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周你好:我和老伴最近在卖房的时候,你遇到了一个企鹅道无…

咨询热线:400-676-8333
手机找法网
您的当前位置:
我家邻居老人今年86了老伴去逝14年现在老人想卖房子不知道需要什么手续
我家邻居老人今年86了老伴去逝14年现在老人想卖房子不知道需要什么手续
辽宁 - 沈阳
你好!先办理继承公证。
回复时间: 18:24
3条律师回答
找法网认证律师
直接咨询房产局
回复时间: 18:13
找法网认证律师
咨询房产部门。
回复时间: 18:49
找法网认证律师
直接咨询房产局
回复时间: 16:44
其他类似咨询
相关咨询标签:
年累计为超过
用户提供了在线咨询服务
婚姻家庭咨询律师
最新法律咨询
来自潍坊用户的咨询
来自南京用户的咨询
来自合肥用户的咨询
来自丽江用户的咨询
来自邵阳用户的咨询
来自三门峡用户的咨询
来自沈阳用户的咨询
来自天津天津用户的咨询
来自邢台用户的咨询
来自北京北京用户的咨询
来自石家庄用户的咨询
来自武汉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阳泉用户的咨询
来自南京用户的咨询
来自杭州用户的咨询
来自定西用户的咨询
来自福州用户的咨询
来自杭州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呼和浩特用户的咨询
来自太原用户的咨询
来自佛山用户的咨询
来自德州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呼伦贝尔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宣城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CopyRight@2003- ALL Rights Reservrd 版权所有 广州网律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ICP备号-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 举报邮箱:  域外风情、国外精彩生活尽在 天涯海外
  难忘的300天——我在澳洲建房、装修的历程——
  澳洲,有我们不解的情缘,因为在那里有我的孩子们;
  澳洲,有难以忘却的记忆,因为我们做了付出和奉献;
  澳洲,我们共同老骥伏枥,实现了我们的价值和梦想。
  我和老伴不是建筑开发商,也不是建筑系毕业,生历中没有学过装潢设计,更没有学过建筑、建房和装修。然而,三个原因促使我们在澳洲建房和装修:一是为了孩子,这是父母的天性;二是投资增值,这是凡人的欲望;三是老骥伏枥,算是生命延长的本能,所以吧...
  2010年的4月,是我和老伴退休后赴澳洲探亲签证时间最长的一次。时值澳洲的房价仍然在上涨,尤其是墨尔本长势不减,引起我心头
  阵阵骚动。据澳洲有关房地产专家和经济学家估计,墨尔本的房地产每年会以3%--7%的速度增值,如此下去,再过几年或十几年,墨尔本的房
  价会涨很多很多,机会不容错过,为什么不帮助孩子们再搞一套房子呢,趁着我们还能干得动。
  到墨尔本后即与女儿和女婿谈了我的想法,商量(其实是带有一定倾向的意思)可不可以再买一处地大一点的旧房子,装修后自住,这样既可以改善居住条件,老人也可在后院养养花种种菜,又可以将原来住房租出去作投资,等待升值。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设想,但是女儿和老伴极力反对(他们不同意倒不是因为贷款和还利息问题,而是考虑老爸老妈的身体能不能吃得消),女婿倒是模棱两可,不说不行,也不说行,因为我和老伴以及女儿是两种意见,当然女婿不好中间表态。我心已定,因为机不可失,动手越晚损失越大,在我一而再,再而三的说服下,女婿终于站到我一边,老伴和女儿最后也同意了,于是,我们一家人进入了看房选房的阶段。
  在澳洲看房、选房、买房是很累的,首先要有心理房价定位,也就是说准备买多少钱的房子;之后要有一个大概的位置选择,比如选择在什么区(在澳洲房子处于哪个区是很重要的,会直接涉及的房子的升值问题);要不要离学校近一些;距离火车站有多远;家旁边有没有汽车站和超市等等,之后就是要在电脑中查找你认为可以的房源了。在澳洲,几乎每个星期都都有拍卖(auction)和商量价钱(for sale)买的房子,只要你愿意去跑去看。
  我们的备选区有两三个,均属于中等偏下,距离市中心大概有20公里左右,相当于北京的三四环路,这样房价不会高(我们的心理价位是低于50万澳币);最好离学校近一些,以后招个学生住方便;能离火车站和快速路近为更好,出行方便,当然离房子不远就有公共汽车是最好的,因为不开车的时候出行也方便...,人往往就是这样,预案和设想都是很好的,但能不能实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一段时间里,每个星期六和星期天我们都是全家出动,像赶集一样,两天里要看十几处拍卖、或商量买卖的房子,能看的尽量都看,很怕好的、理想中的、便宜的房子了露掉。然而,每次看完房都感触颇深,难怪墨尔本的房价飞涨,那些中国年轻的小屁孩,看中的房子不问价,只求结果,如同就家存金山,拍卖中只要有人举手他就加钱,四五万澳元不在话下,直到最后竞拍到手,说他们是墨尔本房价飞涨的推手一点也不为过。
