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久弥新是什么意思香,

“那”文化:一张积淀千年历久弥香的名片
“那”文化:一张积淀千年历久弥香的名片
隆安县荣获“中国那文化之乡”美誉
www.   日 09:31:47 星期一  来源: 南宁日报
“那”文化民俗巡游。
授牌仪式。
一座城市因文化而有内涵,文化浓郁的城市常让人敬仰和向往。6月20日,在“中国那文化之乡、中国嘹啰山歌之乡、中国八音文化之乡”命名授牌仪式上,隆安县被授予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颁发的“中国那文化之乡”称号。“中国那文化之乡”这块沉甸甸的牌匾,积淀着千年文化,散发出浓郁芳香,正成为隆安县一张新的国家级名片。
“那”古老遗存见证稻作文明
走在隆安县城里,我们常常遇到许多以“那”字命名的地名:那桐、那门、那元、那重……这些带有“那”的名字,令人好奇,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带‘那’的地名,这个‘那’是什么意思?”原来,“那”在壮语中即“稻田”之意,作为壮族稻作文化发祥地之一的隆安县,拥有得天独厚的“那”文化资源,具有丰富多彩的“那”文化遗存,与稻作文化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见证着隆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
在“那”文化圈中,隆安县是“那”地名最密集的地区。全县含有“那”“纳”地名的自然村屯共138个,被收入张声震主编的《广西壮语地名选集》有17个。有学者认为,“那”(田)是伴随着稻作农业的生产而出现的,是稻作文明的产物和标志。而以“那”命名的一个个地名,则是把这一标志变成一个个活化石。“那”字地名的出现,是与稻作农业的出现联系在一起的,是稻作文明出现的历史印记,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壮族稻作农业文化的本来面目。
近年来,隆安县境内相继出土了大石铲、牙章、遗骨等古文物,比较典型的遗址有大龙潭遗址、谷红岭遗址等。据《文物》杂志1978年第9期刊载的“桂南出土石铲地点统计表”,文中列有大石铲出土的地点共60处,当中仅隆安县就占了15处,占总数的25%。大石铲的大量出现,表明当时农业经济的发展及耕作技术的进步。这也表明,在隆安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使用大石铲的居民已过着相对长久的定居生活,开启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稻作农业。
在隆安县境内,还发现中国最古老的原始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原产地在该县的野生稻被列入优异品种的达33种,表明隆安是广西普通野生稻多样性的中心。同时,隆安有很多风俗习惯与水稻息息相关。多个地方的人生礼仪如满月礼、婚礼、寿礼、葬礼等,都与稻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流传已久的节日都与水稻有关,有的是为种植水稻的农具而举行,有的是为祭祀稻神而举行,有的是为祭奠帮助人类渡过种稻难关的异类而举行,有的则是为祈雨种稻而举行。比较著名的节日有那桐“四月八”农具节、乔建“六月六”芒那节等。隆安壮族崇拜多神,很多信仰习俗都与稻作农耕文化有密切关系,最为典型的是蟾蜍崇拜、鸟崇拜和蛇崇拜等。
“隆安有着其他地方少见的稻作文化厚度,是壮族乃至中国稻作文化最集中、最灿烂的展示点,是个大亮点。”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中国稻作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梁庭望如是说。
“那”民俗文化得到传承发展
