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患者在肿瘤根治性手术是指治疗后还需要辅助内...

当前位置:&&&&>&
[宫颈癌]Ib2CIIb期宫颈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根治性手术后再行辅助治疗有用吗?
作者:彭澎 编译&单位:&来源:协和妇产科文献月报&编者:
Ib2CIIb期宫颈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根治性手术后再行辅助治疗有用吗?[1]&&& 新辅助化疗后,如果手术标本病理显示病灶对化疗反应越好,则预后越满意;对新辅助化疗反应不满意的患者和术后残留宫颈病灶的患者需要术后继续辅助化疗;如果有宫颈癌残余病灶,则术后化疗或放疗均不能改善预后。&&& 这项意大利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333名Ib2CIIb宫颈癌患者,先行铂类为主的新辅助化疗后再行根治性手术,术后病理按照是否残留病灶分为:对化疗完全反应、满意的部分反应和不满意。结果显示,对化疗完全反应组和满意的部分反应组的无复发生存期(RSF)明显延长。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巩固治疗是影响RFS的唯一因素,FIGO分期和术后巩固治疗是影响总生存(OS)的独立预后因素。研究者认为,如果术后病理证实新辅助化疗让病灶完全消失,则不需要额外的术后辅助治疗;如果肿瘤对新辅助化疗反应欠满意并且残留宫颈内病灶,则术后再进行更多周期的化疗是有益的;如果手术病理提示残留宫颈外病灶,那么术后再行化疗/放疗并不能改善临床结局。[1]&Landoni F, Sartori E, Maggino T, et al. Is there a role for postoperativ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stage Ib2-IIb cervical cancer treated with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radical surgery? An Italian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 Gynecol Oncol. ):611-7
免责声明:本网所发布的会议通知,如非特别注明,均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向广大妇产科医生及妇产科从业者传递更多信息、促进学术交流、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广大妇产科医生认真鉴别。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不负任何责任。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 (京)-经营性-
Copyright &copy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京公网安备号
中国妇产科在线所刊载之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目的。您从妇产科在线上获取的信息不得直接用于诊断、治疗疾病及您的健康问题。
本站所有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为传播信息促进医学事业发展,如果我们的行为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哪些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重度异型增生短期内进展为胃癌的风险高,就要考虑进行胃镜下黏膜切除或手术的治疗;轻、中度异型增生需要定期进行胃镜病理检查,密切监测随访,以筛查早期胃癌,积极治疗以减少胃癌发生。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支修益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及术后辅助治疗进展
外科手术依然是早中期(I-IIIA)非小细胞(NSCLC)治疗的主要手段,其单纯外科手术的长期生存仍不能令人满意,即使I期NSCLC患者5年生存率也只有73%,而IIIA期则降为24%。约50%的根治性手术患者在术后5年内出现复发或转移。目前,对于NSCLC患者术后辅助已经达成共识,但术前新辅助的地位仍在探讨之中。术前新辅助治疗目的为抑制原发病灶,杀灭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灶,降低术中生长因子的释放。术后辅助治疗的原理为根治术后的NSCLC患者可能存在微小转移灶进而出现远处转移的风险,术后治疗的目的就是消灭这些微小转移灶。
1、 术前新辅助治疗
&术前新辅助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4年Rosell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用丝裂霉素、异环磷酰胺和顺铂的联合对IIIa期NSCLC患者进行3个周期的术前新辅助。研究组在术前新辅助后接受手术,术后再完成局部放疗。而对照组仅进行手术和术后放疗,结果显示术前患者的DFS和OS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Roth等人发现IIIa期NSCLC患者术前完成3周期环磷酰胺、足叶乙甙和顺铂,接受手术与单纯手术的患者相比,具有生存优势,但优势只集中在后可以手术的NSCLC患者。