  一个多月下来,房价还在继续攀升,很多拍卖场面如火如荼,最后花落基本以华人居多,看那些华人竞拍者如同家里有印钞机,不经意的一举手就是五六万的送给澳人,看得我们没钱人目瞪口呆,有人说他们是富二代、有人说他们是贪官子女....,澳人不管你是什么,只要给钱就行,一个底价80多万的房子,被华人竞拍手抬高到100多万(澳元),拿到手之后澳人向他献鲜花和香槟酒,这成了一大新闻笑料,不知是房子买得物有所值,还是澳人觉得房子卖的意料之外。像我们这样的要钱没钱,只求在众多的拍卖场和能捡到便宜房子的,真是如同大海捞针,希望渺茫了,因为连举手的机会都没有,那时才知道什么叫“手中有粮心不慌”。
  房价在涨,买房的人也在增加,房价、买房人如同水涨船高一样,我们没有任何机会和结果,一次次的看房,一次次的受到不同打击和刺激,让人心里凉凉的,看房看的已经身心疲惫了,于是一致同意休息一周,总结总结。
  不用恨咱们钱少,也不用抱怨咱们过来的晚,不用着急,机会总是会有的,女婿见我很沮丧,一边劝慰着我,一边告诉女儿在网上再看看,实在不行条件可以再降低一些。我知道女婿说的这个降低条件,就是距离市中心再远一点,其它条件再放宽一点...,放宽条件,扩大范围虽然不是不可以,但是我有点不甘心,谁不愿意住的房子距离市区近一点,所在的区位好一些呢,女儿也一边劝我一边在网上继续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备选的条件里看到一个底价51----55万澳元的房子(虽然房价高了一点,但是还能接受),好像符合我们选择房子的条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已经在网上挂了两个多月了没有卖出去。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这是一个近40年旧的木板房,有710米的地,房子一大二小三个睡房、一个客厅、厨房与饭厅连一起在,一大一小卫生间加在一起不足6平方米,没有车库,全部建筑面积100平米左右,可能是维护不好的原因,房子看上去很旧很破的,中介告诉已经两年多没住人了,看那房子破的,也确实不能再住人了。  我和女婿仔细的分析这个破房子,房子所在的区是中等偏下,可以接受;建筑在坡地之上偏下一点,坡度前后左右落差约一米左右,可以接受;距离火车站约1.1公里左右,走路约10分钟左右可达到,符合条件;距离通往市中心的快速路约2.1公里,符合条件;2.8公里范围内有两所中学,以后招学生是没问题,符合条件;2.6公里范围内有三家自选超市,虽然不近,但是也不远,买菜购物很方便,可以接受;房子附近50米有三个公共汽车站,不开车的情况下进市区也方便,符合条件;房价,51--55万,砍砍价还能降一点,虽然比预想的高一点,但是可以接受...总体上说房子的方方面面条件都是不错的,但是为什么两个多月的时间没有卖出去,是一个最大的疑问。  房子通过中介拍卖过,但是流拍了,最大的问题是房产开发商和要买房住的需求者都不满意,开发商认为,710米的地,再开发的容积率小,政府只能容许建一套一层的(约100米左右);一套两层的(150米左右),从投资效益比核算看,只有十几万的利润,这对房产开发商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没有看上,开发商不买;对于要买房住的需求者来说,虽然房子方方面面的条件不错,但是房子已经不能住人了,继续维修和装修,投入最少在十万澳币以上,成本太大了,有点得不偿失;如果推倒重建,投资更大,况且需要很长时间,要耗费很多很大的财力和精力,一般人是不敢所为的,开发商和要买房住的需求者来说,都处于两难境地,所以两个多月没有卖出去,卖房的中介也是这么讲的,倒是很诚实。  应该说,我和女婿把这个房子分析的很到位了,从卖房中介那里了解到的信息也是这样,我决定要买,但是老伴和女儿都不同意买这  个房子,原因和分析的一样,如果推倒重建投资太大,贷不出来款那么多款。如果重新装修旧貌换新颜,十几万的投入的确不值得,让爸爸自己翻建装修,很不现实,因为修建房子不是一个人能干的事,何况爸爸没有做过装修房子的事,所以不同意买。  我知道老伴和女儿不同意买的用意,完全是为我好,想法虽好,但有悖我意,在澳洲一年的时间,让我天天买菜做饭?遛弯看景?我做不了,女婿女儿说出去和外面接触接触,我告诉孩子们没办法接触,我说话洋人听不懂,洋人说话我不明白,怎么与外界沟通交流?如同一个睁着眼睛的瞎子聋子,澳洲好是好,说是妇女儿童的天堂也对,如果说是老人的天堂,除非能耐得住寂寞,否则那是瞎话。我想,如果买下这个破房子,自己鼓捣装修,有事干了,不寂寞了,节省钱了,又有投资了,不是很好吗...  在家庭会上谈了我的想法,讲出了买的几大理由,表示了我决心和信心,老伴和女儿开始犹豫了,女婿开始投赞成票了,可能理解了岳父的想法和心理,劝说老伴和女儿同意,并提出几个原则:1、做力所能及的,危险的、不安全、重体力的,一律请人或公司干;2、不要为了赶时间就不注意休息,要劳逸结合;3、最坏的打算不过就是全部请施工公司来干了...,当然,这完全是为了给老爸一个施展才艺的机会哟!女婿诡秘的笑着说,全家最后达成了一致意见,买了。  经过我和女婿与中介三次谈判,终于以低于55万的价格成交了。全家没有谁显示出很高兴,只有我,但是心理也矛盾,想要把这么破的房子旧貌换新颜谈何容易,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不知道等待我的是福还是祸,一家人有忧无喜,想不出来建房装修之路要走多远,走多长,然而只有我不知天高地厚,信心百倍地在心里勾画着美好的蓝图。
  厉害,学习了。
  @我是珊一
11:56:00  厉害,学习了。  -----------------------------  你好,珊一版主,往上续连载怎样上是对的?麻烦了,谢谢!
