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俩瓶无色的清能液体酒精精和水,请你设计俩种实验将俩…

[实验原理]制备乙酸乙酯过程中,浓硫酸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装置设计]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醇和乙酸,二者易溶于水而产生倒吸;[问题讨论]制备乙酸乙酯的原理为,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有香味,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和乙酸.
解:[实验原理]制备乙酸乙酯过程中,浓硫酸起到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故答案为:催化剂;[装置设计]故答案为: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醇和乙酸,二者易溶于水而产生倒吸,可用乙装置制取,丙同学将甲装置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由于容积较大,也能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故答案为:乙;防止倒吸;[问题讨论]制备乙酸乙酯的原理为,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有香味,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和乙酸,故答案为:.不溶于水,可以闻到香味;.中和乙酸;.分液..
本题考查乙酸乙酯的制备,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把握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和实验方法,学习中注重实验评价能力的培养.
1765@@3@@@@乙酸乙酯的制取@@@@@@143@@Chemistry@@Senior@@$143@@2@@@@有机物的性质实验@@@@@@25@@Chemistry@@Senior@@$25@@1@@@@化学实验@@@@@@3@@Chemistry@@Senior@@$3@@0@@@@高中化学@@@@@@-1@@Chemistry@@Senior@@
求解答 学习搜索引擎 | 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任务.[实验目的]制取乙酸乙酯[实验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其中浓硫酸除了做吸水剂和脱水剂的作用外还有___[装置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实验装置:请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种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我选择的装置是___(选填"甲"或"乙").丙同学将甲装置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它的另一重要作用是___[实验步骤](1)按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中先加入3mI乙醇,2m1冰醋酸,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mI浓硫酸充分摇匀,(2)将试管固定在铁架上;(3)在试管\textcircled{2}中加入适量的饱和N{{a}_{2}}C{{O}_{3}}溶液;(4)用酒精灯对试管\textcircled{1}加热;(5)当观察到试管\textcircled{2}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问题讨论]a.根据试管\textcircled{2}中观察到的现象,可知乙酸乙酯的物理性质有:无色油状液体,___;b.试管\textcircled{2}中饱和N{{a}_{2}}C{{O}_{3}}的作用是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还有___的作用;c.从试管\textcircled{2}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的实验操作是___d,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___.2015年初三上化学-化学实验
题目数 2060 道题
技能数 5 个
化学实验->气体制取和净化,初中
化学实验->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
化学实验->气体制取和净化
化学实验->物质检验、推断、分离、提纯
化学实验->实验探究和设计
化学实验->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
化学实验->气体制取和净化
化学实验->物质检验、推断、分离、提纯
化学实验->实验探究和设计
不定项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题
回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相关问题。(1)写出制取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下图所示,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以下气体收集装置不能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3)为测定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应选用下图装置_____________(填编号)。(4)实验结束,某同学发现收集到的纯氧气质量大于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所得质量。不考虑实验误差,请你就此提出一种猜想并设计相应验证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下列哪种仪器一般不可以替代锥形瓶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列实验不能用于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为防止药品滴在桌面上,胶头滴管可伸入试管内部滴加液体
用量筒取13.37mL的稀硫酸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4
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题目解析:
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安全非常重要。下图中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用装置A、G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实验结束后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_____。(2)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与B装置相比,使用带有多孔隔板C装置的优点是_____,只能用E装置收集CO2气体的原因是_____,若要用F装置干燥CO2气体,F中应放入的物质名称是_____。(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理由是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有①蒸发皿、②烧杯、③胶头滴管、④试管、⑤酒精灯、⑥漏斗、⑦铁架台、⑧量筒、⑨玻璃棒、⑩托盘天平等仪器。用相应的序号填空:(1)量取8mL的水用_____;(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3)取用一定质量的固体药品用_____;(4)蒸发操作所需的仪器是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小明对铁的锈蚀进行如下探究。室温时,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瓶塞.装置如图5 , 观察到量筒内水沿导管慢慢进入净容积为146 mL的广口瓶。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再变化时读数。记录量筒起始和最终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下表。(1)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_____(填“加快”或“减慢”)铁锈蚀的速率。(2)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_____(填“放热”或“吸热”)过程。(3)实验后滤纸包中生成的新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_____。(4)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填写实验③的样品组成:_____。(5)小明认为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含量是_____(得数保留小数点后3位)。(6)为进一步验证(5)小题的实验结果,现仅提供:量筒、大烧杯、玻璃棒、水、滤纸包(内含铁粉、碳、水和NaCl),请你帮助小明再设计一个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方案(可画简图表示)。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结合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标号),反应表达式为:____________。(2)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3)装置B与C组合,可以制取的氧气,反应的反应表达式为:________,能用装置C收集该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4)一种洗气装置如下图所示,为了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水分,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浓硫酸课吸收水蒸气,不吸收二氧化碳】(5)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某兴趣小组根据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1)写出仪器的名称:发生装置中盛放药品(产生气体的药品)的仪器A:_____ B: _______(2)如果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__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一般选择装置___________(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1)中要盛装的药品是_________.(A浓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对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滴瓶上的滴管专用,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放回原位。
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
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
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
题目解析:
