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13岁,可是学校台阶测试高度 测完才3...

2015年温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_田园_新浪博客
2015年温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2015年温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2015.2)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黢(qū)黑 扼(&)要
解(ji&)送 狷(ju&n)急
B.稍(shāo)息 诤(zh&ng)友
诓(kuāng)骗 蕴藉(ji&)
C.谮(z&n)言 强(qi&ng)辩
着(zh&o)慌 趑(zī)趄
D.胆(qi&)怯 画帖(ti&)
驯(x&n)熟 坎坷(kē)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出台,其核心内容是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意味着备受诟病的养老金双规制的终结。
B.音乐真人秀节目《中国好歌曲》新闻发布会在上海举行,宣布第二季启动,四位导师悉数登场,刘欢、周华健、蔡健雅继续坐阵,羽泉新加盟。
C.马云接受香港《南华早报》记者专访,在一个多小时里,嬉笑怒骂,谈笑风生,与记者纵论企业管理、互联网发展以及中国文化产业的走向。
D.回归15年来,澳门依然保持自由港高度开放的优势,与各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不断增加,广泛的对外经济联系使澳门实现了跨跃式发展。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广东第一巨贪张新华服法,“贪官不死”的定论被颠覆,党和政府兑现了从严治吏的承诺,彰显出凡腐必反,除恶务尽的决心和魄力。
B.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公祭则是为了在历史痛感中砥砺前进,
12月13日,北京市在北平抗日烈士纪念园等八处烈士陵园一起举行公祭仪式。
C.上世纪八十年代春晚诞生的时候,文化娱乐资源贫乏,一本小说,一台戏剧,甭管水平如何,老百姓都看得津津有味,甘之如饴。
D.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给文化生活以有益启发的同时,也带来急功近利和浅薄浮躁,当下的我们缺少力透纸背的经典作品,缺少精神火炬式的文化权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踩踏致死事故是可怕的,但也是可防可控的,因为说到底,这是“人”的问题,而不是突如其来的地震和泥石流。
B.医院在接到投诉后高度重视,立即调查,在弄清原委后向患者家属当即道歉,承诺将严肃处理该事件,并告知家属处理结果。
C.经济发展环境的营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参与各方共同努力,但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如何作为。
D.农民歌手的歌曲所表达的积极姿态,唤醒了更多相同命运的人内心深处潜藏的不屈的火花,传递了一种困难面前依然保留希望的正能量。
5.12月24日晚,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封院禁止学生过平安夜,禁止在校园内举行任何与圣诞主题有关的活动和庆典,组织全体学生观看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片,这不仅引起了学生的争议,也引发网友纷纷发帖参与争论。
请你跟帖发表自己的观点,要求态度鲜明,理由充分,表达准确,不少于60字。(4分)
6.下面这则材料是被网友誉为“最给力局长”的郑宇民在民企峰会上接受央视主持人董倩采访时的一段精彩对话,请根据上下语境补全对话,表现其“智斗”的艺术效果。(4分)
董倩:以前我们都在那儿站着说,这次为什么坐着说,是不是因为气比较短了?
