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子宫内膜增厚增大怎办

体检查出“子宫增大”,咋办?
  原标题:体检查出“子宫增大”,咋办?
(Gettyimages供图)
  ●只要没有不适症状,月经正常,子宫稍大者一般只需定期复查
  ●多次生育、产后复旧不好可令子宫增大,打缩宫素须在6周内
  医学指导/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妇科副主任王孝忠
  体检过后,很多女性的报告中惊现“子宫过大”,医生提醒注意休息,少吃生冷食品,定期复查云云。有的人尽管没有感觉到任何不适,但心中已经蒙上一层阴影;也有的人觉得不对劲,开始感觉下腹部隐隐作痛,担心以后会不会痛经痛死,甚至出现癌变……对此,妇科专家表示,子宫稍微大一点的女性如果没有症状,一般不是病;如果伴有月经量大等问题,就要做相应治疗,必要时还得切除子宫。生完孩子后,子宫复旧不全是子宫增大的常见原因,除了打缩宫素治疗以外,做足日常保健工作也很重要。
  文/记者伍君仪 通讯员胡颖仪
  释疑:
  没症状的子宫增大只需定期复查
  在没有怀孕的情况下,不同年龄的妇女有着大小不一样的子宫—青春期前的女孩子宫未发育,形体偏小;绝经后妇女缺乏雌激素,子宫呈萎缩状态。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妇科副主任王孝忠介绍说,育龄女子的子宫形状像一个倒放的梨,一般大小为长7~8厘米、宽4~5厘米、厚2~3厘米,超出这些尺寸或者重量大于200克就是“子宫增大”。然而这只是统计学的结果,意思是多数人如此,实际上子宫的大小因人而异,跟人种、民族、身材高矮也有一定关系,目前没有明确和公认适用于所有人群的“正常”标准。
  过去,子宫增大多数是由常规妇科检查发现的。现在影像学检查技术发达,B超与核磁共振等把很多不知道的子宫增大暴露出来。王孝忠称,子宫稍微大一点或小一点都不一定是病,只要没有不适症状,月经和白带正常,一般不需治疗,只需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他提醒女性朋友注意:过度检查与治疗可能是某些医疗机构受经济利益驱动所为,增加了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以子宫肌瘤为例,30岁以上的女性大约有1/3会有,会令子宫增大,然而多数人没有症状,不需要处理,连药都不用吃,只需定期复查。
  诊断:
  月经量增多要彻查清楚
  子宫增大可见于以下器质性病变:肌瘤、腺肌症、腺肌瘤、内膜癌、畸形、炎症、肥大等。王孝忠称,子宫增大后,子宫内膜面积相应增大,月经出血量随之增加,而且子宫收缩能力变弱,导致经期止血效果变差,进一步增加出血,所以患者表现为月经量过多、月经周期缩短、月经期延长,甚至出现贫血。增大的子宫还会牵扯甚至压迫到周围的神经,导致腰酸、下腹痛、下腹坠胀等。有的人还会出现痛经和白带增多。
  王孝忠说,医生在常规妇科检查中摸到子宫增大后往往要继续查B超以及血常规(了解有没有感染)和性激素水平(看有没有雌激素增多)。少数患者要做核磁共振检查,可看子宫肿瘤的良恶性,区别子宫肌瘤和腺肌症,但总的来说适合做这种检查的子宫问题有限。为了确诊,有的患者还要做有创伤的检查,如诊断性刮宫、宫腔镜或腹腔镜检查。
  原标题:体检查出“子宫增大”,咋办?
