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对患者的影响应该是很大的,请问六楼后座2家属谢礼可以怎样帮…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湖南长沙& 410013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ICU患者家属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86例患者,每例患者选择1位家属做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家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人。观察组患者家属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家属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护理前后两组焦虑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接受护理后焦虑程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家属;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进入ICU治疗患者的家属缓解焦虑状况,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治疗效率。
【关键词】护理干预;ICU患者家属;焦虑状况
&&&&&&& ICU病房是保障病情危重患者预后的重要部门。亲人进入病房后,家属难免出现焦虑状况,对治疗产生消极影响[1]。本文重点探讨了护理干预对ICU患者家属焦虑状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1资料和方法
&&&&&&& 1.1基本资料
&&&&&&&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86例患者,每例患者选择1位家属做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家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人。观察组中男性19例,女性24例;年龄24~59岁,平均年龄(39.6&6.5)岁;文化程度:中及以下4例,高中12例,大学及以上7例。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23~60岁,平均年龄(40.6&6.3)岁;文化程度:中及以下5例,高中10例,大学及以上8例。两组患者家属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1.2方法
&&&&&&& 两组患者入住ICU病房后均给予积极、优质的治疗与护理。对照组患者家属在此期间给予采用常规护理。即:每天允许家属探望患者30min,;家属若有问题随时做出解答,并尽量满足其合理的要求。
&&&&&&& 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即:①患者进入ICU前由专职护理人员负责收集家属资料,问询基本诉求,针对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段需求患者家属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在患者进入病房后开始实施。②患者进入ICU病房后由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向家属开展相关健康教育。以口述的方式向患者家属讲诉院区环境,各区域功能,ICU病房环境;介绍科室医生、护理人员配备情况;针对患者自身情况,详细讲解患者人住ICU原因、治疗方案、治疗流程及护理流程,提高患者家属的配合度;为患者家属发放健康手册,手册内容包括疾病知识、ICU探视制度、护理要点。嘱咐患者家属阅读,增强家属对患者治疗、护理等方面的整体认知度。③每天为家属设立2次单独的接待时间。第1次接待可以选择早晨查房过后,主要告知患者家属夜间患者基本状况,恢复情况;第2次可以选择下午探视完毕,主要帮助患者家属解决问题,解答疑问,并告知需要患者家属配合的要点,提高护理效率,共同帮助患者达到治疗目标。④每天遇到患者家属时护理人员应主动告知患者病情、体征、神志的变化情况;为患者家属开通问询热线,问询热线形式可以通过短信、电话、微信、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方便家属不在医院时掌握患者监护情况;为患者家属营造温馨的休息环境,保证病房内清洁与空气新鲜,增加绿植的摆放,帮助患者放松心情。⑤患者入住ICU期间,家属由于担心患者病情进展,难免出现焦虑、紧张、抑郁、暴躁等负面情绪,不仅对患者家属的配合度产生消极作用,也是护理纠纷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多与患者家属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干预基础;在沟通过程中准确评估患者家属心理的变化情况,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帮助家属疏导不良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可以采用宣泄法,帮助患者家属宣泄悲观情绪,也可采用升华法,通过听舒缓音乐、充分休息等多种形式转移患者家属注意力;帮助患者家属认清非理性情绪,告知不良影响,并说明积极配合对患者预后的重要意义;悉心倾听患者家属的表达和诉求,给予足够的理解与尊重,鼓励家属情绪上的释放,缓解心理压力;指导患者家属进行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与技巧,如松弛法、深呼吸法等,以减轻自身焦虑状况。
&&&&&&& 1.3观察与判定指标
&&&&&&& 观察两组患者家属接受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的变化,使用焦虑自评表(SAS)进行评分;患者转入普通病房后应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 1.4统计学方法
&&&&&&&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2结果
