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 短p r间期-r间期为140ms

房性早搏三联律显示预激综合征1例
患者男性,75岁.有阵发性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史50余年,高血压病史28年,一般血压在150~180/90~120mmHg之间,劳力型心绞痛史5年.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舒张功能减弱、左室肥厚.心悸发作时动态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心率68次/min,P-R间期140ms,QRS时间80ms,无预激波,CM5导联R 2.85mV,ST呈下斜型下移0.10mV.CM3导联T波低平伴切迹,CM5导联T波倒置,QT间期480ms,符合左室肥厚心电图改变.R3、6、9提早出现宽大畸形、其前有相关的P'波,P'-R间期70ms,QRS宽达200ms,起始部有预激波,终末部也显示心室除极异常,提示房性早搏伴完全性预激波图形,房性早搏联律间期相等,联律间期加代偿间歇之和小于2倍基本窦律周期,代偿间歇不完全.从房性搏动中可以看出,预激波掩盖了左室肥厚图形.
030022,太原,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矿总公司杜儿坪矿职工医院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本文读者也读过
加载中,请稍候
.客服电话
&&8:00-11:30,13:00-17:00(工作日)577例健康青年男性心电图分析 
作者单位:211500
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摘要】&
分析18~23岁年龄段正常男性青年心电图异常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577例在2008年征兵入伍各项检查合格的男性青年心电图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窦性心动过缓90例(15.60%),其中伴不齐13例(2.25%);窦性心律不齐40例(6.93%);窦性心动过速11例(1.91%);短p-r间期21例(3.64%);其他10例(1.73%)。结论
正常男性青年心电图以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和短p-r间期为常见异常。
【关键词】& 正常男性 心电图 异常情况
18~23岁年龄段正常男性青年正处在一生中体力充沛、精力旺盛的阶段,心电活动受外界影响较少和病理改变较轻的时期。本文通过对577例正常男性青年心电图的分析,调查在此阶段出现的心电异常情况和分析产生的原因。
&&& 1& 资料与方法
&&& 1.1& 对象& 选取2008年征兵工作中通过内、外科及耳、鼻、喉和眼科各项检查以及x线、b超和精神心理咨询均正常,并经询问病史均无器质性、心动过速发作史和黑、心悸等不适症状及肝肾功能、血生化检查均无异常发现的正常男性青年577例,年龄18~23(平均20.3&1.7)岁。
&&& 1.2& 方法& 受试者在安静状态下常规记录12导联,纸速25 mm/s,增益10 mm/mv。采用人机对话方式,由专人进行分析。诊断标准如下。①正常窦性心律:、、avf、v5~v6导联p联波直立,avr导联倒置。各导联p波振幅0.05~0.25mv,p波时限<0.11s,p波额面平均心电轴+15&~+75&。符合上述标准的窦性p波规律出现,频率60~100次/分,p-r间期0.12s~0.20s,p-p间距相差<0.12s。②窦性心动过缓:窦性p波频率<60次/分。③窦性心动过速:窦性p波频率>100次/分。④窦性心律不齐:窦性p-p间距相差>0.12s。⑤短p-r间期:正常窦性心律,p-r间期<0.11s,且固定,qrs时间<0.10s,形态正常,起始部无预激波;心律剔除房室交接区心律、典型预激综合征、游走性心律、窦性心动过速等一切其他原因引起的短p-r间期。
&&&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百分数表示。
&&& 2& 结果
&&& 窦性心动过缓90例(15.60%),其中伴不齐13例(2.25%),窦性心动过缓伴短p-r间期3例(0.52%);窦性心律不齐40例(6.93%);窦性心动过速11例(1.91%);短p-r间期21例(3.64%);其他各种异常12例(2.08%),其中w-p-w综合症1例(0.17%),房性期前收缩3例(0.52%),室性期前收缩呈二联律1例(0.17%),左心室高电压2例(0.35%),一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0.35%),交接性期前收缩1例(0.17%),电轴左偏2例(0.25%)。90例窦性心动过缓中心率在59~43(54.81&3.51)次/分之间,无一例出现头晕、心悸、黑等不适;40例窦性心律不齐心率在60~100 次/分 之间,多于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窦性心动过速心率介于102~114 次/分 之间,短p-r间期的p-r 值在78~108(平均99.40&7.91)ms之间。
&&& 3& 讨论
&&& 本文对577例18~23岁年龄段正常男性青年常规心电图的分析发现: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和短p-r间期为常见异常,其他异常情况发生较少。本文发现的90例(15.60%)窦性心动过缓均发生在07:50am~11:30am,有人通过动态心电图对177例年轻健康男性发生心律失常进行分析发现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达100%,且均出现在夜间睡眠时,与本文观察有所不同。我们对心率<50次/分的8例予以阿托品试验后心率均能>90次/分。故窦性心动过缓主要还是考虑系年青人长期运动量大,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而且占2.25%(13例)的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的发生率同文献记载的7.5%~35%差距也较大。窦性心律不齐发生率为6.93%,年青人主要考虑同呼吸周期有关,可能与青年人的植物神经平衡调节不够完善有关。短p-r间期发生率为3.64%,较某些报道中17~21岁年龄组的短p-r间期发生率2.78%要高,更是高于其他人群的0.24%。心电图出现短p-r间期、正常qrs波群,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仅有部分要考虑l-g-l综合征,一般只要不发作心动过速无需治疗,临床意义不大。
&&& 本文较少发生的心律失常中,心动过速时心率介于102~114 次/分 之间,无心悸、胸闷等不适,主要考虑与体检时精神紧张有关。至于期前收缩和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主要考虑同自主神经功能改变有关。对于正常年青人中出现左心室高电压无st-t改变不需要考虑左心室肥大,而考虑[1]因男性、体型消瘦等因素所致。总之,正常年青人出现的各种心律异常要考虑心血管系统问题外,也要多思考心外因素。对于出现了头晕、心悸、黑、乏力、气喘、胸闷等不适的要认真观察,积极检查以免漏诊造成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
【参考文献】
小川 聪(刘蔚译).心电图诊断技巧与误区.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摘自:  
更多关于“577例健康青年男性心电图分析”的相关文章
杂志约稿信息
& 南阳市网友
& 莆田市网友
& 金华市网友
& 广东省网友
& 广东省网友
& 河北省网友
& 大连市网友
& 广东省网友
& 哈尔滨市网友
品牌杂志推荐
支持中国杂志产业发展,请购买、订阅纸质杂志,欢迎杂志社提供过刊、样刊及电子版。
全刊杂志赏析网 2011心电图P-R间期临床应用的新进展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心电图P-R间期临床应用的新进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短p r间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