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角膜炎症状玉屏风可以防复发吗?

角膜溃疡冷冻清创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4年30期
角膜溃疡冷冻清创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角膜溃疡冷冻清创联合的单磷酸阿糖腺苷等抗病毒药物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3年来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角膜溃疡清创加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对照组予以无环鸟苷、更昔洛韦、干扰素等常规抗病毒治疗,评估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随访复发情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86.6%与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溃疡冷冻清创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等抗病毒药物治疗组优于单独使用抗病毒药物,方法简单,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772.21【正文快照】:
单疱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是一种觉的角膜炎症,具有发病率高,顽固难治,易复发的特点,其发病率和致盲率占角膜病的首位。角膜表层以树枝状和地图状溃疡为主要特征[1]。本文予以冷冻清创联合抗病毒药物的综合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11年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郭祥文;[J];华西医学;2003年04期
满子惠;杨燕宁;邢怡桥;曹瑾;饶卓群;;[J];临床误诊误治;2013年02期
陈莲英;谢宝贤;;[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年07期
张华,宋宏文,郭绒霞,孙乃学,刘华;[J];眼科新进展;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建西,霍冬梅;[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03期
李建阳,杨洁,王建英,屠云松,郑金华,王鲜;[J];国际眼科杂志;2005年04期
凌受良;席玲;席兴华;;[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8年06期
陈莲英;谢宝贤;;[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年07期
李贵英;席兴华;欧阳运富;;[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14期
黄庆山,吴俊伟,王庆芳,李传福,毕瑞兰;[J];眼科新进展;2004年06期
,于凤霞;[J];医学文选;2002年01期
石慧君,张铭连;[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0年02期
凌受良;席玲;席兴华;;[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9年02期
郭丽花;;[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年2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昭升;谢素贞;闫蕾;吴护平;许芬芳;;[J];国际眼科杂志;2009年05期
王学勇;王绪梅;;[J];国际眼科杂志;2011年02期
周家宝;吴淑英;;[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82年02期
袁东兵;袁士超;于明玉;吴祖谦;;[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满子惠;杨燕宁;邢怡桥;曹瑾;饶卓群;;[J];临床误诊误治;2013年02期
张华,宋宏文,郭绒霞,孙乃学;[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中文版);1997年04期
周清华;;[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8年04期
杨佩菲;富质洁;;[J];眼科新进展;1989年02期
张华,宋宏文,郭绒霞,孙乃学;[J];眼科新进展;1997年03期
刘敬;谢立信;史伟云;;[J];眼科研究;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立庆,杨必卫;[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2002年05期
陈淑贞,黄肇薇,李庆安;[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2年12期
刘新华,周琼;[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王华丽;[J];湖北中医杂志;2003年09期
何苗,成仲夏;[J];眼科新进展;2005年01期
李翔;文晓霞;郭红建;周春阳;周华祥;;[J];眼科研究;2009年02期
刘兴华;廖荣丰;朱美玲;汪永;;[J];安徽医学;2009年08期
尹晟;;[J];长沙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晋江;;[J];中国现代医生;2010年33期
小达娃;;[J];西藏科技;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钟白玉;杨希川;郝进;瞿志芳;王鲁;郝飞;;[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邢清曼;;[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傅少颖;刘红玲;侯勇生;冯广忠;张旭辉;;[A];第三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3年
钟白玉;王鹰;刁庆春;郝飞;阴正勤;;[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曹训宇;吴恺;;[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高其昌;[N];家庭医生报;2005年
;[N];健康时报;2006年
吕业芳;[N];大众卫生报;2002年
郑杨;[N];中国医药报;2008年
;[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谢桂珍;[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钱进;[N];大众卫生报;2007年
张揆一;[N];医药经济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勤;[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文霞;[D];吉林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您的位置: &
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杨艳辉 整理
来源:医学论坛网
此文章来源于
  近日,荥阳市妇幼保健院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观察中药治疗单纯疱疹性(HSK)的。研究指出,加味联合西药治疗HSK在改善近期症状体征和预防远期复发方面较单纯应用西药治疗有明显优势。该文发表在2013年第08期《世界杂志》上。
  随机将96例(96眼)HSK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局部给药,治疗组同时加用玉屏风散加味治疗,疗程4周。测量视力,记录症状体征改变,角膜荧光素染色,随访12个月。
