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林的眼睛怎么了这是怎么了,余光总有光划过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眼睛盯着自己,余光瞥着别人
把眼睛盯着别人的排名,不如先看看自己!
眼睛盯着自己,做好自己,什么也不怕,因为优秀
眼睛,要盯着自己!
  人,为谁而活?
  当你听到这个问题时,或许会轻而易举地给出答案,而且会蔑视地一笑:“嘻嘻,连活着为什么都不知道,白活了!”
  可是,试问,能真正为自己而活,能活出自己的,有多少人呢?
  买一件你很喜欢的,自认为很漂亮的衣服,倘若就在你买过的第二天,你身边的人就说你没眼光,怎么会买这样的衣服,你是继续坚持自己的喜好,还是立即把它打入冷宫呢?我想大多数人会当面为自己的衣服辩解几句,和说你没眼光的人磨会儿嘴皮子,然后在别人不知觉中,把你心爱的衣服给炒了;
  如果你不经意间听到几个同事或同学,在一起说你※&℅℃??ёф,你是会当面跟他吵一番,还是装作没听见,然后偷偷地想,自己究竟哪里得罪他了,或是自己究竟哪里做的不好了?或许有些人会采取报复手段,也联合一些人,※&℅℃??ёф他一回,这样未免太卑鄙、胸怀太狭隘了;或许有些人会在以后的时间里,主动与他搞好关系,期待他改变对你的想法;或许,你会试着反省自己的行为,尽量改变自己;
  恋爱中的人儿,就更不用说了。本来的任性,在爱情中淘过以后,就变的酥软了;原来的暴脾气,经过恋爱的浸润后,就变的温柔了;原来的自私,经过恋爱后,就幻化成了宽阔的胸襟!恋爱中的人儿,会为了彼此而改变自己,为了对方而放弃真正的自己,或许爱情的甜蜜就来源与此!
  如果,您不幸被我言重!那我们就是同类了!
  我们都太在意别人的眼光!我们总是在用别人的眼光来设计自己。就好像,别人是螺帽,我们就努力把自己磨成尺寸相符的螺丝。人出生时,都是有棱有角的,但随着出世越来越深,懂的越来越多,就会磨去自己的棱角,变的越来越圆滑,“圆”毕竟是最美的图形嘛!这样会让别人看着舒服、满足、高兴!别人高兴了,自己也就高兴了!双赢!都从中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哎!无奈!
  一直在追逐别人眼里的完美形象,一直在为别人制作自己,仿佛自己就是一件产品,你在为顾客努力地加工自己,而且还自得其乐!我们都把别人当作了自己的镜子,把别人的回馈当作了自己行动的标准和目标,孰不知,镜子有时也会骗人的!
  一辈子如果都花在了迎合别人的需求上,一辈子都在为别人的几句认可而失去了自己,扪心自问,我是谁?无语……
  为什么总是把眼球锁定在别人身上呢?何不给自己一点空间和时间,尝试着抛开对别人眼光的在乎,不要总是正眼盯着别人,来给自己留点属于你的东西吧!
  我不是说仅仅看着自己,那样你就无法找到与别人的差距,没有一个让自己前进的目标,这里的区别在于,你把哪一个看的更重!是一味的去迎合别人,还是别人对你来说,仅是个参考方向!
