正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曾提出“春夏养阳”治疗法则。根据中医阴阳四时消长变化论,人体阳气春夏多生发而旺盛,秋冬多收敛而衰弱,这是人与自然相应的结果。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如冻疮得以恢复。阳虚者,可受夏季自然界阳气隆盛的影响,使人体阳气在夏季处于节律变化的高峰,体内凝寒之气,因此有易除易解可能,加之夏季皮肤毛孔容易扩张,如配合活血化瘀药物乘其势而治之,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反之,在冬季人体处于阳气年节律变化的低谷值,即使补之,疗效亦难尽如人意。李斌医师表示,由此可见,冬病夏治法基本思想是:一方面借助自然界夏季阳旺阳升之势,体内阳气有随之欲升欲旺,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配合活血化瘀药物乘其势而治之,以求更好地发挥扶阳祛寒治疗目的。另一方面可使温阳之气内存,阳气充足则冬季不易被严寒所伤。■治疗方式:1.鲜芝麻叶适量,放在生过冻疮的部位,用手来回揉搓20分钟左右,让汁液留在皮肤上,1小时后再洗去,每日1次,连续1周。2.吃西瓜时,将西瓜皮适当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带红的样子,用它轻轻揉搓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次3分钟,每日1次,连续1周。3.红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脑3克摇匀,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4.生姜60克,捣烂,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5.白茄根60克,花椒10克,水煎熏洗易患冻疮处,每日1次,每次10-30分钟,1日1剂,连续1周。上述几法,任选1种,连续5-7天,即可有效地预防冻疮发生。辣椒将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星期后,涂冻疮患处能消炎、镇痛、去痒。生姜用新鲜的生姜片涂搽常发冻疮的皮肤,连搽数天,可防止冻疮再生;若冻疮已生,可用鲜姜汁加热熬成糊状,待凉后涂冻疮患处,每日两次,连涂三天,就会见效。萝卜将萝卜切片,用电炉或炭火等热源烘软,贴在冻疮患处,继续烘烤,距离与热度感觉舒适为度,过不了几分钟冻疮处有发痒的感觉直至肿消失。白菜白菜、茄子根等量洗净后煎浓汤,趁热洗患处,每日早晚各一次。山楂将山楂1枚置于火炉上烧熟变软,稍冷后搓成泥状涂患处,同时将患肢置于火炉上方烘烤,边涂边轻揉患处皮肤,直到楂泥变干,洗去楂泥即可,每日治疗3-5次■防治冻疮六法1、茄辣蒜洗法:取干茄子梗茎100克,辣椒茎60克(缺时可用干辣椒30克),大蒜一把(约150克),共煎水趁热浸泡患处,每日1次,连用三次。2、桂苏陈洗法:取桂枝、苏叶各50克,陈皮20克,加水500毫升,煮沸15分钟,去除药渣,待药液凉至40度左右,将患处浸入药液约15-20分钟,每日3次。适于冻疮初起,红肿瘙痒,疮面未溃者。3、柏硝敷法:取芒硝、黄柏各适量。冻疮未溃者,芒硝用量大于黄柏一倍;已溃破者,黄柏用量大于芒硝一倍。两药共为极细末,用时以冰水或雪水调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局部症状轻微者,可按未溃破用药比例,将黄柏煎水溶化芒硝,外洗患处。未溃破者5-6日为一疗程,溃破者10-11日为一疗程。4、芫花萸酊:取芫花6克,红花3克,吴茱萸10克,浸入普通白酒或75%酒精150毫升内1-2周后,过滤去渣备用。用时取药液外搽患处。连用2-3天。5、红灵酒:取当归、桂枝各60克,红花、川椒、生姜各15-30克,细辛15克,冰片5-10克。上药入普通白酒或75%酒精1000毫升中浸泡7天,纱布过滤,装瓶备用。使用时将患部洗净拭干,用药棉蘸药液涂擦局部(未溃烂者),每天4-5次,连用5-7天。6、当归四逆汤熏法:取当归、芍药各20克,桂枝15克,细辛、甘草各5克,木通、生姜各10克,大枣5枚。将药入适宜容器内,加水500毫升,加热煮沸(文火)后5分钟离火。用蒸气熏冻疮部位,待药液降至适当温度,将冻伤部位浸入带有药渣的药液内浸泡15-20分钟。每天两次。一剂药可连续用4次。适用于学龄儿童的手足冻疮。■冬季寒冷防冻疮冻疮是冬季的常见病之一,在气温10℃以下的湿冷环境中易发生。