郑宇民: ①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都是坐着说话的。我不愿意站着说话是因为
。你是央企穿着高跟鞋,我代表民企,我穿着平底鞋,我们在一起,我觉得不公平,应该坐下来平起平坐,你就没有了高跟鞋的优势。
7.阅读下面这幅漫画,根据要求答题。(4分 )
(1)请描述漫画的内容(不超过70字)(2分)
(2)请写出漫画的寓意。(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细胞内的物流
人体内有无数各种各样的细胞,尽管它们非常微小,却如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无数个企业或组织,会生产很多物质和产品,例如粮食加工厂生产的粮食。但粮食要运送到每个单位和家庭,则需要物流的配送。生物体的细胞也是如此,细胞可以生产很多蛋白质和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并且要把它们输送到生物体所需要的地方。例如,胰岛细胞生产胰岛素,但是,需要把胰岛素运送并释放到血液中。因此,细胞中也存在频繁而巨大的物流现象。
现代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细胞内生产和加工物质后配送到机体所需要的地方的过程也大致能满足现代物流的这些条件,因此可以称为细胞内的物流。
细胞内的物流甚至比现实生活中的物流更为复杂、精准并且具有自我调控的能力,因为细胞产生的分子,如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酶等物质有的要被运输到细胞内的其他地方,有的则要被转运出细胞。这就要求细胞生产的所有物质都要在正确的时刻被转运到正确的地点。
此次获奖的三位科学家都发现,细胞内的物质不是散装运输的,而是要包裹起来,正如人们寄包裹时需要打包一样。细胞生产的所有物质都是以小包,即细胞囊泡的形式传递的,而且囊泡需要在正确的时间被输送至正确地点。
囊泡是由膜包裹的微型小泡,能够带着细胞货物穿梭于细胞器间,也能够与细胞膜融合,将货物释放到细胞外部。囊泡转运系统对于神经激活过程中神经递质的释放、代谢调节过程中激素的释放等都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囊泡转运系统,或该系统受到干扰,就不仅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而且会对有机体有害,如导致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病症。
(摘编自日《文汇报》)
8.下列对“细胞内的物流”的阐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细胞内的物流是指把细胞内生产的蛋白质和化学物质运送到生物体所需要的其他细胞里。
B细胞内的物流能够自我调控,细胞内生产的物质一旦被运到错误的地点,就会被及时调整。
C细胞内的物流必须畅通无阻,否则,就会破坏细胞正常的生理机能,甚至可能损害有机体。
D.细胞内的物流并没有完全满足现代物流的所有条件,但是它比现实生活中的物流更加复杂。
9.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胰岛细胞生产胰岛素,囊泡把胰岛素包裹起来,携带它进入到血液中。
B.囊泡以与膜融合的方式运送物质表明,蛋白质可以在细胞之间进行传递。
C.囊泡释放涉及囊泡和细胞膜的融合,此融合过程是神经递质释放的重要步骤。
D.人类患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的原因之一是囊泡转运系统受到了干扰。
10.请用一句话概括细胞内囊泡的运行机制。(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遥远的葵花地
(1)我们这里的河流全靠积雪融汇,而农民种地,又全靠从河里引水灌溉。因此在我们这里,一遇到降雪量少的暖冬,第二年肯定大旱。
(2)这一年正是罕有的旱年,除了旱灾,风灾、蝗灾及其它严重的病虫害肯定也会全集中到这一年。谁叫去年暖冬呢?虫卵没法冻死。
(3)尽管如此,我妈还是决定种两百亩向日葵。地是头一年就包好的,如果不种,荒着心里更难受。
(4)那块土地我们承包了三年,位于阿克哈拉河水下游六十公里处的高潮村南面的荒野中。地势坦阔,一马平川。那一带一共开垦有一万多亩土地,除了少量的打瓜,全都被承包者种上了向日葵。不知丰收时那里会是怎样的一幕情景。
(5)一万亩啊,金灿灿的葵花地!
(6)因为离家太远,葵花从播种到收成的三四个月期间,我妈得一直守在地边。这三四个月里就没法照顾九十多岁的外婆和几只小狗及满院子的鸡鸭兔子鹅了。于是,妈妈雇了一辆大卡车,把整个家都搬到了地边。然后在荒野中挖了一个大坑,坑的南侧掏了一条斜下去的通道。坑沿上横搁几根木头算是檩条,檩条上横担一些木棍,铺几只撕开的纸箱子,最上面蒙一大块塑料棚布,最后再盖上一层泥土压住棚布。在新疆,这叫“地窝子”。在此后的日子里,这就是我们的家。