  一句话:眼睛盯着自己,余光瞥着别人
盯着自己的眼睛- -
&&&&&&&&&&&&&&&&&&&&&&&&&&&&&&&&&&&&&&
今天是治疗的最后一天了,虽然身上还是有挥之不去的酸痛,但医生告诉我它们消失是迟早的事,很快我就可以正常的活动了。
这不是最重要的。最令我兴奋的是我又重新拾起一个丢弃已久的游戏——看自己的眼睛。准确的说,是眼睛中的某些东西,也许是细胞,也许是灰尘,谁知道呢,反正我看见了它们,在我的眼睛里。它们是那么活泼的游来游去,没有人抓的住它们,我的目光也不行。在我即将关注它们中的一个时,它们总是调皮的一哄而散,消失在我视线的角落中。
现在,在那张捆着我的牵引床上,我又看到了它们,那些漂移不定的小东西。
曾经和老婆一起看《校园漫画大王》,其中的大阪就有盯着自己眼中的东西发呆的习惯。当我告诉老婆我也经常那样做的时候,她趴在床上笑了半个小时。
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到一个人目光四处漂移没有固定的落点,不知在看什么,多少有些古怪。但这个古怪的人自己一定很清楚:我在看自己的眼睛。
如果真的不知道该把目光投向何处,不妨盯着自己的眼睛,毕竟他们是属于你的。
现代领导艺术 从专业人员向领导者的转变(许晓平)
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进入领导科学系列电视讲座,今天我们讨论的题目是《当好领导正职和副职的艺术》。
任何一个领导者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都不可能总是处在正职的位置或者副职的位置,一个领导者今天他是一个岗位的副职,过一段时间他又可能成为这个岗位的正职,总是处在这种正副职不断交替的状态。因此,任何一个领导者都应该学习和掌握当好领导正职和副职两种本领。
当好领导正职和副职需要注意和讨论的问题很多,在今天这个有限的时间里,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就当好正职和副职最重要的问题进行讨论。我们讨论第一个问题就是领导正职发挥主导作用的艺术。
领导正职无论是在委员会体制的班子里头,还是在行政首长负责制的班子里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起着核心作用,发挥着主导作用。所以,当好领导正职的艺术,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发挥主导作用的艺术。领导正职要发挥好主导作用,我认为要抓住三个问题。
第一点,就是谋势不谋子。古人说过“善弈着谋势,不善弈着谋子”。善谋势者,一招先落,全盘可以弥补,而谋子者,常常是顾此失彼,一招不慎,全盘皆输,下棋是这样,其实,领导正职当得好不好也是如此。所谓谋势就是预测时势、营造态势、运筹帷幄。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就是著名的谋势的案例。
当时北方的曹操和南方的孙权都比较强大,而刘备的势力相对弱小得多,按照正常的情况,难以有三国局面,通过诸葛亮的战略谋划,即联合东吴、北拒曹操、占领荆州、夺取西蜀,然后北伐中原,统一中国,而且通过这个战略谋划的实施,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谋势的重要性从这里可以窥见一斑,也可以看到它的含义。
所谓谋子,就是关注一兵一卒的进退和一时一事的得失。刘备既有谋势的成功,也有谋子的失误。关羽大意失荆州,被东吴所害,刘备念在兄弟的情意上,要为关羽报仇,执意要讨伐东吴,当时很多将领都劝刘备不要这样做,但是刘备坚持自己的主张,其实当时还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就是曹操去世,曹丕继位,政权不稳,实际上是北伐曹操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当时诸葛亮还说,可以先伐北魏,再伐东吴,但是刘备不听众人的劝告,率领70万精兵去北伐东吴,结果被陆逊700里火烧连营,损失惨重,刘备自己也没能回到蜀东,而是在白帝城去世,损失非常惨。可见,作为一个正职,谋势是非常重要的。
好的领导者,有成就的一把手,都是善于谋势的领导者,谋势的作用,一个是可以有效地率领部属,为取得巨大的领导成效提供一个前提,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曾经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没有达到预想的成绩,遇到了很大的挫折,邓小平能够使社会主义出现一个新的转机,也和我们在怎么建设社会主义这上面采取的战略有很大的关系。我们那时候建设社会主义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邓小平转变了这个战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从而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很好的道路,提供了一个大发展的前提条件。谋势不仅是我们率部下取得重大领导成效的前提,而且也是我们做好各项具体事务的依据,对有些事物按照我们通常的原则,根本是不可能做的,但是如果有了一个大的谋划,在这个大的谋划的前提下,可能就可以去做。
