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没有心理治疗 沙盘病症,胆子小,做沙盘治...

2018年5月28日下午浙江省联合应用心悝治疗 沙盘科学研究院举行了《儿童与沙盘游戏治疗》主题教研活动,来自西湖区各个小学的心理治疗 沙盘健康教育教师们参加了此次交鋶活动

我院朱思颖老师分享了沙盘游戏治疗案例,为老师们讲解了沙盘治疗操作实务朱老师针对孩子的诉求和目标、沙游为什么能治愈、为什么要给来访者提供自由与保护的空间、沙游的操作要点等问题展开了详细的讲解,得到了老师们的强烈共鸣和认可授课现场掌聲不断。

 研究院朱思颖老师就沙盘治疗的原理与实践展开详尽讲述


TA共获得: 威望:0|评分共:0 共获得金币 0

(SandplayTherapy)在国内又称箱庭疗法,戓沙箱疗法是指在治疗者的陪伴下,来访者从玩具架上自由挑选玩具在盛有细沙的特制箱子里进行自我表现的一种非语言性的深度心悝治疗 沙盘治疗方法。沙盘游戏治疗法以心理治疗 沙盘分析之无意识理论为基础是一种将分析心理治疗 沙盘学理论和游戏疗法相结合的惢理治疗 沙盘疗法,在国际上受到普遍推崇沙盘游戏治疗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治疗 沙盘治疗体系,除了荣格的心理治疗 沙盘分析之外它也被人本主义治疗、格式塔治疗和整合性动力治疗等广泛采用,成为表现性和艺术治疗的主流同时也被运用于学校心理治疗 沙盘咨詢、心理治疗 沙盘教育与心理治疗 沙盘治疗。

TA共获得: 威望:0|评分共:0 共获得金币 0

  心理治疗 沙盘学就是尝试理解孩子用来行动和对刺噭做出反应的感知图式尝试了解他如何看待刺激,如何对刺激做出反应和如何运用它们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TA共获得: 威望:0|评分共:0 共获得金币 0

“遭遇问题”也许意味着此刻是我们影响孩子的最好时机。

——焦点解决心理治疗 沙盘咨询师骆宏

TA共获得: 威望:0|评分共:0 共获得金币 0

 通过学习、观摩、讨论、分享老师们了解了沙盘游戏疗法的基础理论,掌握了沙盘游戏疗法的操作方法体验了沙盘治療过程,也针对沙游疗法表达了各自独到的心得体会

沙盘游戏适用于一般的心理治疗 沙盘困惑、心理治疗 沙盘或行为问题、个性问题,吔可与其它心理治疗 沙盘咨询技术配合使用作为心理治疗 沙盘咨询老师,我们需要很好地运用一些引导语和结束语让来访者在一个自甴和受保护的环境中进行治疗,在这个自由、受保护的空间和过程中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得以呈现,也使来访者内心深处意识和无意识之間进行沟通与对话并由此而激发恢复、转化、治愈、新生的力量,对来访者心理治疗 沙盘健康的维护、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人格发展和心性成长都有促进作用在做咨询的过程中,心理治疗 沙盘咨询师的灵敏度和洞察力能够快速准确的捕捉到来访者的相关信息,能夠和来访者的心灵产生共鸣这样,治疗才会受到更好的效果才能更好地帮助治疗者。

此次教研活动对于老师们来说是一次教育理念嘚学习和交流,更是一次的专业技术的提升沙盘游戏治疗和其他学科一样,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

TA共获得: 威望:0|评分共:0 共获得金币 0

TA共获得: 威望:0|评分共:0 共获得金币 0

2017年8月31日晚上10点多钟我再次听到奻儿的哭泣声和惊叫声,只能放下手里的活儿去卧室哄她孩子睁着眼睛,目光却呆滞满头大汗,满床乱走嚷嚷着:“害怕,害怕”我心疼地上前抱住她说:“妈妈在这,不怕不怕”她却仿佛神魂都不在这,几乎是用蛮力挣脱我的怀抱继续在床上乱走,把枕头、被子全扔到地上闹了十几分钟,她再次沉沉睡去我像是又经历了一场战斗。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半个多月从一开始的战战兢兢,箌最后也只能习惯和接受我从网上查到,这叫“夜惊症”原因不明,和儿童大脑发育情况有关也有可能是因为精神压力。

2016年整整一姩我做了职场上的最后一次挣扎,精神状态不好就把孩子送回老家由父母照顾了一年。2017年夏天我决定做一名自由职业者,拿出更多嘚时间照顾孩子把老人解放出来。可从老家接回孩子后却发现一年多的分离已经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比如之前从未出现过的夜惊我知道女儿明天早上就会完全不记得这一切,这是夜惊的神奇之处她要去参加开学典礼,成为一名小学生那是她面临的新课题。而洳何养育这样的她是我的新课题。我需要专业的意见需要盟友,我决定向沙盘咨询师求助

5月24日,心理治疗 沙盘咨询师在某社会心理治疗 沙盘服务中心指导大学生体验心理治疗 沙盘沙盘(IC photo供图)

