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鼻疽铜绿假单胞菌菌的抵抗力如何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年第06期 作者:顾晓;瞿慧;杨涛;洪云超;金叶;
马鼻疽的检疫及其注意事项
马鼻疽(Glanders)是由假单胞菌科假单胞菌属的鼻疽假单胞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主要流行于马、骡、驴等马属动物。以在鼻腔、喉头、气管黏膜或皮肤上形成特异鼻疽结节、溃疡或斑痕,在肺、淋巴结或其他实质气管发生鼻疽性结节为特征。本病无季节性,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新发地区多呈急性、暴发性流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1,2]。早在1956年,马鼻疽曾在我国大范围暴发流行,给养马业和农村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危害公共卫生安全。之后由于认真贯彻了预防为主的方针,对鼻疽普遍采取了“定期检疫,分群隔离,划地使役”的防治措施,取得了显著成绩,有些地区已基本上控制或消灭了马鼻疽[3]。但进入21世纪以来,据新华网报道,2010年马鼻疽在中东地区多个国家传播,而当地卫生部门对其马鼻疽的防治准备不足。可想而知,马鼻疽的防控存在着潜在的巨大隐患。同时我国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养马潮,发达的高速交通网络给马匹的调动带来了便利,但同时对防控“马两病”也带来了不利因素。针对这一现象,自2......(本文共计1页)
相关文章推荐
《四川畜牧兽医》2004年12期
《吉林畜牧兽医》2004年11期
《养殖技术顾问》2005年04期
《中兽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农技服务》2006年08期
《中兽医医药杂志》2007年01期
《新疆畜牧业》2007年04期
《山东畜牧兽医》2007年05期
《云南畜牧兽医》2008年06期
《中国畜禽种业》2009年06期
《云南畜牧兽医》2011年03期
《吉林畜牧兽医》2013年04期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2年00期
《辽宁畜牧兽医》1994年01期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1994年05期
《中兽医医药杂志》1994年04期
《云南畜牧兽医》1999年04期
《中国兽医杂志》2000年02期
《中国兽医杂志》2000年05期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出版:中国畜牧兽医文摘杂志编辑部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马鼻疽防治技术规范——所有资料文档均为本人悉心收集,全部是文档中的精品,绝对..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马鼻疽防治技术规范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疾病名称:
疾病别名:
疾病部位:
--请选择--
科室分类:
--请选择--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康复医学科
麻醉医学科
介入医学科
医学影像学
--请选择--
传染危重室
--请选择--
--请选择--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康复医学科
麻醉医学科
介入医学科
医学影像学
--请选择--
传染危重室
--请选择--
*疾病内容:
  绿脓假单胞菌(以下简称绿脓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能活动的杆菌,它是一种机会性病原菌,常可引起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疾病鉴别:
  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等感染相鉴别。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
  肠杆菌感染:包括一大群生物性状相似的革兰阴性无芽胞杆菌,其中部分为致病菌,如:沙门菌属、志贺菌属等;而多数为肠道正常菌群,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致病,故称为条件致病菌。