稻草龙舞、巡游赐福、钻关脱难、稻神祭、百家宴……今年城厢镇的“稻神祭”民俗庆典活动日,一批具有浓郁隆安“那”文化特色的表演,让人们领略了隆安县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据悉,“稻神祭”是隆安县传承了6000多年的传统民俗活动,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是隆安县和广西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该遗产已于2010年5月被自治区和南宁市列为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把城厢镇江滨路的关帝大王庙定为“稻神祭”传承基地。
近年来,隆安县始终把“那”文化的研究和开发作为文化强县的重要内容来抓,引导办好每年的那桐“四月八”农具节、城厢“稻神祭”节、乔建“芒那节”、雁江传统龙舟比赛等民俗传统节庆活动,吸引了众多区内外的专家和游客,还整合资源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以那桐“四月八”农具节为龙头,带动各个乡镇民族传统节日活动的开展,建立了以乡镇级为保护小组领导机制,组织指导各乡镇传统节日的开展,还给各乡镇传统节日打造文化品牌制定时间表,争取每年都能打造出一个文化品牌,5年内把全县具有传统节日基础的乡镇办成传统节日文化乡镇,打造民间传统节日文化品牌,促进隆安非物质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和文化旅游事业繁荣发展。
同时,该县通过歌曲、舞蹈等形式进行展示,使其成为隆安最灿烂的文化符号,并充分利用和开发民间艺术资源,扶持本土文化团体发展,精心策划组织大型节庆、文艺展演等文化活动载体,通过组织本土艺术家进行创作、编排文艺节目,选用本地演员进行演出,确保原汁原味的“那”风情,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和基层文化活力。2012年,该县出版了第一本本土作家散文集——《那之韵》,以散文的形式对“那”文化进行大量宣传。该县还创作了《隆安四月八》等本土歌曲,编排了《那之韵》《娅王赐福》《那地娅》等十几个本土歌舞节目。这些歌舞节目在各种场合演出,有的还参加比赛并获奖。
“那”民族品牌催生“文化之乡”
近年来,隆安县在开展培植文化产业、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工作中,找准工作定位,创新发展理念,切实做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引导,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逐渐进入佳境,为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拓宽渠道,也为成功申报“中国那文化之乡”奠定坚实的基础。
该县积极组织宣传、文化等部门不断加大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搜集、整理、申报和保护工作力度,通过逐级申报进入保护名录、“以演促保”(在民间表演的基础上,通过艺术加工参加各级各类文艺演出)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大量的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各级和相关部门通过切实努力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使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整理发掘出来,犹如浮出水面的睡莲,分外引人注目。该县已对收集到的非遗线索1180条资料进行精心整理,并做好资料照档,建立电子文档信息库和汇编等各项工作。目前,已有“那桐农具节”“红良壮族打铁技艺”“稻神祭”“壮族九莲灯”“壮族亥日”等5个项目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尤其是“那桐农具节”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该县还积极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2012年成功举办了首届“那”文化旅游节,数千名境外游客、近万名国内游客相聚在“那”文化绽放的地方,感受着“那”山“那”水“那”人的独特魅力。