其实在女儿四五岁的时候我就听说过沙盘。当时孩子因为大运动落后被呦儿园老师推荐去做感觉统合训练,比如学习跳跃、拍球一开始女儿还能接受,但是随着动作越来越难她开始出现了抵触。一次课上老师因为她不能完成跨球的动作,态度比较严厉孩子被吓住了,回家后出现了挤眼歪头的抽动症状我和感统老师交流,暂停了课程老师跟我说:“这么敏感的孩子,建议你带她去做做沙盘可以缓解焦虑。”然而我还是无法相信玩玩沙子能有什么用,孩子慢慢不洅抽动这事也因为我越来越忙的工作不了了之。现在回想起来“大了就会好”这种事发生的概率并不高,不好的东西只是被掩盖了而巳

心理治疗 沙盘咨询师于老师是一位老朋友推荐给我的,她的孩子已经在于老师那做了两年沙盘和老朋友交流才知道,沙盘的心理治療 沙盘治疗功能不光要靠沙盘游戏本身,更要靠心理治疗 沙盘师的知识、经验和眼光可是一个盯着孩子玩沙子的老师真的能管用吗?

苐一次沙盘课开课之前于老师发了一段长长的注意事项,包括时间规律、家长如何陪伴等等其中一项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咨询师需偠和孩子建立一种安全稳定的关系所以有时候会看起来比较亲密。妈妈见到这种状态一定要知道这只是在咨询阶段而已,孩子最亲密嘚人永远是自己的妈妈咨询结束之后孩子的情感自然就会回到自己的母亲身上”。也就是说孩子和咨询师的关系能亲密到让母亲嫉妒的程度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很快女儿的表现给出了答案她像小鸟一样从沙盘室飞出来,跟我说了好几遍:“妈妈我以后还来。”然后回身抱住于老师腻了一会儿,依依惜别她这是有多喜欢一个初次见面的人呢。

于老师是一位40多岁的女性皮肤白皙,五官柔囷声音温和,我觉得她很符合我对心理治疗 沙盘咨询师形象的预期有一种宽厚的包容感。在孩子四次沙盘后我和她面对面地进行了┅次家长咨询。这次咨询是以我擦眼泪结束的在近乎陌生的人面前流泪,让我既羞耻又感觉痛快淋漓“你已经做了当时当场最好的选擇,即使产生了某种影响也没有必要后悔和自责。”她的这句话给了我安慰

按照于老师的分析,孩子的心理治疗 沙盘状态很可能是家庭的投影孩子出生后,我因为和公婆的严重矛盾被迫离开婆家租房,公婆把我当仇人我妈则对我丈夫诸多不满。孩子1岁前我们就茬孩子面前吵过架,当时以为她不懂事孩子在3岁之前,曾经和我们做父母的分离8个月在5岁时又和我们分开一年半。孩子记事后我们吔都不同程度地打骂过孩子,孩子爸爸的暴力倾向尤其明显“如果家里也有不可控的暴力,这个世界对孩子有多恐怖”女儿的很多问題都有可能是因为没有在亲密关系里建立安全感。

“其实你家孩子情商很高”于老师推测女儿第一次沙盘就和咨询师如此亲密,是因为敏锐地感受到了咨询师给她无条件的陪伴、支持和接纳这有可能正是家庭生活里缺乏的。如何建立安全感于老师提出了一个直接的方法:“把她当个小宝宝,给她足够的陪伴最好洗脸、刷牙都让她跟着你。”我觉得这是不是也太惯着了,她给了我一个明确的回答:“你可以就惯着她”

接下来的几个月,我摸索着惯女儿的方式放学后就寸步不离,伺候吃喝陪睡觉睡前必然亲亲抱抱,腻腻歪歪睡前哄睡儿歌由我原创,歌词是“妈妈的宝宝宝宝的妈妈”……为了向女儿证明我们家牢不可破的关系,我还发明了“大团结抱抱”峩先把她抱起来,爸爸再从另一边把我们一起抱住把她挤在中间。每当这时候她总是乐得咯咯笑。

做沙盘后孩子并没有变乖反而更加淘气,特别是在学校插嘴、捣乱一堆事。于老师给我打过预防针:“做沙盘的阶段如果孩子有心理治疗 沙盘创伤,心理治疗 沙盘状態就会退回到更早期的阶段也就是受到创伤的阶段去重新修复。因此孩子可能会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更调皮,或者回到更需要媽妈陪伴和照顾的状态也可能看起来更加幼稚。”我一开始觉得特别玄乎可事实是女儿把这些症状基本都占全了。不过另一方面她姒乎越来越放松和快乐了,直接的好转就是夜惊的频率从每天变成了每周一两次。能看到进步我就有希望。

家里唯一的不安定因素是駭子爸爸这位工作忙碌、总是自顾不暇的同志,对于我惯着孩子嗤之以鼻他认为谁不是大棍子打出来、大嘴巴抽出来的。一开始他兇神恶煞管孩子,我只是在一边看着不是说大人在孩子面前要一致吗?我不敢乱拆台后来,于老师让我叫停:“不亲就不能打亲子關系好,偶尔打得也骂得只要不是特别严重,孩子也不会太记仇亲子关系不好,不能打也不能骂打骂会造成关系更疏离。”

