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胫腓关节分离骨骨折

当前位置:
> 胫腓骨骨折多长时间可以下地
  胫腓骨这个部位是有着支撑性的一个作用,而且是属于下半身方面的支撑点情况,所以在形成胫腓骨骨折之后,自然是会因此而导致无法再行受力而出现行动不便的症状出现。而为了更好地将自身的胫腓骨骨折现象更好地进行治疗,患者是需要通过及时性的检查和针对性治疗之后才要以更好地让骨折位置进行有效的愈合。
  每个患者在出现胫腓骨骨折的过程中,由于涉及到骨折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所以是会导致治疗方式出现明显的差异,以及后期的恢复情况也出现明显的变化,而多数的患者在面对胫腓骨骨折的现象存在时,想要取得愈合的效果性一般是需要2-3个月。
  胫腓骨骨折在病变这个过程中,对于个人的行动是会造成不便,所以想要让患者能够下地进行走动,是需要先确定骨折部位是否愈合之后才可以下地,要不然是会因此而导致骨折的情况相对变得更加的严重,所以想要下地至少也要等到愈合之后才可进行。
  在了解到胫腓骨骨折一般需要2-3个月的时间才可以愈合,所以想要下地的时间范围也大约是在治疗之后的2-3个月后,至于个人所需要的具体时间性那就会因人而异了。毕竟个人的情况不同就会直接造成后期的时间性出现明显性的变化。
  胫腓骨骨折之后是会明显导致一些支撑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性,而在处于胫腓骨骨折这个过程中,由于局部的骨骼位置折断之后而无法顺利进行站立和行动这个过程中,是会逐步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明显的影响性,所以想要更好地让自身的骨折问题得到妥善的治疗和处理之后才可以下地的。
  而在胫腓骨骨折这个过程中,通过认真的治疗和自我愈合之后,大约是需要1-3个月的时间才可以全面性的愈合完毕。毕竟每个患者的胫腓骨骨折程度是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具体的骨折面积大小以及程度存在不同的差异情况下时,自然是会导致在愈合过程中所需要的具体时间性是存在明显的波动变化。所以在面对于胫腓骨骨折多长时间可以下地这个时间方面而言,肯定都是会因人而异的。
  其中治疗方法:
  第一手法复位外固定,这是骨科最常用的治疗方法,说的直接一点就是行石膏固定,一般适用于(横断形或者短斜行骨折的,可以选择手法复位然后在行石膏固定或者夹板固定)。石膏固定时间的长短根据骨折的程度部位来定的,一般都是4周左右。
  第二牵引术一般就是适合于(斜行骨折,螺旋形的骨折或者轻度粉碎性骨折的)一般行牵引的部位是胫骨结节处牵引,牵引2周左右,去掉牵引,再继续行石膏托外固定或者使用夹板固定)
  第三手术治疗采取切开复位手术,一般都是手法复位失败或者复位不了的才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名称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螺丝钉或者加压钢板,交锁髓内固定术,骨外固定术)。
  注意事项:
  建议大家合理选择治疗骨折的治疗方法,促进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骨折介绍其他知识
骨折介绍专家文章/患者咨询
发布时间:
患者 男性48岁 “左胫腓骨骨折术后8年,内固定物取出术后6年,左小腿摔伤,疼痛、活动受限7天”由门诊以“左胫腓骨骨折”收入院。入院拍片:总结:1、骨折一期愈合骨折强度差,易再次出现骨折。2、骨折二期...
发布时间:
陈力 李国刚中华外科杂志,2005; 43(24): 摘要目的 分析总结外伤性胫腓骨骨折与血管损伤的关系以及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1年10月至2004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外伤性胫腓骨骨折开放性、闭...
