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懒惰?你觉得该怎么去克服它。说说每次你的理由都一样。

《懒惰的智慧》课文中的“勤劳”的人与“懒惰”的人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2.本文标题是否可以改为“懒惰与说说你的观点和依据?_百度作业帮
《懒惰的智慧》课文中的“勤劳”的人与“懒惰”的人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2.本文标题是否可以改为“懒惰与说说你的观点和依据?
许多最伟大的发明都是懒人发明出来的.这个课文我没有看过,不过可以想当然一下.我可以猜.勤劳的人与懒惰的人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该干的事干了没有.必须要做该做的事,勤劳的人努力去做了,收获了果实.末来是受益的.懒惰的人浪费了时间,由于什么也没做.欠下了太多的负债.用以后的日子去还反倒过得很辛苦.勤劳是投资,不断地增值的优良资本,时间越久,利益越大.至于懒惰会得到什么,不用多说了,只能是在生活中一无所获.标题可以改为懒惰与进步.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如何克服完美主义心态造成的懒惰?
想理东西,结果想到家具很久了,不如换新的家具再整理。上网看了半小时家具,又想,屋子太小了,不如过几年赚钱买了大房子再去换新家具再整理。结果想了半天,还没整理。相交女朋友,结果想现在衣服不够好看,买件好看的衣服再去。买好后又想不够帅,换个发型再去。换了后又想没钱没车,赚钱有钱有车再去,反正总是不能满意自己。,
按投票排序
我不得不反对某些答案了。如果你自己不是完美主义拖延/懒惰者,就不要随便拿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别人。这种做法跟对有忧郁症的人说:“你干嘛不想开点,不为自己想也要为父母想”没多大区别。有人说忧郁症是一种病,完美主义不是病所以不算。但是如果你连心理学上如何定义和分析完美主义都没了解过,就凭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判断别人是不是完美主义,是不是也不够靠谱呢?唯一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完美主义根本就不是什么好事。如果任何人拿完美主义形容你,或者你打算用完美主义形容自己,你应该感到羞耻而不是得意。甚至应该感到悲哀,因为完美主义者即使成功也很难获得生活的乐趣。(少部分例外,下面有)请提问者观看以下视频:_完美主义这一段视频我起码看过三遍,现在我已经基本上没有完美主义的问题了。(发现前面有人贴过了,那我再把别人的笔记贴一些上来,部分省略,全文请看链接)追求卓越,但不要完美主义——哈佛大学泰勒博士幸福课笔记之五张激志
一、“完美主义”和“最优主义”
法国18世纪声望最高的启蒙思想家、作家、哲学家伏尔泰说:“‘完美’是‘美好’的敌人”。
丘吉尔说:“完美主义让人瘫痪”。
泰勒博士的研究表明,苛求完美恰恰是人们寻求幸福最大的障碍!
泰勒博士发现,绝大多数人追求的生活不仅是要幸福的,而且是要完美的——而这正是大多数人不幸福的原因。
近年来,心理学家发现,完美主义其实是复杂的,并且指出完美主义在某些时候其实是推动人们努力工作并为自己设定高标准的重要动力。
渴望成功是人类的天性。许多人都会不断激励自己以实现越来越高的目标,这常常能够带来个人的成功以及社会的进步。较高的期望确实能够带来较大的成就。然
而,在追求一个成功并满足的人生时,我们成功的标准必须是现实的,而且我们必须享受其中,还要对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需要把梦想建立在
现实上,并且欣赏自己的成功。  据此,当今的心理学家们将完美主义分为适应的、健康的“积极完美主义”和不适应的、神经质的“消极完美主义”。而泰勒博士将“消极完美主义”直接称为“完美主义”,而将“积极完美主义”称为“最优主义”。
二、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
完美主义者认为人生道路应该是一条笔直的直线;最优主义者则把人生看做不规则的、螺旋式上升的曲线。
完美主义者恐惧失败;最优主义者把挫折和失败看做最好的自我成长反馈。
完美主义者教条、苛责、防备心强;最优主义者具有适应力、宽容、乐于接纳意见。
完美主义者只关注结果,以致他们热衷于设定过高甚至不切实际的目标;最优主义者在奔向目标的同时,还会享受过程中美好的一切。
完美主义者和最优主义者最关键的不同在于前者是拒绝现实的,而后者接受现实。
完美主义者
最优主义者  拒绝失败
接受失败  拒绝负面情绪
悦纳负面情绪  拒绝成功
享受成功  拒绝现实
三、“完美主义”和“最优主义”的案例(略)四、摒弃完美主义者的极端思维
完美主义的根源,是幼儿式的二分法思维模式。也就是 “要么全有,要么全无”(all or nothing)的极端思维。
完美主义者的世界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简单:事情只分为对或错、好或坏、最坏或最好、失败或成功。他们的眼中没有过渡环节,没有偏差,没有复杂的特殊情况。正
如心理学家阿瑟o帕克特(Asher
Pacht)所说:“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连续统一体上只存在两极,他们无法意识到还有一个中间地带。”完美主义者的思维方式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对那些被这种极端思维所控制的人来说,在通往终点的直线道路上,任何一个偏差,无论是多么微小、多么短暂,对他们而言都是一种不幸的失败。
完美主义对失败有强烈的情绪。如果做不到最好的,那就是最差的。如果你不是完美无瑕,那你就是一无是处。要么就是非凡,要么就是平庸,没有中间地带。  最优主义者认识到,虽然这些标准是存在的(你在比赛中赢了或输了,你
追求目标成功了或是失败了),但是在两个极端的中间还存在着许多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对他们自身而言是必要的,并且价值非凡。最优主义者在不算完美的表现
里也可以找到价值和满足,也就是“幸福”。这是作为完美主义者所无法得到的。
五、“足够好了”的生活  幸福存在于某一点上,这一点被当代人称为“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但是,平衡点到底在哪里?在21世纪的现实世界对我们的压力之下,什么是最佳方法,可以真正帮助我们平衡我们所有的承诺和期望,帮助我们在所有需要做和想要做的事情上找到平衡点?  泰勒博士反思了自己整体的状况,确定了对于他的生命而言最重要的五个方面:作为父亲、作为爱人、我的专业、我的朋友以及个人健康。泰勒博士发现,虽然有的人在一些方面做得很好,但没有一个人可以在五个方面都做得很好,甚至在大多数方面做得好的人都没有。  要成为最优主义者需要做出极大的调整,泰勒博士采用了一整套全新的方法来管理他的时间和期望值。
第一步,接受一个现实———我无法面面俱到。
第二步,去问自己,在对于我而言非常重要的五个领域里,每一个方面做到什么样子就算“足够好了”。
在一个完美的世界里,我可以每天花12个小时在工作上;而在真实世界里,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对我来说就已经足够好了。在一个完美世界里,我可以每周6次、
每次花90分钟练习瑜伽,并且会花差不多的时间去健身房;而在真实世界里,每周2次、每次1小时练瑜伽,加上每周3次、每次30分钟的慢跑,已经足够好
了。同样,每周只能和我妻子外出一次,每周只能和朋友们见一次面,只有剩下不多的晚间时光在家里与我的妻子和孩子们共度,这确实和我完美主义者的理想相差
甚远,但是这样(只能是这样)已经足够好了。而这些在我看来就是最佳的解决方案———在各种各样的要求和生活的限制下,自己所能做出的最好的安排。  泰勒博士说,采用“足够好了”的思维方式后,我的压力减轻了许多。我修正了自己一系列的期望值,一种未曾有过的满足感替代了过去一贯的挫败感。同时,出乎意料的是,我的精力更充沛,注意力更集中。  我从完美主义者的幻想世界走出,慢慢地转变为一个最佳的、“足够好了”的现实主义者。  “足够好了”的思维方式背后的基本理念是,我们必须从整体上接纳和遵从我们生命的限制,然后寻找最佳的或是接近最佳的方式来分配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事实上只有“足够好了”这种思维方式才真正可以引导人们做到最好——达到个人表现的最优水平。完美主义者的狭窄途径试图在生命的每一个方面都达到完美,最终只会导致妥协和挫败:在现实中的时间限制下,我们确实无法什么都做到。  摒弃完美主义者的极端思维,像最优主义者那样更善于接受和适应变化和不确定性,才能学会悦纳不完美和失败,同时迎接成功并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请停止追求完美,现在就开始过一个更幸福的人生;做一个“最优主义者”,拥抱幸福吧!
