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好开心呀!就是遗憾的是你在身边就是幸福没有我喜欢的哪个人…

无论是我的明天要去哪里,我的今天都要和你在一起
这是一个连载,讲的是12月2号刺猬专场的事,没看过的小伙伴看这里。。
求你别轻言离去,因知音难觅:
唱完《金色年华,无限伤感》,你终于开始说话了,你说,谢谢我们的贝司手何一帆。然后何一帆走到话筒前说,下面是一个穿越的环节,我就知道,博宣要来了。之前就听说博宣要来,但不知道是以这种穿越的方式,结果到了现场,好多人都在说这个事,说很期待最初的刺猬什么的,我却不合时宜地唱起了反调。我心想,走都走了,还回来干什么,有这个必要吗?博宣一上来,我就跟大家说,走吧,吃饭去啊,饿死了。所有人都用不屑的眼神看着我,要去你自己去吧,我们忙着呢。
台下姑娘们此起彼伏的尖叫和欢呼,似乎都在预示着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夜晚,而我好像忽然明白了什么。在某个瞬间,我穿越回了两年前平安夜的D22,那是刺猬原班阵容的最后一次演出,也是我第一次看到你们。那个时候的我,一首刺猬的歌都没听过,甚至连你们叫什么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我只是觉得应该要去看这场演出,因为以后就再也看不到了。我怎么也想不到,在两年之后的现在,我会这么这么的喜欢你们,尤其是你。我更想不到的是,在两年之后的现在,我居然再一次看到了你们,原班阵容的你们。我有点想哭,可我说不清那是为什么。
09年的平安夜,小安哥也和我一样去了D22,看到了刺猬原班人马的最后一次演出。结束的时候,她说,好了,这三个人不会再出现在同一个舞台上了。2号安可之前,我去角落里找她,她说,我怎么也没想到朱博宣会来啊。直到现在,刺猬也并不是她的真爱,如果不是我在演出前两天盛情邀请的话,这时候的她,应该是在MAO陪着好基友们一起看DISH吧。可是啊,这两个无比重要的时刻,她都在场,见证着离别的感伤与重聚的感动。
小粉直接就哭了,本来以为再也不可能发生的事,居然真的就这样发生了。现场好多人都哭了,明明是欢聚的时刻,为什么所有人都在哭?我死命地盯着博宣看,忽然觉得他好美好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还要更美。就在那一瞬间,我明白了所有的一切,我明白了你为什么要找博宣回来,然后博宣也愿意回来。因为2012快到了嘛,需要做一些特别的事,让人生少一些遗憾。
回家之后,我在围脖上说,谢谢子健和博宣,这个决定真的很难得。如果我是子健,我可能不会想要去找博宣回来,因为很多事情,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如果我是博宣,我可能不会答应子健的请求,觉得没什么必要。所以我一直觉得,这事儿就不应该发生啊,可是那些尖叫和眼泪让我相信,这一切都是对的。谢谢子健,也谢谢博宣,你们真好。
然后啊,大家都觉得何一帆很了不起。之前一直有人担心,就这么把博宣找回来,然后整个重点都转移了,大家都在怀念博宣,何一帆会不会觉得不舒服什么的。可是啊,他看起来似乎特别开心,一点也不介意,之前就觉得他是个不错的人,现在更这样觉得了。
博宣对着台下的我们说,你们累了吗?我喝多了。然后你笑说,他是为了等下弹错找借口呢。我心想,博宣已经有两年没弹刺猬的歌了,弹错什么的,实在是太正常了,哪里还需要什么借口啊?可是喝多了是个什么情况啊,演出还没开始呢,演出的人就先喝多了,这演出还能看么?好吧,我知道其实是因为他太开心了。不止是他,你也好开心,石璐也好开心,何一帆也好开心,我也好开心,每一个人都好开心好开心好开心。而且你们还能这样开玩笑,就说明感情还是很好很好,所有乱七八糟的猜测和传言,都在这一刻不攻自破了。
第一首,《白纸年华》,《噪音袭击世界》里唯一的中文歌,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首。你说,时间回到06年,那时候的我们,还是一张白纸。几年前的日记里,你说,无意间翻看了一些老照片,听了一些03年前后刚开始组乐队时写的老歌,想起了那段愤青的峥嵘岁月。那时做乐队条件艰苦,但细想开来,音乐带来的快乐还是生活中任何事都比不了的。又想到06年刚毕业时费劲找工作的经历,真是什么没文化的公司都去了,遭人白眼的体力劳动也干了,但是那会儿还是坚持排练。记得有一次白天累了一天,晚上去少年宫拿起吉他排练时,那每一个音符都让我兴奋到了极点,那是现在任何激动的演出都无法带给我的。还是珍惜自己奋斗过的每一天吧,朋友们,你们一定要好好爱惜自己,如果不想活了就看看自己的过去,从那里,也许还会看到未来。
你说,不要去习惯谁,叛逆就不要后退,不用去埋怨谁,尽管没人能体会。你说,也许青春就是残酷的啊。你说,也许我的青春就这样了啊。你说,也许刺猬就是我的全部青春年代。所以我想,如果哪天刺猬就这么散了,你的青春才算是真的终结了,等到那一天,你才会从男孩成长为真正的男人。在那之前,无论你把自己搞得多么颓废,我眼中的你,永远都只是个对这世界怀抱无限期待、不肯轻易妥协退让的小男孩。