回复医生: 对话数4(2/2)
回复医生: 对话数4(2/2)
回复医生: 对话数22(6/16)
回复医生: 对话数10(3/7)
回复医生: 对话数17(6/11)
回复医生: 对话数2(1/1)
回复医生: 对话数149(50/99)
回复医生: 对话数60(25/35)
回复医生: 对话数4(1/3)
回复医生: 对话数6(3/3)
骨折患者热点关注问题
骨折相关疾病
骨折知识介绍
骨科好评科室
骨科分类问答 按拼音字母查疾病
所属部位 :下肢
就诊科室 :骨科
症状体征 :发热、身痛
重点推荐(专科)医院
“温暖五月天,健康常相伴”全国28家公立三甲医院pet/ct体检团检、个人体检优惠,火热报名中。点击图片,查看详情!单一切口手术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
作者:第五十七回
局部软组织薄弱和血供较差通常使得胫腓骨远端双骨折,尤其是高能量损伤造成者,的治疗较为困难。 胫骨内固定的目标是在不增加软组织损伤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稳定骨折,而这对大多数胫骨远端骨折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 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式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外支架固定、以及髓内钉固定。如果腓骨骨折也需要同时进行牢固内固定的话,则通常需要采用两个切口分别进行胫腓骨的内固定。 但是通过两个切口进行手术会过度剥离软组织和骨膜,从而加重损伤并增加深部感染和皮肤坏死的风险。在初始损伤包括大范围严重软组织损伤,以及两个切口之间的距离不足7cm时,上述风险更为明显。 尽管微创钢板内固定(MIPO)被认为能有助于保护骨折部软组织,但如果胫骨远端骨折不能首先闭合复位成功的话,则无法考虑MIPO技术。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上海浦东医院的禹宝庆等人总结了相关尸体解剖结果,首次提出了通过单一前外侧手术入路同时进行胫腓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技术,以避免加重软组织损伤并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其初步临床应用结果发表于最新一期Arch Orthop Trauma Surg上。解剖学研究 尸体解剖研究于来自14例成年死者的26具小腿标本上进行,所有标本均经防腐处理,外观正常,无既往创伤表现及退行性改变征象。14例死者中男性9例,女性5例,死亡时平均年龄53岁(42-71岁),踝关节平均跖屈30°。 按如下方法进行尸体标本解剖: 1、于小腿下段作前外侧皮肤切口,逐层切开浅、深筋膜,于小腿前筋膜间室正中切开显露该间室内肌肉组织,包括:胫骨前肌(TA)、拇长伸肌(EHL)、趾长伸肌(EDL)、以及腓骨长短肌。于小腿中下1/3处找到腓浅神经,该神经于此处从腓骨长短肌之间穿过深筋膜浅出进入皮下组织;在骨间膜前方,胫前神经血管以及腓深神经紧邻胫骨下段外侧表面走行; 2、完成上述解剖后,测量腓骨头到外踝尖的长度表示小腿长度;于小腿下1/3段分近端、中间和远端三个点测量分别测量胫、腓骨与EDL之间的距离(图1)。其中以腓骨前缘为标准测量腓骨与EDL之间的距离(精确度为0.01 mm); 3、最后将EDL和腓骨长短肌分别向内、外侧牵开以显露腓骨远端1/3段(图2);而胫骨远端则于同一切口内通过分别将TA向内侧牵开,而将EHL、EDL、胫前血管和腓深神经向外侧牵开显露(图3); 最后计算所有测量值的平均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图1
测量EDL与胫、腓骨之间距离的示意图。P 小腿下1/3段近端测量点,M 中间测量点,D 远端测量点。 图2
将EDL和腓浅神经(SPN)向内牵开,将腓骨长短肌向外牵开以显露腓骨。 图3
将TA向内牵开,将EHL、EDL、胫前血管和腓深神经(DPN)向外牵开显露胫骨。临床病例研究 2004年6月 至2010年1月之间,共手术治疗49例(男性29例,女性20例)胫腓骨远端骨折,且腓骨骨折需要同时固定的病例。这些病例平均37.6 ± 11.2岁(18-68岁)。 其中37例为直接暴力导致的骨折,12例为间接暴力所致;25例为车祸伤,16例为高坠伤,8例为运动伤;11例胫骨为开放性骨折,其余病例均为闭合性骨折; 按AO分型标准,12例为42-A1型,8例为42-B1型,11例为42-C1型。 纳入标准为:胫腓骨远端干骺部骨折,折线可涉及踝关节。 排除标准为:胫腓骨骨干骨折、无法重建而需要外支架固定的pilon骨折。 