(7)搬家时我也跟着去了,在那里生活了非常短暂的一些日子。只目睹了种子进入大地的过程,却不知它们如何在大地里苏醒,渐渐长成。那些日子里,我总是站在地窝子旁,长时间望着眼前一望无垠的大地,想到下面一行行齐整沉睡的种子,总觉得它们可能会永远这么沉睡下去了。大地永远荒凉空荡。
(8)搬家的那一天好冷。虽然已入四月,但冬天的气息仍然强大坚固,残雪皑皑,寒风凛冽。第二天,外婆就想回家了。她拄杖从地窝子里艰难地走上大地,转身四望,快要哭了。而我妈始终忙忙碌碌,马不停蹄,立刻雇人犁地,第三天就开始播种。眼下只能人工点播,为了快快播完,她跑到附近的杜热小镇上雇了二十多个人。可是,在空旷的大地上,这二十个人远远看去是那么凄凉无助。他们一人拎一只盛满种子的口袋,一步一停,在大地上越走越远。远得似乎都走不回来了。
(9)第四天,鹅和鸭子发现了附近的水渠,痛痛快快洗了个澡。搬家时,它们不幸被安排在煤堆里。第五天,鸡开始下蛋。同时,小狗们在地窝子附近发现了一个田鼠洞,兴奋得刨了半天。大家很快适应了新生活。叔叔不知从哪里弄来几块红砖和两块水泥板,给我们地窝子的通道铺了两级台阶。从此外婆出入方便多了。又因为这一带守地的几个地窝子里就我家出现了红砖这样的奢侈品,便被大家一致评定为五星级地窝子。
(10)荒野里没有电,虽然有相机和备用的电池,却总是不舍得取出来拍照。只在闲暇时分,当妈妈带着小狗在附近野地里散步时,我才端起相机,在显示屏里远远凝视他们。
当他们走在大地上时,镜头中的情景满满当当,却寂寞无比。当他们走过之后,走空之后,一切才抬起眼睛。而种子播下之前的大地总是孕育无穷的语言。种子播下之后,大地才安静下来,并对每一个前来者竖起食指在唇前。
(11)一次我妈散步回来,像变魔术一样从怀里掏出一束野花给我。在哪里采的呢?我捧着花从地窝子走上地面,转身四望,这干涸无尽的大地,这手心里唯一的湿润丰盈。我把一只矿泉水瓶从中间破开,注满水插上花,再把它们放在投入地窝子里的唯一的一束光线中。过了好几天,花都没败。可我出去散步时,却从不曾遇到过什么花儿。似乎我妈采回的这些就是全部的春天,全部就这些。
(12)总之我离开了。把妈妈、外婆和小狗留在了那片荒野上。把她们抛弃了一整个夏天。又觉得其实是把她们一直抛弃到现在……总觉得,这些年来,她们一直还在那广阔的天空下寂寞艰难地劳作、生活。
(本文有删改)
11.简要概括文中“母亲”的形象特点。(3分)
12.分析下列句子的主要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4分)
(1)坑沿上横搁几根木头算是檩条,檩条上横担一些木棍,铺几只撕开的纸箱子,最上面蒙一大块塑料棚布,最后再盖上一层泥土压住棚布。
(2)种子播下之后,大地才安静下来,并对每一个前来者竖起食指在唇前。
13.根据文意,概括作者“总觉得它们可能会永远这么沉睡下去了”的原因。(3分)
14.简析第9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15.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题“遥远的葵花地”的理解。(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明〕何景明
何子有琴,三年不张。从其游者戴仲鹖,取而绳以弦,进而求操焉。何子御之,三叩其弦,弦不服指,声不成文。徐察其音,莫知病端。仲鹖曰:“是病于材也。予视其黟然黑,衺然腐也。其质不任弦,故鼓之弗扬。”
何子曰:“噫!非材之罪也,吾将尤夫攻之者也。凡攻琴者,首选材,审制器。其器有四:弦、轸、徽、越。弦以被音,轸以机弦,徽以比度,越以亮节。被音则清浊见,机弦则高下张,比度则细大弗逾,亮节则声应不伏。故弦取其韧密也,轸取其栝圆也,徽取其数次也,越取其中疏也。今是琴,弦之韧,疎,轸之栝,滞;徽之数,失钧;越之中,浅以隘。疎,故清浊弗能具;滞,故高下弗能通;失钧,故细大相逾;浅隘,故声应沉伏。是以宫商不识职,而律吕叛度。虽使伶伦钧弦而柱指,伯牙按节而临操,亦未知其所谐也。
“夫是琴之材,桐之为也。始桐之生邃谷据盘石风雨之所化云烟之所蒸蟠纡纶囷璀璨岪郁文炳彪凤质参金玉不为不良也。使攻者制之中其制,修之畜其用,斫以成之,饰以出之。上而君得之,可以荐清庙,设大廷,合神纳宾,赞实出伏,畅民洁物。下而士人得之,可以宣气养德,道情和志。何至黟然衺然,为腐材置物邪!吾观天下之不罪材者,寡矣。如常以求固执,缚柱以求张弛,自混而欲别物,自褊而欲求多。直木轮,屈木辐,巨木节,细木,几何不为材之病也。是故君子慎焉。
“操之以劲,动之以时,明之以序,藏之以虚。劲则能弗挠也,时则能应变也,序则能辨方也,虚则能受益也。劲者信也,时者知也,序者义也,虚者谦也。信以居之,知以行之,义以制之,谦以保之。朴其中,文其外。见则用世,不见则用身。故曰:“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材何罪焉!”
