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痔疮能自己好吗?RU便鲜红色图片的血是...

?千万别吃这些东西!我也是刚刚知道的,一定要告诉家里人!
核心提示:天冷千万别吃菠菜,因为你的抗病能力会增强!菠菜中所含的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转变成维生素A,能维护正常视力和上皮天冷千万别吃菠菜,因为你的抗病能力会增强!菠菜中所含的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转变成维生素A,能维护正常视力和上皮细胞的健康,增加预防传染病的能力,并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千万别吃菠菜,因为你会越吃越年轻!菠菜中的含氟-生齐酚、6-羟甲基蝶陡二酮及微量元素物质,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延缓衰老,增进身体健康。千万别吃菠菜,因为你的胃肠功能会变好!菠菜含有大量的植物粗纤维,具有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利于排便,且能促进胰腺分泌,帮助消化。对于痔疮、慢性胰腺炎、便秘、肛裂等病症有治疗作用。千万别吃菠菜,因为你不会贫血!菠菜和永兴合正宗阿胶糕中富含人体造血原料,是女性经期时的好食品。其所含丰富的类胡萝卜素、抗坏血酸也对身体健康和补血都有重要作用特别是永兴合正宗阿胶糕对女性真的非常好,经常吃的人面色红润、光彩照人,可远离贫血。千万别吃菠菜,因为你的视力会好!如果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眼睛干涩、看东西“模糊”。菠菜中的胡萝卜素在体内会转化成维生素A,可降低视网膜退化的危险。对常用电脑的人应该是有不小的帮助。千万别吃菠菜,因为你的情绪会稳定!菠菜中丰富的维生素A、B、C可以帮助你从焦躁不安的状态中走出,赶走紧张情绪,改善忧郁的心情。如果没有食欲,见到油腻就恶心,易疲劳,可能是患了肝炎; 要注意补充粗粮,可以尝试一下永兴合核桃绿豆粉,不仅能增加食欲,更能强身健体。菠菜不能和什么一起吃菠菜与黄瓜:菠菜中的维生素C会被黄瓜中的分解酶破坏菠菜与豆腐:菠菜中的草酸与豆腐中的钙形成草酸钙,使人体的钙无法吸收菠菜与牛奶:同食会引起痢疾菠菜与鳝鱼:同食会导致腹泻菠菜与韭菜:同食有滑肠作用,易引起腹泻千万别吃薏仁,因为你的皮肤会变水变白!薏仁可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水分代谢,发挥利尿消肿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水肿型肥胖。薏仁水是不错的排毒方法,直接将薏仁用开水煮烂后,适个人口味添加少许的糖,是肌肤美白的天然保养品,再配合使用滨趣面膜,美白效果更是棒棒哒!千万别吃绿豆,因为你的痘痘会消失!绿豆具清热解毒、除湿利尿、消暑解渴的功效,多喝绿豆汤有利于排毒、消肿,不过煮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有机酸受到破坏。绿豆中含有的蛋白质是可以让自己的胸部发育得更好,但是有些女性追求极端甚至还去隆胸,这对身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小编建议还是多使用一些天然对身体无害的方法使自己更加美丽,平时尽量将胸部挺起,而不要放松腹部令胸部下垂,保持正确的坐姿不仅仅是对胸部,对女性的体态也是很有效的矫正方法,平胸的妹纸一定要试试滨趣紧实霜,效果特别好,一个月就大了,在天猫就有得卖。另外脸上有痘痘的朋友可准备绿豆、小白菜、芹菜、苦瓜、柿椒、苹果。先将绿豆洗净煮30分钟,把汁滤出来。再将小白菜、芹菜、苦瓜、柿椒、苹果分别洗净切段或切块,炸成汁,放入绿豆汁,再挤几柠檬汁,一起调匀饮用。配合天猫的滨趣芦荟凝胶,内服外调效果更佳!千万别吃苹果,因为你的体重会变轻!苹果因富含果胶、纤维素和维生素C,有非常好的降脂作用。如果每天吃两个苹果,坚持一个月,大多数人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降低。苹果不仅可以调节肠胃功能,降低胆固醇,降血压、防癌、减肥、还可以增强儿童的记忆力。苹果不但含有多种维生素,脂质,矿物质,糖类等构成大脑所必需的营养成份,而且含有利于儿童生长发育。苹果富含锌,汁中的含锌量超过牡蛎。美国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如果产妇在妊娠期间体内锌元素充足,分娩时快,而且顺利,痛苦较少或无痛苦。孕妇补锌不仅利于分娩,而且有助胎儿健康发育,怀孕后的准妈妈们大多数都会遇到一个烦恼,那就是伴随着孕期而来的妊娠纹,直接使用莱芙柔淡化霜,滋润皮肤,去除孕产带来的皮肤瘙痒,并能彻底的阻止妊娠纹的产生。在淘宝上找的到,一般坚持2周就可以明显消退。千万别吃红薯,因为你的肾脏会变好!常吃红薯可以帮助维持体内正常叶酸水平,降低患癌风险,而且红薯当中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帮助促进肠胃蠕动,防止便秘,避免癌变。中医认为红薯入脾、肾二经,既能滋补脾胃,开胃消食,还能够滋补肾阴,使人身强体壮,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说:“红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肾气不足者可多食用红薯,配合饮用永兴合小米枸杞粉,可滋阴补肾,强肾养发。千万别吃香蕉,因为你的嘴巴会干净!香蕉能有效防止口气细菌滋生,香蕉皮也是一味很好的中药,其干品加上另一味中药名叫:火炭母(又叫火炭毛)的一起煲水,加适量红糖调味,喝了可以治口腔发炎,溃疡(俗称:灯盏凼);口腔溃疡,上火往往导致口臭,医学证明口臭患者若不及时治疗,胃炎、胃溃疡、肠炎病情往往会明显加重。想趁早好的患者,小编推荐使用缇妍堂祛异味喷剂,上天猫就能买到,效果显而易见!千万别吃胡萝卜,因为你的雀斑会不见!胡萝卜对改善便秘很有帮助,也富含胡萝卜素,可中和毒素,新鲜的胡萝卜排毒效果比较好。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将胡萝卜榨汁饮用,有淡斑效果,脸上有烦人小斑点的可坚持饮用,外加使用滨趣嫩白肌肤净涂抹,有很好去除斑点的效果。推荐吃法:将胡萝卜打成汁再加上蜂蜜、柠檬汁,既好喝又解渴,也有利排毒。千万别吃白萝卜,因为你的痔疮自然好!萝卜有很好的利尿效果,所含的纤维素也可促进排便。白萝卜有很好的去除脚气的功效。可将白萝卜60克,明矾15克,加入2500毫升水中煮半个小时左右,放温,水温不要超过40度。泡脚后使用缇妍堂护足组合,坚持1个月包管你痊愈不复发,每天坚持泡脚还可试心脏病患者心脏血管肌得到改善。白萝卜具有消炎杀菌的功效,是很好的天然消炎药,现代人生活方式紊乱,爱吃一些辛辣食品,加上紫外线电脑等辐射,长期使用含化学成分的化妆品等问题容易使人患上红鼻子,可将白萝卜切成片,沾白醋涂患处,一次3分钟,一日三次,也可以使用氏云堂酒糟鼻,坚持涂抹可治愈。若是PP上长痔疮的,可以用白萝卜煮水清洗,有很好治疗痔疮的效果,在清洗完之后,用缇妍堂断痔膏涂抹,坚持一段时间就能痊愈了。千万别吃榴莲,因为你的妇科病都怕它!榴莲是一种热性质的水果,女性适当吃些榴莲可以缓解并改善痛经,起到调理月经作用,而且可调理月经量过少现象,如果是其他的妇科疾病的话,中医建议日常清洗使用缇妍堂女性护理液,这个在天猫上有卖的,对付妇科炎症等妇科疾病非常有效。千万别吃柑橘,因为你的体味会清新!中医认为,柑橘类水果所具有的芳香可化湿、开窍,醒脑提神。当你不想吃东西时,闻闻橙子、柠檬的清香,也能有所缓解。沁人心脾的果香味还有镇静安神的作用。柠檬可以捣碎取汁涂抹在腋下可以起明显效果!严重患者可以喷上滨趣祛异味喷雾,每日1~2次,可治狐臭,上天猫看看吧。千万别吃大蒜,因为你的鼻炎会变好!大蒜中的锗和硒等元素可抑制肿瘤细胞和癌细胞的生长,实验发现,癌症发生率最低的人群就是血液中含硒量最高的人群,大蒜还有消炎的功能,但鼻炎也不仅仅发炎引起的。是血管病变,导致鼻腔组织水肿所致,大蒜对鼻炎确实有一套使用不当的话会适得其反,一般还是建议药物治疗,网上有款很火的药叫缇妍堂蛇胆本草喷剂,治好了很多十几年的鼻炎老患者可以试试!另外用大蒜米醋泡病甲20分钟左右,会有效抑制甲下真菌的存活,降低细菌、真菌和微生物的存活和扩散。想要彻底去除灰指甲去试试天猫的缇妍堂甲清剂,每天早晚各涂一次不用包甲,很快就会恢复正常,我之前有3个灰甲,用了一段时间完全好了,没有再出现过,感觉很神奇,有灰指甲的朋友试试!★日常养生绝招★对付各种皮肤病各种皮炎、湿疹、癣,直接上某宝搜“缇妍堂旗舰店”他们家的缇妍堂护肤乳膏,对皮肤瘙痒的效果特别棒。我身边有得了10几年皮肤病的,去医院花了几万都没治好,用这个药膏几个疗程就彻底治愈了,是家庭必备的万能膏,记住天猫网的才是正品,某些不良商家挂羊头卖狗肉,小编就因一时不注意买错过。秃头脱发抑郁和情绪不好,压力过大会引起内分泌失调,女性的表现为生理期混乱、食欲不振、疲惫失眠,而男性则常表现为脱发掉发,最代表的则是”地中海“现象。德国研究人员表示,用香蕉可治抑郁和情绪不安,因它能促进大脑分泌内啡化学物质。它能缓和紧张的情绪,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疲劳。睡眠前吃上一根香蕉再搭配使用康达泰增长乌发素,秃顶脱发从此成为过去,更不用花大价钱去医院植发种发,关键是这个东西非常好用!草本配方,按着瓶上说明使用,记住,不要间断。比其他药有效得多。闹肚子用大蒜秋冬季节,寒气入侵腹部或吃坏了东西,常会出现腹泻,教你一招,用茶叶一包10克左右(铁观音就可以),大蒜一头(是一大头,不是一小瓣哦),煮水,一次性喝下去,一天连喝2-3次,保准好。才是硬道理。解决妊娠纹每个怀孕后的准妈妈们大多数都会遇到一个烦恼,那就是伴随着孕期而来的妊娠纹,直接使用莱芙柔祛痕霜,滋润皮肤,去除孕产带来的皮肤瘙痒,并能彻底的阻止妊娠纹的产生。一般坚持2周就可以明显消退,女人做了妈妈之后,有种幸福甜蜜的满足感,但是这个时候宝宝也带来了甜蜜的负担,肚皮上的妊娠纹时刻困扰着爱美妈妈,女人一定要重视起来。冬季足部护理夏天就要来临了,脚上的死皮、脚后跟儿上的干纹,也是爱美女性难以忍受的。用百合摩擦与脚部可有效去一些足部死皮。用一片滨趣薰衣草足膜,只需要使用一次,轻松帮您去除足部老废死皮、角质、老茧、异味等问题。