我的青春与摇滚乐没什么关系,也不知道刺猬是谁,我所错过的一切,永远都没办法弥补了。但我又是如此的幸运,我终于来到了北京,在摇滚乐里找到了安心的归属,遇见了这么多能够听懂我在说什么,知道我在想什么,也愿意站在我身边的朋友。我忽然觉得,从现在开始,不早不晚,刚刚好。
之前我说,平安夜去D22看你吧,第一次看你演出,也是在D22。你说,什么时候啊?我说,前年啊,也是平安夜。我那时候的想法是,再不看刺猬,刺猬就要变了,我现在的想法是,再不去D22,D22就要散了。所以啊,赶在散伙之前,能去几次去几次吧。我文章里不是写过么,你到底看没看啊?你说,我看了,但是现在年纪大了,什么都记不住。
同样是在几年前的日记里,你说,现在我记忆力只有我上高中时的十分之一,以前我对数字极其敏感,能记下极长的数字串,现在记个朋友电话念3遍都记不住。刚大学毕业那会儿,我还能写出所有三角函数的公式组合,现在都快忘了正弦是谁比谁了,大学4年的专业课知识,现在我脑子里就只剩下“导热、对流、辐射”这六个字了。并且我觉得我已经有严重的阅读障碍症,只能看得懂代码看不懂字,别人写的文章有意思的我需要看3遍以上才能明白其中意思,做个问卷调查一个问题要读4、5遍才知道说的什么,这直接导致了接受知识速度和能力的下降,最惨的还是好不容易看懂了还记不住。还好我还能看懂代码、写音乐、听懂音乐、记得住自己写的歌词、还能写歌,如果没有这些能力,那我就是一个纯粹的废酒缸。可是现在,你说,我连酒都喝不了多少了。
以前我真的特别不懂,酒明明一点也不好喝,怎么大家都能喝得那么高兴呢?自从跟你成为基友以来,喝酒的日子比以前多了许多,我慢慢开始觉得,原来酒也没有那么难喝,甚至还挺好喝的。我忽然明白了陈信宏说的一句话,他说,爱喝啤酒的人一定是重感情的人,因为啤酒只有和朋友一起喝才有味道。没错,啤酒要和朋友一起喝,废话要和喜欢的人说,不然真的一点意义都没有。
第二首,《噪音袭击世界》,刺猬签约摩登第一张唱片的同名歌曲。你说,我们彼此缠绕共同成长,我们制造噪音袭击世界!你说,其实我们只是想要做一张专辑来记录自己的青春岁月,根本没有想过未来会怎样,之后的种种发展和变化,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那时候的你们,多年轻啊,那时候的你们,多有劲啊。记得石璐说过,《噪音袭击世界》是张特别欢乐的专辑,充满了青春的躁动与张扬,当我们几年之后回过头去看的时候,就连我们自己也想不明白,当时怎么就能那么开心、那么有劲呢?
你说,D22是我最喜欢的北京摇滚现场,很多现在发展不错的新生代乐队,都是从那里走出来的。刺猬、Carsick
Cars每个月在D22演3场的时候,那会儿是最好的,所有人都乐此不疲。D22墙上挂着照片的那些乐队,现在都不在那边演了,D22就快要关门了。我说,为什么?你说,因为现在正处于变化期,一个时代已经过去了,而新的时代还没有到来。乐队也是分阶段的,也许再过几年,就会又出现一批还不错的年轻乐队了。
你说,D22老板喜欢的乐队,基本上都跟兵马司签约了,他唯一没有得到的,就是刺猬。我说,那你们怎么不签兵马司呢?你说,我们跟摩登签的早,我们录《噪音袭击世界》的时候,兵马司还没成立呢。兵马司和D22的确很理想主义,为新生代乐队提供了成长的机会和空间,不过摩登也不错,成立那么多年,为中国摇滚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现在与商业结合什么的,也有利于摇滚乐的推广和发展。
我说,记得有次我在独音唱片待着,店里来了个老外,问有没有什么好的摇滚乐,要中国的。周总先是给他推荐了重塑,老外就问,还有吗?后来他又推荐了嘎调和《白日梦蓝》,老外说喜欢中国乐队唱中文,于是就把后两张买走了。你说,其实老外更喜欢《噪音袭击世界》,《白日梦蓝》太傻了,还是《噪音袭击世界》更适合西方人。我心想,那是因为《噪音袭击世界》很欢乐,有种由内而发的单纯,而《白日梦蓝》只是旋律比较优美,内核却是忧郁伤感啊。这么纠结的东西,显然不适合单纯直接的西方人,但是放在当下的中国社会,共鸣就深了。
我说,老外听了你的中式英语,有什么评价?你说,老外注重的是音乐的感觉,只要听起来OK就都是好音乐,发音有地方特色其实是优点,如果是考试或者演讲那我那样肯定不行,但是音乐就是音乐。很多日本乐队的英语都有地方特色,法国乐队也是,都特别可爱,刺猬就是北京特色。反正我从来不在乎这个,这就是特点,对于音乐来说就是优点。英语是中国教育系统里特别重视的东西,高考都考,但音乐其实和这个无关。是中国这个教育体制和环境造成很多人特别在乎英语的,其实语言本身是很简单的,音乐也一样,和音乐在语言上较劲真的特无聊。我那些语法我自己都知道,都是成心的,歌词不是新闻稿,有时候跳跃的语句和错误的语法更容易有联想的空间。包括《noise
hit world》这个名字本身就有语法错误,但是根本不用管,因为《noise hits