&随后又发表多个相应的临床研究。2010年Pisters报告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一项有关术前的SWOG S9900研究。这也是人们一直关注的由SWOG牵头,ACOSOG、ECOG、NCCTG、NCIC和RTOG等多家协作组织共同参加的研究。该研究的入组对象为ⅠB~ⅢA(T3N0-1非N2)病人,原预计入组600例,但因辅助已有阳性结果,再用单独手术做对照不符合伦理学原则,因此尽管尚未达到入组例数,该研究也于2004年7月提前结束入组,共纳入354例病人,其中术前组180例,单独手术组174例,最后确定为335例。术前方案为紫杉醇联合卡铂,共3个周期。手术至少为肺叶+纵隔淋巴结采样术。结果显示,77%的病人完成术前3个周期的,其影像学有效率为40%,组治疗相关死亡3例,手术后30天死亡在组6例,单手术组4例。虽然是提前终止研究,但S9900研究仍然是早期NSCLC术前的最大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它充分肯定了术前这一方法的可操作性,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也显示出有利于术前的趋向。术前的研究还有Scagliotti 牵头的Ⅲ期临床试验,该研究比较了术前3周期吉西他滨/顺铂+手术与单独手术的疗效,原计划入组700例,因被认为不符合伦理学而提前终止。2000年9月-2004年12月,来自欧洲44个中心共267例病人被随机分入单独手术组(141例)和术前组(126例)。结果显示Ib/IIa期无PFS和OS生存优势,而IIb/IIIa期有PFS和OS生存优势。
&2006年Sarah Burdett等在JTO发表了荟萃分析,研究显示术前新辅助可以将5年生存率由14%提到20%,但未能回答哪一期别的患者可以从治疗中获益,也未能回答哪种治疗方案更为有效。2010年Enriqutel Felip等人发表了NATCH的研究结果,不管术前使用紫杉醇+卡铂,还是术后使用紫杉醇+卡铂,还是单纯手术,三组患者的DFS无显著性差异,文章分析未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为I期患者的比例太高(70%)。此外,还有正在进行的部分研究涉及特罗凯或贝伐单抗的术前新辅助靶向治疗。
&总体来讲,NSCLC术前新辅助治疗的结果仍不一致,可能与研究中分期较早的患者比例太高有关(占50%-70%),目前尚未回答究竟哪些患者更需要术前新辅助,与术后辅助治疗相比,术前治疗到底是否有相同的临床意义,哪种治疗方案更好,如何评估靶向药物用于新辅助治疗的地位。虽然间接的比较显示术前和术后可能相似,但还需要大样本的研究。
2、 术后辅助治疗
NSCLC术后辅助曾有争议。1995年的一篇荟萃分析对之前20年内的52个随机对照研究(9387例)进行了总结,认为术后辅助对于大多数患者的生存期没有明显影响,也无助于防止的复发、转移。但其中对8项随机对照研究的1394例NSCLC患者进行了术后含铂方案与单独手术在长期生存率上的比较,虽然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P=0.08),但2年和5年的绝对生存率分别提高了2%和5%。这个结果初步确定了含铂方案在NSCLC术后辅助的地位,同时也提示术后含铂方案辅助可能有效。直到2002年底,几乎所有学会组织公布的临床指南都清楚地写道:完全性切除术后的NSCLC,除临床研究外,辅助不应列为常规。随着多个新的NSCLC药物的问世,国际上再次掀起了对NSCLC术后辅助的研究热潮,进行了许多大规模的临床随机对照,有更多权威的研究对早期可手术完全切除的NSCLC术后辅助有了新的结果。
国际辅助试验(IALT)报道根治术后患者接受顺铂为基础的联合比未接受者的5年绝对总生存率提高4.1%。同样的,ANITA和JBR.10试验也报道了接受辅助患者的5年绝对生存率得到提高。
CALGB9633试验是一项针对IB期根治术后NSCLC患者进行的随机对照研究,研究组接受紫杉醇+卡铂4周期辅助,对照组术后未接受。3年生存分析显示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 比 73%; P=0.02),但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中位随访时间为74个月),辅助延长OS 的作用逐渐消失。这一结果与ANITA、IALT和JBR-10研究中IB期患者未受益的结果一致。2006年ASCO大会上公布了随访5年CALGB9633研究是一个阴性结果这个结果公布之后,2007 NCCN 指南中IB期、手术切缘阴性的患者进行辅助成为2B 类共识。但CALGB9633研究的亚组分析,直径大于4cm 的这一部分患者还是能从术后辅助中获益的。
基于以上的5个大规模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行的LACE 荟萃分析,以及2010年NSCLC荟萃分析协作组的最新数据,得出术后辅助使NSCLC患者5年生存率绝对获益为4%。所以NSCLC术后辅助目前基本上是持肯定态度,以铂类为基础的能给根治术患者带来生存获益,尤其是II期与III期患者,对于IA期患者普遍不主张辅助,而IB期患者,术后辅助的地位目前尚存在争议,而基于CALGB9633研究的亚组分析支持,对于4cm以上的IB期患者临床上通常采用辅助。
在各项辅助研究中,患者因各种毒性问题提前终止治疗或减少药物剂量可能对长期生存结果造成影响。完成所有预计周期的患者比例通常不超过75%,只有CALGB试验,86%的患者完成了4个周期的。而完成既定药量的患者数量就更少了,如CALGB试验也只有57%的患者完成。所以目前迫切需要新的方法以取得更好的疗效和更高的安全性。结合新的检测和治疗方法以及使用新的药物如分子靶向药物是这一领域当前和未来的研究热点。