足不出户让您从头美到脚,走在街上回头率也爆涨……红枣加快入睡如果晚上睡眠不好的话,临睡前喝汤吃枣,有加快入睡的效果,失眠可致女性生理规律失调,女性身体发生改变,皮肤暗黄等情况。甚至有一些妇科病对女性生命也造成了巨大危害卫生巾的正确选择身为女生,每次都为选卫生巾烦恼,就一般超市货来说种类很多了,量多的时候或者不方便总换的时候要选厚一些的,不用用丝宝,贴身的、侧吸护围的;要是量一般或者能够及时更换,缇妍堂卫生巾也是不错的选择。棉质的比较温和,不容易摩擦皮肤造成皮肤痒,最重要的是不含荧光剂,安全,姐妹在这方面还是得对自己好一些。失眠小妙方核桃仁、黑芝麻、桑叶各50克。捣烂如泥,做成丸,每丸3克每次服9克,每日2次,适合预防因工作压力大,失眠,内分泌功能失调,导致患有酒糟鼻。想要根治的的患者,可涂抹氏云堂酒糟鼻,连续涂抹1周,便可还 你青春面貌,哪有年轻不爱美。不要太感谢我,药店和淘宝都有卖的,我也是受害者哟。鸡眼绝招如果长得很多,又大,疼痛难忍,导致行动不便,那最好找抓紧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呢,鞋子尽量穿大号点的,不要受到挤压,一般是不会再复发的,不过只要您上天猫买缇妍堂祛茧素就万无一失了,老中医保证纯天然中药提取配方,对付鸡眼特别的有效,好多人用过的都说好呢,只要每天坚持使用很快就会见效。羊肉补肾在冬季,人体容易出现手足冰冷,气血循环不畅的情况。中医认为,羊肉还有补肾作用。睫毛救星睫毛短小又稀疏,解决这样的睫毛问题,贴假睫毛这件事,真的是太需要功力了!而且对眼睛不好,推荐一款滨趣纤长增长素,这款宝贝能轻轻松松将“干旱荒地眼”变成茂盛的“森林”一般淘宝上面都有,很多美女都在用,快来试试吧!消痛贴颈椎/肩周炎/关节炎口服药对肝、肾、胃肠损伤极大。因此大多选择外用的贴剂,目前治疗颈椎病以及各类骨病效果比较好的有“氏云堂消痛贴”,药物成份透过表皮逐渐渗透至骨关节深层。如果是椎间盘或关节错位还是要进行物理治疗(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小编有话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挑选的2016年最火的微信,不同类型,不同内容,希望给你的生活添加别样的风采!★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进行关注★▼&▼&▼教你轻松瘦体微信号:rshou2▲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平胸毁三代,腰粗毁一生。脸大不是病,腿粗要人命。关注我教你瘦身减肥,帮你轻松减肥,成功瘦身~爱上做瑜伽微信号:ryujia6▲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每天教你一招简单瑜伽动作,让你轻松保持完美身材!教您每天瘦一斤微信号:rshou8▲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世界上最动听的三个字不是我爱你,而是你瘦了!想瘦就关注我~教女人瘦体微信号:rshou9▲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不管你是天生发育胸小还是胸部外缘或胸部下垂.我只教你健康的丰胸秘笈;掌握这些丰胸知识;每天跟大家交流如何健康丰胸美胸;做一个自信的女人!每天教你做饭微信号:rrfan6▲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俗话说:要留住TA的心,就先栓住TA的胃!马上关注,30天后你会发现原来做饭真的很简单!美白瘦身秘诀微信号:rshou6▲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女人只要“略施小计”,就能牢牢把握幸福轻松瘦到80斤微信号:rshou7▲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 美不美,先瘦腿;瘦不瘦,看赘肉。学会扎头发微信号:rtoufa▲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 不懂如何做一个有吸引力的女人?关注教你怎样做魅力女人中医教你养生微信号:rjiankang▲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今天健康不养生,明天拿钱养医生!教你美胸美白微信号:rrmei9▲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教你塑造完美身材,拥有傲人丰胸,做性感女人!化妆瘦身学堂微信号:rrshoushen▲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每日精心为你讲授各种化妆技巧 瘦身绝招 发型 养生 美甲 女性健康 情感的贴心知识!!!祛痘美白日记微信号:rrmei6▲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祛痘、祛斑、美白实战日记,分享护肤达人的祛痘祛斑经验技巧~教你美胸塑身微信号:rrmei7▲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带你一起塑造魔鬼身材;做一个拥有傲人身姿的魅力女人;成为大家心中的女神教你美胸护肤微信号:rrvip8▲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带你一起塑造魔鬼身材;做一个拥有傲人身姿的魅力女人;成为大家心中的女神学我变美胸微信号:rrmei3▲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不管你是天生发育胸小还是胸部外缘或胸部下垂.我只教你健康的丰胸秘笈;掌握这些丰胸知识;每天跟大家交流如何健康丰胸美胸;做一个自信的女人!教女人美白祛痘微信号:rrmei1▲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不管你是天生发育胸小还是胸部外缘或胸部下垂.我只教你健康的丰胸秘笈;掌握这些丰胸知识;每天跟大家交流如何健康丰胸美胸;做一个自信的女人!教您百变扎头发微信号:rtoufa6▲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教你扎1000种头发方法,总有一款适合你!三分长相,七分发型。发型对了,怎么穿都美!居家必备小常识微信号:rrshi6▲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关注我,再也不用为生活技巧而烦恼。每天为您更新最新的生活小常识,方便您的生活,关注家庭健康,学习居家小妙招,了解生活常识,学习小窍门【玫瑰】教你穿衣搭配微信号:rryifu6▲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美丽是你的责任 穿衣搭配是必修课教你排毒美白微信号:rmei66▲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毒素使人生病,毒素使人变笨,毒素使人变丑,毒素使人衰老!排毒刻不容缓,你还在等什么,赶紧关注我吧!最美女装微信号:rrnv66▲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 漂亮是一种态度,女人三分长相、七分打扮教你读懂男子心微信号:rrnan6▲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 心计是一门学问,一种智慧.心计是一种用来观察别人,保护自己的生存原则,做女人就应该学点心计.教你做气质美女微信号:rqizhi6▲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美是养出来、吃出来、打扮出来的,教你如何养生,如何变美丽!!!做你的贴身小秘书!!!美胸达人微信号:rmei68▲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不管你是天生发育胸小还是胸部外缘或胸部下垂.我只教你健康的丰胸秘笈;掌握这些丰胸知识;每天跟大家交流如何健康丰胸美胸;做一个自信的女人!教你做好女人微信号:nvrenlist6▲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 不做需要男人的女人,而做一个男人需要的女人。每天分享关于女性健康、情感方面的贴心知识,教你做好女人!!教您瘦成小蛮腰微信号:rrshouyao▲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 平胸穷三代;腰粗毁一生.脸大不是病;腿粗要人命.瘦成一闪电;便可遮百丑!瘦腰瘦腿微信号:ishou7▲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美不美?先瘦腿!瘦不瘦?看赘肉!关注就能轻松掌握瘦腰、瘦腿、瘦肚子、瘦脸等减肥方法,还你完美身材!健康养身学堂微信号:rshen6▲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旨在分享传统中医调理方法,如:食疗滋补、运动健康、心理调节、养元补气、易学调和等,自然的才是健康的!化妆美白技巧微信号:rbai66▲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会化妆的女人更有魅力,女人就该懂点护肤化妆如何关注① 长按复制“微信号或灰色ID”,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号码关注。② 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会出现“添加朋友”,进入“查找公众号”,输入以上公众号的名字,即可找到。③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进行关注。
手机版扫描敬请点击微信图标大肠癌的防与治
16:19:01 星期四北国网手机看新闻,轻松掌握天下!中国移动用户发送LND到;中国联通用户发送DSB到;中国电信用户发送20到。
  如何早期发现大肠癌?