通过文化旅游节向外界展现隆安壮族古老的稻作文化,宣传独特的“那”品牌和“那”文化。2013年,该县又积极申报“中国那文化之乡”工作,专门成立相关工作小组,落实专项申报经费,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准备,评审组专家通过听取专题汇报,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考察,认为隆安“那”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包括节日习俗、手工艺、农具的生产、饮食、民间文艺,外延广泛,内涵深厚,对于稻作文化来说非常有代表性,一致同意授予隆安县“中国那文化之乡”称号。今后,隆安县将以成功申报“中国那文化之乡”为契机,全力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努力做大做强 “那”文化产业,以文化大繁荣促进经济大发展。
从大石铲、野生稻,到贝丘墓、石桅杆;从“稻神祭”“麒麟舞”,到“农具节”“芒那节”;从榜山文塔、惠迪公祠,到孔明井、九门桥……几千年的历史积淀造就了隆安风景“那”边独好的文化资源。随着“那”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那”文化品牌已逐渐形成,隆安“那”之都散发出的“那”味记忆,历久弥香,已深深牵引撼动着越来越多的人,“那”的魅力正在蔓延开来。(李立辉 黄初艺/文 何宏生/图)
责任编辑:王志伟曾饱经沧桑 现历久弥香
09:24 来源:瑞安日报
浏览:2442
&&发表评论
  古籍室
  古籍室门口
  管理员在整理书籍
  提起古籍,你想到什么?线装书、破损的封面、发黄的纸张?来到瑞中的古籍室,你就会明白,能在现在看到持久弥馨的古籍,是需要下大力气保护的。
  瑞安中学前身为学计馆,创建后就设有书报借阅室,后成为了瑞中图书馆。经历漫长一百余年,现藏有古籍14797册,在省内各大中学中,古籍储存量居于前列,其中有1800多册善本。
  在这新建的古籍室里,有着先进的设备,有着专业的管理人员&&近日,记者走进瑞中古籍室,赏景品书析保护&&
  [现在篇]
  阁中弥留檀木香
  驱车前往瑞安中学,一上校图书馆五楼,便能看到一块木质门匾,上书绿色大字&&古籍室。
  走进室内,先进入的是占地约50平方米的阅览室。左边摆放着3张木制桌子,配上12把同一款系的椅子。靠门的一张桌子上放置着工作人员使用的电脑和一台古籍普查用的摄像稿台。
  穿过右边并列的两扇镂空木制门,门匾上分别写着小篆体的&追远&、&退思&,入眼便是一套好像古代官员处理公务的文案桌,后面立着4个樟木书架,内放置着线装书,书架上刻有&瑞安公立中学堂&。书架旁的案台上,放有温湿度测量表。阅览室内共开4扇窗户,内窗为木雕镂空花窗,外窗为常见的横推式玻璃窗。阅览室,古香古色并简朴大气,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类似于清凉油的草药味。
  推开进入藏书库的门,那股草药味分外浓郁,并混有淡淡的樟木香。工作人员介绍说,这类气味是由樟木书架散发的。走在走廊,隔着两扇粘着木雕花样的玻璃窗,便能看到一列列排列整齐的38个樟木书架,内里分门别类放置着各类古籍。
  走进书库内,便能听到呼呼作响的声音,这是正在运作的除湿机。抬头发现红彤彤的,像大红灯笼的灭火装置。各个书架内还安装着防紫外线的灯管。一旁堆放的2个书箱和3个书柜旁的镂空书架上,放置着温湿度监控仪。整个书库完全密封。
  护古籍不遗余力
  瑞中校长陈良明介绍,1979年,瑞中曾经请来原副校长王从廉同志负责整理古籍。王从廉是浙大历史系毕业生,对古籍的整理保护有着系统的知识。当时他开展了清理粗分、分类入架、查漏补缺、登记造册等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辛勤劳动,井井有条,重新发挥了祖国文化遗产的应有作用。但之后,再也没人对古籍进行系统的整理和保护。
  &眼看着古籍堆在书架上,逐渐发霉、破损,甚至不少古籍虫蛀现象非常严重,有的书因挤压已破损成团状,有的书页或黑、或褐、或黄,轻轻一碰就会破裂成屑状,瑞中的教师们都很心痛,于是,想着在图书馆中专门开辟一个版块,用来保存古籍。&陈良明说。去年上半年,特意在图书馆五楼装修了古籍室,在下半年间对古籍清理,重新排序,将书籍从六楼移下,今年4月份古籍室开始投入使用。