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使面包变得松软。膨松剂反应产生气体的量作为检验膨松剂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已知某膨松剂含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化学兴趣小组对该膨松剂进行如下探究:【查阅资料】2NaHCO3Na2CO3+H2O+CO2↑;NH4HCO3NH3↑+H2O+CO2↑。探究Ⅰ:检验膨松剂的成分在玻璃管中加入该膨松剂,按下图连接好装置(铁架台略去,下同)。【观察与分析Ⅰ】点燃酒精灯。(1)关闭铁夹2,打开铁夹1,观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2)打开铁夹2,关闭铁夹1,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说明产物中有氨气。(3)充分加热后,玻璃管中_____(填“有”或“无”)固体。【实验结论】该膨松剂的成分是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混合物。探究Ⅱ:测定膨松剂受热产生气体的质量用下图装置测定该膨松剂中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氨气的质量(装置B装有膨松剂,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气体吸收剂足量)。【观察与分析Ⅱ】(4)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D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装置C的作用是_____。若没有装置E,造成测定结果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5)实验过程中必须向装置内通入空气,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_____(填化学式)。在停止加热后,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6)若对装置C、D、E连接顺序进行调整,即可用于测定另一份同质量相同样品受热分解产生氨气的质量。C、D、E连接顺序为_____,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C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氨气的质量。【拓展研究】若上述(4)装置D在实验前后的质量差为9.24g。上述(6)装置C在实验前后的质量差为0.17g,则该该膨松剂中NaHCO3与NH4HCO3的质量比为 _____(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根据化学实验操作要求,你认为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_____.①为了方便,称重时直接用手抓起药品②为了节约,把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中③滴瓶上的滴管用过后,先用水洗净再放回滴瓶④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悬空垂直于容器上方⑤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后,所盛液体必须达到试管容积的2/3⑥洗净后的试管,放置晾干的正确方法是管口向下,并倒扣在试管架上。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列仪器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题目解析: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能用过滤法将下列各组中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分离的是
氧气和二氧化碳
食盐和沙子
食盐和蔗糖
二氧化锰和铁粉
题目解析:
下列仪器的选用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对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滴瓶上的滴管专用,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放回原位。
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
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
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
题目解析:
同学们利用装修后剩下的大理石碎片进行相关实验.(1)一位同学设计了装置A制取CO2,该装置能通过上下移动穿过橡胶塞的粗铜丝来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大理石碎片应放在_____中,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根据气体制备的一般原则,A中的粗铜丝能否用铁丝代替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2)浓H2SO4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可作为干燥剂除去某些气体中的水份.如用装置B干燥CO2,则CO2应从_____(填字母)端口通入.(3)如用装置C收集CO2,则CO2应从_____(填字母)端口通入.(4)装置D用于通入CO2将水压入量筒中以测量CO2的体积,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如图所示:(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其中_____
从长颈漏斗加入。(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如用C装置收集气体,应要等到_____时开始收集;收集氧气完毕,停止实验时,应先_____,后_____,目的是防止_____。(3)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4)要想收集更纯净的气体,最好用_____法收集。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并验证其性质的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_____和_____混合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_____ ,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序号)_____,验证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理由是_____。(2)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_____作用。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_____ ,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序号)_____。用加热固体氯酸钾的方法也可制取氧气,用此方法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序号)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生成O2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过程:【假设】H2O2生成O2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同质量、同浓度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MnO2和水泥块,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O2所需的时间。【进行实验】右下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气体发生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此实验中B处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_______
_____。【实验记录】【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H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MnO2或水泥块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MnO2和水泥块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_____
_____是否改变。【实验拓展】H2O2生成O2的快慢还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探究实验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步骤现
论取一支试管加入3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缓慢有少量气泡冒出_____另取一支试管加入3mL1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迅速有大量气泡冒出 请你设计:实验用品:试管、烧杯、热水、冷水、5%过氧化氢溶液、15%过氧化氢溶液探究实验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步骤现
论_______________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越大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随着对“火”的认识和使用,人类能够更好地改造自然、改善生活.(1)如图1所示,古人“钻木取火”过程中,快速搓动木棍使底部的干草着火,从“燃烧条件”分析:“钻木”为干草燃烧提供的条件是_____;(2)形状大小相同的木炭在下列气体中燃烧的现象如表所示,回答问题:不同气体中在空气中在氧气中在臭氧中实验现象红热剧烈燃烧非常剧烈地燃烧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①木炭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是(答一点)_____.②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③根据表中信息,写一条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_____.④木炭在臭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如图2所示,1860年英国化学家法拉第做了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经研究:子火焰中燃烧物为石蜡蒸汽,子火焰为石蜡蒸汽燃烧产生的.①蜡烛能产生子火焰这一现象,证明石蜡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写一点,下同),化学性质是_____.②该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导气管不宜太长,其原因是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用10mL的量筒量取9.0mL水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纯净的氢气
用托盘天平称取10.58g碳酸钠粉末
用150mL酒精和50mL水精确配制200mL医用消毒酒精
题目解析: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滴瓶上的滴管滴加试剂后无需洗涤
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
加热后的试管可以立即用冷水冲洗
过滤时漏斗末端应该紧靠烧杯外壁
题目解析:
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氢气三瓶气体的是
插入燃着的木条
观察气体颜色
倒入澄清石灰水
闻气体的气味
题目解析:
配制5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题目解析:
下列仪器能直接加热的是
题目解析: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序号物 质杂 质所 用 试 剂ACaOCaCO3适量的稀盐酸BCO2H2O浓硫酸CN2O2灼热的铜网DNaCl溶液Na2CO3适量的稀盐酸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点燃CO、CH4等所有可燃性气体前都应该先检验气体纯度
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应在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药品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充满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里,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为了方便,用量筒量取1毫升浓硫酸,向其中加一定量的水就可制成稀硫酸
题目解析:
除去下列物质所含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试剂或方法ACOH2通入O2点燃BN2O2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CKNO3溶液Ba(NO3)2滴加适量K2SO4过滤DNaCl溶液Na2CO3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烧杯作为反应容器时不能直接加热
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不能随意丢弃
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量取水时俯视量筒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低
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
题目解析: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类似下图所示装置。关于该装置说法错误的是
b导管连接供氧装置
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
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
题目解析: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会迅速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可采用的方法是