  直肠癌、结肠癌统称为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消化道肿瘤中,大肠癌的发病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而位居第三。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大肠癌的发生与慢性炎症(溃疡性结肠炎、日本血吸虫病)、大肠息肉、腺瘤及一定的遗传因素有关。另外,经常进食高蛋白、高脂肪者,肠中厌氧菌较多,能将胆酸分解成为不饱和多环烃,这是一种致癌物,再加上纤维素类食物摄入量少,粪便贮留过久,致癌物质聚集,极易导致大肠癌。
  大肠癌的早期发现应特别注意以下方面:
  (1)便血 是所有大肠癌的早期症状之一,但不同部位的大肠癌其出现的时间和性质有所不同。便血往往是直肠癌患者的第一个症状,早期量很少,多在大便条的一侧附有新鲜血痕。少数病人在粪便排出后,随之排出较多量滴状的新鲜血液;乙状结肠因紧连直肠,故乙状结肠癌的便血特点类似直肠癌,但由于粪便在乙状结肠内停留的时间延长,便血的颜色会变暗,以至排出绛紫色或黑紫色的大便,便血出现的时间也相对较晚,不一定是病人的第-个症状。有时由于血量少,或在体内停留时间长,肉眼不能觉察,但做大便隐血试验呈阳性。大肠癌的便血须与痔疮、肛裂、菌痢、肠炎、肠息肉、溃疡穿孔等疾病引起的便血进行鉴别。
  (2)大便习惯改变 包括大便时间、次数的改变,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直肠癌的患者大便次数可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根本没有粪便,只是排出一些粘液、血液,且有排便不尽的感觉。部分患者可在便秘后出现腹泻,或仅为大便开始时干燥而末端变稀,或反复交替出现便秘与腹泻。
  (3)便型异常 正常的大便条呈圆柱形,垂直从肛门排出,如果癌肿突出在直肠腔内,压迫粪便,则排出的大便条往往变细,形状也可以改变,可呈扁形,有时变形的大便条上还附着有一丝丝血痕。
  (4)腹泻 部分病人可以腹泻为首发症状。病人每日排便次数增多,可为粘液血便、粘液浓血便或为溏薄的稀便,可伴有里急后重感,此时应与菌痢加以区别。
  (5)排便疼痛 约有50%的直肠癌患者排便时有疼痛感,程度有轻有重。
  (6)腹痛 部分病人以腹部隐痛为首发或突出的症状,另一些病人表现为典型的不完全性肠梗阻性腹痛,即疼痛为阵发性绞痛,并伴有腹胀。
  (7)乏力、贫血。
  大肠癌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分期
  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特点、治疗、预后与展望
  大肠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在我国有上升的趋势,近年来,在大肠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上已有了一些新的进展。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在明确病因及癌变机理之前,有可能通过改进生活方式来预防大肠癌。在病理学上提出了更为合理的分期方案。诊断上纤维结肠镜是早期发现病人的可行方法。
  手术治疗上强调肿瘤及区域性淋巴结的整块切除,在提高治愈率的前提下,改进手术方法,尽量保留肛门或重建肛门,以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开展了手术与放疗的综合治疗,术前放疗可使病期"降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远处转移率;术后放射可降低复发率;"三明治"式放射可提高生存率。5-氟尿嘧啶类药物仍为大肠癌的首选化疗药物。
  临床表现
  结肠癌在早期阶段没有明显特征,随着病情的逐步发展,会出现以下症状:便血或果酱状粪便,排便次数增多,腹泻,便秘,肠堵塞,恶心、呕吐,腹部膨胀,肠鸣,腹部疼痛,骨盆疼痛,贫血,体重下降,疲劳等。
  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特点
  1)发病年龄明显提前。
  2)低位大肠癌多见。
  3)合并血吸虫病者多见。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长期饮酒、肥胖、动物脂肪摄入多、少食新鲜蔬菜、少食维生素及硒、年龄大于40~45岁、有肠腺瘤、精神刺激、肿瘤家属史等因素者患大肠癌危险性增加;而摄入粗纤维素、维生素A、C及新鲜蔬菜多的人群,大肠癌危险性减少。
  动物实验证实,维生素A、C、亚硒酸盐与植物谷醇类等对大肠癌发生具有一定抑制作用。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与十字花科植物如卷心菜的摄入量呈反比关系。
  饮食中钙摄入量增加可使癌症发病率下降。
  大肠癌的治疗
  (一)外科治疗:大肠癌的根治性治疗方法迄今仍首推外科治疗。
  全国第1届大肠癌会议提出,浸润性大肠癌根治切除的定义是手术时将肉眼所见及扪及的肿瘤,包括原发灶及引流区淋巴结全部清除者为根治性切除,手术时虽能切除病灶,但肉眼或扪及的肿瘤有残留者属于姑息性手术。因此,对病变局限于原发或区域淋巴结者应作根治性手术;局部病变广泛,估计不易彻底切除,但尚无远处转移者可作姑息性切除;局部病变较广泛尚能切除,但已有远处转移,为解除梗阻、改善症状亦可作姑息性切除;局部病灶广泛、粘连、固定,已无法切除,可以作捷径手术或造疹术以解除症状;已有远处转移如肝转移或其他内脏转移,而原发灶尚能切除者可根据病员具体情况考虑是否同时切除,当然此亦属于姑息性手术。
  手术后综合征:直、结肠癌手术切除后常有肠运动功能的紊乱,大便次数增多;乙状结肠切除后常由于结肠协调性固体运送机能的破坏而造成便秘;肛管、结肠吻合术后常有排便功能的改变,如大便次数增多、失禁等。直肠癌手术后常有排尿功能的障碍,性功能障碍。对肛门非保留的病人,正研究及设计安置在会阴部的"人工肛门",并能有控制大便便意的装置,以解决病人的排便问题。目前在研究的应用肌肉代替括约肌的肌肉兴奋技术看来是有希望的方法。
  (二)放射治疗:近50年来,尽管外科技术有迅猛发展,但大肠癌的手术治愈率、5年生存率始终徘徊在50%左右,治疗失败原因主要为局部复  发率较高,故提高大肠癌的治疗效果必须考虑综合治疗。目前研究较多、效果较好的是外科和放射的综合治疗,包括术前放射、术中放射、术后放射、"三明治"放疗等,各种不同的综合治疗有其不同的特点。对晚期直肠癌,尤其是局部肿瘤浸润到附近组织(直肠旁、直肠前组织、腹腔淋巴结、膀胱、尿道、耻骨支)以及有外科禁忌证患者,应用姑息性放射亦常有较满意的疗效。
  近来世界上因为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光子刀已经成为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直肠癌的光子刀局部治疗大大提高了局部肿瘤的治疗效果.
  (三)放疗和外科综合治疗:
  (1)术前放射
  1)提高手术切除率
  2)减少淋巴结受侵率和晚期病人百分率
  3)减少远处转移。
  4)减少局部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
  (2)术后放射
  1)减少局部复发率:术后放射开始得早的病人,其效果将更好。
  2)提高生存率:术后放疗病人5年生存率比单纯手术有明显提高。
  (3)"三明治"式放疗
  为了充分发挥术前放射和术后放射的优势,并克服两者的不足,采用术前放射-手术-术后放射的方法,称"三明治"式方法。
  (4)术中放射
  为了提高肿瘤组织的照射剂量及减少正常组织的不必要照射,近年来有报道采用术中直视下放射治疗。
  (四)单纯放射治疗:
  (1)腔内放射
  病灶选择适当,早期直肠癌局部控制率可达96%。
  (2)单纯外放射
  对局部晚期肿瘤、各种原因不能手术以及术后复发的病人,应用外照射能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有时不能作手术的病人,经放射治疗后,使手术切除成为可能。光子刀在此领域是首选.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肠癌的治疗效果,正在进行一些新的治疗方法的探索,新的射线棗中子的临床应用价值也正在进一步探索中。
  (五)化学治疗:
  (1)单一药物治疗:5-Fu现为大肠癌标准化疗的基础。5-Fu疗效与病灶部位有关,以有效率计,腹部病灶为32%,淋巴结转移为25%,肝转移为24%,皮肤及皮下转移为16%,其他部位为8%,而以肺转移最差,为6.4%。
  (2)联合化疗:联合化疗具有提高疗效、降低或不增加毒性、减少或延缓耐药性出现等优点,已有不少联合化疗方案用于大肠癌的治疗,基本上均包含有5-Fu。
  (3)辅助化疗:辅助化疗是指使用对某种肿瘤有活性的抗肿瘤药物对根治性治疗手段进行辅助,对大肠癌而言是指对手术而进行辅助化疗。大肠癌辅助化疗的研究开展已久,以5-Fu应用最多。5-Fu + CF已取得优于5-Fu单用的结果,5-Fu与MTX、α-IFN及DDP的并用可提高有效率或生存率。
  如何诊断结肠癌?