  古籍室书库内安装着空调和除湿机,让书库的环境处于最适宜古籍存放的温湿度(温度15至22℃,湿度45至60%)。书库内安装防紫外线装置,悬挂式七氟丙烷自动灭火装置,库房监控系统,专门防虫的樟木书架、书箱以及灵香草。
  有了适宜的环境,古籍还需专业人员打理。为此,陈良明特向市里申请,特批了一个名额,聘请了浙师大研究生陈伟玲老师,专门负责古籍的相关整理保护工作。
  陈伟玲,原先已在温州图书馆古籍部工作6年。陈伟玲每天都要在上午上班前检查书库温湿度,调节各项仪器,尽量确保古籍处在最舒适的环境。
  陈老师说,在梅雨季节要尤其注意湿度的调节。除了保护工作,陈老师还要对古籍进行普查,对反映古籍的版本信息,破损程度进行拍照和记录。对于相对珍贵的古籍善本,进行申报,让其录入古籍名录,并接待古籍爱好者。
  [历史篇]
  成立于维新时期
  据史料记载,1896年面对清政府昏庸腐败,丧权辱国的政局,&维新变法,科学救国&的呼声日高。当时瑞安的维新人士,一代经学大师孙诒让和&强学会&会员黄绍箕团结地方一些进步绅士,亲自拟订章程,捐募款项,于1896年在卓公祠(现瑞安老党校校址)创建了学计馆。馆里设有书报借阅室,除了藏有中西算学外,还备有付兰雅、李提摩太等中译化学、物理、博物类书籍,供师生借阅。当时瑞安还没有邮电局,这些书报均是委托在外地工作的及外出办事的瑞安人带来的。
  1902年,学计馆与项调甫、项申甫合办的瑞安方言馆(1897年)合并,把普通学堂书报供阅室升级为图书室。内备严复译的世界名著和中国人写的科学书籍。这时,图书馆设立书报经理处,代本县读者向杭州、上海等地订购新书《科学书》和报刊《新民丛报》《申报》等。那时候,汪康年、梁启超、黄遵宪同任上海时务报编著。
  据当时上海时务报馆统计,订购《上海时务报》数量最多的是瑞安。这时候,孙诒让对图书室相当重视,除了向地方上捐募款项添置图书外,还亲自向图书室捐了一些书,这个时期图书馆是一个兴旺时期。
  1906年清廷被迫废除科举考试,颁布学制,兴办学校的风气大开。在&普通学堂&的基础上,恢复发展,改为瑞安县公立中学堂。校址由卓公祠迁到县学(现市实验小学),地方人士推孙诒让担任总理。在他主持下,既充实图书设备,又仿日本中等学校设备标准,化五千银元购置理化仪器。
  &在校内开辟专室陈列,如此一套设备,在当时全省各府中学,是不多见的。&陈良明说。
  1908年孙氏逝世。士绅陈蔽宸(介石)主张把学校停办,而项崧(申甫)主张续办,主存主废两派意见一时无法统一。后由项调甫、申甫兄弟捐资续办,将学校改为私立,校址迁到范大桥项氏宗祠(现玉海实验中学范大桥校区)。因第一届毕业生经省派员会考,成绩及格,恢复为公立。辛亥革命后,县议会将该校改为县立,定名为瑞安县立中学校,校址仍设在卓公祠。
  陈良明说,在这变迁中,瑞中的图书室时断时续,设置的图书时增时减。学生中有自发的&读书会&组织,互相交换书籍报刊。
  图书馆历经磨难
  参考史料,并根据陈良明的介绍,记者的眼前呈现出一幅幅瑞中图书馆历经磨难的景象:
  1931年胡旭先生当校长时期,学生胡&&因学期考试不及格,思想不通,放火烧掉图书室被判刑,学校图书室又没有了。
  1934年王锡涛先生当校长期间,因教学的需要,又成立了图书室。在学校经费困难的情况下,也设法购置一部分图书和报刊供师生阅览,规模不大。
  1939年,王超六先生担任校长时期,他向社会上热心教育的人士征集图书,力求充实图书。当时黄氏后裔黄宗洲将其祖父黄绍弟之藏书,慷慨捐赠给瑞中图书室,由工友吴鹤卿(温州人)负责整理,装订补充,斐然可观。并且添购了开明书局出版的中学生读物,供师生借阅。
  1941年,&四&一九&事变起,图书室和仪器室的门窗板壁茫然无存,无一幸免。
  1942年,王超六校长发动学生捐募,由己巳届毕业的校友陈桑发起,曹启容慷慨捐助,建造己巳图书馆,位在西岘山上。本县热心教育的人士项骧将留学美国时的&西书&(西方国家科技方面书籍)慷慨捐赠陈列在己巳图书馆中,当时图书女管理员叫林慧钗。
  1944年,遭到日本飞机空袭和步兵登陆的威胁,学校迁往马屿常宁寺,图书和仪器也迁运到常宁寺和碧山去了。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金荣轩先生任校长期间,很重视图书室工作,不断扩充图书设备,购置了商务万有文库一二集简编,至今还存在瑞中图书馆,当时总共图书有2229册。