专门一讲讲完美主义的。完美主义是什么?我的定义是一种充斥在我们生活中的对失败的失能性恐惧。摘抄附上:第十五课 完美主义(全)大家好,上节课我们学到了休整,时不时地放下工作,放松一下自己。我想邀请你们参加一项传统并且有历史渊源的休整节目,犹太安息日。这周五晚上,大家来Mac中心享用犹太安息日大餐,欢迎来到Mac中心的露天平台,和你的朋友们一起享用免费大餐,我们的Tal Ben-shahar教授将发表讲话,中心将于六点半开门,晚上七点开始,如果想参加请迅速在上回复。所有人都欢迎前来。每年只要我一讲到完美主义的课,就有点坏事发生,第一年,我是记得我把电脑放在家里,第二年投影仪有坏了。而这一年我忘了带电源线了,把电源线放在家里,所以希望这点电源支持一个学期。如果不行的话,我们只能面对不完美了。但是其实也没关系的。这肯定是潜意识的问题。因为这也太巧合了,每次都有这些事情发生。的确是这样,那么上次我们讲到哪了,上次我们讲到你们是如何学会走路的,我们讲到你们是怎么学会画圆圈的,都是通过不断的失败。没人喜欢失败,失败让人受伤,让人极度失望,让人沮丧,也经常使人尴尬,但是那些最为成功的人,都会认识到失败和从失败中学习的价值。有一本非 常好的书《极客与怪杰》,他发现,有一些非常有趣而且很有意义的差异,存在于年轻的二十多到三十出头的成功人士和年长的成功领袖之间,其中最明显的差异就是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对于年老一代的成功人士,这几乎就是外来观念,因为他们总是处在工作中,在那个样本中所有人都是男性而女性则呆在家里负责生活的那部分,所以说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是丈夫负责工作,妻子负责照顾生活。 在年轻成功人士的样本里,男女都有,他们自然会谈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两代人之间还有其他的不同,但也有一个相同点,这一点对于两代人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至少有一次,一般来说是多于一次,显著的失败。Warren Bennis称之为考验,一次灾难。无论是一次重要的竞争失败,或者失去工作还是受到了侮辱失去了亲人。一些严重的失败,一次失败的经历,这是两代人共同 拥有的特点,他们都将失败作为一个关键点,一个生活的转折点,一些帮助造就今天的他们的因素。再说一遍,我不是说已经发生的是好事,而是他们能好好利用已 经发生的事,每个人都会经历考验,都会面临困难和阻碍,但是那些极度成功的人,如Warren Bennis书里所写到的那些人,和一般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能够好好的利用已经发生的事情,他们将这些事情看成机遇,一种学习的经历,一块垫脚石,这就是失败对于适应力和完善人格的作用。
我们继续来定义一下完美主义吧。因为现在有很多的定义。我们经常提及这个词,但我所要说的完美主义是什么?我的定义是一种充斥在我们生活中的对失败的失能性恐惧。尤其是在我们最在意的方面,注意“失能性这个词”,不只是对失败的恐惧。好吧,我也不认识哪怕一个不害怕失败也不会因为失败而感到尴尬或沮丧的人。这是很自然的,这是人性,不管我们喜欢不喜欢,但对失败的失能性恐惧是一种让我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裹足不前的恐惧。而我要在这个定义中强调的另一点是“尤其是我们 最在意的方面”。你们也明白,我在玩大富翁的时候可不是完美主义者,这也不是因为我的确很有竞争力,但对我来说胜败不重要。但是完美主义确实是我生活的重 心,比如说,就如同我提到的壁球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学术对我而言也非常重要,和别人的关系对我来说也非常重要。在这些方面,我就体会到了完美主义。也是 在这些方面,我必须并且一直在努力。在这些方面,让我详细说明一下,这是我们在面对人生的旅途的时候,也是我们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采取的一种方式,一 种认知和情感的基模。重点在旅途上面,一个最求卓越的人仍可能和完美主义者一样。或者比完美主义者更有野心,两者之间的不同,在于他们面对旅途的方式。我 来举个例子,首先是完美主义者,他正站在A点,他想到B去,什么是最完美最有效的方式呢? 就是直的路线。这就是完美主义者在面对旅途时所抱有的认知和情感的基模,怎么从起点到终点?一个最求卓越的人,和完美主义者一样雄心勃勃,也想从A点到B 点去,没什么不一样。不同之处哪里?对于这段旅途,认知基模上的不同。最求卓越的人明白,当他进步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遭遇失败,一个最求卓越的人明白,有时候他不一定能拿他想要的分数,但他会吸取教训,一个也明白在恋爱关系之中,根本就没有完美的恋爱关系,所以他会犯错,她也会犯错,但他们都会不断地吸取教训,然后他们的感情不断地变得更加牢固。最求卓越的人明白,他需要不断的失败,五次十次有时候一万次,就如同我们了解的爱迪生的故事一样。一样的野心勃勃,但是基模有所不同。我必须画出许多不好的圆圈,在你们画出Vicent之前画出的那个圆之前。
现在的问题是哪个才更现实?拥有这样的基模是否现实(直线基模)?或者说这个(非直线型)才比较现实?我想这是很明显的。要达到成功可没有直线的捷径。 要达成一段快乐的恋情也没有捷径。要发明电灯泡也没有捷径。学好心理学也没有。想成为好的父母和朋友也没有,我们会犯错。而且自然的规则我们必须遵守。追 求卓越就是要克服困难,是啊,我也希望我能直线的从A到B。我希望我能做到,我希望我不必经历失败,我不喜欢不断地失败和打壁球输掉,我当然也不会喜欢和 我的妻子意见不合,我甚至希望宁愿没有万有引力定律,然后我就可以到处飞或者到处飘。而这就是幻想了。当我们的心中存在这个基模的时候,我们就 让自己反抗自然规律,就如同我们不接受万有引力定律的话,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不可和沮丧,我们活着,那么多人也活着,哈佛有不少人,不只哈佛,所以地方都 有,时常沮丧,因为在他们心里一直有这样的基模,再说一遍,这不是说我们该享受失败,但但我们有这样的基模的时候,同时又不享受失败,我们就会因为难以接 受事实而沮丧,拥有这样的基模也会有后果的,我就想讨论一下这样的后果,怀有拥有这种(直线)基模的人的一些特征。根本就没有 完美的完美主义者,就如我说的我们都存在一个闭区间内,确实有些人,确实有很多人更接近这个区间的这端,我想和你们分享这些特征,都是那些记载 在文学作品之内的,有很多人都拥有这样的特征,你们大多或多或少都拥有一些这样的特征,而不是别的特征,这也没关系。所以这些特征,除了都已被心理学著 作,详述之外,我都有过体会,或现在仍有所体会,所以这些特征对我来说具有一定的意义。他们本身也非常常见。第一个是自卫性。在争论和讨论中,完美主义中都 有自卫性。为什么?因为批评在定义上就是一种对于我们的直线方式的偏离,这就是不完美,这就是一种挑刺。就是我没做到完美的事情,我们都不喜欢偏离我们所 持基模的东西,记住了,我们的心是不喜欢内在和外在之间的脱节的,我们需要的是平衡是一致,我们不喜欢横生枝节,而如果我们心中抱有的是完美主义的基模, 而批评又是对其的偏离,我们就会变得有自卫性,这是我多次有所感受的。并且也是我一直在努力解决的。附带一提,或者说正好相反,一个最求卓越的人是心胸开阔的。他会欢迎建议和批评,这不是说他或她喜欢这样,而是他或她明白这是必要的。这是成长和发展的必要部分,完美主义者只注意到空着的那半个杯 子。为什么?因为完美主义者为失败所困扰,被对直线的完美方式的偏离所困扰。而不管是什么,困扰我们的就是我们说关注的,他或她一直关注未能完成的东西, 关注潜在的可能失败或者真正的失败。追求卓越的人,则会关注已经满的那半个杯子。为什么?因为他或她既享受达成目标,又学会享受过程中的每一步,那就是旅途。即便是失败也能是机遇。完美主义者会过度一般化夸大化问题,非黑即白,要么是完美的,要么是一无是处。我 们等一下就能看到,这样的“全部或没有”的对立于现实的方法造成的后果。我们又谈到了明白现实是怎么样的,明白事物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对于完美主义者来 说,说没有自我接受的;对于最求卓越的人来说,能够接受现实中存在的各种弯路,而没有一步登天的捷径,能够接受个人的失败,能够接受自己视作一个整体予以 接受。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只有一种方式是合适的,并且是固定不变的,没有任何提升的空间,没有任何偏差,更没有问题和错误,只有一种方式,而不是动态 的。更有弹性和自发性的过程和旅途,在行为中自我证实。完美主义者恐惧失败,恐惧来自于内心的自己将自己视为失败者的失败,也恐惧他人将自己视为失败者, 就是为了维持那完美的幻觉。完美主义者恐惧失败,恐惧来自于内心的。自己将自己视为失败者的失败,也恐惧他人将自己视为失败者。就是为了维持那种完美的幻觉!而不是将失败视为反馈,不是说要享受失败,我还没遇到过享受失败的人。而是要将失败视为一种反馈和成长的机会。完美主义者只想着怎么到达这里,他们只关注这个,只针对目的!直来直去的,别的事情根本不重要,如果它不能让我达到目的的话。但对于追求卓越的人来说,旅途和终点都是成功的一部分。这样的基模上的差异,会导致很多的后果!
