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所谓依人 在水一方理

一个简单计算(再论拽某某所谓理想实验)
&值班斑竹:
  开坛时间:8:00-22:00
·&论坛声明:本帖由网友上传,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转帖请注明作者及出处。如相关单位或个人发现问题,请直接与我们联系(传真电话:010-),中介或代理机构勿扰。
 ·&本帖位置:
标题:一个简单计算(再论拽某某所谓理想实验)
03-03 08:59 发表 
拽某某的所谓理想实验中,月地距离为1.3C,即电视信号到达月亮需要1.3杪。前提是地球和月亮都是静止的(忽略公转和自转)。
然而,飞向月球中的飞船操作员则认为月亮以某一速度靠近自己,故月亮接收到信号时间提前。
1、若飞船在地球上已具有速度V,则飞行员认为月亮以V飞向自己,
设t秒后月亮接到信号,月亮已靠近距离为Vt。有
Ct+Vt=1.3C,故
t=1.3/(1十V/C)秒。
2、若飞船在地球上以加速度a由静止加速奔向月亮,同时发射电视信号,则飞行员认为月亮加速奔向自已,
设t秒后月亮收到信号,则月亮靠近的距离为att/2,有
Ct+att=1.3C
这是二次方程,可以解出t,显然也不是1.3秒。
上述计算没有考虚所谓的尺缩效应和惯性力场,所以,与相对论没有任何关系。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3689 个阅览者
此主题共分:
第1条回复:
03-03 08:59 发表 
真正实实在在地讨论问题,而不是大话满天飞,才是论坛真正的文明环境所需要的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3689 个阅览者
第2条回复:
03-03 09:24 发表 
上述计算没有考虚所谓的尺缩效应和惯性力场,所以,与相对论没有任何关系。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3689 个阅览者
第3条回复:
03-03 09:44 发表 
1、 若飞船在地球上已具有速度V,则飞行员认为月亮以V飞向自己,
设t秒后月亮接到信号,月亮已靠近距离为Vt。有
Ct+Vt=1.3C,故
t=1.3/(1十V/C)秒。
==========================================
在地球的那一刻,飞行员计算时间的方法只能是t=月距/光速
在飞行(哪怕一毫秒T)之后,t=1.3/(1十V/C)秒。但别忘了,这个计算是在飞船产生了 VT的位移之后产生的,没有VT ,t=1.3/(1十V/C)就不能成立。
2、 若飞船在地球上以加速度a由静止加速奔向月亮,同时发射电视信号,则飞行员认为月亮加速奔向自已,
设t秒后月亮收到信号,则月亮靠近的距离为att/2,有
Ct+att=1.3C
这是二次方程,可以解出t,显然也不是1.3秒。
上述计算没有考虚所谓的尺缩效应和惯性力场,所以,与相对论没有任何关系。
==============================================================
同上………t的不是1.3秒,也同样是在产生了att/2的位移之后产生的。
没有位移,你的计算都不成立!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3689 个阅览者
第4条回复:
03-03 09:45 发表 
没有位移,你的计算都不成立!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3689 个阅览者
第5条回复:
03-03 09:47 发表 
是速度和还是位移?