  1946年以后,由于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内战,经费非常困难。到解放前夕,图书室里的图书又变成寥寥无几。
  1951年,王从廉老师担任副校长时,国家正处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民党只留下一个烂摊子,学校提出向工农开门的方针,大批工农子女成绩优异的涌进瑞中,图书设备必须要添置,在学校经费困难的情况下,领导还是挤出一定数量的款项去购买书籍,同时还收进了二批古籍书。
  [意义篇]
  藏书唯愿德馨明
  曾经,瑞中的书籍,对当时的学子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1954年,项维新调入瑞中任校长时,购买大量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的书籍,如苏联卫国战争中的英雄《卓娅与舒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董存瑞》、《黄继光》等,每种书大多购55至60本,分发给各班,定期交换,各班则选出热心负责的同学担任管理员。各班都学英雄争三好,同学们都涌进图书馆借描写英雄的书,每种五六十本还不够借。
  那时技术革新之花在瑞中盛开,各班都有好几个兴趣小组。1958年高一(4)班就有酿造、农药、教具、栽培、饲养等兴趣小组,同学们想试验高质量的产品,纷纷到图书馆借科技书籍。有不少同学到图书馆借相声、快板、三句半、舞蹈等书,排练节目在校内外宣传演出,校园里歌声响彻云霄;每当校运动会召开,又有爱好体育的同学到图书馆借阅体育之类的书。
  现在,瑞中收藏古籍,是对孙衣言先生桑梓之志的传承与发扬。孙衣言在《玉海楼藏书记》里写的一段话:&乡里后生,有读书之才,读书之志,而能无缪我约,皆可以就我庐,读我书,天下之宝,我固不欲为一家之储也&。孙衣言、孙诒让父子两代人热衷于藏书,虽很多是为著书需要,但更多也是为了同乡的读书人能够读到好书。
  陈伟玲老师说,瑞安中学前身为学计堂,是教书育人之地,更是望读书人能看到更好的图书,能对学生开阔眼界,提升自身修养,知史明理,开拓创新,能够开眼看世界,走出救亡图存之路,为中国的发展顶起一片天。所以瑞中图书馆的藏书日益增多,留到今日。
  陈良明表示,现图书馆里的古籍虽虫蛀,虽破损,但依旧是中华文化精华的体现。以史为镜、博古通今、上下求索乃读书人所要做的。而古籍则是媒介,是能让学生摒去糟粕,汲取精华,明德扬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古籍,见证了瑞安中学风风雨雨百年的历程,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瑞安中学收藏的古籍,也为诸多文学爱好者提供了方便之门。为他们的研究,创作提供了实际的素材和范本。书中暗藏的黄金屋,光华内蕴的颜如玉也将由他们挖掘与发扬。
  与古籍室的缘分
  俞海(作家、文化学者):借阅古籍用于研究
  今年8月,我在着手写远征军炮兵上尉的传奇人生,来到瑞中查档案,因为这位炮兵上尉金组民曾在瑞中就读。成功寻到相关资料后,听介绍说瑞中成立了古籍室,于是我马上到古籍室参观阅览。
  我对这里的地方文史方面的内容最感兴趣,当天时间有限,仅大致浏览了一下,接下来要有时间,将经常会去该阅览室仔细研读,好吸收一些古籍的营养。
  实际上,在瑞安中学古籍室成立前,我就曾来到这里借阅过辛亥革命回忆录方面的书籍,收获颇丰。当时我曾觉得古籍就这样堆放着,没有加以利用,有点可惜,古籍室的成立为古籍利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网友@绕水人家(校友):增加古籍室文化元素
  对瑞中古籍室而言,我算是一个有缘人,也是一个幸运者。
  我曾经和篆刻前辈许大钧先生合作,他刻印文,我刻边款,作为我们给母校百十周年华诞的共同礼物。正是这个缘故,陈良明校长于4月份打电话约我给古籍室刻方收藏章。我近年来刻印极少,深惭艺劣不堪示人,几不为人操刀勒石。陈校长说,一定要校友刻的才有意义。有感于他恳切言辞,我答应以两月为期&交货&。
  大约一个多月后,我送印章去瑞中,陈校长带我参观古籍室。后我颇为自豪地在微信上发了一组樟木装修的古籍室图片,并感慨地说:&初见群籍,只愿作蛀书虫矣!&而一位天天在学校里的瑞中老师跟帖说自己&都没去过呢&。哈!