  成人结肠全长约1.5m,癌瘤可生长于结肠的任何部位,乙状结肠发病率最高,其次为升结肠、盲肠、降结肠、横结肠、结肠肝曲、结肠脾曲。
  症状 结肠癌病人在早期可无自觉症状,或有腹部间歇性隐痛和不适,常常不被注意。大便习惯也多无改变,有时可有轻度腹泻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腹部胀满不适,可有持续性钝痛,大便习惯明显改变,次数增多,稀便或浓血便及血便。晚期病人常表现为贫血状,消瘦,腹部持续性钝痛,或阵发性加重,大便多呈粘液血便或血便,当出现肠梗阻时,可表现为高度的腹胀、腹部绞痛,并伴有恶心、呕吐。
  体征 早期多无阳性体征,或可见腹部轻微压痛。中期腹部可触及到包块,有一定的活动度,可有压痛,轻度贫血。晚期病情加重,腹部可触及固定不动的包块,质硬如石,压痛明显,或出现肝转移,可触及肿大的肝脏,或有腹部膨隆,最后可见恶病质。
  检查 (1) X线检查(多用气钡双重对比灌肠法)。(2)纤维结肠镜检查。(3) B超检查。(4) CT检查。(5)实验室检查。包括潜血试验、血清癌胚抗原测定、血红蛋白测定、组织病理学检查。
  右、左半结肠癌有何不同特点?
  结肠基于胚胎发育、血液供应、解剖和功能等的差异,可将其分为右半结肠(盲肠、升结肠和横结肠右半部)和左半结肠(横结肠左半部、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结肠癌由于发生部位不同,临床症状及体征也各异,应当注意鉴别。
  右半结肠发生于胚胎的中原肠,血液由肠系膜上动脉供应,静脉血经肠系膜上静脉主要回流入右半肝,故右半结肠癌多转移到右半肝;而左半结肠发生于胚胎后原肠,血液由肠系膜下动脉供应,静脉血经由肠系膜下静脉进入脾静脉,再经门静脉到左半肝,故左半结肠癌比较易发生左半肝转移。
  右半结肠肠腔较大,肠壁薄易扩张,生理功能是吸收水、电解质及部分葡萄糖,肠内容物多呈液态或半液态,所以右半结肠癌不易发生肠梗阻;而左半结肠肠腔狭小,生理功能主要是吸收水分及贮存大便,所以肠内容物成形且较干硬呈半固态。原发癌肿多为浸润型硬癌,环状生长,故左半结肠癌临床上有近一半的病人表现为肠梗阻。而这种肠梗阻的出现往往是渐进性的,病变早期仅有大便习惯改变,随着病情的发展,环状生长的肿瘤导致肠腔缩窄而出现便秘症状。尔后缩窄上端肠腔积液增多,肠蠕动增强,故便秘后又可出现腹泻,常为两者交替出现。肿瘤再进一步发展引起完全性肠梗阻,临床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痉挛性腹痛、肠鸣音亢进及无排便排气等症状。
  右半结肠血供丰富,结肠癌肿生长快,瘤体大,故80%的病人可于右腹部触及肿块,回盲部肿块尤为常见。由于癌肿侵及血管,常发生中央性缺血性坏死脱落,导致溃烂出血。早期出血不多时表现为大便隐血,以后出血渐多,大便呈暗红或酱色。癌性溃疡继发感染,致肠粘液分泌增加,临床上出现粘液血便及贫血。而左半结肠患者因肿瘤坏死继发出血,可出现粘液血便或血便,但量一般较少,且血与大便相混合,色泽呈暗红或鲜红色,大出血者少见。
  右半结肠癌早期约70%一80%的病人常有饭后右侧腹部隐痛和胀痛,活动加剧,偶尔为阵发性,出现类似慢性胆囊炎或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阑尾炎等症状,易造成误诊。癌肿中心性坏死继发感染,毒血症状显著,临床上常表现为消瘦、虚弱、食欲减退、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而左半结肠癌在早期就可出现大便改变及梗阻症状,且比右半结肠癌多 l倍左右,因此该类病人就诊往往较右半结肠为早。
  直肠癌占大肠癌的50%左右,是我国十大恶性肿瘤之一,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一带发病率较高。
  如何诊断直肠癌?
  症状 早期病人可无任何自觉症状,或仅有大便带血,类似痔疮表现,常被忽赂,部分病人可有大便次数略增多,稀便。中期病人有明显的大便习惯的改变,每日大便次数可多达十余次,多为稀便或粘液便,也可见粘液血便或浓血便,有明显的里急后重感,部分患者可有鲜血便,每次便前、便后都有腹部隐痛或坠痛。晚期病人以上症状明显加重,并伴有贫血、消瘦,肛门部明显坠痛,部分病人可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低位肠梗阻症状。也有的出现腹水、黄疽、尿频、尿痛,极晚期病人出现恶病质。
  体征 早期病人直肠指诊可触及小结节或小溃疡,质地不硬,并可随粘膜一起移动,活动性良好。中期指诊可触及菜花样肿物,四周边缘隆起,中间可们及溃疡,质脆易出血,有一定的活动度。晚期指诊可触及质硬如石之肿块,常环直肠-周,局部肠管僵硬狭窄,肿物质脆易出血,并与骨盆固定,无法活动。
  检查 (1)直肠指检。(2)肠镜检查。(3) B超检查。(4) C丁检查。(5)实验室检查,包括隐血实验、血清癌胚抗原测定、血红蛋白测定、组织学检查。
  结肠癌如何与慢性肠炎相鉴别?
  结肠癌在肠壁形成肿块,造成不同程度的肠梗阻;粪便的积存长期刺激肠壁引起粪性肠炎而腹泻;肿瘤溃破侵犯血管造成便血。这些症状很容易被误诊为慢性肠炎。引起慢性肠炎的疾病不少,如慢性痢疾、肠结核、血吸虫病、溃疡性结肠炎等。这些疾病的共同特点是肠粘膜有广泛的炎症,所以排便次数增多,一般每次能排出些粪便,粪便中可能混有血和粘液。慢性肠炎病人排便前一般先有肠蠕动增加,所以病人感到腹痛或腹部不适,排便后能缓解,便意也解除,直到下次发作,两次发作一般间隔一至数小时,慢性肠炎一般无明显的梗阻现象;和慢性肠炎相比,结肠癌病人虽然排便次数也增多,但排出的常常不是粪便,而只是血和粘液。即使有粪便排出,血、粘液与粪便不相混合,而是粘附在粪便表面。除非晚期合并肠梗阻,大肠癌病人排便前一般没有腹痛,排便后便意也不会明显减轻,常常有排便不尽的感觉。
  (一)发病原因
  大肠癌的发生是结肠粘膜上皮受遗传和环境多种因素作用导致多基因改变的结果。许多大肠癌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大肠癌可能的病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膳食结构的改变密切相关,与环境、遗传等其他因素也存在相关性。
  1.饮食因素 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在肿瘤发病中饮食因素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因素,因为有70%~90%的肿瘤发病与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有关,而其中40%~60%的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与饮食、营养有关。
  (1)高脂肪饮食:世界范围内的调查发现,在大肠癌高发的北美、西欧、澳大利亚等国家,人们每天进食的脂肪量在120g以上。在大肠癌发病率居中的波兰、西班牙、南斯拉夫等国家,每人每天消费的脂肪在60~120g。而在大肠癌低发的哥伦比亚、斯里兰卡、泰国等地每人每天的脂肪消费量只有20~60g。高、低发区大肠癌的发病率相差可达6倍以上。中、低发区则可相差3倍左右。大肠癌高发的美国人饮食中脂肪含量占总热量的41.8%,且以饱和脂肪为主。而大肠癌低发的日本人(大肠癌的发病率较美国低1倍左右),其饮食中脂肪占总热量的12.2%,并以不饱和脂肪为主。我国上海市大肠癌发病率时间趋势与膳食结构的相关分析,同样也说明结肠癌发病率变化与膳食结构改变的密切相关性。如调查显示,上海市居民80年代一些主要食品人均消耗量比50年代明显增加,其中猪肉增加了3倍,禽蛋2.2倍,新鲜蔬菜1.6倍。1992年上海市区每人每天消费脂肪86.4g,在热能来源中占31.2%;郊区则分别为58.7g与22.4%。同时期上海市区男性大肠癌年龄标化发病率为21.5/10万,与国际上相当于大肠癌中发区的西班牙、波兰同时期的发病率相似。
  一些动物实验研究也证实,高脂肪摄入可增加患大肠癌的危险性。Reddy等用二甲肼(DMH)诱发大鼠大肠肿瘤,在含5%脂肪的饮食组诱发率为17%~36%,在含20%脂肪的饮食组为64%~6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给动物高脂肪饮食,可以增加大肠肿瘤的发病率,使肿瘤出现得更早,增加肿瘤的恶性程度和转移率,使肿瘤动物存活时间显著缩短。
  高脂肪饮食之所以会增加大肠癌的发病率,其可能的机制是:
  ①脂肪饮食可能系通过改变大便中胆酸浓度的作用而引致大肠癌的发生。
  ②高脂肪及部分糖类能增加肠道细菌酶(如葡萄糖醛酸酶、鸟氨酸脱羟酶、硝基还原酶、偶氮氧化酶、脂氧酶、环氧酶)的活性,促进致癌物、促癌物的产生。
  ③高脂肪饮食者常摄入较多的肉类,而肉类在油煎或焙烤过程中可产生致癌的杂环胺,可能导致大肠癌的发生。