  治疗:
  有恶变风险的子宫要果断切
  明确诊断后,要根据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月经过多要用激素调理,贫血可补充铁剂,有炎症需抗感染。如果治疗效果不好,可考虑做子宫内膜去除手术,乃至子宫切除。王孝忠称,当子宫发生恶性肿瘤,或者子宫肌瘤有明显症状,又或者腺肌引发的痛经影响到工作,就需要做手术。
  子宫是女性的生殖器官,主要用途是产生月经和生小孩,但不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器官,有的医生就认为它在生育后的用处不大,干脆切掉得了。对此,王孝忠不敢苟同,称子宫手术要遵循以下原则:只要不影响健康,就要尽量保留;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造成严重症状的多发性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症等,就需要切除子宫。子宫切还是不切,是全切还是次全切,都要跟医生沟通。有很多盆底韧带附着在宫颈,使其具有维持、支持盆腔器官的作用,而宫颈还维持着阴道的完整性,故保留宫颈的次全切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小,但留下的宫颈也是日后病变的隐患,需定期检查。相比之下,全切则可能导致膀胱、直肠膨出,阴道前后壁脱垂,而阴道会变成一个盲端,对部分人的性生活可能产生影响。
  少数人的问题是子宫过小,处于“始基子宫”的状态,患者月经量小,甚至不来月经,多数不能生育,即使做“试管婴儿”也没用。这多见于子宫发育幼稚或畸形,常见的原因是染色体变异,例如特纳综合征和某些两性畸形。王孝忠称,目前没有办法治愈子宫过小,而且“始基子宫”还容易发生恶变,要做手术切掉。
  保健:
  哺乳和按摩有助子宫复旧
  怀孕后,子宫被不断撑大,重量可从孕前的50克大幅增加到足月时的5000克,但不会撑破,说明子宫具有很大的伸缩性。王孝忠指出,在正常情况下,孕妇分娩后子宫可以复旧,但有一部分人的子宫恢复不到原来大小,形成子宫肥大症。3次或以上生育属于多次生育,子宫多数会比以前大。他接诊过一个生育了8次的妇女,其子宫是正常人的两三倍,相当于怀孕两三个月。
  如果女性在产后6周的产褥期内发生感染或盆腔淤血,也可造成子宫复旧不全,令子宫增大,出现月经增多等症状。子宫增大可能不利于下一胎妊娠,影响多大尚不明确。对此,打缩宫素可帮助缩宫,但过了产褥期再打就没有什么效果了,可能是子宫已经纤维化,再也缩不会去。此外,缩宫素对由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子宫增大没有作用。
  原标题:体检查出“子宫增大”,咋办?
  为了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王孝忠建议:
  1.进行哺乳,引起的神经反射可促进子宫收缩。
  2.注意休息,避免过早从事重体力劳动,避免洗冷水澡。
  3.做好会阴部的清洁卫生以防感染,一旦感染要及时治疗。
  4.加强营养,避免吃生冷食品,以免发生胃肠道感染间接影响子宫。
  5.每天做产妇保健操刺激子宫收缩,按摩下腹部的耻骨联合处,早中晚各一次,每次5~10分钟。
  6.做好避孕措施,避免多次生育。(广州日报)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产后子宫下垂怎么办 子宫
产后子宫下垂怎么办 子宫下垂的症状有哪些
  子宫是女性的重要器官之一,有些新妈妈在产后会出现子宫下垂的现象,那么,产后子宫下垂怎么办?子宫下垂的症状有哪些?下面就来看看相关介绍。
&&&&&& 产后子宫下垂怎么办
  子宫位于膀胱与直肠之间,维持子宫正常位置的是子宫韧带、盆底肌肉组织。造成子宫脱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分娩时损伤盆底肌、阴道,产后失于将养,不能完全复原而致。或因产后便秘,长期咳嗽,持续下蹲动作造成子宫下垂。
  子宫脱垂因程度不同,有轻、中、重度之分。轻度子宫脱垂:此类病人大多数没有什么感觉,有的可在长期站立或重体力劳动后感到腰酸下坠。中度子宫 脱垂:部分子宫颈或子宫体脱出在阴道口外,特别在用力屏气后明显。重度子宫脱垂:即整个子宫颈与子宫体全部暴露于阴道口之外。此型最容易发生感染、子宫充 血、水肿,严惩者甚至发热、口渴、便结等。
  子宫脱垂与分娩、孕期和产后将养有着密切关系,首先应当做好孕期保健,分娩时与医生密切配合。