world》实在太难看了。艺术或者说摇滚乐本身就是破坏性的,规矩就是用来被打破的。
第三首,《电影》。一个朋友问小粉,这什么歌啊?小粉说,我也记不住了。我说,《电影》。小粉说,对,《白日梦蓝》里的。那朋友就惊了,估计在想,《白日梦蓝》都听那么多次了,怎么可能不熟呢?后来你跟我说,其实《白日梦蓝》我们录了18首歌,都想放专辑里,但是那是不可能的。最后只好从中选了12首,不得不删掉一些歌,但其实没收到专辑里的歌,都也特好。我说,那些歌怎么处理啊?你说,就留着呗,如果合适的话,可以放到以后的专辑里。
记得刺猬小组有个很火的贴,问大家觉得刺猬哪首歌是神曲,百听不厌,然后楼主自己的答案是《电影》。结果我打开贴子一看,里面说什么的都有,还有人写了20多首,把所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歌全都写上了。我心想,哪儿来的这么多神曲啊,你们直接说刺猬大部分歌都很好不就行了吗?其实如果真让我选的话,我也选不出来,就觉得好多歌都特好,而且还是不一样的好,你们好听的歌太多了亲!!!
说到电影,有次聊天的时候,何凡提到了《人体蜈蚣》,然后你跟我说,你应该去看看那个电影,看完你就又超了。我说,我才不看呢。你说,你应该不怕看惊悚片、恐怖片啥的吧?我说,我不是怕,我是不爱看,觉得没意思。你说,那你爱看啥啊,言情片吗?我说,言情片我也不爱看。你说,那你到底爱看啥啊?我说,我就爱看人打架,一群男的打架那种片。你说,《古惑仔》啊?我说,那个我也没看过。你说,那你看过啥啊?我说,你别看我是学电影的,其实我啥都没看过,别跟我讨论电影好吗?你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说你酷吗?本来挺有意思的话题,愣是让你给说死了,你说你有多酷吧。
然后我想说,其实我也不是不爱看电影,我就是觉得大部分电影都没什么劲,看了还不如不看呢。而且现在生活过得这么充实,三天两头看演出会基友什么的,每天都能发生好多有意思的事,比电影有意思多了,自从喜欢上摇滚乐之后,我再也看不进去电影了。不过有一种电影是我一直以来的最爱,就是一群小年轻互相打架内种,也不一定要多激烈,但就是大家互相打。我看台湾文艺片比较多,像《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九降风》、《艋舺》什么的,我都很喜欢。表面上看起来,只是这些年轻人在互相打,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观念在打,是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于传统和权威的反叛,然后最单纯、最讲义气的人,肯定死得最惨。我觉得吧,这就是电影版的摇滚乐,简直太有意思了。我还写过两篇影评呢,写给《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以及《艋舺》的。说是影评,其实无非就是个人感受,我真的是不喜欢评价别人。
关于摇滚乐的电影,好的都在国外,中国没有摇滚乐,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事实。之前我问彭导儿,你拍电影有一段时间了,做乐队的时间就更长,但是从来没有以乐队为主题来拍电影,为什么现在会选择这个题材呢?他说,因为我没看到国内有类似的作品出现,大多是断章取义,对这个东西并不是真的了解,以为摇滚乐特别黑暗特别刺激什么的,其实根本不是这样。摇滚乐比好多其他的东西,比如青春励志什么的还平淡,其实真的特别简单,这个电影比较客观的表达了这种感觉。
之前我也写过好多这种关于摇滚乐的夹叙夹议的文章,你说,加油,你快能出书了,另一个视角的新世纪中国摇滚。我说,谢谢啊,这些都上不了台面,自娱自乐而已。我心想,写来写去就只有那么几个队儿,这哪儿能叫中国摇滚啊?这要是真的这么叫了,看到这本书的人,估计就再也不相信摇滚乐了。而且也不会有几个人买的,除非这些乐队的铁杆粉丝和我的忠实读者,这俩加一起,应该也没有多少人。要不这样好了,等哪天我有钱了,我就自费出版,然后白送给大家,谁想要就送谁。你说,好啊,我看行。我说,我做梦呢。还是说点更实际的吧,我现在主要做采访不是么,等我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和质量的时候,我就把这些采访整理一下出本书,也叫《乐队》,这才算是比较全面客观地展现当代中国摇滚乐吧。如果真的有这本书的话,我就让你给我写序啊。你说,行。
小粉说,她喜欢管你叫子健老师,因为你总给她上摇滚乐的课。我说,我对摇滚乐几乎一无所知,但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真正的摇滚乐,随心所欲,想干嘛就干嘛,这样还不够吗?你说,摇滚乐不只是想法,更是一种文化,你应该听些根源的摇滚乐,好多都特好,现在大多乐队都太浮太表面了,慢慢你就能分清什么是真正好的摇滚乐了。你说,,这歌挺适合你的,写的是个内心明镜一般的女孩。
