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强迫症患者总是怀疑女友自己?

总是怀疑自己生病,怎么克服这种想法? - 知乎202被浏览233676分享邀请回答40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975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强迫症总担心会发生什么坏事,怎么自我治疗
来自于:浙江|
提问时间: 16:33:20|
基本信息:
疾病 / 症状:
病情描述:
十年前我读高一之前,都是班上第一名过来的啊,喜欢争强好胜,事事要求第一,当时高一第一个学期考了班上第三名,准备考第一名的,后来患了强迫症。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我突然一个想法,为什么我的那么短,是不是不能生育,是不是不能,我经常是不是会影响以后生育,就开始这样胡思乱想,很长时间都无法摆脱。后来就患上了强迫症,如开始强迫洗手,现在强迫主要是担心会发生什么坏的事情,心理很恐惧。 我大专毕业了出来工作也快三年了,不敢找女朋友。害怕被人知道,又不敢看医生。有什么自我治疗的方法吗?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2548收到了:
您的情可能是强迫症多是由于心理、遗传、器质性损伤等引起的比较复杂的心理障碍。其特点为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两者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1801收到了:
强迫症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心理问题。治疗起来也不难,只是个坚持的过程而已。建议去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如果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就去你那里最好的医院的心理门诊。把你的问题详细说清楚,不牵扯到特别隐私实在不能说的事就都告诉心理医生。这样有利于解决问题。相信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17275收到了:
病情分析:
考虑焦虑。属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一种,现在社会很常见,和神经突触间隙的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有关。
指导意见:
可以做做心理咨询,吃黛力新或帕罗西汀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维生素b1营养神经。多晒晒太阳,自己也学会心理疏导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11585收到了:
病情分析:
您的情可能是强迫症多是由于心理、遗传、器质性损伤等引起的比较复杂的心理障碍。其特点为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两者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
指导意见:
药物治疗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三环类抗抑郁剂及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TA帮助了147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24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199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妇产科医生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张庆彬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总怀疑自己得了强迫症怎么办?
案例一:& && & 王小姐主述:我在小时候遇见过一次暴力事件,从此我就对外界很没有安全感。我只是感觉自己无法在信任任何人,忍不住去想一些不好的事情。高中的时候情况更严重了,我总担心自己会给其他人带来伤害,也总忍不住想要攻击别人。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强迫症,但真的感觉很痛苦。&& & 根据你的情况,似乎这个问题已经困扰您许久,您在被自己的担忧和忧虑困扰的同时,也很希望自己可以获得帮助。通过您现在零星的表述了一些症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您是不信任外人,觉得外人不可靠,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您又转化成了,担心自己做不好的事情,甚至会去伤害人,这是两种思维,一开始是保护自己,发展到了去攻击别人。虽然这是你强迫思维的一种,但是能感觉到,这些思维非常折磨你,也说明这个问题一开始没有及时的解决,再慢慢的发展严重。&& & 强迫症并不都是表现在行为上,许多时候是存在强迫思维。或者常常为无关紧要的一些话语或者想法会在头脑中重复出现,比如:“为什么1+1=2”,“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等等,且这一想法出现后无法控制。