  产后防治子宫脱垂应注意:产后下床劳动不可过早、避免过度体力劳动,尤其不可做上举劳作;保持大便通畅,如有便秘,可服麻仁丸5克,每日2次, 或早晚服蜂蜜,以润肠通便,绝对禁止排便困难时过分用力;注意保暖防寒、防止感冒咳嗽,患有慢性咳嗽者,应积极治疗;加强盆底肌和提肛肌的收缩运动,如抬 臀运动。若已发生子宫脱垂,应绝对卧床休息,可多食补气升阳益血的药。
  治疗子宫脱垂包括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两种。非手术疗法有子宫托、针灸、水针注射和中药治疗。子宫托治疗子宫脱垂,既简单又方便,又经济有效。应得到医生的指导,而不能擅自行事。对于子宫重度脱垂、身体健康情况较好及产妇初患此病者,应采用手术治疗。
&&&&&& 还可以采取运动治疗法缓解:
  1、缩肛运动 用盆底肌肉收缩法将肛门向上收缩,就如同大便完了收缩肛门那样。每天做数次,每次收缩10~20下。
  2、臀部抬高运动
平卧床上,两脚踏起,紧贴臀部,两手臂平教在身体两侧,然后用腰部力量将臀部抬高与放下。每天2次,每次20下左右,并逐步增多次数。
&&&&&& 产后子宫下垂的症状有哪些
  1、最明显的症状是白带增多。有时呈黄脓样或血水状。
  2、尿频、尿急、尿痛。当咳嗽、打喷嚏、大笑或行走时,尿液会不由自主地由尿道口溢出。受尿液的经常刺激,外阴可继发炎症,变得红、肿、痛、痒。解尿不畅,有些病人必须翘起屁股,用力挤才能解出小便。
  3、便秘、腹胀、大便困难。当子宫Ⅱ度、Ⅲ度脱垂时,阴道后壁亦可膨出,直肠随之膨出,呈S状弯曲,大便则不能顺利通过,造成便秘、排便困难。有时弯曲过度,气也难通过,屁也放不出,即造成腹胀。
  4、下坠感及腰酸背痛。尤其腰骶深部更甚,但该处并无压痛点。这是子宫下垂,牵拉其周围的支持组织,以及继发的盆腔瘀血所造成的。与此同时,下腹部、阴道、外阴部出现坠胀感。久站、行走以及劳动时症状加重,平卧则可减轻,甚至消失。
  5、道内脱出块物。Ⅱ、Ⅲ度子宫脱垂者,子宫颈及子宫体即脱出于阴道口外,平卧时可回纳。
  以上是关于产后子宫下垂怎么办 子宫下垂的症状有哪些的介绍。新妈妈若是出现上述症状,很可能是由于子宫下垂造成的,及早发现及时治疗能缓解病情。产后子宫增大
产后子宫增大
基本信息:女&&33岁
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情描述及疑问:产后11个月,子宫增大,内膜增厚,宫体后位,大小5.9*6.0*7.4CM.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河南省汝南县南余店乡卫生院&&&妇产科
建议:这种情况,是正常的。
有关的更多问题,
为保障患者权益,我们仅接受有资质的医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请您先认证为医生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历经艰辛,子宫终于“卸货了”,坐月子是不错的恢复期,新妈妈可以在此期间完全恢复子宫吗?如果子宫迟迟偷懒不恢复,这该如何是好呢?
  自检:产后子宫没恢复好的表现
  产后子宫恢复可是不容忽视的哟,新妈有没有透视眼,怎么才能知道自己的子宫恢复好了吗?一起去看看子宫没恢复好的表现吧。
  &突然长出“小肚腩”
  有些妈妈生完宝宝后,小腹赘肉却无法消除,这常常是由于宝宝个头儿很大,怀孕时将小腹的皮肤撑到松弛,以至于无法缩小。其实,大多数妈妈的子宫仍然是收缩正常的。不过,如果在自检的过程中,产后2周后在小腹部仍然能摸得到一团东西,就很可能是子宫收缩不良或子宫肌瘤引起的。
  &子宫内有血块或残留有胎盘
  如果子宫恢复不好,子宫内尚有血块或残留有胎盘时,子宫就会被血块填塞。这样会“连累”子宫平滑肌停止收缩,造成子宫收缩不良,有可能会引起大出血的危险。这是产后子宫恢复不全最突出的表现,在产褥期最容易发生,妈妈们要特别注意。
  &血性恶露明显增多
  子宫复旧不全的主要表现是血性恶露明显增多,持续时间延长,可能长达10天左右(正常情况约为3~4天),恶露混浊或有臭味,有时可能发生大量出血。血色恶露停止后,白带增多,产后妈妈有时感到小腹坠胀或疼痛。子宫较同时期正常产后妈妈的大而软,位置大多教后屈,有轻度压痛,宫颈日松弛。
  产后子宫没恢复好的原因
  原因一:胎盘或胎膜残留于子宫腔内
  胎盘一般是在胎儿从产道娩出以后5―15分钟左右,最晚不超过30分钟娩出体外,此时如果出现胎盘没有完全排出而有一部分留存在子宫内部的现象被称为胎盘残留。大部分情况,留在子宫内的是很难发现的非常细微的胎盘碎片,这就是所谓的胎盘残留。
  若是子宫内仍有残留胎盘或胎膜组织,或是子宫收缩不良,会影响子宫复原的速度,这可从观察恶露排出的颜色、量与气味判别子宫的复原状况。正常情况下,恶露的量会愈来愈少,颜色愈来愈淡,约3周就会结束,过多的恶露属于不正常现象。