你说,你跟小粉都是豆瓣红人,关注人数都超过1000了。我说,1000还好吧,怎么也得超过10000才算红人啊,其实都是五月天和电视剧闹的,都是看了《追梦3DNA》和《我可能不会爱你》的影评才关注我的。这两篇文章都有10000多人看过,关注我的人一下就变多了,关注刺猬的才16000,我都10000多了,跟刺猬也差不多。你说,比刺猬红太容易了,任何领域都容易比摇滚接触到更多的人,除非你非要玩乐队。我说,我没有要玩乐队的意思。你说,不玩乐队比刺猬红就很容易。我说,还是别了,我红了能干啥?你说,挣钱。我说,恩。
我说,你记得那篇影评吧,我之前给你看过的,你觉得还不错。你说,我记得,叫。我说,对,就是那个。那个电视剧非常好看,讲的是两个人因为太过在乎彼此,所以舍不得在一起的故事。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可以看一下,回头我把五月天那篇也发你看一下,叫。你说,我不听五月天,我也不看电视剧。我说,我写的不是五月天,也不是电视剧,我写的是我自己。我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五月天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摇滚乐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那些别人做的音乐,牛逼也好,傻逼也罢,其实都跟你没任何关系。真正的重点是,听到这些音乐的你,变成了怎样的一个人,有了怎样不同的人生。我心想,是你自己说好基友之间要互相影响的,难道只许你给我上高端的国外摇滚课,不许我给你上低端的港台流行课吗?然后我给你发了《拥抱》的虾米链接,我说,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你要不要听下?不许鄙视我。你说,恩,为了你我听一首五月天吧。
第四首,《Idle》,你说,这是我们的第一首歌。然后我想说,这首歌真心太像涅槃了好么,虽然我对他们不是很熟,但我还是觉得像毙了。之前一直有人说“阳光版涅槃”、“眼镜版涅槃”什么的,中国这么多队儿喜欢涅槃模仿涅槃,可是我知道,那就是在说你。后来你说,其实那会儿我还没开始戴眼镜呢。地下发行的第一张,虽然充满了模仿的痕迹,很多东西也都不够成熟,但确实非常阳光非常带劲,至少展现出了新一代年轻人该有的青春和活力。值得庆幸的是,你没有把这种模仿的路子一直延续下去,从《噪音袭击世界》开始,你们不再是任何版本的涅槃,而是独一无二的刺猬了。你说,不能总是涅槃这种音乐模式啊,我们得创造自己的unique
sound,否则没意义啊。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这个是每个乐队第一步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在乎的是我们是不是独一无二的,全球范围内独一无二,这点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所以我们一般会在自己觉得音乐到了一个阶段的时候就发唱片,不会管这个唱片是不是容易接受啥的。
时隔多年之后,当我回过头去听这张专辑的时候,唯一的感受就是,年轻真好。可惜,我们都长大了,变得忧郁变得忙碌,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快乐懒孩子了。你说,其实我还是挺懒的,我只是比其他人幸运一些,因为我想做的事情都做成了。你说,其实我只是想要真诚的做音乐而已,我不想火,我也讨厌一切乱七八糟的纷争。可是啊,从《噪音袭击世界》到《白日梦蓝》再到《甜蜜与杀害》,短短四年时间,你经历了好多有的没的:初出茅庐的捧杀、乐队成员的更替、外界种种的猜忌、甚至是朋友的背叛和离去……你越来越深沉,越来越不快乐,再也不是当初那个青涩的阳光男孩了,更像是个颓废的忧郁大叔。
你说,我现在觉得没有一辈子的朋友。我说,恩,我也觉得。你说,大家都在变,以前自己觉得很靠谱的朋友都离开我的时候对我的打击很大。我说,朋友是分阶段的嘛,结婚了还能离呢,何况是朋友。你说,刺猬相对成功,他们就不愿意理我了,没有朋友真心的祝福或者帮助,他们慢慢会站到你的对立面,你越好就越孤独。摇滚乐鄙视主流,我也鄙视,刺猬有很多主流乐迷,所以我特烦我自己
。我说,那又不是你的错,你又没改变自己去迎合。你说,音乐我们自己还是有把握的,至于听众我们从最开始就没什么把握,刺猬目前这个程度我觉得还好,可以更好,但是我知道可能以后不会有更多的主流听众一直喜欢刺猬。可是啊,你还是那么相信朋友,还是对每一个朋友都好到不能再好,你也还是那么相信世界,相信摇滚乐可以改变世界,不是某一个乐队,而是很多很多乐队一起,创造一个时代的浪潮。你说,这个国家正在一点一点变得更好,也许20年之后,人们会明白摇滚乐有多重要。唉,怎么有点想哭呢?