  肺炎克雷白杆菌感染: 肺炎克雷白杆菌是重要的医院内感染病原菌据报道,肺炎克雷白杆菌在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中占第二位,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痰标本中最多,尿次之。
  菌体鉴别:培养阳性,并经生化鉴定为假单胞菌可以确诊可在选择培养基上并产生绿脓色素的即可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若无色素或在鉴别培养基上不发酵乳糖或葡萄糖的革兰阴性杆菌,可色素鉴定进一步鉴别。
  绿脓杆菌和其他假单胞菌的主要鉴别是葡萄糖氧化分解、氧化酶、精氨酸双水解、乙酰胺酶、葡萄糖酸氧化、硝酸盐还原产氨试验均为阳性绿脓杆菌败血症患者尿中出现铜绿色蛋白尿,将患者尿液调成酸性、碱性和中性,置于暗室分别用紫外线照射,如有铜绿蛋白尿则发生淡绿色荧光。
疾病原因:
  假单胞菌寄生人体所致的疾病。假单胞菌属属假单胞菌科。包括一群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污物及空气中,在所有的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铜绿色假单胞菌(绿脓杆菌)是假单胞菌中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进入机体可引起全身相应部位的感染,如烧伤面、呼吸道、泌尿道、中枢神经系统、角膜等感染以及败血症。因绿脓杆菌天然耐药,所以治疗较困难,目前临床可选用抗绿脓杆菌类合成青霉素以及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马鼻疽假单胞菌(鼻疽杆菌)及类鼻疽假单胞菌(类鼻疽杆菌)偶尔可引起人类发病。鼻疽杆菌通过皮肤创面、眼结膜或呼吸道侵入,类鼻疽杆菌通过直接接触、呼吸道、消化道或昆虫叮咬等多种途径感染人体。两者临床表现相似,均可发生急性肺部感染、及全身多部位多脏器的局限性感染。鼻疽缺乏有效的治疗,类鼻疽可试用四环素、氯霉素等治疗。两者病后均可获较持久免疫力。
常见症状:
  绿脓杆菌感染
  出现各系统及部位的感染症状,如烧伤面、呼吸道、泌尿道、中枢神经系统、角膜等感染。
  1.败血症:表现为发热,中毒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心坏疽性脓疱疹。
  2.化脓性脑膜炎:表现为高热、呕吐、拒食、哭闹不安,甚至惊厥。
  3.呼吸道感染:主要病理特征是坏死性肺泡膜改变。可并发脓肿、脓胸及支气管胸膜瘘。
  4.心内膜炎:临床主要可见三大类症状,即全身感染症状、心脏症状、栓塞及血管症状。
  5.消化道感染:新生儿可表现腹泻、发热、呕吐、脱水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在白细胞减少的肿瘤患者可出现直肠周围脓肿。
  6.烧伤后的创面感染:创面感染的常见症状为:为绿色或蓝绿色有甜腥气味的粘稠分泌物,痂下为绿色有甜腥气味的脓液时多为绿脓杆菌感染。感染肉芽创面上可以再现坏死斑。
  7.其他感染:腹膜炎及泌尿系感染,角膜溃疡感染,眼炎,外耳炎,脑脓肿,骨、关节和皮肤。
  马鼻疽杆菌感染
  潜伏期大多为4~5天,也有长达数月或数年者。临床表现多样化,与鼻疽极为相似。该病可分为隐匿性感染、无症状肺浸润、急性局部化脓性感染、急性肺部感染、急性败血症、慢性化脓性感染和复发性感染等,但各型间可有重叠,难以截然划分。局部化脓性感染表现为皮肤破损处结节形成,引流区淋巴结肿大和淋巴管炎,常伴发热和全身不适,可很快发展为急性败血症。
  急性肺部感染是类鼻疽最常见的感染类型,可为原发性或血源播散性肺炎,除有高热、寒战外,尚有咳嗽、胸痛、呼吸急促等,且症状与胸部体征不成比例。此型也可发展为败血症。急性败血症型可为原发,亦可为继发,为类鼻疽最严重的临床类型。部分病人常因病情迅速进展以至不及抢救而死亡。
  类鼻疽杆菌
  本病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地区,世界其他地区较少见。引起人类的疾病多样化,从无症状到急性中毒性肺炎或致死性败血症。
  检查诊断:血液、脑脊液及其他分泌物、排泄物中病原学检查阳性,可确诊。
需做检查:
  血液病原学检查,脑脊液及其他分泌物、排泄物病原学检查阳性
  绿脓杆菌细菌显微镜检查
  铜绿色假单胞菌,为细长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长约1.3~3.0m,宽约0.5m,在静置培养下常呈多形性,无芽孢,菌体一端有细长鞭毛,运动极为活跃。可产生多种水溶性色素,其中能使脓汁变为绿色的绿脓色素
  马鼻疽杆菌分泌物作涂片检查
  可发现Gram阴性的马鼻疽杆菌,若用吕氏碱性美蓝着色,菌体呈深浅交替的染色部分
  类鼻疽血清学检查