排水法收集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题目解析:
某同学读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底处相平,读数为30 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仰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是
题目解析:
下列滴管使用或放置图示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列仪器中能用作反应器的是
题目解析: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实验中除杂的思路有两种:一是将杂质除去,二是将有用物质提取出来,以下除杂方法与后者的思路一致的是( )
实验室用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
用灼热的铜网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
加热蒸发法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
用适量石灰石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
题目解析:
下列实验操作经过纠正仍可导致玻璃仪器破损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小松同学抽到“蒸发8mL食盐水至结晶”的考题,该实验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题目解析:
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所选试剂不合理的是
CaO(CaCO3):稀盐酸
NaOH溶液[Ca(OH)2溶液]:碳酸钠溶液
Cu(Fe):硫酸铜溶液
CO(CO2):氢氧化钠溶液
题目解析: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量筒中盛有一定量的液体.如果将量筒举过头顶读数,则读取的体积读数与液体实际体积相比
与人的身高有关
题目解析:
规范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实验室加热约50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题目解析:
下列关于实验方法的归纳错误的是
玻璃仪器都可以用作反应器
给试管里的固体药品加热时,应先均匀加热,再在固定部位加热
取用固体药品可以用药匙,有些块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用过的滴管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除滴瓶上的滴管),严禁采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
题目解析:
某同学在学习了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后,得出了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没有说明用量时,取用液体药品的体积一般为1~2mL
给固体物质加热时,必须使用坩埚钳
用胶头滴管取液后,要平放或倒置,以防液体流出
用滴瓶上的滴管吸取试剂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题目解析:
下列制取氧气的操作,先后顺序不规范的是
先在铁架台上固定发生装置,再放置酒精灯
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加入高锰酸钾
先盖上玻璃片,再从水中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题目解析: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把固体物质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称得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0.8g(1克以下用游码),如果按正确的方法称量,这位同学所称固体的实际质量是
题目解析: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熄灭酒精灯
题目解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用剩下的药品可放回原瓶
鱼儿能在水中呼吸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空气中氧气质量分数约占1/5
蜡烛熄灭时产生白烟
题目解析:
盛装酒精的试剂瓶上贴有的标志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实验室制取氧气正确的操作是
装药品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停止加热时,应先熄灭酒精灯,然后把导管移出水面
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
题目解析:
可以一次性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集气瓶中
分别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
分别加入蒸馏水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集气瓶中
题目解析: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可能用到的实验装置。①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Ⅰ_____(1) 。②制取氧气时A中锥形瓶内应加入的固体是 (2)
,其作用是 (3)
。锥形瓶内液体应加至 (4) (填“a”或“b”)处。③收集氧气选用的装置是E或 (5) ,选择E的理由是(6) 。④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得到0.3 mol氧气,求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7)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1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1)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填字母)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_____(2)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_____。(3)小组同学做完实验后发现水进入集气瓶的量远少于理论值.经讨论,同学们认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_____,理由是_____。(5)小淳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大胆的改造,设计了如右图的装置。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①闭合电源开关,可以观察到白磷②装置冷却到室温时,可观察到U型管内左侧液面_____③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④此实验还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两点性质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固定装置略)。已知碳酸镁加热发生类似碳酸钙的分解反应。(1)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装置C的作用:_____,无水CaCl2的作用:_____。(3)装置D中发生的反应: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图中装置E是安全瓶,能防倒吸,从实验安全考虑,本实验还应在装置_____之间添加装置E。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判断,下列实验操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填写序号)。A.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药品,若有剩余再放回原试剂瓶B.用稀盐酸洗涤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C.稀释浓硫酸时,应沿烧杯壁向水中缓缓加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将稀盐酸滴到pH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定稀盐酸的pHE.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滤纸于天平的两托盘上,将NaOH固体放在右盘纸上称量G.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溅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A. 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药品,若有剩余再放回原试剂瓶B. 用稀盐酸洗涤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C. 稀释浓硫酸时,应沿烧杯壁向水中缓缓加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 将稀盐酸滴到pH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定稀盐酸的pH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灰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查阅资料】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作出猜想】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实验验证】(1)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_____,证明有水生成。(2)用涂有饱和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小明提出质疑:石灰水变浑浊不一定是生成碳酸钙,还可能是饱和石灰水受热后_____,析出了氢氧化钙。同学们又用右上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分钟后,提起锥形瓶,翻转后注入20mL饱和石灰水,加塞、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确定有二氧化碳生成。实验中小明观察到一个意外现象:锥形瓶内壁上有少量黑色物质。【交流讨论】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黑色物质是石蜡不充分燃烧生成的_____。由此他们猜想还可能生成一氧化碳。为验证一氧化碳,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验证】(1)实验前,先在玻璃管的中部放入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2)将a端插入蜡烛的焰心。(3)用酒精灯加热b端的氧化铜与水调和的糊状物,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黑色物质变成红色,证明蜡烛不充分燃烧有一氧化碳生成。(4)为防止玻璃管中的红色物质又被氧化变成黑色,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拓展应用】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物质,浪费资源,且污染空气。为使其充分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答一条即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小刚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粒子不断运动”的研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物质X是
题目解析:
总结所学过的各种研究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研究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这是控制变量法 B.借助水流的某些性质认识电流,这是类比法 C.用像皮膜凹陷的程度反映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这是转化法 D.在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这是模型法
题目解析: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试管中加入的药品是MnO2和H2O2
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待导管口产生连续均匀的气泡时才开始收集氧气
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再停止加热.