  两个月后孩子们付清了房款,我们拿到了房子的钥匙,一家人做了大概的分工:由于女婿是在悉尼工作,除了和女儿主要负责对外联系外,规定每周都回墨尔本帮助我;我天天进工地,负责房子旧貌换新颜的设计、施工装修;老伴主要负责后勤,保障后勤供应工作及时准确无误,有闲时帮助我打打下手,全家人必须共同努力,本着既能节约,又要保证质量的原则,控制好预算,要赶早不赶晚,争取一年时间内乔迁新居。  记得那天晚上全家人虽然为买房子喝酒吃饭,但是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在孩子们眼里,不知道老爸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如果说把房子简单装修一下,油漆油漆、粉刷粉刷是可以的,即使搞不好,但也坏不到哪去;但是要在原来房子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新建,搞这么大的工程,家里没人相信,没有不划问号的,简单说怀疑是轻的,老伴说我是用烧钱来满足虚荣心,要把全家拖垮的。虽然我信心和决心很大,但根本没有意识到在建房之路上还有很多很多的麻烦和困难在等待着。就在那一天起,我们一家人开始走上了漫漫的建房装修之路。  澳洲是一个法制国家,政府颁布的法律是人们最大的自由底线,不可触犯;然而澳洲又是主张勤劳致富的国家,政府主张和赞成手工DIY的人们,通过自己动手劳动,来创造和改变生活质量。  女儿向区政府递交了自己建房和装修的申请(owner builder),意思就是房子由自己进行图纸设计、建筑施工、装修等各项工程,除了房子的水、电、煤气外,其它都可以自己施工,但是需要(council)区政府部门检查通过,从地基、框架结构、屋顶等等,政府要一项一项的,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检查通过,目的是为了安全,否则不予通过,不得居住、不能保险、不能上市交易...,我很羡慕和佩服澳洲政府关于房屋建筑和装修的这套法规和程序,体现了公正、公平、合理、严肃,即有严格明确的法律法规程序,又不限制你自己做事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公民自己动手的能力。  图纸是在拿到钥匙之前就开始构思设计了,我勾画的草图,平面图和施工图要需要请专业的设计公司设计,因为需要报政府批准,所以要请正规的专业公司,当然4000多澳元的设计费是必须要花的。  我设计的草图一家人经过几天的反复讨论,除原来的16平米睡房保留外,其它的全部改建扩建和新建:  原来三个睡房,现在改建、新建、扩建为4个:16平米、14平米、12平米、10平米;  原来的两个卫生间,现在改建、扩建、新建为三个:一个7平米的在大睡房;一个5平米的在中睡房;另一个7平米为公共卫生间;  新建一个儿童睡房6平米;  新建一个书房10平米;  新建一个会客厅30;  改建和扩建厨房、餐厅、起居室连在一起的63平米;  新建decking(凉棚)32平米;  新建工作间34平米;  新建双车库35平米;  新建一个洗衣房5平米  在原基础上扩建新建180多平米,总面积约300平米了,工程总预算控制在5——6万澳元,这个工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对房产开发商来说是一个小工程,不值得一提,但是对于个人,这确确实实是一个大工程了,要说一个人在一年的时间里完成这个建房工程,让人难以信至。
  应该说这个不错的设计,住房面积增多了,住房环境改善了,潜在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最主要的是我们为孩子们又做了一件大事。很多朋友们看了后都赞不绝口。说怎么大的工程,一个人要一年完成简直是不可思议,但是对一个60岁老人许下的承诺又不能不信,只能用夸奖、鼓励、赞扬和善意的提醒来称赞了,虽然是一片赞许声,但是我已经感觉到从朋友们的赞美和夸奖的背后,隐含着更多更多的担心(担心我们的身体);怀疑(毕竟决心和信心并不能代替技术和能力),等待着最后的结果,会不会半途而非。这对于一个没有设计、审美、建筑工程施工知识和经验,以及没有在澳洲做过建筑房屋的老人来说,要完成这么大又比较复杂的多项工程,难怪没有人相信(这是后来朋友们这么说)。  平面图和施工图都设计完毕并报区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经审核后同意开工建造。开工在即,女儿和女婿给我制办了一套建筑工地工人的穿的行头:连体工作服、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皮手套和皮大头鞋,一套行头下来300多澳币,完全符合澳洲建筑工地工人作业安全标准。  中国老话说,土木工程不可善动,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大兴土木之前一定要选一个好日子,我虽然不迷信,但是也愿意有个说辞,于是我也就近选择了一个五月十六日开工,是不是黄道吉日我不知道,也不懂,也不知道,只是心想这一天开工会顺顺利利的,只是求一个心理安慰而已。  我按照计划好的施工顺序,开始进行第一项工程----拆除、清理。本着节约的原则,我没有对原来的房屋进行破坏性的拆除,澳洲的木质板房虽然旧,但是四周的框架木料非常好,全部是硬木,比中国的水曲柳、老榆木还要好,也要比澳洲现在建房用的松木四周框架好的多,在澳洲买这种硬木木料也是很贵的。在保护性的拆卸过程中,除了石膏板外,所有能用的木料全部保留下来,包括门、窗、木板、横竖框架木、过梁木等等,对这些拆下来的木料进行整理、分类、码放,以便后用。实践证明,这个方法是非常正确,在后来制作门窗和屋内框架使用木料的地方都派上用场,所拆下的木料用掉了70%还多,节约了有3000多澳币(因为硬木是比较贵的)。  