第五首,《24小时摇滚聚会》,每次这首歌一出来,我就知道,我又会PO成傻逼了。看刺猬真你妹的是体力活,每首歌都觉得自己快死了,下首还是得躁起来。从一开始就觉得浑身哪儿哪儿都疼,到了最后,真的完全是靠意志力在支撑了。这首歌太躁了,跳水的人太多了,我正PO着呢,忽然一个大哥就跳水了,直接坐在我脑袋上,我脖子都要断了,脑袋都要掉了。可是我一想,反正也快结束了,都忍了一晚上了,也不差这几分钟了。结果又一个大哥跳水了,又坐我脑袋上了,一模一样的方位,我真的欲哭无泪了好吗?我说大哥们,你们跳水的时候,就不能看清楚台下的状况再跳么?你说你们跳就跳吧,还每次都正好坐我脑袋上,这是为毛啊?
于是我忍着剧痛走到了POGO区的后面,心想,反正也快结束了,少PO一会儿也不影响什么吧,再这么PO下去,我非死了不可。结果在后面站了没多久,就发现你有要跳水的意思,我看了刺猬这么多场演出,从来都只有歌迷跳水而已,还真没见过你跳水呢,这么千载难逢的机会,过了这村绝逼没有这店了。于是我只好使出自己的必杀技,用尽全身最后一点力气,顺利挤回了人群的中心,在人们把你传过来的时候,连托带摸的抓了几把。小呆说,子健真牛逼,跳着水还能弹琴,一点也没耽误事。后来当我问起这事的时候,你说,其实没那么牛,就是做做样子而已,跟那儿瞎弹呢。
然后吧,这些都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结束了还不能回自己家,还得尼玛的after
party,每次看完演出都要折腾到第二天早上,真是名副其实的24小时摇滚聚会啊。结果不知道谁放起了新裤子第一张的歌,本来已经死了的自己,又继续躁起来了。我、小天、咖喱还有强子,瞬间就PO成傻逼了,骨朵等人在旁边都看傻了。
我说,看场演出真心太累了,各种PO不说,如果不小心去了乱七八糟的音乐节,或者北展那种傻逼地儿,还得跟村民、小清新、保安等各种人吵架甚至打架。强子说,看场演出比踢足球都累,喜欢摇滚乐的人体力必须得好,不然就直接死了。摇滚乐能让人永远年轻,不单纯是指心态,经历各种POGO和冲撞,身体必然会越来越好。
然后不知道是谁,忽然就说到了痛仰大战炎亚纶,然后一屋子的人就都笑岔气了。后来又有人说到了刺猬大战王若琳,去年摩登的时候,刺猬在王若琳前面演,小清新歌迷们站在前面焦急的等待。大家好心劝他们说,等下可能会有点挤,建议你们先撤一下,以免误伤。结果对方说,没事,我们就在这儿等好了,要不等下就没位置了。结果POGO一开始,小清新们就在尖叫声中慌忙逃走了。长阳的时候,小粉差点跟一个村妇打起来,咖喱还给一个抱孩子的阿姨讲解什么是POGO,至于我骂了北展保安多少句傻逼,我自己也记不清了。
3号晚上,我在围脖上说,我觉得昨晚的博宣帅毙了,我见过他那么多次,就属昨晚最帅,他一上台,我都没时间看子健老师了。结果你在下面回复了个“nice”,你该不会以为我是博宣的脑残粉吧。还有,我反射弧是有多长啊,昨晚一直要哭不哭的,现在倒是哭得像个傻子一样。你都已经一觉起来了,我却一直到现在都还没睡,这到底是刺猬专场,还是我专场啊?