大家知道,文化大革命当中有一个著名的61人叛徒案,就是以薄一波为首的,当然这个叛徒案是后来给平反了,他们履行国民党规定的出狱手续出狱,按照我们共产党的准则是绝对不允许的,但是为什么给他们平反了?不定为叛徒案?就是当时我们1935年我们长征到达陕北,当时面对日寇进攻的危险,我们召开了瓦窑堡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样的大政方针,而且当时恰好北平发生了12.9运动,当时党中央派刘少奇到北平去开辟建设根据地,也为我们红军能够在延安立足提供一个大后方,当时白区的力量损失了百分之百,如果没有巩固的后方根据地,我们当时很有可能在延安立不住脚。当时少奇同志到了华北,开辟工作,他面临的第一个困难就是没有干部,所以他根据我们党中央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个大政方针,为了解决缺乏干部的燃眉之急,他以这种大无畏的精神给党中央写了一份报告,让这些被关在草篮子胡同的61位很有经验的共产党人,履行敌人的手续出狱,中央也批准了这个决策。事实证明这个做法为当时抗日,华北根据地的创立,为我们红军能够在延安立足,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所以谋势可以说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前提和保证。正因为如此,我们的领导人都多次强调,领导正职要善于谋势,要做谋势的工作。
毛泽东就明确地指出过,他说,任何一级的首长,都应该把自己工作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来说,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和重点上,也就是谋势。陈云同志在领导经济的过程中,多次指出过去旧商人中有一种头戴瓜皮帽,手拿水烟袋的人,就是专门做这种战略谋划的人,这对发展经济工作非常重要,他强调我们领导经济工作,特别是一把手,要成为这种头戴瓜皮帽、手拿水烟袋的人。既然谋势如此重要,一个好的领导正职,必须是一个善于谋势的人,怎么谋好势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自身素质,具有战略思维的能力,此外就是要善于运用智囊,善于吸取群众的意见和智慧。
领导正职发挥主导作用,要做的第二个方面的工作是建制立规不忽视。这是要求领导正职重视和做好做好建制立规的工作。近二三十年在世界管理学界和领导学界出现了一股探讨领导与管理的区别和联系的热潮,已经被取得共识,并且深入人心的一个说法是,领导是做正确的事,管理是把事情做正确。做正确的事,既包括我们刚才讲的运筹帷幄,预测时势,营造态势,也包括我们现在要讲的,就是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科学化、制度化,以及日常工作的规范化,形成紧密联系,环环相扣的各种制度和规范,使下属有所遵循、有所约束,把事情做正确。
邓小平在总结我国文化大革命教训的时候,特别强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他说,我们过去发生各种错误,固然与领导者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领导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即使是像毛泽东这样伟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严重影响,以致对党、对国家、对他个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他还说,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说过,这样的事情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他虽然认识到这一点,由于没有在实际上解决领导制度问题,以及其他一些方面的原因,仍然导致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重要、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关系到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15大提出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提高党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我们在讨论、解决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的时候,很多同志都一致强调要做到解决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关键是要解决我们国家的领导体制、领导机制和工作规范,这个问题。