题目解析:
下列关于物质鉴别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氮气和空气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
硬水和软水可以用肥皂水鉴别
水和双氧水可用二氧化锰鉴别
汽油和酒精可以通过闻气味鉴别
题目解析: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是从某同学记录的化学实验现象,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
敞开浓盐酸试剂瓶口冒出白雾
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1.4
铵态氮肥与碱共热放出无色无味气体
马铃薯片遇到碘酒后颜色不变
题目解析:
如图所示,实验室里有一套用来制取气体的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锥形瓶里加入少量MnO2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过氧化氢溶液,可以制取氧气
锥形瓶里加入大理石,分液漏斗里盛放稀硫酸,可以制取二氧化碳
当发生装置中液体与固体混合产生了气泡,立即开始收集气体
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倒放在实验台上
题目解析: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先仰视读数为19ml,倒出一些液体后,俯视读数11ml。则该同学倒出的液体体积一定
题目解析: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列有关仪器用途说法不恰当的是
温度计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
烧杯用于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试管用于装配气体发生装置
胶头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
题目解析:
下列常用仪器中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题目解析: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如下图,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保持装置内温度不变,将导管的末端伸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若装置的密性良好,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选项ABCD现象放大图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既可用于给液体加热,又可用于给固体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题目解析: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BCD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排水集气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空气中O2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集气瓶中的水:排净集气瓶中的空气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小明在实验室蒸发某种溶液,他不需要的仪器是
题目解析:
现有三瓶气体已失去标签,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中的一种,请你用最简单的方法区别?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上列图示各仪器中,金属仪器的名称是_____。(2)实验室常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上图中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如果选择E作收集氧气的装置,则当气泡_____时开始收集。(3)若用双氧水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干燥的氧气,则可以选用的制取装置是_____ (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实验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发生装置应该选用_____,该装置有一处不足,请改正:_____。收集氧气的方法有_____(理由_____)和_____(理由_____)。最好用_____(理由_____)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证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看到_____时就证明已收满。(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管口塞团棉花的原因是_____,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 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d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e 熄灭酒精灯; f 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在下面ABC的选项中选)A bacdfe
C bdacfe如果最后两步颠倒,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及结束时,若发现试管破了,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在下面ABCD的选项中选)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忘了加催化剂;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加热后立即用冷水冲洗。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⑥C.②③④⑤⑥D.①⑤⑥(4)将细铁丝伸入上述收集的一瓶氧气中,发现没有燃烧,可能的原因有:_____。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③⑤⑥C. ②③④⑤⑥D. ①⑤⑥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有如下图所示的仪器可供选用: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所需的药品是__________;(2)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所需的仪器是(用仪器的序号回答)________________;(4)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写装置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若要得到相对纯度更高的氧气一般可用_____ 装置收集。(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一般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判断C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4)实验室制氢气时,将气体的发生装置由B改进为F,优点是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右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1)若制取氧气,你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_(用小写字母表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2)选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若想控制反应速率,你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3)请写出利用上述装置制取除O2外的另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关于量筒的实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少量的化学反应可以在量筒中进行
量取8ml液体时,应选用50ml量筒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高点保持水平
向量筒中倾倒液体至近刻度线时,可改用滴管滴加
题目解析:
常温常压下在实验室收集CH4(气体),与选择收集方法无关的信息是
CH4在水中的溶解性
空气的密度
题目解析:
下图中表示中学几种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A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E、G为黑色的粉末,C为无色液体,H为紫红色固体。(部分条件省略)(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
F_____(2)CO2通入D澄清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现有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发生装置中还缺少的一种实验用品是__________ ;(2)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末端浸没在水面以下,从a处向外抽气,若观察到_______,则气密性良好;(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将仪器接口a与c相连,即可证明CO2,但装置F有错误,请在图中修改(图见答题卡)___________ ,此时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室用H2O2溶液和MnO2的混合物制氧气,Mn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欲从完全反应后的剩余物中回收MnO2,实验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①蒸发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1)A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_____;(2)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3)C中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_____(填“是”或“否”);(4)D实验的目的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如图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A或B的名称:_______________。(2)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直接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___ (填序号)。①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②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3)小颖认为在不改变I、Ⅱ装置的仪器及位置的前提下,该装置稍作处理可用于双氧水制取氧气,她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打开K2关闭K1时,利用I、Ⅲ装置可验证CO2的有关性质。①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此时小试管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②C为干燥管(用于防止液体倒吸)。如要证明所制备气体是二氧化碳气体,在小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用下图所示装置替换装置Ⅲ,向烧杯挡板右侧通入CO2,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小明在学习了“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知识后,进行如下实验:①按图甲组装实验仪器并进行气密性检查。②取1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和0.03克二氧化锰装入容器,塞紧橡皮塞,接上压强测量仪(如图乙)。③倾斜装置,使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充分混合,用压强测量仪测量容器内的气压。④分别用0.06克、0.09克和0.12克相同的二氧化锰重复上述实验,整理相关数据如图丙。(1)写出步骤①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操作及气密性良好的判断依据:_____。(2)实验中,小明用_____来反映产生氧气的多少。(3)本实验除了研究“二氧化锰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质量的影响”外,还可以研究的问题是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实验室选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气体,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2)甲同学用装置B和装置C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有关化学反应的表达式:
。请描述氧气集满的现象:_____。装置B中的注射器相当于实验室中的_____仪器。(3)乙同学也采用装置B和装置C组合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有关化学反应的表达式:_____。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_____(方法、现象及结论),相关反应的表达式:_____。丙同学认为乙同学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有误,其理由是_____。(4)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混合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甲烷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_____(填序号)。甲烷气体一般采用装置C进行收集,收集满后集气瓶的放置方式如图所示,据此可推甲烷一定具备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装置图用序号表示):(1)双氧水(H2O2)是一种无色液体,可发生如下反应:2H2O22H2O+O2↑。在实验室利用此反应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在生成的气体中常混有少量氯化氢和水蒸气。C装置用于除掉水蒸气,可选用_____做干燥剂(填名称)。利用D装置除掉氯化氢时,选择的试剂是饱和NaHCO3溶液,已知NaHCO3与HCl反应生成NaCl、H2O、CO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3)将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按发生、净化和收集的顺序进行连接,生成的气体通过净化装置导管口的先后顺序是_____(填导管接口序号)。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2)写出一个初中化学中用发生装置C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属于__________反应类型,收集该气体可选用的一种装置是:_________。C装置中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_____。(3)一氧化氮气体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容易发生下列反应NO+O2NO2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能选用的装置_______________。(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如果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填“a”或“b”)_________端管口通入。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某中学进行的实验操作考查,制定了个考签:a.O2的制取;b.CO2的制取;c.用98%浓硫酸配制50g10%的稀硫酸;d.粗盐提纯。每个同学抽取一个考签进行实验。(1)甲同学抽签后来到实验室,发现本组实验桌上主要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甲同学抽到的考签的实验原理为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应选用的仪器有_____(填字母代号)。该制取装置也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2)乙同学抽到序号为c的考签,实验室老师需要为他提供的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和胶头滴管外,还应该提供的仪器是_____ (填仪器名称)。(3)丙同学抽到的考签为粗盐提纯。操作②的名称为_____(填操作名称),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将水分蒸干。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 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_____(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查阅资料】物质熔点╱℃沸点╱℃燃烧时温度╱℃石蜡50∽70300∽550约600铁15352750约1800钠97.8883约1400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_____(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_____(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其原因可能是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所需药品是_____。(2)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收集该气体应选用_____。(3)已知甲烷气体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若要收集干燥的甲烷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来制取气体的装置。(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2)写出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3)能用装置D收集的气体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4)某实验小组为了获得较多气流平稳的氢气进行实验探究,制取氢气时发生装置应选_____(填字母,下同),干燥装置应选_____,干燥装置中的试剂是_____。(5)下图是探究CO2与NaOH是否反应的部分原理装置图。请在答题卡方框内画出需完善的装置图,并进行必要的标注。可供选用的仪器及药品:试管、直角导管、干燥CO2、NaOH溶液、BaCl2溶液。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乙烯(C2H4)是一种可燃性气体。某同学用40%的乙烯利和氢氧化钠固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烯并探究其爆炸极限(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的乙烯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其中乙烯的体积分数范围,用a%—b%表示)。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仪器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为了得到平稳的乙烯气流,连接乙烯的发生装置,除了橡胶塞、导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是_____(填字母)。(2)用排水法收集乙烯时,判断集气瓶内的水已全部排出的依据是_____。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乙烯的乙烯是_____。(3)用溶剂均为VmL的集气瓶收集乙烯与空气的混合气体进行实验。步骤如下:①先如图A表示,收集一瓶乙烯体积分数为50%的混合气体,点火不发生爆炸。②再如图B、C所示,分别收集气体并点火,前者发生爆炸,后者不爆炸。结合步骤①,得出a%、b%的范围,其中b%的范围是:_____%—_____%。③按照中值法继续探究,可得到更准确的爆炸极限数据。(4)乙烯利溶液酸性较强,如果皮肤上不小心沾上它,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_____(填字母)。A.氢氧化钠溶液
B.硼酸溶液
C.碳酸氢钠溶液
D.醋酸溶液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净化、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欲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②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欲用足量纯净的一氧化碳气体测定某不纯氧化铁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反应),并验证反应中气体生成物的性质。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纯净的一氧化碳气体 →D→B→C。①仪器C的作用是_____。②仪器D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③反应完全后,计算氧化铁样品的纯度时,小强同学认为“仪器D中减少的质量等于仪器B中增加的质量”。小丽同学通过称量发现二者质量并不相等。请你分析写出仪器D中减少的是
________的质量,而仪器B中增加的是
_________的质量。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1)下图为过滤装置,写出下列仪器、用品的名称:A 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2)某同学用如图的装置进行过滤操作,实验后发现滤液仍浑浊,请你写出可能的两点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①仪器a的名称
,装置B的名称
。②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 ,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若将上述混合物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残渣,通过溶解、
(6) 、洗涤和烘干四步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固体。③实验室可用发生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该装置的优点是
,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满
。④收集了一定量气体后关闭活塞,装置B中固体与液体没有分离,可能的原因是
(9) 。A. 所用盐酸浓度偏大B. 活塞处漏气C. 盐酸反应完了 D.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请按要求作答:(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2)用B装置制取气体并能随时停止反应,上部与下部对接应选______(填“b”、“c”)。(3)从装置A~D中选择: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较纯净的O2,应选用图中的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4)用装置BF来制取H2,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用F装置来收集H2,请将图F补充画完整。(5)下图为制取H2并还原Fe3O4的微型实验装置,针筒与青霉素瓶组合部分相当于上图中装置_____(填字母);检查此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操作是_____,若现象为_____,则气密性良好。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气体,它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题目解析:
某兴趣小组利用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原理,设计 如下实验以探究微粒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实验I: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滴~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I得出的结论有(2)实验Ⅱ(如甲图):烧杯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Ⅲ(如图乙)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__________。(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选用_____(填编号,下同),收集装置选用__________。(3)实验室用B制取氧气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4)如用C装置收集O2,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要组装一套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已经选择了A、B、C三种仪器,还应选择图中
① (填仪器下方的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③ 。用该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填一种)。(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除需增加酒精灯外,还需要的实验用品是
,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用H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⑦ (填“a”或“b”)端导入。(3)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小军同学想用实验证明 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小军选用NaOH和Ca(OH)2两种溶液分别放入上图装置中的广口瓶中,关闭K,通入二氧化碳,发现A、B中均无明显现象,则B中盛放的溶液是
。另一位同学仔细分析了小军的实验方案,觉得有缺陷,理由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2)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一定量的C02,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欲干燥制得的C02,可使气体通过F装置,其中所盛的药品是_____,气体应由_____(填“a”或 “b”)端通入。(3)实验室欲用B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4)装置A除了可以完成某些气体的制取实验外,还有多种用途,试举一例: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根据下列装置图,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_____。(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填序号),检验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3)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氧气时,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多功能瓶”是初中化学常用装置,它使用方便且操作简单,可用于完成多个实验。(1)用图一装置完成下列实验。①排水法收集氧气。瓶中装入水的量应为_____(选少量、多量或满瓶),进气口为_____(选“a”或“b”)。②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瓶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将二氧化碳从瓶子a端通入,当观察到_____时,则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2)用图二装置除去氧气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气体。若A、B瓶中都盛放足量澄清石灰水,则你的实验方案是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问题.(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2)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装置中还需要改进的地方是_____,作用是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类型属于(3)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制取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则实验室制取硫化氢的发生装置为_____,若用如图2所示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端进入(填“a”或“b”).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图是初中化学实验的几种常用仪器,请按要求填空。(1)仪器C的名称叫_____。在读取E中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_____。(2)进行过滤操作,除铁架台,A和D外,还需要用到上述仪器中的_____(填序号)。(3)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NaCl溶液,还必须补充的一种仪器是_____。(4)仪器D最常见的用途是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气体的部分装置。(1)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2)在用上面两套装置制取气体前我们先要_____。(3)选装置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的目的是防止_____现象的发生。(4)小明同学选B装置取一瓶干燥的氧气,他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验满方法是_____写出该方法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集体讨论】(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选择(填编号)____________;A.蜡烛