我在这里列举一些。第一个就是完美主义者只能感受到,最多也只是,暂时性的轻松!是的!他们会感受到持续的压力,但当他们达到目的以后,他们感到了轻松!这就是典型的逐利者!
我来给你们讲一个这样逐利者的例子!一个人,我们姑且称他为X先生,去上学了。在那之前,他一直很享受学前的生活,而他上学以后,就开始有压力了。 因为他明白,他必须很努力地读书。并取得非常好的成绩来上一个好初中。因为他父母想让他进的那所初中,竞争很激烈 非常不好进。他确实进了一间不错的小学。但是现在他要为初中而努力了,所以他有了压力,他并不享受小学生活。但他确实感受到轻松,在假期到来的时候,在全 家去度假或者考试结束的时候,在他可以不用担心考试和朋友玩的时候,他经过了小学阶段,却不怎么喜欢。他感受到轻松,却丝毫没有感受到在他还在幼儿园的时候感受过的那种:对于学习的热情与喜爱。他后来进入了梦想中的初中。那所他一直想要进入的初中,他做到了,他只在前两周里感觉非常高兴。因为他要开始考虑,他梦想中的高中了。为什么?因为那所高中,是进入全国最好的那些大学的垫脚石。他也很想进入间全国最好的大学。所以他在初中又很努力地学习!他并不怎 么享受这样努力的过程.但是他成功了,他进入了梦想中的高中,他很兴奋,从来没有这么高兴过!因为他已经是全国最出色的孩子中的一员。进这所高中不容易, 但是他做到了。然后他又开始学习,他又只开心一周,压力又来了。因为这所高中里面竞争非常激烈。他必须加入两个运动队,还有三个学生组织,因为他必须充实 他的简历好让自己进入梦想中的大学。他过的很挣扎,一点意思也没有。但是他对自己说:“这只是暂时的,痛苦是短暂的,等我进入了全国最优秀的大学就会有回 报的”然后他付诸行动。在4月2号,一封信来了!信的信封很大,他打开信知道自己成功了。他又感到非常的兴奋,甚至比进入高中时还高兴,然后他说:‘现 在,我终于能放手,好好的放松一下了。因为我已经进了这间大学,我的人生从此稳定下来了!’接下来他十分享受高中的最后一年,还有假期以及进入大学的第一 周,他很兴奋,这位X先生。但是在第一周过去后,压力又出现了,因为很快就会到其中考试。而很快又会出现激烈的竞争。并且每个人都和他一样努力,因此他也 必须非常的努力。因为他想得到他的梦想中的工作,他在大一暑假的时候得到了理想的实习机会,但是压力又继续出现了,他感受过轻松,也感受过愉快的时光。但 是这些都是在考试结束以后。或者假期即将到来之前,或者是在假期期间。但是每次都一样,压力又出现了,他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他不开心。因为这一切都是他想要的,他非常想要这些,多于别的一切。他说:“好的,只要我得到这份工作就好了!为什么?因为那份工作能让我进入最好的商学院。这能让我在一千六百个一同 毕业的人中脱颖而出!”所以他继续努力,继续充实他的简历!他是三个学生组织的成员,担任两个的部长!是两个大学运动预备队员,一个正式队员。还要加上每学期五门甚至六门课。为什么?因为这很困难,竞争很激烈。这就是适者生存,不付出就没有收获!大学最后一年到来了,他又有压力了。但是他得到了那份工作, 他很高兴!这就是他想要的.这就是他所预想的。现在他很高兴,然后8月3号到了。是他正式开始工作的第一天,他上班去了。他周围的所有人都是最高等学府的。毕业生都是最优秀学校的学生。他觉得已经功成名就,却只高兴了两周,因为在两周以后,他又感受到了非常大的压力!比大学里的压力还要大。他没有时间再 像大学里面一样在饭堂里悠闲地吃饭。他每周工作八十到九十小时,一点也不享受!但是他会做到的,他会做得很好的!他会得到一封很好的进商学院的推荐信。在 从商学院毕业以后,找到一个真正的理想工作并享受生活!然后他真的进了最高的商学院,也找到了他最好的工作。工作上,作为一个员工,他很高兴!事实上他甚 至不敢相信自己的好运!他赚钱赚的很多,那三年前看起来难以忍受的助学贷款,现在一下子就还清了。他感觉很棒,他有了一间很不错的公寓.他成了员工,他很 兴奋。他很高兴,“我终于做到了!”但是过了几个月,压力又回来了.因为他只是一个员工。他非常非常想成为合伙人。但当他成为合伙人以后,当他获得了“终身任期”以后,他的生活就可以安顿下来了。他继续努力工作,奋力拼搏。他不怎么喜欢他的工作,只要再努力多一点,在忍耐多一点痛苦,然后就会有真正的回报 了。在艰苦努力了五年以后,他有做到了,他成为了合伙人,事实上,也是那个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合伙人.他很兴奋。他休了一个长假,然后回来工作。斗志满满,因为他现在是所有者。是这个著名的公司的所有者之一。现在他也已经成家了。他买下了市郊的一所大房子,非常贵。但他轻易买下了,他也买了一辆豪华车。 他还有了一个司机,他感觉真的功成名就了。他感觉良好地过了3个月,压力又来了!因为他只是一个初级的合伙人,他能成为高级合伙人吗?这可能吗?好吧!只 有努力工作才可能。因为没多少人能爬到金字塔那么高的位置!越来越难了,但是他会成功的。他挣扎着,忍受着,一点意思也没有。但是他成功了,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这一次,他在Hamptons区买了一栋房子,用来度假和休息。还有一辆新车,更大也更快!然后他说:“我终于,终于能够放松了!”然后他开始放 松自己,过了两个半月,压力又来了,因为他只是个高级合伙人,但是常务董事只有一个,想得到那个位置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他决心要当上常务董事。他一直是明星级人物,没理由止步不前,这对他来说没什么乐趣可言。他没有花多少时间和他爱的人在一起,而因为他心中的焦虑他必须证明自己。足足花了七年时间,在这七年里,他在物质上已经很富足了,只是愈发缺乏时间,他不断的奋斗,最后终于成功了!董事会发表了人名声明,他登上了华尔街日报的头版新闻。X先生成为了这件传奇公司的常务董事,他的朋友祝贺他,他感到万分自豪,他很快乐。但是随后焦虑回来了,有一天他走进办公室里,坐在椅子上,脚搭在桌子上。他已经成了老 板,成了掌门人,他回头就可以看见中央公园,那景色实在是太美了。他真的是而不是修辞的说,他真的站在了世界之巅。然后有人敲门了,他被敲门声吓了一跳, 因为一般来了人他的秘书会向他通报,访客不会就这么过来敲门。毕竟他是站在世界之巅的人。于是他走过去开了门。来人是董事会主席,他们俩互相打了个招呼。 然后董事会主席说‘今年的盈利记录,非常棒,不可思议,您做的太好了!我们都为您而骄傲,感谢您的存在!但是,您应该退休了,您已经72岁了。’这就是逐利者的生活。
最佳情况下,当然这只是大概的描述。我只是着重描述了几个特殊的阶段,这也不是要么全部,要么没有,但是,总的来说,这就是逐利者的生活。只关注从 A点到达B点。然后轻松半个到一个月,然后 ...B点又变成了新的A点。然后就像一直不断向上爬的老鼠,你们必须现在就问自己,不!现在问那还要等多久?你们必须现在就问自己,“我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 给的是一个生意场上的例子,其实对于其它领域也一样!不管你是想成为一个医生,是因为能否上到最好的学校而有压力?是想要最好的公寓?最好的实习机会?最 想要的好的,最高的职位等等!或者你是打算为非盈利机构工作。无论你是留在学术界,还是成为律师,都一样,都是在不同领域重复X先生的故事。这样的情况适 用于任何方面!问题就是“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要记住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追求卓越的人,不会放弃自己的雄心!但是,一个追求卓越的人,也不会放弃整个旅途!我 们很快也会讲到,追求卓越的人,不仅仅不会放弃整个旅途或者结果,他们常常会获得更高的成就!我们很快就会讲到,追求卓越的人,并不只关注短时间的放 松,还关注长久的满足,是的,生活中会有起起伏伏!但是,也能够享受旅途中的每一天!在大学里的经历,和朋友们美美的吃了一餐的经历,阅读名家的作品的经历,上有趣的课,参加有趣的课外活动的经历,并且重视这样的经历,而不是忽略它们。不是把这些看做普通的,为了成功的最终目的。我们必须经历的事情,你或许会非常渴望成功,但是你所在的却是此时,此地,不是别处。我从来没有遇到过完美的人,我认为这样的人不存在,换句话说,如果根本就不存在完美的人,那么对每个人来说,失败都是不可避免的。为失败所困惑的完美主义者,只是专注于失败。而追求卓越的人,则会发现路途上每一步都有成功的机会!甚至在失败中也有这样的机会。完美主义者常常讲时间浪费在必须读清楚每个字,“我要做到最好,拿满分!”