  刻了方印章,与瑞中古籍室结上了缘,而此印今后或许要跟这么多古籍一道流传下去,岂不是幸事一桩哉。
  陈良明(校长):保护好,进而利用好
  古籍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瑞安是文化大市,要充分利用好古籍,为文化大市添砖加瓦。古籍保护,现在正在做,古籍室成立后,如何利用好古籍,是最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
  目前,学校已开发出校本课程&&《永嘉学派》,让学生们自主选择,届时,可组一个十几二十几人的小组,允许去进入古籍室,借阅古籍。一个小组当中,哪怕将来有一位学生成为这方面的专家,成为传统文化的传人,那么我们的做法就成功了。
  不仅仅是古籍,瑞安的其他文化遗产、其他文物,同样也需要保护和传承,希望有了瑞中古籍室的示范作用,每个人、每个单位、每个部门都能为恢复和保护先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做些努力。
  看,这里有这些特色古籍
  年代最久远:《类经》和《新刊性理大全》
  《类经》(明刻本)和《新刊性理大全》(明建邑书林安正堂刘莲台刻本),是瑞中古籍室中年代最为久远的藏书。大部分册数保存完整,但由于年代久远,该古籍保存相对较差,书体上有着难以计数的虫蛀,纸张脆弱,稍一抖动便会造成破损和破裂。
  《类经》是一部医经著作,为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继隋代杨上善《太素》之后,对《内经》进行全面分类研究的又一著作,他将《灵枢》、《素问》分作十二大类,三百九十节,共计三十二卷,全书多从易理,五运六气、脏腑阴阳气血的理论来阐发经文蕴义,颇能启迪后人,深为后世所推崇。张景岳非常重视《内经》,对《素问》、《灵枢》进行了30多年研究,根据个人体会,以类分门,撰成《类经》32卷。后又以图解形式阐述《内经》中运气学说,编成《类经图翼》11卷,阐发&医易同源&原理写成《类经附翼》4卷。
  册数最多:《通志堂经解》
  《通志堂经解》是瑞中古籍室中册数最多的一部古籍,现存的共计388册。该书在古籍室中保存尚为完好,但书体上有不少虫蛀。
  《通志堂经解》是清代最早出现的一部阐释儒家经义的大型丛书,收录先秦、唐、宋、元、明经解138种,共计1800卷。纳兰成德是辑刻《通志堂经解》的倡始者、资助者、和参与者。在他编校《经解》过程中,得到了徐乾学、朱彝尊、严绳孙、顾湄、陆元辅的悉心指导和大量帮助。《通志堂经解》一经问世,就引起人们的重视。从内阁武英殿到厂肆书籍铺,一版再版。经师、通儒都以拥有这么一部大型丛书为幸。尤其是乾隆皇帝,认为&是书荟萃诸家,典瞻赅博,实足以表彰六经。&因此,他借助编修《四库全书》之际,命令馆臣将《通志堂经解》&版片漫漶断阙者,补刊齐全,订正讹谬,以臻完善。&并作为《四库》底本刊布流传,用以&嘉惠儒林&。
  瑞安名家所著:《水心文钞》
  《水心文钞》为宋朝出生于瑞安的水心先生叶适撰。后在清朝康熙年间,浙江淳安的方婺如从《水心文集》中选辑出《水心文钞》,共十卷,录文284篇,乾隆五十四年(1789)桐乡叶良球发行,卢文诏作序。《水心文集》,由门人赵汝谠编次刊行,采用编年法。文集中收录在叶适讲学期间所见到的民间大家所作札、状、奏议、记、序、诗、铭并杂著,共计百余篇。其文&本之圣哲而参之史&,所论鸿博精当,可谓大成。(记者 黄丽云 实习生 王瑞琪)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声明:凡本网注明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评论 (0)
您还可以输入字
地址:温州公园路日报大厦1204室&&& 值班电话:0 0
Copyright & 2009 -
.cn. All Rights Reserved
瓯网1号客服:
瓯网2号客服:历久弥香 7款留香时间超长的香氛新品_新浪女性_新浪网
历久弥香 7款留香时间超长的香氛新品