  以耐热多糖抗原或类鼻疽菌素作间接血凝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在急性期一周末常出现强阳性,2~5周时90%患者都可出现阳性。
疾病预防:
  积极治疗原发病,缩短住院时间;医院必须严格消毒病房、器械、敷料,医务人员及护理员勤洗手,认真执行无菌操作;对携带多药耐药病菌者进行接触隔离以防引起医院感染。
  注意个人防护,勤洗手,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接触,有皮肤创面是应及时消毒处理。
  并发肢端迁徙性脓肿,溃疡而成难以愈合的瘘管。常伴休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或DIC等。
  并发各种感染:急性肺部感染,败血症,全身多部位多脏器的局限性感染
  当病菌进入血流而成败血症时,可发生脑膜炎、肺炎、多关节炎及内脏多发性脓肿等。
  慢性病人以肺部症状及转移性脓肿为多见。
修改原因:普洱农业信息网
天赐普洱 绿色农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8-31)&&(01-30)&&(01-15)&&(01-12)&&(01-12)&&
您现在的位置:&&&&&&&&
页面功能 【字体&&&小】&&【】&&【关闭】
【发稿时间: 13:43:18】
【主 题 词:】
【责任编辑:李欢】
【稿件来源:云南农业信息网】
【审核发布:市局办公室】
  马鼻疽(Glanders)是由假单胞菌科假单胞菌属的鼻疽假单胞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一、流行特点
  以马属动物最易感,人和其它动物如骆驼、犬、猫等也可感染。鼻疽病马以及患鼻疽的其它动物均为本病的传染源。自然感染主要通过与病畜接触,经消化道或损伤的皮肤、粘膜及呼吸道传染。本病无季节性,多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在初发地区,多呈急性、暴发性流行;在常发地区多呈慢性经过。
  二、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为6个月。临床上常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1、急性型:病初表现体温升高,呈不规则热(39℃~41℃)和颌下淋巴结肿大等全身性变化。肺鼻疽主要表现为干咳,肺部可出现半浊音、浊音和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等症状;鼻腔鼻疽可见一侧或两侧鼻孔流出浆液、粘液性脓性鼻汁,鼻腔粘膜上有小米粒至高粱米粒大的灰白色圆形结节突出粘膜表面,周围绕以红晕,结节坏死后形成溃疡,边缘不整,隆起如堤状,底面凹陷呈灰白色或黄色;皮肤鼻疽常于四肢、胸侧和腹下等处发生局限性有热有痛的炎性肿胀并形成硬固的结节。结节破溃排出脓汁,形成边缘不整、喷火口状的溃疡,底部呈油脂样,难以愈合。结节常沿淋巴管径路向附近组织蔓延,形成念珠状的索肿。后肢皮肤发生鼻疽时可见明显肿胀变粗。
  2、慢性型:临床症状不明显,有的可见一侧或两侧鼻孔流出灰黄色脓性鼻汁,在鼻腔粘膜常见有糜烂性溃疡,有的在鼻中膈形成放射状斑痕。
  三、病理变化
  主要为急性渗出性和增生性变化。渗出性为主的鼻疽病变见于急性鼻疽或慢性鼻疽的恶化过程中;增生性为主的鼻疽病变见于慢性鼻疽。
  1、肺鼻疽:鼻疽结节大小如粟粒,高粱米及黄豆大,常发生在肺膜面下层,呈半球状隆起于表面,有的散布在肺深部组织,也有的密布于全肺,呈暗红色、灰白色或干酪样。
  2、鼻腔鼻疽:鼻中膈多呈典型的溃疡变化。溃疡数量不一,散在或成群,边缘不整,中央象喷火口,底面不平呈颗粒状。鼻疽结节呈黄白色,粟粒呈小豆大小,周围有晕环绕。鼻疽斑痕的特征是呈星芒状。
  3、皮肤鼻疽:初期表现为沿皮肤淋巴管形成硬固的念珠状结节。多见于前驱及四肢,结节软化破溃后流出脓汁,形成溃疡,溃疡有堤状边缘和油脂样底面,底面覆有坏死性物质或呈颗粒状肉芽组织。
  四、诊断
  无临床症状慢性马鼻疽的诊断以鼻疽菌素点眼为主,血清学检查为辅;开放性鼻疽的诊断以临床检查为主,病变不典型的,则须进行鼻疽菌素点眼试验或血清学试验。
  五、预防与控制
  1、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消毒等基础性防疫工作,提高马匹抗病能力。
  2、异地调运马属动物,必须来自非疫区。调入的马属动物必须在当地隔离观察30天以上,经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连续两次(间隔5~6天)鼻疽菌素试验检查,确认健康无病,方可混群饲养。
  3、经确诊后,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就地监督畜主实施扑杀等处理措施。
【网站声明】