要么全部要么没有,要么我交上去一份完美的论文,要么我就干脆不交论文,要么我就拿到A,要么我就一无是处。要么全部,要么没有,有时候这是合适的,有时候追求卓越的人也会持有这种态度!比如,如果你是一个医生,你想做一场完美的手术,你不会说“好吧!没关系啊!我切对了八块应该切的东西”没错,在有些场合,你会需要完美主义,但是在我们生活中的其它方面,都不必要!甚至会伤害我们。完美主义者往往倾向混乱!我是指多方面的混乱。比如进食问题,我来给你们提供一个,个人的例子吧!在我还在打职业壁球的时候,我必须控制我的食谱,要吃的健康吃的好!但还是产生了问题。我的生活中 有一项重大的挑战!这挑战就是我母亲是完美的大厨。她做的蛋糕尤其诱人.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我在长大的时候,常常遇到的状况,痛苦的童年!我在壁球训练过 后回家,饿的要命的打开冰箱,然后那里面有一大块蛋糕,实在是非常诱人!我根据以往的经验知道,这很好吃。我看着这块蛋糕,然后关上了冰箱门。因为我不能吃,当时我正在为一个重要的巡回赛训练。但是在三分钟以后,我回到冰箱那看蛋糕还在不在,为什么?你们 中认识我兄弟的都明白,我兄弟的块头比我大多了,他对我母亲的厨艺的喜爱,一点不在我的之下。所以我去确定蛋糕还在那,确实还在。过了十分钟,我必须再去 检查一遍,因为我兄弟在我视线内消失了几分钟。我以为他到冰箱那去了。所以我又打开了冰箱一次,蛋糕还在,然后我感到一阵轻松,大约五分钟以后,我又回到 冰箱那里。我打开冰箱们,两分钟以后蛋糕就不见了。要么全部,要么没有,要么我不碰,要么我吃完。这就是完美主义者持有的基模。不会说“好吧!我就吃一块”要么不吃,要么吃完!所以这就是完美主义者的基模。我要么成为超级模特,要么超重。要么全部,要么没有,这是很有破坏力的,这会对我们产生各个层次的 严重伤害!相对于健康的方式而言,好的,我就吃一小块。好的,我重了几磅,这算大事吗?我是人!我不是机器人,也不是芭比娃娃。这很伤自尊。为什么?因为Nathaniel Branden写过很多关于自尊的文字,我们在未来三周内将会更多的讲到他。自尊的第一个基础就是自我接受!要记得完美主义者是不接受自我的!第二个伤害自尊的原因是,完美主义者总会遇到长期且不可避免的失败!因为根本就没有完美的人。而如果我一直失败或者视自己为失败者,那我还会有较高的自尊心吗?当然不会!另一个完美主义者容易自尊心受伤的原因,是他们更不愿意去尝试。而如果我不愿意尝试的话,其后果就是,更加低的自尊心。还记得自我知觉理论吗?相对的事持续的自我提升!不是一条直线直上去的,而是旋转向上的!完美主义伤害人际关系!回想过去,我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很难捉摸,我基于完美主义,在人际关系中所犯的错误的类型,为什么?第一,自卫性!如果我一直是处于自卫性的位置,如果我不能接受或者处理批评,那我就很难和别人形成亲密的关系。这样的情况喜爱怎么可能建立亲密关系呢?
另一个完美主义伤害人际关系的原因是,我们经常,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和对自己的看法一样,如果我是完美主义者那我期望的就是完美。对我来说是一条直线,对他人亦是如此。不论是对于我的伴侣还是对我的孩子和朋友。没有完美的人,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可能感觉 是完美的,在度蜜月的时候也是完美的。他或她是完美的。但是突然,我们开始发现对方的缺点了,那不是我一开始以为可以在一起的那人。当然,如果我期待的是 芭比娃娃或KEN的话,完美的。但是对方可是人。如果我从对方身上期待的是完美的,我肯定会失望的。这也会引起沮丧,对自己的伴侣不认可,也常常会伤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对于持续成长的关系来说。这是我们会在谈论人际关系的时候谈论到的理想的人际关系,不是一个没有失败,没有不和的关系。理想的人际关系在包含众多积极因素同时也会包含不和,失望和争吵。那才是健康的人际关系。这让人际关系随时间变得更加稳固。关键是其中的度,你在人际关系中包含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各是多少?这里的关键不是只有积极而没有消极的因素,这样的关系是不健康的,这样的关系有过多的抑制与压抑。完美主义会导致焦虑和压力。总会有对于失败的恐惧,而不是 兴奋。这就是Perter Senge所说的“创造性张力”。 但是表现如何?那句已经镌刻在我们心中的“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的真言呢?我是说我们很清楚地都知道我们必须要努力才能成功,那难道我不应成为完美主义者 吗?而人们不愿意放弃这种方式的一个原因是:他们认为这是最快的方法,是最为有效的通往成功的方法,但是最后事情往往都不是那样的。长久来看,追求卓越的人 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成就。在这方面有很多研究进行了阐释。我来举出一些成果,一些原因。现在说说少一点付出多一点收获。首先,以终极货币的形式,用幸福来进行衡量。追求卓越的人远比完美主义者要更快乐,这很好,也很棒。但也不仅仅是在终极货币价值方面,在硬通货等物质方面也是同样的。不管是工作上的成功,还是体育上的成功,还是处理人际关系上的成功。为什么,其中有很多原因。首先,追求卓越的人享受更加持续的成长。 记住了,这个我从环保方面引用的词——可持续增长。不是关于创造富饶的环境的,不是关于回到以狩猎与采集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时代去的。是关于以现代生活方式生活,是关于享受进步与现代性。与此同时,不从环境中索取过多,让发展得以持续下去。 放到个人层面上也是一样的,完美主义者不会享受持续性的成长。因为他 们不允许休整和偏离。所有东西都是不变的,如同一台机器。至于追求卓越的人,有所偏离,有所中断,也有休整,想做起来更加可持续。如果我受伤了。我的壁球 生涯就结束了。因为要么全部要么没有,要么我就完全不训练,要么我就像世界冠军Jansher khan那样训练。同时追求卓越的人所拥有的固有动力也比完美主义者高很多,当我们有固有动力的时候,我们就能更好地再一段时间内持续地付出努力。如果所有的动力都是固有不会减退的,那就能上升到另一个层次获得嘉奖或者能得到升迁。丘吉尔说完美主义让人瘫痪。当我们被失败所困扰的时候,我们就更不会付诸行动。完美主义是事情耽搁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对失败的失能性畏惧。因为只要我们不行动,我们就不会失败,就如同我之前说的,追求卓越的人的自尊相比起来更高,而且 如Nathaniel Branden所说,自我觉知是终点,而信念变成自我实现预言。如果我相信我自己,如果我认为我能成功,如果我的过去有跌倒之后又爬起来的经历,那我就更 可能成功。你们读到了“运气的因素”英国的Wiseman教授极为优秀的作品。他所说的是, 比别人有更多运气的原因似乎是一件很神秘的事情。但其实也是可以用科学方法解释的。其中一个有更好运气的方法,便是尝试新事情,小事情,即使是你课后去食堂的路上,找一条和你每天所走的那条路有些许不同的路线。而她说,这些小事就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 这些小小的对于直线方式的偏离实际上能带来更多的幸运,因为我们开始看见以前没见过的东西。完美主义者只有一条路。没有偏离,没有进步,没有自发性。这些 时常都让我们变得不那么“幸运”。说到创造力。Simonton说,那些历史上最成功最有创造力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是那些失败得最多的。他们都不是完美主义者。他们都追求卓越,非常有雄心,都明白要成功没有别的方法。John Updike一位非常有创造力的作家,说过“完美主义是创造力的敌人”。