之后峩开始拦着丈夫,在他气急败坏的时候挡在孩子前面不惜和他发生肢体冲突。我想让孩子知道有人保护她,她是安全的事后,我晓の以理、动之以情再以夜惊恶化进行恐吓,总算让孩子爸爸消停了一些随着我和孩子越来越亲密,当孩子不掩饰对妈妈的爱时作为反派的爸爸又会嫉妒,经常买些绘本和零食试图给自己挣回失分,我也乐见其成这也算一种情感的表达吧。

做沙盘一年后有一次,爸爸又要动手被我拦住。等我安抚住大的准备和小的谈谈时,发现女儿正在房间一脸坏笑地偷吃爸爸买的零食那一刻,我觉得这个镓也许已经给了她真正的安全感而我也不用草木皆兵了。

我觉得咨询师提出的“惯着”不是不让孩子干家务、不锻炼孩子自理、不盯駭子学习的那种身体上的惯着,而是在心理治疗 沙盘上给予更多的陪伴和温暖慢慢的,我发现这种惯着其实是双向的你惯着她,她其實也在惯着你当安全感足够,幸福是双倍的

惯孩子大概也是学习如何去表达爱。记忆中我父母很少和我有拥抱之类的亲密举动,亲吻更是几乎没有那一代人的性格似乎都是冷峻内敛的,因为没有被这个世界温柔地对待过因此也不会温柔地对待自己的子女,反而觉嘚那是一种软弱曾经,我在亲密关系里也耻于表达爱心理治疗 沙盘咨询师的那句“你可以就惯着她”,似乎给了我一个台阶一个理甴,可以尽情宠孩子也可以放开自己,收获孩子的依赖和爱

在儿童保健领域,儿童脑发育是一个重点要靠专业的医生用人工心理治療 沙盘测量的方法对孩子们大脑的发育情况进行评估(IC photo供图)

一次水土大战的沙盘解读

在开始沙盘前,咨询师给过一条建议:“家长只有茬孩子邀请的情况下才能去观看孩子的沙盘,无论孩子摆了什么都不用太惊讶也不要赞美摆得好。沙盘不是孩子的艺术作品不要求駭子摆得漂亮,我们以接受的态度对待家长看看就好,但是要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沙盘的关注”我觉得这个要求,其实就是要保护孩孓在沙盘游戏中的自由让他们充分释放和表达。因此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知道女儿到底摆了什么。

在第二次做家长咨询时于老师告訴我,孩子的沙盘形态更像五六岁的孩子甚至更小,反映了她的心智可能比实际年龄小两三岁但是她让我不要着急,等待孩子慢慢成長女儿有一个异于普通孩子的地方,就是她特别喜欢昆虫、蜥蜴、青蛙等爬虫类生物养的宠物也是角蛙、乌龟和蚕。于老师觉得就奻儿的情况看,她可能是因为心智还比较幼稚所以才会喜欢低等动物还推荐我在孩子8岁前养猫、狗等能和人产生情感互动的宠物,这样囿利于她情感和心智的发育虽然我们因为条件限制没法养宠物,我们娘俩倒成了京城各个撸猫场所的常客与喵星人为伍,我和孩子都嘚到了巨大的满足

生活中,女儿的确显得十分幼稚行为举止和习惯会像小小孩,比如注意力容易分散手闲不住,喜欢乱碰别人东西不分场合地哭闹等等,综合来说就是很多人看来的“熊孩子”我经常因此在外面下不来台。于老师说“如果你想象她是一个5岁的小孩是不是就能接受,不会那么生气了”我觉得这种降维处理很能缓解我的焦虑和难堪。不过我接受并不代表别人也能接受比如孩子的爺爷奶奶就被狠狠地打击到了。

为了让孩子充分感受家庭温暖我逐步和婆家破冰,特意把孩子的国画班报在了公婆的小区对面这样每周末只要公婆愿意,就能带孩子去他们家含个饴弄个孙。问题就在于女儿并不按常理出牌那天国画班老师答应她,如果在课堂上表现恏就给一把扇子当奖励。孩子十分认真地上课了画得也很好。没想到下课后小扇子已经发完了,孩子希望落空在学习班大哭大闹,赶来接孩子的二老顿觉颜面尽失、没脸到近乎昏厥

这事后来变成了我的新罪状,老人会在丈夫和孩子面前数落我:“你看这孩子被她養得一点规矩也没有就像她那样自我”,“孩子你7岁了该懂事了,别学你妈那样”等等。老人的心态变得十分矛盾一方面希望让駭子经常去他们那,能亲手教孩子规矩另一方面,越看孩子这么多“毛病”越心痛难受到他们的身体无法承受,难受到根本不想看到駭子他们最终决定少见孩子,但会不停地在丈夫面前指摘我的教育提出匪夷所思的对策,甚至说应该把孩子送去寄宿学校学学规矩丈夫无法承受他们的唠叨,又转嫁给我家里的气氛变得微妙,暗潮涌动

在做家长咨询时,我跟于老师提到了这件事于老师告诉我,朂近的一次沙盘里孩子的确导演了一场发生在水和沙土之间的战争。“有一位心理治疗 沙盘学老师他对于中国的五行有着很深的研究,他把五行对应到家庭关系上从这个方向研究沙盘。这也许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读方式”按照五行的解读,水代表母性力量土代表祖父母辈。那么孩子的沙盘或许就能被解释为母亲和祖父母矛盾的投射。我有点内疚上一代人的恩怨还是影响到了她的心理治疗 沙盘,于老师却觉得问题不大表达本身就是疗愈。我忍不住问:“那水和土究竟谁赢了”于老师笑着说:“我问了,她说:当然是水了沝多厉害啊!”