冻疮好发于手指、手背、足趾、足跟、耳部、面颊等处,可单侧或双侧发生。初起损害为局部性红斑或暗红带紫色肿块,触之冰凉,有痒感,受热后痒感加剧。重者出现水疱,内含淡黄色或白色浆液,破溃后形成糜烂或溃疡,自觉疼痛。冻疮主要由冬季寒冷、潮湿或鞋袜过紧影响局部血液循环所致。寒冷使皮肤血管收缩,局部缺血,代谢异常,久之血管麻痹扩张、淤血,血浆渗出引起局部水肿,水疱形成,乃至组织坏死。此外,肢端血液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缺少运动、营养不良、贫血、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是导致冻疮的诱因。某些慢性疾病如贫血、红斑狼疮、硬皮病及类风湿关节炎等,亦可引起冻疮。发生冻疮后,轻度、皮肤未破者,可外涂冻疮膏;局部温浴,用茄秧和辣椒秧或艾叶等其中一种,加入水10—15倍煮沸过滤,待水温至不烫手时浸搽局部,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也可用猪油蜂蜜软膏(比例3:7)外敷。冻疮若已破,局部可用5%硼酸软膏、红霉素软膏外涂,并用无菌沙布包扎;也可用霜打的辣椒杆2两、茄子杆4两、辣椒3个用水浓煎,熏洗患处,每日1次,并要注意保暖,以避免重新冻伤。在冻疮患处涂蛋黄油,效果更佳。对于易生冻疮及以往患过冻疮的人,冬季要注意保暖,多运动,多吃高蛋白及高维生素食物,必要时可适当多吃些羊肉、狗肉等热性食物。此外,还可用生姜片涂擦易患部位,每日早晚一次;平时反复搓擦双手、双耳及面部,并坚持用热水洗手、洗脚,以增强手、脚血液循环。■为什么夏治冻疮有道理冻疮如果在夏天就积极防治,当年冬天即可见效。这也是冬病夏治的具体体现。1、选用成熟的紫皮独头蒜,剥去外皮,捣碎成泥,在阳光下曝晒至温热,将蒜泥薄薄地涂在冬天易冻伤的部位。每日涂3~5次,连续5~7天。2、取干红辣椒5~7只,加水煮沸成辣椒汤,待水不烫时泡洗易患冻疮的部位,每日1次,连用5天。3、取鲜芝麻叶在生过冻疮的皮肤上搓擦20分钟,让叶汁留在皮肤上,1小时后用水洗净。每日数次,连擦1周。4、生姜切片磨擦常患冻疮处,每日1~2次,连擦1周。5、红花10克、桂枝15克,煎汁擦洗易冻伤部位,每日1次,连用5天。6、鲜茄根50克,水煎浓汁后待不烫时洗擦患处,每日1次。参考资料:/question/249465.html
等待您来回答
皮肤科领域专家关于冬天,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防冻手亦或者是治疗冻手?
关于冬天,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防冻手亦或者是治疗冻手?
如题:哪位有好的实用的建议,给予奖励噢!
1、一般是在一入冬的时候最容易发生冻手冻脚,所以,天一冷,就及时的换棉鞋,带棉的手套,做好保暖和预防工作是最重要的。
2、还有就是保持鞋和鞋垫的干燥,每天用热水泡泡脚,都是应该养成的习惯
3、如果已经冻脚了的话,就去药店买一些软膏,例如蛇油膏之类的,都有一定的作用
4、采芝麻花在冻疮处揉搓。只要这一年不冻,以后就不会冻手了。
还有几个单方,不知道有没有用,你也可以试试,呵呵
1、夏天用生姜擦手
2、取干杨树叶若干,放入锅中用水熬,熬出颜色即可。然后把手放入盆中,每天浸泡1—3分钟即可预防手冻
1、保暖,手脚都要做好防护
2、生姜来擦
3、有条件的话一天多用热水来泡脚,水中放点醋
4、秋天就开始保持皮肤的水分,经常抹保养品
5、增强体质,提高自身防寒能力很重要。另外,冬季可多吃羊肉、巧克力等热量高的食物,也可食用酒、辣椒等发汗,以促进血液循环
6、中药如当归四逆汤或阳和汤等活血、通络之品也可选用
7、蜜糖除水净蜜10克,熬猪油2克,拌成软膏,外敷患处,每日1次(偏方)
8、兔毛30克,烧灰备用。外用红萝卜煮水洗患处。兔毛灰用芝麻油调敷患处,每日1~2次(这个有点麻烦)
9、黄柏20克,研为细末撒敷患处,每日1次,第2次用时,以淡盐水洗净再敷,连用7日;
10、将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星期后,涂冻疮患处能消炎、镇痛、去痒。
11、将萝卜切片,用电炉或炭火等热源烘软,贴在冻疮患处,继续烘烤,距离与热度感觉舒适为度,过不了几分钟冻疮处有发痒的感觉直至肿消失。
12 白菜、茄子根等量洗净后煎浓汤,趁热洗患处,每日早晚各一次。
13、在夏天,将独头蒜捣烂放在太阳下晒热后,趁热在冬季易发生冻疮的皮肤部位揉搽,每天揉搽2次,每次揉搽15分钟,到了冬季原复发部位即可不再生冻疮
其他回答 (5)
!听说把萝卜烧热了按在冻手上就可以治疗了! 不过最好还是不要生病!自己麻烦还受苦!不合算!