我们会谈到另一个作家。他对于我们如何克服这种完美主义有非常好的建议,他叫Samuel Coleridge。80/20规则。这条规则。了解这条规则并将其应用在时间管理上改变了我在哈佛的学习经历。那帕累托法则是什么呢?帕累托是100年前的意大利经济学家。他得出了这样的法则,并将其命名为帕累托法则。这法则表示,在大多数社会中,百分之二十的人拥有百分之八十的财富。他们也将这条法则应用于商业组织,那就是你百分之二十的客户给你带来了百分之八十的收入。这也被用于经济学的许多领域。而到最近被用于时间管理方面。比如说,在我们百分之二十的时间里,我们可以完成百分之八十的工作。而当我明白这一点的时候,它改变了我对学术的态度。为什么?因为我意识到我不必将那些材料完全读完。再说一遍,这点别学我。我交论文前不必确认每一个t都写 好了也不必确认每一个i上面都点了点。我开始遵循更多的愉悦原则,或者说快乐原则,于是我说“好的,这才是我感兴趣的东西”。比如说,文学与艺术学院课程C14“英雄”,这是我本科时候最喜欢的课程。而且这课程还不算太难。我完全可以不怎么努力也得到好成绩。但是我在这科的期末论文上花了50个小时。因为我写的主题是我非常关心的。但是我没有得A,对我来说毫无道理。但我仍然在上面下了大工夫。因为这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至于其它课程,我只投入了能让我得到足够成绩的时间。不是要么全部要么没有。不会说要么我就得A,要么我就不学习。另一门课,还 是文学与艺术,Maria Tatar教的“神话故事”,。我本科时看见她第一眼就爱上了她。我真不敢相信我就这么说出来了。那么,她拒绝了...其实我没有问她...也是在那门课上,不算太难的课,在许多层次上来说非常享受的课。又一次,我花了许多时间在这篇最终成为一篇以自尊为主题的专题论文之上。所以再一次问自己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除了要么没有要么全部外,我还在乎什么。我的成绩确实下降了一点点。但是只是很少一点点。因为我在应用这条20/80法则。将百分之二十的注意力放到重要的东西上然后把百分之八十的工作做好。而我在学术的其它领域却获得了更多的成功,因为我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打壁球来享受壁球练习。我有了更多时间来和别人交流。有时间去坐在法学院里吃一次五点开始的,持续两个半小时的晚餐。就是这样的基础上实现的。另一个对于80/20的应用:我们每人在一天中都有不同的最有工作效率的时间。实际上,在一天中百分之二十的时间内,我们完成了百分之八十的工作,这取决于我们是早起的鸟还是夜猫子。有的人早上6点或7点就起来了,然后他们立刻就可以工作了。我也是这样的,我很早起床,对我很简单。我可以直接开电脑工作或去给孩子换尿布。很早的早上直接去工作没问题。但是到了晚上9点到10点就完全不行了。有人却是截然相反的他们可以熬夜到凌晨2点3点4点,那才是他们最有干劲的时候。这和我们内在的生物节奏有关,和我们的生理节奏有关。因为基本上没有人的周期是正好24小时的,大多数人都是23到25小时之间。对于周期是23小时的人来说,他们到 了晚上就会非常疲劳。但是他们早上却会精神抖擞地起来。那些周期是25小时的人早上需要多睡一会。就是因为那些人我才将这课调到11点半。我知道是很早但是感谢你们的到来。我上大学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学到很晚。我的室友就学到很晚,从晚上10点开始然后学到12点甚至凌晨2点。这才是他们最有效率的时候。 可我不是。我宁愿早上早点起来,我在晚上会很累,根本无法集中精神。我听说了这样的效率时段后,我改变了作息。我早早睡觉。在我的室友开始学习的时候,我上床睡觉,然后在我的室友还在睡觉的时候起床,然后在早上早早地把工作完成,做完以后去上11点的课。在早上的那3个小时内,我完成了更多东西更有效率更有创造性,比我在晚上熬夜有效率得多了。我刚才说到的那两样东西真的改变了我在这里的经历——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不是完美主义的方式,是追求卓越的方式。大家都了解过“流动”了,Mihaly Csikszentmihalyi谈论过流动是我们最良好的感受,最出色的表现,也就是“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我们什么时候感受到流动?我们焦虑的时候感受不到,就如完美主义者那样,我们无聊时感受不到,只有我们乐观愉快,兴奋的时候感受得到。追求卓越的人更容易感觉到流动,我来谈谈完美主义的根源吧。因为一旦我们明白它是怎么来的,我们就更能克服它——完美主义的根源。第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社会影响。我们都不是天生的完美主义者。 你们在录影带中看到的孩子,他们天生比我们更能享受学习的过程。我们畏惧失败,他们却不断跌掉了又爬起。所以是社会的影响导致了我们对于失败的畏惧,确切地说,是这样一种在我们心中烙下的并且几乎从出生开始就不断被加深的基模,那就是,成果才是真正重要的。当我们得到了某个成果的时候比如学会走路,做得好。我们的成果受到了奖励。过了没多久,我们就开始内化这种基模并且我们也开始相信我们接受它。当我们达成了某种成就的时候,这样的事在我们生活中一直延续着。我们什么时候会得到奖金?在4月3号吗?当然不是。是在12月31号。或者说是圣诞节之前,年末。今年大 家都干得不错。很好。我们什么时候会得到分数,还被别人轻拍后背表示做得不错?是在学期末,或是在考试后,我们完成了某些事的时候。不会在旅途中得到。换句话说,整个旅途都没有受到奖励。于是我们也就开始认为它是无关,是不重要得,只是到达终点的一种方式。只有非常少的教师,家长,组织,还有学校会奖励旅 途,奖励旅途中的愉快。当然,也有很少的人会奖励失败,可这是旅途中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觉得这不好,这一点也不好,我们必须尽可能地追求直线。一种直接的基模。我们内化它的时候也付出了代价。这就是我们出生所在的社会环境,我们成长所在的社会环境,而这样的社会环境很难以改变。我也知道我家里也有孩子。 这太难以改变了,因为我自己也时常对孩子说并且专注于“Shirell学会走路了,做得好。你学会走路了”,而不是奖励其中所付出的努力,我们等会会讲 到。奖励付出的努力,甚至奖励失败应对与整个过程非常难。这当然也和准许为人有联系,准许看到人类本性的限制,而不是理想化,孤立地,分离地看待生活。因为这不可能。如果不是准许为人,而是要求完美的话压力是持久存在的。存在于媒体中。存在于工作中。存在于教育机构中。这无处不在。我们也为之付出了代价。
现在我来给你们看几个例子。在那前先给你们介绍一下。你们都知道,学术研究赚不了多少钱。进入学术圈的人,大多都不是为了钱。有很多学者,我也不例 外,必须额外赚取收入。我也有额外的收入,而我希望和你们分享一下我额外做的事。(老师在杂志上只穿四角裤的腹肌封面照...)我的眼镜掩饰了我有腹肌的事实。那么,他是真实的?部分真实。这照片修过不少地方。但是没错,确实有人长是这样的。但是我们在杂志会看到什么?这些就是封面上的人物。十分完美,完美的存在,甚至更加。我们的KEN还有芭比娃娃都更加完美,不是么,看这个:“性爱女神的秘密”,这甚至不是“性爱人类的秘密”,那还不够好,看看我们为自己定下的这些标准吧。我怎么才能变成那样,“如何快速进步”,要多快有多快,对吧,时间不多,永远不长痘痘,“我都37岁了,还有痘痘”他们怎么做到的,又是不现实的模型。Anita Rdddick在女性和自尊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其中一个项目,她在1997年策划的,叫做Ruby的洋娃娃,用来取代芭比娃娃,那次活动是这样的:“有三十亿女人长得不像超级模特只有8个才像”。或者:“媒体们,在我们家乡,文化与生理的多样才是标准,那里就是地球。”这次活动非常成功,也很重要。因为我们今天文化中的模型就是这样的,要么全部要么没有,要么你大吃大喝,要么就是不吃不喝,我们从电影中得到了什 么,谁能达到《壮志凌云》里面的标准,汤姆克鲁斯和凯利麦吉利斯,他们拥有的那种完美的爱情,但这是我们所有的模型,等我们谈到恋爱关系的时候会讲到,谁又能度过《爱你九周半》那样的九周半呢?更不要说过一辈子了,那电影里的激情,都是不可能的标准,还有那些自助的书,比如《思考致富》, 只要思考,就能致富,这本书卖了几百万本,这里还有一本书,这本书不错,但我没有读过,但先看看《小步迈向幸福》,我们又迫不及待了,说的是专注于目标,而不是专注于努力、旅途、人格,还有所需的改变。还有别的导致完美主义的因素,这是一个你们已经读到过的研究结果:不是所有的赞美都是好的,对于一个孩子说,你很棒,你狠出色,不乏赞美之词。你太聪明了,我的小爱因斯坦,这也不总是好的,长期来看着可能也是有害的,这也会导致完美主义的基模。
