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什么结果分析

中康体检网-全国体检预约平台
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血液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俗称红血球),白细胞(俗称白血球)、血小板。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1、检查前注意:(1)血常规检查前应空腹。检查前一天晚上,就应该避免吃油腻的食物,8点之后更是应该禁食。体检当天早上,除了白开水,包括果汁、牛奶在内的饮料一律不能喝。(2)如果想要使检查结果更理想,最好从检查前三天开始就基本吃素。2、体检中注意:体检当天,最好穿袖子宽松的衣服,方便静脉抽血时捋袖子,衣服要干净,以防针孔感染。3、体检后注意:(1)采血后应伸直前臂,用另一只手按紧止血棉球至少5分钟。不要屈肘止血,也不要捻动棉球以免皮下淤血。(2)如果针眼周围青紫,24小时后可做热敷。(3)为避免感染,24小时内不要让针孔沾水。
血常规包含项目说明
体检项目:
白细胞计数是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白细胞数目。旧称白血球,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白细胞(WBC),旧称白血球。血液中的一类细胞。白细胞分为中性粒细...
中性粒细胞的细胞膜能释放出一种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在酶的作用下,由它再进一步生成一组旁分泌激素物质,如血栓素和前列腺素等,这类物质对调节血管口径和通透性...
淋巴细胞百分比率为临床化验血液常规检测,白细胞系统在外周循环血中主要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淋巴细胞也称淋巴球,是白细胞...
单核细胞比例是指单核细胞在白细胞中的百分比,除了它,还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构成了重要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是免疫系统的重要...
嗜酸细胞比例是指嗜酸细胞在白细胞中的百分比,除了它,还有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嗜酸细胞在瑞氏染色血涂片...
嗜碱细胞比例是指嗜碱细胞在白细胞中的百分比,除了它,还有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嗜碱粒细胞性白血病为一种...
中性粒细胞计数是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中性粒细胞数目。中性粒细胞是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机体的非特异性抗感染过程有关,该类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杀...
淋巴细胞计数是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淋巴细胞数目。淋巴细胞也称淋巴球,是白细胞的一种。由淋巴器官产生,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细胞成分。包括T细胞、B细胞...
单核细胞计数是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单核细胞数目。单核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并在骨髓中发育。当它们从骨髓进入血液时仍然是尚未成熟的细&胞...
嗜酸细胞计数是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嗜酸细胞数目。嗜酸细胞在瑞氏染色血涂片中,胞质呈浅红色,由于其中充满颗粒,常不易见到细胞质。颗粒呈鲜红色,直径0.5~1.5微...
嗜碱细胞计数是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嗜碱细胞数目。嗜碱粒细胞性白血病为一种少见类型的急性白血病。1906年首例报道。它占全部白血病病例的1.6%,占急性白血...
红细胞计数(RBC),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红细胞数目,对于提示累及红细胞系统的疾病有重要意义。红细胞也称红血球,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同时也是脊椎动物体...
血红蛋白是高等生物体内负责运载氧的一种蛋白质(缩写为HB或HGB),是使血液呈红色的蛋白。血红蛋白由四条链组成,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每一条链有一个包含一个铁原子的...
红细胞压积(PCV)是旧称,现在称红细胞比容(Hct),是指一定量的抗凝全血经离心沉淀后,测得下沉的红细胞占全血的容积比,是一种间接反映红细胞数量大小及体积的简单方法。...
红细胞也称红血球,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同时也是脊椎动物体内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同时还具有免疫功能。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是无核的,这意味着...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平均量,以皮克(pg)为单位,MCH=Hb含量/红细胞百万数,临床上用于对贫血进行形态学分类。在同一抗凝血标本中同时...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英文名称:MCHC。化验介绍: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种平均值,是根据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是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用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来表示,比血涂片上红细胞形态大小不均的观察更客观、准确。...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是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用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来表示,比血涂片上红细胞形态大小不均的观察更客观、准确。...
血小板计数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血小板数目。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可保护毛细血管的完整性。血小板简称:PLT,是哺乳动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是从骨髓成熟...
血小板压积是指的是单位体积的血液中所含的血小板所占体积的百分比,正常值一般是0.11-0.28%,偏低时常见于一些血小板减少的疾病,例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表示血液中血小板大小的离散度,常以单个血小板体积变异系数CV%来表示。适用于血小板大小异常的患者。...