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3689 个阅览者
第6条回复:
03-03 09:53 发表 
在飞行员看来,飞船是静止的,飞船任何时间段都不会产生位移。只有亮是运动的,可以产生位移。是牛顿力学的甚础,即伽利略原理。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3689 个阅览者
第7条回复:
03-03 09:54 发表 
我现在才明白了,难怪越看越糊涂的那个三个表的实验会把你搞得五迷三道的(否则你早就将他驳倒了)。你把速度而不是位移当成时间变化的第一因素了。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3689 个阅览者
第8条回复:
03-03 09:56 发表 
呵呵,如果没有地球的话,何来t=1.3/(1十V/C)。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3689 个阅览者
第9条回复:
03-03 09:57 发表 
飞行员认为,飞船静止,没有速度,何来位移?所以,本主题的计算都是月亮有速度,有位移。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3689 个阅览者
第10条回复:
03-03 09:58 发表 
是速度和还是位移? 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3689 个阅览者
第11条回复:
03-03 10:00 发表 
呵呵,本主题的计算都是,月亮、地球有速度,有位移。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3689 个阅览者
第12条回复:
03-03 10:01 发表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3689 个阅览者
第13条回复:
03-03 10:02 发表 
在飞行员看来,地球也运动的,月地距离不变(忽略尺缩)。刚开始,飞行员与月亮相隔也是月地距离,但由于t时向后,月亮运动了一段位移,使其与飞行员距离拉近。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3689 个阅览者
第14条回复:
03-03 10:10 发表 
刚开始,众网友就很明白,只有个别人一直糊涂,现在才。。。。。。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3689 个阅览者
第15条回复:
03-03 10:17 发表 
在飞行员看来,月球也运动的,月地距离不变(没有尺缩)。刚开始,飞行员与地球相隔为0,但由于t时向后,地球运动了一段位移,使其与飞行员距离拉远。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3689 个阅览者
第16条回复:
03-03 10:22 发表 
下一步就是,不同的系数无法合并,对吗?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3689 个阅览者
第17条回复:
03-03 10:25 发表 
您若硬让飞行员脑残,我就真没办法了。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3689 个阅览者
第18条回复:
03-03 10:26 发表 
这一步,看明白了?只有明白了,才有可能进一步。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3689 个阅览者
第19条回复:
03-03 10:28 发表 
看来,某些人物理知识欠缺。呵,志大才疏。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3689 个阅览者
第20条回复:
03-03 10:30 发表 
飞行员已经像伽利略一样,&脑残“了。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3689 个阅览者
此主题共分:
请选择要上传的图片或音视频文件(小于600K)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如果您希望发贴,请输入您的用户名和口令;如果您还没有注册,请点击。欢迎您 亲爱的书友,请 / 起点中文网,
您的书架(0/5)
| 加入书架书签 |
投推荐票 |
阅读底色..
字体大小..
给本书投月票&|&
打赏作品&|&
给本书评价
更新时间:
字数:3841&&
(快捷键:F8)
向朋友推荐 |
本书作者隆重推荐:
本周新人榜第一名
本周最新加入精品频道力作
本周起点人气作者新作推荐
扫码下载客户端
还没有起点帐号?
填写手机号码发送本章节地址到您手机
扫描二维码
(请于24点前激活)所谓痴情,真心是一种心理疾病
刚读了篇文章,题目叫《痴情是一种心理疾病》,不能说对里面的内容有着百分之一百的赞成,但这个论点确让我在某种程度上有着一致认同感。或许,狮子座骨子里面那种骄傲的倔强,总会连自己都不自知的形成着一种“必须坦荡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这种所谓的“痴”、“怨”、“念”在我的世界中只能被视为一种不够成熟的表现。&
爱,究竟是什么?有人觉得,爱是可以心甘情愿为对方做什么事;有人觉得,爱是可以不在乎对方的一切,只要一想到TA就莫名高兴;有人觉得,爱是信任、理解、宽容。。。说实话,这些都没错,就好比事物的辩证统一总能让一切都变得那么合理,但关键的关键在于,你是谁,你遇到的是谁,不同的人,就会上演不同的剧情,也将预示着不同的结局,而这种所谓的“痴情”最大的悲剧就在于很多人总是自己以为的思考方式去固化别人的头脑,总觉得那个自己以为对的人也该是如此想才对。事实上,你爱他,他爱你,压根就没有“痴情”这回事,人而所谓“痴情”只不过就是自己非要跟自己较劲而已。
有时仔细想想,很多人总是把一种混杂着纯真、世故、虚荣、欺骗、自欺、占有欲、自我牺牲欲、控制欲、表演欲、施虐欲、受虐欲等等等等的复杂情感称之为“爱情”,哎,这种“爱情”不悲情才怪叻~~~现在不是流行一神曲“法海你不懂爱
雷峰塔会掉下来我们在一起永远不分离法海你真的不懂爱”我到觉得这雷峰塔倒塌和人家法海关系不大,这杯具还不是小白和小许自己zuo的,一个“不舍”,一个“纠结”,害人害己啊,磨磨唧唧的让我这个暴脾气的看着都着急~~~
世界上的大部分人还是在“友谊”的庇佑下衍生着暧昧,有的可以由暧昧发展成耐情,还有的从此相忘于江湖,我觉得这都算幸运,至少得到了就珍惜,失去了就忘记,接着生活呗,最悲剧的就是这心不死的“痴情”,那只能是误了时光,害了自己,因为很多时候你以为努力获得的只不过是另一个旅程的开始而已,人生不是偶像剧,“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不是步入婚姻殿堂就谢幕了,而现实却是”一个七日接着又一个七日”的琐碎,而这“痴情”在生活的面前只能是一个3岁的幼稚小盆友,人家都事业,家庭的大步向前走,奔小康呢,谁有空哄着你玩,就算真给你一棒棒糖的估计也就是糖衣爆弹而已,你说说这“痴情”不是心理疾病是啥。
额,写的有点多,怎么一没留神就发了这么多感慨,不好不好,以后得注意。
最后的最后想说,“法海你不懂爱”的舞蹈我脚着还是不错,很适合我,2货神器啊,哈哈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OOC]啊啊——如果所谓国家是那遥远的故土,身处远方的我也果然要依靠圣杯麽?剧组:
明明只是一个弱女子,却被冠以王的盛名,肩负国的重担。这便是你舍尽性命保护了一生的不列颠?哪怕被命运的铁蹄压碾你也不会反抗而是以为理所当然?这就是所谓的正义?Saber呵,这就是你所谓的骑士道?究竟是你付出了正义所必须的代价还是这正义只是沉甸甸的万民的责任?
MASTER,请不要这样羞辱我的道,这即是我的王道,是终身的心愿,是我必尽的责任,为国家,为人民献身我的一切,自我成为王那一刻开始,我便舍弃了女性的身份,我愿为臣民与国家献上我的一切,即使是我的性命。这,即是我的道。这即是我将追随一生的正义啊,MASTER。
赞赏此回答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世纪3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 》最早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度,其中对美国国会的介绍最为详细。与议会思想率先传入形成反差的是,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是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法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至上”、“制宪”、“违宪”等内容的法律化、制度化、神圣化,在专制政体板结的时代很难传播。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材料二 1895年,郑观应在诗中鼓吹:议院固宜设,宪法亦须编,宪法不行专制严,官吏权重民太贱,妄谈国政罪 重科,上下隔阂人心涣。1898年,康有为在上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材料三 1902年出版的《世界地理学》一书,不仅介绍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学说,还专门介绍了日本的责任内阁制:“行政部,内阁总理为首,其下外务、内务、大藏、陆军、海军、司法、文部、农商 务、递信凡九省,皆有大臣。”“所谓责任内阁者,此责任二字,非对于君主而言,对于议会而言。”——以上均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1,指出近代中国人对宪法了解相对滞后的原因。(2分)(2)阅读材料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观应、康有为等人先后强调宪法重要性的意图是什么?(4分)(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近代以来中国人接受西方宪政思想的演变过程。在此思想影响下,20世纪初期,中国进行了哪些宪政建设的有益探索? (5分)-乐乐题库
& 维新思想知识点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世纪30年代林...”习题详情
27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4.8%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世纪3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 》最早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度,其中对美国国会的介绍最为详细。与议会思想率先传入形成反差的是,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是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法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至上”、“制宪”、“违宪”等内容的法律化、制度化、神圣化,在专制政体板结的时代很难传播。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材料二& 1895年,郑观应在诗中鼓吹:议院固宜设,宪法亦须编,宪法不行专制严,官吏权重民太贱,妄谈国政罪 重科,上下隔阂人心涣。1898年,康有为在上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材料三& 1902年出版的《世界地理学》一书,不仅介绍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学说,还专门介绍了日本的责任内阁制:“行政部,内阁总理为首,其下外务、内务、大藏、陆军、海军、司法、文部、农商 务、递信凡九省,皆有大臣。”“所谓责任内阁者,此责任二字,非对于君主而言,对于议会而言。”——以上均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1,指出近代中国人对宪法了解相对滞后的原因。(2分)(2)阅读材料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观应、康有为等人先后强调宪法重要性的意图是什么?(4分)(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近代以来中国人接受西方宪政思想的演变过程。在此思想影响下,20世纪初期,中国进行了哪些宪政建设的有益探索? (5分)宪法较抽象;宪法约束君权。(2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3-广西柳铁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世纪3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 》最早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度,其中对美国国会的介绍最为详细。与议会思想率先传入形成反差的是,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第(1)问,“而宪法抽象,较难认识”“ 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至上”、“制宪”、“违宪”等内容的法律化、制度化、神圣化,在专制政体板结的时代很难传播”,总结提炼即可解答;第(2)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结合材料“1898年,康有为在上光绪帝第五书中”这主要是为变法提供依据,实现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第(3)问,“最早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度”“ 议院固宜设,宪法亦须编,宪法不行专制严,官吏权重民太贱”“ 所谓责任内阁者,此责任二字,非对于君主而言,对于议会而言”可见,从议会制度到宪法思想,再到责任内阁制。抓住“20世纪初期”联系史实可知,应是中华民国的建立及颁布《临时约法》