研究所做的就是找到一些十岁的孩子,然后把他们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孩子都做了道题,到最后,对 每一个完成的孩子说:“你真聪明伶俐”当然,孩子们都感觉不错,第二组做的是同一道题目,做完了,做的不错,到最后,她说:“你真努力,你很认真”这随机 分成的两组孩子,一组是“聪明伶俐”,一组是“努力认真”。然后她开始第二部分的研究,第二部分,两组孩子要选两道题,他们被告知其中一道很简单,另一道非常之困难,但是他们能够从其中学到很多,第一组被称 赞为聪明伶俐的孩子中有5成孩子选了简单的题目,5成孩子选择了可以学到很多的难题,另一组孩子九成孩子选择了能学到很多的难题,这就是研究的第二部分。第三部分,这次她让孩子们做一道非常难题目,这题基本上是无法解答的,她想看看这两组孩子的反应,被告知聪明伶俐的那组他们没有坚持多久,并且非常沮丧, 并且很快就开始放弃了。与此相反,被告知努力认真的孩子他们更能坚持并且享受解题的过程,虽然到最后他们都没能解开这道题,但是他们享受了这个过程,并且 更加努力。看看这微小的操作带来的结果。简简单单的一个句子:“你真聪明”“你真努力”一句话带来了这么明显的不同,用她的话来说,“重视努力让孩子拥有一个他自己能掌控的变量”这能让他们认为自己能掌控自己的成功,强迫自然的天赋,让孩子们无法掌控成功,这不会给孩子们提供面对失败的方法,事实上当你仅仅注重于天赋的时候,你就是在制造完美主义的基模,而不是专注于旅途当中,努力的基模,她继续说道,“如果你称赞孩子的智力,当他们失败时,他们会认为自己不再聪明”然后失去对于眼前工作的兴趣,相反,那些被称赞为努力孩子,在困难面前不会气馁,甚至更有动力。这两种方式造成了多么明显的不同。被称赞智力的人会产生这样的基模,要么我很聪明,要么我就不聪明,我很畏惧不聪明,所以我就选择容易一点的任务吧,当我无法做到的时候,这就是攻击,是对于我的基模的侮辱,没错吧?这是对于直线的偏离。
相对的,如果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好吧,让我试试吧”,“我学到很多,这真有意思”;因为一个是“既定思维模式”如Dweck所说,而另一个是种可拓展的,时刻改变和发展的思维模式;一个是畏惧失败,因为我想聪明,被人称赞聪明很有意思,我不想威胁到这个基模,相对的是:努力的、重视过程的,当追求卓越的基模,成为惯常的做法。那么我们如何克服完美主义呢?如果我们确实有这个问题怎么办?要记住,根本就没有完美的完美的主义者,也没有完美的追求卓越者,你们必须选择你能快乐的生活方式,不会有现成的答案摆在你面前,对你而言可能只是有趣的学术理论,或者是非常个人化的原因。那么我们该怎么更多地采用卓越的基模呢?首先,是自我认知,在于自我了解。 对我来说,明白“我太过于有自卫性了”,我不想再这样了,“是一个大突破”。因为我知道这会伤害人际关系,并且从那时候我开始在这上面努力,并且在 将来仍将继续提升我的人际关系,或者“看看我有多么畏惧失败”我有多么害怕听到那个不字,看看我有多么害怕被拒绝,看看我有多害怕应对与尝试,就应该意识 到它。如果你想让你的网球技术进步,你必须首先明白你想要进步的是什么,这就是第一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个简短的例子,是关于一个不 完全了解自己的弱点的人的。
视频:威尔和格蕾丝,第三季第十集片段。
不管是要应对上瘾问题,还是对于生活中别的问题,完美主义还是要改善什么,第一步就是要有意识,第二步是专注于努力的嘉奖,Carol Dweck向我们展示的就是当我们专注于努力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改变那种根深蒂固的基模,即便这种基模已经存在了多年,所以对于我们自己,或者对别人,我们应专注于旅途。专注,并不一定是嘉奖自己成功,甚至是嘉奖自己的失败 自己的尝试, 在几个小时内,如Carol Dweck所见,告诉人们他们的心是可以扩展的,告诉他们神经可塑性,并非已经定型,我们仍可以做出改变,积极的接受。我认为Karen Horney她是幸福学创始人之一,她在恐惧症领域做了很多工作,她研究所得的其中一点是恐惧症,它从来不会消失,它是我们的一部分,它会变得更加可控制,但是总是存在,而极度的完美主义也是一种恐惧症,所以关键就是接受它。我总会有完美主义倾向,但是这没关系,但是在以前,我有着极度的完美主义,现在 我更加接近追求卓越的极致,这是持续一生的,是不断进行的一个过程,所以现在的关键就是接受,它一直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这一个事实,然后问:“好的,那 我该怎么办?”,换句话说就是采取行动,所以举例来说,就是怎么应对,把自己置于线上,我最初所做的,在我留意到我的完美主义与自卫性的时候,我会撇开我 的做法并且请求批评,我会问别人“给我点反馈吧”,当我收到反馈的时候,和我的直线有所偏离的时候,我就阻止自己回击。你们也知道,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 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慢慢地我就习惯了,我没那么有自卫性了,我得以创造更高层次的亲密关系了,或者我开始尝试别的领域,那里我可能会遭到否定,让我以一 个故事结尾吧。
她的名字叫Brittaney,她是一位展示女郎,我们在大学第一周时认识,我对她一见钟情,我们几乎整个第一周都在一起,到那一周的周末,为了克服我的完美主义,我约她出来,她拒绝了,这让我很吃惊,很受伤,但是她确实拒绝了,在大学第二年,我们又见面了,我再次约她出来,她又拒绝了。第三年,在年末 的时候,我和另一个人约会去了,所以Brittaney就出局了。后来在我大四的时候我们又见面了,我们谈了些有趣的话题,那时候我已经开始学习心理学 了,我也可以读懂她的身体语言,她经常这么弄她的头发,然后我知道她确实很喜欢我,然后我约她出来,她拒绝了,然后我就还留在这里和你们在一起,这就是个 很重要的学习过程,学会失败,或败于学习。
楼主跟我以前很相似啊~不过比我严重那么些我曾经也是这个样子的,比如我写个程序,然后我就会构想该这样,该那样,结果半天不动完全止于构想中了,然后就把时间给耗过去了...还有什么writing要完美啊什么之类的~就我自己说下我是怎么改的吧首先就是明确下我的确有哪些事儿要做的,这个很多人说了,也就写下就ok~然后直接把这个单子摆在一个明显的位置上去,比如我直接丢家里客厅,学校就是贴在寝室书桌旁的~每次我看到之后我就给自己说:"我靠你个混蛋!给我立马做去!!"然后我就会强逼着自己去做,刚开始肯定有点小恼火的,比如写个程序还上网什么的来着~后来就直接把网线拔了~反正这样反复的次数多了自控能力就感觉要好了不少了~另外还有个支撑我做下去的原因,就是我有个室友也差不多跟我有同样的情况,关键是他就每次玩游戏,期末也在玩游戏,然后说"这科我不复习了,要不另外一科我就没时间复习了",结果就是他两科都没复习然后每天12点还在床上玩手机,下午起来就开始玩游戏,我看着这种说一套做一套肯定不爽~但毕竟他的事我也不能说些什么,不过就像看到自己坏的一面的影子了一样,因为厌恶这种恶习,所以就能更好地静下心去告诉自己怎么努力调整了~------------------------------我的想法----------------------------反正无论如何我想朝着完美的方向走~但是我得一步一步来着,至少我开始做了并且持续做着绝对比我一个劲地空想好~快滚去做呀滚去做呀~浪费在其他事儿上就什么都达不到啊~-----------------------------------------------------------------------Anyway怎么做都比不做的好,所以我逼着自己去搞~另外,交女友和衣服好看无关(除非你太邋遢了)~与帅气关系不大(我身边很多不帅的人的女朋友也蛮漂亮的啊,发型不顶用的(发型可以让你好看,可有多少妹纸是看着发型去确定一个人是帅哥的啊~-~),除了外表硬件更要靠的是内部软件~你看Lumia 920硬件还是多好,WP8软实力把它给拉低了~)~赚钱什么的~先努力把这个毛病克服了再说,不让老停在空想阶段上浪费时间~还怎么提升自己去赚钱是吧~
【@刘虓震 朋友的答案中对我答案中的说法提出了批评,看起来我也犯了“对抑郁症的患者说想开点”的毛病,那么我以下的答案很可能是完全错误的,在此提醒大家注意,并向提问者及其他朋友致歉。】=======================================================================您这个好像不叫完美主义心态,我心目中的完美主义心态是指每一步都比别人事儿100倍,或者在其他所有人都认为“这样就很好了完成吧!”的时候坚定地说“不,还没完!”同时埋头不停下手里的活儿。您这根本就还没开张呢……这个只能叫懒吧朋友……我的意见是先动起来,不管怎样先迈出第一步,然后再看看自己是不是完美主义。