  (2)低纤维素饮食:食物纤维(dietary fibre)是指植物性食物中不能被人的消化酶所水解的植物多糖类和木质素。Higginson曾注意到非洲结肠癌罕见是与大量食用粗粮和很少便秘有关。 La Vecchia等1988年报道多吃新鲜蔬菜对大肠癌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RR=0.5)。国内浙江医科大学的杨工等在一项对照研究中也发现,摄入新鲜蔬菜(尤其是十字花科蔬菜)、新鲜水果与结、直肠癌的发病危险性呈显著负相关,且剂量一反应关系非常显著(P&0.01)。分析营养素与结、直肠癌的关系发现膳食纤维起着重要的保护性作用;而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与结肠癌发病危险性呈正相关性(趋势检验P&0.01),但与直肠癌无显著相关性。
  高纤维素饮食之所以能降低大肠癌的发生,可能的机制在于:
  ①膳食纤维能增加粪便体积、稀释致癌物,又可使肠道通过时间缩短,减少结肠黏膜与粪便致癌物的接触,从而减少患结肠癌的风险。
  ②通过抑制重吸收、稀释及吸附、螯合作用,降低肠道的脱氧胆汁酸浓度,影响肠道脂质代谢。
  ③改变肠道菌群,影响肠黏膜结构和功能,并影响黏膜上皮细胞的生长速率,调解肠道酸碱度(通常大肠癌低发地区粪便的pH值要比高发地区低)。
  ④通过黏蛋白加强黏膜屏障作用,减少肠内有毒物质对肠上皮的侵害。
  (3)亚硝胺类化合物:亚硝胺类化合物中不少为强致癌物质,在动物实验中几乎可诱发各种器官的肿瘤。一般小剂量的亚硝胺,如长期接触就可致癌。亚硝胺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食品添加剂以及用亚硝酸盐处理过的肉、鱼、菜等腌制食品中(如咸肉、火腿、咸鱼等)。动物实验已证实亚硝胺类化合物在肠道细菌作用下转化成的肼类物质可引起大肠癌。国内杨工等研究发现腌制食品的正相关作用是一类独立的结、直肠癌危险因素。每周摄取3次以上腌制食品者发生结肠癌的超额危险是不足1次者的2.2倍(P&0.01),直肠癌为2.3倍(P&0.01),左半结肠癌为2.1倍,右半结肠癌为1.8倍。
  (4)维生素:病例对照研究表明,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均与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的相对危险度有关,统计学检验均达到显著水平,并呈剂量反应关系。如Chiu等2003年报道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E的高摄入量与降低患结肠癌的危险性有关。Mc Cullough等2003年报道了对60866名男性和66883名女性参与者所作的随访观察结果,提示维生素D能降低男性大肠癌的发病危险(RR=0.71,95%CI=0.51,0.98),钙在大肠癌的发生中具有保护作用(RR=0.87,95%CI=0.67,1.12)。
  (5)油煎炸食品:食物烤(炸)焦的部分(尤其是肉类食品)中含有能作用于结肠的致癌剂杂环胺,可能导致大肠癌的发生。杨工等报道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提示,油炸食品的致癌作用也是一种独立的危险因素。每周摄取3次以上油炸食品者发生结肠癌的超额危险是不足1次者的2.3倍(P&0.01),直肠癌为2.6倍(P&0.01),左半结肠癌为2.6倍,右半结肠癌为1.9倍。
  (6)葱蒜类:葱蒜类食品对肿瘤的保护作用已受到广泛的重视,并在实验中多次证实了该类食物对肿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大蒜油能明显减少用二甲基胆蒽引起的大肠黏膜细胞损伤,并能使小鼠大肠癌诱发率降低75%。国内杨工等报道,高摄人蒜类食品者结肠癌的发病危险是低摄入组的74%(P&0.05),但与直肠癌的相关性不肯定(OR=0.81,P&0.05)。
  (7)微量元素和矿物质:
  ①硒:硒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为一种强抗氧化剂,它的一个最重要的生物作用是抑制过氧化反应,而过氧化反应可促使致癌原附于脱氧核糖核酸。几项大规模研究已发现,多种癌症的死亡率(包括结、直肠癌)与当地膳食中的硒摄入量呈负相关。但硒等无机元素对人类肿瘤病因学的影响可能受到其他食物成分的作用(或存在交互作用,或存在混杂、偏倚等),因此也有人认为这些因素可能仅仅是一些伴随因素,而并不直接影响人群大肠癌的发生风险。
  ②钙:动物实验表明,钙能改善脱氧胆酸对肠道上皮的毒性作用。有学者认为肠道中胆汁酸与游离脂肪酸的浓度增加可以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而钙可以与之结合形成不溶性的皂化物,使得它们对肠道上皮的刺激与毒性作用减轻。很多流行病学研究也提示,高钙摄入对防止大肠癌的发生起保护作用。杨工等1994年的一项营养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膳食钙对结、直肠癌的保护作用不但与摄入量有关,还与钙的食物来源密切相关。其中动物性膳食钙与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有关,而植物性膳食钙则与此不相关。推测不同食物来源的钙离子与食物中一些有机成分的结合状态可能不同,并可以导致不同食物来源钙的作用差异。
  ③其他无机元素:有研究表明,钾、铁、磷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呈负相关性,锌、镁、铜可能影响致癌物的代谢或降解某些酶类,与抑制癌症发生有关。但还缺乏更多的证据支持。也有作者认为这些无机元素可能与一些"植物性"饮食因素(如膳食纤维、维生素C等)存在混杂作用,或仅仅是一些伴随因素。因此对这些无机元素在大肠癌发病中的影响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2.职业因素 虽然一般认为,大肠癌并不是一种职业病,但职业因素和大肠癌发病的关系仍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如Donham等1980报道,大肠癌患者中生产石棉绝缘材料的工人较常见,并且动物实验也证实,吞食的石棉纤维能够穿透肠黏膜。此外,在金属工业、棉纱或纺织工业和皮革制造业等行业中,大肠癌的标化死亡率和死亡率也较高。国内高玉堂1990年通过对上海市职业与肿瘤发病率关系的研究后指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结肠癌标化发病率比(SIR)显著增高(男性=135,P&0.01;女性=147,P&0.01)。女性商业工作人员的结肠癌SIR=132,P&0.05。男性生产工人、运输工人等的结肠癌SIR=90,P&0.05。
  3.体力活动 除了职业暴露以及与职业相关的社会经济因素外,体力活动也与大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Gerhardsson等1988年曾报道对16477人14年的随访结果,提示低体力活动组(工作时与闲暇时均活动少)患结肠癌的相对危险度明显升高(RR=3.6,95%CI=1.3,9.8);仅工作时体力活动少组相对危险度较低(RR=1.6,95%CI=0.8,2.9);仅闲暇时活动少组相对危险度亦低(RR=1.6,95%CI=1.0,2.7)。在职业体力活动的分析中发现,长期或经常处于坐位的职业类别患结肠癌的危险性是一些体力活动较大职业的1.4倍(95%CI=1.0,1.9),并与盲肠癌的联系较为密切(OR=2.1,95%CI=1.1,4.0)。有观点认为体力活动减少可使粪便在肠道中的通过时间延长,从而增加了致癌物与肠黏膜接触的机会。另有观点认为,肠蠕动受前列腺素的影响,而体力活动可以刺激前列腺素的产生与分泌,因此,缺少体力活动可以增加患结肠癌的危险性。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也支持体力活动对防止大肠癌(尤其是结肠癌)的保护作用。
  4.遗传因素 据估计在至少20%的结、直肠癌患者中,遗传因素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Lovett研究发现伦敦一般人群一生中患大肠癌的危险性为1/50,但"一级亲属(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中有患大肠癌者此危险性升至1/17;1个一级亲属、1个二级亲属(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伯、叔、姑、姨、舅、侄、甥、孙及外孙)患大肠癌时,此危险性为1/12;1个一级亲属在45岁前患大肠癌时此危险性为1/10;2个一级亲属患大肠癌时此危险性可高达1/6。之后,有关大肠癌具有遗传倾向的研究更成为热门课题。目前已有两种易患大肠癌的遗传性综合征被确定。
  (1)占结、直肠癌总数1%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如不治疗,日后均将癌变成大肠癌。
  (2)占结、直肠癌总数5%~10%的"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