C.铁丝(2)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_____;(3)小组的同学共设计了如图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为了确保实验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_____;【分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组别123456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202119202221(4)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的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同学们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后,对酒精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围绕“酒精燃烧生成了什么?”开展探究。请你一起完成探究:【猜想与假设】猜想一:酒精燃烧有水生成;猜想二:酒精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调查与研究】同学们了解到:学校实验室有95%的酒精和无水酒精以及必备的实验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实验方法现象结论第一步:点燃无水酒精,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而冷的烧杯,观察
第二步: 酒精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同学们通过实验,验证了猜想一、二都正确。【反思与评价】同学们实验中选择无水酒精而不选择含水的酒精的原因是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2)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3)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_____作用。装置C可以作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它的优点是_____。(4)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制取装置可以选择_____(填字母)。二氧化碳容易导致温室效应,结合实际你认为如何才能做到低碳生活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用F装置收集氧气时,发现F装置中的水变红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E装置作为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随开随关,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图是某微型实验的装置图。试管中反应发生后,a处现象是_________;b处现象是__________、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某食品包装袋内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1)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2)某同学对此干燥剂作了一系列探究,其实验方案如下,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报告。问题与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问题1: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继续作干燥剂?取适量小纸袋中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触摸杯壁。 _____________ 不能作干燥剂问题2:猜想变质后的物质可能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质后固体中有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可选用A装置,A装置需要改进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氧气可选择的装置是_____(填装置序号)(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 (填装置序号),在加试剂之前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收集一瓶氧气,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最好选用气体的收集装置中的________(填装置序号),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实验前集气瓶内要装___________(5)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能燃烧的气体。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甲烷气体。若用此法制取甲烷气体,其气体发生装置选择_______ (从题目图中A、B、C中选择),可采用___________ 法或___________ 法收集。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后,对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提出实验改进: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操作为:①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
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③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④从b端通入氮气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___,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Ⅱ.另一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对“二氧化硫能否与水反应生成酸”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查阅资料]常温下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气体,易溶于水。[假
设]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设计实验](1)小雨同学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他认为,若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色,则证明假设成立。(2)小涛同学认为小雨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密。小涛同学用紫色石蕊试液将白色滤纸染成紫色,干燥后做成三朵紫色的小花,然后按下列图示进行实验,在(I)、(Ⅱ)、(Ⅲ)中分别观察到变色和不变色的两种现象。小涛同学认为,若_____(填序号)中的紫色小花变色,则证明假设成立。[交流反思]小明同学对小涛同学的实验方案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了酸”,其理由是__________。三位同学讨论后补充了一个实验,使探究活动获得了成功,你认为这个实验应该是__________(简述实验步骤和现象)。[结
论]通过上述实验得出: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进行探究。 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来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1)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集气瓶中原空气总体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写一条)。(3)你认为该方法的优点是:_____。图2所示的是小惠用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来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4)实验完毕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小阳认为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_____%,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_____。(5)小雨用碳完成上述实验,发现没有水进入集气瓶,其原因是_____。(6)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燃烧法测定氧气在空气中含量时所选物质必须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内容:(1)写出仪器a名称:_____(2)实验室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___________(填字母符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将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若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应从______(填“a”或“b”)端进气。(4)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发生装置选择C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打开止水夹,若发现稀硫酸未能与多孔隔板上的锌粒接触,但此时已无稀硫酸可加,在不影响氢气总量的前提下,下列溶液中,可以从长颈漏斗中添加的是_____。A. 氢氧化钠溶液B. 碳酸钠溶液C. 硫酸钠溶液 D. 氯化钡溶液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燃烧进行了以下探究:他们将一短玻璃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该气体成分可能是什么呢?【猜想】小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气体)小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汽;小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实验方案】换一根较长的玻璃导管,并用湿毛巾包住,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现象与结论】如果观察到_____,则小贝的猜想正确;如果观察到_____,则小芳的猜想正确;如果观察到_____,则小婷的猜想正确。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2)实验室若用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室若用B装置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必须考虑的气体性质_____(填序号)①颜色 ②密度 ③溶解性 ④可燃性;收集二氧化碳所选用的装置为_____(填字母);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_____。(4)若用A、E装置来制取氧气,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时,进行收集,集完氧气取出集气瓶后,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5)用电解水的方法也可以制得氧气。那么若电解108g水,理论上可生成多少克氧气?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FeS)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H2S)。硫化氢性质:①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其密度大于空气;②可以燃烧,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硫;③能溶于水,且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请根据上述内容和下列装置回答问题(装置用字母表示)(1)写出装置D中仪器a的名称_____;(2)收集硫化氢时应选用的装置_____,硫化氢尾气处理应选用的装置中装_____;(3)A、D组合还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方程为: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为了探究酒精灯各层火焰温度的高低,某同学点燃酒精灯,仔细观察酒精灯火焰的分层情况后,取出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位于火焰某一层的部分明显碳化。