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完美主义的问题,这是个自我认同的问题。当然,的确有一些完美主义者的自我认同比较低,但至少我见到的大多数完美主义者都非常自信,对于他们来说“我就是能够做到最好。”是座右铭,而不是“我现在还不够好。”我曾经有一个同学,年级第一,后来跑剑桥去读博士去了,那是真正的完美主义者,我有幸两次和他搭档做项目,我就说两件小事好了。第一次,写报告,有些配图,他觉得我们应该选出好看的配色,于是去网上配色网站找,找到了两种真的很好看的配色,随后所有的图都自己ps换了颜色换成这两种,随后他又把标题等需要不同颜色的地方也换了,然后我们写论文写到12点的时候写完了,我说交了吧,他说不行,要检查修改,于是我们两人跑去吃了麦当劳然后再检查一直做到了凌晨四点,才交了上去,当然最后分数超高。第二次,编程,我们学校建议我们用他们的版本控制系统,不过那系统只有命令行的,然后这位花了一个小时写了个客户端出来。我认识的一个助教告诉我,批改这位的卷子也是种享受,绝对的整齐干净有条理,而且有的题目还会列出两三种解答方式。比起懒惰,我觉得你的问题更在于“我现在这个样子所以做不到那些我想做的事情。”其实对此我没什么法门或者秘方,只能说“强迫自己去做”。
直接搜“拖延症”就好了。传送门:
行动前的完美主义发生的时间段是在一个人行动或者工作之前,所以不是人们一般认为的任务完成后的那种尽善尽美。行动前的完美主义是拖延的借口、是过度的思考。这里并非不倡导思考:适当的思考能避免盲目的行动,但是过度的思考反倒会使一个人花大量的时间在完成任务的准备工作上。
行动前完美主义表现在工作上,为了让工作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不愿马上行动、匆忙开始工作,于是不断地增添进新的内容进入计划里,力求万事俱备,以致拖延。某种程度上,自己是被自己制定出的准备工作所吓到的。孰不知,一旦步入行动的轨道,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自然会在处理任务的过程中解决,即便没有得到解决,“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无论什么造成的,懒惰就是懒惰。
《完美主义者的行事风格》此处主要胪列完美主义者的行事风格,以及随之而来的完美主义者应该如何看待、坚持或改善自己的行事方式。总的来说,在工作场合,完美主义者是少数,是弱势群体,往往因为看上去的效率不高而受到同事的指责,因此很可能对自己的行事风格发生怀疑,乃至于影响到对自身人格的认同。因此,本文的第一立场是捍卫完美主义(包括我自己)对自身人格以及行事方式的尊严。其次是为了落到实处地改进完美主义者的工作本身,让工作更有成果、更漂亮。有些地方并不列出改善方式,你自己心中有数。如果你是完美主义者,意味着你在工作上投入的时间要超过别的人。很有可能你需要为在下班后在家里继续工作一段时间。或者在上班前一天,你需要为工作做一些准备工作。如果你是完美主义者,意味着你开始一件工作更难。你会在脑中构想工作所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并设想应对方式。因为你担心仅仅其中一种困难就使你的工作不能达到预期,而这份预期往往还是完美主义式的。如果你是完美主义者,你常常在思考问题时会强迫自己的思维覆盖到问题的每一个小角落,试图扫除掉脑海中每个角落的灰尘。因此,你思考的时候并不会按照问题方面的重要程度的顺序,而是按照自己构想出来的,不想遗漏任何一个方面的顺序。如果你是完美主义者,你常常在面对工作任务或者问题之前,对事情的结构、组成、分布乃至逻辑有自己预想好的期待。你首先想到的是将这些期待一一验证,一点一点的修改。你是如此坚信自己的预判,以至于你完全意识不到事情本来的面目跟你的期待常常完全不是一回事。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点一点的修改期待其实已经太慢了。如果你是完美主义者,你在处理一个任务或问题的时候,会试图将方方面面全部照顾到。最好一劳永逸,而这其实往往是不可能的。从事情本身来说,这样也不是最有效的操作方法。更有效的方法是反复做,反复修改。如果你是完美主义者,往往不喜欢,乃至于会忘记对过往的任务进行修改。如果你是完美主义者,你工作的成效需要更长时间才能看得出来,而大多数时候,你在成效还没体现出来的时候就已经中道而废了。日
大家都成为了研究完美主义而不是怎么解决问题的答案了,让我说两句吧。楼主那题目出错了,根据你的内容,解决方案应该是只思考三层连锁反应,这样你就踏实了。超过了三层,对楼主思考的原问题影响将会有极大的减少,成功率与投入精力才会成正比。以上是解决楼主问题的结论以下是例子买家私思考是否需要确定了需要(例如心情需要,购物欲望,或者原家具损坏)再考虑买了有什么用(是否有足够地方,是否与之前家具配搭,是否实用)最后考虑买了会对以后有什么影响(是否会造成短期资金不足,是否会给访客不良影响,最重要的是会不会后悔)然后便可以购买了,找女朋友的例子就不再举例了接下来是为什么题目出错了楼主的情况属于多虑,不属于懒惰也没属于完美主义,起码我看见的情况是这样的,所以楼主应该做的事情是让思考能止步,也就是要有个度就行了,很好解决,想通了楼主就只剩行动了,再不行动那只能剩懒惰的情况了以上不含任何已论证的科学理论,纯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作为一个曾经的拖延症患者,我也曾经困惑于这个问题。直到 看到写的 「采铜法则」。强烈推荐!!节选如下:我们现代人常常陷入了「两个无能」之中,一是「选择无能」、二是「执行无能」:「选择无能」就是我们很难判断两个事情哪个更重要,比如两本书看哪一本更有价值我不知道,比如两个证书去考哪一个更有前途我不知道。于是就成了布吕丹的驴子,在犹豫不决中寸步不行,直至饿死。「执行无能」就是我明知道这个事情很重要,就是不去做。其实对广大拖延症患者来说,一个事情看上去越重要,内心的恐惧感就越大,就越容易拖,最后一事无成。所以,与其死守「艾森豪威尔法则」而不入,不如放下,拥抱简单、易做的「采铜法则」:尽量少做或不做「短收益半衰期」的事情。除了字面意思外,这个法则暗含两层含义:收益值的高低无关紧要,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这个收益可以被累加,你就尽管去做,这个可以破除「选择无能」;你不用去做那些宏伟高大的事情。即便是去做那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比如你现在抽一分钟出来练几个字都可以,这就赚到了,就这样开始,没错!这可以破「执行无能」。的确,读完这篇文章,你可能还是有点迷惑,你仍旧不知道你该干什么,以及到底干什么才能成功,但是你已经可以告诉自己——从现在这一刻开始——你可以不干什么了。每个人拥有的时间都是相同的,一旦你消灭了那些不该干的事,余下的时间,不管你做了什么,都会为你增添力量,积累动能,你就会一步步地、头也不回地走向成功。原文连接:
嗯,其实你也已经意识到自己在逃避问题了,这并不要紧,只要自己意识到就好了。回到问题当中,这个是你不得不做的吗?如果不得不做的,那你先花一点时间不开心地把他做完好了。
完美主义就是贪。
先完成,再完美