拆除和清理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因为只有我一个人,澳洲的劳动力价格很贵很贵的,雇一个懂得点建房和装修技术的,一天没有两百三百的下不来,说心里话,这么大的工程量,涉及好几个工程项目,又要那么长的时间,关是雇工费用就得十万八万的,真是雇不起,所以心里总是在想,能干的就不请人了,本着节约的原则吗,就这样,我一个人一点一点的拆,边拆边学习澳洲人过去的造房技术,用料方式和技巧,还别说,一个房子拆卸完后,真的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澳洲是一个非常环保的国家,公民的环保意识非常强,看不见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的,也不会有牵着宠物随处拉撒的,看着干净、清洁的大街小巷和郁郁葱葱的花草植被,就是再没有环保意识的人,也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丢一片纸屑在地上,在这里一定会被“洗刷、改造”的。由于我不知道澳洲的垃圾分类,一次垃圾车没有把门前垃圾桶里的垃圾倒走,并在垃圾桶上面贴了一张手写的纸条,女儿告诉我纸条上说的是让我注意,垃圾一定要分类,建筑垃圾更不能随便装桶乱扔。我又明白了一个垃圾分类的环保问题。  我和老伴在国内都有驾照,到澳洲后请律师事务所作了翻译,可以在澳洲驾驶自动挡的车,都可以开车上路。每天早晨7点,老伴开车送我到工地,如果有时间再帮助我打打下手,11点又回家做饭,12点饭再准把饭送到,下午5.30接我回家,老伴的后勤保障非常不错,也很辛苦和不容易,每天要买菜做饭、要早晚接送,要送饭送水,一天不知道要跑多少趟工地,看着老伴这么辛苦,从心里觉得过意不去,等把房子建造装修好后,一定让你好好享受享受,现在想一想在自家的工地很有意思,如同在国内上班一样,身穿工作服,头带安全帽,手拿工具,如果不看正面,很难发现我是一个华人老头。
  新建房的地基是一项很重要的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程序要严格按照图纸要求,除原来有的地基外,还要重新打好180多平米的地基,其中包括工作间、车库约70平米的钢筋水泥地基,而且两种地基是不同的施工设计标准和要求。  施工----打地基,这项施工过程是我最难忘的,按照图纸要求,地基木桩坑尺寸是60公分深,45×45公分宽,在前后110平米左右的范围挖要70多个坑(还有4个是在10公分厚的水泥板上挖),这个活真是很累很累的,草皮下面的土又硬又黏,有的坑里还有石头,必须要粉碎,要不就加大坑的范围,把石头挖出来。我用力的挖,挥锨扬镐、脚蹬手刨的,一天下来只挖了几个,如此之慢的效率是不符合计划施工进度的,我想看看有没有花钱少又速度快的办法,咨询了一些专业做地基的公司,听后无语,全部下来(包括工作间和车库)需要2万多澳币,大大超出我的想象,虽然速度快了,但是投资却加大了很多。完全不符合我的施工原则和成本控制预算,于是从第二天开始,强攻房屋地基,特别是水泥板上的四个坑,完全发挥了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和敢想敢干的精神,一般情况下,在水泥板上面挖地基是要用专业机械的,四个地基坑最少得1000澳元,我舍不得花这个钱,因为我觉得不值,不就是水泥板上的是个坑吗,自己干了。没有专业工具就用小的水泥切割机,切割一点就用铁锤砸一点,切割一点就用铁锤砸一点,20磅的大锤我一轮就是十几下,就这样一点一点的,4个水泥板上的坑用了两天时间搞定,连(council)区政府的来检查都对我竖起大拇指说 ok。  工作间和车库的地基是要钢筋水泥浇灌的,四边是40公分宽,50公分深的槽,铺设钢筋后用水泥浇筑,技术标准和要求很高,为了安全和顺利起见,我和女婿商量请专业的公司来做,我们咨询了几家华人和澳人的公司,报价相差很大,挖槽、铺设钢筋、浇灌水泥等,全部搞定从2.5万澳币到8000澳币不等,属华人公司报价最高。  我们请了一家澳人公司,因为他们的报价最低,只有八千澳币,况且又是澳人公司,从心里上感觉是靠谱的。澳人不讲价,报八千就八千,开工前要先付一半的费用,一切谈妥后第二天开工。原来以为是一个比较大的专业公司,开工那天才知道是一个两人的公司,一辆皮卡工具车、两个人,车上装着刨坑、挖槽、抹水泥的工具,车随人走,人到公司到,车走公司搬。  两人公司没有什么先进的施工技术,简单的看了一篇施工图纸,开始挂线、调直、超平、固定,然后就是开挖,他们也没有什么专业的机器,全凭两人镐刨锨挖,很卖力气。干活就要出汗,澳人也是一样,一个多小时后他们已经汗流浃背了,人心都是肉长的,我让老伴沏好铁观音茶,仅会的几个英语单词蹦出来告诉他们是中国茶,请喝。  工作间和车库地基全部完工要四天,三天挖坑铺设钢筋,一天浇灌水泥。两个洋人第二天中午时分就把槽挖好了,下午他们请政府的主管部门来检查。检查人员很认真仔细,对照图纸一项一项的检查,一个多小时后,检查人员告诉说。不能通过,原因是工作间挖的槽靠邻居家的木篱笆尺寸近了十厘米,说没有按照施工图纸的规定施工,必须重新挖。尽管我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是我知道一定是出问题了,因为没有像来检查住房地基那么顺利,那次检查的也很仔细,但是一切都符合图纸要求,最后向我举起大拇指说OK。我急忙拨通女婿电话,让他们和女婿讲,检查人员告诉女婿必须重新挖,两个洋人说重新挖可以,但是还得再付1500澳币,而且在重新挖之前必须付清。  我很生气,因为问题出在两个洋人身上,是他们看的施工图纸,是他们画线调整挖好的,责任应该由他们负,返工是应该是免费的,怎么还要1500澳币?几经协商不成,洋人还是坚持先给钱后干活,我一气之下把手一挥,做了个让他们滚的手势,心理骂他们是臭诬赖,我的手比划着,让他们带着他们的工具赶快走,当时心想,所谓的洋人专业公司不过如此,缺了你们“洋肉”我照样能烤出来肉串。就这样,我把洋人赶走了,按他们已经付出的劳动和已经预交的款,可能损失了1000澳币左右。看来洋人也不都是讲诚信的,后悔当初一下子预付了洋人一半的款,真是花钱买了教训,也让我大开了眼界。  赶走洋人剩下的事就得自己干了,我反复琢磨施工图纸,看着洋人干的没有那么复杂,我开始一项一项的往下捋,先把不合格的沟改  正,然后铺设钢筋,最后浇灌水泥进行抹平,当然,还要请检查人员来检查一次。我把施工程序和时间作了详细安排,让女婿请两天假回来协助我,就这样,我和女婿一天的时间重新挖好,钢筋也是自己买好后铺上的,我和女婿拿着施工图纸一遍又一遍进行检查,一切都符合图纸的规定,女婿请检查人员再一次来检查,OK!