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不想做,只是发呆,是得了抑郁症不想上班了吗?

我自认为自己性格比较开朗,但是因为某些原因,开始变得抑郁,一个人的时候爱发呆,可能是心里承受了些比较不容易接受的压力,我试着把不开心的事都写出来,试着去深呼吸,试着做很多很多事,但是还是不行,我感觉自
我自认为自己性格比较开朗,但是因为某些原因,开始变得抑郁,一个人的时候爱发呆,可能是心里承受了些比较不容易接受的压力,我试着把不开心的事都写出来,试着去深呼吸,试着做很多很多事,但是还是不行,我感觉自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那你能回忆起,,,,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如果您有心理方面的疾病或问题,我给您推荐这个对话平台,有在线的心理医生为您排忧解难,很专业,口碑不错, 这个链接您点一下就可以直接和在线医生对话。(请放心,绝对不是病毒,而且不收取任何费用。)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恋爱领域专家“发呆大赛”引热议 发呆真的能放空自己吗- 中国日报网
> 消费旅游
“发呆大赛”引热议 发呆真的能放空自己吗
&&来源:&&作者:
[提要]&&11月18日,“全国发呆大赛首站”活动在成都举行。11月23日,在蒙蒙细雨中,重庆也举行了一次“发呆大赛”,共有209人参加,最小的只有5岁。美国哈佛医学院和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心无杂念、脑子里什么也不想的时候,大脑中的α脑电波得到加强。
  11月18日,“全国发呆大赛首站”活动在成都举行。170名参赛者同时坐在地上发呆,听到手机铃声也不能接,否则淘汰。
  11月23日,在蒙蒙细雨中,重庆也举行了一次“发呆大赛”,共有209人参加,最小的只有5岁。
  这样的“发呆大赛”创意来自于10月27日韩国首尔举办的第一届“发呆大赛”,获胜小女孩的发呆“萌”照在网络热传,一时成为热议话题。“发呆大赛”旨在缓解现代社会压力,让大家放慢脚步。
  海量信息大脑喊累
  微信、微博、手机新闻,现在的人走路都不闲着,大脑始终处于忙碌状态。
  在德国召开的一场数码科技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共有18.3亿部智能手机,每位手机用户平均每天查看150次手机。也就是说,除了休息时间外,每人平均6分钟查看一次手机。另一项调查显示,4岁至6岁的城市儿童中有一半以上都会玩平板电脑,将近八成的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成为不折不扣的“屏幕一代”。
  “屏幕依赖”直接导致身体发出健康危险信号,比如近视、肥胖、失眠、颈椎病、腰椎病等,同时,对人们心理的影响也不可小觑。长时间面对电视、电脑或手机屏幕,可能会造成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出现抑郁、焦虑、强迫状态等状况。如果你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开始产生逃避心理或排斥感,说明你的大脑受到了损伤。
  偶尔发呆有利身心
  如何让大脑在海量信息的冲刷下得到喘息?心理专家表示,发呆是正常人的一种心理调节,偶尔发呆有利于健康。
  美国哈佛医学院和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心无杂念、脑子里什么也不想的时候,大脑中的α脑电波得到加强。这种特殊的脑电波位于大脑的最外层皮质,可以抑制信息超载,让人们的注意力和意念更加集中,从而改善情绪,减轻压力,缓解焦虑不安。研究领导者凯瑟琳·科尔医生表示,这种方法还能加强记忆力,缓解疼痛,并提高免疫力。所以,你如果想放松,不妨停下来,发会儿呆吧。
  偶尔发呆是一种专注的无意识,对大脑来说是很好的休息。掌握正确的“发呆”方法会对脑健康有帮助,“冥想”可让你事半功倍。
  “冥想”是一种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改变意识的形式。瑜伽等任何能使身心感觉舒适的“冥想”方法,都可以使全身的肌肉、细胞得到放松,此时,大脑不再去接受、筛选、分析和处理信息,身心会呈现安定、愉快、心旷神怡的感觉。所以,这样的“发呆”才有利于缓解压力、促进大脑健康。当你感到大脑疲劳时,只要抽出十来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进行“冥想”锻炼。