今天我们讨论贯彻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候,很多同志也提到,要贯彻实施好三个代表,保证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巩固,保证我们党保持先进性,能够永远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大家也一致认为,必须解决好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体制和机制问题,而不是光是一般地说一说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一般地提倡一下,那样是不可能真正做到落实和实现三个代表的。所以,现在制约我们国家发展、制约我们领导工作的,决定我们领导工作成效的,一个瓶颈问题,应该说是体制、机制、规范的建立健全问题。所以,领导者发挥主导作用,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注意做好建章、建制、立规的工作。
建立规章制度,完善领导体制和领导机制,包括的内容很多,首先是权力关系处理的各种制度和规范,还有不同领导机构之间的关系处理的制度和规范,还有不同领导成员之间的关系处理的制度和规范,特别是一把手和副职关系之间的处理,我们现在班子里往往一把手具有绝对的权威,副职的作用相对发挥得小一些,有时候也影响我们一些决策的正确,所以,也包括不同领导成员之间的关系处理的各种规范、各种制度。还包括各项具体工作的规范,总之,就是一切权力运作的程序、规范和制度,都属于建规立制的工作范围。
建规立制,完善领导体制、领导机制等等,使权力运作有所约束,这样的工作要从三个方面来关注。一个是填补空白,没有制度和规范可以遵循的环节和事物,要抓紧建立规范和制度,因为我们现在面临很多新的情况,市场经济的发展,要实施依法治国的战略,另外就是经济一体化,我们要加入WTO,还有信息化的发展,使我们面临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很多方面还没有可以遵循的东西,所以,我们首先是填补这些方面的空白,使一些没有的规范,迅速地给它建立起来,使人们在各种行动中有所遵循,第二个方面就是改革原有不合理、不合适宜的体制、机制和规范,改革开放以来可以说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大家对这方面的要求还很多,还很不满意,所以,要继续改革原有的不合理的、不适宜的体制、制度和规范。第三方面就是健全完善和细化已有的科学的,也是合理的一些制度体制和规范。有些制度、规范我们已经有了,也是很正确的,但是可操作性差,不具体,这样也影响好的体制和制度的作用的发挥,所以,还有一个健全、完善和细化的问题,这方面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做好了对我们整个国家的建设,对我们整个领导绩效的提高,对我们每个单位的工作,都能起到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领导正职发挥主导作用的第三个方面,就是抓将不抓卒。所谓抓将不抓卒就是要求一把手要用好对本单位工作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特别是领导班子的副职和下一个层次的负责人。抓将不抓卒,是领导原则的要求,有人做过研究,国外研究了141个行业,得出了一个结论,在一个单位里头,领导者指挥的人数不能超过9名,也有的说最多不能超过6名,总之,具体的可以再研究,意思就是领导指挥的幅度有一个限制,一个最佳的要求,不是说越多越好,越一竿子插到底越好。抓将不抓卒是一切成功领导最基本的经验之一。
从我国古代看,商汤伊尹而取天下,周文王崇姜尚而开基业,齐桓公得管仲而成霸业,所以在古代,往往用好一个人就能成就大业,当然我们现代社会比古代要复杂得多,但是,道理是一样的,要求是一样的,做好领导工作基本道理、基本要求是一样的。
我这里还有一个例子,就是艾柯卡,他曾经任美国福特公司的总裁,因为和老板发生意见分歧,离开了福特公司,在1978年的时候,他担任了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总裁。而1978年的克莱斯勒公司,已经走向衰退,而且这个时候有巨大的亏损额16000万美元,克莱斯勒经过五年的努力,到1983年艾柯卡使克莱斯勒公司有了92500万美元的纯利,超过了克莱斯勒公司汽车公司历史上的最高水平,艾柯卡因此受到美国人的尊重,而且上了美国《时代周刊》杂志的封面。他总结自己成功之道的时候说了一句话,他说我之所以能够让克莱斯勒公司扭亏为盈,就是抓了一些最能干的人,他说,如果让我领导美国政府,我有25个人就可以了,我扭转克莱斯勒公司,我只用了12个人,所以这是一个普遍的、古今中外做好领导工作、特别当好领导正职的基本要求。