通过了,  于是女婿联系水泥公司在星期六上午来浇灌水泥,一共需要十五立方,两个水泥灌车每立方水泥要164澳币,15立方要2460,加上租水泥泵600澳币,一共才3060澳币,比原计划很节省了940澳币,尽管付出了辛苦和汗水,但是从心里感觉值得。  记得星期六那天上午下着小雨,我们请了两个朋友来帮忙,两个水泥灌车一共15立方水泥,要浇铺约100平米左右的面积(还有30多平米的过道),需要在1小时之内全部搞定,灌车里的水泥通过水泥泵突、突地喷出来,我们顶着绵绵细雨,把泵出来的水泥摊平、抹压、平光,就这样,一片片平整、光亮的水泥面展现在我们眼前,虽然没有专业做的那么专业和标准,但是符合图纸和技术要求,我们的自己也很满意。  回顾已经完成的地基工程,虽然很累很累,但是克服了不断出现的困难和麻烦,也确实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在这个项目上,我们虽然受骗洋人1000多澳币,但是通过我们自己的辛勤汗水劳动,又节省了900多澳币,总结总结,预算超出1000,时间过去两月,经验教训获取不少,值得了。
  可能有人会问,这么大工程怎么就你老汉一个人?其他呢?在此我说一下。  女婿是在悉尼工作,为了建房几乎每周都回来一次,飞机票都是女儿提前一个月左右时间订的,很便宜,往返才五六十澳币,是夕发朝至的那种,但是这样的航班不把握,有时候航班就取消了,遇到这种情况,女婿就去坐大巴,一晚上在路上行使,第二天早晨8点多到就和我一起在工地上了。应该说女婿是很辛苦的,除了每周往返于悉尼--墨尔本两个城市,平时一些对外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女婿在办,如联系购买材料、来检查后提出的问题和意见,都要女婿去沟通和答复,紧紧张张的两天,星期一的早晨天还没有发亮就坐上火车再换乘汽车赶往悉尼的飞机了。  女儿——上班比较远,晚上回来已经是快7点了,也是帮助我联系、采购、询问和回复,到后来内部装修的时候是当仁不让的。  老伴——就更不用说了,天天陪着我风风雨雨,一路走去。  地基作好后就应该起房子的框架了,澳洲房子的四周墙壁和中国的不一样,纯水泥浇筑和砖混结构的很少,基本都是木框架结构的。  木框架的木料是统一的、规格的、一定是经过处理和加工的指定框架木料:外面墙的框架用宽9公分、厚4.5公分(里面的用宽9公分、厚3.5公分)、高根据图纸设计的高度(2.4、2.7、3.0米)不等的松木成品木料,中间60公分一个空档,类似于木隔栏,起龙骨架的作用。  澳洲的砖房就是在木框架外面砌起来一层砖,砖不起承重作用,只是装饰和保温;木板房就是框架外面是一层木板,木板是鱼鳞式铺装,里面是一块块的保温层。  框架材料是我计算好的,由于拆旧房子时学习了一些框架知识,结合图纸的要求,所以计算出来不是很难。我采取两种办法,里面的框架用拆下来的木料,不够再用新的补,外面的框架是新的,这样可以节约投资。
  材料是按照我要求的时间送货。先送什么后送什么也是按照施工顺序和时间安排,记得那天送框架木料的大卡车装满满一车的木料,足足有十吨重,然而让我惊奇的是车上只有一个洋人司机,洋人司机下车后让我看订货单,我简单的说一句OK后,洋人司机对我叽里呱啦说什么我就不清楚了,但是我猜想洋司机一定是问我木料卸在那里,我带他到院子里,告诉他卸到什么位置,洋司机很痛快,几把方向盘倒进院子里,这是一辆带有自卸装置的卡车,洋司机操控自卸装置,二十几分钟木料就吊卸完毕并分类码好。我向他支付了130澳币的租车费用,并在送货单上签了字。  有两点给了我很深的感触:一是澳洲人的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一般情况下,物品超过二十五公斤后就使用机械操作,说是为了人身  安全;二是购买材料是货到签收后再付款,感觉既是以人为本,确保人的安全第一;又很讲诚信,让你验收后再付款。  起框架前后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我按照图纸的规定和要求,我先从下材料开始,计算好尺寸后开始锯木料,这是一项很认真仔细的活,要把木料尺寸计算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根据图纸的尺寸要求,结合原有房屋的尺寸,再加减框架木料的厚度和高度,之后才能锯出来规定尺寸的木料,因此这是一个细致的工作,如果木料尺寸下的大了,框架的尺寸就会大了、高了,不但与原来的房屋框架结合不上,检查的时候也通不过;如果木料尺寸下小了,轻则是与原来的框架高度不能一致,严重的就可能会使木料作废。  为了慎重和安全起见,先把一面墙的框架木料平放在地基上的底板上,然后按照图纸的设计和尺寸要求,预留好门窗的尺寸,平面码好后,再用射钉枪进行钉装。框架的长度是不一样的,长度小的,一般在3--4米长度的,钉装好后一个人是可以立起来的,长度如果在6--7米以上的,一个人是立不起来的。将近半个多月的时间,框架已经全部钉装完毕,由于后面新建的厨房、餐厅和一个睡房是在一个平面上,因此框架的长度太长,不到14米,一个人是不行了,必须等女婿回来后全家一齐上阵。  星期六女婿回来了,全家四口人一齐,我和女婿为主力,老伴和女儿打下手,经过两天的努力奋战,住房、工作间和车库的框架结构全部竖立起来了,进行连接、调平、固定和紧固,所有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框架结构全部完工,我按照图纸一一对照检查,睡房、书房、客厅、厨房餐厅、卫生间等等,高度、宽度、长度,全部符合图纸规定,经过检查也是一次通过,终于,房屋建筑和装修的二大第工程项目。框架结构制作安装过程竣工验收了,前后历时近一个月,费用概算约6000多澳币,时间和投资均在计划之内。  第三大工程就是屋顶了。设计公司把房屋的屋顶设计了两种结构,前面30平米客厅的屋顶是人字形的,人字框架上面铺装的水泥瓦;后面的厨房、餐厅和一间睡房是平顶的,是用那种不生锈的铁皮瓦铺装的。设计公司说在澳洲有很多这样的房屋,前面采用人字形屋顶是为了美观;后面采用平式的屋顶是为了减少工程造价投资,使用效果是一样的。  铺装屋顶技术要求很高,前面的屋顶要先制作并安装好框架上面的人字架,然后要挂瓦、安装水槽;后面的屋顶要在框架上面制作并安装好铺设铁皮瓦的木龙骨和保温层的空间,而且这些都需要检查通过,所以技术要求很高。  考虑到屋顶的技术性、安全性和防漏水问题,准备请专业公司来施工,咨询几家公司,报价相差非常悬殊:洋人公司一听就这么小的活(前面屋顶约挂瓦40平米,后面平顶约50多平米,包括安装水槽),直言回绝,有的同意做,但是报价不菲,要三万澳币,一家华人公司报价在24000澳币,另外一家华人公司在实地测量后,工时费用报价5000澳币,材料费用按实际核算,我选择了最后这家华人公司,觉得还算合理,实践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最后实际费用不足11000澳币,也是在我的预算之内。