返场的时候,你说,走个形式啊,下面是一首翻唱的歌。我跟小安哥说,《Imagine》是么,唱完就不活了。之前现场狂热的时候,你在节目上翻唱了这首歌,你说,如果2012是真的,《Imagine》会是人类需要的最后一首歌。然后小刘儿问你,下张专辑什么时候能出啊?你说,明年应该可以。他说,赶在世界末日之前是么?专辑最后一首歌,是翻唱的《Imagine》,唱完大家就都死了,也不用付版税。其实我知道,你要翻唱的是《Morning
Morning》,这首歌真的特别美,被你唱起来,有种颓废的性感。你最近每次演出都会翻唱这一首,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每次都想着要问,结果每次都忘了。
最后一首,传说中的新歌,《燃烧的心》,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听了,却还是一样的震撼。你之前说,其实嬉皮年代还是很和谐的,要做爱不要作战。我说,也有好多混的啊,跟摇滚圈一样。你说,至少大的思想是爱,现在大的思想是钱。普世价值观,已经崩盘,一切立足于,现金买卖。你前几天给我看一个视频,。你说,没有上进心、没底子、颓废、天天就知道玩,这样的男人就是垃圾啊?那摇滚乐里全是这样的男人。我说,好多人根本就不知道爱是什么,就从来没爱过。对他们来说,婚姻就是长期的合法卖淫,完成任务而已,家里高兴,自己苦逼。普世价值观,不是崩盘,是已经没有了。反正现在所有的事都一样,有钱就行,钱能解决一切问题,除了爱。你说,挣2000就甭指望36C的胸,那女的太囧了。我说,我差不多36C吧,可是男的一个月才挣2000?好少啊。你说,那挣2000的真爱追你肯定不成功了是么?我说,等有这么个人再说吧。其实我是不在乎钱,但是如果男的只挣2000,我也不会挣钱,我俩怎么活呢?其实摩羯是最实际的。你说,恩,有时候还是必须得现实一把,那女的逻辑就是男的工资数和能获得的女人胸围成正比。我说,女的要钱,男的要胸,各取所需,有钱的找胸大的,没钱的找胸小的,或者干脆找不到。可是这逻辑不成立,我们这儿一堆大胸的,都单着呢,都没人找,而且就不认识什么有钱人,都是没钱的。
散场的时候,陈忱说,我想要博宣的拨片。我说,那就去后台找他啊。她说,我不敢,怕人太多,尴尬。我说,这有什么好尴尬的?我带你进去啊。可是仔细一想,如果里面坐的是彭导儿,我肯定也不好意思进去吧。女人啊女人,无论平时多潇洒多勇敢,一遇到真爱就都怂了,真不知道该拿自己怎么办。我说,没事,正好我今天还没跟子健打招呼呢,一起进去吧。石璐跟何一帆都看见了,连牧师跟何一帆媳妇也都看见了,就没看见他,我得跟他说两句,是吧。然后我们来到后台,正好看到博宣往外走,就问他,你干嘛走啊?博宣说,出去买酒。我心想,大哥,你不是说自己喝多了吗,怎么还喝啊?你是不是也觉得,这个夜晚特别穿越、特别感人,然后也特别美啊?一定是这样的。
后来小粉说,为毛找博宣要拨片啊,这有什么好要的?陈忱跟我说,博宣的拨片对我有特殊意义,见面再跟你解释吧。我说,新裤子签售你来吧。她说,好,我也没有碟,就过去找你玩吧。我说,没有也没事,我这儿一大堆呢,随便分你一张啊,不会让你白来的。然后我想说,我知道博宣、愚公移山,还有拨片对你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博宣和愚公移山改变了你的人生,去年的4月18号,麦守在愚公演出,那是你第一次看摇滚现场,自然也是第一次看到博宣。从那天开始,你就喜欢上了博宣,喜欢上了麦守,喜欢上了摇滚乐,一直到现在。而当你回忆起一年多前的那个晚上,你总是会说,当时有个姑娘,在散场的时候问博宣要了拨片,博宣就给她了,直到现在你也不知道那姑娘是谁,却一直都很羡慕她。所以啊,你会问博宣要拨片,一点都不奇怪,是吧。
演出开始前,你在围脖上说门口有你手绘的吉他和鼓皮,现场可以合影什么的。我忽然想到,我们见过这么多次面,却从来没有合过影,是不是应该合一个啊?2012都要到了!演出结束后,我去后台找你,你刚好坐在地上,于是我就在你边上坐下了,拍了这张唯一的合照。其实一共有两张,但是第一次按下快门的时候,不知道谁喊了我一声,然后我的眼神整个都是飞的,囧死了。幸好这张还能看,然后你还专门修了色调,说这样看起来更暖一些,可是再怎么修,你也还是中分了啊。我说,我今儿跳水了,还跳了两次,你看见了么?你说,没有。我说,太伤心了。不过这也不能怪你,跳水的人太多了,我每次都没超过10秒钟就下来了,没直接掉地上就不错了。不像有些大哥,跳的时候连看都不看,也不打招呼,直接往脑袋上坐啊,要死了。
小呆说,真傻。我说,是我傻,还是子健老师傻,还是都傻?她说,都挺傻的。山芋说,你俩这是兄弟相啊。我说,你怎么骂人啊?明明是好基友。陈忱说,哎呀,我真是太喜欢这张了。我说,喜欢的点是什么?这张照片有个很有趣的名字,叫“两个二傻子”,因为照片里的俩人,都是二傻子,又二又傻。她说,我也不知道,难道是因为我喜欢二傻子?你在下面留言说,从面相看不出话密的感觉。我说,话密是什么?小呆说,话密=话唠。我说,我还以为是好基友的意思呢,我哪儿那么容易被人看出来啊。