2)辅助分子靶向治疗
多项前瞻性随机对照III期研究表明,EGFR突变的晚期NSCLC,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一线治疗的有效率、PFS均显著优于铂类为基础的。因此有理由假设,对于术后体内可能存在微转移的患者应该能得益于TKI辅助治疗,而且与相比,TKI毒性轻微,也适用于IA期患者。
2010年ASCO会议上Goss等人报告了Ib-IIIa期NSCLC患者常规辅助后再随机分组,一组吉非替尼一组安慰剂治疗的III期研究结果。入组的530例中仅有76例EGFR突变,40例为安慰剂组,36例为吉非替尼组,对总体人群而言,吉非替尼于安慰剂组相比,无论OS还是无复发生存吉非替尼均处于劣势。即使EGFR敏感突变的患者,吉非替尼组也较安慰剂组差,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7个月和5.1个月(HR为1.58, P=0.16),因此该研究提前终止。
2011年Janjigian等回顾性分析了167例单中心I-III期肺腺癌患者,均接受手术完整切除,所有患者EGFR外显子19(56%)和21(44%)突变。I期占70%,56例(33%)接受厄罗替尼或吉非替尼辅助治疗。TKIs中位治疗时间为20个月。多因素分析发现,TKIs 2年RFS为89%,而111例对照组为72%(P=0.06);2年OS为96%和90%(P=0.296)。作者认为该回顾性试验存在若干缺陷,如辅助TKIs主要是根据患者或医生的意向应用;接受TKIs的患者70%为I期,2年RFS太短,难以反应出真实情况;采用的是安慰剂对照,而非标准辅助方案,TKI在治疗完成后应用不能明确回答辅助靶向治疗是否优于。但该研究还是首次提示了对EGFR突变的肺腺癌患者,辅助TKIs治疗对RFS有一定影响(HR为0.53,95% CI:0.28-1.03,P=0.06)。
EGFR突变是TKIs治疗获益的必要前提,有研究显示EGFR突变患者同时也可能是铂类为基础的获益人群。Tsao等报道了术后接受辅助的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状态与拷贝数的预后及预测价值。单纯术后的211例患者中有27例EGFR突变,突变患者的OS和RFS优于野生型患者,尽管未达到统计学差异,HR分别为0.68(95% CI:0.34-1.36,P=0.28)和0.83(95% CI:0.44-1.56,P=0.56)。EGFR野生型和突变型均可从铂类药物为基础的辅助中获益,但突变型获益更大。因此对于EGFR敏感突变者,在缺乏TKIs与辅助直接严格随机比较的情况下,以EGFR-TKI代替术后辅助的理由不充分。
&&& 总体而言,一系列大规模随机对照III期临床研究以及荟萃分析肯定了NSCLC术后含铂两药方案辅助的意义,但其价值受到分期的影响。术前新辅助治疗的地位仍处于研究阶段。Ia期和直径&4cm的Ib期患者目前尚不支持术后常规辅助的应用。TKIs尽管在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中获得巨大的成功,一线治疗效果远远超过常规的细胞毒,但是是否在术后辅助治疗中会带给NSCLC患者获益仍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同时EGFR-TKI辅助治疗的时间、剂量、不良反应等也是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在现有证据条件下,无论EGFR状态如何,辅助仍是NSCLC患者首选。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22:39
支修益大夫的信息
支修益大夫电话咨询
支修益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支修益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支修益大夫提问
支修益的咨询范围:
体检发现肺内结节,早期肺癌患者,高龄肺癌患者,需要外科手术和射频消融治疗的肺癌患者;中晚期肺癌的化疗和靶向治疗的患者。以及需要戒烟指导、心理咨询和治疗的肺癌患者。在其他医院治疗失败的各种肺癌患者。
支修益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胸外科好评科室
胸外科分类问答您好,分享的企鹅
谈前列腺癌根治手术的“金标准”
[摘要]前列腺癌早期因癌“潜伏”,并不会引起病人特别的临床症状,即使有排尿等不适,也不足以引起病人的重视。63岁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因患前列腺癌日前成功进行了前列腺切除手术。手术前他曾做磁共振检查,被发现前列腺部位有“可疑病变”,遂进行细针穿刺前列腺检查,在38个检验样本中发现有一个存在癌细胞。由李显龙的主治医生、新加坡中央医院泌尿科部主任郑畏三教授等组成的医疗小组建议,李显龙决定接受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以期完全康复。现代社会常见病前列腺会发生的疾病主要有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是完全不同的三种疾病。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大多数发生在60岁以上男性,前列腺癌的高发年龄段是65岁至74岁,80岁以上的男性也为数不少,而50岁以下仅筛查出少数病人。