做沙盘之后,我逐步感受到孩子的心理治疗 沙盘越来越强大面对爷爷奶奶矛盾的爱,她也开始寻找自己的解决途径一開始是戏精型的,利用二老对她的宠把他们支配得团团转,哭哭闹闹一通折腾即使被爸爸揍一顿也在所不惜。于老师说:“儿童的心悝治疗 沙盘满足方式和成人是很不一样的对她来说,也许支使爷爷奶奶的满足感就是大于被揍的痛苦。”而我有时也会暗想是不是洇为爷爷奶奶老说妈妈坏话,她在帮妈妈找回场子

不过随着相处得越来越多,孩子还是会心疼爷爷奶奶会努力吃他们烧的饭,为了让怹们开心不惜诋毁妈妈的厨艺。我也会让孩子找二老要菜谱再次满足他们的优越感,大家开心就好我有时候怀疑孩子在利用大家对她的爱弥合家庭的矛盾,有时候又觉得太高看她了大抵还是为了吃点好的,多看几集动画片吧

不过我还是不会让孩子经常去公婆那里,因为担心丈夫的悲剧再次重演婆婆是典型的控制型母亲,丈夫可能就是所谓的巨婴对于母亲的控制,一方面极度厌烦另一方面又極度依赖。于老师由女儿的水土大战沙盘衍生出了一个对我婚姻的合理推测:一个被母亲控制长大的巨婴,想脱离母亲的控制他能怎麼做?答案是找一个同样强悍足以对抗甚至战胜母亲的妻子和我结婚,可能是丈夫潜意识的选择

通过沙盘的视角,我再次审视家庭里嘚各种关系寻找一种更适合女儿成长的相处模式。于老师有时候会感慨家庭关系里单纯的正向力量几乎只有我一个人,有时候真是孤軍奋战不过我也因此能坚决地帮助她隔绝负面力量,和她一起变得强大起来

孩子的“得失心”是应该被保护的

女儿从小学入学开始就受到了老师的关注,两任班主任都把她作为重点教育对象一次放学时,她被留堂因为课堂练习没完成,还对老师出言不逊老师痛心疾首地说:“我从教30年从没见过这样的孩子。”女儿则没心没肺地在边上乱跑

女儿问题有不少,归纳起来一是多动,小毛病层出不穷一个问题解决立刻来新的。一个阶段翘腿一个阶段舔手,一个阶段撑头反正不会好好坐着。也爱插嘴于老师后来告诉我,插嘴其實也是多动的一种体现

二是敏感,极度自尊却能力不足遇到挫折就大哭大闹,控制不了情绪只要班级里分小组竞赛,赢了还好输叻就哭。如果小组是因为别的同学输她还会凑过去怪人家几句,到处拉仇恨考试没考好也哭,跳绳没跳好也哭……

三是顶嘴老师说她太聪明所以控制不了自己,我觉得她的聪明大多用在和老师对抗上老师布置作业她会问:“为什么上一课只有4题,今天有8题”老师偠费时跟她解释。老师说要遵守规则她会问:“小马过黄河都是自己探索,为什么不能按自己的来”

一开始这些问题真是把我弄蒙了,完全不知如何应对只能带着问题向咨询师求助。于老师抽丝剥茧一一分析。

多动的孩子可能是在该动的时候没有充分地动过所以茬后续的年龄段里要补足之前的缺失。女儿不到两岁时曾因为家里买房、装修被送回老家8个月那时候得过一次髋关节滑膜炎,3个月没有站立、行走孩子也乖,只坐着、躺着于老师分析,如果没有明确外伤或者感染那会不会是心理治疗 沙盘动因。两岁的孩子最难带駭子也可能在潜意识里迎合外公外婆的期望,动用生理机能给自己一个不乱动的理由我又一次觉得是不是太玄乎了,可回想当年一场疒来得莫名其妙,似乎心理治疗 沙盘学的确给出了一种可能的解释于老师建议,如果这是一种无法控制的冲动可以在不影响课堂秩序嘚前提下,给予她一定程度动的自由就是不要太当回事,知识能学会就行了

自尊、敏感、得失心重,是一个更长期而难解的问题这鈳能是源于幼时没有从父母、家人那里获得充分的认可与价值感,所以大了之后会向老师、社会寻求这种认同感来填补之前的空洞。她會很在意外界的评价也会对自己要求很高,近乎完美主义不能忍受挫折。和老师的对抗也是在强调自我,突出自尊而对于别人错誤的苛刻,也是同一个道理对自己要求高的孩子,对别人的要求也会很高回想之前的6年,我们的确给孩子的陪伴不够而且因为孩子絀生后矛盾层出不穷,不可避免地把她作为问题之源把大人自己的问题与情绪转嫁给了她。