  六个月过去了,我计算着工程进度:  地基完工了,  房屋外围和内部的框架起来了,  房屋的屋顶铺装好了,  但是还有很多工程在等待:
  外墙板铺装,  上下冷热水管、污水管路的上水与排水设计与铺设,  电信线路的设计与铺设,  木门,包括单开、对开和推拉门,一共十六套19扇门,  窗户,大大小小一共九套21扇,  地板,约120平米,  瓷砖,约70平米,  外墙和内墙粉刷、油漆,  卫生间,洗漱、卫生洁具,  ......  仔细算一算,真是很有很多很多要干的活呢,尽管如此,我不能动摇必须坚持的信念和决心,因为我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的。  在工地快半年了,后来有很多朋友问我,一个人不寂寞吗?谈不上寂寞与不寂寞了,在一个700平米满院杂草的破房子里,除了四浅的尘土和乱爬的小虫子,也只有我在张牙舞爪的了,干累了,找个干净的地方休息休息;口渴了,喝老伴给沏的茶水;寂寞了,冲着房顶喊几句;委屈了,闭上眼睛平静平静...就这样,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我完成了旧房的拆除、整理、分类码放,完成挖地基,完成起框架,完成装屋顶(车库和工作间的),这一百多天的时间里,其中酸甜苦辣只有我自己最清楚。应该说,我由浅入深,无论是在体力上和技术上,工程时间和工程进度上,摆脱孤独、寂寞的精神折磨上,都是初战告捷,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有一段时间墨尔本不停的下雨,几乎天天下雨,让人很是无奈,只好调整我的施工计划和时间安排,下雨天外面不能干的时候就转移到屋内,屋内因为少材料、缺工具的时候我就开车出去买材料和工具,在方圆三、四十公里范围内,几家卖建筑材料的公司和班宁我都跑熟悉了,虽然英语不行,但是几家公司或者班宁的人都很热情,有什么不懂的,拿着图纸用肢体语言与她们比划比划,都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在澳洲还有一个好处,感觉特别的公正和讲理,你买的材料回去后发现错了,或者多了用不上,保留好小票,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退货,如果你是在班宁买的工具,即使你用过了,只要发现问题也是很痛快给退换货的。这一点可能要比国内方便很多。  建房和装修的确不是一个人能做的,尽管孩子们几次强烈要求请公司干,或者请人帮助,但是都被我压了下去,说心里话,不是不想请,因为请工的费用太高了,想来想去,只有自己这个劳动力价格,在为自己干的时候是最廉价的。所以要继续坚定信念,加快施工进程,如伟人孙中山所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还要继续抓紧施工装修。
  外墙板是鱼鳞式铺装,在拆卸旧房子的时候已经掌握了这种木板墙面的装钉技术,由于外墙板是实木的,又是经过加工的,因此价钱很贵,每一延长米5.89澳币,如果全部买新的外墙板需要100多延长米,7000多澳币,因此我拆卸下来的旧外墙板经过重新打磨加工处理,又继续使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外墙板全部安装完毕,把拆卸下来的外墙板全部用上,节省3000多澳币。  我按照设计好的上下冷热水管路、污水管路的上水与排水,从班宁买连接水管的工具“涨管器”,买回各种上下水管材料,开始进行管路设计和安装,半个多月的时间,三个卫生间、厨房、洗衣房的冷热水管、污水管路的上水与排水,全部连接安装完毕。
  不可完成的工作,你办到了。有父母对子女的爱也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学习敬礼。
  学习中  
  三个卫生间和厨房的瓷砖(包括立面)约70平米,瓷砖是在拍卖公司买的,全部材料费用1600多,时间是一个多星期。  电信线路的设计铺设是请的专业人员,澳洲有明确的规定,凡是涉及电线线路方面的设计、施工、安装、修理更换等,必须要有电工证的人员来做,负责检查时不予批准,而且保险公司也不给上保险。因此我们请的专业人士来做,一共花掉8000澳币。  地板,120多平米,在建筑材料公司买的实木复合地板,原价是38澳币1平米,因为是尾货,打了一多半的折扣,每平米15澳币,我用不到一个星期铺完,全部铺装完不到2000澳币。  这里最费时间的是所有门窗的制作和安装了,也是装修过程中的大工程。我把原来拆卸下来的所有门窗材料全部进行脱漆处理,然后进行打磨,之后在进行再加工安装,在澳洲,一套房子全部是硬实木的门窗,应该是很讲究的了,价钱也是很贵的,一般可能都是塑钢门窗,因为硬实木的价钱太贵了,一套基本都得500多澳币,而且是单门的,如果是实木对开的,得1200澳币左右;如果是轨道推拉4扇实木门的,都得在2000多澳币,呵呵,也就我不知道天高地厚的,门窗全部是实木的。我把拆卸下来的门窗木料进行了重新搭配和组合,一共十六套门套,19扇门;实木窗户大大小小一共九套21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全部加工制作并安装完毕,粉刷上古铜色的油漆,着着实实的为整个房屋增添了不少的色彩和档次。  就这样:  200张石膏板半个多月全部上完,只是上顶板的时候请朋友来帮帮忙。  