在寒冷的冬季,很多人的手上常常会长冻疮,这是一种发生于寒冷季节的末梢部位皮肤局限性、淤血性、红斑性疾病,是冬季常见病。在气温低(10摄氏度以下)、潮湿的环境下,人体肢端的血液循环不良,加上手足多汗,缺乏运动等,都容易发生冻疮,一般天气转暖后冻疮会自愈,但在来年冬季易在同一部位复发。
冻疮不仅影响手的美观,还会发生痒、痛,如反复发作,出现破溃将会留下很深的瘢痕。加强保暖,增强体质,提高自身防寒能力对防止冻疮的发生是很重要的。保持干燥,在易受冷部位涂搽油脂,也可以保护局部的皮肤。另外,冬季可多吃羊肉、巧克力等热量高的食物,吃辣椒等发汗,都可促进肢端的血液循环。
患了冻疮,首先要加强保暖。若冻疮仅为硬结,未破溃时,可用辣椒酊、热酒精擦洗。若已破溃,则可用红霉素软膏、猪油蜂蜜软膏涂擦且包扎,促进其早日愈合。还可以将棉制的手套烘得干热,把手放进手套中,也可以使手部的血液循环加快。
冻疮的表现
冻疮是指寒冷潮湿条件下,肢体末端、耳鼻等暴露处的局部皮肤出现轻度冻伤。
寒冷潮湿或气候突然变化为主要因素。因此,在冬季及由冷变暖的初春,易发生冻疮。尤以营养不良、贫血和体弱的小儿多得此病,其手、脚或耳壳末端的血液循环较差,加上保暖不够,穿鞋不适或在寒冷季节仍在室外作过多的活动,均可诱发本病。
冻伤后,局部皮下细小动脉血流淤积,组织缺氧,血管壁损伤,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渗出物增多,出现局部水肿、水疱,严重者发生弥散性血栓,可导致组织坏死。
手背、手指外侧、足跟、外耳为好发部位。有时可累及鼻尖及小腿下部,大多有对称性分布,缓慢发病。早期皮肤苍白,以后出现大小不等的紫红色斑或肿块,局部冷感,压之褪色,先有麻木感,继而发痒发胀,并有烧灼感,遇热后症状加重。重者肿胀加剧,发生水疱,内含淡黄色或血性液,破裂后流出渗液,形成浅溃疡,其基底暗红,周围红晕,可覆以黄色或紫色血痂,有疼痛。如继发感染可致化脓
及结痂。病程往往延长,经久不治者可发生坏疽。气候温暖时可自愈,愈后留有色素沉着斑。到冬季不加保护尚易复发。
冻疮的预防与护理
保持局部温暖和进行户外体格锻炼,即可预防发病或限制冻疮发展。
寒冷及气候骤变季节要在容易出现冻伤部位注意保暖,天冷外出时面部及手部暴露部位应涂一些油脂类防冻霜,患处须戴手套,鞋袜不能过紧,穿厚袜、棉鞋,必要时戴护耳帽或耳罩,衣服要干燥。
每晚睡觉前给小儿用热水浸泡手脚,涂油脂类防冻霜并进行按摩。
平时要多吃营养丰富的饮食,如鸡蛋、牛奶等。加强体质及抵抗寒冷的能力。
保护小儿冻饬的皮肤不再受到寒冷的刺激,用棉花或柔软的厚布包裹局部防止发生感染。夜间睡眠后局部皮肤可出现奇痒,一定要防止小儿用手抓破。剪短指甲,必要时戴手套。
局部用温水袋逐渐加暖,或用葱根煮汤洗泡,并进行按摩。对早期五水疱者可采用凡士林油膏及七分蜂蜜与三分猪油配合涂抹患处,包上纱布,每日换一次。如已红肿有水疱,水疱未破可用冻疮膏,如10%樟脑醑外涂,待水疱自行干瘪。水疱发生溃疡后可涂防腐软膏,如o.5%新霉素软膏、紫草膏等。
为防止冻疮复发,可采用交替温热浴,即温水38~C及冷水IO~C,轮换重复浸泡多次,以增加皮肤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冻手就看人了,有的人手不冻也不行,一到了冬天就会冻手,那就像心血来潮一样.抵抗住.但是还有的人.手就是不冻,而到了冬天还是一样美丽
穿暖和点不就 ...
等待您来回答
搜狗问问领域专家急急急!有什么好办法治疗冻手????
17回复 201浏览
以前没冻过手,自打前年开始冬天就爱冻手,手肿的和萝卜一样,不仅影响的美观,而且一热就很痒、试过很多冻疮膏,就是不见效果、我每天早晨都回去跑步,回来就拿热水泡手10分钟,每次都是烫的手红彤彤的,钻心的疼,当时能缓解一下,但是过一会就不行了、求万能的JRS,有什么良方吗?最好能快速见效的、上几张福利图,祝福万能的JRS早日走上人生巅峰,赢取白富美、
如果你喜欢
的文章,可以。& & & &
JRS们,快告诉我办法,在线等
买好的蛇油膏,不记得具体牌子了,反正你自己去药店问。我用过,有效果。
少撸,你明显阳气不足
板凳 :大o
冻脚但不生冻疮怎么破?