  寻找慢节奏的感受
  “全国发呆大赛首站”成都站的活动参加者说,尽管活动中不能动、不能笑,也不能睡着,手机响了更不能接,否则将被淘汰,但他们还是在“发呆大赛”中得到了乐趣,释放了压力。比如,有人在发呆时想到了家庭的温馨,有人则想到了生活的不易,有人想到了自己的奋斗历程等等。
  本次“发呆大赛”的冠军由24岁胡女士夺得,她足足发呆了5小时。“我也没有想到有一天能发呆这么久。”胡女士以前是干销售的,每天工作压力都特别大,今年8月的一次意外受伤让她辞职在家,忽然发现时间空了出来。“没事干,就只能发发呆,想想未来的路。”参加这场发呆比赛,她想挑战一下自己的毅力,感受如何在疲惫中学会放松,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慢节奏的感受,找到自我归属感,而不是被别人的节奏所打乱。
  “发呆大赛”倡导“慢生活” ,引来2万多网友的转发。很多人反思自己多久没有停下来放空自己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总被快节奏的生活拖累,对于周围美丽的风景视而不见。有人借用米兰·昆德拉在《缓慢》中的话发问:“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古时候闲逛的人都去了哪里?”
  在某些年轻人中,“发呆”成了一种时尚,特别是一些处在紧张工作节奏下的白领,很喜欢到风景秀丽的地方发呆,面对绿树青山或者大海,似乎什么都在想,又似乎什么都没想,任大脑处于“意识流”状态。收拾心情后,再以全新的状态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去。
  “慢生活家”卡尔·霍诺指出,“慢生活”不是磨蹭,更不是懒惰,而是让速度的指标“撤退”,让生活变得细致。这是相对于当前社会匆匆忙忙的快节奏生活而言的另一种生活方式,这里的“慢”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
  “走神儿、开小差”要不得
  在忙碌与疲惫共存的现代生活中,放空自己是一种最好的、必然的放松与解压方式。
  一个人发呆时,会暂时远离现实世界的喧嚣,摆脱沉重的心理负担,找回心灵深处的平静。这时候的自己,心灵处于一种无牵无挂的境界,没有想要去拥有的欲望,没有紧张焦虑。不过,对没有经过“冥想”训练的普通人来说,保持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的状态很困难。因此,最好的办法是从“小”开始。选择让你感觉非常安全的地点,比如家中,关闭所有打扰注意力的设备——电视、电脑、手机、电话等等,闭上眼睛尝试集中注意力5分钟—10分钟,让自己只专注于想一件事情,不作评价,不作判断,只是静静地观察自己的思绪。5分钟—10分钟后放松休息一下,再进行尝试。
  发呆有利于放空自己,但“走神儿、开小差”可要不得。“走神儿”是一种对外界活动注意力不集中的反应,不论你是上班族还是学生族,“走神儿”不但对大脑健康无益,还会影响工作和学习。所以,不要为了赶时髦随意“发呆”。
  需要注意的是,成年人一般发会儿呆无损健康,但是如果孩子经常发呆的话,可能是一种心理疾病。如果任由其发展,完全沉浸在自己独立的空间中而不加以干预,则可能会影响身心健康。
编辑:admin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推荐到广播
260347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hiahiahia)
(灵惠儿老巢)
(波若波羅密)
(头号粉丝)
(头号粉丝)
手机扫描二维码,把小组装进口袋
第三方登录:严重的精神抑郁症伴随着恐惧、焦虑,头脑发木、发呆怎
时间: 22:41:39
健康咨询描述:
BR>因为从小在暴力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我从小神经就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但那时还年青神经还能承受的住,直到我上大学后因为功课很繁重,精神压力也越来越来大.到1989年我得了神经衰弱,晚上睡不着觉,大脑变得越来越空白,后来老师讲课,我什么也听不进去,精力没法集中,记忆力更是差到了极点.整天心事重重,就这样将就毕了业,可我的病还是没有好,睡眠很浅,有点动静就醒,而且翻来覆去几小时才能睡着,有时也就睡上3、4个小时再也睡不着了。这十几年来一直吃各种药治疗,效果都不理想。随着病情的加重,直到2002年10月的某一天神经终于绷到了极限,彻底崩溃了,当时就感到头晕、恶心,从那天开始就再也睡不着觉了,白天、晚上都睡不着,精神始终处于兴奋状态。班也不想上。如今只有靠药物才能好一些,但是变的越来越封闭,怕出去见到人,心里很焦虑,很恐惧。头就想一块大石头一样木呆呆的,感到活着俨如行尸走肉,很痛苦!还曾经实施过自杀未遂。恳请各位专家帮帮我,该怎么治疗和解脱?本次发病及持续的时间:1989至尽,2002年神经绷到了极限,彻底崩溃了目前一般情况:头象石头一样发木、发呆。靠药物维持睡眠,但有时吃了药也睡不着,现在感觉上很混乱,没有白天晚上的感觉,感觉白天晚上都一样,对钟点感觉也很麻木。以往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及效果:1989年诊断为神经官能症,2000年诊断为精神抑郁症。第一次问题补充:整天心神不宁,心很慌,对声音很敏感,害怕听到大的声音,听到了心跳个不停.没有白天晚上的感觉,也没有几电钟的感觉,整天都处在一种麻木的状态,神经没有调节生物钟和抑制和紧张的作用.该怎么办?
感谢医生为我快速解答——该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7060称赞:32
你好!你所得的病症是抑郁症伴有焦虑情绪.这个病与长期郁闷,生气,思虑过度,惊恐等情绪的变化有直接的关系,与心,肝,脾,胃,肾,脏腑功能失调有关系.抑郁症是一个看不见摸不到的病,病人非常痛苦,很多人有痛不欲生的感觉,但经常不被人理解,因为各种检查一般无器质性变化,属于功能性的病,是可以治好的,十几年的神经衰弱慢慢的消耗人的体力和脑力,所以造成了精神无法集中,记忆力下降,长期睡眠不好造成虚火上炎使人容易头晕,恶心,你没有经过系统的治疗,病情发展加重,因此现在引起病情发展到抑郁症伴焦虑恐惧情绪.我建议你抓紧治疗,否则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还会继续,采用中医中药,调理气血,调理脏腑功能,根据疾病的诱发原因和目前的病症全方位辩证治疗临床疗效非常好,通时多做些心理疏导,多与人交往,适当的增加体育运动,家人的关心呵护等也是不可缺少的.再提醒你一句女人的更年期阶段更易生病,你现在及时治疗避免更年期出现别的病症,祝你早日走出抑郁的阴影,找回健康!
帮助网友:186
给你最好的建议···
速度去找专家医生吧·························································
帮助网友:120
要对什么都看开点,人生本来都是带者各种痛苦来的,所以坦然面对,自我信心十足的生活,因为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完美的人和物!!
百度智能推荐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
挂号科室精神心理科
常见症状、心境低落、闷闷不乐、悲痛欲绝、思维迟缓、运动抑制、
检查项目精神心理测试、心理疏导检查
并发疾病、
常用药物、、、
其他信息治疗费用、是否传染、好发人群
治疗抑郁障碍,治疗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症的惊恐障碍。...
参考价格:15052
本品用于。1. 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症,包括伴有焦虑的抑郁...
参考价格:12100
本品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抑郁症。...
参考价格:16000
本品用于。1. 抑郁症。2. 强迫症(OCD)。3. 神...
参考价格:28000
网友最关注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治疗抑郁障碍,治疗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症的惊恐障...
参考价格:¥150.52
本品用于。1. 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症,包括伴有焦...
参考价格:¥121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得了抑郁症不想上班 的文章

 

随机推荐