在同一个相册里,我还放了张4号在独音签售时与彭磊的合照,那个相册的名字叫“我爱你”,只有这两张照片。你说,我很欣慰,还专门开一相册,没和其他人放在一起。我心想,你什么眼神啊,这不是跟彭导儿放一起了吗?然后你在彭导儿那张下面说,俩人的表情明显没有下一张的基友们自然,小呆意味深长地总结到,基友和真爱还是有区别滴。我清楚的记得,当我第一次提到基友这个词的时候,你还特不解地问我,基友是什么意思?我说,就是好朋友的意思。我心想,连基友都不知道,是不是现代人啊?而现在,你已经有事没事就把基友俩字挂在嘴边了。真正的好朋友互相之间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这句话果然没错。
后来夏落、小呆和陈忱从愚公出来,看见我还站在门口,就说,其实刚才应该是要采访你的,歌迷代表,绝逼真爱。我说,什么采访啊?她们说,没什么,就一老外。我说,是说中文吗?她们说,是啊,中文说的可好了,英文也不怕啊,都很简单。我说,你们不了解我英文水平,再简单我也不会。后来我问小呆,都采访你什么了?小呆说,其实就问了几句,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刺猬的?然后她说,09年底,但是前年平安夜不在现场,没看过博宣在的刺猬,本来以为这辈子再也看不到了,没想到今天居然真的实现了。我爱刺猬,也爱博宣,希望他们都越来越好。就是不知道这么说,外国朋友能不能明白,知不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事。
小呆写了篇很长的日记,,把我给看哭了。我说,子健是好人,因为他愿意找博宣回来,博宣是好人,因为他愿意回来,何一帆是好人,因为他愿意接受博宣回来。刺猬会越来越好的,博宣也是,我爱你们每一个人,因为你们值得。后来我把这篇文章发给你看,我说,这就是我之前一直说到的姑娘,天津人,专门过来看你们,这是什么精神啊。其实之前你见过的,就8月27号在D22跟我一起的朋友,我们从长阳赶场过来的。你说,太感谢了,感动的快石化了。我说,11月18号那天,也是她买的你们的碟。你说,凌乱了。
我说,你不知道的事多着呢,她之前跟我说,每次看完演出都自己坐车,然后每次都唱最后一班车回家,所以现在我也开始唱了,以前都不唱。你说,碉堡了。
我之前给你写的那篇文章,,她在下面回复说,之前一直觉得你跟石璐俩人挺各的,不像博宣那么随和,但是后来演出看多了、接触多了,慢慢地就发现,其实你俩真的挺好的,是跟博宣不一样的好,也就越来越喜欢你们了。她说,我也想帮我爱的他们写点什么,但是写不了这么好。我说,每个人的角度和感受都不一样,只有是不是真爱,没有好不好,只要写出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就都是最好的。然后她就写了这篇,然后我就给看哭了,其实她已经很久没有写过类似的文章了,这次为了你们重新出山了。我说,你觉得写的怎么样?你说,我看完了,写的挺好的。
小粉写了篇不是乐评的乐评,叫,说的也是2号专场那些事。她说,别的我不会,但至少我能用文字把那些曾经感动过我的瞬间记录下来,也许有一天我会忘却那一刻的最真实的感受,当我再看到那些文字时,我至少能想起来。我说,所以一定要写日记,不管多忙,你总觉得有些人有些事会一辈子记得,但也许明天你就忘了。你会爱上新的人,遭遇新的事,这些现在看来重要无比的时刻,在未来的某一天,都会被抛到最不重要的边缘。你只是记得好像曾经有过这些事,但是具体的细节,你却怎么也记不清了,如果当初没有写下这些文字,又有谁能证明一切真的曾经发生过?如果真的到了这一天,我们忘了现在的一切,那我们就全都完了。
我说,我看了小粉写的文,哭了。你说,别哭。我说,来不及了,已经哭了。你说,我还没见过你哭呢。我说,我干嘛当你面哭啊?除非你把我惹生气了,或者说了什么煽情的话,这都不可能啊。你说,我不会的,别总哭了,对身体不好,多开心点。我说,我没有不开心,我就是太感动了,我什么事都没有,你不用担心我。
8号下午,你忽然问我,晚上去愚公吗?我说,不知道啊,没买票呢,主要你们这文章我一直没写完,这事不干完,别的事就没办法开始。所以我决定,取消近期一切娱乐活动,日子过得太快了,我疲了。你说,恩,演出看多了就烦了。我说,我觉得我需要休息,我累了。你说,恩,爱的太猛,爱累了。我说,可能吧,也许就快不爱了,就快告别摇滚乐了,彻底超了。刺猬也不认识了,新裤子是谁,不知道,回家带孩子去了。你说,恩,你这个过程还挺快的,很棒。这个过程越快越好,要是一直跳不出来你这辈子就废了,珍爱生命,远离摇滚乐。我说,废就废吧,本来也不怎么好,不废又能怎么好呢?我不稀罕。大家都是成年人嘛,对自己负责,谁也别干涉谁,谁也别教育谁,谁舒服谁知道,谁难受谁带着,跟别人都没关系。你说,你太酷了。
我说,我病了,心病,闹心,脑残了。你说,为什么,是不是想多了?我说,不知道,可能吧。就觉得心累,所以得休息一阵,估计得平安夜再出山了,半个月,应该够了。你说,结果归山了,再也没出山。我说,我又不是老虎,还归山,我还没到隐居的年龄吧,也许过两天就又蹦出来了。结果呢,9号我就去看鸟撞、吹万还有斑斑了,还跟大家聊到凌晨四点多。你说,国内也有很多好的摇滚乐,只是他们都不是那么火,你一定要多看这种不到200人的小场演出,多做点这种采访什么的。你说,现在中国很少有人做这样的音乐,也很少有人做这样的采访,如果你去做的话,一定很有意义的。你说,今晚演出看完,你就又超了,距离告别摇滚乐又近了一步。我说,那你都这么多年了,怎么还没告别啊?你说,因为我傻。