我们这边叫冻疮,我读书的时候生过,应该是体质问题,严重的时候早上起床整个手的手指都几乎无法弯曲。
而且好像南方的人更容易得~~
我的建议是不要用热水泡,不要带手套,除非你能保证手一天都市暖的。越保护,一冷一热越容易生。
我的冻疮是从我工作以后,做外场施工,天天挨冻,结果反而就好了。然后现在又不做外场工作了,但冻疮没复发过,已经有八九年没生过了。我老婆以前没有冻疮的,后来做了老师,上班都带着手套,还买了热水袋,现在一到冬天就全是冻疮~
冬天用凉水洗手 洗脸
坚持一个月就好了
来来来,我给你说一个好方法,亲测有效。
买新鲜生姜切片,在你冻伤的地方来回抹一抹。
不过你说的是冻手,所以我建议你多买点生姜,榨汁涂抹。
很有效哦。
引用2楼 @ 发表的:
买好的蛇油膏,不记得具体牌子了,反正你自己去药店问。我用过,有效果。
我在网上买了一款叫做足可靓的蛇油膏,用了三天了,感觉效果一般、
引用8楼 @ 发表的:
我在网上买了一款叫做足可靓的蛇油膏,用了三天了,感觉效果一般、
别买那种外观看着像宝宝霜的,没效果。要买那种外观看着像车用机械油的,黄色半透明的。效果很棒,就是涂了不方便怕把衣服弄脏,就这一缺点。
生姜,切片,蒸热,在冻疮上反复擦,擦的时候很痒,连续擦一段时间,外出的时候注意手部的保暖。不会马上见效,但是第二年就不会长了。
亲历过,小时候一到冬天,手肿的像萝卜一样,拿笔都拿不了。自从擦了过后,到现在为止从来没长过了。
每天早上起床后沐浴更衣,*河蟹*五分钟后到楼顶对着太阳撸管,汲取天地之精华,*河蟹*的精华擦在冻伤处。切记需要连撸七七四十九天,方可痊愈,保证终生不复发。
今年已经冻了,好的几率很低了。明年开始吧,入秋后一直要用冷水洗手脸,直到冬季结束,但是外出一定注意保暖,尽量不见冷风。好一年以后就不会再犯了。
态度决定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其实人体有个保温不错的地方。
每当你冻的时候,挡下取暖????????
注意保暖、保证患处清洁,伤口愈合其实靠的主要是自身的恢复力
煮茄子秧的水,泡脚
一天天怀念,一天天改变
少撸,你明显阳气不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冬天手冻了可有什么好办法治疗?
冬天手冻了可有什么好办法治疗?
想寻求个方法把手冻解决了。。。
补充:手冻的比较厉害的,又肿又紫的....难看死了,怎么样才能把它们消除?
1.涂云南白药。最好选用粉末状的,取药末少许(根据涂的面积决定),加水全部溶解,用棉棒涂在患处。2~3天轻者痊愈,5~7天未好者,请及时去医院就诊。
禁忌:不要用热水烫手,对云南白药过敏者忌用。
2.猪油和蜂蜜。将猪油和蜂蜜(最好是槐蜜)按照1:1的比例调匀,涂抹在患处。见效时间无明显规律。可作预防用!还有部分护肤功效。
禁忌:不要用热水烫手,对猪油和蜂蜜过敏者忌用。
其他回答 (3)
每天晚上睡觉时弄点热水加点醋泡一下,应该有点好转。
每天用桔皮煮水烫两次,应该会好.
未破溃的冻疮可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10%樟脑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民间用辣椒煎水局部烫洗,有一定效果。还可厚搽蜂蜜猪油软膏(猪油30%,蜂蜜70%),每日一次。已成溃疡时应用5%硼酸软膏。红霉素软膏、0.5%新霉素软膏等一日三次涂搽并包扎。近来多用复方貂油防冻膏防治各型冻疮。也可氦氖激光器照射治疗。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可防治复发。内服药物可用末梢血管扩张剂如烟酸或维生素E等,硝苯吡啶10-20mg,3次/日,对本病有防治作用。中医治则为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方用当归四逆汤或阳和汤加减。
以下有几个治疗冻疮的验方,您可以不妨试试。
一、兔毛30克,烧灰备用。外用红萝卜煮水洗患处。兔毛灰用芝麻油调敷患处,每日1~2次;
二、白芨10克、柑皮20克,磨为细末,以芝麻油调敷患处,每日1次;
三、蜜糖除水净蜜10克,熬猪油2克,拌成软膏,外敷患处,每日1次;
四、黄柏20克,研为细末撒敷患处,每日1次,第2次用时,以淡盐水洗净再敷,连用7日;
五、柿子皮煅灰备用,用熟菜油调敷患处,每日1~2次。
编辑:小寒
果蔬也能治冻疮!