同时,这些想法大多数都是无意义,没有价值的。&案例二:& & 25岁的邓女士,刚结婚不久,婚前热衷于记日记,婚后搬到老公家住,一箱的日记本也搬了过来,之前觉得没什么,后来我特别担心日记被我老公和婆婆看到,把所有的日记本都扔了,但仍然觉得会被婆婆看到,后悔没有把日记本烧掉,导致我觉得它总在柜子里,掉在床下,每天各种检查。以前我只是检查屋子,现在我开始不停洗手,拿杯子前也要擦手,怕粘在手上,我该怎么办。& & 一般说,人人都可能会有强迫现象,例如:着急上班,上了公交车会担心煤气是不是没关好,走路时喜欢沿着一条直线走等等,如果这种强迫现象程度轻微,持续时间短,没有引起严重焦虑等情绪,就是一种正常表现。强迫性神经症(简称强迫症),会有反复的、持久的强迫观念或强迫动作。源于自己,但不受自己控制,会由于强迫观念或动作的出现而烦恼、痛苦。&& & 可以看出邓女士每天各种检查,反复洗手、擦手,会有强烈的不安、焦虑感,并感到很痛苦,自己也主动想要改善这种状况。可见出现了强迫行为,但想做出具体诊断需要到精神专科医院检查或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咨询。&& & 出现强迫症的真正原因是你的焦虑感。国际上将“强迫症”归类为“焦虑障碍”。 焦虑的时候,如果什么都不做,你会觉得越来越焦虑、异常焦虑、焦虑到生不如死。此时你便会找各种方法减缓焦虑,会做一些你认为合理的事情。久而久之便会出现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 & 心理专家解读:& & 1.强迫症病因复杂,目前认为主要与心理社会、个性、遗传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某些做事仔细、尽善尽美、苛求自己的人,比较容易患病。强迫症状与强迫症不是一回事,前者是正常人出现的一些强迫行为,后者是病。区分两者之间的依据,是看强迫行为是否损害自我和社会生活,以及是否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痛苦体验,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 & 2.对于强迫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对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最关键。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对症下药的,首先就需要对强迫症有一定的了解。强迫症的发生与个体的人格特质相关,对于优柔寡断、谨小慎微、追求完美的人更容易的强迫症,这些人格特质多形成于个体早期的生活经验,尤其是早年的家庭环境与家庭教养方式,人格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对于强迫症人而言,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具备一定的人格基础,在与后天的环境互动中逐渐发展成为强迫症状。拥有这些人格体质的人在被诊断为强迫症后会认为自己的并没有办法进行治疗。 其实强迫症是可以进行治疗的,如果我们把自己陷入了自我设限的误区之中,强迫症的确很难改,而且很痛苦。伴随着治疗的进行,许多人没有办法坚持进行治疗。& & 对于强迫症顺其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悦纳自己,或许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焦虑情绪对于强迫症有一定影响,只要自己不去过度关注,最终它也会自然而然的消退,但是一些人会强迫让自己不焦虑。这种必然的固化的近乎条件反射的连接其实都是强迫症通过某些不当的应对方式建立以来的,所以,要若从根本上杜绝强迫行为的发生,就必须通过意志行为来改变这种心理习惯,这也是强迫症治疗中的核心问题。&& & 临床上,可以根据强迫症的严重程度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如果自己只是有轻微的强迫,那么可以采取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来缓解。如果是自己无法调节或者强迫这自己去改变的话,最好是可以接受正规的心理治疗和系统的心理咨询。因为在经历了无数次自我治疗无效后会打击自己对于治愈的信心,会影响远期治疗的效果。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22:12
张庆彬大夫的信息
张庆彬大夫电话咨询
张庆彬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张庆彬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张庆彬大夫提问
张庆彬的咨询范围: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酒精依赖综合征,焦虑症,失眠症,偏执障碍或妄想障碍,恐惧症,强迫症,分离障碍,神经衰弱,嗜睡症,药物依赖,厌学,逃学,学习障碍,睡眠障碍,婚姻家庭问题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张庆彬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精神科好评科室
精神科分类问答人为什么会得强迫症
