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精蛋白春运为什么涨价不涨价?

“鱼精蛋白”复产后会涨价吗 第一食品网 没有国界的贸易平台
本报记者李钢郭静在国家食药监管局表示已经紧急协调相关企业尽快生产“鱼精蛋白”之后,9月13日,本报记者分别联系全国拥有鱼精蛋白注射液批文的三家药企,其中两家已经加快了生产步伐。“鱼精蛋白”断货危机或可在不久之后得以缓解。但同时有业内人士称,由于“鱼精蛋白”的价格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在断货危机之后,“鱼精蛋白”的价格是否会上调?在价格方面,相关部门是否会给予关注?>>供应现状上海尚有近3万支库存9月13日,记者拨通了拥有鱼精蛋白注射液批准文号的多多药业有限公司的电话,一位自称是销售部客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几个月来他们接到了很多询问有没有“鱼精蛋白”的电话。“其实,我们一直都没有生产这个产品。”该工作人员说,对于药监部门进行紧急协调一事,他不知情,“即使协调也不可能短时间内进行生产,因为之前都没生产过,生产这种产品需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啊?这不可能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此前已经恢复生产的悦康药业集团北京凯悦制药有限公司则表示,生产出的药品将很快投放市场。该厂一位主持工作的吴姓厂长介绍说,从7月份爆出“鱼精蛋白”全国性紧张后,他们就计划进行生产了。“之后,药监局就召集相关原料厂、制剂厂还有我们召开了协调会。”随后该公司即进行了生产。“现在产品正在等待检测结果,检测合格后才能上市。但现在具体怎么样,还要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吴厂长说,“今天下午药监局还将召开相关协调会,对‘鱼精蛋白的生产、检验进行进一步协调。”经过食药监管部门排查,目前,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还有近3万支“鱼精蛋白”库存,并且,一批9万支的鱼精蛋白注射液最近从生产线下来后,也进入检测阶段,预计本月底可以投放全国的市场。届时将进行全国统筹分配,以保障医疗机构的临床需求。>>价格如何企业称还没进行成本核算13日下午,记者致电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的母公司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该集团董事会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对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协调企业进行生产一事还不知情。他表示,作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一定的规定,现在集团统一的态度就是,“我们将抓紧科研,逐步恢复生产,尽快满足市场需求。”此前业内人士称此次“鱼精蛋白”断货是由于价格过低,那么此次协调生产“鱼精蛋白”,在价格上是否有所变动?当问及“鱼精蛋白”上市价格是否上调时,北京悦康药业集团的吴厂长表示,现在还不清楚。“我们还没有进行成本核算,初步估计一支的成本在5元左右,检测费用也是比较高的,估计平均一支要1元左右。”据一位医药界人士称,药品的价格除了生产成本外,流通成本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流通成本几乎占了总成本的一半以上,如果说10元一支的药品,流通成本大概是5元,那么就‘鱼精蛋白来说,加上生产成本总体成本在10元左右。”>>网友关注救命药断货缺少预警机制记者从山东省胸科医院获悉,“鱼精蛋白”进入医院的价格为9元多一点。“由此看,这种药的利润的确较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称,如何保证企业的利润从而保持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又能保障老百姓的利益不受损害?这除了限定最高零售价外,也需要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积极调研,拿出更完善具体的方案。“因为有些药带有独特性,不能一视同仁。”此次“鱼精蛋白”断货危机,引发了网友的关注。不少网友表示,这只是一次警示,警示的是我们当前的行政管理体制还缺少完善的预警机制。网友“家看天下Alan-Liao”表示,“对于常用或者必用药物,在统一定价时考虑企业的最低利润是必要的,否则企业单向逐利的行为有可能会导致某些药物在短期内出现库存不够(像一些特别血型的血液)而造成患者的危险。当然,政府也可以考虑战略储备一些药品,严阵以待。”另外也有人表示,在考虑企业利益的同时,也应该培养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起码在利益和责任之间摇摆时,可以选择预先报告有关部门,否则就有借助断货来涨价的嫌疑。”评论“救命药荒”是在逼宫“鱼精蛋白”,一种心脏手术必须使用的药品,这两天几乎引起了全中国与心脏手术有关的医疗机构的注意,因为这种药品严重缺乏,已经有很多医院被迫停止了心脏手术。经过多家媒体的一轮轮报道及追问,这家药企已“成功”置身于舆论漩涡之中,政府再想不介入调解,恐怕都不行了!药企又有了新的说法,“鱼精蛋白”的原料有季节性,且取自海鱼,确实有供货紧张的情况,因为原材料减少才造成供应紧缺。种种迹象表明,无论是停产,还是减产,药企的实际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从这种“荒”中获得各种好处。首先,是可以就此要挟政府,满足他们提出的或明或暗的要求:首先是直接允许他们提高药品价格,二是可以要挟医院。在上海,记者暗访时,该公司某销售经理就表示,现在每个月的产量是400盒,“要想保证医院能拿到药,可以与药厂、中标的药品公司签订三方协议,如果肝素钠也用我们公司的,我们会按比例供给‘鱼精蛋白。”药企为何有底气和能力这样绑架公众利益?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垄断。药企绑架公共利益玩“逼宫”,其实挑战的是相关部门的权威与能力。站在公众的立场,在救命药物生产上,相关部门应设法尽快打破这种垄断局面。一是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更多药企参与这类药品的生产,并合理利用市场杠杆调节作用,同时做好药品存量不足的预警防范工作。二是开放市场,允许医院引进国外同类产品,以缓解供应紧缺局面。三是应该尊重市场规律,重新评估拟定新的市场价格,一种药品价格十几年不动肯定不太正常,只有给企业创造合理的利润空间,才能吸引更多药企参与到这种药品生产中来,打破垄断的局面。据《东方早报》&&来源:齐鲁晚报&&作者: - &&编辑:淑芳&分享到:相关信息