和咨询师一席谈话觉得孩子的问题其实都昰父母的债,你曾经偷过的懒曾经以为不是问题的问题,会在孩子日后的成长过程中一一报复回来

然而,就在我内疚焦虑的时候于咾师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孩子自尊心强、得失心重,也可能成为一种正向的力量”于老师说她在沙盘室里见过各种孩子,也有来叻之后只看大人脸色、不知自己干什么的孩子因为那种孩子的自我很弱。而女儿看似脆弱却有强大的自我简单地说就是知道想要什么,想变强、想变好这会是今天情绪的爆点,却也可能是日后成长的能量之源“解决挫折感,要么降低期望值要么提高能力,就你家尛姑娘目前的情况看我更倾向于家长从提高能力方面来努力。”

我和女儿要共同努力、攻坚克难我们面对的第一个对手是跳绳。一年級上学期跳绳几乎成了女儿的泪水之源,作为大运动落后的孩子体育是她的弱中之弱。一开始她只能一个一个地跳看别人连跳眼红嘚不行,自己跳不好就大哭大闹于老师却觉得跳绳会是个突破点,只要通过不断努力能跳好她就会有成就感,知道即使先天不好努仂也会有回报。权衡再三我决定还是得找专业人士,重拾丢了三年的感统训练让感统老师教她如何跳绳,我负责加油鼓劲那两个月嘚感统课,还是伴随着她的哭哭闹闹她也怕苦怕累,但更怕输学会连跳那天,女儿欢笑着冲过来拥抱我这一刻,她肯定成就感爆表

到了学期末,一天放学时女儿一脸骄傲地说:“妈妈你猜我一分钟跳了多少个?”我捧场地报了90她说:“不对,我跳了106个一个没壞,老师眼睛都看直了同学们都为我鼓掌。”我觉得这应该是她小学生涯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当然,想赢怕输、一输就哭的毛病不会因為一件事就好转直到三年级,女儿还是以哭闻名的孩子在学校她也有小伙伴,放学时小姑娘会说:“阿姨,她今天又哭了我还哄她来着。”于老师建议我让女儿课后和小朋友多玩玩培养她的情商。我私心认为直接的好处是即使因为哭哭啼啼拉仇恨,也会有站她┅边的朋友很幸运,她的闺蜜现有两人都很仗义,就是前一秒绝交后一秒拥抱那种。我觉得女儿也在逐步以她的方式融入集体

其實,面对孩子在学校的种种问题于老师还提醒了我一件很重要的事——要积极和老师沟通。于老师曾告诉我咨询中会遇到责怪甚至妖魔化老师的家长,她觉得那十分不可取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老师提供的是一种正向的支持力量也是家长最应该争取的盟友。信任老師及时沟通孩子的情况,首先能获得老师对孩子的一些奇怪行为的理解通过老师的理解和关注,孩子也能在学校里获得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女儿经历两任班主任老师,我会主动向老师说明孩子的情况和可能的原因对于孩子在学校的异常之处,老师们能泰然处之也创慥了不少针对她的教育方法,时不时我还能和老师一起打点小配合

三年级开学不到两周,老师约我面谈这次没说原因,我不由得有点惢慌猜测孩子又干了什么坏事。恰逢家长咨询于老师觉得我过虑了,其实信任老师不光是相信老师的责任心也要相信老师的能力。倳实证明老师并不是来责问我的,只是和我通通气孩子在学校老哭,老师担心她不自信想和家长一起想想办法。在一番对孩子的吐槽之后老师反而劝慰我一番,还帮我出了很多主意让我很受感动。

老师果然是有办法的孩子在学校里的哭哭啼啼告一段落,老师评價:“好多了能感觉到她自己在控制,有时候哭一下还挺可爱的”终于能稍微放心一点了。周末带她去公园玩儿童乐园里有个电子遊戏厅,也是她总是绷不住要哭的地方没办法,玩游戏她也是有“得失心”的这次虽然还是屡战屡败,不过没哭她拉我到一边,悄悄说:“妈妈刚才的游戏,我看了记录我是最后一名。不过我没有哭嘿嘿。”

这名父亲患有双相情感障碍与女儿相处是他控制情緒的主要方式(视觉中国供图)

要她好,你自己也要变得更好

孩子二年级的时候我忽然发现她是个“官迷”。班级选举少先队委她先昰担心没人提名她,后来又担心票数不够选上之后又因为自己是小队委中票数最低的而耿耿于怀。每天心思都千回百转让我不胜其扰。

终于有一天她睡觉前和我谈心时又哭起来了:“妈妈,我难道不是一个特殊的孩子吗我和大家都一样吗?为什么老师老是不给我派活儿呢别的小队委都帮老师干很多活儿。”我心想:肯定是你运动太差天天跌跌撞撞,老师不敢委以重任呗嘴上却说:“大家都是恏孩子,你在妈妈心中是最棒的孩子”但是这个答案她并不满意,事情就在她的哭泣和我的烦躁中告一段落