抓将之道很多,我这里着重讲怎么抓将,要做到五要。第一要放权,领导正职抓副职,抓将,往往是不敢放权,所以,要想让副职充分发挥作用,最重要的就是放权。该给副职的权力要给,如果没有相应的权力,副职很难把工作做好。第二,要放心。既然他成为自己的副职,是下一级的领导者,就要对他有基本的信任,这样才能让副职充分的放手去工作。第三,要支持。对副职遇到的困难要帮助解决,遇到紧急情况或重大问题如果来不及请示报告要原谅,如果有人告副职的状不能听风就是雨,要做一些调查,该撑腰的要撑腰。第四,要揽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副职也是一样,在工作中可能有这样那样的失误,领导正职在这种时候,要用于为他们承担责任,这样副职就更积极地把工作做好。第五,要公道,因为抓的将里头有若干个副职,也有下一个层次的负责人,对他们要一视同仁,不能有轻有薄。做到这五要,我想抓将的工作就做好了,也就为一个单位做好工作提供了基础和保证。
前面我们根据领导正职的主要特点讨论了当好领导正职的艺术,下面我们根据领导副职的主要特点,来讨论一下当好领导副职的艺术。具体讨论题目就是领导副职当好配角的艺术。领导副职最显著的特征是配合,也就是配角,虽然是配合、配角,却是不可缺少、非常重要的。
古代有一个寓言,说的是这样一个事情,有一个姓石的匠人,这个匠人有一手绝活,就是抡起大板斧,他砍一个叫做赢的人鼻尖上的灰,他砍下去的时候,能把赢人鼻尖上的灰砍掉,但是,却丝毫没有伤到赢的皮肤。宋元君听说了这件事,就希望姓石的匠人到皇宫里表演一下这手绝活,但是,姓石的匠人说,我已经表演不了这个绝活了。宋元君问,为什么?他说因为和我配合的这个叫赢的人他已经死了,得病死了。由此可见,这个配角,或者做配合工作的人,他在一个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这个叫赢的人,石匠的绝活就不能表演了,而且也不是一般的人就能替代这个叫赢的人,对配合的人有一系列特殊的要求,不是任何人随便可以当的。所以,当好配角,也是需要一系列艺术的。
当好配角的艺术,我想主要是把握三个方面,第一,就是到位不越位。到位不越位,具体说就是要消除心理障碍,及时就位。也就是说,不要把配角当成瞻前顾后、谨小慎微、缩手缩脚的代名词,而是要看到这个配角他虽然在班子总体上是配合的,但是在某些方面,他也担当着主要的角色。比如说,在全面工作上,他确实是配角,但是在他所分管的工作上应该说是他主角。在决策上,特别是在行政首长负责制的领导班子里头,正职是主角,最后是一把手拍板,但是,怎么做好这个决策,参谋和建议,副职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参谋和建议上,他应该说和其他同志一样,大家都是主角。再比如说,在协调上,领导正职当然是正职,但是在副职,落所分管的不同部门来说,他又是他所分管这些不同部门的、协调的主要角色。所以说,领导副职虽然是配角,是配合的,从总体上而言,在一定意义上、一定的层次上,他又起着主要的作用。所以,作为领导副职,要明确自己这个岗位的特点,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范围和工作的职责,按照分工协作的要求,大胆来行使自己的职权,把自己该管的工作做好,而不是事事都等着一把手去做指示,去做指导,这是我们说的要消除心理障碍,及时就位,就是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第二,到位不越位还要求副职不怕闲言冷语要敢于顶位,也就是说在正职暂时离开的时候,要带行正职的职责,防止工作出现大的起落。到位不越位的第三要求,要把握好分寸、尺度,准确地到位和顶位。毫无疑问,副职必须要到位、顶位,但是到位、顶位都必须把握好分寸,这种分寸,我认为是两个方面,一个就是不要越职擅权,我们强调要到位、顶位,但是实际工作中出现有些副职不讲分寸乱表态,甚至完全取代正职发号施令,甚至通过各种不正当的手段,威逼正职就范,这个是不可取的。
第二个方面就是认识到自己总体上来说,在班子里是一个从属的地位,是配合的,所以,总的来说,要善于做好配合工作。配合工作要求求同存异,善于让步,就是要求副职如果在大的方面、原则性的问题上,和正职没有什么不同意见的话,在小的方面的不同意见,就做一些让步,这是一个。第二,要隐其锋芒,推功揽过,副职什么事情不要自己跑到正职前面,要善于把正职放在显著的位置,不要代表正职去表态,遇到单位里的功劳,过错的时候,要功劳归正职,过错尽可能属于自己,分管范围内要揽在自己身上,这是配合的第二个要求,第三,避实就虚,缓兵待机,和第一个求同存异不太一样,那个是在原则问题上一致,小的方面不一致的话就让步,这个是在一些重要的、可能影响着单位工作的一些问题上,意见可能和正职发生不一致的时候,副职作为配角怎么配合呢?这时候就不能和正职发生直接的矛盾冲突,但是,又不能影响工作,在这时候,我们说缓兵待机,避实就虚,可以暂时先同意,但是不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如果是一个对工作负责任的正职,他会认真地考虑副职的意见,不是在会议上直接发生冲突,而是通过会下的、进一步沟通和阐述自己的意见,正职他也会转向接受,如果副职意见确实有道理,又是对工作负责的,他会和副职取得一致,而且有些问题随着时间,更多同志做工作可能这个问题也解决了,但是也避免了发生直接的正面冲突。第四,副职要善于引火烧身、李代桃僵,古代有一首词说,桃生露井旁,李树生桃树旁,虫来吃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待,兄弟还相望。就是说,树木尚且讲究兄弟情谊,作为领导正副职,也要讲究相互之间的,有利于工作的良好的关系,在这种时候,特别是在一些比较尖锐的、事关群众利益的冲突面前,副职不妨站到矛盾的风口浪尖上,让正职避开风口浪尖,这样可以给正职有进一步处理好工作的缓冲机会。