以下方法可用于治疗未溃烂冻疮
萝卜法:将萝卜切厚片,煮熟趁热贴敷患处,凉后更换。连敷3-4天可愈。
生姜法:生姜火上烤热,切片擦涂患处,可消肿止痒;或生姜切碎,浸泡于70%的酒精中,20天后用酒精擦涂患部,日数次。
苹果法:苹果去皮绞碎熬膏,加入少许樟脑粉调匀涂患处,每日3次。
辣椒法:辣椒面撒于伤湿止痛膏上,贴患处;或辣椒5个,入白酒100克浸泡一夜,用此酒擦涂患处,日2-3次;或干辣椒25克,水煎,趁热洗患处15分钟,可消肿止痒。
茄根法:用茄子根、干辣椒煎水,洗患处;或茄杆连根煮水,趁热烫洗患处,日1-2次。
葱须法:葱须、茄根各100克,煎水洗患处,日1-2次。
桔皮法:鲜桔皮3-4个,生姜30克,加水2000毫升,煎煮30分钟,待水稍凉后浸泡患处,每次30分钟,水凉再加热。
山楂法:山楂120克,水2500毫升,煎30分钟去渣,热洗患处,日一次。
冻疮的防治
发生冻疮,与低温、潮湿、风速、温差等外界因素有关,更与人体素质差异、组织对低温的调节适应能力,心及局部末梢血液循环——微循环不良有关。
一旦得了冻疮,组织就受到了损伤。在春夏秋季,人体会自行修复,但这六、七个月时间很难完全修复。因此,第二年就容易再复发。
治疗冻疮主要是改善局部微循环,提高组织搞寒能力,使患者能度过寒潮的侵袭,整个冬天不发或轻发,以减少损害期,增加修复期,使翌年不发。一般一、二年不发,即认为治愈了。
冻疮治疗方法较多,可分为分全身治疗及局部治疗。全身治疗有:一、口服菸醯胺(N.A.A)、莨菪碱(654-2)、阿托品等兴奋交感神经、扩张血管类药物。二、口服维生素E等药物,以提高血管对寒冷的应激能力。三、口服温经通络类中药。四、运用祖国医学针刺、针灸、敷贴耳穴心及西医神经节段或局部封闭疗法等。五、治疗贫血等其它慢性病,提高人体素质。局部治疗有:一、药物浸泡疗法。二、局部涂搽敷贴各类霜剂、软膏、酊剂、搽剂、硬膏等。三、物理治疗,如光疗(红外线、远红外线、紫外线、激光等)、电疗、温疗、水疗、声疗、磁疗、体疗(按摩、推拿)等。各种方法,可单一应用,也可综合应用。
冻疮治疗要因人而异,因病各异,合理恰当的治疗方法,往往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蜻蜒点水般的治疗是不会奏效的。“冻疮早治,未发先治”,才能达到不发的目的。
冻疮和冻伤护理
冻疮几乎是人人皆知的病。有人年年生冻疮,严重的会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冻疮一般在3~5度的低温和潮湿环境中发生。冻疮不仅在我国北方十分常见,而且在华东、华中等地也不少见,一次发生后常易再发,这是与人体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或抗寒能力较低有关。
冻疮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大多在暴露部位及肢体末端,如耳壳、面颊和手足等处。开始时局部皮肤红肿、发痒,继而发紫、肿胀,遇冷便有刺痛。有的可起水泡,水泡干后便会结痂。痂皮脱落后痊愈,患病部位的皮肤颜色会加深一些。
冻疮是局部的冻伤。全身的冻伤多发生在寒冷地区的室外工作者,偶尔见于冷藏库等意外事故。全身冻伤者由于身体表面的血管收缩,皮肤苍白,轻者寒颤,严重的可有反应迟钝甚至危及生命。冻伤发生后应立即予以复温,可将患者置于38~42度的温水中,复温后冻伤者还可能出现休克和心、肾功能损害等,故仍需送医院救治。
◆ 严冬季节皮肤暴露处应当保护,如出门时使用口罩、手套、防风耳罩。涂少量凡士林可减少皮肤散热,也有保温作用。鞋袜大小、松紧要合适,不要过紧过小。
◆ 潮湿可加速体内热量的散发,容易发生冻伤,因此要保持服装鞋袜的干燥,受潮后要及时更换,有利于保温。
◆ 要避免肢体长期静止不动,坐久了、立久了要适当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冻疮发生。
◆ 冬季易患冻疮的人,除皮肤起水泡或溃烂者外,可用生姜片或辣椒涂擦易患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可减轻或避免冻疮的发生。
◆ 对已患冻疮的部位,应加强保暖。
◆ 也可用100瓦灯泡代替红外线仪进行照射治疗。并经常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约1周后,症状即可消失,表皮逐渐脱落,不留疤痕。
◆ 如果局部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水泡出现,较大的可用不含酒精的消毒剂(如1%新洁尔灭溶液)等,清洁患处和周围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其中渗液,并涂些抗菌药膏加以包扎。小的水泡不需要刺破,经过2~3周后,水泡逐渐干枯,形成黑色干痂,脱落后创面已经愈合。
◆ 对已经溃破的创面,可先消毒周围正常皮肤,再用无菌温盐水清洗创面后,涂以抗菌药物加以包扎。并经常检查创面愈合情况和更换药物及包扎纱布等。
◆ 冬季室外工作者应注意休息和营养,以增加抗寒能力。有人外出时喜欢饮酒挡寒,但酒后血管扩张,增加人体热量向外发散,反而不利于抗寒,且容易引起感冒。 防冻疮:从现在开始!
从现在开始锻炼。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特别是对手脚的锻炼。
用温差水泡法:用一盆15摄氏度的水和一盆45摄氏度的水,先把手脚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再泡于高温水中,如此每天进行3次,可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
保持手脚干燥和暖和。受凉后不能立即烘烤或用热水浸泡,最好用体温(腋下、躯干部位)慢慢加温。鞋袜和手套要宽松、干燥,防止局部受压,促进血液畅通。
在冻疮好发部位,涂辣椒酊(取干辣椒20克,密闭浸泡于75%酒精500毫升中,7天后备用),每日2-3次。或用中药三七、重楼、红花、赤芍、鸡血藤各适量,水煎取液,外用局部擦洗。
冬日的烦恼:手脚冰冷
问:我今年三十岁,女性,非常怕冷,一到冬天,四肢经常麻痹冰冻,去年脚趾更生了冻疮。请问是什么原因,有什么改善方法?