9月8日,记者从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了解到,将于10月2日-6日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第38届成都市房地产交易会(2011秋季),将为广大逛展者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首次开通区县逛展直通车;导购员“一对一”带您方便逛展会;逛展指南免费派发等。逛展直通车延伸6区县为方便成都周边区(市)县购房者逛展看房,10月2日-4日,将首次开通往返于世纪城房交会现场与温江、双流、龙泉驿、郫县、新都和青白江等6个区县之间的免费逛展直通车。届时,6个区县设置免费逛展直通车候车点,每天上午8时30分至下午1时30分,12辆车将定时滚动发车往返对开接送逛展者,从世纪城返回各站点的最后一班车发车时间为下午5
晏扬近来,有关中美物价比较的报道和网帖引得人们议论纷纷,中国的物价真的高于美国吗?《人民日报》9月13日发表报道,从衣食住用行等方面直观、全面地比较了中美物价水平:国外品牌的普通消费品,在北京的确比纽约贵;国外品牌的高档消费品,在北京的售价更是贵得离谱;有些“中国制造”的消费品,在中国的售价往往比美国高一些;而市内公共交通以及涉及人工、知识产权的商品和服务,纽约则比北京贵很多。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们喜欢将两个国家放在一起比较,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就物价而言,《人民日报》的这篇报道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你可以认为该报道印证了中国物价高于美国的说法,因而感到郁闷;也
本报济南9月13日报道:(记者杜洪雷)日前,公安部统一指挥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首次全环节破获了一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的系列案件,摧毁了涉及14个省的“地沟油”犯罪网络,捣毁生产销售“黑工厂”“黑窝点”6个,抓获柳立国、袁一等3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今年3月,浙江宁海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在“大走访”开门评警中接到群众举报,有一伙人在各饭店高价收集餐厨废弃油脂,疑为炼制生产食用油。浙江省公安厅立即组织专门力量,先后5次赴山东、河南等地进行深入侦查,初步查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案件上报后,公安部高度重视,立即挂牌督办。7月中旬,公安部统一部署,先后组织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开展集中行
近日,公安部指挥浙江、山东、河南公安机关破获一团伙生产销售食用地沟油案件,一条集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六大环节的地沟油黑色产业链浮出水面。据了解,这也是公安机关首次全环节破获以地沟油为原料制售食用油的重大案件。原料餐厨垃圾掏下水道,简单过滤又脏又臭2011年3月,浙江宁海警方在“大走访”中接到群众举报,发现当地有人利用餐厨垃圾等炼制地沟油。3月28日至30日,宁海警方采取行动,先后抓获专门收购、粗炼地沟油的黄长水等六名犯罪嫌疑人。记者在宁海县见到了已经取保候审的黄长水。面色黧黑的黄长水,表情显得有些惊惶无措。“我原来是收废机油的,后来改做地沟油生意。这里一些外地人收集餐厨垃
支部引领,夯实发展基础叙永县合乐乡兴复村是一个以烤烟为支柱产业的少数民族村,由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业发展方式粗放等因素,全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长期受到制约。为此,兴复村按照“抓班子强核心、抓支部建堡垒、抓党员树形象、抓党建促发展”这一思路,利用村“两委”换届契机,选拔了杨登贵等一批农村党员能人进入村支部班子,形成了“支部引领、干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模式,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强有力的组织基础。兴复村属于喀斯特地貌,土都嵌在石头中。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使全村烤烟实现规模化种植,兴复村积极向上争取了土地整理项目。但要想将群众手中的耕地拿出来整体规划,还要在荒山荒&
All rights reserved. |“鱼精蛋白”复产后会涨价吗
本报记者 李钢 郭静
在国家食药监管局表示已经紧急协调相关企业尽快生产“鱼精蛋白”之后,9月13日,本报记者分别联系全国拥有鱼精蛋白注射液批文的三家药企,其中两家已经加快了生产步伐。“鱼精蛋白”断货危机或可在不久之后得以缓解。但同时有业内人士称,由于“鱼精蛋白”的价格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在断货危机之后,“鱼精蛋白”的价格是否会上调?在价格方面,相关部门是否会给予关注?