[摘要]许多人都有过抢劫、伤害他人、从高处跳下、偷看陌生人裸体的想法,这些想法无缘无故,不请自来。多数人的这些思维转瞬即逝,但有些人再也无法驱除它们。腾讯文化 吴永熹 发自美国纽约一个叫碧拉的埃塞俄比亚女孩吃掉了家里一整面墙。她不想吃,但她控制不住自己——她无时无刻不想着那面墙。将土墙上的泥抠下来吃掉,是她唯一的解脱方法。这事持续了十多年,到17岁时,她吃掉的墙面共有8平米。她的胃部严重受损,喉咙破裂,体内爬满寄生虫。痛苦不堪的碧拉终于去看了医生。医生告诉她,她需要帮助。这个故事出自一本书——《无法停止的人:强迫症及一个迷失在思绪中的真实人生故事》。2015年1月底,它在美国出版。书的作者大卫·亚当(David Adam)曾是英国《卫报》科学与医学记者,现为世界顶级科学杂志《自然》编辑。这本书出版后大受好评,英美主流媒体纷纷称赞它是一部关于强迫症的力作,包含了大量案例和深入浅出的科学分析,又从个人视角写了一个令人动容的人生故事。《无法停止的人》封面亚当针对此书,腾讯文化作者对亚当进行了电话采访。亚当说话很轻,有淡淡的英国口音。谈起强迫症给他带来的困扰,他有一种就事论事的平和。的确,强迫症的成因极其复杂,医学界迄今无法给出定论,患病在某种意义上给人“中彩”之感。对亚当来说,重要的是直面病情,以理性的态度寻求帮助和治疗。亚当本人的强迫症是从19岁开始的。1990年的某个秋夜,亚当与一个美丽的女孩约会。当天他们并未发生关系,但为了向朋友吹嘘,亚当撒了谎,并称他没有使用避孕套。“你可能会得艾滋!”朋友说。这个想法就此在亚当脑海里种了下来,挥之不去。旧牙刷、垃圾桶里沾了血迹的纸巾、朋友手上的创可贴……他开始觉得,看到的一切都和艾滋有关。他需要一遍又一遍地检查和确证自己没有感染艾滋病毒的可能。如今,强迫症已陪伴了他二十多年。他的每一天都在恐惧与焦虑中度过。他会仔细检查自己接触到的一切东西,隔三岔五去验血,不敢去公共游泳池。强迫症极大地占据了他的精力和注意力,让他疲累不堪。但亚当很好地藏起了自己的焦虑和恐惧,一瞒就是二十年——“艾滋病”总让人觉得与性相关,他难以启齿。尽管作为科学记者,他知道这想法是非理性的。常人对强迫症有重大认识误区在书中,亚当贡献了不少名人的例子。比如,被称为“交流电之父”的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害怕病菌,为此不与朋友接近,独自在酒店住了十年。他还痴迷数字3,因此住在曼哈顿纽约客酒店33层的3327号房间。再比如,童话大王安徒生的恐惧是睡觉时被人活埋。每晚睡觉前,他都要在床头留一张纸条,指出他是在睡觉,不是一具死尸。安徒生亚当告诉腾讯文化作者,大多数人都听说过强迫症,但对它的理解比较初级。大部分人认为,强迫症患者会经常洗手,出门前一遍遍检查门窗是否锁好,或是反反复复关灯。的确,最常见的强迫思想是害怕细菌感染,约三分之一的强迫症患者属于此列。其次是对危险的非理性恐惧——重复性关门和关灯的人属于此列,占患者总数的四分之一。再次则为对图案及对称的强迫性需要,占患者总数的十分之一。过于频繁地洗手,是最常见的强迫症症状之一。对图案和对称的需要,是另一种常见的强迫症症状。对颜色的需要,也是强迫症症状。瑞士摄影师乌瑟斯·威利是一名整理强迫症患者。图为其作品。这些小习惯的确挺烦人,但在大多数人看来,它们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影响。人们对强迫症存在太多认识误区,最主要的是,许多人都将它看成一种行为怪癖,没有意识到它其实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事实上,强迫症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些“怪癖”足以致命。亚当说,马库斯是一个巴西男人,他总觉得自己眼睛的形状不对劲。为了压制这种思想,他不断用手指去触摸自己的眼睛,最终把自己戳瞎了。而爱因斯坦的好友库尔特·哥德尔是杰出的数学家,提出了著名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他害怕食物中毒,因此从不碰妻子没有事先试吃过的食物。妻子病重后,他在美国普林斯顿的医院绝食而死。哥德尔亚当告诉腾讯文化作者,不仅一般公众对强迫症有误解,许多患者对它的了解也不多。究其原因,如果不去看医生,患者的信息源和普通人是一样的。“假如你认为强迫症就是经常洗手或开关DVD机,而你的问题是你常常有伤害别人的想法,你就很难意识到自己患了强迫症。”强迫症的英文名为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简称OCD。它包括两部分:强迫思维、强迫行为。以经常需要洗手的人为例,强迫思维是这个人总担心碰到脏东西会得病,强迫行为则表现为不断洗手。洗手是为了减轻强迫思维带来的焦虑。亚当的强迫思维是关于艾滋病的恐惧,他的强迫行为是通过种种方式缓解这种恐惧——拒绝与手上贴创可贴的人握手,拒绝与人共喝一瓶水。有一段时间,他疯狂地拨打艾滋求助热线,向接线员讲述自己的恐惧。接线员一再告诉他,得艾滋病的几率极低。有那么一会儿,他觉得好受些了,但是等等——“几率极低不代表没有可能。”怀疑的声音很快冒出来,他需要再次寻找确证。那段时间,他过于频繁地拨打求助热线,所有接线员都记住了他的声音,他只好一再冒充别人、用别的方言打电话。强迫症患者的难处:难以启齿强迫症的一个关键危险是,患者往往拖延治疗。“在确诊和治疗之间,普遍存在十年的间隔。”亚当说。这是一个惊人的时间差。究其原因,亚当称,在他那里,主要不是因为无知,而是很难去直面它。为什么强迫症让人这样难以面对呢?亚当分析,尽管医生再三告诉他应该接受治疗、能够获得帮助,但他的那些情绪和想法如此强大、如此根深蒂固,他觉得它们永远不可能消失。向别人讲述自己的心理疾病是困难的,而且许多患者执著的东西恰恰是社会公认的禁忌话题,例如性、伤害、死亡。在患者能隐瞒病情的情况下,自然也就没有外在压力促使他去寻求帮助。而因为许多患者将病情掩饰得很好,身边人也很难向他们提供帮助。亚当花了20年时间才向父母坦白自己的病情。在和出版社签了书约后,亚当要求出版人对消息保密,因为他要先告诉父母——他不希望他们通过新闻知道这个消息。对亚当来说,承认自己的症状其实是一种“出柜”。亚当认为,“出柜”一词很好地描述了这一举动。