  这也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综合征,以大肠癌发病年龄早、病变位于近侧结肠中多见及多原发大肠癌常见为特点。患者的一级亲属中约80%将发病。此综合征与目前已知的5个DNA错配修复基因(hMSH2、hMLH1、hPMS1、hPMS2、hMSH6)的胚系突变有关,具有微卫星不稳定的特性表型。
  大肠癌遗传流行病学研究同时发现,影响结、直肠癌发病的遗传背景可能不同,结肠癌与遗传的联系性较直肠癌密切,且不同年龄组(如≤40岁组与&40岁组)大肠癌与遗传因素的联系强度不同,其中青年人(≤40岁)大肠癌与遗传的联系性较为密切。这些研究为确定大肠癌的高危人群提供了依据,使我们对于有大肠癌家族史的家族成员,尤其是对大肠癌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下者的家族成员(特别是一级亲属),应引起高度重视。
  5.疾病因素
  (1)大肠腺瘤:大肠腺瘤属癌前病变,多数的研究认为80%以上的大肠癌是发生在先存的腺瘤基础上。因此检查发现的腺瘤均应摘除,以预防日后大肠癌的发生。但大肠腺瘤摘除后的患者中30%以上将会再长新的腺瘤,因此需要严密随访。
  (2)溃疡性结肠炎:本病在欧美较多见,但近20年来国内的发病也趋增加。Ekbom等对年诊断的3117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研究发现,他们中的大肠癌发病率为一般人群的5.7倍(相对危险)。此相对危险与病变部位相关。溃疡性炎症病变限于直肠者最低,仅1.7倍,位于左结肠者为2.8倍,而累及全结肠时则达14.8倍。发生大肠癌的危险也与溃疡性结肠炎的起病年龄相关。在≤15岁的发病者中40%将患大肠癌,而在35岁以后起病者中则为30%。Heimann等报道52例溃疡性结肠炎癌变手术切除病例,病人患溃疡性结肠炎平均已21年(8~46年)。溃疡性结肠炎癌变时多原发大肠癌常见,Heimann的52例中10例同时有2处大肠癌、5例有3处癌、1例有5处癌,故总共31%有同时多原发大肠癌。此外在其52例病例中,分化差的大肠癌占42%,明显比一般大肠癌中的为多。有作者报道,病变范围广泛的溃疡性结肠炎患病超过10年者,发生大肠癌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高数倍。在此病发生后的第1个10年,估计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是0%~3%;在第2个10年后患大肠癌的可能性增加到12%~15%;在第3个10年后则增加到50%。Rosen等认为患溃疡性结肠炎病史≥7年时属于大肠癌高危人群,应对其每年做一次全结肠镜检查。如连续2年病理检查无不典型增生,可改为每2年做1次全结肠镜检查。患溃疡性左结肠炎者可从患病第15年起作全结肠镜检查,每2年查1次。患溃疡性直肠、乙状结肠炎者可如一般人群做普查。Choi等报道2050例溃疡性结肠炎中有41例发生大肠癌,其中19例系定期作大肠癌监察检查发现,多为早期癌,5年生存率为77.2%。另22例则未作监察检查,因出现症状而检查发现,肿瘤多为较晚期,5年生存率为36.3%。然而应予指出的是定期检查的目的不仅在于早期发现癌,更在于发现有癌变趋向时及早做结肠切除术而预防大肠癌的发生。Langholz等报道经对溃疡性全结肠炎患者的随访和结肠切除手术治疗后,其一生中患大肠癌的可能性和当地全部人群患大肠癌的可能性基本无差异(分别为3.5%和3.7%),提示积极的内科治疗、合理的监察检查,发现病变后进行适时手术,可降低此类病人患大肠癌的危险。
  (3)Crohn病:Crohn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大多侵犯小肠,有时也累及大肠。长期患Crohn病且起病年龄在30岁以前者患大肠癌的危险估计为一般人群的4~40倍。从患本病到癌变平均为20年。癌倾向于发生在炎性狭窄之肠段。这些患者的结肠癌与一般结肠癌的不同之处为:患癌年龄平均为49岁,比一般人群患大肠癌早10年;10%以上为多原发大肠癌;黏液腺癌占50%(一般人群的大肠癌中只有9%为黏液腺癌)。Rosen等主张应从发病第15年起每2年做1次结肠镜检查及活检,第20年起则应每年检查1次。
  (4)血吸虫病:1980年发表的全国恶性肿瘤死亡调查研究证实,大肠癌死亡率的分布与血吸虫病死亡的分布显著相关。1980年黄甫健等根据血吸虫流行区之一--上海青浦县各地血吸虫病流行程度划区统计各地区大肠癌死亡率,发现血吸虫病超重流行区(血吸虫病感染率&50%)、重度流行区(感染率30%~49%)、中度流行区(感染率10%~29%)及轻度流行区(感染率&10%)的大肠癌死亡率分别为19.16/10万、16.55/10万、12.44/10万及9.73/10万,经统计学分析提示血吸虫病感染与大肠癌明显相关(P&0.05)。1988年李英根据年浙江省肿瘤死亡回顾调查和年中国恶性肿瘤调查资料以及中华血吸虫病地图集,对血吸虫病流行区与大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也发现在我国南方12个省市自治区和浙江省嘉兴地区10个县的血吸虫病发病率与大肠癌死亡率之间的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706和0.903,提示血吸虫病可能与大肠癌高发相关。但对此观点尚有争议。在我国进行的几项大肠癌流行病学研究所得到的关于大肠癌与血吸虫病相关的证据不足。浙江海宁地区血吸虫与大肠息肉的流行病学及病理学研究报告也认为,息肉癌变与息肉中血吸虫虫卵的存在与否无关。此外,在浙江嘉善、海宁两地区进行的人群大肠癌普查结果也不支持血吸虫病是大肠癌的危险因素。
  (5)胆囊切除术:有作者报道胆囊切除术后可以增加患结肠癌的危险性,尤其是近侧大肠癌。Caprilli(1988)对318例大肠癌病例的病例对照研究显示,男性在做胆囊切除术后患结肠癌的危险性增加(RR=2.75,P&0.05),女性则其危险性反而下降了(RR=9.18,P&0.02)。但也有一些研究未观察到同样的现象。
  6.其他致癌因素
  (1)肥胖:有一些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结果提示肥胖与结肠癌发生的风险呈正相关,但与直肠癌的联系性尚不肯定。如Nomura等曾报道对岁日本男性所作的5年队列研究结果,发现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身高(kg/m),又称Quetelet指数]≤26者,患结肠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大(RR=3.0),但未观察到直肠癌也存在同样的联系。Graharm也报道,肥胖可以明显增高患结肠癌的危险性(男性OR=2.2,95%,CI=1.2,4.1;女性OR=1.8,95%,CI=1.0,3.4)。但也有一些研究未发现高BMI与结、直肠癌之间存在联系,甚至有相反的报道。
  从病因学角度看,也许肥胖是结肠癌高风险状态的一种伴随形式,而且肥胖与肿瘤的联系又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诸如饮食、饮酒、吸烟、体力活动、高血压、糖尿病、性激素平衡状况等,所以在评价肥胖对肿瘤发病的作用时应全面考虑。
  (2)盆腔受过放射治疗者:有研究认为子宫颈癌放疗后的病人患大肠癌的危险比一般人高4倍。如Martins报道放疗至大肠癌发生平均间隔15.2年,32%发生于放疗后10年内,28%发生于放疗后20年以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资料显示放疗至发生大肠癌间隔时间的中位数为19年,36%发生于放疗后10年内,36%发生于20年以后。癌灶位于原放射野范围内的大肠中,大多为直肠癌。由于子宫颈癌为国内较常见的癌症,放疗又属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又因疗效良好,病人大多数可长期生存(10年生存率可达65%左右),因而有机会形成放射线导致的大肠癌。对此,妇、外科医师必须充分了解,以利及时诊断与治疗。
  (3)其他因素:除上述情况外,对吸烟者、有乳腺癌或女性生殖系癌病史者、有肾癌或膀胱癌病史者、作过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者、有免疫缺陷者、糖尿病患者等也应注意,因为他们患大肠癌的危险比一般人群为高。
  (二)发病机制
  综合国内资料,大肠癌的部位分布在直肠占56%~70%,乙状结肠12%~14%,降结肠3%,脾曲0.6%~3%,横结肠2%~4%,肝曲0.7%~3%,升结肠2%~13%,盲肠4%~10%。Slater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左半结肠和直肠癌发生率逐步降低,而横结肠和右半结肠癌发生率增高。
  1.大体病理
  (1)早期大肠癌的大体分型:早期大肠癌是指癌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者,一般无淋巴结转移,但有5%~10%病例可有局部淋巴结转移。
  早期大肠癌分为3型:
  ①息肉隆起型(Ⅰ型):又可分为有蒂型(Ⅰp)、亚蒂广基型(Ⅰps)、无蒂广基型(Ⅰs)。此型多为黏膜内癌。
  ②扁平隆起型(Ⅱa型):大体呈分币状。此型多为黏膜下层癌。