>>供应现状
上海尚有近3万支库存
9月13日,记者拨通了拥有鱼精蛋白注射液批准文号的多多药业有限公司的电话,一位自称是销售部客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几个月来他们接到了很多询问有没有“鱼精蛋白”的电话。
“其实,我们一直都没有生产这个产品。”该工作人员说,对于药监部门进行紧急协调一事,他不知情,“即使协调也不可能短时间内进行生产,因为之前都没生产过,生产这种产品需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啊?这不可能是一天两天的事。”
而此前已经恢复生产的悦康药业集团北京凯悦制药有限公司则表示,生产出的药品将很快投放市场。该厂一位主持工作的吴姓厂长介绍说,从7月份爆出“鱼精蛋
白”全国性紧张后,他们就计划进行生产了。
“之后,药监局就召集相关原料厂、制剂厂还有我们召开了协调会。”随后该公司即进行了生产。“现在产品正在等待检测结果,检测合格后才能上市。但现在具体怎么样,还要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吴厂长说,“今天下午药监局还将召开相关协调会,对‘鱼精蛋白’的生产、检验进行进一步协调。”经过食药监管部门排查,目前,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还有近3万支“鱼精蛋白”库存,并且,一批9万支的鱼精蛋白注射液最近从生产线下来后,也进入检测阶段,预计本月底可以投放全国的市场。届时将进行全国统筹分配,以保障医疗机构的临床需求。
>>价格如何
企业称还没进行成本核算
13日下午,记者致电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的母公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该集团董事会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对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协调企业进行生产一事还不知情。
他表示,作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一定的规定,现在集团统一的态度就是,“我们将抓紧科研,逐步恢复生产,尽快满足市场需求。”
此前业内人士称此次“鱼精蛋白”断货是由于价格过低,那么此次协调生产“鱼精蛋白”,在价格上是否有所
变动?当问及“鱼精蛋白”上市价格是否上调时,北京悦康药业集团的吴厂长表示,现在还不清楚。“我们还没有进行成本核算,初步估计一支的成本在5元左右,检测费用也是比较高的,估计平均一支要1元左右。”
据一位医药界人士称,药品的价格除了生产成本外,流通成本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流通成本几乎占了总成本的一半以上,如果说10元一支的药品,流通成本大概是5元,那么就‘鱼精蛋白’来说,加上生产成本总体成本在10元左右。”
>>网友关注
救命药断货缺少预警机制
记者从山东省胸科医院获悉,“鱼精蛋白”进入医院的价格为9元多一点。
“由此看,这种药的利润的确较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称,如何保证企业的利润从而保持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又能保障老百姓的利益不受损害?这除了限定最高零售价外,也需要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积极调研,拿出更完善具体的方案。“因为有些药带有独特性,不能一视同仁。”
此次“鱼精蛋白”断货危机,引发了网友的关注。不少网友表示,这只是一次警示,警示的是我们当前的行政管理体制还缺少完善的预警机制。
网友“家看天下Alan-Liao”表示,“对于常用或者必用药物,在统一定价时考虑企业的最低利润是必要的,否则企业单向逐利的行为有可能会导致某些药物在短期内出现库存不够(像一
些特别血型的血液)而造成患者的危险。当然,政府也
可以考虑战略储备一些
药品,严阵以待。”
另外也有人表
示,在考虑企业利
益的同时,也应
该培养企业的
社会责任感,
“起码在利
之间摇摆时,可以选择预先报告有关部门,否则就有借助断货来涨价的嫌疑。”
“救命药荒”是在逼宫
“鱼精蛋白”,一种心脏手术必须使用的药品,这两天几乎引起了全中国与心脏手术有关的医疗机构的注意,因为这种药品严重缺乏,已经有很多医院被迫停止了心脏手术。
经过多家媒体的一轮轮报道及追问,这家药企已“成功”置身于舆论漩涡之中,政府再想不介入调解,恐怕都不行了!药企又有了新的说法,“鱼精蛋白”的原料有季节性,且取自海鱼,确实有供货紧张的情况,因为原材料减少才造成供应紧缺。种种迹象表明,无论是停产,还是减产,药企的实际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从这种“荒”中获得各种好处。首先,是可以就此要挟政府,满足他们提出的或明或暗的要求:首先是直接允许他们提高药品价格,二是可以要挟医院。在上海,记者暗访时,该公司某销售经理就表示,现在每个月的产量是400盒,“要想保证医院能拿到药,可以与药厂、中标的药品公司签订三方协议,如果肝素钠也用我们公司的,我们会按比例供给‘鱼精蛋白’。”