文字型材料的解读技巧:注意材料的出处、作者、注释,特别要注意材料的首尾两句话;对比较长的材料进行层次划分,并归纳层次大意;对比较短的材料进行分句,并归纳句子大意;注意材料当中所涉及的时间、人物、地点、事件;注意材料当中的转折词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世纪3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 》最早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度,其中对美国国会的介绍最为详细。与议会思想率先传入形成反差的是,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世纪3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 》最早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度,其中对美国国会的介绍最为详细。与议会思想率先传入形成反差的是,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主要考察你对“维新思想”“辛亥革命”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世纪3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 》最早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度,其中对美国国会的介绍最为详细。与议会思想率先传入形成反差的是,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相似的题目:
(2008上海历史卷)右图是1908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反映清末立宪的漫画,作者的意图是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一脉相承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性质相同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不能相容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互不相干
之所以说严复的思想在当时远远超过了大多数改良思想家的认识,主要是因为他极力主张学习西方把西方近代政治文化概括为“自由为体,民主为用”对“中体西用”思想作了全面阐述主张从教育入手,开启民智
有学者认为: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这里“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应指经济的现代化器物的现代化文化的现代化制度的现代化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世纪30年代林...”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世纪3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 》最早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度,其中对美国国会的介绍最为详细。与议会思想率先传入形成反差的是,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是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法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至上”、“制宪”、“违宪”等内容的法律化、制度化、神圣化,在专制政体板结的时代很难传播。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材料二 1895年,郑观应在诗中鼓吹:议院固宜设,宪法亦须编,宪法不行专制严,官吏权重民太贱,妄谈国政罪 重科,上下隔阂人心涣。1898年,康有为在上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材料三 1902年出版的《世界地理学》一书,不仅介绍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学说,还专门介绍了日本的责任内阁制:“行政部,内阁总理为首,其下外务、内务、大藏、陆军、海军、司法、文部、农商 务、递信凡九省,皆有大臣。”“所谓责任内阁者,此责任二字,非对于君主而言,对于议会而言。”——以上均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1,指出近代中国人对宪法了解相对滞后的原因。(2分)(2)阅读材料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观应、康有为等人先后强调宪法重要性的意图是什么?(4分)(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近代以来中国人接受西方宪政思想的演变过程。在此思想影响下,20世纪初期,中国进行了哪些宪政建设的有益探索? (5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世纪3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 》最早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度,其中对美国国会的介绍最为详细。与议会思想率先传入形成反差的是,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是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法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至上”、“制宪”、“违宪”等内容的法律化、制度化、神圣化,在专制政体板结的时代很难传播。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材料二 1895年,郑观应在诗中鼓吹:议院固宜设,宪法亦须编,宪法不行专制严,官吏权重民太贱,妄谈国政罪 重科,上下隔阂人心涣。1898年,康有为在上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材料三 1902年出版的《世界地理学》一书,不仅介绍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学说,还专门介绍了日本的责任内阁制:“行政部,内阁总理为首,其下外务、内务、大藏、陆军、海军、司法、文部、农商 务、递信凡九省,皆有大臣。”“所谓责任内阁者,此责任二字,非对于君主而言,对于议会而言。”——以上均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1,指出近代中国人对宪法了解相对滞后的原因。(2分)(2)阅读材料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观应、康有为等人先后强调宪法重要性的意图是什么?(4分)(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近代以来中国人接受西方宪政思想的演变过程。在此思想影响下,20世纪初期,中国进行了哪些宪政建设的有益探索? (5分)”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所谓依人 在水一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