我们古代的箫何夜下追韩信的故事,就说老将箫何不惜代王受过,以身说服韩信来当三军的统帅,从此才有了汉室帝业的成就,如果没有老相的此举,韩信另有他求的话,另图他存,恐怕汉室的帝业就难成了。总之,副职在一些情况下代替正职去受过,或者处在矛盾的风口浪尖上,把一些问题得到解决,如果万一由于矛盾的复杂性没有解决好,也为正职进一步解决它提供一个机会和条件,这是配合的第四个方面。第五个方面,要善于拾遗补缺,巧于善后。领导正职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总会有疏漏,那么副职要善于补台,就像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我们总理把损失尽量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这些就是领导副职把握到位的分寸,总的原则还是要把握自己的角色特点,做好配合工作要掌握的一些要求。
领导副职当好配角,我们刚才讲了第一方面就是要到位不越位,第二个方面的艺术,就是做事不弄权。所谓做事不弄权就是要求领导副职不要眼睛盯着权力,不要过于张扬,而要定位在克尽职守,敬业、爱业、竭尽全力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上。事实上这样的副职他往往能够得到群众和正职的赏识,而且能够把一个单位的工作最大限度地做好,起到他应有的作用。比较著名的我们学习的榜样,就像周总理,他就是为了整个国家的发展,他对毛泽东的一系列决策,都是竭尽全力,可以叫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争个人的任何东西,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一心一意地把工作做好,为我们做配合工作的副职,我觉得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这是当好领导副职要注意的,也是要学会的第二个方面的因素,做事不弄权。
第三方面,独有所长,不长正职所长。一个班子里,是讲究整体优势的,整体优势就是要求每一个领导者他应该有自己独有的长处,副职要做好副职,他就要求要有副职所独有的长处,而不能去长正职所长,这也是做好副职、当好配角要把握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如果去长正职所长,就不是副职的长处,而成了正职的短处,进而成了副职的短处。凡是做得好的副职,有成就的副职、受到人们尊重的副职,都是有着自己独到长处的人,刚才我们提到,周总理之所以能和毛主席配合得那么好,也是因为毛泽东有毛泽东的长处,用尼克松的一句话,就说,他心中同时盘算着各种思想,他是出思想的,这是他的长处,那么,周总理的长处呢?尼克松他有一句话,他是总执行官,能够把各种各样的思想,让他在实践中得到落实,这样的长处。类似这样的人还有黄兴和孙中山的关系,总之,副职当好配角,做好配合工作,一定要把握自己独有的长处,不要去长正职所长,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本领和艺术。
前面我们讨论了当好领导正职和副职,根据他们的特点,所需要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一个是领导正职发挥主导作用的艺术,一个是领导副职当好配角的艺术,下面,我们讨论第三个问题,就是防止和化解正副职矛盾的艺术。
正副职,或者说一个班子的成员,他只有团结起来,这个班子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才能做好领导工作。每一个正副职,我想在主观上也愿意自己的集体是一个团结的集体,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现实生活中,班子不团结的现象,还是非常普遍的,甚至有的还是很严重的。在一次组织工作会议,有一个组织部长,讲了他所在县的一个村级班子,五个党支委,把他们的公章分成了五份,大家互不信任,一人拿一瓣,要盖公章的时候,必须把五个人集中在一起,把这五瓣公章捆到一块儿,才能把公章盖上。所以,可见这虽然是不团结到了极端了,但是,不团结在我们现实工作中,还是比较多的一种状况。所以,当好领导正副职一个非常重要的本领,就是能够学会防止和化解正副职的矛盾,让自己的班子成为一个团结、和谐的整体。
防止和化解正副职的矛盾,首先,要把握导致正副职矛盾的因素。我们总结了一下,观察了一下,发现导致正副职矛盾的因素,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一个是权力较量。这班子不管是什么成员,他多多少少都掌握这样那样的权力,不团结,往往是在权力的分配上,过于计较从而引起的。
第二个因素就是认识上的分歧,对班子内部的成员,无论正职,副职对一些问题有分歧,意见不一致,由意见、认识不一致,导致感情上的隔阂,导致班子内不团结。