(1)写出碳完全燃烧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的温度最高。(3)某同学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实验室利用图8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化学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8中仪器甲、乙的名称: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图8中的______(填标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用充满水的装置C收集氧气,则氧气需从__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木条应放在____________(填“a”或“b”)端,检验二氧化碳的试剂是____________。(4)用上述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后的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蒸发的操作训练。①对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应选择图8中____(填标号)装置,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②取上述少量滤液进行蒸发,蒸发过程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析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字母)。(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可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F装置除去氯化氢气体,则该混合气体应从F装置的_____口(填“①”或“②”)通入。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某兴趣小组要测定高锰酸钾样品的纯度(假设杂质受热不反应),请根据下列装置填空:(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2)高锰酸钾样品在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装置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装置还需要进行的改进是_____;(4)小明认为要完成测定任务,可以选择装置AB。若高锰酸钾样品的质量为a,收集的氧气的体积为b,查得氧气的密度为c,则样品的纯度为_____%;(5)仅用装置AC_____(选填“能”或“否”)顺利完成实验。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甲、乙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无明显变化;将灼热至发红光的黑色固体丁放到混合气体中,丁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新的气体丙,丁熄灭后,测知甲气体已全部耗尽;往乙、丙混合气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已知乙是空气中最多的气体,则:(1)这些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甲_____;乙_____;丙_____;丁_____(2)甲与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3)丙与石灰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该反应常用来检验或证明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1)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此反应需组装一套制取干燥氧气的装置,所选用的装置连接顺序是(
)→( )→( )(填装置字母代号);(3)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若用下图装置进行“排水法”收集氢气,则氢气应从________(选填“a”或“b”)端诵入。(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可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如果要制取氨气你应选择的发生装置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5)为验证氨气的部分性质,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两种现象:①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_____。(3)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欲使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4)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只和二氧化碳反应),并将一氧化碳收集在集气瓶中,下列装置中最为合理的是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发现问题】小明将一支燃烧正旺的蜡烛轻轻吹灭后,发现烛芯处产生一缕白烟。【提出问题】小明想:这缕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猜想假设】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小亮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小光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水蒸气;小明猜测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石蜡固体颗粒。【收集证据】(1)查阅资料: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雾是由小液滴形成的。石蜡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很容易液化或汽化。二氧化碳是无色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2)实验探究: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小亮由此得出结论:白烟是二氧化碳。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而是出现了一些白色固体物质。小光由此得出结论:白烟不是______________。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_________同学的猜测提供了证明,同时排除了___________同学的猜测。【结论与解释】(3)由以上探究结果可知:____________同学的猜测是正确的。(4)小亮在实验时确实看到了石灰水变浑浊,但他获得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反思与评价】(5)小光同学的反思是:蜡烛燃烧产生水,由于温度高于100℃而呈气态,不会凝结成雾状,所以不应该猜测白烟是水蒸气。(6)酒精在空气中燃烧产物与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相同,写出酒精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水通常是可用来灭火的,但有时水却是可引火的。同学们将少量超氧化钾(KO2)粉末用棉花包裹没有任何变化。(已知棉花和超氧化钾不反应)但如果将少量水滴到包有超氧化钾粉末的棉花上,则棉花迅速发生剧烈的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还剧烈)。同学们对此产生好奇,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如下实验探究。【提出问题】_____。【猜想与假设】1.超氧化钾和水反应生成_____。2._____。【设计与实施】为了验证猜想,有同学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向盛有KO2的试管中滴加适量水,若看到有气泡产生,证明猜想1成立。在上述实验的试管口拴上一个气球,若气球变鼓,证明猜想2成立。你是否同意该实验方案,你的理由是_____。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又进一步完善该方案并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论】超氧化钾与水发生的化学反应,满足了棉花燃烧的条件。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做完实验后,试管壁上往往附着一些用水洗不掉的残留物,需要先用某种试剂溶解,再用水冲洗干净。请选择溶解残留物的试剂,把相应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1)制备乳浊液后的植物油(
)(2)紫色的固体碘(
)(3)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A. 酒精B. 稀盐酸C. 食盐水D. 洗洁精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图1~4是教材上部分实验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装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2)图2实验中发现_____现象,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3)图3实验在通电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此时,正极端与负极端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4)图4实验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天平平衡,则反应后天平的指针会_____(填“偏左”、“偏右”或“平衡”)。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以下是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条件进行的探究。(1)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度的影响,甲同学设计了以下对比实验:①将3.0g氯酸钾与1.0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②将χg氯酸钾与1.0g氧化铜均匀混合加热。在相同的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氧气的快慢。①中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②中χ的值应为:_____(2)乙同学探究了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数据如下:编号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二氧化锰的质量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①50.0g1%0.1g9ml②50.0g2%0.1g16ml③50.0g4%0.1g31ml由上表可得到的结论是,在相同条件下,_____,过氧化氢分解得越快。(3)丙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度某种因素的实验探究,通过_____比较,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实验室获取氮气有很多种途径,常见的有3种方法。方法一:将氨气(NH3)通过赤热的装有氧化铜的玻璃管,生成铜、氮气和水蒸气,除去水蒸气后测得氮气的密度为1.2508g/L。方法二:将空气通过灼热的铜,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和氧化铜粉末,测得该气体的密度为1.2572g/L。 进行实验时可选择的实验仪器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与加热装置)。 为保证所得氮气尽可能纯净,除了使用铜外,还可以向装置_____(选填装置编号)中加入_____(填名称)以除去其它杂质气体。方法三:将亚硝酸钠(NaNO2)和氯化铵的饱和溶液加热,氮元素全部转化为氮气。下图是实验室用这种方法制N2,并测定生成N2体积的装置(部分装置略去),请回答相关问题。【查阅资料】(1)NaNO2+NH4ClNaCl+N2↑+2H2O
(此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2)B部分中冰盐是冷凝作用【实验探究】①_____;②20℃时,取含溶质0.21g饱和NH4Cl溶液放入烧瓶,连接装置;③调节水准管,使其与量气管中液面相平,记录量气管中水面读数为12.0mL;④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入饱和NaNO2溶液,加热至反应发生,移走酒精灯;⑤烧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关闭活塞;⑥待冷却至室温,调节两边液面高度相平,记录量气管中水面读数为100.0mL;⑦处理剩余药品,整理实验台。【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1)加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实验①是_____;(2)步骤④中,移走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3)计算生成氮气的质量和密度。(计算过程中以及最终数据均保留2位小数)【解释与结论】1892年,英国科学家瑞利(Rayleigh)发现,采用方法二得到的氮气在相同条件下比其他方法得到的纯氮气密度总是偏大5‰左右。若实验设计与操作均无错误,且氮气已完全干燥,请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已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密度就越大)【反思与评价】(1)装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与蒸馏瓶之间连接的导管所起的作用是_____A.防止NaNO2饱和溶液蒸发
B.保证实验装置不漏气C.使NaNO2饱和溶液顺利滴下