所有病例均经上述单一前外侧切口同时进行胫腓骨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技术 1、患者取仰卧位,患肢同侧臀部垫高以防止肢体外旋,大腿上段安放气囊止血带; 2、以骨折为中心沿指长伸肌走行之凸起部分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作前外侧纵行切口(图4a、b),切口远端一般至胫骨远端关节面上方约2cm处,但不要打开关节腔,近段则按腓骨骨折作适度延长;辨认清楚解剖结构并于肌间隙作钝性分离,首先显露腓骨骨折并予以复位固定以恢复小腿长度(图5); 3、分别将EHL、EDL、胫前血管、腓深神经和胫骨前肌向外侧及内侧牵开显露胫骨远端(图6),骨折复位满意后于胫骨外侧以钢板进行固定(图7);部分病例可能需要于胫骨内侧经皮置入一块钢板予以支撑固定;骨折复位后如有骨缺损则在安放钢板前予以植骨填充; 根据骨质及所使用的内固定情况,术后以膝下石膏托保护患肢3-6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步进行踝关节活动及患肢负重。 术后4周、3月、6月、1年时于门诊随访,复查X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术后至少随访至患肢完全负重及软组织愈合良好(平均10个月,6-12个月)。 图4
a:右胫腓骨42-C1型骨折X片,b:手术切口体表标示,该线条沿EDL凸起部纵向走行。 图5
分别将EDL和腓骨长短肌向内、外侧牵开显露腓骨并予以固定。 图6
分别将TA和EHL、EDL、胫前血管、腓深神经向内、外侧牵开显露胫骨并予以固定。结果 1、解剖学研究结果:可能受到损伤的腓浅神经及深部神经血管组织均显露清楚,解剖分离中均未损伤由浅至深层的各种重要组织;每一例标本的小腿长度以及EDL至胫、腓骨的距离如表1所示; 2、49例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平均为81分钟(55-110分钟),所有病例的骨折均得到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所有病例均首先进行腓骨内固定,胫骨钢板均安放于外侧(图7); 3、术后2例发生浅表伤口坏死,但均于4周内愈合;有4例患者后期诉足背麻木感,但均未影响患肢功能; 4、无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病例,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为10.6周(10-12周)(图8);末次随访时,所有骨折位置良好,X片上骨折已愈合,患者均能不需辅助物无痛行走。 表1
小腿下1/3段近、中、远三点EDL分别与胫、腓骨之间的距离 图7
胫骨远端骨折固定,图中可见该切口内各种重要组织、胫腓骨远端均显露清楚。 图8
45岁男性,车祸伤致胫腓骨下段闭合性骨折,伤后10天经前外侧单切口同时固定胫腓骨。a:前后位X片,b:侧位X片,c:术后X片。 通过上述研究,禹宝庆等认为: 1、导致胫腓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出现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的最重要原因在于术中对本已受到损伤的局部血液循环的进一步损伤;在本组49例病例中,术后出现伤口愈合不良的2例病例均为伤后早期接受手术者;4例周围神经损伤的病例则源自术中行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时的长时间过度牵拉; 2、经双切口分别显露胫腓骨的传统方法容易导致过度的软组织剥离及骨膜组织损伤,从而导致胫骨骨折不合或延迟愈合;而MIPO技术虽然对局部组织创伤较小,但却无法应用于不能闭合复位的骨折病例; 3、经单一切口同时行胫腓骨骨折内固定的方法首先由Sanagaram等于2000年提出,尽管他们报道临床效果良好,但未同时进行解剖学研究;而禹宝庆等则通过大样本量尸体标本的解剖研究和初步临床应用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4、胫骨远端具有血供相对较差以及软组织覆盖薄弱的解剖学特点,这使得该处骨折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发生感染、软组织并发症以及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风险较高;单一切口同时显露胫腓骨对软组织的损伤较小,并且开放了小腿前方骨筋膜间室,从而显著降低了术后发生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风险;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创伤骨科相关文章
骨折相关文章
胫骨骨折相关文章
近期热门文章
下载医学时间
每天10分钟成学霸
手机扫一扫
关注丁香园微信号
关于丁香园您的位置:
> 可怕!胫腓骨骨折,无已言说的疼痛!
可怕!胫腓骨骨折,无已言说的疼痛!
摘要:胫腓骨骨折有直接或间接暴力外伤史,常为开放性骨折,皮肤、肌肉挫伤,或胫骨骨折端穿皮外露。上1/3骨折血管神经可受损伤。
  8月6日下午,里约奥运会男子体操跳马预赛中,26岁的法国体操运动员萨米尔-艾特-赛德在完成动作落地时发生意外。在艾特-赛德落地摔倒时,场馆内能清晰地听到骨头折断的声音,艾特-赛德痛苦倒地,左小腿折断90度严重变型。比赛随即中断,医护人员进入场地内,用担架抬起后把艾特-赛德搬出场外送往医院治疗。
  胫腓骨是怎样的?
  从小腿的畸形程度目测应该是胫腓骨双。那么,什么胫腓骨,骨折会又该如何处理呢?今天就为大家节绍一下!