答:当皮肤受冻时,血管会收缩,以减慢体内热量的散发,不过,若继续受冻,血管反而会扩张,血液流过这些经扩张的血管时,速度会减慢。若心脏功能欠佳,血液循环更加不畅。由于四肢离心脏较远,因此未能及时得到血液供应,便会冰冻麻痹。此外,营养不良、贫血和血压偏低都会导致四肢冰冷。若身体情况更差,血液极不畅顺,身体此时会自行作出调节,将血液首先供给重要的器官,以防出现问题。例如脑部必须保持一定的温度,当身体受冻时,血液会率先涌上脑部,以作保护,因此脸部会因充血而通红。相对来说,四肢较为次要,因此迟一步才获得血液供应。这就是所谓的「弃卒保帅」防护安排。迟迟得不到血液供应的地方,便会出现瘀血,令局部组织冻死,因而有冻疮。
由此可见,若有冻疮,即显示身体情况十分虚弱、心脏功能亦欠佳。这情况较为复离,最好寻求医生诊治,按你的体质进行适当的调补。
等待您来回答
五官科领域专家治疗手冻的好方法
手冻了怎么办,都转给自己心爱的朋友吧!
1.用热盐水浸泡患处15分钟,连续1周。
2.“十滴水”外擦冻疮局部,每天6~10次,对于冻疮未溃者疗效较好;若局部皮肤破溃糜烂,可先用红霉素软膏涂擦,待炎症消散后再使用十滴水。
3.冻疮刚刚开始时,每天晚上用电吹风边吹边揉,几天后就没有了。
4.用伤湿止痛膏贴敷局部治疗皮肤红肿、自觉热痒或灼痛的一度冻疮,取得良好效果。方法是先用温水将患处洗净,擦干后将药膏紧贴在患处皮肤上,一般贴24小时可痊愈,如未愈可再换贴几次。皮肤破溃或过敏则不宜贴敷。
5.治冻疮的方法很多,但往往时间长,见效慢,而用云南白药治疗有良效。其方法是:冻疮未溃破者,用白酒将云南白药药粉调成糊状外敷,并注意保温。冻疮已溃破者,将患处洗净后,直接撒云南白药药粉于创面,用消毒纱布包扎,数日内可愈。
6.伤湿止痛膏的妙用治冻疮:伤湿止痛膏可用于未破溃的冻疮引起的皮肤红肿、痒痛,先用热水洗净局部擦干,然后贴上膏药,每天1次,2-3次即奏效。
7.正骨水还有它的新用途,对冻疮有特效,每天擦3-4次,擦了三次能把出现的疱块消除了,半月有余治好了冻疮。冻疮患者不妨一试。
8.风油精治疗冻疮:将患处洗净,取本品少许涂搽患处,接着用手轻轻地揉搓,直至局部发热,每日3次,连续3周,适用于冻疮初起,局部红肿硬痛者,但冻疮破溃者不宜使用。在冬季来临时,每日取本品少许外搽患处,可预防冻疮。此外,用正骨水等亦可。
9.夏秋吃黄瓜时,用瓜蒂反复擦常发生冻疮的部位,只要坚持经常,保证不再复发。
10.香蕉:每晚用热水洗患处后,取香蕉去皮,用香蕉肉擦涂皲裂处,涂擦后不要洗患处,每日1-2次,数天即愈。
11.冻疮初起时,用热醋涂抹, 醋干后, 再行涂抹, 一日数次, 可见效。
12.冬季如有人生冻疮、可在温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钟,即可马上缓解冻疮带来的痛苦。这是因为啤酒中维生B1、B6有抗神经炎、皮肤炎和促进肌肉生长的功效。冬天坚持用加有啤酒的水浸泡洗用,可防止和治疗冻疮、脚气等。
冻疮是因天气寒冷所引起的,多发生在手脚的末端、鼻尖、面颊和耳部等处。患处皮肤苍白、发红、水肿、发痒热痛,有肿胀感。严重的可出现紫血疱引起患处坏死,溃烂流脓疼痛。
1、 多年冻疮
鲜山药和赤砂糖,同捣搽之。
2、 脚上冻疮及冻伤溃烂
秋茄根煎汤,趁热洗,每天2—3次。如破皮用螃蟹壳烧灰撒之。
3、 一般冻疮
① 蜜陀僧、桐油调敷。
② 黄蘖用乳调敷。
③ 轻者:大蒜瓣、茄根秸各1把(约60克),水熬洗。重者(破皮成疮者):大蒜烧透(柴火),糊患处。
④ 冻僵硬的蝗虫(蚂蚱)数只,将足、翅去掉,放在铁勺内焙酥,研成细粉,用香油拌成糊状,晚上用温水洗患处后涂抹。
⑤ 活麻雀1只,将头割开,挖出脑子,涂抹患处,接着揉搓2—3分钟,过10小时左右,再抹1次,连用2—3次(适于未破皮者)。
⑥ 霜打过的茄子棵和麦苗(多少均可),放在盆里烧水,洗烫患处,每天1—2次,连3—4天。
⑦ 山楂60克,烧熟搅烂,敷患处。
⑧ 萝卜皮煎水加硫磺熏洗患部。
⑨ 疮已溃者,可用马勃粉适量,与凡士林调匀后敷患处。
⑩ 鲜生姜外搽过去生过冻疮处,一日2—3次,可预防。
生姜熬膏涂。
5、 手足冻疮
① 老丝瓜烧存性,加猪油涂之。
② 蟹壳烧灰,麻油调搽。预先以萝卜根、橘皮煎汤熏洗。
6、 冻疮溃烂
① 盐水常洗。
② 猪后蹄烧为灰研面。以猪脂合敷患处。
③ 马勃1块,或马勃膏(马勃20克,凡士林80克),外敷,每日1次。
山楂片120克,炒成炭(存性),研为细面,凡士林60克,溶解与细面混合搅匀,洗净伤口,用纱布涂药外敷,2日换1次,生肌止痛。
⑤ 柿子皮60克,烧存性研面,与熟菜子油适量,调匀,涂患处。
⑥ 白芨、柑子皮各9克,共研细末,桐油调敷患处。
⑦ 龙骨与上焙灰存性,调麻油外敷。
⑧ 煅蚌壳研细末,撒患处,用纱布覆盖包好。
7、 寒冻肿痒