D.防止溶液冲入U形管(2)科学家瑞利仅仅是从小数点第三位数的差别,发现了新物质。这启示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习科学家的_____.A.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敢于怀疑的批判精神B.科学研究中遇到疑惑就趁早放弃,不要浪费时间C.不能因为微小的差异而放过一次成功的机会D.要相信权威,权威一定是正确的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如图为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装置图,回答问题:(1)图中有几处明显错误,请你找出其中的两处。①_____;②_____;(2)某同学按照下列实验步骤进行了实验:①按要求连接好仪器;②向试管中装入固体粉末并固定在铁架台上;③将集气瓶装满水扣在水槽中;④加热试管收集氧气;⑤结束时,先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将导管移出水槽。请你分析,该同学的实验中缺少的关键步骤是_____。还有一步明显的错误操作,这种错误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小聪同学家新换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好奇的小聪想探究铬(Cr)与常见金属铁、铜的活动性强弱,邀请你一同参加。【作出猜想】猜想一:Cr&Fe&Cu;猜想二:Fe&Cu&Cr;猜想三:你的猜想是_____。【查阅资料】铬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其表面能生成抗腐蚀的致密的氧化膜。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设计与实验】小聪同学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用砂纸打磨光亮,分别放入等量的同种稀硫酸。【结论与解释】(1)小聪得到的结论是猜想_____正确。(2)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_____。【知识运用】将铬片投入FeSO4溶液中,反应_____(填“能”或“不能”)进行。若能进行,请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或E。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2)实验室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填字母序号)。(3)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现将2.5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10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反应完全结束后,共收集到1.6g气体.请完成下列问题:①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并烘干滤渣,称得滤渣的质量为_____g.②计算原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8)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现有:a试管、b漏斗、c酒精灯、d集气瓶、e广口瓶、f胶头滴管、g量筒(10mL,50mL,100mL)、h药匙、i石棉网、j试管刷
等仪器,请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用序号填空)(1)用于作热源的仪器是_____;(2)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使用_____。(3)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4)用于洗涤仪器内壁的工具是_____;(5)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_____;(6)加热时常垫在玻璃容器与热源之间的用品是_____。(7)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两种重要物质。请你参与下列氧气和二氧化碳有关制备、转化的实验探究活动。Ⅰ: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1)图中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2)用装置A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要制得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择装置_______________收集。(3)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可选择装置_____;向装置中加入药品前的一步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该组合装置既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又可用来制取氧气,其中选用相同发生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Ⅱ:用过氧化钠反应来制取氧气,是潜水员使用的供氧装置的原理。【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在不需要加热的情况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另一化合物(生活中常见的盐);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设计装置】为验证过氧化钠(Na2O2)和CO2反应生成的气体,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向装置X中通入足量CO2气体,观察到X瓶中的淡黄色固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同时见到Y、Z装置中有气泡出现。【实验分析】(4)Y中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Z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5)验证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6)反应结束后,可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X瓶中过氧化钠是否有剩余(除用二氧化碳验证外),其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在“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探究中。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2)待燃烧停止、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内水面最终接近刻度1/5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3)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4)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写2条)①_____②_____(5)由本实验还可以推测氮气的性质有(任写一种):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仪器时,发现了一个盛有黑色固体的烧杯。在请教老师后,同学们得知烧杯中的固体是加热制取氧气的剩余物(反应完全),从中可以回收得到MnO2。小组同学将黑色固体取出,并对其进行了探究。【查阅资料】①实验室中可以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KClO3)固体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②氯化钾溶于水,其水溶液呈无色;锰酸钾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绿色。Ⅰ.探究黑色固体是哪个化学反应的剩余物。【猜想】猜想一:H2O2制取氧气;猜想二:KClO3制取氧气;猜想三:_____。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猜想一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进行实验】取少量黑色固体于另一个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溶解,振荡,过滤后得到黑色滤渣和无色滤液。【得出结论】猜想_____ 成立,理由是_____。Ⅱ.探究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反应中的作用。【猜想】猜想一:是反应物;
猜想二:是催化剂。【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1、取12.25g氯酸钾在试管中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固体融化,产生少量气体,木条上的火星变亮。2、取12.25g氯酸钾和2.55g二氧化锰混合均匀后在试管中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_______________。3、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中的剩余物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并将全部滤渣洗涤、干燥、称量。称量固体的质量是_____g【实验结论】猜想二成立,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的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反思与交流】小贝同学提出,前面的实验不足以证明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起到了催化作用,因为①。经过讨论,大家设计了一个补充实验,证明了猜想二成立,请你写出实验操作②。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规范操作和认真细致的实验习惯是有效开展化学实验的关键.(1)试管是实验室最常见的仪器,如图所示,在不同的化学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不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①b.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试管口朝的向先如图②后如图①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④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③(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可从图中选用仪器组合是_____(填序号)。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规律和它们的一些主要性质,以下是老师为你提供的气体制取和性质探究的实验装置。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_____;b__________;(2)实验室采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如图E所示,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说明氧气具有_____(填“氧化性”或“可燃性”);(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序号)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如图F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燃烧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具有_____的性质。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现有下列实验装置示意图,结合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有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选用A装置能制备的气体是_________,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试管口还要放_______;(3)制取可选用_____发生装置,检验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4)若用装置C收集某气体,该气体应具备的物理性质是 ________________;(5)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兴趣小组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他们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若选用F装置收集氨气,应从__________(选填“a”或“b”)通入。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请根据它们的用途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写出下列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⑤_____.(2)使用仪器⑤的注意事项是_____(写出一点即可).(3)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较多的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4)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还可以制取纯净的氧气,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5)如果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_____(写出一条即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现有下列初中化学常用的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据此请完成以下各题:(1)写出上图①、②两种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2)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该套装置制取氧气时:①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写出该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3)①若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来制取氧气,_____(填药品名称)应从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口处加入,_____(填药品名称)从___________ (填仪器名称)口处注入。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能液体酒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