地板(复合实木)的,120平左右铺好了,  各个房间按照孩子们的要求也粉刷、油漆好,  硬实木的厨房的橱柜,也是我们自行设计、加工制作、安装的,  烤箱、燃气灶、抽油烟机,也是我自己安装入位,  冷热水、冷热风...  卫生间洁具、淋浴等等,已经全部安装到位了...  除了工作间和车库的内墙板没有上,外墙没有油漆外,其它都已竣工了,  记得那一天我不管走到那个房间,都有种不一样的感觉,不同的感想,那一天我没有干活,什么活都没有干,自己在各个房间不停的走串,不停的走串,每个房间细细地看着、看着,好像在等待什么、回顾什么、品味着什么...是啊!300多天过去了,这300多天里没有休息过一天,没有一天不是想着房子、工期、质量和节约,没有一天不是汗流浃背...我的两眼模糊了,泪水禁不住地流出来...,我决定,在那一天的下个星期天,女婿女儿各休几天假,我们搬家——乔迁,这一天离我和老伴签证到期已经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
    卫生间的立面瓷砖
    公共卫生间装修
    上屋顶石膏板
    上屋顶石膏板
    走廊的地板
    客厅的地板和推拉窗
  在第二个星期六我们终于搬家——乔迁了。  那天的晚饭是在新家吃的,和平时一样,只是多了两个菜,一家人围桌而坐,当酒杯举起时,孩子们的目光一同向我,欲言又止,我知道他们的目光满含着深深的尊重、敬佩和期待,泪水不自主地模糊出来。是啊!为了这个日子,风风雨雨300多天,酸甜苦辣、五味具全,一个体重170多斤的我,健壮的已经不足140斤了。  那天晚上我难以入睡,虽然老伴几次提醒已经夜深了,但我还是睡不着,300多天里的一幕幕不时地在眼前浮现、飘过。  有时候自己觉得很委屈,心里酸酸的,在工地上偷偷的流泪,心里在想,我这是为什么,难道一辈子必须要管两辈子的事吗,老话说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好坏都是她自己过么,我这于是何必呢,如果他们过得不好只能说明他们没有本事,我们完全可以不管的吗,这300多天我一个人在工地上操心费力的,一天天常常挥汗如雨,寂寞时眼望长空,无聊是面壁呐喊,60的人了,我这是到底图什么呀?我究竟图什么呢,这些想法跟谁都不能说,往好听讲是自己愿意的,否则不就是自作自受吗?但是转过来想想,我的付出没什么不对,怎么能这么想呢,在父母心目中最重要的不就是孩子吗,有哪个父母不为孩子着想呢?虽然建房很苦、很累、很折磨人,但是孩子们能住上老爸老妈亲手建造出来的房子,那是一件多么高兴的事,改善了居住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这些也就是在澳洲能实现,在国内能吗?想一想,苦点累点和最后成  果相比,还有什么可委屈的、埋怨的、后悔的?  记得去澳洲之前我就想,退休了,一定要帮上孩子做点什么了,否则年龄越来越大,而且是越来越到给孩子添麻烦的时候了,不是吗?年龄越来越大,病症越来越多,特别是孩子们的双方老人都健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4+2+x的时间会有多长谁都说不准,怎么能说不给孩子们添麻烦,所以趁着身体还行的时候,能帮孩子干点什么就干了,如果真的能帮助他们建造和装修一套房子住,就是百年之后没了那天也不后悔。不是也给孩子们留下个念想吗!  建造房子的想法老伴和孩子们都不同意的,后来同意也都是有说辞的。  老伴说我不知道天高地厚,房子是说盖就盖的吗,盖过房子吗,你这也要自己干,那也要自己干,你懂吗,会吗?盖完房子能住吗?再说盖房子是一个人的活吗?老伴的想法我知道,就是怕我累着、苦着,弄不好会落下埋怨。  女儿说老爸是虚荣心作怪,为了显摆自己,不惜把全家都拖进万丈深渊,退休来澳洲不好好的在家修身养性,非得要建什么房子,本来是很安静的生活,非得把家里搞的鸡犬不宁的,最后弄的什么都不是,人一走了之,留下一堆烂摊子怎么办,心里没有底。  女婿的说辞是在心里,表面上是模棱两可随大流,但实际心里想法也是满多的(愿意就折腾吧,一年的时间呆在家里干什么呀,好在不是买很贵的房子折腾,特别是房子签了合同之后,女婿的心理就更有底了,那么破的房子,怎么折腾、怎么鼓捣也不会比现在还破,实在不行就请人吧,谁让是老丈人夸大口呢。再说老丈人已经在女婿面前夸口说没问题了,那还会有什么大问题吗),最后由模棱两可转为支持,并劝说女儿和丈母娘同意。就这样,达成约法三章后都同意了。也就开始了我前面说的那样,开始看房选房了。  我和老伴为孩子建房的经过就是这样,总预算完全控制在6万以内,时间超过了一个月(是因为返工、材料不及时、下雨等等)。  乔迁之后朋友们来新家参观做客,席间有人问我,是什么力量支撑你完成这么大的建房工程?我笑答有三:一、胆子要大一些,再大一些;二、脑子要灵一些,再灵一些;三、抗打击能力要强一些,再强一些...  一个月后我和老伴回国了,和你们现在看后的反应一样,这个事情没人相信,看到照片的时候好奇和惊讶。  这是我和老伴人生中完成的一件大事,每每想起的时候我们都非常慰!  这是我和老伴在澳洲的辛苦和付出,300天里风风雨雨我们一路走过!  这是我和老伴在澳洲的再成长经历,我们互相鼓励一定要老骥伏枥!  最后:对孩子们说,老爸老妈心理装的、想的,永远是你们!  (结束)
    这是新建房子的前貌:左边是新建的客厅;中间是原房子的16平米睡房;右边是新建的双车库(还没有装修完毕)
    新建的客厅
    客厅
    改建后的大睡房
    新建的小睡房
    新建的中睡房
    新建的厨房、餐厅、起居厅————厨房,橱柜是自己设计制作安装的
    新建的厨房、餐厅、起居厅————餐厅,后门是自己设计制作的四扇轨道推拉门
    新建的厨房、餐厅、起居厅————起居厅
    起居厅的壁炉,装修过程中保留下来并进行改造和装饰,很好用,就是烧的太多
    房子前面的小denking
    房子后面的大decking 约35平米
    房子后面的大decking 约35平米
    我的工作间和工作间里的工具
    这是车库的前面,还没有安装自动门,车库内部还没有装修完
    这是车库后前面,俩扇实木轨道推拉门是自己制作的
    卫生间
    卫生间
    房子的前貌
  学习中
  很漂亮的房子
  楼主绝对是个好爸爸,鉴定完毕!