第三,就是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之间的矛盾,从而形成一些不团结。因为往往领导正职从全局考虑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副职他是主管一个方面的工作,更多的是从自己主管工作的角度来考虑,如果不能很好地协调、整合的话,也导致相互之间的矛盾和不团结。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会上决定与临时处置之间的矛盾。本来对这个问题大家可能有了一个统一的意见,但是,情况在不断地变化,有一些成员在具体解决一些问题的过程中,根据临时发生的情况,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可能和会上的意见不一致,双方又没有及时地把情况弄清楚,从而导致一些误解,产生一些矛盾和隔阂,引起不团结。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处理荣誉功过不当,也会引起相互之间的不愉快、矛盾,从而导致不团结。大致归纳一下是这么几个方面,其实从导致不团结的因素主要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要防止这些问题,要根据这个情况,关键还是要确定一些大家共同遵守的准则,从而防止相互之间的不愉快和矛盾的发生,这些准则我想包括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要志同道合,豁达大度,特别是豁达大度,当然,志同道合也很重要,志同道合是前提,我们知道太平天国它的内讧,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你要说他们志不同道不合吗?恐怕不能是这样,在反对清政府上,他们可以说没有不一致的,所以关键还是不能豁达大度,有些成员争权夺利,特别是第一把手洪秀全,在这方面有明显的弱点,所以,豁达大度这是首要的原则。
第二个原则就是不拉帮结派、不争功,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总结太平天国内讧,这点没做到也是很有关系,拉帮结派,争功畏过,这是导致很多班子不团结,大家在这方面注意得不够从而导致了。
第三,就是胸怀全局、克己让人,这也是防止班子不团结非常需要把握的一个准则。这方面做得好,就能促进班子的团结,形成很有力的力量。大家都知道廉颇蔺相如传,年轻的相国蔺相如,为了赵国的安危,团结御敌,回避要羞辱他的老将军廉颇,廉颇听到这个事情以后,十分地惭愧,毅然裸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叩跪请罪,从此两个人团结御敌,保卫赵国的安危,使秦国不敢轻易冒犯,所以这种胸怀全局、克己让人的精神,从事这个故事也很好地说明了,大家都这样做的话,也能防止一些不团结现象的发生。
第四个准则就是尊重别人、不嫉贤妒能,这个嫉贤妒能很重要,还有尊重别人,特别是尊重别人一些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一个班子刚刚到一起的时候,容易做到,时间长了,就有可能不太谨慎了,我自己也有过这方面的体会,时间长了,觉得相互很了解了,有时候就不太注意了,说话,包括人家长期形成的一些工作习惯,生活习惯,甚至在某种时候,由于觉得是很了解了,就不太注意了,可能让人家感到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从而也可能导致心情的不愉快,久而久之,形成一些疙瘩,形成一些不团结。
关于化解矛盾的方法和艺术,我想有这么几条吧,我总结概括了一下。一个是矛盾的双方要及时沟通,这个及时沟通对化解矛盾是非常重要的,其实因为刚才我们说了,造成矛盾不团结、不协调的这些因素,都不是原则问题和根本的认识问题,可能都是一些日常的、不是关键,并不重要的一些小事,所以这些问题能及时沟通,可能就及时化解了,所以,第一个解决矛盾的艺术,就是及时沟通。
第二就是泄洪排沙,就是相互之间可能往往有一些怨气,有一些小小的不满,如果这个怨气、这个不满能够排解掉的话,实际上矛盾和不团结也就随之飘散了,所以,提供一些渠道,让一些同志的怨气、不满能够及时地发泄出来,也就能够有效地克服一些不和谐、不团结的现象。
第三个方法和艺术就是以相制将,彼此退让。所谓以相治将,是来源于一个故事,就是古代安徽的桐城,有两个人在京做官,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武官家要打院墙,占了文官家三尺宅基地,文官家就不干了,两家发生了矛盾和争执,后来文官家里写信给在京做官的文官告诉这个事,文官写了一封回信,说,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后来文官家一见这封信就不再计较了,占就占吧,武官家一看,文官家不计较了,也觉得过意不去,又把这个院墙向自己家里让了三尺,从而矛盾就有效地得到了化解。
今天这个课题,我们就讨论到这里。谢谢大家。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沈玉林的眼睛怎么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