1.本网站为纯公益性服务网站,无任何商业目的。
2.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附带版权声明的文章,其版权以附带的版权声明为准。
4.本网站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
主办单位:普洱市农业局&
技术支持:&&& &
网站维护:普洱市农业局信息中心&
网站备案:滇ICP备号
&&&&&&&&&&&&&&&&&&&&&&&&&&&&&&&&&&&&&&&&&&&&&&&&&&&&&&&&&&&&&&&&&&&&&&&&&&&&&&&&&&
&&&&&&&&&&&&&&&&&&&&&&&&&&&&&&&&&&&&&&&
&&&&&&&&&&&&&&&&&&&&&&&&&&&&云南省农业厅 云南农业信息网
(01-19)&&(01-14)&&(01-07)&&(05-20)&&
【发稿时间: 10:39:40】
【作 者:】
【主 题 词:】
【责任编辑:】
【稿件来源:】
【审核发布:】
  马鼻疽(Glanders)是由假单胞菌科假单胞菌属的鼻疽假单胞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一、流行特点  以马属动物最易感,人和其它动物如骆驼、犬、猫等也可感染。鼻疽病马以及患鼻疽的其它动物均为本病的传染源。自然感染主要通过与病畜接触,经消化道或损伤的皮肤、粘膜及呼吸道传染。本病无季节性,多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在初发地区,多呈急性、暴发性流行;在常发地区多呈慢性经过。  二、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为6个月。临床上常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1、急性型:病初表现体温升高,呈不规则热(39℃~41℃)和颌下淋巴结肿大等全身性变化。肺鼻疽主要表现为干咳,肺部可出现半浊音、浊音和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等症状;鼻腔鼻疽可见一侧或两侧鼻孔流出浆液、粘液性脓性鼻汁,鼻腔粘膜上有小米粒至高粱米粒大的灰白色圆形结节突出粘膜表面,周围绕以红晕,结节坏死后形成溃疡,边缘不整,隆起如堤状,底面凹陷呈灰白色或黄色;皮肤鼻疽常于四肢、胸侧和腹下等处发生局限性有热有痛的炎性肿胀并形成硬固的结节。结节破溃排出脓汁,形成边缘不整、喷火口状的溃疡,底部呈油脂样,难以愈合。结节常沿淋巴管径路向附近组织蔓延,形成念珠状的索肿。后肢皮肤发生鼻疽时可见明显肿胀变粗。  2、慢性型:临床症状不明显,有的可见一侧或两侧鼻孔流出灰黄色脓性鼻汁,在鼻腔粘膜常见有糜烂性溃疡,有的在鼻中膈形成放射状斑痕。  三、病理变化   主要为急性渗出性和增生性变化。渗出性为主的鼻疽病变见于急性鼻疽或慢性鼻疽的恶化过程中;增生性为主的鼻疽病变见于慢性鼻疽。  1、肺鼻疽:鼻疽结节大小如粟粒,高粱米及黄豆大,常发生在肺膜面下层,呈半球状隆起于表面,有的散布在肺深部组织,也有的密布于全肺,呈暗红色、灰白色或干酪样。  2、鼻腔鼻疽:鼻中膈多呈典型的溃疡变化。溃疡数量不一,散在或成群,边缘不整,中央象喷火口,底面不平呈颗粒状。鼻疽结节呈黄白色,粟粒呈小豆大小,周围有晕环绕。鼻疽斑痕的特征是呈星芒状。  3、皮肤鼻疽:初期表现为沿皮肤淋巴管形成硬固的念珠状结节。多见于前驱及四肢,结节软化破溃后流出脓汁,形成溃疡,溃疡有堤状边缘和油脂样底面,底面覆有坏死性物质或呈颗粒状肉芽组织。  四、诊断   无临床症状慢性马鼻疽的诊断以鼻疽菌素点眼为主,血清学检查为辅;开放性鼻疽的诊断以临床检查为主,病变不典型的,则须进行鼻疽菌素点眼试验或血清学试验。  五、预防与控制   1、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消毒等基础性防疫工作,提高马匹抗病能力。  2、异地调运马属动物,必须来自非疫区。调入的马属动物必须在当地隔离观察30天以上,经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连续两次(间隔5~6天)鼻疽菌素试验检查,确认健康无病,方可混群饲养。  3、经确诊后,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就地监督畜主实施扑杀等处理措施。&
【网站声明】
1.本网站为纯公益性服务网站,无任何商业目的。
2.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附带版权声明的文章,其版权以附带的版权声明为准。
4.本网站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铜绿假单胞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