仲鹖怃然离席曰:“信取于弦乎,知取于轸乎,义取于徽乎,谦取于越乎。一物而众理备焉。予不敏,愿改弦更张,敬服斯说。”
——选自《四库全书》本《何大复集》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何子御之,三叩其弦 御:指弹奏
B. 使攻者制之中其制 中:符合
C. 可以宣气养德,道情和志 道:说出
D. 自褊而欲求多 褊:狭隘、狭小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今是琴弦之韧疏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 斫以成之,饰以出之 敛赀财以送其行
C. 劲则能弗挠也 臣欲奉诏奔驰 则刘病日笃
D. 一物而众理备焉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用弹琴动作的要诀来比喻人的信用、智慧、仁义和信用等品德,以制琴、弹曲的规定和要求,阐述为人处世的道理。
B.运用托物言志手法,针砭时弊,借琴的制作不当导致琴不中用,批判了当时不重视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不当的社会现象。
C.采用主客问答形式,结尾戴仲鹖的回答“物而众理备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收束全文的同时,又深化了内在的义理。
D.“说”是一种议论文体,重在阐明事理,本文议论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结构严整紧密,层次清晰,句子整散结合,节奏鲜明。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始 桐之生邃谷据盘 石 风 雨之 所 化 云 烟之 所 蒸 蟠 纡 纶 囷 璀 璨 岪 郁 文 炳 彪 凤 质 参
金玉不为不良也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噫!非材之罪也,吾将尤夫攻之者也
(2)朴其中,文其外。见则用世,不见则用身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两题。(7分)
入若耶溪 入若耶溪
【南朝梁】 王藉 【唐】崔颢
艅艎何泛泛, 空水共悠悠。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阴霞生远岫, 阳景逐回流。 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
此地动归念, 长年悲倦游。 事事令人幽,停桡向馀景。
21.两首诗的第三联都用了什么表达技巧?结合崔颢诗的第三联作简要分析。(3分)
22.两首诗都写了泛舟若耶溪,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4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23.源自这段文字的成语除了“箪食壶浆”外,还有 (1分)
24.简要概括孟子的战争观,并结合孟子的思想谈谈对战争观的看法。(4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1)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故矣。 (荀子《劝学》)
(2)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 (王勃《滕王阁序》)
(3)千呼万唤始出来 ,转轴拨弦三两声 。 (白居易《琵琶行》)
(4)青山隔送行, , 。 (王实甫《长亭送别》)
(5)亲朋无一字, ,戎马关山北, 。 (杜甫《登岳阳楼》)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对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标题的断句,有人认为应断为“春江/花月夜”,“江”与“夜”因为“春”“花月”的映衬而美;台湾学者蒋勋则认为,应断为“春/江//花/月/夜”,它们各自独立,并且有各自独立的美。
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感情,也可以发表议论。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②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2015年温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B(A.扼& C.强qi ǎng