  ③扁平隆起伴溃疡型(Ⅱa+Ⅱc型):亦有称之为Ⅲ型,大体如小盘状,边缘隆起,中心凹陷,此型少见,仅见于黏膜下癌。
  (2)中、晚期大肠癌分型:中、晚期大肠癌分为以下4型。
  ①隆起型:肿瘤向肠腔突出,呈结节状、息肉状或菜花状隆起,境界清楚,有蒂或为广基。浸润较为浅表局限,肉眼可见浅肌层有癌浸润。
  ②溃疡型:肿瘤表面形成较深的溃疡,溃疡一般深达肌层或超过之。根据溃疡之外形及生长情况又分为:
  A.局限溃疡型:肿瘤外观似火山口状,有不规则深溃疡形成,大小不一,溃疡边缘肿瘤组织呈围堤状隆起。
  B.浸润溃疡型:肿瘤主要向肠壁深层呈弥漫陛生长,肿瘤中央坏死形成深大溃疡,底大。
  ③浸润型:肿瘤向肠壁各层弥漫浸润,使肠壁增厚、变硬,肠管周径明显缩小,形成环状狭窄。
  ④胶样型:肿瘤外形各异,可以呈隆起状、溃疡或弥漫浸润,但外观及切面均呈半透明胶冻状。
  2.组织学类型
  (1)乳突状腺癌:癌细胞组成粗细不等的乳突状结构,乳头细长,癌细胞呈柱状,可具有不同的分化程度。
  (2)管状腺癌:癌组织主要由腺管状结构组成,根据其分化程度可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腺癌。
  (3)黏液腺癌:此型以癌组织中出现大量黏液为特征,有大片"黏液湖"形成,或为囊腺癌结构,囊内充满黏液。
  (4)印戒细胞癌:癌细胞多呈中小圆形细胞,胞浆内充满黏液,胞核偏于一侧,整个细胞呈印戒形。
  (5)未分化癌:肿瘤内癌细胞弥漫成片,或呈团块状,不形成腺管结构或其他组织结构,未分化癌细胞的核浆比大,核异形性明显。
  (6)腺鳞癌(腺棘细胞癌):肿瘤内腺癌与鳞癌混合出现,腺癌部分有腺样结构形成,而鳞癌部分一段分化较差,角化现象很少。
  以上组织类型在同一肿瘤内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组织学类型并存。其中以管状腺癌最为常见占66%~80%,其次为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乳突状腺癌分别为16%、3%~7.5%、5%。腺鳞癌和未分化癌少见。
  3.播散方式
  (1)血行播散:血行播散一般取决于几个因素:
  ①癌的分化程度。
  ②原发损害的局部解剖。
  癌细胞侵犯肠壁越深发生血行转移机会越多。血道播散一般发生于较晚期。癌细胞经门静脉首先转移至肝。大肠癌早期很少有肝转移(&1%),主要见于中、晚期癌。日本大肠癌研究会(1990)收集全国5826例大肠癌手术病例,有肝转移者406例(7%)。大肠癌静脉受累与病灶所在位置密切相关。病灶位于距肛门6cm以下的直肠癌42.6%有静脉受累,比中、上段直肠癌发生率高。另外,直肠癌静脉受侵的机会大于结肠癌,因此其预后一般比结肠癌为差。
  (2)邻近器官蔓延:结肠癌可侵入腹膜后间隙,如子宫、卵巢、肾,但侵人十二指肠和胰者少见。直肠癌较多侵犯小肠袢、乙状结肠、膀胱、子宫及阴道。
  (3)淋巴结(管)播散:为大肠癌最常见的播散形式。淋巴结转移率的高低与大肠癌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密切相关。Dukes报道2238例大肠癌中的高、中、低分化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0%、47.1%及81.3%。由于黏膜层中无淋巴管存在,故黏膜癌时无淋巴管转移。从黏膜下层开始有淋巴管分布,即有发生淋巴管转移的可能。结肠癌一般先转移到结肠旁淋巴结。
  表明直肠的引流有一潜在的通道。Miles报告向上扩散沿痔上和肠系膜下血管引流的淋巴管而转移至直肠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旁淋巴结;侧面播散终止在髂内淋巴结;向下播散终止在腹股沟淋巴结。Spratt报道大肠癌患者有1~5个淋巴结转移时,5年生存率为24%,有6~10个以上淋巴结转移时5年生存率仅9%。
  (4)经腹膜播散:大肠癌较少播及腹腔,当肿瘤细胞穿透肠壁到达浆膜,此时易于扩散到整个腹腔,以右侧结肠癌引起者多见,腹膜播散的发生率约10%。
  (5)神经束膜播散:大肠癌细胞容易侵犯肠壁肌层神经,浸润局部的神经周围膜和神经内膜间的小通道。这种浸润与局部复发有关。有神经浸润者81%有局部复发,而无神经浸润者仅30%出现局部复发。上海肿瘤医院523例大肠癌中无神经浸润者398例,5年生存率60.55%,有神经浸润者125例,5年生存率22.4%(P&0.005)。
  4.临床病理分期
  (1)Dukes分期:此分期由英国著名的大肠癌专家Dukes创立。1935年,Dukes以肿瘤浸润最大深度为依据,将大肠癌分为A、B、C三期。
  A期:肿瘤限于肠壁内。
  B期:肿瘤已侵及肠壁外。
  C期:无论肿瘤侵及哪一层,只要伴有淋巴结转移即为C期。
  其后Dukes又把C期分为C1期和C2期,其中C1期:无高位淋巴结转移;C2期:有高位淋巴结转移。该分期方法简便,易于掌握,一直沿用多年。
  Dukes之后,陆续有不少人对其分期加以修改,提出了各种"改良Dukes分期"。1967年,Turnbull在Dukes分期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反映远处转移的D期。如今引用较多的是由Astler和Coller 1954年提出并于1978年修订的分期方法。该分期方法涉及更详细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3种因素。修改的Astler-Coller分期系统中A期为肿瘤侵及黏膜和黏膜下层,B1期为肿瘤侵及固有肌层,B2期为肿瘤侵及浆膜层,若肿瘤穿透浆膜,进入邻近结构为B3期。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依其原发灶浸润深度,分期为C1期(肿瘤侵及全层固有肌层或累及部分固有肌层,伴淋巴结转移),C2期(肿瘤侵及全层固有肌层并累及浆膜,伴淋巴结转移),C3期(肿瘤侵透浆膜或累及邻近结构,伴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的为D期。
  (2)我国大肠癌分期:1978年在杭州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大肠癌研讨会议上提出,1990年在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与中国抗癌协会合编的"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中建议采用的我国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期如下:
  Ⅰ期(Dukes A期):癌肿浸润深度未穿出肌层,且无淋巴结转移。
  Ⅰ0期(A0期)--病变限于黏膜层。
  Ⅰ1期(A1期)--癌侵及黏膜下层。
  Ⅰ2期(A2期)--癌侵及肠壁肌层。
  Ⅱ期(Dukes B期):癌已达浆膜或肠外邻近组织,但无淋巴结转移。
  Ⅲ期(Dukes C期):已有淋巴结转移。
  Ⅲ1期(C1期)--肠旁或近肠侧系膜淋巴结转移。
  Ⅲ2期(C2期)--系膜动脉切断处淋巴结转移。
  Ⅳ期(Dukes D期):包括所有因病灶广泛浸润、或远处脏器(肝、肺、骨等)转移、或远处淋巴结(如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或腹膜广泛种植播散而不能完全切除或无法切除者。
  (3)TNM临床分期:1997年国际抗癌联盟提出的TNM分期如下:
  T(原发灶):
  Tx--原发灶情况无法评估。
  To--无原发肿瘤证据。
  Tis--原位癌:上皮内癌或黏膜内癌未穿透黏膜肌层而达黏膜下层。
  T1--癌侵达黏膜下层。
  T2--癌侵达肠壁固有肌层。
  T3--癌已侵透固有肌层达浆膜下,或原发灶位于无浆膜层的结肠、直肠时,癌已侵达结肠旁或直肠旁组织。
  T4--癌已穿透腹膜或直接侵入其他器官(穿透浆膜后累及其他段大肠时也为T4,例如盲肠侵及乙状结肠时)。
  N(区域淋巴结):
  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o--区域淋巴结无转移。
  N1--1~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N2--≥4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注:直肠旁或结肠旁淋巴结脂肪组织中有直径&3mm的癌结节,但组织学检查未见其中有淋巴结结构残留时,作淋巴结转移分类。但如果此癌结节≤3mm时,则作为原发灶非连续性的蔓延分类,属T3。
  M(远处转移):
  Mx--无法评估有无远处转移。
  Mo--无远处转移。
  Ml--有远处转移。
  分期:
  0期--TisNoMo。
  Ⅰ期--T1~2NoMo。
  Ⅱ期--T3~4NoMo。
  Ⅲ期--任何T,N1~2Mo。
  Ⅳ期任何T,任何N,Ml。
  注:0期与Ⅰ期相当于Dukes A;Ⅱ期相当于Dukes B,其中T3NoMo预后较好,而T4NoMo预后较差;Ⅲ期相当于Dukes C,其中N1预后较N2为好。
  直肠癌如何与痔疮相鉴别?