16号那天,我说,五月天太糟糕了,听着《洗衣机》的我哭成了傻子,好想离开北京回沈阳陪妈妈。你是第一个回复的,可是你却什么都没有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已经对我无语了。所以我才会在下面说,我说认真的呢,1L别不信,而且不是短期的回,是永远。你说,理解。我说,你真能理解么,我怎么觉得你理解不了呢?你说,如果你自己都想好了我也拦不住啊,按照自己的想法活呗。我说,谁让你拦了,你说的不是理解么?你说,恩,理解。我说,理解什么啊?你说,思乡。我说,不是思乡,是我累了,我才不思乡呢。你说,累了躺会也行,为什么非要回家呢?其实还是思乡,思念回家舒服的不累的感觉。我说,回家好多事都有人做好了,但是回家好多事没法干,好多人见不着,所以还是不能回家。然后你笑了,你说,总之就是如果一个想法成熟了,就干,我都挺你。然后我想说,谢谢你,谢谢你一直这么懂我,谢谢你一直这么支持我的所有决定,无论是我的明天要去哪里,我的今天都要和你在一起。
我最喜欢跟你聊天了,什么话题都可以说,结果越说越深,越说越跑偏,越说越不着调。所有跟其他人能说的、不能说的,我都可以跟你说,甚至我觉得,即使我不说,你也能懂。而你也是用同样的方式在对待我,甚至比我更坦率、更真诚、更直接。我总觉得,我们好像已经认识好久好久了,可事实上,真正熟悉起来也只有两个月。有次我问你,你怎么什么都跟我说啊?如果我把这些乱七八糟的都说出去,你就完了。你说,我知道你不是那样的人。我说,你才认识我几天啊,就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了,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说,感觉啊,男人的第16感,感觉是不会错的。
你说,再这样下去,你很快就会烦我了。我说,怎么会啊,你那么好,我爱你都还来不及。你说,再这样下去,你很快就会脱离摇滚乐了。我说,怎么会啊,我还有那么多想做的事没有做,我才舍不得走呢。你说,不能太火,容易发烧,乐队太火,就会失控。我说,怎么会啊,只要你还是原来的你,爱你的人越多越好,这证明你值得爱啊。你说,不能太爱,容易失望,感情太好,就会分离。我说,怎么会啊,如果连爱都让我们分离,那什么才能让我们在一起?你说,说这话的人,在给出答案前就已经上吊了。我说,那又怎么样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不需要别人给。他只是提出问题的人,思考就留给我自己吧,他给不给答案不重要,我有我自己的答案。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是说也许,我会觉得你傻逼,刺猬傻逼,甚至摇滚乐傻逼。但是,那又怎么样呢?至少现在,我是真的喜欢你。音乐和人,才华和个性,所有一切,我都喜欢。你还活着,我开心或者伤心的时候,还可以找你吃个饭蛋个逼;刺猬还活着,我开心或者伤心的时候,还可以看个演出跳个水。能够在此刻遇见你,并且成为你的朋友,我已经足够幸运了,明天是怎样,我们再也不愿去想。虽然我总是会把“好基友一辈子”挂在嘴边,其实我清楚的知道,朋友是分阶段的,一辈子那么长,我不敢奢望。
从4号开始,我就一直在写这篇文章,写了好久也没写完,中途又多出了好多别的事,导致我越写越多,越写越写不完。最后我感慨了,我说,写个文章这么难产,比生孩子还费劲,只有两个词可以形容我现在的感受:心力交瘁,身心俱疲。我真的是用生命在写文章啊,会不会文章还没写完,我就先死了啊?可我还想好好活着呢,这个世界上还有我爱的人,我想要好好的爱。
然后我发现,人总是会对自己在乎的东西过分苛责,就像小粉说的,越喜欢的乐队的文章,就越会写到很想死,总觉得还可以写得更多更好,所以无论如何都写不完。就像我们也总是会对自己真心喜爱的乐队抱有过高的期望,总觉得他们“还不够好”,可事实上,真的已经很好很好了。我忽然觉得,当你太过在乎一个东西的时候,反而没有办法客观评价,那份与众不同的爱会束缚你,让你忽略了许多本来可以欣赏和享受的美好,如果能够用平常心去对待这一切,我们都将在过程中收获更多。遗憾的是,看上去最简单的事情,总是最难做到。
最后的最后,我想要对每一个看到这篇文章的人说,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值得的朋友吧,去跟他们拥抱,告诉他们我爱你。用心去把握每一次短暂的相聚吧,我们所拥有的时间,就只有这么少。用心去记得每一件发生的事情吧,所有一切,好的坏的。未来的你,会感谢现在的你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遗憾的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