药企为何有底气和能力这样绑架公众利益?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垄断。
药企绑架公共利益玩“逼宫”,其实挑战的是相关部门的权威与能力。站在公众的立场,在救命药物生产上,相关部门应设法尽快打破这种垄断局面。一是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更多药企参与这类药品的生产,并合理利用市场杠杆调节作用,同时做好药品存量不足的预警防范工作。二是开放市场,允许医院引进国外同类产品,以缓解供应紧缺局面。三是应该尊重市场规律,重新评估拟定新的市场价格,一种药品价格十几年不动肯定不太正常,只有给企业创造合理的利润空间,才能吸引更多药企参与到这种药品生产中来,打破垄断的局面。 据《东方早报》
(本文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没有相关新闻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11813条
评论10143条
评论8107条
评论8027条
评论5967条
游戏直充:
热门功效:
热门品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救命药”断货折射公共卫生监管严重缺位
08:55 &&来源:西安日报&&&&
&&&&  张冰歌
  “鱼精蛋白(从鱼类新鲜成熟精子中提取的一种碱性蛋白质的硫酸盐)没货了,心脏外科手术没法做了!”近几个月来,一种心脏外科手术的必需药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出现了全国性的缺货。对于全国大面积的“鱼精蛋白”缺货,卫生部答复称不归自己管;国家药监局称,对鱼精蛋白“断货一事并不清楚,先做一下了解后,再交给相关业务单位进行反馈处理。(9月12日《都市快报》)
  这个自从上世纪60年代就一直使用的“老药”,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供应和药效双稳定,并且也是治疗心脏病不可或缺的药物。如今却突然断货,一支“鱼精蛋白”,搅乱了全国的心脏外科手术。不仅让很多等待手术的病人苦不堪言,也让公众大惑不解。
  心脏病虽然听起来不如癌症可怕,但它却占到全世界死亡人数的1/3。在美国,它被称为一场“时代的瘟疫”,每天几乎有2400个美国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在我国,每年死于脑卒和心肌梗死的人也有260万,相当于每12秒就有一个人死于心脏病。据2007年相关资料显示,中国已潜在的心脏病患者已达六千万人,有八百万患者需要进行心外科手术治疗,但每年中国完成的心脏手术仅有八万例左右。时间已过去了四年,按照每年还要新增十五万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来计算,这个数字,肯定又有了新的突破。
  面向如此之大病患人群的“救命药”,为何出现全国大面积的缺货?从客观上来说,有生产企业的原因,毕竟现在是市场经济,企业追求的就是利益最大化,没有利润,谁愿意生产?而十几元一支的“鱼精蛋白”已经卖了几十年。按现在的药业市场生态,如果一种药坚持几十年没有涨价,生产企业肯定就不再生产了,转而去生产利润率高的药品。正是因为如此,一些备受公众欢迎的老药纷纷退出了市场,比如胃舒平、食母生(干酵母片)、黄连素、肤轻松软膏等。
  更深层次,则折射出公共卫生监管体系残缺。一是防控体系漏洞,二是生产、销售、定价等各个环节监管漏洞。
  如何避免“救命药”缺货?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管理体系,理顺和明确管理权限,避免生产、销售、定价、审批、质量安全等监管脱节和“踢皮球”。二是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确保“救命药”生产、销售者有钱赚。只有这样,才能让“鱼精蛋白”这―“救命药”起死回生,才能预防更多“老药”重蹈覆辙。
责编:侯莉
 |  |  |  |  |  |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热线: E-mail:
客服热线:010--668-0040 传真:010-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
京公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春运为什么涨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