羊肉、葱(细研)各250克,以水5升煎至3升,去渣温洗,每日2—3次。
8、 冻疮初起
① 松香60克,黄蜡30克,二味熬匀,瓦罐收贮。用时先以热汤洗患处令皮软、拭干,将上药于慢火上烊化后涂之。
② 花椒面,硫磺面各15克,涂患部。
③ 白果树叶,煎浓汤,洗患处。
④ 大蒜,加点红辣椒,煮水洗。
9、 冻疮初起未溃
① 辣椒秧或茄子秧3棵,水煎后,熏洗患处半小时,每日2次。
② 艾叶6克,葱白(带须)7根,花椒7粒,水煎洗患处,每晚1次。
③ 辣椒、生姜、白萝卜。将辣椒的里层贴在冻疮处磨擦,或用生姜汁擦,将萝卜切成厚片,烤热后磨擦,1日3次。
④ 醋煮热,趁热湿敷患处,一日2—3次。
⑤ 酒90克,加姜片15克,浇开,洗擦患处。
⑥ 茄根或茎,叶煎水,先熏后洗,并作湿敷剂。
10、 冻疮破溃
① 黄丹120克,熟石膏18克,共研细末,或将药粉直接撒在疮面上,或用油调,或用凡士林配成20%软膏贴敷。
② 干姜片(炮微黄)、枯矾各等份,共研面末,撒少许于患处,每日或间日换1次。
11、 冻伤起水疱
土豆、食盐少许,半土豆烧熟加食盐一起,捣烂涂患处。
12、 冻疮溃烂不敛
活蟹烧存性,研细末,蜂蜜调涂,一日更换2次。
13、 冻疮红肿、发痒
茄子梗、蒜梗各适量,切碎煎水洗烫,每晚1次。
如何预防、治疗冻疮
冻疮发生于严寒季节,一般在气温5℃以下发生,至春季气候转暖后自愈,但入冬后又易再发。许多人一旦患冻疮后,每年一到冬季就复发。冻疮以幼儿、小学生最多见。手足、耳廓部位最易发生。症见局部皮肤发凉,出现暗紫红色或紫蓝色斑片,按之柔软。严重时出现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或溃疡。遇热后自觉痒、灼热感及疼痛。迁延不愈者有硬结。重冻疮可遗留疤痕,对冷过敏。
冻疮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皮肤血管对寒冷过敏有关,也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遗传因素有关。经常接触冷水的人易患本病。长时间生活在我国南北方某些沿海或寒冷潮湿环境中的人易患本病。
潮湿可加速体表散热,故冬季湿度大的地区,冻疮发生率较高。此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肢端血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缺乏运动、营养不良、贫血及一些慢性病常为冻疮的发病诱因。
预防冻疮主要是注意保暖、保持干燥、鞋袜不宜过紧,受冻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及热水浸泡。易受冻部位可搽凡士林或其他油脂类,以保护皮肤。未破溃的冻疮可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10%樟脑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民间用辣椒煎水局部烫洗,有一定效果。已成溃疡时应用5%硼酸软膏、红霉毒软膏或猪油蜂蜜软膏(猪油30%蜂蜜70%)等涂搽并包扎。同时内服末梢血管扩张剂如烟酸。中医治则为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方用当归四逆汤或阳和汤加减。
冻疮治愈的关键是摆脱湿冷环境和温冷作业,保持冻疮局部温暖和干燥,否则易复发。较好的治疗方法有:
(1)坚持用40℃水温浸患处。
(2)硫酸新霉素霜剂或呋喃西林霜剂外用,有效率达85~95%。
预防冻疮复发的主要措施有:
(1)作好居室防寒、保暖和防潮湿,室内温度最好能保持15℃以上,相对湿度50%左右。
(2)保持鞋袜、鞋垫、手套干燥。汗脚者不宜穿胶鞋,并用止脚汗粉。
冻疮的注意事项及防治验方:
对于此病要防患于未然,应经常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并注意全身及局部保暖,尽早戴手套,鞋袜要温暖宽松,以保持手足干燥。食物要有充足的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保证身体有足够的热量。平时应经常自己按摩手足用耳廓,促进手足血液循环,每年复发冻疮的患者可在入冬前用紫外线照射以往患冻疮的部位以起到预防作用。患冻疮之后,宜及时尽早地治疗。市售冻疮膏、貂油防冻治裂膏都有一定的疗效。另外,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对冻疮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许多治疗冻疮的良方,现介绍验方如下:
(1)用蜂蜜或植物油调拦烧焦的柿子皮外敷。
(2)茄根、大葱、辣椒煎液熏洗患处。
(3)桂枝50克、紫苏50克煎水浸泡。
(4)新鲜桔皮3~4个,生姜300克加水2千毫升,煎煮30分钟,连渣取出,浸泡并用药渣盖过患外。
(5)取夹竹桃叶50克加水500毫升,煎水浸泡患处,注意有溃疡时禁用此方。
(6)山楂去核捣烂,敷于患处,用纱布包扎3天,对于复发性冻疮有很好的疗效,注意有溃疡时禁用。
(7)桂附煎:桂枝20克,红花20克、附子20克、荆芥20克、紫苏叶20克,加水3千毫升煎液浸泡患处,并用药渣揉搓患部。
(8)甘遂、甘草各9克、加水2千毫升,煎液熏洗患处。
(9)用老丝瓜烧成炭研为细末,用猪油调匀后涂患处。
(10)红灵酒:当归60克、红花30克、川椒30克,樟脑15克、肉桂60克,细辛15克、干姜30克,加95%酒精100毫升,浸泡7天后,外涂患部。
(11)二乌茴香酒:川乌30克、草乌30克、小茴香30克、樟脑30克、红花20克、桂枝15克,酒精浸泡一周,以药酒揉搓局部。
(12)紫云膏:紫草30克、当归30克、胡麻油1千毫升,黄蜡250克,共制为膏,外敷冻疮引起的溃疡面。
(13)樟脑25克、海螵蛸10克、凡士林150克调成膏状,外敷溃疡疮面。对于顽固型冻疮可配合内服中药治疗,处方:党参9克、黄芪15克、附子6克(先煎)桂枝9克、当归9克、丹参9克、陈皮6克、患部寒凉显著者加干姜6克,炙甘草6克;血瘀证显著者加桃仁红花各9克。
(14)甘草芫花水:甘草、芫花各15克;制作方法:上药用水1000毫升,煎数沸,取汁;用法:末溃者趁热洗溃,已溃者于洗后用黄连水纱条换药;功效:消肿止痛、用于冻疮,对Ⅰ~Ⅱ度冻伤效果亦佳。
送你三十条冻疮偏方
1、 生姜切片,放在锅子里用小火烤一下,来回搓、擦于患处,效果不错;
2、 白萝卜切段放水里煮熟,水用来泡,萝卜用来擦患处;或者冬瓜皮煮水,泡患处;
3、 白萝卜放在炭火里煨烫煨熟,或在火苗上烧热,然后来回擦患处,效果明显;
4、 每天把手泡在很烫的热水中十分钟,一天两次;
5、 带壳的小麦嚼烂敷在患处,一天两次,效果会很好;
6、 鹅油膏或者羊肉脂肪油搽于患处;
7、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用酒精搽或用生姜大蒜擦以往要长冻疮的患处直到感觉火辣,到了冬天就不会长冻疮了;
8、 海豹油治冻疮效果很好,药店有售,大约20元/支;
9、 芝麻叶用来擦冻疮可以根治,但前提要等到夏天才能擦,是预防的好药;
10、50度的白酒和切碎的红辣椒干(放生姜也可以)泡3天,搽于患处,每天4次至5次,连用10天以上;
11、猪油和蜂蜜放在一起炒一下,用来搽患处;
12、白酒、红辣椒、生姜加水煮后,洗、泡患处;或用生姜片在患处来回擦到热,每晚一次;仅用红辣椒和生姜煮的水洗也不错;
13、蛇油搽于患处很灵,据了解,千岛湖旅游码头商店有卖;狗油也可搽患处;
14、茄子的柄、叶或植株切碎加红辣椒,水煮后,洗、泡患处;
15、夏天将生姜捣碎,用纱布包起来搽手或脚,预防冬天生冻疮;
16、云南白药酊搽于患处或用云南白药拌黄酒涂手,也可以试试云南白药气雾剂;
17、温开水加食盐泡患处或白醋加盐的温水浸泡患处;
18、香蕉皮、西瓜皮或柚子皮的内侧擦手,下雪的雪水也可以用手来回搓、擦于患处;
19、用藿香正气水加海普林药膏,或十滴水搽于患处;
20、用腊梅花或者樱桃花浸白酒(时间越长越好),搽于患处;
21、冻疮已破的情况下,将陈旧棉花(越旧越好)烧成灰,用麻油调匀搽患处,一日三次;
22、夏天把大蒜敲碎,放在瓦片上晒后,放在手上擦至发热,坚持一个星期;
23、老前辈偏方;把小便加热用来洗手或脚,效果很好,对身体没有危害;
24、茄子叶用开水烫过然后捞出,敷在冻疮上,每天3—4次,效果明显;
25、鸽粪煮水浸泡患处,效果明显,配合护手霜要经常用;
26、用伤湿止痛膏粘辣椒粉贴于患处;
27、把人丹碾成粉末加入面油(大宝)一起搽于患处,早晚两次;
28、沙棘油或者开塞露搽于患处;
29、用杀乌鸡的水搽于患处,效果很好;
30、橘子皮、柚子皮或文旦皮煮水,熏蒸、浸泡患处,20分钟重复一次,加些盐效果更好;
温馨提示:
1、 任何一个药方一经采用,请务必坚持7天以上,效果才会明显;
2、 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血液循环;注意环境及衣着暖和,比用药更管用。
真诚祝愿所有“冻友”从此不再复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治疗冻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