血小板是由骨髓中成熟巨核的胞浆脱落而来,形态多样,大小不一致,易于粘附、聚集和破坏,在形成白色血小板栓,释放血小板因子,促进血凝和血块收缩等方面,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是...
正常指标分析
白细胞计数
4.0~10.0×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数
50.0~70.0%&&
淋巴细胞百分数
20.0~40.0%&&
单核细胞比例
3.0~10.0%&&
嗜酸细胞比例
0.2~7.6%&&
嗜碱细胞比例
0.1~1.2%&&
中性粒细胞计数
2.0~7.0×10^9/L&&
淋巴细胞计数
0.8~4.0×10^9/L&&
单核细胞计数
0.1~1.0×10^9/L&&
嗜酸细胞计数
0.01~0.59×10^9/L&&
嗜碱细胞计数
0.01~0.07×10^9/L&&
红细胞计数
3.5~5.5×10^12/L&&
110~170g/L&&
红细胞压积
38.5~50.2%&&
平均红细胞体积
80.0~100.0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27.0~35.0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320~360g/L&&
红细胞分布宽度
35.0~56.0fL&&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
12~14.3%&&
血小板计数
100~400×10^9/L&&
血小板压积
0.130~0.350%&&
血小板分布宽度
9.8~16.2fL&&
大血小板比率
采血操作方法
1、步骤一:取合适试管,加适量稀释液。取微量吸管和乳胶吸头相连,检查连接处是否漏气,或取一次性微量吸管备用。
2、步骤二:轻轻按摩左手中指或无名指指端内侧,使局部组织自然充血。
3、步骤三:用75%乙醇棉签擦拭采血部位,待干。
4、步骤四: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采血部位使皮肤和皮下组织绷紧,右手持一次性消毒采血针自指端腹内侧刺入,深度2~3mm,立即出针。
5、步骤五:待血液自然流出后,用无菌干棉球擦去第一滴血。
6、步骤六:用一次性微量吸管吸血,然后用无菌干棉球压住伤口止血。
不适宜人群
体检套餐推荐
体检医院推荐
Copyright 2011- 版权所有:中康体检网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告知.
法律顾问:盈科律师事务所
还没有登录,登录后商品将被保存
共计:?999
体检套餐对比
需要添加两个套餐才能对比哦~教你怎么看明白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我的图书馆
教你怎么看明白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教你怎么看明白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文/网络&&&& 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
&&&&&&&&&& 血常规检查结果反映的是身体整体状态,可以筛查是否患有贫血、有无病毒或细菌感染、有无炎症等,还对乙肝、风湿等重大疾病有辅助诊断作用,根据血常规检查数据还能对身体一些疾病有预期作用,但是只能作为参考,如果异常要进一步接受详细接触。血常规检查就是对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即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这三个系统的量和质进行检测和分析。
&&&&&&&&&& 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4项。
&&&&&&&&&& 1.红细胞(RBC)计数
&&&&&&&&&& 正常男性为400万~550万/μL,女性为350万~500万/μL,新生儿为600万~700万/μL。
&&&&&&&&&& 增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降低: 贫血,出血.
&&&&&&&&&& 2.血红蛋白(Hb)
&&&&&&&&&& 正常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新生儿 170~200g/L。
&&&&&&&&&&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降低:贫血,出血。
&&&&&&&&& 3.红细胞沉降率。
&&&&&&&&&& westergren法: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iahinhkob法:男性0~8mm/h,女性0~12mm/h。
&&&&&&&&&& 增快: 急性炎症,结缔组织病,严重贫血,恶性肿瘤,结核病,减慢: 红细胞增多症,脱水
&&&&&&&&&& 4. 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情况为00.5%~1.5%。
&&&&&&&&&& 增高:溶血性贫血,大量出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维生素B12时,降低: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 5.白细胞(WBC)计数:
&&&&&&&&&& 正常成人为/μL,新生儿为1/μL,6个月至2岁婴儿为1/μL。
&&&&&&&&&& 增高: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排除白血病,降低: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 6.白细胞分类计数(DC,以比值计):中性粒细胞(Gran),正常为0.50~0.70,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 增高:细菌感染,炎症,降低:病毒性感染
&&&&&&&&&& 7.血小板(PLT):正常情况为100%~300% 。
&&&&&&&&&& 增高: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状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外伤,手术,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静脉血栓形成,运动后,降低: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红斑狼疮,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
您已在荷花小女子书馆停留了
&&分&&&&&秒
背景音乐 断桥伞
发表评论:
馆藏&2265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血常规检查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