  (1)治疗后2组视力均提高,治疗组视力改善优于对照组,F=14.398,P=0.000。(2)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角膜溃疡面修复率分别为(82.69&10.68)%和(71.25&13.15)%,t=8.964,P=0.000。(3)治疗组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率分别是70.83%、20.83%、8.33%和0.00%,对照组分别是47.92%、27.08%、18.75%和6.25%,Z=-2.531,P=0.011。(4)治疗组6个月和12个月首次复发率分别是11.8%和20.6%,对照组分别是21.7%和47.8%,&2=5.257,P=0.022。
  相关链接:
,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玉屏风散,中西医结合,疗效
推荐名医专家
职称: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科室:
职称: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科室:
职称: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科室:
职称:医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科室:
职称:医院:卫生部北京医院科室:
用户名:&&
&新闻阅读排行榜
战略合作伙伴
广告条款 |
copyright(C)中国医学论坛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
*我要反馈:
姓&&&&名:
邮&&&&箱:2006年7月第3卷第21期?中医中药?玉屏风散加昧抗单纯疱
--《中国医药导报》2006年第21期
中国医药导报
2006年7月第3卷第21期?中医中药?玉屏风散加昧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复发的临床观察巢国俊’陈金川。(1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北京,10()040;2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眼科,福建漳州,363()00)[摘要】应用王屏风散加味预防浅层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复发39例,并设单纯口服维生素治疗37例为对照组。结果1年内观察组复发3例,复发率7.69%。,对照组复发9例。复发率24.32%,两组有显著差异,提示应用玉屏风散加味可降低浅层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复发率,从而降低其致盲率。[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玉屏风散;中医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为常见角膜疾病,易反复发作,并造成角膜混浊以致失明。随着抗生素及皮质类同醇的广泛应用.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药物可以干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复发,唐由之教授自50年代开始即在临床应用中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临床经验提示玉屏风散具有较好的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复发的作用,为了对此进行验证。作者在临床上应用玉屏风散加味进行抗复发治疗观察,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复发性浅层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96例,105只眼,呈树枝状角膜浸润改变78例.85只眼,地网状角膜浸润改变18例,20只眼;男性52例,女性44例;年龄14~63岁,平均36.52岁:曾复发2~7次,此次复发至就诊时间为1~7天。1-2诊断标准与分型『”①有感冒、发热或特定的发病诱凶,反复发作。②角膜知觉减退,结膜充血。③角膜混浊,呈树枝状、地图状或盘状改变。④荧光素角膜染色(+)。根据角膜病变形态分为浅层刑:病变呈树枝状.地网状;深层型:病变呈盘状和基质坏死型。本研究人选病例均为浅层型。2治疗方法先予O.1%无环鸟苷滴眼液点眼,l~2次/|l,同时以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每日4次。治疗2周后,有85例痊愈(畏光、流泪、眼痛消失,角膜溃疡愈合,荧光素染色阴性);8例有效f上述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无效3例;治愈率88.54%,总有效率96.88%。所有痊愈者续用上述药物减量治疗5天,并在痊愈后即将85例痊愈患者中76例随访条件较好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9例42只眼,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14~55岁,平均34.6岁。应用乇屏风散加味治疗,予生黄芪12g,炒白术10g,防风10g;伴咽干、眼干涩者加枸杞子10g,麦冬10g;乏力甚者加太子参10g,上方每日1剂水煎服,以14天为l疗程,问隔7天,冉行下1个疗程治疗,共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37例38只眼,男性23例、女性14例,年龄15~4岁,平均32.87岁。予口服Vi饵。每天3次,VitB6每天3次,以14天为1疗程,间隔7天,再行下1疗程治疗,共治疗3个疗程。随访:两组患者随访以1年为期,观察自痊愈后1年内复发情况。3结果3.1复发标准出现畏光流涮、眼痛、角膜上皮缺损、溃疡,呈点状、树校状或地图状改变.荧光素染色阳性.并排除细菌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等其他疾病,即诊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复发。3.2结果分析观察组39例中有3例复发,复发率7.69%;对照组37例中9例复发,复发率24_32%;两组复发率有显著差异,复发情况见表1。表明应用玉屏风散加味口服预防单纯疱疹病(下转第123页)分的混合体,具有濡润作用,根丁肾气,得肾阳之蒸化而成,气因水而不燥,水[大1气的温养而不寒,并借气之动力来运动布散滋润,无论是心移热于肺,还是“二阳结“,还是肾阴虚致龙雷之火上浮都能耗散真气,水无火而寒,气无所依而散.故使肺失去濡润而不能。水径四布,五经并行,更不能“通调水道”。上无水涵则烦渴引饮,尿频量多,凶肺气亦不足则伴疲乏无力,气短易汗,皮肤粗糙,干燥,无泽。脾失濡润则健运无能.不能散精上输于肺,胃所“游益之精气”不得转输,吸收而直接渗流于下,表现为消谷善饥,故在临床上对消渴病患者应特别注意是否“肺气”、“脾气”不足,肺气虚可见:咳嗽无力,气短不足以息,动则忧甚,咯痰清稀、面色咣白,声音低微,体倦乏力,自汗畏风,舌淡苔白,脉虚无力,住消渴病中则为烦渴多饮,或狂饮无度。脾气虚可见:食少纳呆,脘腹胀痛食后尤甚,大便溏薄,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肌肉消瘦或肢体浮肿,舌淡苔白,脉象缓弱等,在消渴病中则为消谷善饥,或多食无度。若是则应积极地予以补益,使其恢复,如此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达到彻底治愈,使体健如初。(收稿日期:2()06―04―16)MEDICINEINDUSTRYlNFORMATION医药产业资讯107
阅读此文(图):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1.4.1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玉屏风散防治小鼠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下载积分:2498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6:20:46|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玉屏风散防治小鼠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PDF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病毒性角膜炎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