&&&&&&& 2.1两组患者家属接受护理前后焦虑情况对比
&&&&&&& 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家属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家属SAS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家属接受护理后焦虑程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家属(P<0.05)。见表1。
&&&&&&& 3讨论
&&&&&&& ICU病房是医院中重要的部门,做为实施封闭管理的病房,通过隔绝各种非医疗因素对患者治疗造成的影响,担负着减少医院感染,提高治疗效率,保证患者预后的重任。以往ICU病房收治的多为病情危重的患者,甚至有随时失去生命的可能。进入ICU后患者家属探视患者的时间受到限制,部分家属对患者疾病认知度不足,加上对患者的担心和亲人患病后的痛苦,在此期间难免出现焦虑、暴躁、抑郁等负面情绪,容易与医护人员产生矛盾,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2]。随着医疗体系与模式的发展与完善,护理人员的护理观念也应在新形势下发生转变,从以往将病情为中心向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理念过度,对患者家属的护理干预工作,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3]。
&&&&&&& 本文研究显示,给予观察组患者家属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准确掌握患者家属需求、心理状态,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在开展健康教育、建立问询热线、心理疏导等方面,帮助患者家属疏导焦虑情绪,提高认知度与配合度。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家属对比。观察组患者家属接受护理后焦虑程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家属;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说明,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进入ICU治疗患者的家属缓解焦虑状况,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治疗效率,提升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杨燕.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ICU 患者家属心理问题的改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32-34.
[2]丁磊,丁敏,朱建华.ICU 患者家属需求评估及支持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953-955.
[3]陆柳雪,陆青梅,陆小妮,等.心理护理对危重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态影响的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101-102.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ICU探视制度对患者及家属的影响,需要了解!
关注“ICU护理之家”,你的眼睛会发光!
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侵入性插管多,机体免疫力低下,是医院感染高发人群。同时,患者病情变化快,随时面临死亡,患者和家属都体验着巨大的恐惧、焦虑所带来的压力。目前ICU病房中家属探视制度通常是以医院的规定或惯例为依据的,而不是根据患者及家属的要求。我们就ICU探视制度的现状、原因、患者及家属的态度及需求、改进方法等方面进行如下简单阐述与分析。
1 ICU病房的探视制度现状
目前国内医院的ICU病房均限制或谢绝家属探视,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环境污染
ICU的住院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易遭受获得性感染,加重原发病。因此,ICU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尽管探视对患者及家属都是一种迫切的心理需求,但其导致发生院内感染的潜在危害却不容忽视。
1.2 影响医护工作
从医疗角度上来说,禁止陪护并限制探视时间,有利于医护人员集中精力进行诊治和抢救,提高工作效率。但家属由于不懂得医学专业知识,往往容易产生对病情的过度关注、担忧,希望医护人员多加关心患者。这种心理会影响到医护人员正常的工作程序,或使之产生对这一患者相对厌倦的心理。
1.3 病区环境
良好的休息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家属的探视,说话对于ICU中其他患者是噪声。ICU的患者病情危重,加之要经常接受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休息时间少并且质量较差,家属的探视行为对其他患者甚至被探视者都是一种干扰。
2 患者及家属的探视心理
2.1 ICU患者家属希望陪护的主要原因
2.1.1 家属方面
主要是因为对患者在ICU的病情、治疗、护理措施及自己的亲人是否得到良好的照顾等情况不了解,加之承担较高的医疗费用,由此而产生怀疑态度。亲自陪伴患者则能使家属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在心理上得到安慰,缓解家属因等待患者消息时的焦虑,减少等待过程的痛苦。ICU患者家属一致认为,探视也可以为清醒患者提供心理上的支持,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2.1.2 患者方面
家属在身边可使患者感到舒适、安全、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减轻紧张恐惧心理,不至于产生孤独,与世隔绝感。
2.2 对陪伴制度的看法及期望