  导读:春天的新气味又将人带回了不同的回忆里面。女士的心随着不同的香氛而带有不同频率的跳动。感性的女士愿意买下让自己心动的香氛,为能够把喜爱的香氛穿在身上而心情愉悦。可是总有些烦恼:虽然气味与自己有一定的默契,但是即便涂抹在易带出香的部位,却在很短的时间后就不再闻到了。留香时间是女士挑选香氛的一个重要看点,因此我们介绍七款口碑相传留香时间较长的香氛春夏新品。在活力绽放的春夏,我们为你而努力。
VERSACE BRIGHT CRYSTAL晶钻女士香水
  VERSACE BRIGHT CRYSTAL晶钻女士香水
  价格:620RMB/50ml
  香调:花香,果味,麝香韵调香水 &&&&&&&&&&
  前调:柚子,冰爽韵调,石榴
  主调:牡丹,木兰花,荷花
  基调:桃花心木,植物琥珀,麝香
VERSACE BRIGHT CRYSTAL晶钻女士香水
  推荐理由:充满感性,水晶般透明的香水瓶,明亮而轻快:宝石般珍贵而美丽的香水瓶以及清新,充满活力的花香韵调香氛。迷人而艳丽的香氛,献给那些强势而自信,柔媚,充满感性而迷人的VERSACE女士。
Salvatore Ferragamo ATTIMO
  Salvatore Ferragamo ATTIMO
  价格:840RMB/50ml
  香调:花香绿香木香调
  前调:金橘,苹果梨,莲花
  中调:栀子花,牡丹,鸡蛋花
  基调:麝香,广藿香,雪松
Salvatore Ferragamo ATTIMO
  推荐理由:ATTIMO,英文翻译为“Moment”,瞬间,这款奢华淡女香誓要将生命中最珍贵最难忘的时刻和这动人的隽永花香完美结合,用最尊贵、优雅性感的瞬间来谱写意大利式的经典与永恒,是菲拉格慕香氛世界难得的可贵的香氛之一。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京 东 价:
¥40.80 [8.2折][定价:¥49.80]
温馨提示:
其它类似商品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历久弥香:全球名车故事汇
查找同类商品
一段岁月,一部历史,涌现出一个个经典的世界汽车知名品牌。熟悉它们的人似乎能够熟练地说出它们的经典车型,但却并不完全知晓这一个个品牌背后的故事。究竟那些成功的汽车品牌经过了怎样的岁月磨砺,才有今天的辉煌成就?又是什么原因造成那些失败的品牌选择重组或被兼并?在这些品牌走过的岁月里,又有哪些经典车型让人难以忘怀?在这里,不仅有
50个至少有50年历史的汽车品牌,而且还有50段历久弥香鲜为人知的故事。
《历久弥香:全球名车故事汇》的编者精选了50个超过50年的汽车品牌,从搜集每个品牌的发展故事,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到最终成品,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在讲述这50段汽车历史时,可以从中了解了更多汽车品牌知识以及品牌背后鲜为人知的趣闻轶事。
当我们翻阅这本书时,仿佛被拉回到那些特定的时间里,与创立这些知名汽车品牌的主人公一起研发新车型,一起投身于汽车事业中,奉献我们的青春。我们与他们一起打造新车型,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李景升,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世界汽车》杂志主编,对全球汽车品牌和汽车产品有着深入的了解。
《世界汽车》杂志于1970年创刊,原名《国外汽车》,中文核心期刊,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管、主办,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汽车专业杂志之一。
不了情&&奔驰BENZ
复苏的顶级豪华&&迈巴赫MAYBACH
&众&望所归&&大众VOLKSWAGEN
香醇百年&&奥迪AUDI
无畏无极&&保时捷PORSCHE
运动中的奢华&&宝马BMW
欧洲之宝&&欧宝OPEL
狮王历程&&标致PEUGEOT
沧桑岁月&&雪铁龙CITROEN