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前列腺癌已成为常见病,在全球范围内列男性中第2位最常见的癌症。据最近公布的资料显示,上海市2010年有1950个新病例,比往年增加,已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5位。上海市年这20多年间前列腺癌发病率增长了10余倍。前列腺癌与遗传相关度明显,直系亲属中如有患前列腺癌的,本人患前列腺癌的风险要比其他人高1倍;如有两个患前列腺癌的,本人患前列腺癌的风险增加5-11倍,而且更容易早年发病,确诊年龄要比普通人提前6-7岁。临床上会遇到50岁左右患前列腺癌,他们往往有家族史。此外,前列腺癌与病人长期摄入较多的动物脂肪有关,这部分人是前列腺癌发生的危险人群。东亚人发病率远低于美国,而移民美国后,尤其是过了一二代人,在这些移民中前列腺癌发病率也会明显增加,显然这和环境、食物特别是饮食习惯改变有关。早期发现是治疗关键前列腺癌早期因癌“潜伏”,并不会引起病人特别的临床症状,即使有排尿等不适,也不足以引起病人的重视。临床上容易与前列腺增生相混淆,可出现尿频、夜尿增多、排尿缓慢、尿潴留等排尿障碍问题。但是,由于前列腺环抱后尿道,癌肿逐渐增大时,尿道受压迫导致排尿困难,症状才会更明显。晚期前列腺癌可发生转移,多数是骨转移,出现腰背部疼痛等。临床上约80%晚期病人首先发现远处骨转移(包括骨、肝、肺、脑等),然后才发现前列腺癌,这时治疗棘手,预后不良。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前列腺癌成为治疗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直肠指捡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两项检查是目前公认的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简单、方便的初筛方法。其他的辅助检查有经直肠超声检查、磁共振检查等,必要时还需要做核素骨扫描显像。磁共振检查可以在前列腺区域显示信号的改变,提示前列腺是否存在“可疑病变”。当病人的病史及以上检查怀疑前列腺癌后,医生一定会建议病人作前列腺穿刺活检。前列腺癌确诊依赖于前列腺穿刺,后进行活组织切片检查,是前列腺癌诊断的“金标准”。前列腺穿刺活检是用细针经会阴途径在超声引导下从病人的前列腺中取出少量前列腺组织,通过显微镜、免疫荧光和组织化学等一系列先进方法,对获取的前列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和分析,从而对前列腺组织的性质、类型、分化程度、分级等作出明确判断,其结果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有很重要的意义。对这项检查常有病人担心穿刺会引起癌细胞扩散。其实,这项技术在临床上已经成功使用了几十年,且穿刺技术不断改进,至今还没有任何资料报道因穿刺活检导致癌细胞扩散的案例。早期用机器人手术根治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以及局部治疗中的冷冻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等,选用何种方案需根据病人的年龄、全身状况、肿瘤分期、免疫状态等综合考虑。早期前列腺癌病人应选择何种治疗?对于70岁以下的病人,首选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一般来说,年龄在70岁以后伴随年龄增长,手术并发症出现率会增加,故临床上常看病人的身体条件而决定是否实施。现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手术有了微创手术,最主要的是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它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前列腺癌根治性手术的“金标准”。在美国80%以上的病人都用这种微创术式。此次李显龙患前列腺癌,以及先前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患前列腺癌都选择了此术式。机器人辅助手术是训练有素的外科医生操控机器人实施手术。前列腺癌是应用此设备最早、病例数最多的适应证。机器人的“眼睛”高清立体(3D),可使手术视野放大10倍,细微的组织也难逃其火眼;机器人的“手”是四条机械臂,经病人肚皮上的4个小孔钻进腹腔,一只“手”挟着镜头,其他的“手”握着各类手术器械。这些“手”可不一般,有7个自由度,能540度辅助腕部,比人手更加灵活。同时,还自动滤除人手的颤抖,实现同步、精准、灵活的各种手术。临床实践证明,采用此方法凸显的优点是出血少,操作精准,术后恢复快。对于高难度的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机器人辅助的术式是代表了当今世界上泌尿外科领域中最先进的微创外科手术。可以说,机器人辅助手术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或正在颠覆以往的外科手术。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hysx3]
热门搜索:
下班后享受时光在此静静流淌,很适合一人食。
不少国内汽车品牌的新车,与国外品牌的热销车型在造型上很相似。
攻略在手,还怕春节回不了家?
来一场悠闲、舒心的短途之旅吧。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肿瘤根治性手术是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