  临产后,必须正确处理胎盘及胎膜的娩出,应认真仔细检查娩出的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并注意检查胎盘胎儿面边缘有无断裂血管,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副胎盘。若怀疑有副胎盘部分胎盘残留或大部分胎膜残留应在严密的无菌操作下伸手入子宫腔内取出全部残留组织。
  若检查胎膜后确认仅有少许胎膜残留,产后可及时应用子宫收缩剂及抗生素,等待其自然排出及预防感染。
  原因二:合并子宫内膜炎或盆腔内炎症
  合并子宫内膜炎或盆腔内炎症。如果分娩后护理不当,引起子宫或盆腔感染,也会长期出血。
  在正常情况下,女性阴道呈酸性环境,宫颈有粘液栓,这是人体的生理屏障,可以抵御细菌的侵入。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如经期,分娩,流产后及各种宫腔操作时,这种屏障作用减弱甚至消失,易引起细菌的侵入,造成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治疗方式:仍是以抗生素治疗为主,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到对盘尼西林有抗药性的细菌,如临床治疗效果不彰时,则需要多方考虑抗生素的使用药物方向。
  新妈妈产后或小产后体质衰弱,宫颈口经过扩张尚未很好地封闭,此时阴道、宫颈中存在的细菌有可能上行感染盆腔;如果宫腔内尚有胎盘、胎膜残留,则感染的机会更大。
  准妈妈产前应该定期到指定进行产前检察,接受孕期卫生指导,积极治疗营养不良、贫血等慢性疾患,增强体质。妊娠晚期禁止性生活。产后注意饮食调养,进食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的营养食品,维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妊娠8个月后由于子宫口慢慢松弛,所以不要洗盆浴,更不要过性生活,以免引起感染,产后要注意卫生。
  原因三:子宫过度后倾后屈
  产后坐月子期间,要注意恶露排出与子宫恢复,以掌握子宫的复原状况。想想,怀孕前的子宫大小有如自己的拳头一样(约50克),为了孕育新生命,撑到好大(约1000克),当胎儿娩出后,子宫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但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到孕前状况。
  子宫恢复的主要动作是持续的收缩,从生产时不断的收缩将胎儿挤出,再将胎盘挤出。子宫内的血液不断被排出体外,即为产后恶露。子宫经由不断且强 力的收缩,将血管的开口压往,这样就让血块形成而停止出血。子宫再进一步挤压,将血块不断排出,子宫体积就会慢慢缩小,约在产后4~6周会恢复成原来大小。
  原因四:产后排尿不利
  在怀孕期,准妈妈体内的水分主要靠排尿和出汗等排出体外。但在怀孕晚期,由于增大了的子宫压迫膀胱,使膀胱肌肉的张力降低,在分娩时,胎儿的头 又长时间紧紧地压迫着膀胱,使膀胱肌肉的收缩力减弱,因此,虽然分娩后子宫对膀胱的压迫减轻,但由于膀胱肌肉张力的下降和收缩功能的减弱,膀胱已无力将其中的尿液排除干净。
  另外,有些产妇在分娩时做了会阴侧切术,小便时尿液刺激伤口引起疼痛,导致尿道括约肌痉挛,也是产后小便困难的原因,也有些产妇不习惯在床上小便,也会引起小便困难。如果产后5~6小时仍排不出尿液,医生称之为产后尿潴留。
  为避免产后尿潴留,嘱产妇于胎盘娩出后4小时内及时排尿。若产后6小时仍不能自行排尿并诊断为尿潴留时,应及时处理,必要时导尿。
  产后小便困难是一件很难受的事,如果产后产生了小便困难可采取以下方法处理:
  1、预防产后排尿困难的方法最好在产后6~8小时主动排尿,不要等到有尿液再解。排尿时要增加信心,精神放松,平静而自然地去排尿,特别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小便上。
  2、如不能排出尿液,可在下腹部用热水袋敷或用温水熏洗外阴和尿道周围,也可用滴水声诱导排尿。
  产后子宫有2个月“恢复”期
  对女人来说,子宫很坚强,它可以用超强的耐力孕育新生命;子宫也很脆弱,它需要4~6周逐渐复原,6~8周才能完全愈合。
  子宫的恢复包括三方面:子宫体的复原、子宫颈的复原和子宫内膜的复原,其中有时可部分没恢复好,都会对妈妈的健康不利。
  产后如何恢复子宫?