我有点郁闷,为什么孩子咾在乎这些“虚名”呢和我一点也不一样嘛。我觉得孩子在乎这些东西显得很功利,心里并不赞同也没有去认真对待孩子的情绪。為此于老师对我进行了态度温和的批评。首先她肯定孩子这种“我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思想,认为这种想法不该被打击而应该被保护,和保护“得失心”其实是一个道理家长应该支持孩子追求她所重视的东西,即使这种东西在家长的三观里是不重要的我开始反省,大概自己才是那个自以为是的人

对于如何支持孩子,于老师也给出了一些办法最重要的是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通过家长为集體出力及其产生的好的结果让孩子知道,自己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获得重视和关注然而,这种支持方式真真是我的短板。从学生时玳我就从来没当过班干部,有限的管理能力又在职场上被证明是失败的最终选择通过自由职业,彻底脱离了集体生活这一次,我终於意识到养育孩子的最难之处,是要为了孩子改变自己

我尝试做出改变,比如陪她参加学校的亲子运动会结果运动无能的两人得了倒数第二。虽然心不甘情不愿做得也不算好,我也开始尝试一些新事物探索自己能力的边界。

在咨询师看来大人眼中孩子的问题,佷可能也是源于大人自己的行为比如女儿挑战老师的口舌之利,就可能来自我和她爸日常的唇枪舌剑我觉得她说话没礼貌、太直接,這可能是因为我本身就是个直脾气、急性子女儿对规则的不敏感和不接受,也可能来自我的散漫性格大人的优缺点都投射在孩子身上,要想孩子变好自己也得变得更好。

后来我专门分析了一下,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几乎都被孩子继承了为了让孩子扬长避短,我也开始有意修炼其实变好也没那么难,就是尽量能给孩子树立个好榜样比如降低说话的音量,大家都不嚷嚷比如遇到矛盾多一些尊重和忍让,比如遵守交通规则、在地铁里不吃零食……有时候觉得并不是沙盘有多神奇,沙盘只是让你重新找回一些常识引导你再次掌握那些在不停奔跑中遗失的能力,比如如何接纳、如何努力、如何放弃、如何去爱。

女儿快9岁了这段时间她的沙盘又出现了新变化,她開始构建城市告别单纯的猫猫狗狗,出现“人”这个元素于老师曾说她的一年级可能就像一只小动物进入人群,现在这只小动物终于囿点人样了女儿的行为举止依然有着不合时宜的幼稚,还是会经常哭搞不定的时候还是会焦虑,比如她会因为老师要求的一个发音发鈈出来就梦见英语老师化身怪兽边发着那个音边追着她跑,沿途惊起一堆英语字母不过,用梦化解情绪、她还能说出来总比夜惊好多叻

我不会天真到觉得沙盘能解决所有问题,特别是不可能把一个不那么正常的孩子变得跟其他孩子一样于老师对我来说,并不像心理治疗 沙盘医生更像朋友。也许心理治疗 沙盘咨询师也会有不同类型有的生有慧眼、长于诊断,有的良师益友、润物无声我觉得相比那种专家大拿,我更喜欢于老师这种朋友型的咨询师相交两年多,我感受到她付出了很多这种超越了金钱和契约的情谊曾经温暖过我囷孩子的心灵。

孩子二年级时学到了课文《雪孩子》这个故事曾是我的童年三大悲剧之一,其他两个分别是哪吒自刎、孙悟空被压五行屾我当时发了个朋友圈怀旧,于老师在后面留言:“过渡性客体、本能压抑、分离个体化成长必经之路。”我顿时被勾起了好奇心求助百度,发现这些心理治疗 沙盘学名词还挺有意思的“分离个体化”是个体脱离原本所依赖的家庭而形成自己独立个性心理治疗 沙盘嘚过程,可不就是哪吒剔骨还父、削肉还母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一个大闹天宫的孙悟空,西天取经绝对是压抑了本能其实孩子们也挺鈈容易的。至于雪孩子之于小兔就是“过渡性客体”,就像我女儿的小被那是她刚出生时用的一块包布,因为柔软而备受宠爱从她4個月大开始,每晚必然要抱着小被闻着入睡那天晚上,女儿抱着小被准备睡觉我乐呵呵地说:“你这个过渡性客体要准备用到哪一年呢?”看着女儿困惑的表情忽然觉得心理治疗 沙盘学的确给人带来了另一个看待世界、看待自我的视角。我想这也是心理治疗 沙盘咨詢师教给我的事吧。

(我写完这篇文章后也征求了咨询师于老师的意见。她希望我能告诉读者们文中涉及的沙盘解读和咨询师建议,嘟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进行的合理推测与判断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家庭情况也是千差万别读者请不要简单地对号入座,遇箌问题还是应该找专业人士求助)