①希望护士做好患者的各项护理工作好的护理质量是使患者及家属放心的根本,其中包括过硬的护理技术和良好的服务态度。②希望能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转归。家属最关心的是与患者生命密切相关的内容,护理人员在做好护理工作的同时,还应及时与家属沟通。③希望能适当放宽探视制度。医院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开设探视通道,在不影响正常治疗护理工作的情况下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
3 改进方法
3.1 营造良好的病区环境
医护人员可以为患者准备图书、杂志,允许患者使用耳机、收音机,以调节过度紧张的ICU气氛,引导患者进入放松状态,减轻精神心理压力,从而改变枯燥无味的ICU生活。各种仪器设备摆放整齐,暂时不用的仪器尽量避开患者视线,以免造成患者不必要的恐惧。协助患者取舒适的卧位姿势,做好晨、晚间护理及各种基础护理。
3.2 营造良好的治疗护理环境
抢救患者或做生活护理时要尊重患者,尽量减少暴露部位,避免患者感到有失尊严而致抑郁和消极,必要时应用屏风遮挡。有条件者将稳定期患者与危重患者隔开,使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下早日康复。
3.3 营造良好的室内小气候
保持病室内适宜的温度、湿度、有效的空气流通,提供良好的室内小气候以利于患者恢复。
3.4 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为了监护的需要,ICU中24h都使用人工照明,多数患者都不习惯在明亮的环境中入睡,因而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因此,夜间在不影响监护工作的前提下,尽量将室内光线调整至适当亮度,以利于清醒患者入睡。
3.5 减小噪音
噪音可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可以刺激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压力感和焦虑感加重。噪音来自运转中的仪器设备及工作人员的交谈。因此要求医护人员正确认识睡眠对危重患者精力储备的重要性。将报警系统音量调至合适大小,负压吸引器不用时及时关闭。做各种操作时做到四轻,尽量做到治疗护理集中进行,刺激性操作应尽量安排在不影响患者休息的时间内。
3.6 制度改革
每天固定时间透过玻璃窗相互看望,可有效提高家属的心理承受能力。让家属确信患者已受到很好的照顾,也进一步理解和支持护理工作。
3.7 探视前的准备
在家属探视之前,首先要为患者做好各种准备:完成体表清洁工作,创口的换药,引流管的更换等,使患者处于良好的外表形象。其次是环境的准备:医务人员要尽力使病房清洁,整齐,减少不良环境对患者及家属的恶性刺激,使患者家属信任。再次是医务人员的准备:利用家属探视的机会,积极主动地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
4 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态度及技能
4.1 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
ICU紧张的工作环境及对护士素质要求的高标准,本身就使护士长期承受身心二方面的压力,家属的参与会使他们无形中感到受人监督,加重心理负担,影响对治疗、护理的顺利实施。因此,在实施家属探视制度的同时,也要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以及承担压力的能力。
4.2 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端正服务态度
过去ICU护士总是将所有精力放在患者生命的挽救和病情监测上,忽视了患者心理和情绪变化以及对患者亲属的帮助。实际上,护士在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和改善患者及家属心理状态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4.3 提高护理技能,让患者及家属感到放心
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家属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加强医务人员的操作技能训练,各种急救药品,药品要做到100%的准确到位,仪器设备随时处于完好状态,确保抢救及各项技能操作顺利进行,从而避免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练好过硬的基本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ICU患者的心理护理已势在必行。我们应结合中国国情,适当施行探视制度。在严格执行消毒隔度制度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家属的积极作用,满足患者情感和精神上的需要,给患者以支持和力量,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熟练掌握监护急救技能,将家属带来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
1.“菜单—护理杂志”分类阅读历史消息。
2.“菜单—微服务—微书屋”浏览推荐书籍。
3.“菜单—微服务—微会员”加入我们圈子。
4.投稿请寄邮箱。
5.商务合作请加QQ:。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环境对患者的影响应该是很大的,请问家属可以怎样帮助乳腺癌患者有个好的治疗环境?
12-06-21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应该怎样帮助他恢复
专辑:精神分裂症
扫描二维码获取播放地址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应该怎样帮助他恢复
杨发辉-重庆精神病院-心理危机干预中心
视频摘要:家属对精神病人康复期的应该是关心的,主要是督促他服药。这个病绝大多数需要终身治疗的。家属应该了解病人,吃了什么药,每天吃的剂量,吃的种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六楼后座2家属谢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