D.坷kě)
2.C(A.双规制—双轨制 B.坐阵—坐镇 D.跨跃式—跨越式)
3.D(A项“服法”当为“伏法”。服法:指服从法令,认罪。伏法:指犯人被执行死刑。B项“一起”当为“一齐”。一起:表示事情发生在同一地点或合到一处,不强调时间是否一致。是从一个整体出发,相当于“一块儿”、“一道”。一齐:表示事情发生在同一时间,强调时间上整齐,是从人或事物的每个个体出发,指不同的个体同时做同一件事或同一个个体同时做几件事。C项“甘之如饴”意为“感到像糖一样甜”,是指“为了从事某种工作,甘愿承受艰难、痛苦”,上世纪80年代春晚,无疑是一场令全国百姓无比愉悦的节日盛宴,所以不能用“甘之如饴”。D项“力透纸背”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此处用的是后一种语意。)
4.A(B项多层状语语序不当。“向患者家属当即道歉”应为“当即向患者家属道歉”。C项句式杂糅。应为“但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政府这只‘有形之手’”,或“但关键在于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如何作为”。D项动宾搭配不当。应为“点燃……火花”)
支持派一:近年来,年轻人对洋节的热度不减,使得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受到极大的冲击,可能会伤及我们整个民族的自信心、认同感、归属感。(4分,文化角度)
支持派二:这样做是校方担心学生上街庆祝圣诞惹出事端,扰乱公共秩序,为防患于未然而做的一项决定,实属一番好意,可以理解。(3分,学校、社会角度)
反对派一:这是一种“文化洁癖”,一味的排斥并不代表文化保护。只有拥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化人为我”的本事,中华文化才会源远流长。(4分,文化角度)
反对派二:圣诞节能带来很多快乐,还能促进消费;学校禁过圣诞节,不但不能增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热情,反而会因此让年轻人产生逆反心理。(3分,学校、社会角度)
中立派:对洋节,多一点开放和包容,允许和尊重青少年的选择;同时强化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增强其竞争力;并对过节形式加以适当引导。(文化、社会、学校多角度思考,答出其中任意两个角度得4分,答出一个角度得3分)
评分标准:共4分。观点鲜明1分,阐释有理,逻辑清晰2分,表达简明连贯1分。根据思考角度的层次并结合表达评分。不足60字,每10字扣1分。
6.[示例] 站着说话和坐着说话跟气短气长有什么关系呢
&不愿意跟穿高跟鞋的人在一起比高
评分标准:共4分。处2分,要巧妙否定“坐着是因为气短”,注意句式为问句;意思对,没用问句1分。&处2分,要联系下文“高跟鞋”的比喻以及“公平性”的表达。意思对,没用“高跟鞋”1分。
7.(1)[示例]隧道口铁轨上一块枕木断了,一群媒体记者端着照相机、拎着摄像机焦急地等着,有的还伸长脖子眼巴巴地往隧道里张望,期待火车快点出现。
(2)讽刺了那些为获取“新闻”(或“制造轰动效应”、“博人眼球”)而不顾道德责任(或“丧失职业操守”)的媒体记者。
评分标准:共4分。(1)2分,准确把握漫画内容1分,描述语言顺畅1分。(2)2分,准确把握漫画寓意1分,语言表达简明通顺1分。
8.D(A.文中说“有的要被运输到细胞内的其他地方,有的则要被转运出细胞”,可见并非全都“运输到其他细胞里”。B.文中“自我调控”是指“要求细胞内生产的物质在正确的时间被运输到正确的地点”,而不是“运到错误地点,就会被及时调整”。
C.“会对有机体有害”强调的是“必然”,而非“可能”)
9.A(“释放”是把所含的物质放出来。囊泡融合在细胞膜里并没有“进入”血液,只是把胰岛素释放到血液中)
10.囊泡把细胞生产的物质包裹(或“打包”)并在正确的时间把它们送到细胞内的各个地方或释放到细胞外。
评分标准:共3分。“包裹”或“打包”1分;“在正确的时间”1分;“运送到细胞内的各个地方或释放到细胞外”1分,“细胞内的各个地方”“释放到细胞外”只答一个方面不给分。
11.勤劳;坚忍(或“坚毅”);乐观(或“热爱生活”“有生活情趣”等)。
评分标准:共3分。3个要点,1点1分。意思对即可。
(1)运用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准确地再现了母亲建造地窝子的过程(或“突出了母亲挖地窝子的熟练和利索”,或“突出了母亲勤劳能干以及干练的个性”)。