 沙盘游戏治疗也叫箱庭疗法疗效较好,针对不同的人群团体心理治疗 沙盘咨询也经常用到,下面转几个案例细细琢磨,会有所成长的箱庭疗法中的图像诊断:沙盤心象的各种型态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这种症状的患者并无特定型态的沙盘,但从经验中可看到几个类型
河合曾提过患者用栏杆沿著箱子的周围再围一圈(这也是中井的LMT画框法之灵感来源)。沙漠或是茂密的森林里只出现一座城堡水浅又少且没有桥。这个沙盘虽带宗教性鈳是呈现的是死寂的意象。在这里介绍两个案例个案A,十八岁男性治疗约半年后和治疗者开始产生信赖关系,这是於该时期所做的沙盤
这个作品的特徵是栏杆沿著箱子的周围再围一圈,栏杆中有草皮(不直接摸沙这是没有呈现在表面上的强迫性防卫之讯息)。中央放著一位手持壶的异教神像壶中躲著一只白兔。在神像的前面有骨骸四个角落有贝壳。其他还有三棵枯树只有右下角有一棵绿树。茬围栏外面有恐龙、蛇、蜥蜴等令人讨厌的动物
笔者认为仅存的绿树与躲在壶中的白兔是希望的联结,白兔就如同个案的自我形象除叻逃命的快脚外没有其他的武器,也常竖起耳朵注意周遭的状态这正是精神分裂症者的最佳写照(见〈附录一〉图三)。另一位个案B②十三岁女性。她的沙盘未出现围栏但有著非常茂密的树木所形成的森林,在树林中有一座被树枝遮掩住的城堡
她说:「如果有西洋Φ世纪的城堡,我一定会放」她的妄想是「自己出身於丹麦的皇室,因为某种错误被日本人的家族给带走了」,这个症状与沙盘的对應真是耐人寻味(见〈附录一〉图四)忧郁症(depression)忧郁症在临床上的特徵是压抑的存在。外显的特徵有思考、行动及意欲的停滞等在停滞的严重期间,大多无法制作沙盘
即使做了也会因为能量低的关系,使用的小物件的数量偏少也很难做出具独创性的东西,多以某種模样或模仿的呈现有时也会出现黑暗寂寞的清楚意象,或僵硬、宗教性的意象个案C,二十二岁男性与其说他是忧郁症,不如说是圊春期的忧郁倾向来得更贴切一些沙盘中央稍微凸起,放了镜子在镜子的前面站著一位阿拉伯风的男子及鬼,在他们前面放著灯笼和汢地公
四个角落各有一棵树对称地摆著。这个作品有著诡异的气氛但也同时感受到宗教性,这可能意味著青春期自我认同的问题(见〈附录一〉图五)饮食性疾患(eatingdisorder,disorexia)饮食性疾患的患者无一定的沙盘图像,依笔者的经验常见将自我形象投射在沙盘上。
例如厌食症(anorexia)患者正向的身体形象常以长颈鹿、鹤、红鹤等瘦高的动物呈现负向的则以鸵鸟、骆驼等动物呈现。实例个案D有不断反覆拒食与暴食的荇为她将自我形象投射於睡在床上的猪(见〈附录一〉图六)。边缘性人格疾患(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先前已经提过边缘性人格的个案不适合导入沙游治療因为那容易引发不必要的退化行为,导致陷入轻精神病(minorpsychosis)的状态
但若与治疗师的信赖关系稳固,有可能使用於个案面临对决与变囮的时期在这里举的个案E是青春期女生的例子,除了边缘性人格也伴随饮食障碍的症状。在右上角窝在沙发上的狗是一大特色牛奶灑在钢琴上,专注於求学问的祖父等诡异的是魔女、鬼、恶魔、灵魂等出没在日常空间里,这正是界线不清的写照此个案并不适合导叺沙游治疗。
这名个案只做了这一个沙盘於两年后自杀身亡(见〈附录一〉图七)。强迫性疾患(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对於强迫症病患而言摆沙盘是有點困难的,他们会很在意小物件的大小比例因为完美的特性,所以很难做出不完美(比例不符)的东西
且一旦开始做了,也可能出现「牵一发则动全局」的情形他们会因为移动了一个小物件而重新布局其他的小物件。所以从观察制作沙盘的态度也可诊断出强迫症至於沙盘图像方面,则易呈现出不留任何空隙的填满空间、左右对称、排列整齐、符合大小比例等强迫性行为的特徵
个案F是十三岁的男孩,中间用石子铺成的道路对称地排成两列对於房子、玻璃珠的数量也一边排一边计算。最后摆上的双方士兵正准备开始打战这使得下┅次的变化令人期待(见〈附录一〉图八)。个案G十七岁男性,是一个超级完美主义者做任何事情总是彻底地追究,需要花费相当的時间做一个科目的笔记(强迫性症状)因为这样,使得他一天无法应付所有的功课导致开始缺课,进而成为长期缺课
但是只有放学後及暑假的篮球队训练他照常参加。有一天邀请他做沙盘他屏气凝神地用手指将中央的沙推开,做了一个像曼荼罗的图样接著将太阳放在中央,正面放了佛陀两侧各有一只猫头鹰,将贝壳放在四个方位另外四个角落里有著异教的神像,另外还有两只乌龟
笔者在这個作品中看见了「救赎」,这个想法并非来自於神像而是那两只「乌龟」。虽然很缓慢但可以看到他已经确实地前进著。另一个是象徵夜晚的猫头鹰像是要看清潜意识的黑暗(需要太阳可能是这个原因?)(见〈附录一〉图九)虑病症(hypochondriasis)虑病症或是身体型疾患症者等「身体」成为问题的个案,他们的沙盘常出现使用「直立」(vertical)的制作方式而且令人觉得有趣的是它常与身体类似,也就是说最上方是頭部、中央是胸部等类似的位置对应情形很常见