  痔疮分为内痔和外痔两种,是直肠下段及肛门管壁内静脉丛扩张、弯曲而形成的静脉团。出血是痔疮常见的症状之一,一般外痔肉眼能看到,而内痔则看不到,所以内痔出血最容易与直肠癌相混淆,应注意区别。
  内痔出血常常不伴疼痛(如果痔合并感染,也会有肛门部跳痛),出血量不大时,仅粪便表面带血,或排便后滴出几滴血;出血量大时,可以血流如注,血色鲜红,常常染红整个便器。和内痔出血相比,直肠癌出血量也可以较大,但由于直肠癌位置常常高于内痔,出血在肠内存留的时间稍长,所以直肠癌出血血色稍暗,有时没有粪便,仅排出一些脓血和粘液。病人常常诉苦排便困难,经常有残便感,频繁产生便意,可有里急后重感。疼痛多在直肠癌的晚期出现。
  大肠癌容易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大肠癌须与其他一些具有腹部肿块、腹部绞痛,直肠出血或大便习性改变等症状的肠道病变相鉴别,包括大肠的良性肿瘤或息肉要产病变如腺瘤、炎性息肉、幼年性息肉、肠壁脂肪瘤、血管瘤、平滑肌瘤等;大肠各类炎症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Crobn氏病、阿米巴肠炎、日本血吸虫病、肠结核、结肠憩室炎、阑尾炎周围炎症性包块、放射性肠炎、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良性直肠、肛管疾患如痔、肛裂、肛瘘等。其他如肠套叠、乙状结肠粪块积贮及罕见的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亦属于鉴别之列。由于大肠癌症状并不特异,与肠道多种疾病临床表现相重叠,故在临床诊断中多采取主动性诊断方式,排除诊断法少用,对于可疑患者,详细询问病史后仔细检查,配合纤维结肠镜或X线钡餐灌肠及病理活检往往能作出明确诊断。结肠癌主要应与结肠炎症性疾病鉴别,包括肠结核、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肉芽肿、阿米巴病肉芽肿等。此外,还应与原发性肝癌、胆道疾病、阑尾脓肿相鉴别。直肠癌应与菌痢、阿米巴痢疾、痔、血吸虫病、慢性结肠炎等相鉴别。
  1.细菌性痢疾 主要与慢性细菌性痢疾鉴别。病人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大便次数增多、左下腹压痛等为特征。如为慢性细菌性痢疾,可有急性发作,除上述症状加剧外尚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本病有流行病学特征,大便培养痢疾杆菌阳性。乙状结肠镜检查肠黏膜除充血、水肿、溃疡外,黏膜呈颗粒状,可有瘢痕和息肉,取肠壁黏液脓性分泌物作细菌培养阳性率高,应用痢特灵、氟哌酸、氧氟沙星等抗菌药物治疗有效。
  2.阿米巴痢疾 病人表现腹胀、腹痛、腹泻或有里急后重,大便呈黏液带脓血、排便次数增多。慢性型者可有消瘦、贫血,结肠常粗厚可触,左右两下腹及上腹部常有压痛,易和直肠癌或结肠癌相混淆。但阿米巴痢疾时大便有腥臭,粪中可找到阿米巴包囊或滋养体。乙状结肠镜检查见到正常黏膜上有典型的散在溃疡,从溃疡底刮取材料作镜检可找到原虫。
  3.痔 临床上将直肠癌误诊为痔者实不少见。据上海肿瘤医院统计590例直肠癌被误诊为痔者156例,误诊率高达26.4%。误诊的主要原因系对病史了解不够,又未能作指检。一般内痔多为无痛性出血,呈鲜红色,不与大便相混,随出血量的多寡而表现为大便表面带血、滴血、线状流血甚至喷射状出血。而直肠癌患者之粪便常伴有黏液和直肠刺激症状,直肠指检或乙状结肠镜检查可将痔与直肠癌鉴别。
  4.肠结核 肠结核以右下腹痛、腹泻、糊样便、腹部包块和全身结核中毒症状为特征。增生型肠结核,多以便秘为主要表现。X线胃肠钡餐造影可与大肠癌鉴别。溃疡型肠结核,钡剂在病变肠段可见激惹征象,充盈不佳,而在病变上下肠段的钡剂则充盈良好,称为X线钡影跳跃征象。黏膜皱襞粗乱,肠壁边缘不规则,有时呈锯齿状。增生型肠结核见肠段增生性狭窄、收缩与变形,可见充盈缺损、黏膜皱襞紊乱,肠壁僵硬与结肠袋消失。如作纤维结肠镜检查,从病变部位作活检可获进一步确诊。
  5.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的肠道病变多见于直肠、乙状结肠和降结肠,虫卵沉积于肠黏膜使局部充血、水肿、坏死,当坏死黏膜脱落后即形成浅表溃疡,临床上表现腹痛、腹泻及便血等症状,进一步出现结缔组织增生,最后使肠壁增厚,严重者引起肠腔狭窄和肉芽肿,应与大肠癌相鉴别。但日本血吸虫病与大肠癌有一定相互关系,因此,在结肠镜检查时应在病变部位,尤其对肉芽肿病变进行组织活检。
  6.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为肉芽肿炎性病变,并发纤维性变与溃疡,好发于青壮年。腹泻一般轻,每天排便3~6次,腹痛多在右下腹,排便后腹痛可减轻,约1/3病例在右下腹可扪及包块,并可出现肛瘘、肛门周围脓肿。钡灌肠有特征改变,可见肠壁增厚、僵硬、肠腔狭窄,黏膜皱襞消失、变粗、变平、变直,多呈一细条状阴影;纵形溃疡或横行裂隙状溃疡;正常黏膜呈充血、水肿、纤维化,呈假息肉样病变称卵石征。纤维结肠镜可见黏膜水肿、稍充血、卵石样隆起,伴有圆形、线状或沟漕样溃疡。病人常并发发热、贫血、关节炎及肝病。
  7.溃疡性结肠炎 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性疾病,95%以上病例有直肠受累。以20~50岁多见。临床上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为主要表现,故与直肠癌易混淆。纤维结肠镜检查可见病变黏膜呈弥漫性充血、水肿,黏膜表面呈颗粒状,常有糜烂或浅小溃疡,附有黏液和脓性分泌物,重者溃疡较大。后期可见假性息肉,结肠袋消失。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可见黏膜皱襞粗大紊乱,有溃疡和分泌物复盖时,肠壁边缘可呈毛刺状或锯齿状,后期肠壁僵硬,肠腔狭窄,结肠袋消失,假性息肉形成后可呈圆形或卵石形充盈缺损。
  8.肠易激综合征 IBS是一种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其发生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腹痛、腹泻、便秘、腹泻与便秘交替、消化不良为其主要表现。但一般情况良好,多次粪常规及培养均阴性,X线钡灌和纤维结肠镜检查均无阳性发现。
  大肠癌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1.便血 因病变距肛门较近,血色多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且往往是血、便分离。只在出血量较多时才可见大便呈棕红色、果酱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右半结肠癌病人中有这种肉眼可见的便血者占36.5%。
  2.贫血 当长期慢性失血超过机体造血的代偿功能时,病人即可出现贫血。
  3.肿瘤阻塞 当肿瘤长至相当体积或浸润肠壁肌层时,可引起肠管狭窄,肠腔变小,肠内容通过受阻。肠膨胀、体液丢失、电解质紊乱、感染和毒血症
  4.穿孔 当癌灶呈深溃疡穿透肠壁时可发生穿孔。
  5.当肿瘤浸润或压迫坐骨神经或闭孔神经根(腰骶丛)时还可出现坐骨神经痛或闭孔神经痛。
  大肠癌极易发生肝转移
  "在上海,每年新增约5000例结肠癌、直肠癌病例中,有5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合并有肝转移。"省会某肿瘤专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韩广森说,河南省新发肠癌患者中,超过一半的患者也存在肝转移现象,比上海更甚。
  近日,一部由中华外科学会胃肠学组组长、上海医学会外科学会主任委员秦新裕教授牵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集合国内数十家医疗机构具体起草的《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治疗指南》问世了。《指南》直面该领域"治疗观念陈旧、治疗方案混乱"的现状,提出了多学科协作治疗机制,以期让患者得到合理治疗。
  提醒:肠癌如能早发现早治疗,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8%
  肠癌"前脚来"肝癌"后脚到"
  太可怕了吧,新发现的肠癌病人中有一半是肝转移?在省会某医院普外科,面对《大河健康报》记者的提问,副主任医师姬社青回答得很干脆,由于人们对肿瘤的警惕性不够,临床中新诊断为肠癌的患者中,其实有超过一半的人合并有肝转移。
  恶性肿瘤出现转移,预示着肿瘤已经到了晚期,即使抓紧治疗,5年生存率也极低。肠癌怎么会转移到肝脏呢?这是因为肿瘤在生长过程中,自然脱落的肿瘤细胞与血液一起流遍全身,肿瘤细胞一旦在胃、肝、肺等"生根",这些地方就会形成新的肿瘤,也就是转移灶。
  肠癌为啥与肝癌联系如此密切呢?这是因为供应肠和肝营养的血液是一条路,流经肠道的血液所到达的下一站就是肝脏,如果肠道有肿瘤,脱落的肿瘤细胞最先到达的就是肝脏。当然,肿瘤细胞也可以到达肺或胃或骨头,就是说,肠癌的转移灶有可能是肺癌、胃癌或骨癌。
  早期肠癌和出现转移灶的肠癌预后有什么不同呢?姬社青说,早期肠癌是指在肠黏膜下的肿瘤,这类肿瘤手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到98%,可惜的是,这类早期肿瘤在临床中极难遇到。出现肝、胃等转移灶的为晚期肠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仅为10%左右。
  "三明治"疗法有效对付肝转移
  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没有原则,非常乱!姬社青用一个极端的病例来证明肠癌肝转移的治疗之乱。
  2007年他接诊过一位病人,这位病人直肠内发现一个直径为6厘米的恶性肿瘤,而且肝部出现多发转移灶,一家大医院的专家极力推荐他们做"肠癌手术切除同时肝移植",也就是两个手术一起做。病人家属找到姬社青,问这种方案是否可行,姬社青明确告诉病人家属:继发性肝癌是肝移植的禁忌,不但在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被列入肝移植的禁忌范围。在姬社青的建议下,患者没同意肝移植手术。
  肠癌出现肝转移后,应该怎么做?《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治疗指南》给出了明确建议,这就是被称为"三明治"的治疗方法。●第一步:术前介入治疗。●第二步:手术切除肝肿瘤。●第三步:化学治疗。
  大便性状改变早做肠镜检查
  肠癌肝转移治疗如此棘手,能不能在没有发生肝转移时早期发现肠癌呢?虽然这是个难题,但并不是不能做到。姬社青说,无论使用哪种治疗方式,大肠癌的早期治疗效果才是最好的,如果发现以下症状时应尽早就诊。
  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常以血便为突出表现,主要是癌灶溃烂或坏死造成的。有时表现为顽固性便秘,主要由癌灶引起的肠腔狭窄所致。也可表现为腹泻与糊状大便,或腹泻与便秘交替,是癌症所导致的肠功能紊乱所致。
  腹痛:癌变常有糜烂坏死与继发感染,使相应的肠段蠕动增加,肠道痉挛,多引起不同性质与程度的腹痛。
  另外,大肠癌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在治疗后仍然存在复发和转移的可能。由于90%的复发和转移发生在5年内,所以在治疗后5年,隔3个月到医院进行常规检查。
  沈阳市肛肠医院肿瘤科主任----赵虹
编辑:lmnews
相关阅读:
·····
··················
著名院长著名专家
北方名医专题讲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月经鲜红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