看完了排名前两名老师的文章,还有题主的问题。我想以我的角度,谈谈自己对两位老师的文章的理解。(ps,我不是心理学方面的学生,只是自己也受到完美主义拖延症困恼,就会经常在思考这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也不能定义完美主义真正的意思)脑袋中突然飘过画外音,说,“每一门哲学都有自己的语言”。所以让我来说说我理解的完美主义。首先我个人认为完美主义是一种情怀,最优主义则是到达每一个最好的阶段的工具。因为我们完美主义的眼里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就是这样的不停的思考,造成了题主所说的拖延症的困恼。但是我要说的是,拖延症和完美主义拖延症(ps:我们现在在谈的完美主义)应该是两码事。题主所说,想理东西,结果想到家具很久了,不如换新的家具再整理。上网看了半小时家具,又想,屋子太小了,不如过几年赚钱买了大房子再去换新家具再整理。结果想了半天,还没整理。相交女朋友,结果想现在衣服不够好看,买件好看的衣服再去。买好后又想不够帅,换个发型再去。换了后又想没钱没车,赚钱有钱有车再去,反正总是不能满意自己。题主所说的问题真是完美主义吗?我个人赞同@。(不仅仅是因为他那可爱可敬的知乎求知风格)我们可以试着把这个故事完善一下,题主,第一天想整理房间,结果被“完美主义”造成了懒惰,那么第二天呢?好吧,和谐加凑字数得赞,假设第二天是个周末,题主看了一眼房间,啊,又想起了昨天那一套,结果呼次呼次的睡了两天,那么周一起来,题主还是要面对一个垃圾的房间,请问,一个对房间卫生有完美主义情怀的人,又要怎么去,面对这简直是翔一般的房间啊,简直是无数只可爱的喵喵挠木板。所以人艰要拆啊,题主,你是真的懒了。请不让我们这些还抱着最后一块净土(完美主义)的人们放弃希望啊。说是完美主义造成了您的懒惰。再说说我个人对交女朋友的看法(ps:暴露了我还单身的情况了,呜呜)。想教女朋友,对的。想现在的衣服不好看,对的。买件好的衣服再去,对的,嫌自己不够帅,对的,换个发型对的,没钱没车,对的,赚钱,对的。不满意自己是对的,题主,如果真是像你列的问题这样,你凭什么满意自己啊。给自己和我们一个理由呗,一个完美主义的人都能忍受这么多年,用这颗大心脏去做什么不好?早都已经,出任ceo,赢取白富美好了吧?所以不要再黑我们完美主义了,是个普通人也不能满意你啊.(在此勿喷啊,待会下文有转机啊,我们完美主义的人,是相信世界总是好的,友善的,所以是不会把每一位可爱的题主黑出翔的,总是会给需要的人一碗鸡汤,甚至勺子哦)
(ps,刚才复制老师的名字,老师的签名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老师的回答,我也有自己的理解。在老师文章中,对我是有非常非常大的启发,所以我就会有强烈的想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的欲望,希望大家批评,讨论,指正,点赞。
首先,法国18世纪声望最高的启蒙思想家、作家、哲学家伏尔泰说:“‘完美’是‘美好’的敌人”。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因为大家的语言体系不一样,所以我只能把我自己的理解说出来,不能让大家都一定要像我这样理解。这句话,适用本文全部文字)。完美是完美的敌人,但是失败是不是成功的敌人呢?极端一点,如果你的人生只有失败,那么就意味着你的人生就没有成功。所以我的理解是,击败失败这个敌人,才能成功。不停的击败完美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完美。敌人就是用来击败的,不是用来保护的。丘吉尔说:“完美主义让人瘫痪”。 这个句子,真的不应该用“丘吉尔”这么大的名人来糊弄我们,相信大家都在知乎上看过上下半句这个话题,我想另人瘫痪的原因,概率上颈椎病可能比完美主义大一些。泰勒博士的研究表明,苛求完美恰恰是人们寻求幸福最大的障碍!同理可理解,注,不是证明,是去理解。
之后是引用哈佛公开课的内容,首先,我要承认,我之前没有看过这个公开课,中午看到刘老师的这个答案,给我带来了太多思考,所以在此谢谢,刘老师等知友。(请不要因为之前抖机灵的戾气,而不相信现在诚恳的感谢)
因为如果一一评论,理解哈佛公开课的句子,实在繁琐,并且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所以还需题主配上自己的理解。我把我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的句子说说,大家分享分享。(半湿货)第一步,接受一个现实———我无法面面俱到。我认为我们需要把理想建立在现实之上,接受一个现实,人生和经历有限,我们真的没法做到面面俱到,一个伟大的建筑师真的会把烧饼烙的那么美味吗?所以题主在看家具整理房间的时候就应该在想,如果我真需要一个完美的房间,究竟是宜家做的好,还是无印良品做的好呢?是自己做的好,还是设计师做的好?不说这么远的,大家都是穷屌丝也请不起设计师,以我个人不像知乎大牛那么成功的经历来说,如果我想做一件事情,我就会往那方面进行很多思考和学习,心里满满的焦虑,为什么我做不好,正是由于这些焦虑,我又觉得我必须继续努力,才能做好,但是往往像题主那样,在看到床的时候就会想到房子,我也是当我了解到这方面的时候,就会发现更广阔的天地,永远被焦虑围绕,认为将来就是,无休止的的努力和无休止的痛苦,还有无休止的不成功。完美主义拖延症赤裸裸的表现出来,大家总是问我,你脑袋都在想什么呢。但是总有一个风雨交加,雷电齐鸣,我已经饿得吃不上饭的日子了,我停了下来,我不思考了,我发现,原来并不是所有的焦虑都没有回报,我知道我现在成不了大牛,但是我看见我学习到的东西已经把一拨人甩在了后面。套到题主的例子上去,当我发了两天的时间在网上看各种室内装饰什么的,直到实在忍受不了房间的脏乱的时候,整理房间居然得心应手,各种高逼格的设计了然于胸。轻轻松松让房间变成一个已经做出来的完美主义。至此,快乐和焦虑都在心中,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不是单纯的百分之五十)。现在的我,可以真诚的笑着相信完美主义是好的,真有一个人会写信告诉我说,他看见了小王子,每每至此,心中总是暖洋洋的。第二步,去问自己,在对于我而言非常重要的五个领域里,每一个方面做到什么样子就算“足够好了”。之后的例子就是,把时间分开在每一个地方,瑜伽,聚会,羽毛球等等,我们又可以把故事说完,由于我个人的体质问题(我真诚羡慕内心时刻满足的人,你若知道,介绍给我),当我把时间分散到很多地方,我并不能在每一个地方都能体会快乐,就像我让每件事只做二十五分钟,极端的使用番茄工作法的时候。但是我相信大家都体会过,类似于打三个小时篮球的那种,超自然,的快乐。亲情,友情,爱情,心爱事业的成就等等这些各个领域,这些东西都好美好,我们都想要。不知道题主看过没有了《恋恋笔记本》,这是一部我非常喜欢的电影,最后男主说,爱情是我这辈子做的最好的事。咳,太感人了,但是看到那个男主捐赠的美丽的亲手盖的养老院,那些可爱孝顺的孩子。男主真是太谦虚了,在他的生命的尽头,用他的微笑告诉我,什么就是完美人生。摒弃完美主义者的极端思维,像最优主义者那样更善于接受和适应变化和不确定性,才能学会悦纳不完美和失败,同时迎接成功并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这句话不能再认同了,原句说摒弃完美主义的极端思维,而不是摒弃完美主义的情怀。所以我想说,当别人说你是完美主义的时候,一定要听清是讽刺还是羡慕。当然也取决于你的勇气和坚持。用心的知友都能发现,哈佛公开课和刘老师都很大的部分提到,如何掌握焦虑和平和,成功的事业和幸福的生活的平衡点。我认为焦虑是进步的动力,站在某一个层次往下看,发出我已经足够好了的感慨的时候,心态总是平和的。所以我想说,我们努力过后,真的可以对自己说我们足够好了,我们可以去恋爱了,我们可以去做自己的事业了。我们的事业和生活将会在将来的努力变得更好。我们始终相信总有一个最美的地方,和夫人牵手散步,日出日落,心里暖暖的。(而不是我已经足够好了,人生就是如此,这样向下幸福的心态。毕竟人生只有一次呐,我还没有和我亲爱的夫人在那美丽的海湾牵手散步呢)最后,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认真的看过刘老师的文章,文中这句话,“据此,当今的心理学家们将完美主义分为适应的、健康的“积极完美主义”和不适应的、神经质的“消极完美主义”。而泰勒博士将“消极完美主义”直接称为“完美主义”,而将“积极完美主义”称为“最优主义”。” 但是我还是愿意说,完美主义是(包含消极和积极)情怀,最优主义是工具(人生本该积极)。并且我们并不是在争论完美主义到底是好是坏,而是探讨完美主义在幸福生活这个课题中是否有出路。晚安。(似乎没有给题主一个好的答案,不好意思,与君共勉)贴两个连接,看到哭了:
题主,我以前想的都跟你很相似,也觉得自己是完美主义,结果啥事没成,跟 完美 相差甚远。后来终于想明白了,其实就是给自己的懒惰不行动找借口。
这不是懒惰,这其实是拖延症,我也有。推荐你看本书,拖延心理学。
扔东西!然后就有一种清空感,就简单了。这是我从《简单生活》(英文版 书名忘记了)里学的。
我只是一个搬运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每次你的理由都一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