(2)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大地对正在孕育生命的种子的呵护和期待(或“形象地表达人们对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应有的态度”)。
评分标准:共4分。每小题2分,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各1分,意思对即可。
13.①当年暖冬,旱年,风灾、虫灾集中,农作物难种。②当时“我”所看到的大地,荒凉空荡,毫无生机。
评分标准:共3分。答出一点1分,答出两点3分,意思对即可。
14.与前文的荒凉无助形成鲜明对比(关键词“对比”);在沉重艰难中多了生机与希望,使主题更为丰富深厚(关键词“丰富主题”);赞美了生命力和人们乐观、坚毅的品质(关键词“生命力”或“乐观”)。
评分标准:共4分。答出一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4分,意思对即可。
15.①葵花地离“我”家很遥远。②“我”离开了那片荒野,只目睹种子进入大地的过程,却没有看到种子的生长和长成的葵花地,所以称“遥远的葵花地”。③“葵花地”象征理想(或“丰收”“期待”),但众多像“我”母亲一样的人还在荒野中艰难地挣扎,所以称“遥远的葵花地”。④“我”离开了那片荒野,逃避了艰难,也抛弃了大地给我的深厚的馈赠;“我”生于这片土地,却叛离了它,所以称“遥远的葵花地”。
评分标准:共6分。第①点1分,第②③④点各2分。可以从“空间距离”、“时间距离”、“心理距离”等角度理解“遥远
”一词,意思对即可。
16.C(道:通“导”,引导)
17.B(B.以:连词,表示目的,来。A.之:①结构助词,的;
②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C.则:①连词,表承接关系,就;②连词,表转折关系,但是。D.而:①连词,表转折关系;②连词,表修饰关系)
18.B(“托物言志”说法不正确,应该是借物喻人;文章批判的是“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不当”,
“不重视人才培养”说法缺乏依据)[来源:学
19.始桐之生邃谷 / 据盘石 / 风雨之所化 / 云烟之所蒸 / 文炳彪凤 / 质参金玉 / 不为不良也
评分标准:共3分。每错断、漏断1处扣0.5分,扣完为止。
20.①咦!这不是木质的过错,我要责备那制作琴的人。②使它的内涵质朴,使它的外表有文采,为人所知就出来为世所用,不为人所知就修养自身。
评分标准:①共3分。罪(过错)、尤(责备)、攻(制作),各1分;语句不通顺扣1分。“罪”译成“过失”“罪责”也对;“尤”译成“指责”“批评”也对;“攻之”译成“从事这项工作”也对。[来源:学科网ZXXK]
②共4分。“朴”“文”(使动用法)、见(为人所知)、用世(为世所用)、用身(修养自身),各1分;语句不通顺扣1分。“朴”“文”要译出使动用法,“见”“用世”要译出被动意思。
【参考译文】
何子有一张琴,三年没有上弦。他的学生戴仲鹖,拿下来装上弦,进奉请他弹奏。何子弹奏一遍,三次拨动琴弦,弦却不听手指指挥,发出的声音杂乱无章,仔细听它的音响,不知毛病在什么地方。仲鹖道:“这个毛病在于木质不好。我看它黑黑的,弯弯的,快腐朽了。它的质地不能经受弦的拉力,所以弹起来声音不能发扬。”[来源:Z_]
何子道:“咦!这不是木质的过错,我要严厉责备那制作琴的人。凡是做一张琴,首先要选择木材,但更重要的是审察是否按照规格制作成器。琴器有四:弦、轸、徽、越。弦用来发音,轸用来控制弦,徽用来比较音的度数,越用来调和音节。发音就能分出清浊,控制弦就能显出高下,比较度数就能轻重适当,音节调和就能使音响不沉闷暗哑。故而弦要取它韧性的细密,轸要取它琴捩的圆滑,徽要取它度数的次序,越要取它小孔的通畅。现在这张琴,弦的韧性稀疏,轸的琴捩滞涩,徽的度数失去均衡,越的小孔又浅又隘。稀疏,所以清音浊音不能齐全;滞涩,所以高音低音不能相通;失去均衡,所以轻音重音互相侵越;又浅又隘,所以音声沉闷暗哑。即使让黄帝的乐官伶伦来调弦运指,春秋时的琴师伯牙来按照节拍亲自弹奏,他们也不知如何能使音声和谐了。
“现在看这张琴的材料,是用桐木制成的。桐木原是生长在深山幽谷,依据着巨大的磬石,经受着风雨的滋化,云烟的蒸润,外表像彩凤那样焕发,质地像金玉那样完美,不能说不是良材。要是让制作者符合规格做好,修治完善以备随时弹奏,凿削合格以成一张好琴,装饰美观以便出而应世。上等的使君王得到,可以献之于宗庙,陈设在朝廷。下等的使士大夫得到,可以融洽气质,培养德性,引导情操,和睦心志。何至于黑黑的、弯弯的,成为腐朽而无用之物呢!