就像同性恋一样,许多强迫症患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怕被用有色眼镜看待,怕在交友、求学、求职时遭遇不利。尽管“教育公众”不是他最初的写作目的,但他的书无疑有助于增加公众对强迫症的认知度、对强迫症患者的同情与理解,从而创造一个对患者的生活与治疗有利的环境。亚当认为,强迫症的最大伤害是对他情绪状态的影响。“有关艾滋病的恐惧总在我脑子里,占据了我本可以放在别的事、别的人上的注意力。”亚当会幻想,如果没有得强迫症,他的某些人生选择会不会不一样。“我记得我没得病之前的样子。我嫉妒从前的自己。”他说。人为什么会得强迫症人类对强迫症的认识起步很晚,直到1980年代,精神科专家还认为强迫症的案例不多。如今,医学界普遍认为强迫症是四种最常见的心理失调症状之一,排在抑郁症、药物滥用和焦虑症之后。世界卫生组织将强迫症列为十大最严重的精神疾病之一,其发病率是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的两倍。强迫症成因复杂,心理学界对此至今没有定论。但研究者们从遗传学、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等角度考察,近年来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亚当认为,对强迫症的成因需要分两部分来看:一是什么让人容易受强迫症侵扰;二是什么真正触发了强迫症。强迫症对人“有机可乘”,是因为我们所有人都会产生奇怪的想法。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侵入性思维”(Intrusive Thoughts)——许多人都有过抢劫、伤害他人、从高处跳下、偷看陌生人裸体的想法,这些想法无缘无故,不请自来。幸运的是,多数人的这些思维转瞬即逝,不会演变成强迫症。但对有些人来说,某个想法在脑中卡住了,再也无法驱走。神经科学家对大量强迫症患者做了大脑核磁共振成像研究,发现他们的大脑基底核出现异常。基底核位于大脑深部,目前所知的主要功能为对自主和重复运动的控制。其运作很容易被启动,却很难被关闭,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强迫症会与它的异常有关。强迫症不仅与大脑构造相关,也与后天环境相关。童年时期就形成的某些思维倾向让一些人更易得强迫症,心理学家将这些倾向称为失调信念(Dysfunctional Beliefs)。与强迫症有重大关系的失调信念有三种:夸大威胁与责任的倾向;完美主义与对不确定性的抗拒;将个人思绪看得过于重要,因而忍不住想要控制它们的倾向。有这些倾向并不意味着就会得强迫症,但这会让人过分放大那些侵入性思想。至于是什么触发了强迫症,则因人而异。有些人的原因与某个心理或精神创伤有关,但没有一个特定原因可以解释所有案例。强迫症还和社会文化潮流息息相关——社会上流行的恐惧,往往在个人心中形成投射。亚当指出,在他这个年龄层的人当中,“担心艾滋病”是极为常见的强迫症形式之一,因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对艾滋病的恐慌最严重的时期。美国精神科医生朱迪斯·瑞波波特在其名著《不能停止洗手的男孩》中写道,到1989年,他三分之一的患者症状都是极端害怕艾滋病。正是这本书让许多人第一次认识了强迫症。最重要的是要去看医生强迫症患者经常被误诊,因为其症状常常被其他症状所掩盖,比如抑郁、焦虑、饮食紊乱等。直到最近,人们都不太重视强迫症与焦虑症之间的区别,将其视为后者的一种。的确,焦虑是强迫症的表现之一,但混淆两者之间的差异是危险的。今天,精神科医生普遍将强迫症看成一个独立的谱系,和它放在一起的,还有一系列与侵入性思维和冲动控制障碍相关的病症,如躯体变形障碍、囤积症、拔毛癖、抠皮障碍等(躯体变形障碍患者喜欢想象自己的外形有缺陷并放大这种缺陷,每天花数小时在镜子检视自己,用化妆、假发、变装甚至整形改变外表,有些人甚至无法出门)。亚当告诉腾讯文化作者,对强迫症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认识到强迫症是一种疾病,需要医疗救助,就像断腿的人需要医生一样。他表示,目前对强迫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的结合。抗抑郁药物中的一种——SSRI类药物(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被证明对治疗强迫症有效。认知行为疗法则是目前英美治疗强迫症最流行的方法之一。它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事情的信念、评价或解释,而非来自事情本身。向患者指出其信念失调,能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逐渐改变行为方式。这项研究给亚当带来了什么?亚当认为,研究让他认识到强迫症的影响广泛,不分历史时期,不分国籍,不分文化。他很庆幸自己在二十世纪末的英国患病,因为更深入的研究、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他帮助极大。他并不认为自己写了一本自救书,但他说,将自己与强迫症搏斗的故事写出来,意味深远,可以鼓舞其他患者。无疑,这本书会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强迫症,让人们更理性、更平和地与脑中的“恶魔”作战。瑞士摄影师乌瑟斯·威利是一名整理强迫症患者。图为其作品。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责任编辑:junjichen]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总是怀疑女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