浪漫激情&&雷诺RENAULT
缔造传奇&&福特FORD
百年沧桑&&奥兹莫比尔OLDSMOBILE
野性十足&&道奇DODGE
系出豪门&&凯迪拉克CADILLAC
金色盾牌&&别克BUICK
生死恋歌&&庞蒂克PONTIAC
以总统之名&&林肯LINCOLN
汽车王朝&&通用GENERAL
恋上金领结&&雪佛兰CHEVROLET
代言越野&&吉普JEEP
美国派&&克莱斯勒CHRYSLER
百年寂寞&&沃克斯豪尔VAUXHALL
独一无二&&劳斯莱斯ROLLS-ROYCE
精灵&&奥斯汀AUSTIN
汽车教父&&名爵MG
展翅翱翔&&阿斯顿&马丁ASTON
速度与豪华的梦想&&宾利BENTLEY
颠沛流离的豪门家族&&罗孚ROVER
很多人,很多事,犹如过眼烟云,转瞬即逝;而有些人,有些事,却如窖藏佳酿,历久弥香。岁月仿佛被风无声无息地吹走了,猛然回首,不尽春秋。一支笔,试图记忆那些轮回的岁月痕迹。
朴实的文字,只是为了表达对那些岁月的不了情。
《历久弥香:全球名车故事汇》的写作初衷,就是希望能够让同样热爱汽车,渴望了解世界汽车品牌发展历程的人,和我们一起见证这些经典品牌的点滴,为此,我们精选了50个超过50年的汽车品牌,从搜集每个品牌的发展故事,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到最终成品,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在讲述这50段汽车历史时,我们从中了解了更多汽车品牌知识以及品牌背后鲜为人知的趣闻轶事。
当我们翻阅这些尘封往事时,仿佛被拉回到那些特定的时间里,与创立这些知名汽车品牌的主人公一起研发新车型,一起投身于汽车事业中,奉献我们的青春。我们与他们一起打造新车型,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当然,所有的创造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也遇到了挫折,但是他们没有放弃。于是,成就了奔驰、劳斯莱斯、法拉利等知名品牌。还有一些品牌,它们的名字并不广为人知,如奥兹莫比尔、沃克斯豪尔、罗孚等,它们也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有的退出了历史舞台,有的被收购。
这不仅仅是一次对汽车品牌知识的整理,更是一次对执着追求的膜拜。每个品牌的创始人都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汽车梦,也正是因为这些梦想,他们坚持着,奋斗着。他们的成功源于坚持不懈,他们的坚持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整个世界汽车行业也因此壮大。而今,当汽车真正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代步工具时,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这些汽车品牌的发展之路,除了感慨之外,更多的是感谢。我们将这些感谢化为文字,于是成就了本书。
《历久弥香:全球名车故事汇》内容相关
《历久弥香:全球名车故事汇》的编者精选了50个超过50年的汽车品牌,从搜集每个品牌的发展故事,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到最终成品,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在讲述这50段汽车历史时,可以从中了解了更多汽车品牌知识以及品牌背后鲜为人知的趣闻轶事。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七日畅销榜
新书热卖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久弥新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