“我看天下不责怪材料的人太少了。把琴柱缚得牢牢的却想使琴弦张弛如意,自己混乱还想要分清事物,自己狭隘还想要求取众多。用直木作车轮,用屈木作车辐,用巨木作斗拱,用细木作大梁,哪能不使材料出毛病啊!因此君子对此是很慎重的。弹琴要有劲,行动要候时,观察要有序,收势要有容量。有劲就能不受阻挠,候时就能应付变化,有序就能辨别方向,有容量就能受到好处。劲,好比就是信用;时,好比就是智慧;序,好比就是仁义;容,好比就是谦逊。用信用来相处它,用智慧指导它,用仁义来制约它,用谦虚来保全它。使它的内涵质朴,使它的外表有文采,为人所知就出来为世所用,不为人所知就修养自身。所以说即使愚笨也能变得聪明,即使柔弱也能变得刚强。材料有什么过错呢!”
仲鹖听了不觉恍然若失,离开座位说道:“信用不就是取于弦吗?智慧不就是取于轸吗?仁义不就是取于徽吗?谦逊不就是取于越吗?(只要)一件东西而所有的道理都齐全了。我所知道的太少了,要改弦更张,恭恭敬敬地听从您的教导。”
21.(1)以声衬静(或“以动衬静”、“动静结合”、“反衬”);(2)溪岸山岩中发出的各种声音在幽谷中传来清晰的回声;在清溪里说话的声音打破了深山溪谷的寂静,环境越发显得寂静清幽。
评分标准:共3分。以声衬静(或“以动衬静”、“动静结合”’、“反衬”)1分;结合崔颢诗第三联具体分析:“响自答”1分,“言弥静”1分。意思对即可。
22.(1)相同: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若耶溪清幽环境的喜爱之情。
(2)不同:王藉诗:诗人由景生情,面对林泉美景,不禁厌倦宦游,产生归隐之意。崔颢诗:诗人留恋这清静幽美的环境,与大自然契合无间,表达了愉悦、平静、无拘无束的心情。[来源:学科网ZXXK]
评分标准:共4分。相同点:对清幽环境的喜爱之情1分。不同点:王藉有厌倦宦游,归隐林泉之意1分;崔颢与自然契合,留恋山水,无拘无束1分。结合具体诗句分析1分。
23.水深火热
评分标准:共1分。
24.(1)反对非正义的战争,支持正义的符合百姓意愿的战争。(2)孟子的战争观体现了“民本”(或“仁政”)思想;(3)他的观点是辩证的,变通的。
评分标准:共4分。(1)能从“反对”与“支持”两方面回答2分,只答出一方面1分;若回答“燕民悦,则取之;燕民不悦,则勿取”1分。(2
)写出“民本”或“仁政”1分。(3)写出“辩证”或“变通”等意思1分。
【参考译文】
齐国攻打燕国,战胜了燕国。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有人劝我吞并燕国。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五十天就打下来了,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呀。如果我们不吞并它,一定会遭到天灾吧。吞并它,怎么样?”孟子回答说:“吞并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高兴,那就吞并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武王便是。吞并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吞并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文王便是。以齐国这样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燕国这样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燕国的老百姓却用饭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欢迎大王的军队,难道有别的什么原因吗?不过是想摆脱那水深火热的环境罢了。如果您让他们的水更深,火更热,百姓也就只有转望别人去解救他们了。
25.(1)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3)犹抱琵琶半遮面/未成曲调先有情 (4)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
(5)老病有孤舟/凭轩涕泗流
评分标准:共6分。每小题2分,每空1分,有错、漏、增字,该空不得分;只选做3小题,如超过3题,则取前3题计分。
26.评分标准:参照浙江省2014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2014年全省作文平均分为42.02,可作本次评分参考。[来源:]
可以围绕“映衬的美”、“独立的美”的话题,思考“映衬”、“独立”与“美”之间的关系,从以下角度展开阐述:①美丽需要修饰与映衬。②
世间万物,独立且各有其美,不必借助修饰和映衬,更不必依附于其他。③追求映衬之美无可厚非,但应不失自己、不忘本真。……
若立意为“对同一事物不同人有不同认识”之类,可综合语言与构思给分,分数不能高于38分。若脱离“映衬”与“独立”而谈“美”则视为偏离题意。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130,005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阶测试高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