  *按摩子宫+中西药子宫收缩剂
  子宫恢复靠收缩,但子宫收缩靠什么呢?靠自然机制:也就是生产发动之后,子宫就不断的收缩,排空了再排空,让子宫腔不会有空隙。我们传统上教导产妇按摩子宫,使用子宫收缩剂,或是中医使用生化汤,都是辅助的角色。其目的还是引导子宫不断的收缩,直到没有出血且子宫腔保持净空为止。
  *子宫收缩不良会有大出血的危险
  当子宫内尚有血块或是残留有胎盘时,子宫会先被血块填塞;然后,子宫平滑肌就会停止收缩,这时候就是所谓的子宫收缩不良,会有大量出血的危险(血崩)。这种产后出血就是在产褥期最危险的事了,往日将生产视为到鬼门关走一趟,就是这原因。幸而现在医疗条件都能妥善处理,与往日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语!
  另外,子宫恢复时要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
  1、产后应及时排尿
  产后要及时排尿,这样才能不使膀胱过胀或经常处于膨胀状态。
  2、产褥期应避免长期卧位
  产后6~8小时,产妇在疲劳消除后可以坐起来,第二天可以下床活动,这样有利于身体生理功能和体力的恢复,帮助子宫复原和恶露排出。
  卧床休息时尽量采取左卧或右卧的姿势,避免仰卧,以防子宫后倾;如果子宫已经向后倾屈,应做膝胸卧位来纠正。
  3、产后应该哺乳
  母乳喂养不仅非常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而且宝宝的吮吸刺激会反射性地引起子宫收缩,从而促进子宫复原。
  4、注意阴部卫生
  产后要注意阴部卫生,以免引起生殖道炎症,进一步影响子宫的恢复。
  小贴士:子宫恢复体操
  & 产后第1周
  1.盆底肌运动
  这是一项练习慢慢蹲下并站起的运动。产妇可以根据身体的实际情况,每天进行合理锻炼。盆底肌运动可以增强盆底肌,即使分娩时有缝合的伤口,这项运动也可以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2.脚踩踏板运动
  脚踩踏板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以防腿部肿胀,脚踝处用力使两腿向上弯曲,再向下弯曲,可以反复操作练习,以达到良好的影响。
  3.增强腹部肌肉的运动
  吸气时,缩进腹部的肌肉,保持数秒钟后再呼出。如果身体允许,还可以在产后五天后做压紧腹部的练习活动:平躺在床上,用枕头支撑肩膀及头部,两腿弯起并稍微分开,两个胳膊交叉放在腹部,接着抬起头和肩膀,呼气并用手掌轻按腹部两侧,将两侧紧压在一起,保持数秒,之后吸气并放松,可反复做3次左右。
  & 产后第2周
  1.向后弯曲
  先坐直身体,两腿弯起并略微分开,两手臂合拢在胸前,接下来呼气,同时将骨盆稍向前倾,将身体缓慢地向后弯,一直到有腹部肌肉被拉紧的感觉。在身体舒适的状态下,可以较长时间保持这个姿势。同时应采用正常呼吸节奏,接着再放松身体,吸气坐直,准备再次练习。
  2.向前弯曲
  仰卧在床上,两腿弯起,脚稍微分开,两手放在大腿上。接下来呼气抬头,肩膀,身体向前倾,两手尽量碰到双膝,如果不能碰到膝盖,也不要勉强,可以继续进行下去,最后吸气,放松身体。
  3.侧向转体
  仰卧在平面上,双臂平放在身体两侧,手掌分别靠在大腿外侧。头稍微抬起,身体向左偏转,左手滑到小腿部位。然后继续仰卧,身体右侧重复左侧动作。左右侧交替各2-3次。
  更多、更全面的的育儿心经、亲子知识、父母课堂等资讯!关注“爱宝宝育儿亲子教育”,让您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少走一点弯路!,公众号搜索“aibaobao1982”(长按复制)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为你的宝宝健康成长,提供最丰富的育儿亲子知识和资讯!多一些...
1606文章数
编辑精选1508/条精选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原301医院总护士长,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护理系…
以亲子阅读为切入点,致力于家庭关系的建造…
精选家庭教育资讯和原创育儿教育文章…
一个全职妈妈6年来育儿经验,自我疗愈的心灵成长体悟…
为妈妈们提供母婴知识、母婴时尚信息、育儿经验等…
暖姐姐为您提供育儿知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后子宫内膜增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