  位于小腿的内侧,对支持体重起重要作用,为小腿骨中主要承重骨。可分为一体和两端。上端膨大,形成内侧髁和外侧髁,与股骨下端的内、外侧髁以及髌骨共同构成膝关节。两髁之间的骨面隆凸叫做髁间隆起。隆起前后各有一凹陷的粗糙面,分别叫做髁间前窝和髁间后窝。上端的前面有一粗糙的隆起,叫做胫骨粗隆。外侧髁的后下面有一关节面,接腓骨小头,叫做腓关节面。
  位于小腿外侧,较细 。腓骨上端称作腓骨小头,可以从皮肤外表面触及到;上端仅与胫骨相连接,不参与膝关节的组成;腓骨体细长,附着骨间膜;腓骨下端形成的突起为外踝;腓骨下端、胫骨下端及距骨构成踝关节。
  胫腓骨骨折在临床中非常常见,过度使用如运动员、军人等长期训练造成疲劳骨折(应力骨折);低能量暴力如日常生活中摔、扭伤造成小移位骨折;高能量暴力如坠落、交通事故等。造成严重破坏、神经损伤、粉碎骨折及骨缺损;由于下肢承担着负重和行走的重要功能,所以胫腓骨骨折的治疗十分重要。
  骨折后的急救原则
  急性损伤后,应遵循&PRICE&原则,给予保护伤肢(protection,P)、休息(rest,R)、冰敷(icing,I)、加压包扎(compression,C)、抬高患肢(elevation,E)等护理。
  保护(Protection):运动伤害发生时,首先应立即停止活动、保护受伤的部位,避免受伤部位二次受伤或负重。同时向周围人群求助,帮助将您转移到运动场地外的安全地带。
  休息(Rest):在受伤后进行充分的休息能够保护肌肉和其他组织,防止伤势恶化。此外,休息是运动伤害复原所必需的也是首要的步骤,休息不仅指受伤后立即停止活动,同时也指在恢复期内拒绝从事激烈的活动。如果是运动员则更应停止训练,因为任何微小的运动伤害如果不进行休息和治疗都可能导致大范围恶化。
  冷敷(Ice):用冰袋放在最疼的地方,每次敷20-30分钟。在24小时内,通常需要2-3小时就冰敷一次,才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冰敷可以刺激血管收缩,让组织液减少,从而达到减轻肿胀和止血的效果。
  加压包扎(Compression):冷敷的同时或冷敷后可用弹性绷带等加压包扎踝关节周围。以减少组织液渗出和下肢血流灌注,减轻患肢水肿。但不要包扎得太紧,以免阻碍血液循环,影响恢复。
  抬高患肢(Elevation):取坐位或卧位,同时可用枕头、被褥或衣物、背包等把足部垫高,以利静脉回流,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下肢抬高一般不超过30&,以免远端足趾长时间。
  骨折应及治疗
  胫腓骨骨折的临床表现有小腿疼痛、畸形、肿胀和(或)短缩,不能站立、行走,依靠体格检查和X线片不难诊断。
  但是小腿是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好发部位,故对每一位患者入院后都应一直注意全面检查整个肢体,尤其是高能损伤、闭合的胫腓骨骨折患者。一定要详细检查足部血管搏动情况,以尽可能早地发现骨筋膜室综合征这一严重的继发症,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
  胫腓骨骨折有直接或间接暴力外伤史,常为开放性骨折,皮肤、肌肉挫伤,或胫骨骨折端穿皮外露。上1/3骨折血管神经可受损伤。
  1、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有移位的稳定性骨折,如横断型、锯齿型、易整复可用此法。而斜行或螺旋骨折则常需要加用跟骨牵引法治疗。不稳定性骨折,则需用跟骨牵引和小夹板外固定,可制止成角及侧方移位,防止肢体短缩。
  2、手术复位内固定:对不稳定性骨折、开放性骨折、陈旧性骨折以及术者对手法复位不熟练者,可手术复位钢板或髓内针固定。因为小腿要担负负重功能,骨折断端的成角畸形与旋转移位,对膝、躁关节将发生劳损,应尽量避免。
  3、若已判定为骨筋膜室综合征者,应急诊切开深筋膜减压,否则将致肢体缺血坏死。若系胫骨上端骨折,应密切注意肢体远端血供情况。如血供不足,说明骨折片压迫润动脉交叉处,或因骨折端移位而胫动脉被骨间膜压迫,应立即行骨牵引,若不解除,应及早手术切开探查。
  然而,更倒霉的是,他居然在被抬出场时随着担架再度摔落,受到了二度伤害。不过赛德本人非常坚强,无论是场内的断腿瞬间,还是从担架上再次摔下,他都没有痛苦尖叫,甚至还不住安慰现场观众和工作人员不要惊慌。这就是奥运,每个有勇气站在赛场上的运动员都是英雄,希望他早日康复!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骨折的那些事儿!(你知道多少)
相关标签&: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胫腓关节分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