  太佩服楼主了,您女儿有个好爸爸。
  @我是珊一
16:57:00  很漂亮的房子  -----------------------------  谢谢珊一版主的夸奖
  太强大了,我是买的land找builder建的,结论是以后一辈子也不会自己盖新房了,因为太累了,楼主居然自己翻修,你简直强大的一塌糊涂
  ( ⊙o⊙ )哇,太强大了,一个人建房子?难以想象。
  @古韵龙华
4:19:00  房子的前貌  -----------------------------  实在太详细了!  先留爪!
  楼主牛人啊!  以前做过木工吗?感觉木工是整个装修中最复杂的。
  非常详细,真牛!
  @Hogans_melbourne
08:55:00  太强大了,我是买的land找builder建的,结论是以后一辈子也不会自己盖新房了,因为太累了,楼主居然自己翻修,你简直强大的一塌糊涂  -----------------------------  累是累了一些,但是看到最后的成果,心理还是满高兴的。
  牛掰的呀
  曾是犀利呀
  好样的。在儿孙们面前活出个榜样来,致敬。
  真的很强大啊
一个没有学过土木建筑的人
能自己设计建起这样的房子真不容易啊
而且还60了
  楼主真是好父亲,手艺也很好!
  很好很强大的爸爸,伟大的父爱!!
  这位老爸太强大了~  感动!
  伟大的老人家
  前辈精神我辈望尘莫及
  太厉害,有这种爸爸女儿会很幸福  而且还对孩子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收藏了!!
  楼上的各位新老网友们好,首先谢谢各位对我夸奖、认可、理解和称赞,谢谢各位了。  其实我就是一个平平常常女儿的平平常常爸爸,是和80后孩子们的爸爸是一样的,普通、平平的人。我发了这个帖子原因有三:一是在澳洲的时候没什么可干的,人不能不能总是闲着,那样容易生病的,天天买菜做饭我干不了,天天养花修草的我也不习惯,就是天天喝茶聊天也有烦的时候,所以为了身体、为了不生病、为了不烦,就给自己找了一个时间长点的活,弄房子了;  二是就是总想着要为孩子们做点贡献,帮助帮助孩子,帮助什么呢?挣钱不行,出去打工不愿意,于是就想到了房子,弄房子是比较实惠的,在身体还可以的前提下,就弄房子了,当然给女儿弄房子,女婿一定会对女儿好的,如果是给儿子弄房子,那儿媳妇一定会对公公婆婆好的,当然也少不了儿子;三是看看我和老伴在澳洲怎么好的环境条件下,还能不能发光发热、老骥伏枥了,如果能的话,不就体现价值了吗,不就是一举多得的保值增值了吗?所以呀。  一些事情千万不要去比,因为方方面面的情况不同,所以没有可比性,千万不要认为自己的老爸老妈怎么不是这样,在这方面我要告诉孩子们,作为爸爸妈妈,他们的心永远的、一定的、真真的是无时不处的想着儿女们的,只是由于体力、能力、心力等方面的因素才没有吧,等你们到了60左右的时候,心情和体会可能就是这样的了。  顺便补充一句,以后如果在家庭装修方面有什么问题和困难,请不用客气,看看我不能不帮帮忙,或者出出主意,因为我毕竟在房子上面从头到尾都走了一遍。
  楼主太强大了,当看到房子最后落成,女儿和女婿一起举杯,对你欲言又止时,我的眼泪都出来了,有这样的一个父亲,楼主的女儿该是多么幸福,幸运啊.
  父爱如山
  qiangda
  有意思啊,自己动手有意思
11:25:00  父爱如山  -----------------------------  的确如此。
  可怜天下父母心,伟大的亲情,伟大的父亲!
  不错啊,好啊
  谢谢LZ 分享
  大哥俺真的非常敬佩你! 俺也很喜欢鼓捣这类事情,希望有一天俺女儿也给俺一个这样的机会,到时候不懂的俺可要向您请教哦.
  @俺很认真
11:46:00  大哥俺真的非常敬佩你! 俺也很喜欢鼓捣这类事情,希望有一天俺女儿也给俺一个这样的机会,到时候不懂的俺可要向您请教哦.  -----------------------------  呵呵,好啊。这样一举几得的事情,一定做。  没问题,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我们切磋。
  父母对孩子的爱,孩子们体会到了么?
  向伟大的父亲,母亲致敬!
  何必这么辛苦?孩子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为什么要“抢”来做呢?
  支持楼主。即锻炼了身体,又建了房子,一举两得。我以后也要向你学习。想你致敬!
  哇,佩服佩服,这可不是一般的工程啊。楼主简直太棒了。
  那边的房子都是用木头做的吗?你真是一个好爸爸  我都想,一辈子为什么要负责两辈子的事情,以后我的孩子就让他们自己挣吧,呵呵。
  哎,房价的推手怎么成了学生了??
  @时间它不停在转动
12:00:00  那边的房子都是用木头做的吗?你真是一个好爸爸  我都想,一辈子为什么要负责两辈子的事情,以后我的孩子就让他们自己挣吧,呵呵。  -----------------------------  是的,那边的房子基本上是以木头为主的,外面的砖是装饰性的。  呵呵,我不知道你的年龄,但是从你的话语中感觉到你不是太愿意为孩子多着想的。关于你提的这个问题,女儿刚刚结婚的时候我和老伴也这么想过。但是后来我转过来了。  父母心痛女儿可能要比儿子更多一些,特别是结婚后,在他们处于婚姻的初期、家庭刚刚起步、经济结构刚刚重新整合的时候,要让女儿感到和没有出嫁一样,父母还是仍旧爱着她;要让女婿感到岳父岳母也是一家人,一样的温馨,不能产生其它别的想法,同时也让他们感觉到亲戚之间的亲情是一样的,无论是父母还是岳父岳母,都是为了他们的小家庭在呵护着。也只有这样,他们小两口的感情、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当然,也是要根据双方父母的实际情况而定了。不一定对哟。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遇到了一个企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