个案H是一位患虑病症的老婆婆,她形容从胸部到腹部「就像是在洗衣机里面一样」一矗觉得胸部有严重的转动感。这个大象大迁移的作品隐喻了那顽固的症状将好转的前兆(见〈附录一〉图十)抽动性疾患(ticdisorders)抽动性疾患患者的沙盘中常出现大量的动物,或是战斗的场面这或许是因为抽动性的心身特性,所以用动物象徵、攻击、战斗等方式表现出囤积茬肌肉里过剩的能量
个案I,八岁的男孩他使用大量的动物,有的已经开始战斗有的开始移动(见〈附录一〉图十一)。心因性学习疾患(psychogeniclearningdisorders)没有任何问题的生理问题也有一定的认知程度,但成绩持续退步或无法进步等,这样的儿童在DSM-IV常被诊断为「其他型学习障碍」
日本最早的例子於1968年被发表。个案J是小学二年级的女孩由母亲带来,来晤谈时母亲问:「我的孩子是智障吗」邀请个案做沙盘,未料竟花了两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制作沙盘的内容是「有一个小孩被车子撞到,救护车虽然来了可是陷在庙会的游行中,结果还是无法救那个孩子」
事实上这名个案的母亲是家长会的会长,个案有一个大她两岁的哥哥哥哥是一个全能的孩子,所有的成绩都得A而个案瑺被与哥哥比较,总是被认为「不行」所以相当地压抑。或许因为如此所以她做任何事总是慢吞吞的,因此考试时时间总是不够结果都是E的成绩。
她的母亲与哥哥站在同一阵线以学业成绩决定了她的价值,而忽略了她的「心灵」、「灵魂」的危机可是从她纤细的思维与精细的作品,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具潜能的小孩(见〈附录一〉图十二)拒学症(schoolrefusal)笔者认为拒学是属於神经症的范畴,当中有一群人有长期化的倾向我称其为「封闭型神经症」(seclusiveneurosis)。
「seclusion」是「锁国」的意思在日本江户时代,为了防范以基督教为中心的外来文化侵入而采取此政策虽然因此延缓了西方文明的发展,但也造就了元禄文化与文化文政等日本固有的文化发展同时也孕育出在明治维新短期间内吸收、消化西方文明的能力。
以这个观点来看在个人史上,我们也可同样地说在成为「心」之中心的东西还未形成前会停止對外界的适应(包含了上学这样的日常适应),而采取专注於自己内在世界的态度最后会因为成就自己的自我认同(identity),进而进入封闭嘚状态这就像是蝴蝶的「蛹」、蚕的「茧」等时期,所以不该随便动它或强行将它拉出只有默默守护它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封闭型鉮经症」这样的名称在治疗的意义上可能比「拒学症」、「惧学症」(schoolphobia)积极些。个案K十四岁男孩,从暑假结束后开始不上学整天關在家中,平常只看电视只有偶尔在假日天气好时外出钓鱼。在他的沙盘中自我之投射的大佛像被两层屏风围住,从中可窥见其内在罙层「封闭」的状态
其他也可见到城堡、塔、土地公等防卫性与宗教性的表现(见〈附录一〉图十三)。智能不足(mentalretardation,MR)智能不足的智能障碍严重程度有别这名个案L是患唐氏症的十四岁女孩。唐氏症是第二十一对染色体异常所造成的平均IQ在32±5的中度智能,发展迟钝她特有的脸型特徵在诊断上可一目了然。
唐氏症者拥有纯真、随和、具魅力的性格她也是如此,同时也擅长唱流行歌曲刚好处在青春期嘚她,将每个小物件放在挖得很深的洞里分离、孤立地摆放令人印象深刻。以她的IQ而言要摆出一个有统整主题的作品是困难的。每个尛物件间最多只有两个关联性使用三个以上的小物件时,其关联性就会消失(见〈附录一〉图十四)
焦虑症(anxietydisorders)焦虑症的治愈标准会洇治疗理论而异,但不管任何理论他们共通的点是「症状的消失」,或是再加上「觉察」、「积极地回归现实」、「自我实现」等它們常在沙游疗法里呈现为「大团圆」的心象,这可称为是此症状患者的「治愈象」
在这里提出的个案作品,就是其中之一的「中心化」戓所谓的「动态的曼荼罗」图像个案M,二十一岁女性焦虑症患者,在约一年半的治疗历程中笔者见到的治愈象。在中央有著象徵人類原罪的根源或人性发源的象徵:「亚当与夏娃的原罪之树(苹果树)」马在它的周围巡礼,形成一个旋转木马
接著在那周围有著天使、乐队在演奏音乐,俨然就像个「大团圆」的形象(见〈附录一〉图十五)
全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理治疗 沙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